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一年 20 萬元的幼兒園究竟好在哪?

譬如上海的惠靈頓公學,又或者學費不及20萬,卻要人脈背景才能讀的的中國福利會幼兒園,究竟好在哪?或者能量化優勢嗎?


我的小孩每年就是剛剛好20W的學費,也說說當父母的親身感受吧。

首先,我要強調這不值得炫耀,繳學費的時候心裡多少還是會抗拒的。

其次,實名反對獲得點贊第一名提到的人脈關係。用不上的,都是浮雲,你很容易就發現這世界真的很屌的人很多,一輩子也高攀不上的。還有,有些即使生活條件不錯的父母心態也是眼高手低的,那副屌絲樣也是令人陶醉的。

而且千萬別以為能上這樣高額學費的家長都充滿修養,雖然不會大聲吆喝,修理人的時候還是會讓人不要不要的。

-------正文開始-------

20W的學費到底對小孩子好還是不好呢?我想還是寫下來讓大家自行判斷吧,也讓自己在未來可以回頭檢視:

學校有IB認證,方便我以後躲債時,讓小孩有更多個國家上學無縫對接,我的考量是長遠的。

上海人問我是不是在協和?不是的。我覺得,學習雖然很重要,但不需要壓力山大,重點是快樂的學習,而不是多多學習。我小孩他老子從來就是個土鱉,學習能力那也是杠杠的。因為要給大家判斷的時候有個標準,避免因為我正二八經胡說八道而被貼上標籤說我是誤人子弟的。

小班沒上什麼學習課,只講生活規矩和常識,更多的是讓小孩學會分享和養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然後呢?小孩在家附近玩偶爾會生悶氣,因為在家附近的小朋友不懂得分享,每次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其他小朋友就直接獨佔。我不會幹預,但是我看在眼裡,心情是擔憂的。

一個班級有兩位專任老師,一位外教一位中文助教,額外的體育課、美術課等都是其他專任外教老師帶的。每個班級大概有10~15個小朋友不等。上下學期走了個印度人來了個荷蘭人,小朋友們來來去去的,有時候是來不及認識的。

每天上課有哪些內容、有什麼情況會及時聯繫的,有記錄的,有拍照的,和老師溝通是順暢的。每學期的評測主要是溝通能力、團體合作、情緒控制等等方面的。這些才是我真正重視的。

學校活動挺多。萬聖節、生日派對、地球日、家長聚會(各自準備家裡的拿手菜然後全校一起參與,可以一次嘗遍全球口味,這蠻好玩的)、二手集市(交換和買賣大家不需要了的東西)...其實當媽媽真的要很有時間去參與,我是沒太多感覺的。

媽媽們是有組織的。這邊買買那邊走走還有各種室內外運動,早茶下午茶外加晚上的淑女夜,我的心情是複雜的。

暑假和寒假很長,國慶長假和聖誕節假期也很長的。像我沒辦法有那麼長的假期,為了讓小孩不要長時間窩在家裡而安排到處走走看看,或找尋短期學習是很麻煩的。

小孩是聽的懂老師講整段英語的,但是只會短句回答,小孩口音學的是蠻純正的,問題是放個長假通通還回去了。根據觀察,一上學很快就又聽的懂老師說的話,這個部分我沒什麼要求和期待,不過,我是放心的。

各國小孩子講著各國語言,聽不懂也可以玩的很開心。親親抱抱談戀愛是正常的,頻繁更換愛人也是正常的。這個我內心是不擔心的。麻煩的是各種感冒生病互相感染是國際化的。

看到小孩自己會收拾玩具、有時間觀念、會約束自己(雖然野起來還是很皮)、看到人會打招呼(雖然還是有點小害羞)。總體來說,他這樣的方式長大,我的心裡是開心的。

中班的課程稍微豐富多了。各種才藝表演、才藝課、戶外遊學、英文歌、英文小故事、下午的英文電影、跟老師說家裡情況的小報告通通都出現了,對我這種土生土長的土鱉來說是吃力的,和國內學校比較學習進度是滯後的。我的內心是隨意的。

學校的高層溝通會是費勁的。可以小到伙食大到操場設計,全程英文以及中文同步翻譯聊起來那是沒完沒了天荒地老的。不用紅包、過年過節不收腦白金、公開交流,我心裡還是踏實的。

為什麼不去國外呢?我目前不會考慮這個問題。國外費用是比國內便宜一半,重點考量是國內工作的糾結處,我是能適應的,還有家裡的老人天天看到孫子眉笑眼開那種天倫之樂,我的內心是喜歡的。

喲,給忘了一個信息。有分半天班和全天班的,是自由選擇的。我這學費是全天班的,不含班車接送的。

以後再慢慢分享,小孩子很奇特的。統一回復:中國的文法是博大精深的,大家看到的「的」的用法真的是很可愛,的~~

其實我好奇小孩子懂不懂得談戀愛。後來我發現,小孩子是會有戀愛感覺的,但是他們會害羞不會處理感情關係的,是不懂得「談」戀愛的。哎,我希望能早點當爺爺的想法,目前是失望的。

請注意,高考或是國內正規教育是跟不上的,但那不是我重點考慮的。

補充備註:

話是搞笑的,其實我很認真的。也不是在鼓吹什麼,只是我認為至少有「教學審核標準」的。每年學校和教師都要接受國際審查是否遵守教學制度,以及學生的進步是否符合預期的。

大班課業是越來越重的,這個時候才開始要對接一年級課業的準備過程,對很多焦急的父母來說進度是遲緩的。

千萬別聽一些媽媽說「管他的」,私底下還是會給孩子補充課外輔導,這種媽媽幹起來是比誰都起勁的。

新增很多課後學習課程是可以選擇的,比如圍棋美術樂器拼音中文課那是五花八門的,費用依然是不便宜的。我們會討論給孩子參加哪些課程,主要原因是在觀察孩子哪些是擅長的。不過,現在這個年紀還是看不太出來的。

英語變的很溜,看到外國老師會自動切換語言說的一套套的,回到家裡還是會跟長輩說上海話完全沒有影響的。寫這個只是想讓大家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在多種語言學習上是不衝突的。

這個年紀已經開始懂得哪些話是會傷人心的,開始知道「委婉」的表達、以及刻意表現貼心的,所以換位思考、素質提升的相關教導是能逐步理解的。

課外的部分,我們每學期會讓孩子學點不一樣的,(你問他喜歡什麼,他會覺得好上手的,有成就感的,好玩的。他就選什麼)還是看不出來他適合是什麼的。

比如擊劍,國際象棋,游泳,拼音這些的,學校是會有合作單位的,放學直接上就好了,沒錯,我是懶的。

這些作為給孩子一種前期熟悉的準備,順便看看他的能力,什麼是比較擅長的,但是,很驕傲很自豪的說,孩子可塑性還是蠻強的,喂他什麼他就會什麼。

唯一一個良心建議:最好還是上一些有證書的課外活動會比較好的。

但是,中文拼音和自然拼讀是不太一樣的,是會搞混的,所以我先把中文拼音停了,忽然覺得他自己念英文故事書就變強大了,比他土鱉老爸還厲害的。

由於國際學校以英文為主,目前中文是比較跟不上的,大概認識不到300個字吧,所以還是上了課外中文班學習認識中文字;數學也是跟不上的,所以還有數學班,但是現在已經有了超乎預期的進階心算能力的。

這些加起來每個月也都要1w的課外費用支出的。

寫了那麼久了,雖然主要是記錄孩童的發展過程,還是會希望大家賜個贊什麼的。謝謝大家

---補充---

孩子上一年級了,綜合之前和這個時候的學習情況,我是可以好好的給個定論的:

教育費的高低,和學習的能力是兩碼事的。就像會背書和會用書,也是兩碼事的。

真的是很慶幸的,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學校能給孩子的,是「如何」去學習的,而不是學了「多少」的。

教育就是給予孩子方法,激勵孩子學習興趣,讓他們看待世界是覺得有趣的。

學習是學習,而教養的責任應該是父母應該有的。孩子需要父母來告訴他們,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自己也應該如何。

然後再通過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去找到自己對應這個世界的方法。學習和教養都是缺一不可的。

大家能花耐心看到最後我還是非常感謝的,現在我已經找到答案了,其他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要是以後有錢了,可以在國內能創辦一所提升孩子的素質和學習興趣的,我是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也很希望參與的。

有一天我問兒子:你覺得當一個人,什麼最重要?

