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語言關鍵期是不是偽概念?

昨天看日報里在討論這篇文章:有比較,孩子的英語才會進步?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

裡面有一位叫七律的評論提到,發展心理學裡認為語言關鍵期是存在的,但有知友反駁說這種事一直有爭議……事實是怎樣的?語言關鍵期是不是偽概念?如果想讓孩子學習第二語言,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學一門語言,更多語言學習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關鍵期假說是存在的,但是之所以稱之為假說是該現象能在絕大部分學習者人群中觀測到,但並沒有實驗證據、或者物質證據證明該時期的存在,或者說,依然有反例(所謂關鍵期後學習二語者依然能達到母語者水平的人)的存在。因此,儘管大部分學者認可關鍵期作為一種現象的存在,但它依然不能通過實驗搞清楚其存在的原理和證據,因此,它還只是一個假說,沒有上升到理論層面。

今天把我所知道關於關鍵期的知識全面的梳理一下。

有一些學者認為存在關鍵期,而有一些學者認為不存在。

認為存在的

Lenneberg 1967 首先提出關鍵期的概念,他認為青春期(12,13歲)是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過了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大腦偏側化的完成而導致語言能力的固化(語言區定形於左腦),從而導致語言習得能力下降;

以下引自百度(懶了一下)

Lenneberg(1967)以「神經生理學的觀點」有系統地解釋語言學習關鍵期,他認為人的大腦從二歲開始偏側化(lateralization),在偏側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約在11-19歲左右,大腦會完成偏側化,從此,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人腦「邊化」後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來得好。因此,語言學習最好在大腦完成邊化之前,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Whitaker認為,沒有必要把所謂的最佳年齡和大腦偏側化聯繫起來,且最佳年齡只是針對語音,而並不是語言能力整體。

Seliger認為各層面語言能力(句法、語音、辭彙、語義、語用)的發展與年齡都有關係,某些層面的能力可能超過了11、12歲就很難習得。

Dekeyser在2012年的talk里做了一個review,他提出:

  • 25-30個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語音習得有影響
  • 25+個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句法/語義習得有影響
  • 5個左右的研究證實年齡效應對辭彙習得有影響

總結來說,年齡效應對語言習得有影響,而語音層面的影響較廣為大家所接受。

那麼關鍵期到底是什麼時候呢?

Johnson and Newport 1989在學習英文的中國人和韓國人身上做了一個實驗,得出以下結果

在Johnson 1989的研究中,7歲以後的學習者的成績呈線性下降。

更深入細緻的看johnson的研究,發現johnson的研究中,16歲以前的被試成績隨著年齡的增加呈強負相關,也就是說,16歲以前的被試,隨著年齡的增加,語言能力下降(左圖);相反,16歲以上的學習能力並沒有表現出和年齡的相關性(右圖)。---------這個乍一看好像和我們的經驗相符,16歲以前體現出年齡效應,16歲以後大家都一樣,那麼可能誰付出努力多、誰有機會去外國、誰有資源語言水平可能就更高,也就顯示出隨機性來。

Birdsong and Molis 2001嚴格重複了Johnson的實驗,結果與Johnson的相似,但是不同的是,當被試分為&>16歲和&<16歲時,結果有所不同,16歲前,Johnson的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績線性下降,並且呈強相關;但是超過16歲的成績是隨機分布的。對於Birdsong的結果,早期年齡反而呈弱相關,晚期呈現出年齡效應(見下圖)。[菱形是Johnson早期年齡學習者的數據,方形是晚期;三角是Birdsong早期數據,圓圈是晚期]

隨後,還有其他學者把這個分界年齡往更大範圍擴展,提前到15歲,或者推後到27歲,都證實了Birdsong的結論。

Dekeyser在2010年做的兩個平行研究,一組俄羅斯人在以色列學希伯來語,一組俄羅斯人在美國學習英語,考察他們的年齡效應。從0歲到80歲的數據均顯示出明顯的年齡效應,即,隨著年齡的增加,第二語言學習能力下降。

再進一步放大這些數據

(可能圖不是很清楚:橫坐標分別是0-18歲,15-40,歲,40-80歲,上面三幅是在美國的,下面三幅是在以色列的結果)

可以進一步確定的是:在18歲以後的學習者開始有一個比較陡的成績的下降

所以,關鍵期究竟是什麼時候呢?學者們沒有達成一致,我也不知道。我覺得與其說說一個關鍵時期,不如說是一個關鍵時刻,在某一個關鍵時刻開始,人類的語言學習能力可能就沒那麼強了。對於DeKeyser的研究結果來說,這個時刻是18歲。對於Birdsong的實驗結果來說是16歲,對於Johnson的實驗結果來說是7歲

