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研發做的一般的女生最後都怎樣了?

首先沒有性別歧視,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都有人做得好有人做的不好。

那麼,技術研發類做的一般的女生最後都怎樣了?

技術研發,舉例:軟體、硬體、半導體、材料、生物、醫藥、建築等等。

做的一般,指的學生時代並不屬於學霸,也並非十分熱愛技術研發,工作上循規蹈矩,並不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工作,完成基本的工作後,也很難有創新和改進。

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妹子,性格是表面外向,內心內向,對於將來的發展很好奇也很迷茫,不知是否堅持還是趕緊轉行呢?

希望大家分享自己和周圍的故事~

不勝感激


謝謝邀請,上次我回答過一個關於射頻開發,智能家居這個行業和職業選擇的問題,很榮幸能得到一些認可,我並不是專門職業規劃,也沒有很多年的職場經驗,我覺得自己是比較善於思考,同時會觀察不同的行業,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和他們交流,有一些認識,再加上題主沒有要求必須是職業規劃專家,職場老手,希望能有一些真實的女生做技術的真實故事就可以,所以我也就試著與題主分享。

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試著寫一些:

1、中國的理工類大學,理工類專業是非常多的,這應該是都贊成的,再繼續分析,根據一些數據和自己周圍的情況觀察,理工科專業的女生都偏少,這也是事實,我讀的大學,以工科出名,工科男女比例7:1,當時我們班上只有5個女生,但是乘以理工科專業數量,乘以理工科大學數量,女生讀理工科的人數還是很多的。

2、畢業後的就業情況,除了一些家境非常好的,可以不用工作的外,還是絕大多數的學生畢業後都去工作了,再繼續分析,現在流行跨界,這個專業畢業的,因為有其他優勢特長,去做其他行業的事情,比如在前些年外企還是相對光鮮亮麗,不像現在因為國內的企業崛起而黯然失色的時候,工科的同學畢業去寶潔化妝品的銷售,那個時候工資很高的。但是大多數的學生畢業後還是在本專業工作,理工科的裡面又大多數是做技術的工作,就像題主舉的例子,軟體、硬體、半導體、材料、生物、醫藥、建築等。

3、我前面的分析還是比較嚴謹的,用了一些數據,以及排出一些例外的情況如跨界等,我的意思是經過這幾部分析,還是有很多理工科的女生去了該專業領域的行業和公司,去做該領域的專業的技術工作。

4、所以,像題主這樣的做技術的女生還是很多的,題主也千萬不要焦慮和氣餒,你只要看看我這些分析,就知道這個世界上和你處境差不多的女孩子還很多,高處不算高,低處不算低,首先把心態調整平和一點,淡然一些,這樣有利於做決定。而且題主自己在提問時也說了,「首先沒有性別歧視,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都有人做得好有人做的不好」,現在的職場優秀的女性也是越來越多,題主要有信心。

題主和我的年齡懸殊應該不太大,所以我把我們這個年齡段,再往上和往下拓展一些年,在拓展後的這個年齡範圍內,我根據自己的觀察,以及周圍的例子,來寫一些分享。

5、題主舉的例子,軟體、硬體、半導體、材料、生物、醫藥、建築等。這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行業的情況還稍微有點不同,我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或者說我們這代人以及年齡更小的人,對於行業的環境的關注顯著提升,題主先自己查一下EHS,有個認知。

我也不知道題主具體是哪個行業,這個就需要題主自己分析。

不同的行業的工作環境非常不一樣,現在有個很經典的笑話是,幾個不同專業的學校開玩笑說,自己專業的去開公司的事情,機械專業的說要買大的廠區,因為設備很大,所以廠區面積要大,而且還要買大型的機床等設備,要有防有煙粉塵的保護措施,電子專業的說自己的廠區面積可以小一點,設備小一些,但是無塵條件要高,計算機專業的說幾台電腦,伺服器,一間民房就可以開始創業了。

這個笑話也反映了不同專業,行業,以及公司的環境情況。

我讀的是材料系,我很多同學,當然也有幾個女生畢業後在機械類的工廠,公司工作,做一些機械設計如PROE製圖,然後就是材料的工藝研究,鑄造,熱處理等等,這些工作環境是相對很差的,我讀大學的時候,去機械類工廠實習,每天進去廠區都感到很困難,下班回來後感覺呼吸道很難受。

我有個同學是化工系畢業的,在一家化工廠做EHS工程師,可想而知,不同的行業的工作環境還是很大的。

幾個女生先後調整了崗位,做一些遠離熱處理這些的工作,但還在行業類。這也算作是一種從技術類工作的調整吧。

備註:我寫這個,並沒有抨擊和責怪這些行業的公司工作環境的意思,工業發展還不是特別發達,這都是可以理解的,需要的是我們一起努力變得更好。希望理解。

6、我堂妹讀的建築類專業,畢業後,也是公司安排先到工地進行鍛煉,做工地上的圖紙,設計,造價,預算,成本核算等等工作,她也給我說女孩子在那裡工作,環境也不好,還是感覺很辛苦的,她比我們年齡小,但她很能吃苦,堅持了兩年,調回到總部,而且還升了職,也繼續還是做一些技術類的工作,還是很不錯的。