「Open Mind.」他說

我竟然無言以對,哈哈哈哈哈

---額外備註分割線---

.最後再附上一本上海國際學校總覽:

(詢問哪個學校比較好的,我實在是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的,真心抱歉。大家可以看看做點功課是會好一點的)

http://weixin.qq.com/r/K0yttQjE3lWhrUzW9xk5 (二維碼自動識別)

IBO認證的上海IB學校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education)

  上海中學國際部 開設DP課程的公立學校,1995年10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美國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2年2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市民辦平和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3年5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耀中國際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4年1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開設MYP和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4年2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私立學校,開設DP課程,2006年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進才中學國際部 開設MYP課程的公立學校,2006年2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英國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7年5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瑞金國際學校 開設DP課程,2009年2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長寧國際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9年5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維多利亞幼兒園 開設PYP課程的私立學校,2009年11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市協和雙語學校 開設PYP和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10年1月成為IB世界學校。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 開設DP課程的公立學校,2010年2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尚德實驗學校 開設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10年4月成為IB世界學校。

  上海西華國際學校 開設PYP和DP課程的私立學校,2010年4月成為IB世界學校。

補充:上海交大附中、位育中學也有IB課程。上師大、上海市實驗學校里都設有劍橋中心,可以學習A-LEVEL課程。格致中學有AP課程班。南洋模範中學、協和雙語學校開設有BC課程。

附上說明(我是搬磚的,不是代表個人觀點的):

IB國際文憑課程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導規划下,專門為移動家庭子女及全世界優秀中學生統一設計的國際課程。IB文憑課程(The IB Diploma Programme)是由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文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簡稱IBO)在1968年研發而成。IB國際教育有三個國際課程項目:大學預科項目DP(Diploma Program),適合於16~19歲的學生,學制2年。中學項目MYP(Middle Years Program),適合於11~16歲的學生,學制5年。小學項目PYP(Primary Years Program),適合於3~12歲的學生,學制5年。

對於一名學習IB文憑課程的學生,要想獲得IB畢業證書,需要滿足四點要求:

1.完成150小時的CAS活動。學生在IB課程學習的兩年間,必須完成150小時的CAS(Creativity,Action and Service的縮寫)活動,使得學生除了學好必修的文化課程外,還必須進行創新活動,關心、服務他人和社會,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從而提高自身各項素質,獲得德智體全面的發展。  

2.學習知識理論課(Theory of Knowledge,簡稱「TOK」)這門橫跨學科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判斷與綜合歸納能力,鼓勵學生進行批判式思維,以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考查形式以寫作及口頭陳述為主。

3.撰寫4000字拓展論文(Extended Essay)提供學生一次調研的機會,探究以往所學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寫出一篇4000字的論文,使學生熟悉獨立研究的方法,鍛煉學術寫作的能力和技巧,為將來的大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4.學習6門基礎課程。IB文憑課程涵蓋6大課程組,分別是語言A(學生母語)、語言B(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課程、實驗科學課程、數學與計算機科學、藝術課程。大部分課程分高等級(HL)和標準等級(SL)兩個類別,少數課程只設標準等級。學生需從每個課程組中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其中至少三門主課必須要選擇高等級的,三門副課可選標準等級的課程。此外,學生必須要學習自己的母語和一門實驗科學類的課程。

國際文憑組織對學生學業的評價方式很多,如學校內部評估、統一筆試等。其中,6門基礎課程學生每門可獲得的最高分數為7分(及格分為4 分),拓展論文與知識理論課的論文可獲3分的獎勵分,IB文憑課程的滿分為45分。CAS活動雖然沒有分數,但必須完成才能最終獲得IB文憑。英國牛津、劍橋大學錄取持IB文憑學生的分數線是36分。

近兩年來,IB課程逐漸引入中國,據亞加達國際預科的秦老師介紹,IB文憑課程是一個特別標準化的體系,對開設該項目的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老師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甚至對老師的教學都有嚴格規定,作業都會送到專門的IB辦公室批改。他們開設的IB課程目前還在接受國際文憑組織的認證,預計很快會通過審核。她感覺作為高中課程,IB課程的設計較為科學和合理,但難度也較高。

據了解,IB課程偏重精英教育,申請的大學也較好,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並不適合每一個學生讀。因此,學校在招收學生時要求較高,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是很難通過IB考試的。

擇校要根據課程性質而定

  IB、A-Level、 BC……這都是國際課程的簡稱。隨著留學潮的推進,還會有更多的國際課程被引進,如何選擇成了擺在家長和學生面前的一道難題。目前家長和學生在比較各種課程時容易走進的誤區,就是試圖尋找「最好的國際課程」。但事實上,從課程難易程度、適用國家到大學專業填報,國際課程各有側重。對學生而言,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身接受程度,並且與留學計劃相匹配的國際課程。

  業內專家建議,家長應從留學國家、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素質培養等方面考慮,為學生選擇最適合的國際課程。如果學生還沒有明確將來要到哪個國家留學,那麼可以考慮選擇IB課程,因為該課程的認可度最高,以後在選擇國家時,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但如果學生傾向於去英國,而且是頂尖的大學,那麼A-Level是更適合的選擇。若想去加拿大或美國,那麼BC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鑒於加拿大是移民國家,家長若考慮移民,BC課程可以解決「轉學分」問題。一般加拿大的移民辦理時間需要1年半或2年,辦理期間,若學生讀的是BC課程,那麼一旦移民成功,學生所學的學分將全部轉為當地的高中學分(不受省份的限制),順利銜接接下來的課程。

  許多選擇讓學生留學的家庭,通常都不是特別認同國內的「應試教育」以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希望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各方面的素質。選擇何種國際課程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在作出選擇前,多想想是否已經全面了解該課程、學生是否能夠適應、未來的留學方向又在哪裡,切忌盲目跟風,耽誤學生的學業。

  甄選國際高中不可不知的步驟

  上海交大附中校長徐向東在談到如何選擇國際高中時表示,家長和學生切忌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才轉投國際高中,是否選擇國際高中與中考成績無直接關係。考慮的第一要素應該是今後是否出國讀書。他補充說,國際高中的課程對應試要求較少,但相對而言,對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有利於學生獲得全面、平衡的發展。

