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互聯網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看完費曼技巧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習方法的回答後,我的第一反應時筆記加上自己試驗,可是就算是這樣,閱讀接納的知識還是不夠深刻,有沒有一種像網狀或者思維導圖一樣的記錄方式,可以在保證後來每一次看到時,保證之後的回顧?


第二次在知乎高調回答問題——歡迎點贊、歡迎轉載;歡迎討論,歡迎批判。多謝fun gun、昝新兩位網友邀請。你們送給我一個好問題,我也要給大眾一個好答案。因為與「知識」相關的問題,在今天和未來,都殊為重要。可惜世人誤解太多,必須破除。

我曾被技與道的心關困住20年,歷經掙扎,終於去年夏天明了。然後,心少掛礙,看世界清楚了很多。其中一些獨特的發現,在此分享給大家。結合此題,要點就是:何為知識,何非知識?如何內化?何為RNK?為什麼敢說它比DIKW更明心見性?

迷霧破除,真相自現;水落石出,天心月圓。先從「知識」一詞開始破!

問題1:互聯網上,真有很多知識?在我看來,互聯網上,可稱知識的佔1分,泡沫倒佔了9分——且慢,先不要得出10%的比例,因為我還沒有說完——尚未互聯網化的載體上(圖書、期刊),反而保存著人類歷代傳承的知識,足有90分。1:9:90,這個比例,在近期還算靠譜。互聯網獲取知識,只是最容易的方式,卻並非最有效的方式。

問題2:互聯網及書刊承載的,果真是知識?沒錯,抽象來講,它們是人類的知識——但抽象到「人類」高度的同時,一方面確保了永不出錯,另一方面也將有用性(換成節操也沒錯)全部丟棄。我一定要具體來講(具體了,就有犯錯的風險,但只有具體才有實用價值):它是創作者的知識;並非閱讀者的知識;對閱讀者而言,它只是「參考資料」。

重要插入:知識模型、DIKW、RNK。人類關於知識的研究,確實非常粗淺原始。公理定理公式,沒有幾個。比較能拿出手的 DIKW(數據、信息、知識、智慧)模型,一來,並非出自此領域專家,卻是自詩文演化而來;二來,所知者仍然很少。(其實,維基百科的解釋如此簡略,百度百科全盤抄襲中文維基,這也是此概念太冷僻的例證)。但這個模型,已經足以在知識管理的「荒原」上,令很多人醍醐灌頂了。他們驚喜發現,哦,原來我們一直所說的「知識」「信息」等概念,不是「有什麼聯繫,有什麼區別」的關係,而竟然是一個進化結構!很興奮,但然後呢?往往沒有然後了。原因就是,我冒昧指出,DIKW很有文字和意向的詩意,但在實用上卻疏密不當:①對人而言,「數據」和「信息」區分的意義不大,過密;②數據/信息如何過渡到知識,沒有指明,過疏。關於K(知識)環節,我提出的模型是RNK:參考資料→筆記→知識。一切外在的數據、信息、知識、甚至智慧,對你只是「參考資料」;只有經歷自己的「筆記/備註」,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也是我為什麼在早年博客上不談知識管理,不用「知識管理軟體」,卻研究了大量EvernotemyBaseWizPKM2……並把它們稱為「筆記軟體」的原因。

問題3:費這麼大勁,把題目從「互聯網知識→自己的知識」重新定義為「互聯網信息→自己的知識」,不就是換個說法嗎?有價值嗎?換個說法,是為了指明本質。指明本質,就是用質變顯示背後的量變:你把轉化的兩者都視為知識時,無形中期望了一個很高的轉化率:貪婪者希望趨近100%,甚至舉一反三;現實一點,也覺得至少要有6、7成的轉化率。我稱它為「參考資料」,背面的意思就是:這個轉化率不過在1%的量級!不妄求,則少挫折。

