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處方葯如何解決處方問題?

網售處方葯解禁在即,而處方葯須憑醫師處方銷售及使用,作為醫務工作者,很想了解現在醫藥電商如何解決處方這個問題,各個醫藥電商大佬們是如何做的?是不是有以下一些途徑:1、在醫院由醫生開具處方後直接拍照掃描上傳電商;2、醫院醫生直接開具電子處方單;3、由醫藥電商坐堂醫生網上開具處方。還有別的途徑歡迎大家補充。


謝邀。

2014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最近又有消息稱近期會正式發布,令業界充滿期待。我對互聯網銷售處方葯的實施同樣期待已久,但必須意識到,這是一件相當複雜,流程非常嚴格的醫改政策。

一、處方葯網路銷售現狀

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了「互聯網藥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葯;處方的標準、格式、有效期等,應當符合處方管理的有關規定」。目前只有線下實體藥店可以憑處方銷售處方葯,醫藥電商不準銷售處方葯。醫藥電商銷售處方葯的違規行為有望在正式規定出台後合規。

合規之路和當前藥店銷售處方葯一樣面臨一個根本困難:處方如何流轉?拋開各種現實情況的限制,單純考慮醫療場景。患者拿到處方後,接下來就是買葯。患者很難高效快捷地把處方傳遞給醫藥電商;醫藥電商也沒有很好的方法高效快捷地完成處方的審核(包括處方真假判斷、有效期判斷和藥師審核);審核完成後醫藥的配送也比不上患者就地購買。或者總結為一點,我國並不存在「買葯難」的問題,而是醫藥電商存在「賣葯難」的問題。

不解決處方流轉問題,只部分解決「賣葯難」的問題容易導致其他問題,這也是徵求意見稿出台後受到很多「反對」意見的原因。醫藥電商為了追求利潤必將嘗試各種手段以出售更多處方葯,可是藥品和其他商品有著巨大的差異,即我們應共同追求減少藥品的使用而不是相反。患者按醫生處方購葯,決定權在醫生,或用互聯網術語說「流量入口在醫生」。醫藥器械企業花費大量的資源去維護醫生和醫院關係,醫藥電商必將追隨它們的步伐。而我們知道這種「以葯養醫」的局面正是當下醫改的重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出台這個規定為時過早,也似乎反映了是醫藥電商在努力推動管理辦法的出台。

二、電子處方

解決處方流轉的一個辦法是電子處方系統,即醫生開立的處方以電子處方的形式流向醫院其他部門、線下實體藥店及醫藥電商、患者和社保及其他保險機構等關聯方。患者離開醫生後可以直接回家,等待藥品配送。雖然還是不如就地購藥方便快捷,但有了閉環的信息系統基礎框架,電子處方可以真正地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整個醫療體系的效率。比如可網路銷售的處方葯目錄將以慢性病和常用藥為主,而電子處方可以很好的解決此類疾病的處方開立問題。《處方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醫師在利用微機開具普通處方時,必須同時列印紙質處方,其格式與手寫處方一致,列印的處方經簽名後有效」。所以,在醫藥電商管理辦法出台前,推動電子處方系統可能更為迫切。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安全性和系統複雜性等業界也普遍認為不難解決。有了完善的電子處方系統,或許不再需要特殊的醫藥電商管理辦法。反過來也可理解為,管理辦法出台和醫藥電商的發展會促進電子處方系統的發展。

電子處方的普及必然又加速遠程醫療的發展。遠程醫療這裡泛指通過「遠程」方式(如遠程會診、在線導診、在線診療)解決能遠程解決的疾病診療問題。當前我國患者求醫以醫院的等級和品牌為指南,遠程醫療弱化了醫院的形象,突出了醫生的品牌。因此,遠程醫療的普及,又必然會促進整個醫療體系的改革。

三、現實的挑戰

以上是單純考慮醫療場景,實際情況更為複雜。電子處方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複雜性都完全可以解決,但利益分配問題是難點。醫藥分家雖然是醫改的重要實踐方向,但分開後是醫藥電商吃掉醫院藥房,還是醫院藥房能轉變為電商是個未知數。根據各行各業「互聯網化」的規律,醫藥電商「不差錢」,能夠笑到最後。可又別忘了,醫藥分家後藥房的員工應該還是「事業單位」。他們的「編製」、收入和就業比計程車司機給有關部門帶來的壓力更大。這些現實困難正是創業者們的重大機遇,當然也更是BAT的機遇。

未來的模式可能是:

1)醫院藥房憑藉醫生的」流量入口」優勢恪守線下銷售,醫藥電商和新興互聯網醫療企業抱團線上銷售。兩個體系並存,互相補充。

2)醫院藥房和醫藥電商融合,醫院(醫生)和新興互聯網醫療企業融合。在互聯網平台的支撐下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第一個模式是現實的,卻必定會向第二個模式發展。

管理辦法的正式出台未必是醫藥電商的發展機遇,卻可以看作是醫療體系擁抱互聯網的重大信號。相信隨著醫改的深入和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最終呈現給患者的是安全的、高效的和智慧的醫療新體系。

作者:馬丁醫生

澳洲全科醫生/移動醫療明星app杏仁醫生創始人

新浪微博@杏仁馬丁醫生

微信公眾號:馬丁醫生(kanchufang365)


