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育孩子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教育」這句話?

在與孩子發生衝突的過程中,常常想起這句話,「育人即育己」,更可惜「父母」如此重要的崗位,太缺乏上崗前的培訓了。


先寫寫前天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的感受。

前天,寶寶帶了一盒沙子回到家,剛倒了一點在紙上準備玩的時候,被爸爸正巧撞見,立刻奪過裝沙的盒子,大呼小叫地厲聲喝制:「你怎麼在家玩沙?!沒有吸塵器,弄得那麼臟,怎麼辦?!怎麼這樣不聽話?!」寶寶一驚直下,又見自己的東西被奪走、還要被扔掉的情勢下,自然是悲痛交加,大哭+直蹦起來……

見事情無法收場,我只好出來,先帶寶寶出去,答應讓他「玩沙玩個夠」;在外面的地上,孩子自然而然發現「沙土裡有螞蟻」,我於是告訴他「所以,爸爸不想讓你在家裡玩沙」,而寶寶說:「那他可以告訴我,而不是那個樣子來吵我……」最後,寶寶自己把沙倒掉,回家找爸爸「解決問題」,而爸爸在余怒未消中裝睡:一個成人在等待一個孩子以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本身就非常可笑,並且值得思考。

晚上,我和孩子爸爸談這件事,提及他「大聲咋乎」的樣子像極了他媽媽的時候,爸爸回應「你還不是和你家人一樣?!」我平靜地說:「別著急,我會做自我批判的。前兩年,有次寶寶不願意在鬧,而我發現我瞬間暴怒的樣子像足我父親的時候,我非常震驚,為什麼會這樣?!後來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父母的影子,因為我們從小看著他們在我們面前表演!而現在我們不僅是孩子,更是父母,也輪到寶寶在每時每刻看著我們表演,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演給他看!」

我接著說:「我們從小生活的家庭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而我們組成的家庭又是寶寶的原生家庭,當我意識到我的原生家庭對我產生的影響、讓我在相似情境下產生同樣無法剋制的情緒反應時,下一次我就會提醒自己:我現在如此惱怒,是因為孩子的行為,還是因為我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我就能一點點控制住自己。當然這個過程會很慢,但是首先我能意識到就非常重要。」

「沒有人是無緣無故長大的,我們每個人,包括父母在內,脾氣個性的形成都有他成長過程中特定的原因,追溯這些原因不是為了指責誰,而是為了看清楚自己的缺點從何而來,將要何往。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避免把壞脾氣合理化,才有力量斬斷這輪迴的鏈條,並且容易對原生家庭的缺陷給出原諒。」

然後,我接著說:「寶寶還小,他憑興趣和好奇做很多事情時是不知道後果的,你告訴他就行了, 有必要那麼大聲吵吵,一副聲色俱厲,窮凶極惡的樣子嗎?!是寶寶真有那麼大的錯,還是你在複製你童年生活中常常經歷的場景?」

爸爸不說話。我又說:「寶寶剛才問我:我和爸爸解決問題時,我要不要向他道歉?」爸爸聽了微笑,很滿意。媽媽於是說:「孩子有這樣的意識很好,這也是我非常感激幼兒園的地方:她們教給了孩子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但是,這並不意味你是爸爸,你就永遠有理,孩子沒錯也要道歉。在這件事上,我認為你需要向寶寶道歉!」

最後,我對爸爸說:「沒有人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做父母是需要學習的。有了孩子之後,如果我們有較好的自省和覺察,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成人自我療愈的過程:我們因為孩子又經歷了一次童年,喚起快樂或不快樂的往事,我們更應該認識到該怎樣對待孩子,從自己的情緒反應中更能夠做到理解父母。所以,我們不要急於去教育孩子,先調整好我們自己。教育孩子的本質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只要我們心理健康,情緒健康,寶寶一定健康!」


親人之間最大的連接和最大的善意,是讓我們的親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愛,獨立是最深的禮物。家長對孩子的愛尤其應該如此!