  師資教學保證的國際預科課程,是中國學生留學海外前就讀國際預科課程的首要前提,家長在選擇前務必了解清楚該出國班的師資力量是否強大,是否有一定的穩定性。事實上,「出國班」要求英語授課,用的也是國外的教材,因此對師資要求很高,但國內雙語教師本來就缺,要求更高的國際課程,一般老師更難勝任。找不到那麼多能勝任的老師,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機構就找來大學剛畢業、沒有從教經驗的老師去上課,瞞天過海。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對於目前滬上數量頗多的國際高中,家長和學生應慎重做出選擇,在選擇前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這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找到適合孩子的學校。

  第一,家長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孩子是不是需要出國,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明確的話,那之後一系列的選擇學校都將是徒勞無益的。而且如果學生盲目或者草率地做出出國決定,對自己的未來也是很不負責任的。

  第二,明確出國方向,究竟今後要去哪個國家留學?是美國還是英國或是澳大利亞等。因為不同國家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方法,如果孩子的興趣是去英國留學,家長卻為他選擇了一個目標定位是美國的國際高中,就算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再好,最後還是會讓孩子走一段彎路的。

  第三,明確相關的、合適的課程體系,這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選擇難度合適的課程體系,既不讓孩子學起來太吃力,也不會讓孩子覺得學起來沒有挑戰。

  第四,最後才是選擇學校這個環節。有些家長抱怨說,很多國際高中由於創立時間不長,只有一兩屆畢業生,有些學校甚至還沒有畢業生,家長擔心如果將孩子送進學校會不會讓孩子成為「小白鼠」,對孩子不利。對此,這位業內人士建議,家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該校沒有畢業生,那家長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切實了解學校的教學質量。他指出,不同於國內三年高中後才有高考這個監測學校教學水平的指標,國際高中在不同的時間段中都需要完成相應的考試,只有每一步都過關,才能在畢業後進入國外名校。如有些學校在第一年就會要求學生參加托福考試,那家長在諮詢學校時就可以問一下相關的情況,通過這些成績來了解學校的教學質量,這樣不至於對學校的教學一無所知。

  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外外國語學校校長林敏也補充說,上海的國際高中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大部分還處在試驗階段,所以家長在甄別時需要下功夫。一看辦學歷史和經驗,也許有辦學經驗的學校在課程設置和師資選派上會更厚重;二看學校和師資團隊,國際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國內相比有較大不同,家長要看清直接從事管理和教學的老師是否具有國際教學的背景。

  做學生成功留學海外的跳板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A-Level國際課程學校,上海師範大學劍橋國際中心自2005年創辦至今已有四屆畢業生,戰績輝煌。截至5月27日,中心2011屆(第四屆)231名畢業生已經收到800餘封錄取通知書,其中牛津大學8份,劍橋大學6份,美國康奈爾大學2份。前三屆42%的學生進入世界排名前10位的海外高校,90%的學生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海外高校。

  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矚目的辦學成果,上師大劍橋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張教授說,中心師資以外籍教師和海歸學者為主,90%以上擁有碩士以上學歷,採用中外教聯合授課的方式。同時,中心充分依託上海地區豐富的資源,邀請各方面專家、教授為同學們舉辦學術講座,增長社會見識,拓寬專業思維。

  國際高中有著與傳統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思維。在傳統高中,學生往往選擇直接做題,並尋求答案,有些破解難題的學生也未必了解題目背後的含義。在國際高中,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嚴格掌握基本概念,從簡單的概念引出每一道試題。學生一旦碰到難題,只要想一下基本概念,就有機會摸索出解題思路。而且在國際高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由於不受應試教育和教條主義的侵擾,他們懂得更好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上的平衡。

  此外,張教授還表示,多數國際高中為幫助學生提升申請海外名校的命中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富有經驗的老師會給學生提供國外高校資料、修改申請文書、模擬名校面試……這一套完整的升學流程,可以供學生參考與借鑒。

  選適合自身、有口碑的學校

  黃女士的兒子今年已經在澳大利亞的莫納什大學就讀大一年級了,她很慶幸當初在走了一段彎路後,為孩子做出了明智選擇,送孩子前往浦東一所學校的國際高中就讀。

  當初黃女士看到了這所學校的廣告介紹,因為家人原本就打算讓孩子前往澳大利亞留學,而這所學校的項目較有針對性,所以黃女士對此就很有興趣。最重要的是,那時黃女士的兒子在另一所普通高中的國際班就讀已經一年半了,但是感覺非常不好,也一直在琢磨轉學的事宜。因此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往新學校實地「考察」了這個澳大利亞項目,起初是有些擔憂的,因為這所學校之前還沒有畢業生,擔心孩子進校後會成為「試驗田」。但很快,她就打消了這個顧慮,因為發現老師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很上心,也很細緻,特別是對孩子細節問題很關注,了解得非常透徹和全面。

  在介紹自己的經驗時,黃女士說選擇學校很重要,不僅要選擇適合自身的,而且要選擇有口碑和有辦學經驗的學校,之前的「功課」一定要做得細緻和到位。可以通過學校的介紹來了解這所學校,但家長的甄別必不可少。她原來就是因為盲目相信前一所學校的介紹,才會讓孩子浪費了一年半的寶貴時間。

  如果孩子在進校一段時間後反饋,覺得該校不適合自己,或者學校的教學等方面名不副實的話,家長首先要相信學校,要與教學主管進行溝通,看看是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不要一味地怪罪孩子或者學校,畢竟國際高中的環境和原先孩子讀了十年的國內課堂是有區別的,要給雙方一個適應和磨合的過程。家長也要理解學校,培養孩子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當然更離不開孩子自身的努力。

  盤點滬上幾大國際課程

  目前上海中小學引進的國際課程主要有以下幾種:

  IB課程:認度最高,但難度最大

  一些國際組織開發的課程,通用性強,自成體系而且較嚴密,如IB課程等。 IB文憑課程被譽為「進入世界各地名校的通行證」,IB課程的中文名為「國際文憑」,顧名思義,它的全球認可度可以說是最高的。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的大學不僅都認可IB課程,而且將其視為優良的入學資歷。

  不少院校對於IB課程的學生,都會提供一些優惠條件,最直接的就是入學時,學生憑藉IB成績可獲得一部分的大學學分,從而縮短大學時間。例如,美國知名學府哈佛、耶魯及普林斯頓等長春藤大學規定,IB學生若三門主修課成績均達到6或7分,進校後可以直接修讀大二課程。

  然而,IB課程的難度也是全世界公認的,這也從一方面解釋了為何國外院校都如此歡迎持有IB文憑的學生。

  目前,本市有上海交大附中、位育中學、民辦尚德實驗學校、世界外國語中學、平和雙語學校等開設了IB課程。

  國際性的考試課程:高分者可入英國頂尖大學

  第二種是一些國際性的考試課程,如A-LEVEL、ACT課程等,學生學習課程後通過考試,就可以去相關國家申請高一級學校就讀。

  A- Level課程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也很高,相比較而言,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對A-Level的認可度要更高些。如果學生三門課程獲得AAA 或是AAB,則很有可能進入牛津、劍橋等英國頂尖大學。A-Level證書和IB文憑都可作為進入英語國家大學的敲門磚。

  目前上師大、上海市實驗學校里都設有劍橋中心,可以學習A-LEVEL課程。

  BC課程:加拿大高中課程

  第三種是BC課程,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高中課程。課程為三年制,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採用學分制管理。課程包括英語、數學、科學、社會、計劃、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藝術、戲劇、電影電視製作、財會等。

