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培訓哪家好,也可以推薦其他的?
做了一個EXCEL對比表,有了解詳細情況的請指教,或者還是其他好的也可以推薦。
個人認為性價比的排名是: 三節課&>第九課堂&>網易微專業/極客班&>起點學院&>產品100&>冷啟動&>萊茵&>麥子學院&>智庫燈塔&>來學吧個人想學習的目的,一是想懂得產品經理的工作,二是了解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行業發展。未來不排除會從事產品經理的工作,互聯網創業和做互聯網/TMT行業投資。還有一個是叫混沌研習社,和羅胖的羅輯思維有合作,是講互聯網創業和互聯網產品的,有了解的也可以介紹一下。
看到這個問題,呵呵一笑,軟文痕迹有點明顯,看來從某培訓機構跳到另外一家的同學進步的不太快,至於誰家的看後邊對「性價比」評分最高的就知道是誰了。我要告訴各位在對比培訓機構的同學,還有所有剛入行的所有夢想成為產品經理的小白們,通過幾天的學習或者是自己在網上看看乾貨就想「馬上成為」產品經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不通過學習想像大廠的產品經理,請你做好3-5年的苦逼準備吧。至於為什麼,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
第一,先來說說成為一名初級產品經理或者說是產品助理的要求或者機會吧
這個話題太大了。。。。就簡單說說應屆生或者小白吧,機會不可謂少,很多公司在校園招聘的時候言明要產品經理,但其實剛畢業的同學只能先跟著學學,因為學校里根本沒有很對口的專業么,也許把類似的職位叫做「產品助理」更準確,我自己就是應屆生直接入行的,不過開始的職位是「需求分析師」,比產品經理更偏技術一些,技術可以速成,但是商業感覺沒個三五年是磨不出來的。
這類職位應聘主要看面試,要是我來面的話,最在乎的是這個人是否夠機靈、好學,思維邏輯是否清晰,溝通表達是否順暢,其他的都次要一些,比如對行業的熟悉,既然是招應屆生,這塊不會很看重,關鍵是潛力而不是實力,如果有類似助理職位的實習經歷,當然更好,小結一下,這其實算一個非技術的職位,相應的經驗到處都是,就不贅述了。
我發現確實有不少,而且越來越多的同學在學校里對這行就已經相當有感覺了,加之半年到一年的實習,剛畢業就能獨當一面的也有,但還是太少,不具普遍性。總之,你要做好很多準備,不管是實習經歷還是學習經歷。
第二,我們再來說說「學習產品經理」這個事情,通常來說學習產品經理有幾條路徑(免費的)
1、通過網上搜羅各種乾貨秘籍,或者買各種書,不斷的堆在自己的毛片盤的旁邊,心想著等每次擼一管之後肯定會去看,結果你會發現毛片換了一批又一批,3年前找的所謂乾貨還是放在那裡沒動,並且這種碎片化學習很難「成體系」把他應用到工作中去;
2、你很幸運,公司有個「大師兄」願意手摸手教你,讓你成功入行!這個幸運的概率是很低的,如果你是前凸後翹軟軟的大胸妹紙話這個概率當然還是很高的(這種人做什麼事的成功率都很高)。還有就是你需要進入一個大廠,有完備的產品經理培訓體系,所以一般的同學想通過這條路徑練成神功,就死了這條心吧;
3、通過參加各種免費的線上線下講座沙龍活動,現在類似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樣的還算有點良心的平台還有那麼幾家,他們的線上什麼公開課(每周四晚上),線下周末的產品經理沙龍各個城市也都有,凡是有的這些活動我都會讓我部門的小朋友去參加,所以說現在的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大家挺幸福的,但是這些還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學習可以作為補充,想通過這樣就能大功告成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第三,我們最後來說說這個產品經理培訓的事情(付費的)
對於我這種老鳥來說,我肯定不會去參加這些培訓班的!不過我給公司的幾個小朋友報過X點學院的課,也親自去現場旁聽過他們的課,老師陣容自然不用說都是有貨的主,大多都是鵝廠一線的老鳥,用他們自己親身的案例去解析產品經理的方法論,然後再「逼著」大家去練習,然後通過線上1年的專題講解和答疑,再逼著大家一起來學習。總的來說還行吧,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選這種付費的培訓班要注意:
1、適合的對象:老鳥不要去了,0基礎的小白,3歲以下的產品經理或者想轉型的其他崗位同學。
2、通過培訓到底能得到什麼:
對於小白來說系統的學習大廠的產品經理體系和方法論,幫助新手入門,能為你去找實習或者助理工作打好基礎,野路子和被高手教化過的人,我隨便問幾個問題就知道了。
對於轉型的來說例如一些互聯網行業如設計,開發,測試,或者項目的人,想要轉產品經理,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是很優秀的,但是可能會由於技術或者行業的一些思維限制,讓他們對產品的框架結構和思維有一些不足之處,課程可以了補齊這些所欠缺的點。
3、相比其他「孤獨」的「零散」的免費學習方式,選一個比較靠譜的培訓機構特別是有龐大社群的機構,能認識很多一起學習的同學,大家一起學習互相督促互相促進,比較容易創造出好的學習氛圍。
4、千萬不要相信什麼通過培訓包就業這種傻逼一樣的謊言,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給你包就業,恐怕連說這話的人自己都不相信吧!
