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基本沒時間讀書怎麼辦?

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是借口,很荒謬,我也懂得時間是海綿里的水,但是我真的沒有時間。我已經是大二學生了,在北京某頂尖大學,學習,科研很緊張。我本不擅長這個專業,頭腦也不怎麼聰明,所以必須把所有海綿里擠出來時間放在學習上。晚上學到11點早上7點起。不談戀愛,也沒有過多的人際交往,周末和假期也很少休息。讀的書全是那幾本厚專業書,根本沒空讀課外書。這怎麼辦?這樣的大學生活也很無趣啊,可是各種原因和環境讓我不得不這樣~


何必為讀書而讀書呢?

一門心思搞科研,沉下心來做學問。這樣的體驗比起心浮氣躁讀100本暢銷書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定定心心去做。這段時間將深刻地刻在你的成長曆程里,塑造你踏實認真的人格。

反正對我來說,讀書不是目的,只是自我投資。一切都為了自我提升和自我成長。


課外書沒時間讀就不讀了。


你還有時間刷知乎不是?

我自己一直秉承一個信念,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我用全力也做不好,那一定是我方法有問題。所以我覺得你可以調整一下時間安排,優化學習模式。

我不知道大學生會有什麼科研,最多就幫Boss做幾個項目吧。要是您接私活請無視我。我個人覺得有的Boss太坑爹了,把研究生不當人看就算了本科生也不放過。這種項目不接也罷。專心做做自己喜歡的方向出幾個開源項目到時候還能往簡歷上寫。自己也高興了。

干一行愛一行吧,之前我們一師兄就說你要真喜歡一個東西,你是沒有疲憊的,因為堅持對你來說毫無成本。你這麼累,我覺得還是因為不喜歡這個東西。


時間就像是乳溝,擠一擠總會有的,但精力不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題主說的沒有時間是不正確的,大學裡怎麼可能沒時間?你沒有的是精力!

——————前方高能預警————————

1,

為什麼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想要找到一種讓你欲罷不能的學習方法,首要的前提當然是了解自己為什麼害怕學習。

我經常聽一些大神對我講,學習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狗屎!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我認為學習和工作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學習有時候是與人性的舒適需求相悖的,它是逆人性的。

不要說我不思進取,我!不!接!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教授Daniel T.Willingham有一本書叫做《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他認為人類大腦天生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是避免思考。

比如我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渴望自己變得富有。同時呢,我潛意識裡希望自己可以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變得有錢。所以,我時常會有衝動學習一些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認為如果我懂得理財投資這門學問,說不定就可以讓錢為我服務。

但結果呢?作為一個十足的文科生,我買了很多關於金融理財的書籍,但每每翻開頭幾頁,我就被各種生疏的數據和圖表打敗。一旦有一頁看不懂,後面的知識我就統統沒有了動力去學習,我看數字圖表就像讀文言文一樣吃力,不知道這點有多少人跟我一樣...

認知心理學很好的幫我解釋了這一點,它把人類對於外部世界的認識分成了三個區域:舒適區、成長區、恐慌區。

簡單理解,「舒適區」是對自己沒有學習難度的知識,比如你為了不被餓死學會了吃飯。學習這類知識會很舒服,但是你可學到的東西很少。

「成長區」是屬於那類你接觸到的時候會有一點不適應的知識,有一定的挑戰,但又不至於讓你太難受。比如我考駕照學開車,這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事兒,我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學習周期和學習回報。在這個區間學習,可以得到快速的成長。

恐慌區」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太多的知識,接觸到會讓你感到憂慮、恐懼、不堪重負以至於放棄學習。比如我高中畢業後就再也沒有看過關於物理、化學方面的書籍。

所以,回到Daniel T.Willingham的觀點,我們之所以害怕學習,就是因為當我們處在「成長區」和「恐慌區」的時候,大腦在不斷的規避思考,導致了我們不堪重負所以放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討厭上學的原因。

2,

一天工作8小時的制度,科學么?