在以上三個數字中,我更傾向於DeKeyser的數據,因為他的被試數最多,且進行了兩個平行實驗,其實是令被試數又翻倍證實了他的結果。內外部效度均更高。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以上的幾個實驗均考察的是學習者的語法能力,因此,得出的可能是語法能力的習得關鍵期,而語音能力、語義能力的習得關鍵期可能又是令一番景象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DeKeyser的綜述中認為,辭彙習得可能更少受年齡效應的影響,這個結果在Ullman實驗室的腦電和核磁實驗中似乎也得到了證實,成人二語學習者辭彙在大腦中儲存的位置或者辭彙通達的腦電成分和該語言的母語者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辭彙學習是可以實現母語者水平的。但是,辭彙的運用離不開語法和語音,因此,雖然是個正面消息,但似乎也得想想如何利用這個正面消息。

最後,總結一些常見的對關鍵期的誤解(Dekeyser 2012):

1. Children learn faster than adults-------並不是,多種實驗室表明,成人是比兒童學習速度更快的,但是兒童的最終能力(ultimate attainment)要比成人好,體現出一種龜兔賽跑的效應;

2. Given these age effects, we need to start in first grade--------什麼時候開始,如何開始,以什麼方式開始一樣重要

3.Children are better at these processes than adults--------並不能說兒童的加工處理器更好,而成人的處理器和兒童的不同而已;

4. There are age effects because the brain loses its plasticity-------什麼是可塑性?在大腦的哪裡?可塑性只能是一個比喻,但並沒有物質、理論基礎。

5. It"s only a processing issue.------兒童體現出的語言優勢不只是一個語言加工問題,和語言知識如何表徵也密切相關。

還沒完,認為不存在的:

MacWhinney (2008)表明:因為神經元不斷的在消亡和產生,所以,沒有所謂的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更願意把L2習得缺陷(比如僵化)解釋為L1遷移

具體解釋為,作者認為母語學習現象會帶來「鴻溝」(entrenchment)現象。這個現象在跨語言間有不同的表現,總得來說,Entrenchmeng就是指第一語言在學習者的認知網路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概念和意義的連接,建立的和語言符號有關的線索均指向第一語言的特徵,因此當出現第二語言時,第一語言的特徵就會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和使用。而這個現象在語音上表現的最強烈,在辭彙上表現的最不明顯。


兒童語言發展具有相當的彈性,但早期接觸的效果比後來的好。

以下文字引自《叢神經細胞到社會成員:兒童早期發展的科學》南京師大出版社,p112-113

大量證據表明,對於一門語言的掌握,早期接觸的效果比後來的好。第二語言的學習也存在類似的模式(Newport,1991)。青春期後才開始接觸第二語言的人會發現,即使在使用了幾十年後,那門語言的某些方面(通常是詞法方面)如果有可能掌握,也會是相當艱難的,而語言的其他方面(如詞序,例:「貓追老鼠」與「老鼠追貓「)則相對容易掌握。

語言的某些成分的發展有很大的彈性——有些獲得時間的不同不會造成差異——而其他的成分相對比較容易受影響。學習語言這些易受影響的成分的能力並不會絕對消失,但在6、7歲後呈現下降趨勢,到青春期後期下降到平原期,下降趨勢變緩。

重要的是,早期開始的學習一般發展軌跡大致相同(即他們間幾乎沒有差異),但後來開始的學習者彼此之間則差異相當大。可見早期語言經歷為後來的語言能力奠定了基礎。


這個話題置於動物行為學/人類習性學的角度下來討論,會更客觀一些:

——

把人類視為社會性動物的一族,就會發現,人類幼童最初建立語言聯繫的年齡結構,與其它社會性動物如狗、馬等學習族內信號交往/通訊的年齡結構是近似的;最起碼,對於語音/語音+情緒的敏感期是一種近乎本能,由基因決定的屬性。

人類幼童與其它動物的不同在於,其後的句法/語義的自發性/自主性構成,這完全不同於日後的少年/成年人通過邏輯關係或死記硬背的方式學語言。

前者有一種近乎逸樂的遊戲屬性。

具體可參看——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120.00

  • Editors:
  • Sue Ellis,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 Elspeth McCartney,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Sue Ellis, Elspeth McCartney, Dominic Wyse, Jennifer Hammond, Deborah Horan, Afra Ahmed Hersi, Maggie Vance, Dan Tierney, Debra Myhill, Alison Sealey, Vivienne Smith, Elspeth Jajdelska, Gemma Moss, Terezinha Nunes, Peter Bryant, Jessie Ricketts, Joanne Cocksey, Kate Nation, Adam Lefstein, Julia Snell, Angela Creese, Henrietta Dombey, Jane Briggs, Greg Brooks, Kenn Apel, Elizabeth B. Wilson-Fowler, Julie J. Masterson, Mary Hartshorne, Carolyn Letts, Viv Ellis