7、我一個中學同學,女生,我們學校生物系畢業,當年也是中了生物科技是未來科技的毒,上學後就傻眼了,畢業後也是沒有太好的出路,包括美國的生物專業的學生也沒有多好出路。同學畢業後去了製藥公司,剛開始也是到公司做一些關於藥物的原理研究的事情,後來轉了銷售。這個轉型應該是這個行業和專業的問題,自從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這麼多年後,生物技術都沒有非常多的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國內就更不說了,還是實實在在去做銷售賺錢好了。

8、我認識一個朋友,上海交大畢業的,一個女孩子,在騰訊做技術,倒不是說技術有多困難,而是加班打破了生活的平衡。不過到目前還一直在堅持。

所以我給題主一個建議是,題主說自己做的一般,指的學生時代並不屬於學霸,也並非十分熱愛技術研發,工作上循規蹈矩,並不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工作,完成基本的工作後,也很難有創新和改進。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此,工作不是讓你一個人開發一個宇宙飛船上天,工作都是能搞的定的,別望而生畏。

9、我之前某世界五百強工作的時候,因為自己是在硬體的大部門,常看到很多女孩子做技術的,每天提著重重的PCB,電烙鐵,測試設備等等穿梭於辦公室和實驗室,我常常感嘆這些女孩子怎麼做這種工作,怎麼不去金融行業,那邊工作環境好,我也有和有些女生聊起這個事情,她們的反饋是讀了電子。電信,通訊這些專業,不做這個做其他的也做不了呀,所以就繼續在這裡上班,暫時不會考慮換行或者做其他事。不知道題主和她們情況是否類似?

我旁邊的部門的部長,是個90年代清華畢業的女性,同時也是硬體領域的最牛的專家之一,所以女生做技術,也是可以有很好的方向的。職場優秀的女性也很多,再次不一一列舉。

10、我有個同學在另外一家通訊設備的國企工作,他給我講的真實故事,他們部門一個90年代清華畢業的女同事,這麼多年,還只是他們部門的一個工程師,技術職級也不是特別高。這也是清華的,工科畢業的,做技術的,至於原因那些我們就不探究,不談了。當然,我覺得別人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的,很顧家,給家人的時間更多。

11、我前段時間回去武漢照顧了阿姨一段時間,我阿姨是90年代大學生,讀的工科,畢業後一直做的技術工作,勤勤懇懇,做到非常高的分管技術的管理職務,是武漢市勞動模範,是湖北省相關幾個技術委員會的專家,很多行業的一些大的事情,她是評審的專家。可能是年輕時工作太拼,健康稍微有一點點影響,上次住院我回去幫忙家人來照顧她。

好了,寫了這麼多,我不知道題主是哪個行業?但是我寫的涵蓋非常廣,機械材料,生物醫藥,建築,硬體,軟體互聯網等,以及年齡段也往上和往下進行了拓展,應該是有參考意義的。

希望題主能夠從這些行業的環境,自身的優勢,自己想過的生活來做自己的決定,還是我上一篇文章寫的想過怎樣的生活,追求健康生活的平衡,還是財富,還是事業,我為了更嚴謹,給題主更好的啟發,還不惜寫了自己家人,阿姨的情況(本不應該寫的,為了更全面,對題主有啟發,我也寫出來了)

好吧,就這麼多吧(從開始構思怎麼回答題主,到現在寫這麼多,花了三個小時),主要是從一些分析,以及周圍的人的情況,給題主一些建議,希望對題主有一些啟發,決定還是題主自己做,祝好。


最後都去結婚生子去了…


如果題主想看看前輩們的心路歷程,以便想明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建議不要局限在"做技術的女生"這個角度了

做技術尋求轉行/做技術但並不熱愛技術的人很多的,男女不限。原因很多,但是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因為我是女生啦,所以我要轉行!

如果能在做技術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和快樂,能享受到解決問題的成熟感,就慢慢做下去吧,只要不排斥的話先專註的做一陣吧,別總糾結,投入進去才能判斷出自己喜不喜歡,如果喜歡的話,多思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覺得工作只是養家糊口的手段,有自己想做的事,就上班把工作做好,不給其他人添麻煩,下班研究下自己喜歡的事情,夠專一的話花幾年時間把自己喜歡乾的事情研究透徹,積累夠了資源,謀求轉行。

如果行業還算喜歡就是不想做技術,看看公司內有沒有其他職位合適,售前,售後,FAE,項目管理,市場,營銷...

跟自己的老大好好談談,先公司內換個職位試試,最好不要同時換專業/行業/公司。

一般開明職業發展規劃順暢的公司是支持員工做這類嘗試的。

做技術在某些領域內確實有性別歧視,有些是隱性的甚至當事人都沒意識到的歧視,有些是大家默認的"規矩",但是千萬不要自己歧視自己。

吐個槽:同行的女生極少,每次供應商來,大夥一起去接客,互相介紹時,只要稍晚一點,沒攔住,第一次見面的供應商大多會自作聰明的問:啊,這位是採購部的同事吧...即使俺直接從實驗室過去,穿著工作服。為了報仇,只好在他們介紹產品的時候使勁提問各種技術問題。

不管怎麼說,只要做的足夠好,在你所在的領域內總會得到認可的,不論男生還是女生。


最後都死了


推薦閱讀:

在職場中,該以怎樣合理的心態面對同事間的競爭?
如何激勵員工內推?
當公司一把手和二把手有矛盾時,作為員工該如何作出選擇?
工作中如何提升舉一反三的能力?
遇到辦公室小人的應對方法?

TAG:技術 | 軟體 | 研發 | 職場 | 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