總之,你想通過學習就馬上成為產品經理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有實踐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去總結,去學習。但是你不去學習就一定不可能會成為產品經理,或者會為之奮鬥很長的時間,走無數的彎路,這就是著名的「野路子」產品經理。
學習完畢之後,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去找實習,從低點做起,這個是沒有任何捷徑的,前邊你通過系統學習在面這些崗位的時候會更具優勢,一旦入行了那麼恭喜你,苦逼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所以,各位年輕人,不要浮躁,不要怨天尤人,因為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真的不是人人都能輕鬆成為的。不請自來。
利益相關:三節課聯合發起人,前第九課堂COO。關注在「學習」這個領域進行實踐已有4-5年。我想了有好幾天要不要來答這道題,主要是吧,題主的這個問題背景描述搞得這實在太像是三節課軟廣了,答了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低劣的營銷手段。
然後,我發現我們已經有幾個同學搶先跑上來簡單答了下這個問題,這讓它看起來更加像廣告了……
另外,我發現,很多人其實還在以為三節課是個賣課的培訓機構,這可能是最讓我不爽的事情了」。所以,我還是上來答一下吧。
------------------------------------分割線----------------------------------------
首先,我想先聊一下我所理解的關於培訓和各種形式的學習對於「產品」和「運營」從業者的意義。
我要先進入一個可能會比較有爭議的問題——產品經理或者運營,到底是不是能夠被培訓出來的?
這個問題,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有無數人跟我們探討和質疑過。
坦白說,我們最初也沒有答案,但到了現在,無論是luke、老布、冬琪還有我,都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如果你要的是一個80分以上的產品或運營,那麼這樣的人一定是無法通過培訓或其他學習訓練培養出來的。但如果只是一個60-70分之間的產品或運營,那八成還是可以的。這種肯定的底氣,來自於過去這兩年時間裡,我們在很多三節課同學們身上看到的變化,我們組織了很多讓大家線下實際動手來做產品的活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之前腦子裡一片空白的新人,當他照著我們所給定的一套「用戶-需求-場景」,「先搞清楚業務流程,再考慮功能和原型」的方法去做事情的時候,他的工作產出,不會有太大的硬傷。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就好比如果你有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的SOP交給一個新人實習生,他照著這個SOP去做工作,至少可以交出來一份及格的答卷是一樣的道理。參加培訓對於產品或運營從業者來說,參與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有沒有意義?
我覺得一定是有意義的。但是需要有所區分。
承接著上一個問題的思路,我覺得對於2-3年以下從業經驗,還完全沒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的新人,最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論、知識體系和大量的具體實踐練習機會,且實踐練習一定要細到一個具體的點上,例如產品工作中的畫流程圖或運營工作中的給一篇文章取標題,對於新人來說,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知識框架和沒有很多這種具體技能的積累,會很容易感到迷茫,或感到N多想法無法落地。而對於2-3年以上經驗,自己已經有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工作方法和知識體系的產品或運營,可能不太需要方法論了——你可能會發現,別人的方法論跟你的方法論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能你都不一定認可其他人的方法論。這就好比同樣是做產品,其實百度和騰訊的方法論,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這個階段的產品或運營想要提升,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些真實的案例操盤經驗分享和一些「全流程」式的項目操盤實戰練習了。比如,我給你完整講一下我做一款產品,是怎麼從0做到1000萬用戶,然後半年內迅速死掉的,這個事情就會非常有意義。又比如,讓你自己真正上手試著3天內完成一款產品從無到有的設計,並把它投放到市場上去得到用戶們的反饋,這個事情也會非常有意義。上面兩問題先界定清楚了,我們再往下聊。
因為,接下來我要給的回答,都是基於我們對「學習」的上述理解基礎上的。
------------------------------------分割線----------------------------------------
接下來,我試著對於題主提出的「這麼多家機構,到底哪家好」的問題給一個參考性的回復。
其他幾家機構的情況我不是特別了解。就9課、三節課、網易雲課堂微專業和題主沒有提到的PMCAFF,我還是比較熟悉或至少有一定了解的,不對或不客觀的,歡迎死命拍。
我先說PMCAFF和雲課堂吧。我跟阿德、雲課堂的孫志崗都見面交流過,彼此都還算熟悉。