中國家庭教育的病態,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父母都擔心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這個是最大的問題,這種病態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效應了。這種環境下,九十歲的父母會擔心七十歲的兒子還沒長大,還需要他的幫助:

「 你看嘛,他為什麼沒長大,我給你說,一...二...三...」

——人家可七十歲了。

這種中式的父母讓西方人也感覺很溫馨,哇,怎麼會有這麼濃的親情!……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上看卻塑造了悲哀。

親人之間最大的連接和最大的善意,是讓我們的親人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為了讓他成為他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我作為他的親人最好的給予是看著他獨立、鼓勵他獨立——這是最深沉的愛、最完美的愛。

在這個連接上,我們中式家庭教育和中式父母就非常為難了。我經常講到這裡的時候,孩子們就開始抱怨父母。然而,他們的父母又抱怨誰呢?他們不知道,其實父母也是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他們也做不了主——問題在這裡。

家長的挑剔、緊張、不放心、給孩子的壓力,讓他們感覺到非常不自信。中國式的孩子不管在外面多麼自信,內心都有一個自卑的陰影。無論在外面裝點得多自信,在父母的面前,他永遠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這個很麻煩。

問題在這裡,是因為我們不太清楚獨立和孤立的觀點。獨立的面向有兩點,一是你必須對自己獨立的人生態度負責。另外一個是你終於關照到了身邊的人——這叫做真正的獨立——你終於懂得了去關照身邊的人,就是你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你也能照顧好身邊的人。孤立指的是你只做自己不管別人。這就有了很大的差異。

我想這些基本的觀點非常非常重要,甚至對一生都會有深遠的影響。我經常對一些家長說,一個孩子,他學習成績很差,這沒有關係,人際關係很差也沒有關係,但你必須接受讓他自己成為真實的自己。

有這樣一個案例,也許這個案例不一定代表普遍性,但是確實有這種情況:

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天天看動畫片,天天迷亂,到了課堂上不聽課,不聽課的主要原因是他有一個好母親、好父親,能輔導他的功課,他回去後他的父母總是會把他的課程重新教一遍,他不懂的東西總是能得到重新的解答。而剩下的問題就來了:他可以繼續看動畫片,繼續不聽課,但他的心裡有很大的壓力,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是他自己的,他總是要依賴父親母親才能達成原本他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不自信了。

當然這個案例不具有廣泛性,我的意思是當出現這種現象而父母沒覺察的時候,父母其實成了培養孩子散亂的始作俑者,也就是說,你讓他依賴,就是害他自己——問題就在這裡。但是你跟這樣的父母講的時候他們聽不懂,他們會說:難道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關心他的作業有錯嗎?沒錯呀,這不就是正常的父母嗎?

但他忘記了,為什麼孩子不用心,為什麼孩子脆弱,為什麼孩子承受不了壓力的原因,正是因為你在那裡慰藉他。他一直不能知道原來獨立地聽課,獨立地聽老師講課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在學堂上完成是他的責任,是他的使命。這樣他回家後才能專註於學習而不會有更多時間去看動畫片,他自然就能靜下心來。要不然的話怎麼辦?不然就養成了依賴的個性——依賴是很讓人自卑的,依賴的特點就是讓人自卑——而父母的愛到頭來卻讓父母感到揪心

所以說,真實的孩子,哪怕我在不幫助他的情況下,他考了10分,我也會很高興。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他自己的成績,那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他就要去承受這種狀態給他帶來的負面信息和壓力,那是他自己要去承受的。只有在這種狀態里,他才能醞釀他自己獨立的人生、完整的人生。

這只是舉一個例子。

父母的關心要在細處,在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實在突破不了的地方,我們可以用精神的慰藉、鼓勵的法則,讓他們去獨立——換句話說,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愛,獨立是最深的禮物——不能讓對方獨立思考的愛,其實是在變相地傷害自己和傷害對方。


言傳身教一直被並列的提及。但是言傳的作用很小,小到任何與身教相矛盾的地方都會不起作用。例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要求孩子不撒謊,但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撒謊的經歷,就是因為父母自己做不到不撒謊。

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要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起作用。


想教育好孩子,

首先父母需要時刻學習。

只有自己充實,

才能給孩子掏出更多有質量的內容。

「過了這幾年,我帶孩子就不用這麼累了!」這話經常是很多母親的口頭禪。

沒錯,孩子的某個成長階段,會讓家長感到格外勞累,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卻不僅僅是某個階段——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應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然而,只有極少數家長能繼續努力,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家長們,保持一顆探索的心,學習更多的新知識,我們才能給孩子帶來更為廣闊的世界。

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

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後的事業……

而這個憂慮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注得少。

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許多媽媽,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便放棄自我探索

許多媽媽,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達到了一種表面上的「圓滿」,便放棄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在,令人羨慕。

其實,很多人生議題並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這很像「成長的斷崖」。很多媽媽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有很多年長十歲左右的朋友,我們常常在一起聊天,也會說到她們同齡人的狀態。發現這個年齡的人,特別容易往兩個方向走,要麼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麼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

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來描述這種狀態,讀來讓人倍感凄涼。

當然,選擇最安逸的生活狀態,也不是錯誤。可人生的議題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迴避而遠離。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

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新的信息和資訊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

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人生的地圖,至少要通過三組關係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