個人鄙見,醫生和醫院的概念都需要轉化,將處方的利益從醫院剝奪,還給醫生可能會解決根本問題吧。

1,醫生轉變概念。 @馬丁醫生 所講的,國內正在逐步實施醫生多點執業,也就是未來幾年內醫生會越來越注重個人品牌的建立,不再依賴於醫院的影響力,醫生的價值得實現。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對於患者來說,我看病第一選擇不再簡單是那個醫院是三甲,而是那個醫生今天在哪裡坐診。

2,醫院轉變概念:變醫生提供者為軟硬體服務(大白話&>.&<)提供者。 醫生多點執業對於醫院來說,醫院可以加速轉變,利用所有資源優化的辦公環境,提供優質的醫護服務和優質的就醫體驗。未來醫院之間的差異性越來越多體現在服務(現在很多人去過民營醫院經常會感慨服務高,體驗好就是如此)上,而不是醫生水平上(當然良好的辦公環境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醫生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醫生過來坐診,進而帶來大量患者來做檢查,護理;另一方面,醫院可以專心做好醫院這個基礎設施建設。

醫生和醫院都有相應的意識,醫生需要考慮自己的專業技能的實現;醫院只管做好醫護服務,硬體設施的改善即可。


國外例子可以參考ES模式,

國內基本都是電子病歷廠商或者HIS廠商系統入手,在電子醫囑方向核對醫生身份真實性、CA認證不可篡改性,互聯網藥品電商後台配有藥劑師進行藥品處方核對。阿里收購的中信21世界是對藥品科目認真的。

如果醫生沒有利益分成,估計比較難實現;

BTW,美國是ES向醫生購買處方權,ES從進入中國來一直業務發展不好,前同事是其負責人


咦 謝邀 我不是醫藥學的專家 不過就我看到的美帝市場的網售處方葯的方式給大家介紹一下 拋磚引玉

目前在美帝看病的時候,護士會讓你選擇最常用的藥房是哪裡,然後在醫生開完處方以後,會給你一張紙質處方的同時,將你處方的信息通過某醫務系統直接發送到你選擇的藥房。一般來說,看完病以後回家的時候,家門口的藥房就已經把你的葯準備好了,你可以直接順路取葯,也可以選擇讓藥房寄到你家裡(一般長期用藥選擇寄送的比較多,短期感冒發燒什麼的等寄到估計病都好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顯然,最重要的就是這個醫院使用的聯網的醫務系統了。美帝這個系統並不是完全統一的,有若干家公司研發這種Pharmacy Management System,只不過是介面方面統一。在這一方面,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中小城市藥房和醫院普及這一系統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可行的方案包括在一線城市部分醫院和連鎖藥房試點。

另一方面,為避免處方葯的非法使用,對藥房以及這些醫務系統的監管是一個更大的難題。即使真的開發出了這樣的系統,在具體使用之中,如果成為部分人牟利的工具就得不償失了。

至於直接將處方葯整合到電商網站,我覺得現階段討論這個太早了,實體藥店都無法監管的話,對電商平台的監管無從談起,掃描處方之類的可能會產生巨大的漏洞(比如一張處方在不同平台用不同角度掃描反覆使用)。


@馬丁醫生 說的很全面了。在談到醫院對處方的壟斷及網售處方的外流問題上,處方更像是醫院的一種知識產權。如果逐步放開處方葯網售,從短期效應來看,可售目錄如果有限,不會形成藥價的太大差別,也不會對醫院有明顯影響,具體可以參考阿里健康在河北依靠行政手段迫使一部分醫院把處方外流(拍照上傳),使用的人群也不是特別多。而且還取決於人們的購葯模式能否在短時間內被改變 。


目前是有你說的第一種方案在用,但處方的非真實性很高,甚至有可能網上藥店給消費者作假。要解決處方真實問題就一定要與醫院處方系統聯網,或建立更好醫生簽名系統認證,或者某天要醫生刷臉認證等,實際能執行的是與醫院聯網。執行方法有二:

1.政府發話強制各醫院系統必須在xx年之前聯網,共享處方數據,否則各種罰,這種效果又快又好,不過苦了醫院醫生,最終苦患者

2.政府加大醫療成本投入,提高醫生基本工資到一萬以上吧,降低醫院自負盈虧壓力,鼓勵醫院聯網,醫院流出的處方按單收取服務費等,讓醫院在市場利益,醫生為患者謀利益的驅動下實現處方聯網。


對於取藥效率問題,醫院藥房和普通藥房需要區分對待,最近用藥可以直接醫院藥房領取,比如長期需要用藥的可以根據醫生處方線上購買。

我覺得還是處方葯監管問題的處理比較難。


模式歸於痛點、痛點歸於場景,以前曾經試過在網上購買乙肝處方葯,流程是在網上選擇藥品、數量,電商直接給你轉到醫生(不知道是否是真醫生)處,醫生基本不問什麼給你個電子處方,有了電子處方,付款的鏈接就被激活了,這個場景還是有很大風險的。如果醫生和患者都是註冊會員,甚至醫生與患者之間都彼此認識或了解,許多風險可以規避,只是前期需要線下線上廣泛布局。


推薦閱讀:

怎樣心態平和的做到對自己嚴格,對別人寬容?
互聯網PM如何接私單?
互聯網研發,本科應屆生在準備明年的春招,想請問對於我從現在到明年春天的這個學習計劃是否是正確的道路?
什麼是產業互聯?什麼是產業互聯網?
截至 2015年,C++11 在互聯網公司的普及程度如何?

TAG:互聯網 | 電子商務 |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 | 處方葯 | 網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