首先,PMCAFF在做的線下公開大課,基本採用的是邀請行業大咖來攢局做主題分享的方式,每次來的老師和講的東西也都不太一樣,其實形式上跟很多沙龍分享區別不算太大,對於很多有過幾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這種大咖的主題分享是可以在一些地方帶來一些啟發的,但相對會缺乏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於新人和小白來說,可能直接價值不是那麼大(上面說了,我認為對於新人和小白而言,最需要的東西是一套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好的地方是真的能線下認識很多人,見到不少大咖。當然了,PMCAFF目前的主要核心業務其實也不是學習或培訓,而主要是社區,所以,其實這個狀態也合理。然後說下雲課堂微專業。我跟雲課堂的老大孫志崗其實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雲課堂現在做這個微專業的背景,其實是基於一個判斷:他們認為學習類的內容其實不需要提供給用戶太多的內容選擇,而更應該以精品的方式做好一套內容,再把學習相關的服務做足做重,就夠了。因為學習的用戶參與成本太高,當你提供了過多的內容選擇,其實對用戶反而是種負擔。
對很多真正想要學習的用戶而言,他需要的其實只是一種「可信賴」的感覺,只要找到一個可信賴,能夠真正幫自己解決學習問題和困惑的服務,哪怕收錢也是OK的。所以,與其免費找N多內容過來搞個平台,不如自己踏踏實實做好一個課程。基於此,雲課堂的微專業其實在我見過的在線教育平台里是做得很認真的了,他們自己參與了教研的過程,搭建了一個簡單的課程體系(就這一點,其實能做到的人就很少),為了確保課程內容和方法論的一致,請的人也都是網易系的產品經理,對於課前、課中和課後也都設置了實踐型的作業,並確保每一份作業會由老師認真批改。這樣一來,整個學習過程就有了:一致性的內容、固定的老師、相對的體系化學習、大量實踐相結合。雲課堂這樣的觀點、課程方式和內容設置,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雖然課程和相關服務我自己沒有完整體驗過,但我自己的感覺,孫老師和雲課堂的團隊也是一個對學習高度看重+負責的團隊,我感覺他們應該會做出來品質不錯的內容和學習服務。
接下來,來說我最熟悉的9課和三節課。
9課走的是典型的培訓機構路數:自己外面請老師,自己管招生,教研管得很少,最後和老師分成。好處在於,老師相對固定,課程還是比較體系化的,另外因為老師不變,講得越多也就越熟練了,所以課程內容部分的體驗應該還是不錯的。也有不少用戶通過9課的課程對於產品建立了一個良好的認知,或者是從中獲得了很多具體工作上的啟發的,要是這點都做不到,也很難連續做了3-4年的收費培訓還能持續在市場上有點位置了。但9課的課程拋開收費的事不談,相對不好的地方在於:上完課之後的服務很弱,基本上跟學員之間的關係就是一種一次性消費的關係。除了上課之後,關於學員的技能提升方面,9課能提供的幫助和價值很少。然後就是三節課了。我先提供幾個信息供參考——
- 三節課的老師都是固定的,核心課程就我們4個人在講,所有課程教研設計也都是我們4個人做。
- 我們講課已經講了3年了,這三年里,差不多是每兩周就會出來講一次課;
- 三節課的課程最初就是跟第九課堂合作的,當時收費2000塊錢一個人,後來,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決定不再跟9課合作,把之前的課程變成免費;(關於這中間的故事,我最後講)
- 無論收費時還是免費的時候,我們所有的課程都是期期爆滿,最誇張的時候,單次課程50個名額,2分鐘內被全部秒殺;
- 2015年12月起,我們開始把我們的全部課程核心內容變成一套線上的有體系的內容,以便能夠服務幫助到更多用戶,到目前為止,我們線上課內測了2個月,期間沒有做任何刻意推廣,只是純粹靠著用戶口碑,就已經能夠實現單堂課程平均報名人數接近2000人了。
- 歡迎你到三節課官網(http://sanjieke.com)「在線課程」板塊下任選一堂課進入課後答疑區查看用戶們對三節課課程的反饋和評價,目前來看,每一堂課的課後用戶留言都很多,不用擔心被托騙。
其次,基於上面我所提到的我們對於「學習」這件事的理解,我再儘可能用幾張圖來展示一下我們的學習體系。
圖1:三節課的線上「產品」系列課程的前16堂課(目前其中一半已上線),這些課程,重點面向3年以下經驗的產品經理
圖2:三節課的線上「運營」系列課程的前16堂課(目前其中一半已上線)這些課程,重點面向3年以下經驗的互聯網運營從業者
圖3:三節課包括線上、線下在內的學習體系展示圖4圖5:三節課學員線上完成作業展示——這是一道主題是「還原Boss直聘產品的核心業務流程和核心頁面原型」的作業以上,只是從「學習體系」的層面來同步一下我們的理解和我們在做的事。至少,就對待「學習」這件事的態度,我覺得三節課是很嚴肅和認真的。
此外,當前我們幾乎所有的課程和學習資源,都在奉行「免費,但是有門檻」的原則。比如,我們的線下課都需要先完成作業拿到邀請碼才能參與,而線上課都需要事先報名才能參加,且從開課時間算起,只有在課程結束後24小時內可以重複觀看,過時課程自動下線,想要再次參加,只能再等下次開課。原因也很簡單——第一,我們的第一核心目標是要幫助更多人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能力提升和成長;
第二,並不是我們壓根不考慮收錢,而是我們不認為在這個階段把課程收費了就能更有助於大家的學習和能力提升。相比收費來說,通過一些機制上面的刺激和約束先能幫助一部分人培養起較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認知可能更加重要;第三,相比「賣課」這種掙一筆錢就算的與用戶之間「一夜情」式的業務邏輯,我們更希望我們跟用戶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更深度、更長久的關係。
以上,希望能給題主和其他朋友們一點參考。
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還是鼓勵大家可以多聽一些課的,畢竟,每個人的需求和特點不同,也說不好到底哪個老師或哪種類型的課程更加適合你。相比「選一個大家都說NB」的,有時候其實「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更重要一點。------------------------------------分割線----------------------------------------