許多人不接納自己,常常會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放棄了內在探索,選擇忍耐和逃避。面對人際關係中存在的障礙,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際關係簡化,有的索性只剩下親人關係。

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為之,也會獲得包容。對世界則不再產生好奇。

許多媽媽埋頭於柴米油鹽的生活,最大限度迴避了這三組關係。派克的另一句話,說得言簡意賅: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我們都可以逃避的話,那麼,孩子的到來,則讓媽媽們無處可逃。

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係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係。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餘。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和思維模式。現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於是,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

孩子被老師誇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係,完善自我。我們並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

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並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進入不確定狀態。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迴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有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

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打開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慶幸的是,現在通俗心理學著作的質量越來越高。

我們會發現,每個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的人生都變得更通透,更順暢,不會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而每個困境背後,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

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我24歲生的我女兒、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小女孩突然要當媽媽了、自己是根本沒有做好準備。生完後都是我婆婆全程在照顧、我就開始工作了。婆婆也很年輕、做奶奶的時候只有45歲。所以她帶我女兒出去旅遊或者逛街的時候陌生人以為是她的女兒。每每說起這個、我婆婆是滿臉的開心。婆婆對我女兒真的是傾注了全部的愛。耐心的教導細心的照顧、陪伴、穿衣打扮、吃喝拉撒、兒歌、古詩等等、她畢竟也是不老、所以思維方式不古板。

現在女兒三周歲了、我可能不是很合格的媽媽、陪女兒的時間真的不多、下班和周末。因為不是自己手把手帶起的、對女兒的了解真的不算很透徹。直到最近我看到的一件小事、我頓時覺得應該反思自己。

周末我陪女兒出去玩、她玩餓了、說要吃東西。我就帶她去肯德基買了杯牛奶。她喝了幾口、說飽了不要喝了、我說好吧、那我們走吧。我說牛奶還有很多、帶走吧、萬一你又要喝好不好?她說好的。然後牛奶就帶走了。回家的路上、我開車她坐後面。突然她說:媽媽牛奶帶回家給奶奶喝好不好?我問為什麼?她想了想說:奶奶都沒有吃到東西、肯定餓了。我當時真的有種想哭的、她那麼小、話都不能說完整、但她已經懂得愛身邊的人。也許不久的將來她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也許在她成長過程中也會讓我看到很多事情的不同面、值得我學習、值得我提升自己變成一個合格的好媽媽。


孩子對於很多父母來講成為了一個附屬品,其實孩子是一個個體,我們總喜歡用自己固有的思維,我們已有的經驗去教育灌輸孩子,好像我們都是對的,不聽我們的會很倒霉,其實我們一定是正切的嗎?

未必,其實我們也知道自身的不完美,我們的局限,渴望建立更好親自關係和培養更好性格孩子的父母就會試著去改變,比如急躁性格的我竟然會等兒子看完螞蟻搬家,嗨,擱以前我拎著就走,比如粗大條的我會靜靜去觀察了,其實說是標題的意思簡單闡述就是:養育孩子是一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強,而且他們往往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你們做什麼,他做什麼,雖然還沒結婚,不過和我出去的親戚的小孩,基本都不會變成熊孩子,說幾個故事,第一件事是我表姐的兒子,之前是姥姥帶他,她姥姥有個毛病,就是不分場合說話非常大聲,往往兩個人在面對面說話,她都要喊出來,十層樓都聽得到,因此小孩也有這個習慣,後來他和我出來,我帶他到銀行,開始他也是非常大聲的喊出來,我就像說悄悄話一樣和他說話,後來他也開始悄悄話一樣說,我再慢慢提高聲音,和他說以後在家就可以像外婆一樣說話,但是出來的話不能這麼說,因為你喜歡別人在你耳朵邊喊么,後來,以後他出來基本就是正常說話的聲音了,除了和其他小朋友玩會大喊大叫不過也會注意有沒有人在附近,沒人就隨便玩,有人了就會壓低聲音,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低聲玩,不打擾別人。

第二個故事,是我另一個表姐的兒子,帶他出去玩,我吃完東西以后里面的雜物什麼的我就用紙巾包住,然後放進塑料袋再放到旅行包里,他就問為什麼,我說這樣子不會麻煩掃地的叔叔阿姨啊,你希望你媽媽在家天天掃地累累的不能和你玩么,在那之後他也學我一樣,東西就先丟到包里,找到垃圾桶再丟出去。