  BC課程每門課滿分為100分,學生修滿80學分後獲得加拿大高中畢業證書。畢業前無需參加類似高考的考試,但部分課程要求在修完該課程時參加統一的省考。目前南洋模範中學、協和雙語學校開設有BC課程。

  AP課程:美國大學入學時參考課程

  第四種是美國的AP課程,為學有餘力的高中生選修大學課程而設,是美國大學入學時參考的課程。但是,AP課程並非是獲取入讀美國大學資格必考的一種大學入學考試項目,也不是完整的課程體系,必須在有其他大學入學資格證書的基礎之上,才能「錦上添花」。

  目前,格致中學開設了AP課程班。

下次有相關好問題再來回復,再次謝謝大家點贊厚愛。


坐標:上海

為什麼要匿名:孩子是每個父母的軟肋,沒事不要暴露自己的財務信息。有師姐的兒子在讀宋慶齡幼兒園。

另有一個女性朋友的孩子也是知名國際私立。

優點:

1、雙語教學,英語是標配,上知識課是中英雙語對照教學,作業布置也是中英雙語,孩子的3歲左右是個語言窗口期,此時多接觸外語,終身受益。我自己就是從幼兒園中班4歲開始學英語的,教材是Big MUZZY,如今快30了,有些對話仍然記得,墊定了最早的發音記憶和語感,從此學習英語都很輕鬆。

二號媽媽發過一次朋友圈,展示了她兒子同班同學,一個五歲不到的小姑娘,畫的四格漫畫,還用英文配的對話,非常有邏輯性。她兒子看到,回家主動強烈要求周末補習英文和繪畫。過了一段時間畫了一幅一格畫配了故事送給人家小姑娘當「定情信物」。我五歲的時候只知道冰淇淋好吃,以及男孩子是種常年髒兮兮破壞力很強不講道理極其討嫌的生物。

2、師生比高。外教多,繪畫、體育、帶班等各種老師,素質都很高。相較而言,一個班十幾個孩子,老師帶的很輕鬆,也能給予每個孩子最大程度的關照。發掘他們的優點,鼓勵他們發表意見。總之是鼓勵鼓勵再鼓勵,表揚表揚再表演。連偶爾的批評都是很小心翼翼的,耐心的舉很多正反栗子給孩子聽,各種換位思考教學。會引導孩子自然而正確的展示自我,惠及他人。而人數較多的公立幼兒園或水平低劣的私立的老師,一般只會簡單粗暴的罰站,甚至會發動大家一起孤立一個孩子來節約管教的精力。這些對一個孩子的童年是毀滅性的。

3、家長重視教育。這種幼兒園的家長,土豪反而很少,知識精英階層居多,金融、法律、藝術領域的都有(哈哈,跟國外的私立不同,醫生好少哦),跨國公司中高層也很多,互相聊聊,交個朋友,受益匪淺,孩子也可以更早的接觸各種前沿信息。家長都捨得砸錢培養孩子,身邊一群才藝卓群的同學,你的孩子也會要求上進的,能省心不少。

4、教學面廣。經常安排去博物館、水族館、紀念堂、植物園、科技館、畫展、音樂會,有的接收能力強、記性好的孩子,知識體系比很多大人都全面。真的讓我覺得「後生可畏」。

5、硬體設施好,安全。進門就有護士姐姐給寶貝們簡單體檢,看看是否有感冒癥狀等。如果孩子在運動中受傷,會有園內專業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處理送醫。早上送學,門口保安持棍護駕。

缺點:

1、路徑依賴。這種幼兒園教出來的孩子天性十足,無論男寶女寶,各個生龍活虎,精力充沛,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強烈,想法奇多,動手能力無敵,為中式傳統教育系統所不容。索性這些父母都是打算讓孩子走國際路線的,不需要理會刻板僵化的填鴨式老師。但是體制內轉國際容易,國際路線想回體制內幾乎是不可能。民辦小學只要乖孩子,「沒規沒矩」的一律pass,絕不容忍「害群之馬」。

2、父母的精力佔用。太多的課堂外教學意味著家長要全程陪同,有的甚至要求小班必須陪讀。這對爸爸們的賺錢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目前看來,這些幼兒園的寶貝們大多擁有非常厲害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爸比的壓力緩解很多。媽咪也可以一邊開心的陪寶貝,一邊無拘無束的買買買。但現在上海的孩子出國越來越低齡化,小學畢業就走已經是常態,父母必須分一個去陪讀,不然青春期真的很頭疼。費用高昂不說,兩地分居加劇夫妻矛盾,有些家庭甚至因此破裂,扯遠了。

3、攀比及奢侈消費。幾乎每個寶貝的暑假都是在國外度過的(國內游的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過安檢、坐長途飛機是家常便飯,看地圖看指示牌是小菜一碟。有些寶貝去過的地方可能比我還多。。甚至好多孩子幼年是跟隨父母在發達國家度過的(讀書、外派)。也是一個寶寶吃飯的時候氣呼呼的跟我數落他媽咪粗心,從澳大利亞玩完去紐西蘭的時候沒有提前簽過境簽被迫提前打道回府,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會事兒的。吃穿用基本都是牌子貨。雖然父母素質都很高,絕不會允許自家孩子鄙視那些不用名牌的人。但是大多數孩子從小用慣了好東西,一眼就能分辨出品質高下。常年走過恆隆、國金、淮海路、嘉里中心,出國還有第五大道和蒙田香街、對各家logo是印象深刻,如數家珍。上海迪斯尼還沒正式對外的時候,有些寶貝們就已經在曬遊園照了呢。對於沒有那麼強經濟實力或那麼大特權的父母,真是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壓力。

4、多樣性缺失。因為周圍都是社會中上層,很容易讓他們誤以為社會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如今世界各地的紛爭和亂局都是貧富嚴重分化帶來的,兩個階層,差距大到即使操同一種語言都不能相互理解的地步。這些孩子都是被當作小王子和小公主養大的,出生在高檔小區的大宅,成長於繁花似錦的市中心,出入都是車來車送。「何不食肉糜」是他們最好的寫照。一旦他們長大成人,是否能體會到底層貧民的生活艱辛到何種程度?是否了解這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有多麼扭曲和不公平?是否能夠對他人的最劣博弈策略抱以充分的理解?我覺得不會,他們是目前中國富裕的第三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長於災荒,爸爸媽媽成長於改革開放,但是他們一生下來就是盛世太平,繁榮安定,天生就擁有別人努力一世而不得的資源財富。不想辦法去扶助貧弱,抹平不公,那歷史的輪迴,將再次啟動。


看到第一的答案,我想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2005年的時候,我們縣城開發區第一個現代化小區建成。

當時我爸懷揣著成為城裡人的夢想,激動地騎著摩托車從鎮里來到了售樓部。小區戶型有很多種,按大類分:電梯房,複式樓,電梯房有二十多棟一百個單元2000來戶,複式樓只有兩棟六個單元48戶。

我姑姑在售樓部當售樓部長,有意無意地跟我爸透露,縣長還有一堆局長校長行長都買在這個小區,於是我爸決定邁出當城裡人的第一步:在城裡買個房。

看完房子之後,我爸回家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買電梯房還是複式樓?當時這個小區顛覆了我們縣城的房價,均價是舊城小區均價的兩倍,2千出頭。電梯房買下來加裝修大概是30萬,複式樓大概是80萬。

從我記事開始,我家在鎮上就是十大富豪的地位,當然買小區也必須買小區里最豪華的戶型。於是大家一致決定買下了48套複式樓中的一套,我家也從農村居民跨入了城鎮居民的行列。