最後的最後,關於我從第九課堂到三節課的經歷,以及三節課從2014年9月開始正式起步,到2015年10月我和luke,布棉3個人決定全職出來做這件事,整個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情,還有我們未來對三節課的一些想法和期望,我可能需要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講清楚了。
這部分如果要講,會略長,我不確定有多少人會對它感興趣。所以,我還是等點贊和留言更高一點,確定更多人對它感興趣之後在說吧。不好意思,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屬於營銷類自問自答的問題。
利益相關:產品經理
曾經去過第九課堂上課,內容對我來說太淺了。外面培訓的課程無法解決你在產品中的實際問題。市面上的產品經理培訓內容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真正的產品經理工作中,花費最多時間的是在溝通,伺候開發同學、和市場同學掀桌子、找老闆要錢要人等等…
最佳的學習方法是應聘產品助理/專員,不需要太多的技能,你輔助的產品經理首先是希望你能為他解放一些時間,然後因為你總是能參與產品會議,自然能聽到很多產品思路的東西,然後就看悟性了。
不是很推薦去上課,不如培養多看多聞的習慣,眼界真的是分辨產品經理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新:2016-12-16
今天回看的時候才發現那時候回答的語氣不太友善,估計那陣子忙傻了鬧得脾氣不好。總之忽略我的語氣,各位辯證的看培訓這事吧。回答一位知友時總結了新內容,所以更新一下,僅代表個人意見。選課的標準由你當前應該的定位決定:職業階段定位
一、【初入職場】
初入職場的產品專員第一要務是能立刻上手,內容多為打雜,或者做小模塊,不可能讓你負責全流程大產品線,所以你初期的目標:1.【了解】產品全流程(主要是為了有概念,當你真遇到其他流程模塊需求時,知道去哪找到對應流程標準等)2.【快速掌握】流程圖、原型圖、思維導圖、初級審美與用戶交互體驗(多體驗產品,思考設計邏輯)、場景化思維(用戶在什麼情景下使用你的產品,可能存在的需求)這些初級必備的東西,逐漸了解項目管理的計劃安排。3.【搜集整理】工作中常用文檔模板(Word、excel、ppt)相對產品全局觀,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鍛煉你的基礎打雜能力,所以對於【1】的內容在於簡潔快速通過,鍛煉你的【2】,搜集整理【3】小結:網易和產品100的課程都把產品基本的全流程覆蓋了。但建議選網易的先入門,快速完成上面的【1】。因為產品100弄得太詳細了,要消化需要時間太長,你短期也無法全部用上。所以初期推薦網易。二、【在職入門後-能滿足工作需求後】
當你能力能滿足當前工作需求了,基本的職業習慣養成了(每天關注哪些網站,鍛煉哪些內容),你就需要提高能力去做更大的模塊時,【1】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產品100詳細的內容才能對你開始發揮價值,節約時間。三、【全流程產品經理了】
此時培訓課已經無法幫助提示了,你更重要的是積累行業分析、數據、商業模式、各方面資源、人脈,這些都是由你的產品圈子人脈提供的。所以初期參加培訓的時候就要多結實結實志同道合的同學,不斷積累這些才能為第三階段的升級提供可能。零、【入職前】
有的人會在入職前進行全面培訓,就像ios、android那樣在達內之類培訓程序員的培訓班。專門花幾個月從很多基礎方面去培訓成為一個基礎熟練工。有存在的價值,但是效果和口碑就像達內那類培訓機構差不多。對於已入職場的人不推薦這類,主要是基於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來考慮的。我個人習慣先想辦法入職,再提高的思路。一方面貼合市場情況,培訓實際職場需要的技能和積累實用產品資源。另一方面就像圖書館的書快到期前讀得最快的原理,你每個學習都是有deadline的,這樣學起來更帶勁,更用心。
對於擔心因為基礎能力不夠導致無法入職的同學,教給捷徑,學會寫行業分析報告和競品分析,準備好職業規划去找老闆或者負責人直接聊,入職成功的幾率更大。產品經理不缺熟練工,缺的是有想法的人。====================================================================不得不說,表格里搜集得挺全的,主流的幾個都有。數據收集那麼全,讓人決定像是競品分析報告,三節課的性價比填得那麼高,總結里又排在第一位,回復里還好幾個三節課相關的人,不得不讓人懷疑是軟文。算了,剛好我報了其中幾個,我就裝傻談談感受吧。------------------------------------分割線----------------------------------------
談課程感受前,先思考幾個問題一、互聯網產品經理培訓有沒有用?有沒有意義?答案是肯定的,有用,但未必有意義。- 有用是因為老師們總結出這些東西都是基於時間的積累,資料的整理,至少能在短時間內幫產品梳理出一個框架的思維。能幫助產品新人快速構建自己的學習方向感和計劃,培養思維方式,認識行業內的朋友,這是最大的作用(花錢踩在別人的肩膀上)。這些能幫新人少走很多彎路。
(產品經理培訓的重點在於培養做事的思維和習慣,工具從來不是重點)
- 培訓課賣出了錢,算是意義。但是對被培訓者而言,培訓課的意義在於培訓後的堅持,堅持到最終做出了有意義的產品才能算有意義。很多人在這份堅持上認輸了,放棄了更深更系統的探索,所以有人上完很好的課也覺得沒意義。
(認為產品培訓的老師沒有產品能力,賺不到錢,所以來做產品能力的思維過於狹隘。存在這種情況,但並非全部。產品大牛必須先成為一個好老師,才能做好產品。只是剛好有一部分大牛投入到產品培訓這個教育行業里而已。做一個產品,做一個行業,永遠都是因為有需求才想做。)
二、幾個課程之間哪個比較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分作以下兩類課程,因為不同課程作用不同:1.長期課程三個月及以上的線上課適合初學者構建自己的產品知識體系。一個產品從構想到上線及其後續的迭代,你至少從中建立了完整的框架思路。剩下的就是做好計劃,根據工作情況,你需要在哪個部分加強的問題。2.短期課程兩三天的短期線下課適合已經入門,但是身在小公司里,身邊產品牛人不多。你可以來這裡模仿牛人,吸取大家做產品的熱情。同時認識人,獲得你的產品圈子。小結:建議長短期培訓結合著來。具體看個人需求而定。三、除了課程教案外,培訓還有什麼亮點?