View all contributors

  • Date Published: April 2011
  • availability: Available
  • format: Hardback
  • isbn: 9780521193542

同樣,在各個大學的語言學實驗室,也有很多以神經生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等,開展大規模的兒童語言學研究,由此,建立起在現代腦科學基礎上的大數據分析。

關於成年人的雙語研究,可以參看我國新疆、內蒙、西藏等地很多兄弟民族在成年後學漢話的研究,但目前在國內,從腦神經生理學角度出發,成系統的以專著形式出現的大規模研究還不太多,

在美國,近些年,因為說西語的移民很多,關於西班牙語的雙語研究開展得比較深入,如以下這本專著,

Bilingualism in the Spanish-Speaking World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39.99

  • Authors:
  • Jennifer Austin, Rutgers University, New Jersey
  • María Blume, 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Peru
  • Liliana Sánchez, Rutgers University, New Jersey
  • Date Published: April 2015
  • availability: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available from February 2016
  • format: Paperback
  • isbn: 9780521132978

總之,語言學經過認知生理學/神經解剖學的不斷發展,現在已經被納入腦神經生理學的一部分,那些文科/歷史類的分析,都已經完全落後了。


關鍵期是什麼意思?

關鍵期這個概念最開始還是研究動物的科學家提出的,指的是動物成長過程中受環境影響最大的時期。

小鴨子出生後不久遇到的活動對象(母鴨子,狗,人等),會映入到小鴨子的感覺中,小鴨子會追隨最先映入感覺的對象。

一般小鴨子出生後最先接觸的都是鴨子媽媽,所以小鴨一般跟著鴨媽媽走。

如果這段時間最先接觸的不是鴨媽媽而是其他對象,小鴨子就會追隨其他對象,如果這段時期過了之後才接觸到其他對象,小鴨就不會出現這種行為。容易形成小鴨這種追隨行為的時期就是小鴨的關鍵期。

關鍵期內,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個體會很輕鬆迅速學會某種行為。比如說:

那些跟人類友好相處的獅子,也是因為獅子關鍵期時就被人類馴養,非常容易變得溫順。

人類也一樣。

小寶寶最開始不會走路,也無法站立。

寶寶開始學會站之後,只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寶寶很快就可以平穩地走路,這就是寶寶學走路的關鍵期。

寶寶學說話也一樣,相信很多媽媽都會記得寶寶第一次喊出「媽媽」,那種巨大的驚喜。

從寶寶第一次叫出媽媽之後,就開始進入「天天有驚喜」期——也就是寶寶的語言關鍵期,寶寶每天都蹦出新的辭彙,每天都能給爸爸媽媽不少驚喜。從第一次開始說話,到掌握大量辭彙、句子,像個小大人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小朋友在關鍵期內輕輕鬆鬆就做到了。

輕鬆習得某種行為,就是關鍵期的特徵。

於是語言學家也引入了這個「關鍵期」的概念,提出語言關鍵期理論。

美國女孩Genie的故事證明了語言關鍵期的存在有多重要。

Genie很可憐,從小就被變態父親鎖在小房間里,綁在帶有便盆的椅子上,沒有人說話,與世隔絕,她13歲時被人發現,那時候的Genie幾乎不會說話。

語言學家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她學說話,但是經過5年的強化教育和治療,她還是達不到普通兒童的語言水平。因為丫蛋開始學說話的年齡已經超過大腦中語言部分發育的最佳階段,語言功能都退化了,所以不僅學起來很吃力,學習效果也很差。

丫蛋的例子證明語言學習確實存在關鍵期,關鍵期內能夠自然地、毫不費力地學會說話,但超過一定年齡後,大腦的這種能力就變弱甚至沒有了。

在其他一些地方還發現了一些「野孩子不會說話」「跟豬一起長大的孩子不會說話」的例子,這些例子都支持了語言關鍵期的理論。

語言關鍵期理論主要是針對學習母語而提出的。一般的兒童都能在關鍵期內順利學會說話,兒童學會說話之後,再學習第二種語言是否依然存在關鍵期呢?

