現在和15年前的華語流行音樂相比,有哪些突破進步或者是不同之處呢?
譬如那時期的《雙截棍》《遇見》《愛的就是你》等等,當下的新歌比他們進步在哪裡呢?旋律 節奏 和聲還是設備技術的進步?現在音樂越來越小眾,統治級的歌手幾乎不復存在
謝邀。
首先說,音樂產業,光論音樂製作這個環節。
很多人聽音樂都是主觀感受(並不是說不對,我一直支持,是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並不明所以然。稍微有一點「逼格」的,會來討論詞,再動一些樂理的會討論作曲。然而,音樂製作的環節,其實包括了五個步驟:詞曲編錄混(寫詞、作曲、編曲、錄音、混音)。約往後,對音樂製作技術的要求就越高,其中涉及樂理風格、器材檔次、錄音設備檔次、軟體的更新、科技的發展等因素。
十五年前,華語樂壇的大致情況大致是這樣:
曲:很多好聽的歌是翻唱日本的……歐美的……詞:寫得非常好,許多才子佳人,人文鬥士都在那時湧現。編曲:幾乎就是單純地為人聲伴奏,大多是簡單的Midi,少有的實錄也大多是蹩腳的。錄音:受設備的限制和技術的局限,如今再去聽大多有些過時。
混音:……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大陸的音樂製作水平遠遠落後於港台,而港台和日本差距比較大(而韓國那時連大陸都比不上)。
十五年後,華語樂壇的大致情況是這樣:
曲:風格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許多先進的音樂理念也能在華語樂壇上開花。而且原創被追捧越來越多,樂理基礎也越來越紮實。在這點上,大陸已經開始超越港台,也一直領先著韓國(但是K-POP、電子音樂、EDM方面韓國爆華語樂壇10086條街),和日本差距大大縮小;詞:……呵呵……華語博大精深,為何越來越多的不知所云。
編曲:大大豐富!大大豐富!大大大大豐富!終於不再是人聲伴奏從頭到底了!爽!
錄音:好的好出新高度,差的一樣差得抓狂。
混音:技術上依然落後韓日,但是已經好得太多太多了。
總有些人說現在華語樂壇一落千丈、黔驢技窮、江郎才盡、江河日下……
可我認為,華語樂壇最好的時代,不就是現在么?
我們終於有了越來越多的Made By China。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音樂形式和音樂風格可以聽。我們有了越來越便捷的音樂接收渠道。我們有了越來越發達的技術,和越來越多真正能做出好音樂的人。在今天,我可以欣賞《甜蜜蜜》,也可以欣賞《鞋子特大號》。希望我們的音樂人朋友們多多加油~義無反顧地支持你們。Made By China!
=====你追求情懷我不說你,但你只懂情懷我就呵呵了=====
不是我說,真心說句難聽的:你有副好的耳機和播放設備,2004年之前的華語流行音樂,幾乎沒有多少首可以聽得下去的。(搖滾、民謠、電子、嘻哈等等神馬的別裝逼,你們本來就是流行)。
比如說:
蔡依林的金曲獎獲獎專輯《呸PLAY》,就像電影《瘋狂動物城》。某些前輩的某某神專輯某某某神作歌曲(不是針對誰,我說的是在座的全部),就像是電影《寶蓮燈》。我承認,《寶蓮燈》無論從劇情、內涵、文化、情懷上都比《瘋狂動物城》好太多。
但是你就因為《瘋狂動物城》:「特效做得好、畫面做的好、美術設定做得好、配音做得好、原聲做得好、音效做得好、投入成本高、細節刻畫得好",但是就是比不上你心中的情懷,於是覺得它和《寶蓮燈》比起來簡直毫無內涵一文不值。你自己覺得可笑嗎?