有記錄的課後討論,形成一群產品的討論氛圍,一方面能讓你學到更多,另一方面也更有動力學習。甚至有人在討論中獲得了產品創意,最後打造了團隊,拿了融資。(這是上課時真實遇到的事。)------------------------------------分割線----------------------------------------
好,下面說說我嘗試過的幾個。1.網易雲課堂微專業這門課的第一期剛結束,正在做第二期的宣傳推廣,和饅頭課堂等有合作。內容很充實,但是作為第一期,也出了很多差錯。亮點:- 老師之一是網易雲音樂的產品經理王詩沐老師(我們叫他師母=詩沐),切實的說了很多網易雲音樂這個產品的製作思路等。另外幾個老師也挺棒的。
- 課後討論區和QQ群里,大家踴躍的發言和思維碰撞非常棒。
- 後來作業的布置也挺實戰。(上面說上課中獲得產品創意,拿融資的就是這個課程。)
- 性價比還可以。
缺點:
- 大師姐為了課程生動,弄了很多喧賓奪主的旁白,看得很齣戲。
- 經驗問題,初期作業布置過難,沒有循序漸進,後來逐漸改進了。
小結:
屬於長期課程中較好的。有助於搭建產品知識框架的主幹,能學到實用的東西。部分知識講解要是再詳細一些就好了。2.產品100這門課最初是蚊子老師獨立製作(老師聲音很好聽),專門做產品培訓的。後來才拓展到其他專業。我非常感謝這門課,從裡面收穫了好幾樣重要的東西。亮點:- 我用思維導圖來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來自這次課程的課件。我的產品知識體系就是用老師提供的思維導圖來修改和不斷升級出來的。
- 帶著我們經歷了2-3個完整的產品製作經歷,從這些經歷中論述了產品人會遇到的種種問題,並展開了討論。
缺點:
- 系統自學班的作業少了些。
- 老師提供的內容太多,有時容易迷茫。毅力不夠的人,一百多集的視頻要看完,實在是困難(還好我跪著看完了)。
建議:
可以上他的實訓強化班。小結:屬於長期課程中較好的。對產品整體知識結構的培養有非常大的幫助。3.來學吧
我不想提這個,就當打水漂了。4.麥子學院
這個我沒去,我朋友去了。回來和我抱怨。後來我打開他的官網一看。你確定做產品厲害的人會做出用戶體驗這麼差的網站?你在逗我···5.起點學院
這個屬於我上面說的短期線下課程網站,用它構建整個產品框架,那是幻想。但是對於我說的那種學習定位來說,他還是可以做到的。就是費用有些高。6.智庫燈塔
有差評不是沒有原因的。弄得像北大青鳥培訓程序員的速成班一樣。北大青鳥的程序員,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敢招。7.混沌研習社
真的很混沌,能上到好課還是壞課,得看運氣。談不上系統學習,零零散散像吃小零食。不過李善友老師那4本書確實值得一讀。8.三節課
缺點:線上部分與其說是培訓,不如說是個在線社區。線上視頻課程目前數量還有限,從用戶角度看,整個產品能力的培訓架構還不清晰。目前靠線上部分難以系統的構建自己內在的產品架構。優點:不過不得不說,線下的價格確實很親民。思考:雖然我看著像是來砸招牌的,但是受【三節課】做法的啟迪,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我本身做教育行業(0-8歲幼兒教育),看見很多在線教育的課程資源被人盜版,低價販賣。這是一個會對在線教育行業造成致命打擊的問題,怎麼辦?過去想的是用增值服務這種無法盜版的東西來留住用戶。不過現在一想,也許像邏輯思維那樣,視頻只是引子,用整個社群的運營來做其他方面的轉化變現(例如賣便宜,但是頻繁的線下課程),也許是一條在線教育的路子。------------------------------------分割線----------------------------------------
小結:- 不要上來看見是軟文就把人一巴掌拍死,那是莽漢的做法。除了一手血,什麼也得不到。
- 因為每個人對課程的需求不同,所以好壞對每個人來說也不同。選擇自己合適的就好。
- 作為教育行業的人,我會分析、關注行業動向,也會關注三節課會搞出什麼名堂,但是抱歉,目前還無法打動我去報這個課。
友情提示:
建議產品培訓和運營培訓都要兼顧。在網站時代,產品和運營通常是一個人負責,只因為後來內容多了才不得不拆開。培訓時抓住自己是產品的主線,兼顧一些運營的思想(至少你要知道什麼樣的運營是好運營)即可。兩者一旦獨立就很容易造成問題。昨晚刷知乎時看到一個問題:從一個徹底的外行轉變成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需要多久?應該怎麼努力?,看到後瞬間就來了興趣,聯想到自己比題主還要悲慘,是從體育界跨界入坑,所以就想著整理下自己的經驗跟各位道友分享分享,於是就有了這個。
其實不管是徹底的外行還是行內的其他崗,不管是小白零基礎,還是已經有了產品相關經驗,入坑在我看來無非就幾條路:
1. 有前輩老司機帶著一起走;
2. 通過讀書、看視頻、逛網站、刷經驗、培訓班、等通過一些途徑學習,掌握產 品相關知識,建立自己的產品方法論,然後重點來了,就是一定要通過實踐去驗證 自己的產品方法論,
有機會最好,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去實踐;
第一種方法自帶光環,算是入產品坑的捷徑,老司機言傳身教,坐在副駕駛上告訴你怎麼啟動掛檔拉手剎踩離合,你只需要提著腦子聽著指揮然後動手去做就好,在大量的實踐+試錯中慢慢完善並建立自己的產品技能樹,形成自己的方法論。但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除了大廠會給小白產品準備「導師制」這個大禮包外,留給普通玩家的也就是「產品助理」這個模式了。
一、先了解產品經理是什麼,都需要哪些技能
別太相信網上一些給產品經理硬加光環的理論,彷彿人人都是張小龍喬布斯,一副原型圖祭出後就能改變世界,更多的時候,我認為產品經理是一個執行者(即使你是在管理崗),是將想法落地的人,通過各種手段,包括但不限於用擺事實講道理、撕逼、請吃火鍋等方式來讓研發工程師和設計師完成自己的構想,最終在多方周旋中,讓產品順利上線,並反覆重複上面的過程,讓產品最終被用戶認可。