問題4:什麼才是我的知識?不知道提問者是學生還是已經工作,先從學生談起吧。學生有什麼知識?外語、計算機、專業課、人文社科…… 這是一名學生的知識?大錯特錯!大錯特錯!為何學習、如何學習……甚至如何考試,這才是你的知識。所謂的外語/計算機/專業「知識」,只是你關於學習的知識運用後的產出。巧合的是,此產出與知識本身的關係又比較大,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混淆!說好聽一點,它們是未來的「知識儲備」;說直白一點,它們就是我剛才說的「參考資料」。知識是與工作或者「用」相關的!所以,學生的知識,是學習方法;翻譯的知識,才是外語。已經工作的人,請回顧對比一下自己當前工作與學校所學。即便幸運的從事了本專業工作,也會發現:學校所學是一片森林,工作所用卻只是一枝;但這這一枝上每年生長的葉、每季所開的花,在細緻程度和複雜程度上,卻遠遠超過了學校所學,即便把互聯網、圖書、期刊找遍,也往往並沒有適用於這個最具體情況的答案。

問題5:到底是怎樣的轉化?到這一步,我們可以明白,這個知識的轉化,不是把外部的知識塊搬進自己大腦(我買100塊,有贈品嗎?包郵嗎?),並且力爭更少的損耗;而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走遍山河森林原野,不斷嘗試採擷,最終釀出自己的蜜——通常只有一點點,但對這個世界是前所未有的味道!破除無明要徹底,次動用無情的數字吧!外部信息到內部知識的轉化率,不是幻想的80%,也不再是問題3中的1%,很可能是萬分之一。

問題6:如果對萬分之一的比例感到沮喪,請問:你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比例,還是之前心不在焉地無視了呢?你看過小眾暢銷書《異類》 嗎?裡面不是說高效率的 1 萬小時,才能換來專業水平嗎?而專業水平(一次比賽/演出)差不多也就能維持一小時吧? 沒聽說也無妨,你應該聽說過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吧?你以為這是一個比喻嗎?難道你就沒有計算過它的比例嗎:1:10*360*8*60=1:173萬。

結尾:或許沒有答題,但只要有些益處就夠了。題主的發問,讀者的閱讀,也正是一種從知乎的文字,到內在知識的「求知」行為。那麼,按照我的觀點,不要幻想把任何大塊的回答搬進自己的大腦,成為答案。即便一些答案看起來系統而正確,另一些答案看起來很有衝擊力(我希望本答案如此),你開放的大腦給了它們最好的位置,最大的空間,並且有認真的複習和實踐。但通常,不出3個月,時光也會將它們沖洗一空,只留下幾個不同深淺的印痕。如果這個問題是重要的,就會伴你一生。那麼,漫漫歲月中,會有新的「答案」光顧,或隆重,或平淡,或留下新痕迹,或修改甚至消除舊痕迹,但結局仍是被時光沖走。如是多年,你會發現一切外來的答案都是過客,都不能久留;只有那些被不同過客塑造出的印痕,漸趨穩定,不再消失,那就是你的知識。當它們不再是印痕,而成為你一部分的時候,那就是知行合一。當它們不再是一部分,而是融於全身,遍佈於一思一行一舉一動時,那就是智慧,就是道。


我覺得有一種方法很好,就是你關注哪個領域或者想增加對哪個領域的了解,你搜集資料後,寫成一篇論文樣的東西,或者簡單點就自己給自己提一個知乎格式的問題,然後自己給自己解答寫出答案,寫完後你會發現你對這方面的了解深入了很多,並且不容易忘記。


如何管理碎片化知識?

個人知識管理的難在於長久堅持,易在於法門極其簡單

那麼,工具重要?還是方法重要?