知道了上面部分的結論有毛用,不如讓我們先來思考下另外一個問題。無論你是創業者或是上班族,我們現在法定一天8小時的工作制度科學么?(當然了,如今大多數人年輕人的工作強度遠不止8小時這麼少)

工業革命期間,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們被迫長時間持續從事如同富士康一般的體力勞動。後來,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統領為了實現對人權的保護,頒布了8小時工作制的法令。

然而,現在我們仍延續了這種200年前的工作制度,每天工作8小時,中間很少休息。時至如今,互聯網時代下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導致了很多一線城市的創業公司制定了朝9晚9的工作制度,還有一些人大言不慚地說道,「只要我醒著,就是在工作」。

我始終認為,考量工作成效的標準不是工作時長,而是工作效率。一個一天工作6小時的人未必就比工作16小時的人成效底下。這個是世界最大的諮詢公司之一Draugiem曾作出的研究結論:每天的工作時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天如何分配。最科學的工作-休息比例是52分鐘的工作後進行17分鐘的休息。

換句話說,時間並不代表效率。所以,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正確提升效率的姿勢不在於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

3,

管理你的精力,而非時間

我是一個思考型的人,典型的線性思維。學習工作和做事情的時候需要高度專註,否則極容易被外在的干擾所打斷思路。這類型的人還有很多,諸如許多的設計師、程序員、作家等等。

另外,我還發現大多數人彼此之間有著不同的生物鐘和作息習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生活規律。習慣一旦養成了很難改變,當然我們需要通過身體和注意力的鍛煉來不斷讓自己走上正規。但是,我們最難改變的是自己精力旺盛的那部分時間段。

比如,我每到晚上的時候精力就特別的旺盛,思維變得比其它時間更加敏捷。所以,我就會盡量的把與外界人相關的事情放到白天,把需要學習、閱讀和獨立思考的時間放到晚上。這樣就會合理分配和管理我一天的精力。

有時候,我發現學習工作高效的人運轉起來就像是一台輸入命令的程序。他們知道什麼時候啟動自己的雞血模式,什麼時候關閉系統進入休眠狀態。他們能夠很清楚的了解自己身體和情緒帶來的反應,這裡包括對外界干擾的防禦。

比如以前學習工作的時候,突然有朋友打來電話,說晚上幾個好友一起舉辦Party,但是我又明知道此時要做的事情非常著急,明天必須做完,所以婉言拒絕。可是,拒絕了以後就會有種失落感湧上心頭,畢竟人家都在外面聚會玩耍,而我還在苦逼的猛學,這樣不公平啊...於是,這種情緒一旦上來就無法控制,其實整個晚上的學習效率也就變得非常低下。

而高效的人士就特別善於觀察和管理自己的精力情緒。最簡單的方式是當你專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比如1-2小時內你要完成一個策劃報告,於是你關掉了手機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也許你會說這麼做很難,因為你擔心此時有緊急的事情找到你。那麼第二種方法就是你要做到順勢而為,意思就是如果遇到上面這種情況,有人找到你,你就要學會適當地情緒管理——自我暗示。

比如還是上述情況,當你在寫報告的時候有朋友找你一起聚會,你就應該想,聚會的節目無非就是吃飯撤單,其實也沒有什麼意思嘛~或者,我寫完報告以後周末就會有大巴時間休息,相比今晚短暫的消遣看來還是寫報告重要。

所以,管理精力這件事情不但需要充分明白時間分配對於你的意義,而且還要善用情緒管理和注意力訓練。

4,

所有的學習,都應是功利的

很多人認為學習只是為了自我提升,這沒錯,但是不夠全面。正確的學習姿勢應該是功利的,以結果為導向的。

比如你學習理財應該是為了正確的投資讓自己受益,你學習閱讀是為了可以輸出思想和寫作分享,你學習英語是為了能夠和老外交流或去外企工作......

學習的目的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內在的目標,一種是外在的目標。內在的目標比較抽象,比如學習閱讀會帶給你精神上短暫的自由,這是一種體驗,不可延續,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只讀書,你肯定還要讀人、讀事兒。

另一種是外在目標,就是你希望通過學習讓你在短期內獲得成功。比如當我初入社會的時候,工作遇到了第一個客戶是中信銀行的一位領導,面臨國企官場上的那套客戶關係處理,我沒有經驗也就無法與其破冰。

為了快速的能夠融入對方,我需要了解應該使用何種策略和其打交道。於是,我去噹噹買了一本書《二號首長》,了解了官場上的規則和基本的人際溝通術,雖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起碼打消了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這樣的學習例子有很多,比如我第一次上台演講,還有2個周的時間甚是緊張,連開頭說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就在短暫的時間內大量閱讀了關於「演講」方面的書籍,幫我掌握了基礎的演講技巧。