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技能,或者說能力模型,我把它分為兩個層面,即「道」+「術」;
所謂「道」,多事一些軟實力,如商業嗅覺、產品思維、自我管理、自己產品方法論的建設(知識體系架構)、學習力等,這些是需要沉澱的,並在長期的實踐中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和體系;
所以對剛入門的產品經理來講,由於軟實力儲備時間線較長,可能在工作中並不能「立竿見影」,所以在剛開始,更多的要考慮「術」層面的能力儲備,就是所謂的硬實力。
二、學習路徑
首先嘗試著對自己來一次「體檢」,看自己目前所處的層次在哪裡,對應上面的能力模型,看看哪些技能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哪些是薄弱的,然後對症下藥,鞏固並提升已經熟練掌握了的,填補未知和薄弱的領域,我們假設成為一個產品經理需要100個技能,那你有針對性的一個個去攻破和掌握,像刷題一樣,把加減乘除都搞定,那離最終合格入坑也不遠了。個人推薦的途徑如下,至少是在我身上得到驗證的。
1.閱讀
知識是無價的,但書很便宜。讀書想必是最靠譜的一種途徑,你花二三十塊錢就能看到前輩們總結的產品方法論,多好的事兒啊,以下是泣血整理的一份書單,對應產品各個環節所需要的技能。
2.逛網站、刷經驗
沒事兒多上上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產品經理熱氣兒還在,網上有很多產品技能學習的平台,可以在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地兒刷刷前輩的經驗,也可以在網易雲課堂等地方找些在線視頻課看看。
當然,提升自身的美感也很重要。
dribbble
UI中國-專業界面交互設計平台
曾經看過設計大神羅子雄的一個講座,其中提供了一個驗證自己美感提升的方法,用的工具就是pinterset,沒事多去pinterest里看看,把當時自己覺得好的設計保存下來,然後過三個月再去看,如果你覺得自己三個月前保存下來的東西現在看起來覺得好醜,那就說明你的審美提高了。
3.培訓班
不排斥「去培訓班(線下培訓)」這種方式是一種選擇,但在找地兒花錢的時候,一定得根據自己當下的階段想清楚再下手,當然,不排除對剛入門或者想入門的人來說,這種方式有作用,但就對於0基礎的而言,其實培訓之後,就覺得只是把書上講的拍成了視頻放了出來而已。
對財力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道友來說,可以選擇去找個靠譜的地兒聽聽講,當然,花錢之前還是多對比,找重實戰的!重實戰的!重實戰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去看看已經上過這些課的同學的評價,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別花冤枉錢;
北京市面上的培訓機構是挺多的但質量參還是有差距的,提供一些性價比較高的培訓機構供參考:
線下:
海綿學堂:http://www.51haimian.cn/ 來學吧:http://www.laixueba.com
線上:
起點學院:https://www.qidianla.com/ 開課吧:http://www.kaikeba.com/course/
我覺得第一個大於號應該換成「&>&>」,理由如下:
免費。中國有句老話,談錢傷感情,當一個人說你來拜我為師,我不收錢,我把我畢生的經驗都教給你,只因為你我有共同的理想,與一個和你說教你畢生經驗,前提是給我學費,完全是兩種感覺。是的,我承認每個機構都是以營收為最終目的,可是先把昂貴的門票當做營收的部分途徑時,也會提高用戶對課程價值的期待,然而卻鮮有培訓機構的課程做得相對來說比較出彩。課程質量高。我上過提問者提到過的一些課程,發現很多課程的內容都還沒有形成一個方法論,就算有,也是那種沒有及時更新,停留在幾年前的老套方法論裡面。我上過了三節課入門課,也聽了很多三節課老師的線上線下課程,學習了luke發現的RAC方法論,結合布棉的產品畫布,以及黃有璨的運營知識,有機地形成了一個整體,並且課程的內容一直在快速迭代創新,並不是一成不變。
活動內容多。三節課現在除了老師上課,還有由志願者們組織的很多與產品相關的活動,包括了定期邀請產品大拿分享自己做產品的經驗,定期從群里找一些學員分享自己的故事,定期組織產品體驗小組以產出超高質量的產品體驗報告,定期組織讀書活動,定期組織出遊,以及未來會有更多的活動等待被組織。
活躍度強,凝聚力高。上述幾點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這點,主要也是因為幾位老師平易近人,常常和同學們打成一片,記得有一次小光同學吐槽自己公司和產品吐槽了5個小時,老師們一直陪他聊天,並循循善誘,找出小光吐槽的本質以及發現小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了他一些指導。其次是群里一直維護著這樣一個習慣:當有某位同學提出了一個產品相關的問題時,有相關經驗的同學都會積極做出解答,老師也會細緻入微地回答每一個問題,這樣也形成了良性循環。
總之,有空有錢就多試試比較比較,比較緊急和沒時間的話,直接選三節課就好。
利益相關:三節課學員身為產品零基礎小白最近想找個PM培訓班,在網上找了很久,知乎上涉及相關問題的也基本全看了一遍,最後鎖定產品100和智庫燈塔。
產品100
關鍵字:3個月 在線 劉文智 100%保就業 ¥ 8999
我鎖定它是因為在網易雲課堂看了劉文智的 《產品經理深入淺出》在線視頻,我作為一個產品小白並不知道他講的有多好,畢竟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結合著看他的微博評論,知乎評論感覺口碑不錯。於是,順著找到了他家的產品100,然後在線諮詢。
我諮詢的結果是,3個月在線學習中第一個月是50個小時的在線學習,然後進入實戰課程。商業實戰課程也是在線直播,共有22場,每周2次左右,晚上8點開始,至少2個小時,基本上每堂課課後都有作業需要完成,根據諮詢結果粗算總共的課程時間為96小時。