=====2009年之前,華語樂壇音樂製作最高的代表是周杰倫的音樂=====
請某些人不要覺得耳朵眼睛有刺,事實如此。
周杰倫的團隊,在2001年范特西這張專輯上,就已經將音樂製作的水準,高到了放在15年後的今天,都算得上是絕對頂級的級別。不信?請您帶上耳機,靜靜去聽《雙截棍》、《開不了口》、《愛在西元前》、《威廉古堡》。對了,請記得你的耳機至少在500元以上,且播放設備至少為電腦(別拿手機)。
本人的聽歌設備……愛歐迪C2+SE535。去聽聽那些豐富的編曲、豐富的和聲、十分飽滿的音質。
時代周刊評價周杰倫是新亞洲流行之王,不是隨便說說的。P.S.附上我覺得的周杰倫的製作水平專輯排名(從低到高):
《JAY》;
《驚嘆號》《十二新作》;《跨時代》《魔杰座》;《哎喲不錯哦》《范特西》;
《八度空間》《我很忙》;《葉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本寶寶的確只是個廣告公司的設計師……音樂上的確是個連半桶水都不夠的孩子。瀉藥。
和聲編曲等方面,這15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15年前的周杰倫專輯《Jay》,運用了電影配樂般的編曲方式,加上其獨特的旋律和歌詞,成為華語樂壇一顆新星。
15年後,另一個超越他的人出現了,此人詞曲創作皆為抽象藝術。但是他出道時不隸屬於任何一家唱片公司。其歌曲編曲都是網友remix他demo的結果。
對,他就是人民藝術家——約瑟翰·龐麥郎。代表作《摩的大飈客》、《我的滑板鞋》。從音樂製作水準上來說肯定是有進步的,這主要和科技的發展以及文化多樣性有關。如今的錄音器材肯定比當年的好,而且也接觸到了許多其他的音樂風格。原創性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華語樂壇早期基本靠翻唱日本歌)
但仔細想想,樂壇現在還有當年的,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孫燕姿,梁靜茹,she,甚至是許多網路歌曲那樣的繁榮嗎?我們的青春有他們,可如今的少年的青春記憶會有誰呢?難道是鄧紫棋,張傑,鹿晗?(沒有黑的意思,但這幾位確實比不上周王林他們)快餐時代,音樂水準雖有進步但缺少用心做音樂的人了。
另外,很同意樓主的觀點,現在的音樂越來越小眾,缺乏統治級別的歌手。
有這樣一句話:時至今日,周杰倫依然是華語樂壇的霸主,不知是周杰倫的榮幸還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進步與退步,每個人心裡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十五年前聽嗓音,十五年後看臉。
先談一下不同之處吧。
一.流行音樂的傳播方式變了;
回想一下15年前我們聽歌的方式有哪一些?就我個人而言有買CD,DVD或是磁帶,收聽電台,看電視(包括彩鈴廣告和同一首歌之類的節目)。而今,要聽一首歌早已不需要那麼麻煩了,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了。
那麼,音樂傳播方式的轉變給流行音樂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是使得流行音樂市場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
15年前,我們要聽一首歌不是那麼容易,我們對音樂的了解與接觸音樂的途徑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只能追隨潮流去喜歡一首歌。這個潮流有很大程度是靠唱片公司引領的。一首歌只要旋律優美,歌詞過得去,再交由有一定人氣的歌王歌后去演繹,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都會紅起來。其實現在我們在返回去聽十幾年前大紅的歌曲可能不太會有共鳴了。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今的樂迷聽一首歌實在是太方便了,所以不知不覺間就聽過了大量的歌曲,口味也就逐漸變得刁鑽起來。試著回想一下最近兩年有什麼大紅的歌嗎?(如果硬要算的話就是追光者和成都了。)
二. 樂迷變了;
這算是第一個因素的延伸吧。 第一次坐火車的人會感到新奇,但第二十次坐火車的人再感到新奇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同樣的,第一次聽歌的人聽到勇氣會覺得很動人,但第1000次聽歌的人聽到勇氣可能也就覺得還行吧(沒有看不起梁小姐的意思,本人曾是五年的魚迷,對她熟就拿她舉例了,魚迷不要介意啊。)。還有就是現在生產生活方式和十五年以前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食衣住行各個方面都可以扯上一大篇,這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人們的音樂品味。比如這兩年還算流行的性冷淡風在十五年前可是很難見到的,
歸納起來,最大的不同就是網路的高速發展,使得聽音樂這件事情變得愈發廉價,音樂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降低,不再受到過分追捧。但音樂一秒也不曾離開過大家的生活,它變得像空氣一樣,太過普遍以致於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降低。因此我們會感覺這幾年的華語流行音樂市場變得蕭條起來。
接下來是突破或是進步。
一.音樂市場的准入門檻降低,越來越多的唱作人或是獨立音樂人誕生了,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音樂的多樣性,總體而言是好事。但同時也混入了一些李鬼。
二.歌手發唱片時可以不用太刻意的迎合市場,所以現在的華語音樂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在慢慢突破原有的格局。芭樂的數量不知道有沒有減少,但是非芭樂形式的歌曲越來越多了。詞作也從對情愛的關注向其他一些議題轉變。
三.聽歌變成了一件更加個性化的事情(這一點是就答主個人而言)。再也不用擔心我喜歡的歌曲爛大街啦!
進步是,有錢了,世界上最貴的設備也買得起了。你日本美國大牌音樂人用的音樂設備中國音樂人也能複製一套。
不同之處是創作沒有和設備進步成正比。
就說足球吧,以前好歹也是亞洲群雄之一,現在別說群雄了,連以前足球弱國都起來了。流行音樂同理。
可為什麼最近幾年很少能出現膾炙人口的好歌?
推薦閱讀:
※權志龍和周杰倫誰的影響力更大?
※在音樂方面上,陳奕迅與張國榮還有多少距離?
※從作曲方向來講,什麼決定了一首歌的「俗」與「雅」?
※如何評價歌曲《你在終點等我》?
※為什麼周杰倫唱歌的技巧還不如王力宏和陶喆等人甚至比起中國好聲音的許多選手都來的次,但是他卻成為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