所以你看,任何的學習不能夠脫離目標和結果,學習本身就是功利的存在。只不過,這種功利是為了我們自己提升。

總結

01 我們要學會坦然地面對學習,善用自己的成長區

02 正確的學習姿勢是合理分配精力,而非時間

03 學會專註,並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04 學習是功利的,一切以目標為導向

————————————————

好了,說到這裡,我不會告訴你我的微信公眾號:墨多先生(ID:mrmoduo)

新的一年,來和我一期發!發!發!私人微信(qiulifei)


別為了讀書而讀書,專業書的優先順序肯定要高於文學類,畢竟是以後的飯碗,如果沒空,那就不要讀了。


本回答來自微信公眾平台:士說新語,ID:daxuespace。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你所謂的沒時間,只不過是沒勇氣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家IT外包服務公司上班。

去年下半年,公司對項目部員工組織了一次集中培訓。由於行業內很多項目的招標都會對公司資質以及項目團隊資質和能力有相關要求,所以,培訓完成後,公司便鼓勵大家積极參加行業內的相關考試認證,希望提高整個項目團隊的競爭能力。

我的那位朋友一直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去參加考試認證。

參加這個行業內的認證,至少要準備半年的時間。他擔心這半年內,自己有可能會準備學車考駕照;又有可能會參與公司的新項目,沒時間學習準備;還有可能會經常出差,在各個城市之間來回在奔波,不想把自己整得太累……

種種因素都思量過後,他最終決定暫時不去參加這個認證,他想等工作輕鬆一些,時間比較充裕的時候再來考慮這個事情。

前兩天與他一起吃飯,才知道,他開始準備學習備考那個認證了。

我問他,駕照已經考過了?

他說,沒有。

你不是說要先考了駕照再準備這個認證嗎?

他長嘆了一口氣說,別提了。

去年的那一期認證,很多參加培訓的同事參加了,並且都已經通過了,公司也給了他們相應的獎勵。我當時總是害怕自己沒有時間,總擔心會有雜七雜八的事情打擾我學習備考。其實呢,駕照也沒考,工作也不怎麼忙;本來是計劃考駕照的,同樣是擔心工作忙沒時間,駕照也延後了。現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通過這個認證了。

我不自覺地想起,自己大學期間考英語六級的事情。

當時我剛剛考過英語四級不久,也是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參加六級的考試。我的心裡在思量,剛剛考完四級,馬上又要準備六級,會不會有點累呀?(現在想來,在大學裡談累,真心有點矯情……)而且,我新學期又要負責社團里電子雜誌的製作,應該會很忙,沒有時間來應付六級的考試的。

幸運的是,我後來還是報名參加了六級的考試。

說其幸運,是因為正是在參加完四級之後,趁熱打鐵才得以裸考通過六級。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自從上大學後,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不用學習了的我,什麼時候才能通過六級。

生活與工作中,這種情況似乎很常見。

我們經常在某一個瞬間,神經衝動似的給自己定下一個計劃:今年我要去健身,今年我要考駕照,今年我要考一個職業資格認證…… 可是沒多久,我們就會用「沒時間」,看起來很輕描淡寫的三個字,將這份計劃拋之腦外,不知什麼時候才會再次重啟。

我們說著沒時間,可我們的生活真的是那麼忙碌與緊張嗎?

事實並不如此。

真實的情況往往是,我們在工作之外的時間依然在看電視,K歌或者逛街中打發時間。

之所以如此前後矛盾,只不過是因為你的內心缺乏勇氣,於是便以沒時間為借口來安撫自己不安的心靈,試圖說服自己不用再去實施和完成這個計劃。

這個勇氣的缺失來自於兩個方面:

一是缺乏應對不確定性因素的勇氣。

當你計劃開展某一項工作與任務時,你總會在第一時間,將那些已知有可能會發生以及未知的不確定性因素考慮進來,這個自然是沒有錯的,因為墨菲定律總是存在的。

什麼是墨菲定律?