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的人員的也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一幫教授又開始做起了研究。

科學家為此做了很多實驗,其中最經典的是Johnson與Newport的研究,研究第二語言關鍵期的研究者們公認他們的研究最具有權威性,凡是討論年齡問題的文章都會引證他們的研究成果。

這兩個研究者找了一群,母語為漢語或者朝鮮語,3—39歲時移居美國的人。

這些人需要進行句法判斷,簡單來說就是看看一個句子有沒有語法、意思等方面錯誤,測試成績用來判斷這個人的英語水平。

經過一番統計比較研究,研究者發現了以下的現象:

a. 7歲前移居美國的人語言水平與美國本土居民沒有明顯差異;

b. 7—15歲移居美國的人則明顯表現出年齡增長給語言學習帶來的衰退痕迹,開始說英語的時間越晚水平越低;

c. 而15歲以後的移民,英語水平與美國人的差距就顯而易見了

還有科學家動用了腦成像技術進行研究:

還是差不多的實驗方法,只是加入了高級儀器

參與者除了需要判斷英文句子是否正確,還需要判斷中文句子的對錯。

參與人員判斷正誤的時候,研究人員就用儀器觀測這個時候人們大腦內部的活動。

結果發現6歲之前就開始學英語的人判斷中文句子是否有錯和判斷英文句子是否有錯時,大腦的活動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區別;

而12歲以後才開始學英語的小孩在判斷英文句子是否有錯時,大腦參與活動的區域更多。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大腦有區域專門負責處理語言工作,這塊區域通過語言刺激不斷發育,從小隻說一種語言,這塊區域就只負責這一種語言,從小就處理兩種語言,這塊區域就可以輕鬆處理兩種語言。隨著大腦不斷發育成熟,說話也越來越流利。

如果在大腦發育成熟之後,再學習新的語言,已經發育成熟的大就不那麼容易改變了。畢竟這塊區域原本只負責處理母語,十幾年都這樣,你又突然想讓它學習新語言,它就不樂意了,於是新的語言只能重新找塊區域處理它的工作。但是由於這塊區域的工作經驗沒有原來就負責語言的那塊區域經驗豐富,所以這塊區域的效率就會低一些,所以青春期之後才學英語就會比從小學英語更吃力。

總的來說,關鍵期內學習外語確實更輕鬆,其中8歲之前開始學習效果最好,13-15歲之後再學習外語沒有青春期之前那麼輕鬆,學得越晚越困難。要想學好外語,關鍵期很重要。

可能會有人說有認識的朋友,16歲才開始學英語,說得也挺好的呢,英語水平也高。這種情況確實有,科學家研究的對象中也有這樣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的。

以另一項對大量美國移民的調查為例,分析結果顯示:

6歲之前就移民美國的人,其發音與美國本地人接近的有85%;

13歲後才移民美國的人,其發音與美國本地人接近的只有7%。

可以看到青春期之後才學英語的人中依然有7%的人口音可以達到標準發音,接近英語母語者,這說明兩點:

(1)學外語的關鍵期只是表示關鍵期內對語言更敏感,可以更輕鬆的掌握母語之外的語言,但並不能完全決定學外語的能力,所以學外語的關鍵期更像是語言敏感期。青春期之後依然可以學好一門外語,但學起來可能更困難。

(2)關鍵期並不是突然出現突然消失,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並不是進入青春期之後每個人的關鍵期就結束了。一般來說學外語的關鍵期延續到13-15歲。

把握學習外語的關鍵期確實很重要,但孩子學英語的能力從來不會消失。


結論先放前:針對母語的話,非偽概念;針對二語的話,也許是偽概念。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題中「語言關鍵期」這個概念的定義。什麼是語言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談到這個問題,要引出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名字是列尼博格(Eric lenneberg)。 列尼博格對「語言關鍵期」的定義是:「2歲到13歲這段時期。」但其實列尼博格在談到關鍵期時,他使用的辭彙多為「青春期」(puberty),很少給出具體的時間。但是大部分學者把列尼博格的關鍵期理解為「2歲到13歲」,源於列尼博格的一段話:「我們斷定,只有在兩歲到大約13歲的時候,語言學習才能在大腦右半球發生。」那麼為什麼列尼博格會認為關鍵期是2歲到13歲呢?這和他的研究角度有關。列尼博格主要從生物學角度來研究語言。他認為語言習得總是和生理成熟(站立、行走等)有關,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大腦的發育。人的大腦在大約2歲時,就已經達到成熟值的60%,大約13歲,達到100%。這就是2歲和13歲的由來。因此,2歲到13歲成為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如果在13歲之後大腦受損,恢復語言功能比較困難。因此,在習得母語時,有語言關鍵期。但是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列尼博格討論的是第一語言習得,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母語習得,並非題主說的第二語言習得。

那麼什麼是第一語言習得?什麼是第二語言習得呢?舉個例子。孩子的父母是中國人,孩子自出生之後就學習漢語,那麼漢語是孩子習得的第一種語言,即第一語言習得。第二語言習得指的是孩子學習除了漢語之外的第二種語言,比如說英語,那麼英語就是孩子學習的第二種語言,即第二語言習得。討論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題主說的兒童的語言關鍵期是建立在第二語言即學習英語的習得關鍵期。因此,列尼博格的觀點在討論二語習得時毫無意義,因為人家說的前提是母語!