工具與心法互為表裡,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來看待。工具的選擇,以及應用的方式,體現著你的所運用的心法;而心法上的認識則決定著你使用的工具及你運用方式。

個人知識管理的五個核心環節:

學習

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高效的學習以及苦惱於該學什麼。其 實,即便你解決了這個疑問,也僅僅是走出了 PKM的第一步,這在人生中的影響,看起來很重要,實質很有限。譬如愛讀書者眾多,就算你一年讀了50本書,就算你學習了各種領域,那麼,很多人或 許感覺到,自己的知識雜亂無章毫無系統,僅僅是聊天談話的時候,彷佛無所不知,是個健談者,但對於工作、公司而言,有多大的用處呢?所以,我們需要保存。

保存

很幸福,我們處在電腦普及的時代。那麼,無論是思維導圖愛好者,還是用紙質筆記本記錄者, 還是用電子文檔記錄者,我們都意識到了我們的知識需要保存,需要我們隨時調用。那麼,起到隨時調動的目的,才是我們保存的目的。為了複習而保存?別逗了, 信息爆炸的時代,有幾個人真的可以去複習?這不是簡單的毅力的問題,而是如何對待知識的問題。大家都下載過很多資料,我相信,95%的人下載的資料,大多 沒看。換個角度去看,假如這個下載的成果,成為你的知識庫的一個索引呢?

共享

名角們,尤其是專業類型的,你們為什麼寫原創寫專欄寫博客?很簡單,寫出來的原創東西,我們需要有人看,這個精神叫做共享精神,對他人很有益。但是共享同時也是利己的,作為PKM的重要環節,我們僅聊聊利己性。就我所知的,好的專業原創寫手,常常會收到優秀公司老闆或者老總的邀請,也常常會遇到共同創業的邀請。田志剛說的很精闢:要 讓別人知道你知道。這種共享,尤其是原創的共享,就直接顯示出利己的重要性了。

使用

有句老話不太準確,叫做百無一 用是書生。還有的滿腹經綸的失敗者告慰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在 PKM中,有三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你所擁有的知識夠專么?你所擁有的知識夠獨特么?你在自己的專業知識領域擁有個人品牌么?如果沒有,你怎麼用?只有返回前三個環節再次耕耘吧,抱怨無用。

創新

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統計數字是99%。恐怕敗就敗在創新二字。PKM中談的創新,是你擁有了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足夠多的時候,再去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而超越,這才是本質的創新競爭力。而不是琢磨一個好點子,而這個點子是撞大運,裝上了很牛X(低概率事件),撞不上說這是風險。

高手入門的知識管理:

我選擇了Vim以及Vim的插件Vimwiki來作為我整理知識庫的工具。關於工具與心法誰更重要的爭論,已經聽過很多,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蛋與雞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對於當時的你而言,怎樣做才是最正確的。

個人知識管理的流程

數據採集(筆記,軟體,思維導圖)

知識提煉(學以致用,用以致學)

加深理解(將自己思考的總結寫出來,發布到Blog;或是直接Wiki存檔)

Wiki 存檔(最後利用Wiki將這些總結存檔,將知識結構化,形成自己的思維地圖)

資料管理——針式個人知識管理軟體

針式個人知識管理軟體,有著一個優秀的特性,那就是它支持管理所有文件類型, 而這門功夫只有「針式個人知識管理軟體」獨有,可謂是獨步武林。我測試了這麼多的工具,大多數都只是支持單一的格式(Txt、Html),或者有限的幾種 格式。而如今,知識載體已經變得多樣化了,文本、圖片、音頻、視頻都可以承載大量的知識,如果僅僅是支持一兩種格式的文件,明顯不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另 外,它還支持樹狀列表,支持標籤管理,快速搜索(確實很快),顏色分類。

當然這款軟體還未成熟,但是已經有眾多優秀的特性。我與該軟體的開發者談過,我的建議是,工具不應該承擔觀念傳播的責任,工具僅僅是有助於觀念的傳播,希望他在開發該軟體的時候避免過於理想主義,而專註於工具的本身。

思維導圖——Xmind,Freemind

思維導圖,是很好的筆記工具,以及思考工具,很多場合都可以使用。思維導圖適合橫向思維的發散。另外,我正在嘗試使用概念圖工具,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相比較來說,概念圖適合縱向思維的發散,偏重於每個動作的連接。