「一切可能發生的麻煩,都必然會發生。」——墨菲定律

舉個例子:

上小學的時候,你一定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在課堂上準備點名提問,不會解答老師提問的你,心裡一直提心弔膽地,害怕自己被老師點名;結果,老師響亮地叫到你的大名,讓你起來回答問題。這就是墨菲定律,害怕什麼就來什麼。

可是,墨菲定律的意義並不是讓我們對那些可能會發生的麻煩產生畏懼,不是讓我們去選擇逃避這些不確定性因素;而是讓我們對這些已知和未知的不確定性因素或者說風險,採取積極的應對,儘可能做得周到,以減少其對事件本身的影響。我們認識到墨菲定律的存在,是為了讓事情變得更好,而不是因為風險的存在便放棄某件事情。

你之所以說沒時間,正是因為自己沒有對應種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勇氣。你總是擔心你在準備考駕照的時候,領導會安排你去出差;或者工作變得很忙,周末要加班…… 反正會發生的事情一定會很多,每一件似乎都在阻止你去順利地考駕照。於是,你便被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所困擾,你開始焦慮,擔心;漸漸地,你屈服於這些因素,卻從未想過如何去應對。最後,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就正大光明地成為了你不用完成這件事情的堅定理由。

另一個你所缺少的是,改變現狀的勇氣。

或許,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在你計劃考駕照的時候,你壓根就沒想過會遇到哪些不確定性因素,你的工作不需要加班,也不需要出差,你有大把的時間來考駕照。

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很順利,你決定要考駕照了。然後,你卻陷入了另一個困擾,這個困擾來自於考駕照這件事本身。

考駕照後,自己就要每天下班看書學習了,不斷地做測試題目;周末有可能隨時被叫到訓練場去練車。這樣,你下班後就沒有時間追劇,看電影,K歌;周末更不會有時間去逛街,四處遊玩,拍照取景了……

你漸漸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會被改變。已經習慣了工作時間上班,休息時間就徹底放鬆自己的你,開始猶豫要不要犧牲自己的休息和娛樂時間來準備駕照的考試。猶豫之中,你的內心開始有些不快。已經按部就班過著舒適的日子很久了,你不願,或者說你還沒有決定要在現在,來給自己的生活添加一些新的瑣碎。

你突然想到,自己暫時不會買車,再放鬆一段時間也無防,於是,你順里成章地決定將事情往後延遲一下,等到自己有時間,有精力了再來準備。

就這樣,你又把自己意想成為了心中的那個忙碌的自己,而實際上,你不僅沒有變得忙碌,卻有可能變得更加輕鬆,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你會發現,那些你事先預料和沒預料到的不確定性因素,並沒有自己當初想像的那麼恐怖。它們有可能只在你的工作與生活中出現了短暫的停留便離你而去;又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機會出現而給你帶來麻煩。於是,你開始後悔,早知道這些事情不會發現,自己就去考駕照了。

你像之前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時間越來越久,工作已經變得熟練而麻木,你不需要再花費很長時間就能將自己的工作輕鬆完成,你甚至在上班時間,就已經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放鬆自己了。下班後,你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無聊,你無事可做,你再次後悔,自己之前應該去報名駕校學習的。

在浪費了很長時間之後,繞了一大圈,你還是回到了最初的選擇,決定去完成這件事情。

這種場景,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經常上演,卻很難改變;等到你明白過來,欲求去改變時,卻發現已經被別人甩在身後。

好在人生是一次長跑,我們有時間與機會來調整、改變自己。

你明白了自己所謂的沒時間,只不過是自己沒有勇氣的借口,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就好。

本回答來自微信公眾平台:士說新語,ID:daxuespace。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學期別學,期末半個月把全學期東西學完參加考試。或者開學向學院申請免試,提前參加考試。

都能參加科研了,學習能力肯定沒問題。

反正我這樣屢試不爽。

背景自動化專業。


沒什麼問題啊,全部時間用來學習也不是壞事啊。

但是我覺得在額外時間吸收常識知識和與時俱進的知識是必要的,不然真是書獃子了。

至於想讀更多書來提高自己,確實是需要靜下心來至少有一兩個小時去像學習一樣專註去做的,現在沒時間,以後有空了再做就好。

讀書,運動這些事情確實都是需要有專註時間來做的,很多人都說可以抽空用零碎時間弄,但如果論成效的話還是有必要為其分配時間去操作,但是這兩項都是對自身很有提高的,還是要儘可能的去做。


非常能理解題主沒時間看書的情況。像我們課業爆炸,班主任會布置一些任務,周末基本上都是寫作業寫作業。但是想必你們也有一些水課吧,我也不是建議你逃課,但是你可以在這些水課上面看專業書籍啊,不過看不了太多的書也不用很擔心啊。好好學習讀研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鑽研你想學的學科知識啊。


真正把專業課學精,對於一般人而言,即便按照樓主的學習強度學也確實不夠。減少睡眠時間、甚至利用假期或許可以勉強把專業知識學紮實、學系統化。大神們可以提高效率,渣渣們棄療,鳳凰男們挑燈夜戰,方式不一樣吧。


如果真心喜歡的話,總是會有時間的。

上課前的幾分鐘,

吃飯後的幾分鐘,

睡覺前的幾分鐘,

……

當讀書成為一種休息放鬆的方式,而不是一項被迫完成的任務,就很容易找到時間。

積少成多,重要的是行動!