100%保就業,這個一開始我是根本不信的,但後來我看了劉文智的很多相關回答,真是信心滿滿,感覺老闆自己都敢實名站出來說了,這麼不怕被打臉說明還是有實力的?這個100%保就業我持保留態度。
價格是三個月8999,還有一個pro版16888,pro版說是院長張立親自帶班,保障比8999的高,比如保障就業工資1W+。
知乎評價,感覺口碑不錯,差評有,但不多。
智庫燈塔
關鍵字:1個半月 線下 蔡韜 名義上保就業 ¥ 16888
智庫燈塔是我搜PM脫產班的時候發現的,親自去的學校諮詢,地方在四惠,特別尼瑪難找。
脫產班是1個半月線下培訓,跟上學差不多,早九點半到下午4點半,每天5個小時課程,晚自習到9點。前兩周基礎課,後四周實戰課,實戰課有課程和分小組討論及做作業。感覺課程時間上跟產品100差不多。
蔡韜在網上信息不多,但履歷很漂亮,都是尼瑪大公司的產品背景,看著很唬人,至於具體的那就不知道了。諮詢的時候也跟蔡韜聊了下,總體感覺還好,也問了就業問題,蔡韜的回答是不保證100%就業,但保證一直推薦,目前絕大部分都已經就業了,至於這個問題他也吐了半天的槽,說有的學生上課都不怎麼來,有的是本身學歷過低,這個沒辦法。好吧,一股新東方雅思班的既視感,我想吐的槽是上課不來這個確實沒轍,學歷過低可以設個門檻兒啊,當然了,我這也是瞎扯,涉及學習培訓的事最後無非是落到你個人努力不努力,具體的自然就沒法聊了。
脫產價格是一個半月16888,跟產品100的pro版一個價錢,也有周末班,價格也是16888,上多久我忘了,好像是半年多。
知乎評價,誇的不少,罵的也不少,我是幾乎把涉及智庫燈塔的都看了,經常看見撕B和互黑。
個人總結
定位,產品100更傾向於在職人員和平時上課的學生,三個月基本就是線上,線下部分客服給的說法是「線下是分享交流活動的,課程學習主要是在線授課」。智庫燈塔脫產更傾向於離職人員和畢業還沒找到工作的學生,這一部分人有大把的時間,心理上對於就業也更迫切。
價格,產品100三個月8999,智庫燈塔一個半月16888,在課程時間上,兩者幾乎相同,而智庫燈塔由於是脫產平日上課,時間上更緊湊,而想省去一個半月時間的代價是價格貴一倍。
就業問題,產品100的100%保就業,不知道真假,至於什麼畢業證,能力圖譜,呵呵……所以真心求上過的人出來說明吧。智庫燈塔的說辭讓人無奈,但感覺這也是現實,所以再次真心求上過的人來解答。
課程質量,不好意思,都沒上過,不知道,感覺劉文智不錯,所以產品100更好?
學習環境,產品100線上為主,所以不管吹的多好,最終還是尼瑪靠自覺,而且怎麼扯都是線下優於線上,個人認為在這一點上智庫燈塔優勢比較明顯,天天上課,跟老師和同學面對面交流,分組做實戰課,隨時能抓著老師當面問等等,當然,上兩天就不去了也是扯犢子。至於@ 庾子曦 的評論我想問的是,幾乎同樣的課程時間,你怎麼區分出智庫燈塔就是北大青鳥速成班的?拉開3個月的線上就不是北大青鳥速成班了?
口碑,產品100由於劉文智知乎坐鎮,至少在知乎上感覺優於智庫燈塔,智庫燈塔的評論和口碑,我感覺跟看某度貼吧似的,成群結隊的脫兒和各種互黑撕B。但我這裡想扯點別的,產品100的背景比較雄厚,都尼瑪慧科集團了,所以有可能有些優化……我瞎猜的啊,別噴我啊……而智庫燈塔就是尼瑪一個創業公司,估計沒這人力財力做優化……總之,我尼瑪也不知道信誰的!!
感覺大部分培訓出身的人在入職後都會避免提及自己的培訓經歷,可能這也是網上信息普遍特別坑的原因。既然我已經決定上PM班了,時間應該是下個月,現在哪兒家沒決定,但我肯定會從這兩家選一個上,不管最終去的哪兒家回頭我肯定會寫個詳細的東西出來,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給日後想去PM培訓的零基礎小白們做個參考。
連我這個小白都看得出這是三節課的廣告。。
「如果你不能通過自學來達到能找到工作的水平,那你還是放棄產品經理這個職業吧。」
決定一名產品經理的高度的,並不是你去哪裡學習,而是是否擁有科學的自學方法和優秀的自學能力。
換句話說,沒有人看重你在哪學習的,大家要看的是 你學習的結果如何 以及 你以後能達到的高度。對了,三節課除外,不為了賺錢的培訓不會是坑爹的培訓。
還有,極客班那個適合從業兩年的人,不教基礎,新人過去就是浪費時間。產品課程其實比你看《淘寶這十年》差不多了太多。想提高產品能力,重在實踐、在pmcaff這種社區交流碰撞思維也有幫助,非要說課程的話,建議先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樹,在針對性學習。培訓對產品來說,太幼稚
表格上面三節課評價較高,呵呵。招生廣告呢、
根據你的學習的目的:
第一、是想懂得產品經理的工作;無論這些培訓課程內容的多、少、深、淺,這都是肯定會涉及比講到的內容。但我相信各家會各有不同,這也非常正常,目前整個互聯網內的產品經理在各個公司內乾的都不是一樣的工作,
1、一線大的互聯網公司如百度、阿里、騰訊、搜狐、網易、新浪等等他們內部對產品經理的定位都非常大的差異,這也要看公司的類型,騰訊是一個產品化比較高的公司,所以產品經理的工作比較核心,但像百度本身定位在技術上,所以公司內容的RD級別普遍高於PM,而且百度的產品經理業內口碑么,我也不多說了,有機會自己進去了解吧。另外如360這樣的公司比較注重內部創業,所以一般都是一個產品經理+一個設計+開發的小團隊,這裡對產品經理的能力也是要求較高的,這些核心主要還是看公司的類型,像搜狐定位定位在媒體,所以產品經理么,呵呵,其他各個公司內部的產品經理生存現狀如果大家有興趣, 以後再好好聊聊。
2、中小型互聯網公司,對產品工作的定義更為多樣,有偏向設計的、偏向運營的、偏向市場的、偏向項目管理的等等。
3、創業型公司,坦白的講,這類公司里,所謂的產品經理,多數只是把公司創始人的想法產品化、原型化,都未必真的能走到運營階段。
所以結合你的目標,個人建議,免費的、少量花點錢參加個1-2天的交流活動就夠了。這類所謂的培訓,其實核心是職場社交,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所謂培訓的大牛們,真正自己從0-1做的能被我們記住的產品幾乎沒有,如果真的有,也不必出來做培訓了,做培訓目的如果是分享無可厚非,如果培訓的目的是賺錢,顯然這些人本職做的並不好,做產品的人都知道,產品要專註,一個人有做產品又搞培訓,焦點專註在哪?