在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中,對於兒童的語言關鍵期存在極大的爭議。討論的代表人物包括斯科威爾(Scovel),朗,辛格頓等人。爭論的焦點在於關鍵期的起止時間(出生後不久,1歲,6歲,9歲以及12歲等等),受影響的語言領域(語音、辭彙、語法)。他們做了許多研究包括辛格頓(2005),朗(2005),約翰遜(Johnson
Newport, 1989), 懷特(White Genesee, 1996)。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些研究多是基於二語環境的研究。與「二語環境」相對應的是「外語環境」。
舉個例子。二語環境是在美國學英語,外語環境是在中國學英語。因此,這些人討論了半天都是說的是移民到美國的孩子學習英語是不是有語言關鍵期,壓根就沒有討論到在中國的孩子們學習英語有沒有語言關鍵期!瞎操什麼心!所以,這些爭議和題主所要討論的問題也毫無關係,因為題主討論的問題的前提是在中國學習英語,也就是我們說的外語環境。

對於兒童語言教學,討論關鍵期的目的主要在於討論是否越早教學外語越好?在這一點上,每一個家長都是十分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起跑線上。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都基於在二語環境中的研究。關鍵期假說中的年齡,指的都是移民者到達目的語國家的年齡,不是語言教學開始的時間。在外語環境中,關於兒童的語言關鍵期的研究很少。因此,引用關鍵期假說來支持「語言教學越早越好」,是不科學的。在外語環境中,期待通過早期教學達到母語者的水平是不現實的。

綜上所述,如果你的孩子學習的是中文,那麼建議他在2歲到13歲之間加強練習,但是對於英語這種第二語言來說,真不一定是越小學習越好,家長們還是要抱著慎重的態度教育孩子學習英語等二外


哈哈第一次答題。我的想法是:自然是愈早越好。兒童學習語言比較快的原因可能有多種,可是有一個大家都能體會到的原因是,相比起大人,兒童並不排斥那麼排斥外語。(我想這是屬於心理方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先從一個大人的角度來說。你可能會發現,當你聽一些你聽不懂的語言的歌曲時,你更容易專註於做手頭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聽的是 中文歌曲, 那麼你就容易被歌詞帶跑,從而導致分心。 同樣的例子還有,如果電視里在放外文,而你在做別的事,那麼就算你學過這門語言,電視里說的話在你腦子裡都不會留下什麼印象(除非你看刻意的去聽了或者是對這門語言十分熟悉)。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這個現象我很早就發現了,因為家裡試圖在吃飯的時候cnn讓我練英語的時候,只要我不去刻意聽,我的感覺就是根本沒聽到任何東西。

這是因為,大人選擇性的屏蔽了自己聽不懂的語言。(我之後會解釋)

那麼小孩是怎麼學語言的呢? 你會發現,小朋友從剛生下來,什麼都不會的時候, 她/他們對這個世界是充滿了好奇的。 他/她們對任何聲音都很敏感,並認為這些聲音同樣重要。他/她試圖融入這個世界,聽懂大家在說什麼,了解這個世界,所以不管你說什麼,他/她們都會認真的在腦子裡過一遍。並且!並且他們會模仿!模仿非常重要。我們之所以 被社會融入,是因為我們擁有和大家大體類似的價值觀,生活習性,言行舉止!而這些,都是我們在成長的歷程中,一點一點模仿來的。這在社會學裡叫socialization。

所以,小朋友們最好從小就可以接觸到 你想讓她/他學的外語~

人長大了之後,開始用所學的語言思考,並且不再對世界像小時候一樣充滿了好奇。自然就 選擇性的 屏蔽了他們認為並不重要的東西。

我是看到一個ted talk(叫什麼不記得了)受到的啟發。 具體講的是,一個語言學家拍了很多很多的錄像帶記錄小孩是怎樣學習語言的。

當然了,可能有多種原因導致小朋友學習外語要比大人快。沒有專門研究這些東西,不敢妄下評論。但是這算是個,個人經驗的總結吧!有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來,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明確告訴你不是偽概念,具體可以參考《語言學概論》中「語言習得」那一章。


從我讀到的幾本書來看,語言學習的關鍵期確實有不同的說法。

但是換個角度,從我個人(語言學系的學生)來說,我覺得語音的學習應該是有關鍵期的。語法和辭彙可能存在遷移現象,這也和學習策略有關,所以我的個人經歷中可能有其他變數。