在我家買下這套房的時候,引來了親戚們的種種非議:1,買房就買房買個複式樓裝什麼逼?2,房價這麼高還買,等跌了就好笑了3,小區裡面都是當官的有錢的看你們住進去被人欺負還能神氣不。

現在看來,我回答下上面的問題:1,我家買複式樓當然有裝逼的原因,裝逼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2,房價在去年飆升至六千多一平,連電梯房都有價無市,因為地理位置很好,被公園學校各政府機關包圍著。3,重點來了,我要切題了,住進小區之後,我發現小區里大部分還是普通上班族為主,但48戶複式樓里大部分都不簡單,縣長,行長,校長,局長等等,居住了十年,好處都有啥:人特別好相處,素質都很高,至少表面功夫都做到家;樂於幫忙,我爸的稅務問題,我叔叔的超生問題,小孩的上學問題,廠里貸款,甚至是向鄰居借錢周轉(才一分的年息,去哪找),都受到鄰居們很大的幫助。

十年變化很大,縣城又有了很多的新校區,更現代化,更豪華,有人搬走,有人搬進,但是新舊鄰里之間的感情都很好。大部分人家的日子也是蒸蒸日上。

以上都不是我要告訴大家的。

在四十八戶里有一戶很特殊,那一戶的戶主是個台灣人,因為要回大陸的故鄉養老,所以先買了一套房子,但人還在台灣做生意,一年回來一趟,房子平時由侄女打理,侄女的兒子也在附近讀初中,因此全家都暫住在這裡,侄女是個擺早點燒烤攤的,早出晚歸,車庫裡停著燒烤推車,天天看到她拿著凍肉在車庫裡剁。夫妻兩人很本分,很老實,剛搬進來時看見鄰居也是笑著打招呼。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有天晚上,我媽在飯桌上說:那家人有麻煩了,樓上縣長太太覺得她那個車推來推去,弄得樓前面的路上好多油漬,要叫人收了她的攤子。過了幾天,我看侄女眼睛通紅,在她車庫裡擺弄一輛新車,那輛車很嶄新,也很乾凈,牌子上寫著:早點。我笑著問:怎麼不賣燒烤了。她尷尬地笑了笑,搖了搖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媽在飯桌上說:那家人有麻煩了,縣長太太看她天天三四點清理哐啷弄早點,聲音太大,影響休息,要找學校禁止門口賣早點。我說:我怎麼聽不到。我媽說:你睡得跟豬一樣,能聽到什麼。

後來,侄女不擺攤了,把車庫刷了刷牆,開了一個蔬菜店。

開張後,小區里每天很多人來買蔬菜,侄女也很好,每天把店門口打掃得乾乾淨淨,經常給鄰居們送點新鮮蔬菜。

過了一兩個月,我媽在飯桌上說:那家人有麻煩了…

蔬菜店關門了。

小超市關門了。

鮮花店關門了。

乾洗店關門了。

侄女搬走了,臨走前還說自己沒財運,做什麼都不行,虧了不少錢,還是回廠里做衣服好了。

20萬的幼兒園好不好?好!200萬的更好,但不一定適合你。

我的觀點: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如果有錢,有實力去讀20萬的幼兒園,不僅是你孩子能在幼兒園如魚得水,你在家長圈也能遊刃有餘;如果很勉強甚至於是要借錢去讀二十萬的幼兒園,你孩子在幼兒園肯定度日如年,你也會備受煎熬。

現在很多人都成天想著要跟比自己優秀的,比自己強大的人攀關係;如果你滿身是優點,一眼看你就驚為天人,覺得你前途無量,那另說。如果你僅僅只是有一兩個不那麼明顯不那麼迷人的優點,那就算了吧,畢竟別人沒那麼多時間沒那麼多精力去仔細觀察。

不如踏踏實實跟自己實力相當,有點小潛力,有些閃光點的人好好相處,指不定人家哪天就飛黃騰達,讓你揪著龍尾巴上天呢,喝喝。


好在接觸的全都是能花20w上幼兒園的家庭。


我家小朋友的幼兒園沒到20W,不過也相去不遠,北京的,因為上課天數很少,一年只有180天上課,其他時間都是假期,各種中外假期外加春假,暑假,寒假吧。折到每天的話,單價就上來了。

其實我覺得幼兒園大部分支出是在房租上了,員工費用一般,大概利潤也不錯吧。

說說這個幼兒園有什麼好呢,我就舉點兒小例子吧,我家小朋友去的比較早,我就說說他一歲多,兩歲的事情吧。

平時每天小朋友們總有些手工啊,繪畫啊,小朋友的作品嘛,總是些凌亂的色塊啊線條啊,反正基本我覺得難以理解吧。

但是每一幅畫老師都會幫助小朋友掛起來,晾乾,然後收藏好,定期讓孩子帶回家,每年還會讓小朋友拿出作品來裝裱好,辦一次畫展,無論只是1歲多,還是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的作品都是被尊重的的,都是被精心對待的。

再說一個吧,2歲多的時候,班上來了一個新的小朋友,和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樣,有一點兒暴力傾向吧(笑),打人,咬人。

大概轉過天來,小朋友回家忽然興緻勃勃地拉著我,要和我一起練拳,對打。問了一下家長群,大部分孩子回家都是這樣的表現,說白天在班上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學習打拳來的。

想了一下,恍然大悟。

我個人的理解,一是把打人和被打化解成了一種遊戲,緩解了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壓力;

二是在遊戲中,教給孩子們如何躲閃,如何抵擋和保護自己;

而全程都沒有把那個打人的孩子孤立出來單獨教育。

總之,我覺得老師煞費苦心想出這個主意來,真是不錯了。


前幾天剛替兒子報了名交了學費,一年學費接近20W,說說我的想法吧:

第一:離家近,這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第二:公立學校每班的學生相對比較多,我的兒子不是外向型,小班教學是首選。

第三:既然公立幼兒園競爭激烈,我們既然有能力負擔私立幼兒園,就把學位留給有需要的人吧。

第四:實地觀察過雙語班和國際班,覺得雙語班的老師素質不怎麼樣。雖然國際班貴接近一倍,還是決定選擇國際班。一倍的價格即使只能帶來10%的提高也是好的。

第五:人脈什麼的,老實說,我根本不在乎。我沒興趣也不需要通過兒子同學的家長來獲取任何利益。

第六:對幼兒園沒多大的期望,不會說每年20萬就給我教出一個文武雙全、學貫中西的兒子。只要他開心去上學就好。

第七:攀比。有朋友說那裡的媽媽肯定一身名牌,你最好買個愛馬仕包包去接兒子放學。坦白說,在這個階段,首先不懼怕攀比,其次,沒興趣。我不買愛馬仕只是純粹地不喜歡而已,也絕不會因為沒有背愛馬仕而自卑。包包,無論地攤貨還是愛馬仕,在我的眼裡,就只是一個包包,不代表什麼。

第八:炫富?我和孩子他爸都是出身於普通家庭,沒有背景沒有後台。走到今天全靠兩人努力打拚。像hxm說的,用自己賺的乾乾淨淨的錢辦場婚禮,有什麼不對?