第三個故事,是我另一個表姐的兒子,不要問我為什麼那麼多表姐,我們家這代就三個男的,七八個女的。我帶他出去,他想要玩一個哥哥的ipad,我就和他說,他的ipad很貴的哦,你要先拿你最喜歡的玩具先和他交換,如果弄壞了,你今年的玩具都不能買了哦,要把那些錢還給哥哥修ipad,或者等著回家再玩家裡的ipad,他說那我把玩具給他,我小心玩,後來他就很小心的玩著ipad,我還和他說,如果要玩別人的東西,首先要問過人家用完之後要放回原位。之後帶他去我同學家玩,他是一個手辦狂魔,他的房間到最後也就我侄子一個小孩能進去,其他的小孩一律拒絕。他說就他是最好的了,玩完之後和沒玩過一樣。不用擔心手辦被他弄壞。

第四個故事,我表哥的女兒,我帶她去吃飯,用一次性餐具,別人都是拿筷子戳破保護膜,啪的一聲,然後撕掉連筷子袋子一起丟到地上,我沿著邊邊慢慢撕,然後把保護膜捲成捲軸一樣,再用筷子的袋子把保護膜綁起來,後來她問為什麼,我說這樣別人處理垃圾的時候這個袋子不會碎成幾片到處亂飛啊,她就也學著我的樣子把保護膜捲起來,以後我們出去吃東西,我們兩個那一桌都是最安靜的。

所以說言傳身教很重要,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小孩都看在眼裡,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


前年暑假,我在北京某大型教育機構工作,帶的是一對一的vip學生。假期很多從外地來的學生,這些孩子不外乎家境都很好。有一個男生讓我記憶深刻。

這個孩子高二,來自北方沿海省份省會城市,媽媽聽說是高管,一身西服,幹練利落,來的第一天就對安排住宿的老師表達不滿,聲稱自己的孩子從來沒有住過兩人間,別說四人六人了,希望給開一個獨間,反覆強調錢不是問題。被拒絕後在學校對面自己開了半個月的酒店。這孩子長得還算帥氣,可是舉手投足之間都比較幼稚,凡事都做不了,連外賣訂餐都不會,遇到一點點事情都表現得無比驚慌。說實話,帶過不少家境富裕的孩子,由於父母階層在那,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多數孩子無論學習如何,各方面還是優秀的,自立理智等等,有很多超乎普通孩子的能力。

上課的第三天中午,我們在座位上吃飯,旁邊過來一個可愛的男孩,那個男孩拍了下這位學生肩膀,特別自來熟地說:「hi哥們兒,這兩天你都不在,晚上回宿舍住吧,我們好幾個男生玩的特開心」。我的學生抬起頭,嘴唇動了動,擠出了四個字:「我有錢啊」。那個小男生也顯然感到了尷尬,愣了一下又寒暄了兩句,走開了。

這個孩子上了半個月的課,每天換不同的名牌衣服,不會與人交流,沒有一個朋友,學習不認真,每每慢條斯理地跟我說「我獲得了xx大學的自主招生,因為我參加了什麼比賽」都很自豪,其實他參加比賽的這門課真的很差。

在那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無數次問自己有錢人家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我出生的地方前二十年左右不少人暴富,也聽慣了一些暴發戶子女遇到任何事都說「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那誰誰誰有什麼了不起,學習好怎麼樣,努力怎麼樣,他家能有幾個錢」我一直以為這樣的教養是因為父母一代沒有文化,孩子經歷了從貧窮到暴富的典型的暴發戶心理。沒想到如今的有學識有教養有能力掌握著巨額財富的父母,也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新一代巨嬰。

「你的衣服真好看,穿著特有精神」—「因為貴啊」

「這學期進步很大」—「我媽給我請了xx的家教,xx錢」

「今天去哪吃飯啦」—「去xx商場的xxx,那家店人均xxx,我一個人去的,我才不要叫別人」

等等等等

任何對話的歸結點都是錢,在這裡錢不是特權,而是桎梏了吧。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少有人走的路》愛的本質是: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教育孩子等於教育自己!先育己,後育人!


父母教育孩子,所教育的內容就是父母那一輩想達到的哪一種要求和效果,往往父母教育孩子的內容可以折射出父母的童年甚至人生的整個階段的經驗,他們把他們的經驗傳授給孩子,就像父母教育著自己一樣,好比說,父母親那一輩都希望做樂觀的人,但是有可能外界的原因使得父母不能成為一位樂觀的人,但是再往後的生活當中,他們知道了樂觀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人要勇敢,樂觀,去彌補父母心中的空白。


俗話說,為人師表,就當是這個意思吧。


推薦閱讀:

孩子的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嗎?
監考老師監考的時候都在幹嘛?
馬來西亞華人都上什麼大學?
如何促進觀點的自由交流?
留學期間如何從困境走出?

TAG:教育 | 家庭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