我的母語是東北方言,本科期間學習過一些粵語和少量閩南語。學習粵語是出於愛好,然而我經過幾年的努力都很難像出生在粵語環境下的人那樣自如地發出-p,-t,-k尾音。後來結識了一位學弟,他是十歲遷入廣州的,和我有同樣的問題。

之後學習心理學,我認為這種語音的問題是由於嬰兒期時語音修正期將一些我們本來能發出,但是母語中不會使用的語音棄置了。

語法和辭彙角度。我是五歲開始學習英語的,二十一歲開始學習法語。法語的辭彙和語法和英語有相近,辭彙會造成一些負遷移,而語法存在一些正遷移。我想說的是,由於強制學習過程中使用法語,後來外國友人用英語和我講話,我都會不自覺地用法語回應。我的同班同學也都是這樣。雖然是第一外語,雖然是學了幾十年,可能不如後來學了幾年的二外更順手。

我作為一個小樣本,也沒有對照組。感覺就是分享一下個人經歷。也許並不能代表大部分人。希望理性看待這個答案。


生個娃,看看她是怎麼學英語的,你就知道自己和她的差距了。


年齡對二語習得效果的影響是語言學界爭論多年的議題。筆者從關鍵期、認知能力、文化融入性三個方面探討的孩子與成人在外語學習的特點,以解答「學習外語要趁早嗎」等相關問題。

(1)CPH(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根據關鍵期的定義我們可知,大腦機能的可塑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繼而增加了學習語言的困難,這是神經學變化的規律。儘管學者對於最佳習得語言的年齡各執一詞,但毋庸置疑的是:語言輸入在兒童期的吸收效率整體高於成人期,尤其是在語音上,試驗證明:在幼兒階段浸泡在外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發音更接近地道的目的語標準。整體說,兒童習得語言是無意識、自動化的過程,類似於母語習得;成人學習外語則更吃力,需要動用自我意志和元認知來理解語言項目。

(2)Cognitive ability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可知,青少年在12歲到15歲會進入形式運算階段,主要特點是能對抽象圖式信息進行分析和理解,語言表達上極富有邏輯性。對於語法知識的吸收需要投入大量的思考,因此可得出結論,即兒童由於認知發展不成熟、無法形成有意識的元認知,故難以形成系統性的語言知識,而成人的元認知意識能夠高效促進學習。因此,在語法學習上,兒童不具有優勢。

(3)acculturation

俗話說「爾即爾所言」,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背後的文化思維密不可分。「社會化」概念的分支「文化融入」是區別兒童與成人習得語言特點的另一因素。在這一領域上,兒童表現更優於成人。第一、兒童由於獨立意識低,社會情感屏障較低,故不會對目的語持否定態度。成人則由於自身經歷和看法,極可能會對外語形成偏見和抵觸。第二、成人深受母語文化的限制,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會干擾目的語文化的習得。兒童則受母語思維的干擾較少。第三、兒童渴望歸屬感,他們在目標語同伴群體的驅動下,往往更容易產生語言習得動力。成人學習外語的動機多源自學校教育或自我教育,只有極強的自律和練習才能成功掌握外語。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教學啟示:

(1)英語的早期教育注重的是語音學習,而非語法結構教學,這個階段對教師的發音提出高要求。而在中高階段則需要選擇語法分析能力、語篇構建能力強的英語教師。

(2)中國的小學英語教育在各地區呈現巨大的差異性,沿海發達城市的教師大多素質高。但貧窮落後的農村則缺乏優秀的英語老師,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比較薄弱,導致教學方法不當,課堂乏味無力,無法調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教育政策上也需重視教育公平,採取國家鼓勵的形式,多往貧困地區輸送優秀的師資。

(3)年齡並不是影響外語學習的唯一因素,動機、態度、努力同樣會影響外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大量的輸入和輸出足以彌補成人學習者在晚學英語的短板,掌握好一門外語。


所有科學都是一直有爭議的嘛

學前教育專業,正好來回答此題~僅從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說,其他科學領域的爭議尚不清楚

首先,不是偽概念

其次,想學就!現!在!既然想學早點開始早點產生影響。幼兒雙語教學的好處都被證實了的~

再說回來了,凡事無絕對,不是過了關鍵期就不好學了,只是關鍵期學得快!就像成長關鍵期,小孩兒個子身高也是蹭一下躥老高了~但仍然有人大家都緩慢增長或靜止增長了他才開始,

好了入正題

語言關鍵期這一概念在所學的兒童發展心理學中是存在的,不過因為個體發展的差異性並沒有被正兒八經的嚴格定義具體時間段:

2~3歲是人生初學說話的關鍵時期,如果經常有人和孩子交談,那麼這一時期將成為言語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言語發展有兩大階段——言語準備期(0-1歲)和言語發展期(1歲以後,又細分為形成期和發展期),而發展期中的言語形成期(1-3歲)自然被重視為關鍵期。

這一時期小朋友理解語言的能力發展很快,開始主動說出一些詞(懶人 直接百度文庫搜了個童言無忌,侵聯刪)

【童童問媽媽:「為什麼稱蔣先生為『先人』?」媽媽說:「因為『先人』是對死去的人的稱呼。」童童說:「那對去世的奶奶是不是要叫『鮮奶』?」然後擺出史上最僚人的姿勢??】

好吧剛剛那個栗子舉的不太貼切 再來一個…

【我和繆朵朵的爸爸正在說笑,沒注意到繆朵朵叫我們。卻聽到繆朵朵一聲厲喝:「爸爸媽媽,你們別再淘氣了!」】

2歲以後小朋友的表達能力迅速發展,逐漸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思想,而2-3歲這一階段他們的辭彙增長量非常之迅速,幾乎每天都能掌握新詞

此外有兩個案例,吉妮案例和狼孩案例,常被用來證明言語發展的關鍵期,日後有空補充其他說明,

如果答案有幫助的話再從幼兒英語教育角度做一點補充…雖然目前對此還無太深見解~

參考書籍: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陳幗眉,馮曉霞,龐麗娟著

坐標床上手機碼不會引用日後改


作為一名少兒英語老師,拋開一切理論和假說,就談談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我們學校採用的是全浸入式二母語教學法,全英文授課,培養小朋友think in English,半個中文都不說,不管是幾歲,不管是第幾次課。招3-12歲的孩子。

3歲來上的孩子,基本上很快就能適應全英文模式,模仿能力非常強,一個班十幾個孩子,除個別特別low的,一兩年下來全英文互動基本沒有問題。基礎口語666~

8歲以後來上の零基礎の孩子,what the fuck,整天只會問,啥意思,我聽不懂。說個close the door就獃獃望著你。。。。非常心累,一年下來只有個別孩子能發達到3歲孩子一年的學習效果。

兩歲來的孩子,前半年基本只是哭鬧,你感覺她都沒在學。然後突然有一天就開始爆發~後續實力一般都比較強。

反正無論如何,我有孩子,3歲前絕對讓她學,小學以後太難了,只能翻譯式教學。。。。


我覺得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的是,學會一門語言的結果並不只是可以「使用語言交談」,而是除此之外能夠掌握語言中的一些使用規則。例如對一個外國人而言,無論他的發音再如何標準、聽力理解再好,只要他還會講出不屬於中文文法結構的句子(例如我讓我的車子被洗,等等),我們就很難說他學好了中文

再來看看CPH(關鍵期),由於這個東西是否真實存在目前真的還有滿多爭議的,我個人而言是偏向於否定

退一步說,就算CPH真的存在,它也沒有坊間語言補習班強調的那麼重要

我的理解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成效而言,的確是晚點不如早點,但是CPH卻未必是真的存在

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有很多,環境、師資、教材還有個人特質,把在兒童時期學習語言的優點全歸於關鍵期,在我看來是有點過於狹隘的

其次,我們在比較年齡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時,有些社會的條件必須也納入討論

例如對於兒童而言,學習語言這件事的目的性不像成人一樣強烈,通常成人學習外語是有目的和目標的,也許是為了公司要求或是想去某個國家旅行,這些目標都可能造成壓力,導致學習的過程不如預期中的順利

除此之外,兒童時期是建立認知的時期,學習任何東西時較不會受到經驗的影響

例如像我剛才提過的,第二語言受母語語法影響的例子;成人學習語言時也常用自己的母語去理解,造成學習成效不彰

另外,想想自己小時候學習英文是不是常常被要求多說、多聽,總之就是多多使用英文,無論是不是正確?可是現在讓你去在眾人目光下講日文、法文或是其他你不熟悉的語言,有多少人可以辦到?偏偏這種訓練卻又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最後,正如我一開始講的,學會一個語言不只是口語上的能力,而是牽涉到對語言甚至使用該語言的國家和其文化,而這種理解實際上是跟兒童還是成人無關的

為什麼會有人說兒童學習語言比較成功?除了第二段提到的,在學習過程中通常兒童不會有那麼大的阻力之外,就成果而言,兒童就開始學習語言的人比較能講出一口漂亮的外語

也就是口音(accent)問題

這也是有些學者反對CPH理論的重點之一,有些人認為,CPH唯一影響到的只有口音上的差異

Only for accent, and accent only.