很多課外書比教科書更容易學習,你看不完教科書,很可能是教科書太爛。

本來大學就是讓你放眼世界的,結果你還在用高中的方法過,這是多悲哀的事。


怎麼說呢,現在的確很多人沒時間看書。所以我自己建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把每天半小時的書濃縮到5分鐘左右,自己總結出來。然後還會讀給你聽。可以刷著牙聽著書。當然,讀書可以有目的不能太功利,我是不喜歡只用一篇文章就把一本書讀完的。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下來你會欣喜發現,自己不一樣了。特別是那種基礎類的書籍。所以,如果您覺得沒有時間讀書,不妨關注一下我的公眾號。搜索公眾號「一日半頁」,也可以搜微信號「zzn13296753321」。當然可能你不一定會喜歡讀的內容了。


偶然看到,答一答。和你的問題一致。答主在某一領域前幾名的高校讀書,平時也很忙很忙的(不在帝都)。但我的選擇和題主完全不同:即把學習看做生活中的一部分,絕對不會讓學習干擾到自己的本身(指讀書,寫作方面)。目前看來成效甚微,但的確收穫了不僅僅是平時的知識,還有心性的成長,以及說不出來的變化。總之我這種近乎於瘋狂的行為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原來我們學習的專業不一定是自己真正熱愛的。答主喜歡汽車,所以愛著自己的專業,但還有很多很多的個人愛好。儘管犧牲了GPA出國和保研的機會,但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這一點很重要。我從一開始就明白,自己會經受苦難,質疑,和親人的不理解,但我還是固執的堅持下來。現在大二,計劃take a gap year.做點實實在在的學問。在學校的學習我知道很重要,但倘若失去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人是會功利化,非人化的。

就這樣,我會奠定好自己成為一個真正「自己」的一切基礎,然後帶著夢想,重新開始。

課多任務重很普遍... ...尤其是某些工科,醫學類專業,那叫一個鬱悶... ...滿滿的課表排了一天又一天,整個人都被禁錮了。如果足夠自信,就像回答里的一位說的:申請免修或者期末再學,這是最好的。如果不行,我這還有一條路,take a gap year.一年的時間休學去旅行,做義工,甚至就是在家裡讀書,寫作。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如果單純的只是因為不不能讀書而苦惱的話,只要你還愛著自己的專業,就應該心無旁騖的堅持下去。心中無憾才能專心學習。


不是沒時間讀書,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你去擠出時間來讀書


大學都沒時間那上班真是更沒時間了,切實體會


只要你真的很喜歡某些書,完全可以下載到手機或者ipad, kindle這些電子器材上面。我相信,你抱著手機的時候,玩著ipad的時間肯定不少,如果你真的願意讀書的話,肯定是可以的。坐地鐵了,公交車了,就是你吃飯的時候,都是可以讀書的,再加上上廁所什麼的。為什麼會說沒時間讀書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挺奇怪的。只有你喜不喜歡讀書,不存在沒時間讀書的問題。

至於說,讀書的功利性與否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在我看來,只要你覺得讀書是有樂趣的,何必在意哪些書有用,哪些書沒用呢?況且,有很多暫時用不上的東西,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給了你啟發,讓你做成功了某件事。再說了,那些所謂的有用的書,往往是挺枯燥的,是不能讓你感到很多樂趣的東西。不管你是文科還是理科,亦或是醫學什麼的,長時間的鑽在那上面,總會覺得乏味的,這些你的本專業的書給你的樂趣應該是最少的。這個時候,課外書,本專業以外的書就是最佳的調劑品了。


聽起來像生物狗


推薦閱讀:

對於大學裡不願意聽的公選課以及英語課,應該如何度過才能既不浪費時間又不會給老師造成壞印象呢?
怎樣反駁讀書無用,上大學無用等類似觀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好嗎?
在煙台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TAG:時間管理 | 大學生活 | 大學 | 讀書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