其實就是很單純的想找一家離家近的幼兒園,當價格不是你的一個考慮因素之後,你也不會想太多人脈啊、攀比啊之類的。有時候,只是有些聰明人想太多了。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當年那些抽煙喝酒紋身的好女孩很多都成了幼兒園老師。

20萬的幼兒園遇到她們的幾率小很多。


不知道以前聽誰說的,:「出生率的降低會造成教育的奢侈品化。」


1、20W要麼純外語環境,要麼有很好的外教(例如半天中文,半天英文),對於語言方面有想法的可以考慮。中福會是不專門教英文的,不過環境超級好

2、老師和學生的配比不一樣,公立幼兒園一般2個老師要搞定30個小朋友,私立幼兒園可能是3-4個老師搞定15-20個小朋友

3、幼兒的家庭環境不一樣,公立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是放養的,生了病甚至發燒咳嗽還待在幼兒園的很多,相對容易生病。私立幼兒園養育的都比較好一些,生了病肯定去醫院或者在家裡,學校的校醫也檢查的很嚴格,有問題都不讓入園

4、我去參觀過包玉剛小學,學費好像就是要接近20萬一年,但是感覺裡面的學生超級有禮貌,超級自信,老師會和學生一對一的進行很多溝通。建議有這方面想法的家長去報名參觀下。一般來講,如果讀惠靈頓工學,未來就會進入類似的模式

5、教育理念每個幼兒園都不太一樣,惠靈頓工學、中福會幼兒園、公立幼兒園肯定是相差很大的

6、硬體上,你懂的,差距相當於五星級賓館和二、三星賓館的差距。中福會在新江灣的幼兒園大家可以去參觀下,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立即喜歡上的

總的來說,一分錢(權)一分貨,不過這和豪華車與代步轎車是一樣的,越往上,越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來換取一點點的附加價值。

我了解過的幼兒園沒有到20萬的,接近的有以下幾個:

  • 浦東碧雲蒙特梭利幼兒園,差不多1萬塊一個月,硬體一般,主要是戶外太小,特色是蒙氏數學等
  • 耀華幼兒園碧雲園,7000塊一個月,半天中文,半天英文,性價比不錯。不過其實是在金橋的碧雲新天地小區內,離真正的碧雲有距離。入學不易。
  • 菊園幼兒園,8000一個月似乎,參觀過一次,外教老師很high的,離陸家嘴比較近
  • 中福會幼兒園(新江灣),學費不貴,似乎2000-3000,但是進入的難度超級高,需要權利和關係


利益相關: 國際及私立學校課外課程助教

去過包玉剛,金蘋果,虹橋國際等小學上課。作為助教要負責的事情並不多,有更多時間觀察孩子們的狀態。

要說20萬好在哪兒,必須是環境和配套的硬軟體設施。

1. 雙語教學,英文和中文一樣流利。我一個大學生的辭彙量和口語,甚至不能和這些國際學校2,3年級的孩子抗衡。我記憶深刻的是,「去包玉剛小學時,」一節關於地殼板塊運動的地理課,按照學校要求的全英文教學,當孩子們自豪地告訴我sedimentary,metamorphic...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O_O;)

是的,我備過課了,然而沒想到你們能超綱...

當然幼兒園不會這麼誇張,但是雙語環境在同齡人里還是是數一數二的。

2.學校提供的硬體設施和教育理念接近國外學校,注重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除了本身的課業外,會加上由校外專業機構組織的課外課程,比如科學相關、藝術相關,還有烘焙課程。這些機構不是校內課程的照本宣科,是實在地讓孩子動手實踐,能讓他們更真切地感受到、觸摸到我們想告訴他們的各類知識。孩子的好奇心強但注意力有限,與其讓環境中過於成人的內容佔據他們的視線,不如交給學校營造出相對積極環境去熏陶。

教育理念上,會更加關注個性發展。一個班少則7、8人,多則15人上下,分配到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精力、機會等等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加之不少學校的孩子來自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勢必使孩子眼界開闊,更為包容。起點高了,底線也就高了,以後孩子的目光也是開闊的。

3.最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從小見到的就是不一樣的人。這在中國,很可能就是所謂的精英階層了。孩子愛玩,但是也有雅俗之分。當你頭疼孩子不願意去上鋼琴課時,他可能在這種小學裡發現自己小夥伴都有一技之長,都有自己愛好,和別人聊天總會有趣而不是言之無味,自然地也會想要學點什麼。除了天賦使然,孩子沒有嘗試過的東西是無法知道自己是否喜歡的。而這無論喜愛與否但人人在學的環境會給他一個動機去嘗試。

另外,孩子不會在意什麼人脈的。或者說,當你能負擔起年均20w的學費時,人脈的問題應該是家長搞定的。畢竟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盡量完整、盡量愉悅的童年,而不是在意誰誰家爸爸開什麼車(司機開什麼車...),誰誰家住幾層房。


這個。。。

就像這問題一樣:

iPhone有什麼特殊功能值小米手機三倍以上的價錢?

對達到了一定收入水平的人而言,想買手機,找個最貴的市場口碑最好的買來用就是,市場經濟下,貴總是有它合理理由的,一部手機而已,費那麼多心幹啥?

對於送孩子進這種幼兒園的父母來說,頭一回當父母,誰都不專業,找個貴的幼兒園總沒大錯吧?反正20萬一年也不是多少錢。就上了唄。

人脈?人個P脈啊!一個交得起20萬一年幼兒園學費的人,誰他媽還通過幼兒園社交啊?在幼兒園談商業計劃書,這種lowB事兒,腦補一下都慎得慌。。。

我孩子幼兒園沒那麼貴,一個月5000多,但是我總面對我父母和老家朋友的類似問題:你這五千多一個月跟我們縣城的幼兒園二三百一個月的幼兒園啥區別啊?

我只能老老實實回答:我從小就願意當冤大頭,我錢多燒得慌。

實際原因就是,我們樓下那個招滿了,有人給推薦附近另外一家不錯,看了看,確實還行,就這麼定了唄。難道說我還去做個性價比分解表啊?

嗯,也不會有人給我推薦一年20萬的幼兒園的,儘管我也認識這樣的人。。。


我兒子在一所雨林幼兒園佔地一畝以上的熱帶雨林中小傣樓里上課,純蒙氏教育一年一萬五不到 和上海北京20萬一年的幼兒園一毛一樣!我們在西雙版納,所以這個定價是真的和地價物價有關和教育質量內容關係不大。孩子們自己在幼兒園種菜種果樹養小動物。這所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動手能力特彆強,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就能自己搭個引水工程。然後個性上會體貼別人 有耐心,懂得忍讓 園長還給我們免費上父母課堂如果不去上父母課堂孩子就勸退。老師都是受過專業蒙氏教育培訓的 孩子都很喜歡老師但是又還是會怕老師我覺得這個真的超級贊。可惜的就是我們這邊人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就這個價還嫌貴又嫌位置在城邊有點遠但是我們城市很小最遠的地方開車過去也就半小時。我算了下幼兒園現在基本上是沒有盈利。真擔心園長會撐不下去。而且在這個幼兒園念書氛圍很好!也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之間都會變成好友。可能是教育理念相似。經濟層次也相似


核心就是這些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有教育理念,有時間,有精力去因材施教。

用數學語言形象點說就是這些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各個維度的方差比較大,而普通公立幼兒園或小學出來的孩子方差比較小,整齊劃一。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中國式公立幼兒園和小學的流水線式教育雖然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個體差異和創造力,但為過去幾十年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輸送了一批標準的流水線產出的人才,這個對比周邊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就知道了。韓國和日本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創造力,領導力,多元化……就是不把人當作流水線上的螺絲釘看,而是尊重個體,尊重每個人的潛質。這個就是20萬學費的學校理念所擅長的,我們的公立學校在努力學習借鑒的。