而我要說的是,信不信由你,口音這東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訓練或矯正的

第一是環境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有些人在外地待久了,回來後講話都帶有外地的口音的例子

第二就是前面提到的「多聽多說多使用」訓練,尤其成人學習外語時,我們的發聲系統已經習慣了母語的發音方式,像是母音的位置、舌頭的位置bla bla bla,透過有意識的矯正其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的

說到這個就想講件題外話,作為一個目前正在學習華語教學的學生,我轉述一下我們老師對於口音這回事的看法:毫無意義

畢竟口音什麼的就像寫文章時習慣用原子筆、毛筆還是電腦打字;用的是行書、隸書還是楷書一樣,沒有什麼實質的影響

歧視華人的美國人也不會因為你講了一口好英腔就把你當英國人了

回到主題,我的答案歸納起來如下:

1. 我不覺得有所謂CPH的存在,但是認同語言學習早一點開始會比較輕鬆,但並不是絕對

2. 有人覺得兒童學習語言比較輕鬆是因為CPH的存在,但也有可能是其他條件產生的影響

3. 假設CPH存在,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重要,學語言重要的還是持之以恆的聽說讀寫訓練

希望有回答到題主的問題,作為一個學生,可能有其他要素是我沒有考慮到的,也歡迎補充或討論


為什麼這個答案下面那麼多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

明確回答這個概念是有的,在兒童發展心理學裡面,並不是偽概念

首先我們來明確關鍵期這個概念,準確的來說叫做敏感期。

最早的說法來源於奧地利生物學家洛倫茲的印刻實驗

洛倫茲發現了動物「印刻現象」說明了動物發展存在關鍵期

休伯爾和威瑟爾在1956年發現,在小貓出生的3個月里,將單側或者雙側眼瞼縫合一段時間會致盲,並導致更嚴重的大腦皮質先天連接的退化。但是成年貓遭受相同時間的視覺剝奪,甚至更長的時間,大腦的視覺系統沒有受到這種影響,而且眼睛睜開後 ,仍能夠運用自如。人類發展過程中也會可以觀察類似的現象。

我們可以將關鍵期看成這樣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一個情況對個體發展產生最大的影響,而同樣一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另一個階段,就不會產生同樣大的影響。


翻譯一下,就是,大多數人更輕鬆的獲得語言學習成就的時期。

然而每個人的語言天賦是不一樣的。


皮亞傑會生氣的


不是偽概念,小時候帶我的保姆是大舌頭de ge不分,只帶了我幾個月,導致我小學三年級才糾正過來大舌頭,並且到現在都有些口齒不清。


是偽概念。不要懷疑。大腦可塑,好好學習吧!


看題主的意思,比較關心的是「語言關鍵期」和外語(這裡是英文)學習之間的關係。「語言關鍵期」的概念不是偽概念,不過如果是外語學習,關鍵期不是唯一決定因素

首先,「語言關鍵期」的提出是平行於和其他認知能力的關鍵期的(例如有實驗將剛出生不久的小貓一隻眼睛蒙上特定的一段時間,小貓的這隻眼睛就看不見東西了),也就是說,母語學習的確有關鍵期。在一些不幸的事件中,孩子在整個青春期都無法接觸語言,之後他們的母語就再也達不到正常水平了。這種現象可以簡單地比喻為:在關鍵期內,語言學習是靠專門的語言能力機制;在關鍵期後,這種專門的語言能力機制衰退甚至閉合,語言學習只能靠一般的認知能力了。因此後學的非母語總是不如先學的母語水平高,成年人學外語總是不如孩子學外語來得快。

然而,「語言關鍵期」對於第二語言或者第三語言的影響,同其對第一語言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從各種實驗數據看,年齡的影響還是有的(的確是越早學越好,如果足夠早的話,孩子就是有兩種母語的雙語者),但是影響非母語學習的因素要多很多,包括環境、方式、動機和能力等等,還有已經學會的母語對第二語言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總之啦,如果僅就孩子學英語的問題,早學還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但是也要注意其他因素,如孩子的興趣、心理、學習方式等等(我就是一個反面栗子:學英語的時間非常早,但因為父上母上大人的威逼,天生有主意的我一、直、不、願、意、學,然後長成了一個英語比大多數同學都要爛的反面典型……)


我記得是有一個臨界點的說法。圍觀大神。


推薦閱讀:

泰語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為什麼不少歐洲人都會多種語言,而這樣的中國人似乎比較少見?
成年之後從頭學習家鄉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怎樣系統學習希伯來語?
如何練習彈舌啊?

TAG:語言 | 兒童教育 | 語言學習 | 發展心理學 | 外語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