第二,是了解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行業發展。這個問題我感覺你可能想多了,聽聽想法沒問題,你要認為參加幾個培訓就能真的了解互聯網經濟和行業發展,有點過。
1、產品經理雖然在互聯網行業里還算是比較重要,但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環境中只是一個推手,而非核心,整個中國互聯網公司無數,真正有幾個是靠產品佔領市場的都屈指可數,在我們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很多神奇的公司都像神話一樣存在,如果樂視的故事還不能讓你看到問題,我只能說還是太天真。
2、無論是互聯網經濟還是行業發展,每個人角度不同觀點結論也各有不同,且無對、錯、是、非之分,作為一個像從事產品經理的人,保持獨立思考是核心,聽了別人的觀點又如何?首先是應該現有自己的判斷,然後再去驗證,不斷調整修正,慢慢形成自己的互聯網觀、產品觀。
總之,明確你自己的需求,還應該搞清楚這些培訓的定位,你自己清晰的需求+了解好這些培訓清晰的定位,才是對你有收穫,有價值的,不要人云亦云的聽別人的建議,甭看那些虛無縹緲的介紹,師資多強、內容多牛,跟受培訓者沒有一毛錢關係。學的好的只能說明你有心了而且還有一定天賦,學不好也是你個人興趣、關注點不夠而已,不要傻到真的以為參加深什麼培訓,得到一本秘籍,就能獨步無論,闖蕩天下了。
切記:獨立思考不一定讓你找到捷徑,但卻能讓你找到自己。
推薦個網站:陪學網
現在怎麼這麼多直接問培訓機構哪家好的?
其實千聊上也有很好的產品知識課程。
比如直播間:千漁直播。
講課老師有著16年的產品經理從業經驗,在A8音樂、金蝶、迅雷、騰訊等公司擔任過高級產品經理,目前在AI創業公司做產品總監,在行認證行家。
看一下老師的從業簡歷。(簡歷是開課前一年寫的,所以同學們不要誤會啦~)
老師在在行上做過的產品諮詢。
最後附上一個課程二維碼,想學產品知識的童鞋不要錯過啦~~
http://weixin.qq.com/q/026TiLZFjhaOT1BTtChp1X (二維碼自動識別)
給大家推薦一家初創型產品經理培訓班「產品經理課堂www.pmketang.cn」
這是一家初創型培訓班,創始人在互聯網從業十二年( 大家可以到他們網站看,點擊「創始人故事」老闆自己寫自己的創業故事,深度了解這個人 )。老闆身兼講師身兼課程教材編寫。
課程特點是體系完善,不但有產品經理必學的知識架構,還包括自己的特色課程,用戶心理學。可是說課程體系全面,體系化。特別適合零基礎的用戶。從底層基礎框架開始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產品經理知識體系。
產品經理課堂(對他們名字就叫這個),正在創業階段,所以每期學員不多。好處是老師能很好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盯著你問你學會沒有,哪裡不明白重新給你講。並且學費是全北京最便宜的不到9000元,外地學生包住的12800。
另一個優勢是,除了市面培訓機構都承諾的學不會免費學。他們還推出,學期結束後,免費跟蹤服務一個月。說白了剛轉行應聘到一家公司,實操能力還不強的時候,隨時打電話老師隨時幫助你,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度過試用期順利轉行。
產品經理課堂,還有免費課,可以先聽聽課,再現場看看教材。
總之這個創業型小班決不會像別的培訓機構那樣每一期學生40、50號學生,只有一個老師。學不學的會全靠學生自己追著老師問。
所以真的推薦大家可以實地聽一聽課,看一看教材。別聽別人說什麼,也別相信廣告。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
只相信自己,要多選擇幾家培訓機構實地調研自己判斷。
產品經理上基礎課+項目實地經驗,基礎課就騰訊課堂即可,所以最重要還是項目經驗,產品經理是酒,越陳越香,狀況永遠在課堂知識外。很多文章和書適合新手看:
周鴻禕的《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張小龍的八小時演講稿
Jesse JamesGarrett的《用戶體驗要素》
張仲榮:《互聯網運營之道》
范冰:《增長黑客》
luke:《產品的視角》
群體著作:《產品前線》
郝志中:《用戶力》
蘇傑:《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張亮的《從零開始做運營》
黃有璨的《運營之 光》
王堅的《結網》等
【羞澀推廣:產品經理開放社群,邀請您加入!線上定期討論貼;線下圓桌精英會持續開展!歡迎資深產品經理您參與或圍觀。微信搜:PMcom4U,或者搜索公眾號:PMcom】
工作就是最好的實踐(再爛的公司也比培訓班強),對產品有些了解與概念,找個公司做「產品助理」慢慢來...
智庫親身經歷,騙子機構一個,各種忽悠
推薦閱讀:
※產品設計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是先做原型的嗎?
※產品經理培訓包就業靠譜嗎?
※產品經理如何學習資料庫以便進行數據分析?
※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崗位晉陞方面怎麼樣,是否很困難?
※一個布滿了各種按鈕,累積了各種功能的軟體,會是好軟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