所以:

很多公立學校是還是流水線理念;

5萬學校是學校有以人為本的理念,但老師跟不上;

10萬的學校是學校有以人為本的理念,部分老師勉強能跟上;

20萬的學校是學校以人為本,老師也同樣如此。

但是不管多少錢的學校,尊不尊重孩子,是不是因材施教最根本的還是看家長,家庭教育才是核心,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學校是關鍵。

如果家庭氛圍寬鬆開明,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在公立學校里孩子一樣能夠學有餘力,有時間參加各種課外活動或者各種有意思的這個「營」那個「營」。

如果家長沒有足夠的胸懷任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路,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孩子喜歡的方向(比如藝術,音樂,哲學而不是功利性較強的商科等),那麼即使念20萬的學校也會是一個痛苦而糾結的過程。


我收回我兩年前的回答,幼兒園多少錢我都不會送我的孩子去,除非是我自己開的。

………………………………………………………………

雖然我連男朋友還沒有。。。

但是活到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分價錢一分貨,三分價錢兩分貨,十分價錢五分貨

除非是商家故意坑錢,否則都逃不出這句話。

如果我以後有娃,我肯定會帶他去我能力範圍之內最貴的幼兒園

即使性價比低了點兒,但是性絕對比別的幼兒園好。


參考:

1.《爸爸回來了》王中磊兒子

2.《爸爸去哪兒》黃磊女兒

那流利地道的英文一出口,我就深深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是說這就是最重要的,但以點窺面,你就能知道差距多大。

6歲以前所學的東西,叫做潛移默化,長成後天的基因。這個年齡培養出來的對世界的基本認知,是長大之後世界觀最牢靠的根基。

你從小進入一個20W的幼兒園,每天看著金髮碧眼的外國老師,同時接觸著黑頭髮黑眼睛的中國小朋友,你用英文,學習西式教育,同時又沒有脫離中文的環境,在不同文化中穿梭,沒有半點不自在。

這樣的小朋友,從這時候開始,人生的視野和格局就不一樣了。

當讀了多年書,拼了命好不容易才出了國的高材生們還在為真正融入國際文化煩心的時候,這樣的孩子早已經跟local們打成一片,輕鬆自在。文化/ 語言這些最浪費時間精力的壁壘,對他們而言,早已是6歲前已經種下的,不需刻意去留心的基因。


侄女從小上的私立幼兒園,學費一年十幾萬,我哥其實還想送她去更貴的幼兒園,無奈小傢伙面試不合格,只能退而求其次。

雙語幼兒園,侄女的英文基礎比一般學校的孩子確實強很多。侄女很喜歡唱歌跳舞,又在幼兒園學了國標,教學的水準和外面專業教國標的差不多。學校是寄宿制,每周五校車送到小區門口,周一早上接,侄女在學校里學會了自己穿衣穿鞋洗澡吃飯這些好習慣,回到家也堅持不讓父母幫忙。她還學畫畫、圍棋、古箏,性格也因此變了許多。

我問過哥哥為什麼送她去那麼貴的學校,他說你看看孩子的變化就知道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把她送去社區幼兒園,她當然也不會變壞但絕不會變成現在這麼好。

我哥說只要他不破產,他會很堅決的送孩子去好學校學習,從幼兒園到大學。

我聽到過「私立學校最大的優點就是貴」「私立學校的水平也不怎麼樣」「去私立學校不就是為了巴結有錢人嗎」等等類似的話,我想說別愚蠢了,請不要用充滿惡意的眼睛去窺探世界,片面的想像是無法觸及到真實的。


我們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幼兒園 , 學費一年10萬 , 也算是高端幼兒園 , 這個幼兒園的優點在於一切信息數據化 。

幼兒園需要數據化?其實真的需要 , 在普通的幼兒園 , 家長問老師「小朋友在幼兒園好不好啊?」老師會說「一切都好呢 , 吃飯香 , 與同學相處好」呵呵這句話有什麼用啊?家長依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 但是高端幼兒園把幼兒的所有情況數據化了 , 比如 , 剛入園時哭鬧次數和時長、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次數 、是否主動幫助別人、吃飯和小便有沒有需要老師幫忙等等(當然這些的前提是師生比要大 , 一般一個教師對應十個學生是合理的 , 高端幼兒園應該會更大) 。 把這些情況轉化成數據家長就可以一目了然 , 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有更明確的認識 , 還可以通過數據對比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入園後的成長變化 , 看到孩子發展的每一步 。

當然這只是高端幼兒園好的一個方面而已 , 一個幼兒園敢收20萬一年 , 它的教育理念 , 課程設置 , 教師素養 , 環境創設肯定都和普惠性幼兒園是不一樣的(前提是這家幼兒園不是騙子)(前面大家提到的同學因素我也就不說了肯定重要) 上訴這些哪一個方面在兒童的成長中不值20萬?雖然我也覺得20萬很貴 , 但是我更知道它一定很值 。(我說的同學因素不是以後會是合作夥伴什麼的 , 才幼兒園別想太遠 , 我說的同學因素是身邊人的教養 , 有錢上這種幼兒園的家庭肯定重視教育 , 所以小朋友的素質會比較好)

—————————————————— 我不否認孩子在公立幼兒園也可以受到教育 , 但是高端的幼兒園為什麼敢收比公立多幾十倍的價格?難道真的就是一樣的嗎?雙語 , 各種興趣技能培養 , 更優秀的管理制度 , 更系統的教育理念方法指導 , 這些真的和公立園一樣嗎?數據化的意思是讓家長更具體的了解孩子的成長和身體狀況 , 這難道不比老師的一句一切都好更有意義嗎?我或許以後無法讓我的孩子上高端幼兒園 , 但是這能否認高端幼兒園的優點嗎?


我女兒今年九月剛入了一家上海的私立雙語幼兒園,一年學費沒有20萬那麼高,大概10萬左右,不過這個問題我也可以答一下。從我們的動機來說,選擇這類幼兒園其實主要是兩個目的:

一是雙語環境。她們的老師是一中一外,即使是中文老師,據說到了後期小朋友已經習慣英語環境後也會以英文為主。我看到的大班的小朋友在兩種語言切換上都很自如,說什麼語言都是根據對象來定。

二是小班制,我女兒性格不屬於人群中很出挑的外向性格,只有家裡熟悉的人或她覺得很安全感的環境中才會表現出她調皮活潑的性格,人數比較多的幼兒園我們覺得女兒不會得到老師過多的注意,但每個孩子內心都是渴望被關注的,這對情商的培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小班制這方面會好一點,我女兒的班大約十二三人,有兩個老師加兩個生活老師,人數配比上很從容。

另外還有一些我個人的理解,收費高的幼兒園老師收入也高,這是一道門檻,能夠錄用的老師,綜合素質總體來說也會高些,這些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的人是什麼樣的素質,我覺得還是比較重要呢。

其他的諸如什麼人脈啊,我們現階段倒沒太關注這些方面,小朋友上學都是穿校服,也不存在攀比,何況孩子還小,真沒這個意識。

一些硬體環境確實也會好些,不過就我們這裡來說,都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最新消息已經和解了。果然和我認識的韭菜中產的看法一模一樣。果然沒有結果。有個文章叫歲月靜好婊不值得同情,簡直就和我現在一樣憤怒。雖然這些人確實沒有什麼能力做什麼。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昨天寫的分割線—————

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是攜程幼兒園出問題。現在看紅黃藍更是悲痛得睡不著覺。同時我也焦慮了。因為我知道作為中產根本不是什麼VIP就是個p。這種事情能被預防嗎?如果發生了就基本上無法挽救,孩子很可能帶著一輩子傷。

但是我思考了一下,個人認為這種20萬學費的幼兒園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能預防這種事情發生。因為20萬在國內(甚至在倫敦)就是一條劃分普通中產和上層社會的線,夠到了這條線就會安全很多。因為你孩子幼兒園裡有可能有同學家裡背景和紅黃藍投資人背景有關聯。這個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頂級公立幼兒園更不容易出問題,因為很多達官貴人的孩子還是選擇去公立。所以為什麼紅黃藍敢幹這種事情?因為他們的服務對象是逆來順受沒有資源的韭菜。而20萬一年的幼兒園就不是一般韭菜能夠到的了。20萬要求家庭凈收入至少會超過100萬一年,就算給資本家打工這種工資的人也多少有通道能認識資本家本人。比如大部分去20萬幼兒園的家長都是公司高管,我老公平時經常和股東開會(股東都有財團)偶爾開會還能碰到英國財政部部長之類的。其他家長背景也類似,還有些醫生律師服務對象都是頂級富豪。而其他朋友去的更高級一些(其實學費也不到30萬,主要還是因為社區更高級)幼兒園,同學家長里就有貴族本尊,出名媒體CEO這種。所以英國幼兒園出問題的大部分是公立,因為公立一般是免費的,裡面生源比較混雜講究階級的英國精英不會考慮去。

再說回國內,紅黃藍幼兒園出現問題以後家長幹了什麼?找了媒體曝光。而國內家裡有背景的人,上的頂級公立幼兒園的,幼兒園老師沒有照顧好孩子(根本就是屁大點小事),家長的反應是找園長,找教育廳關係,可以直接搞到老師丟工作。我個人認為國內也在發展成不同階級之間不會再容易接觸到,上海北京很多高級私立幼兒園要求國外護照就是劃清界線。

————————原答案———————

我家兩娃的幼兒園都符合條件,大概說說好在哪。

具體吃喝上:每天好幾頓飯,全部都是現做的食物不是外包的或者半成品。有一次去接娃打疫苗老師給了我一個玉米冰激凌,真的很好吃,玉米味道很特別又不是很甜。如果孩子生病了,會給認真喂葯,連幾點喂的都叫我簽字。

娃在幼兒園比在家乾淨。我帶娃還要兼顧家務,兼顧自己的事情,兼顧玩手機。如果娃尿褲子了吐了,幼兒園會給換乾淨衣服,一般要求我們帶一套,有時候不夠換,學校會給gap類型牌子全新的衣服。老師會一直抱在手裡。我女兒也是去同一個幼兒園,有一次外婆回國,她很傷心一直哭,老師抱了一天。換我估計只會安慰她一下再叫她自己去看動畫片。

活動什麼的多,手工材料質量很好品種繁多,有時候請攝影師給孩子拍照,喜劇表演者給孩子做汽球什麼的。

教的內容多。有一次我女兒居然給我做了手語翻譯,說老師教的。還教芭蕾入門和法語等等。老師都有資歷。

玩具全部是正版的。正版多普勒,playdo什麼的。玩具定期消毒,定期扔掉換新的。真的好好的玩具就不要了,學校會給家長發郵件說先放在哪裡,有要的可以去取,剩下的會捐給慈善機構。我女兒之前經常下課了還要拉著我玩一會兒大堂的遊戲,說很多玩具還沒玩夠就被換掉了……

教室和花園也是定期消毒。尿布,防晒油之類的基本上都是市面上比較好的牌子,你還可以自己提要求讓學校給買。

這些就是一些physical的細節,還有一些無法用說清楚的感覺,就是孩子真的很愛老師,我兒子特別喜歡一美女老師,見到就尾隨(這點隨媽不隨爹-.-)隨時可以去學校看孩子也有監控,安全肯定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所以孩子愛老師應該就是發自內心。我懷老二的時候女兒的一個老師給我打了半小時電話,說女兒情緒可能有波動叫我要注意。去年底我女兒去看她,我們就帶了一盒巧克力結果老師準備了一大包禮物,都是我女兒的最愛,雖然離開了一年她也沒忘記。

兒子剛開始去不適應,畢竟才一歲多一點,老師非常有經驗,我在門口等了十幾分鐘,兒子果然就沒哭了。去了一周以後兒子會主動要求老師抱他,主動提出老師要把手環在他身上,我認為孩子和老師的關係是很健康互相信任的。學校也鼓勵孩子自己吃飯,雖然弄得很亂很臟。

每年給孩子出一本很厚的報告,裡面有第一次學會什麼歌第一次扣扣子什麼的。一堆照片。各種活動作品。作為一個懶惰的媽,這些我都做不到...

暫時想到這麼多,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幼兒園,雖然有點貴,但是物有所值。

ps我基本上不和裡面的家長打關係,畢竟就是中產社區,我女兒和幼兒園同學很多又一起進了同一個小學,有可能長大以後會有比較好的階層認同感,我大概了解了一下裡面的家長大部分是醫生律師金融的。有一個挺帥的爹開過跑車送娃,我就默默吞一下口水而已。幾個家長之前就認識的關係也是繼續平淡下去。偶爾去爬梯的時候寒暄一下,互相誇一下,氣氛還是不錯的。


孩子上什麼幼兒園,還要看家長的經濟實力和背景。

《流星花園》里杉菜(暴露年齡了)的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供女兒上英德學院,為了能接觸上流社會釣到金龜婿,但是,杉菜生活的多艱辛(沒看過去腦補)多難堪!雖然他最終贏得金龜婿,但是有多辛苦多困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杉菜的父母本來就不屬於上流社會,杉菜從小接觸到的人或事也不屬於上流社會,灰姑娘的故事只是童話。有人說,正因為如此,我要讓孩子從小融入到這個環境,但是不可能永遠不回到本來的生活圈,這個時候孩子是痛苦的,兩邊都無法真正融入,玻璃心的孩子是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的。

家長也會活的相當辛苦,以我家為例(單純舉例,僅代表個人意見),孩子幼兒園的支出是家庭月收入的八分之一(僅限學費)。如果一年20萬學費摺合到每個月是1萬6,那家庭月收入要達到12.8萬,這絕對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的,也不是一般家庭能達到的高度,也不是砸鍋賣鐵可以支付的,不是光辛苦付出就能得到的。

總結,如果您能負擔20萬學費,ok,沒問題,孩子可以去,不是為了拉攏人脈,能有這個經濟實力的非富即貴。幼兒園值這個價就有它的道理,不然不會那麼多人擠破腦袋都要去。誠然,您沒那個經濟實力,還是安心的讓孩子上普通幼兒園吧!考察一下,總有硬體、軟體符合你家寶寶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要都推給學校,家長的教育也至關重要。只要盡全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能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長大可以自己選擇人生,不為生活所困就好了。


推薦閱讀:

是家長的愚昧,還是老師的自私,到底怎樣做才好?
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淤青了,如何處理這件事?
80 後父母在早教上一般都有哪些誤區?
孩子可以不上幼兒園嗎?
如果在幼兒園中兩個小朋友在老師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劃傷了對方的額頭,家長來找老師,該怎麼跟家長溝通?

TAG:幼兒教育 | 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