筆記軟體——CintaNotes

我使用CintaNotes的原因是,它可以一鍵保存文本,從任何格式,只要是文本, 就可以用它來保存。另外它還可以將它保存的內容導出為Txt格式文件,方便與Vim結合。

Wiki—— Vim,Vimwiki

Wiki 是最重要的地方,是知識管理的終點,最終所有信息都要存放在這裡。通過關鍵字,可縱向以及橫向的管理知識節點,方便。在使用Wiki的過程中,都會面對一 個困惑,就是Wiki該怎麼寫?因為wiki的思維方式,很多人還沒有嘗試過。而wiki代表著的思維方式,就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方式。

我 使用Vim,是因為Vim是最方便的文本編輯工具,可以使用它的內建命令,以簡單的步驟實現複雜的要求。最重要的是,Vim裡面內建了正則表達式工具,可以用一個命令取代重複的工作。

而 Vimwiki的特性,不用我多說,因為Vim是如此強大,而與Vim結合緊密的Vimwiki自然是首選。而Vimwiki在使用上也很方便,基本上是屬於所見即所得的方式,雖然實現起來還有點簡陋。但是勝在簡單,夠輕,適合個人使用。而Vimwiki的官方主頁上也寫著,Vimwik就是專屬於個人的 Wiki工具。

參考:學習能力提升進階http://weavi.com/35043

關於神器Weavi——不到最後不放大招

Weavi是什麼?

Weavi是一個非線性文本創作、管理與分享平台。給人的感覺像是另一個維基百科,但是又有明顯不同。這種差異化源自對碎片化信息的理解與收集過程不同。

那究竟什麼是什麼是非線性文本呢?在日常中讀者閱讀的小說基本上都屬於典型的線性寫作文本,特點是單一的視角和流程並且具有強因果關係,如果單獨提取其中一段,便讓人無法理解。而諸如維基百科中的一個詞條,就可以被理解成一種非線性文本。單獨截取中間一個小標題,底下的文字就可以獨立存在並被人理解。而絕大多數人在閱讀非線性文本的時候都不會全部讀完,只選取自己需要的部分。

當然,非線性文本並不局限於此。《冰與火之歌》、《我的名字叫做紅》等世界暢銷的小說都是以非線性文本的寫作方式完成的。甚至很多中文古典小說《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等都有非線性文本的影子。更不用說如《史記》、《漢書》等紀傳體史書了。

參考:如何創作一個多線敘事結構?

而針對非線性文本的編輯,Weavi並不是第一個專業的軟體,比Scrivener就實現了針對非線性寫作的支持。但是此類軟體的價格高昂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可能會有些無法承受。而且缺乏碎片式收集和分享功能。而Weavi則正是適合非專業用戶進行輕型的非線性協作與分享的在線工具。

當使用傳統的Word撰寫文章點擊保存後,就是一篇文章的結束,對於Weavi來說,點下保存,卻才剛剛開始。

Weavi可以不用考慮究竟從哪開始進行寫作,可以先把要寫的東西列出來之後再整理。換句話說,在下筆前不必考慮現在正在撰寫的文字在未來的整個作品中要放到什麼位置,因為不管它放在哪裡屬於哪一個層級都不會對未來的整理造成障礙。

就像這樣:

除此之外,Weavi 的目標不僅僅是作為一款非線性寫作工具出現,更多的是為了之後社交化的擴展。提起基於文字的社交平台,我們總是想起最近火起來的 Medium 以及它在中國的追隨者簡書和十五言,然而 Weavi 想要做的卻和 Medium 不太一樣。

Medium 的社交是基於讀者的共鳴,本質上仍然是一種作者與讀者,Blogger 與訂閱者關係的美化。而在非線性文字平台上,社交可能意味著再創作與續創作。類似於 Github 中 Fork 的概念,只要一個作品流的原作者同意,那麼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在 Weavi 上建立一個作品的分支,從某一個節點開始續寫自己創造的新內容,甚至在寫過一部分之後能再進行合流。這在許多同人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是一種強烈的需求。Weavi 的這種模式下雙方的互動都是寫作者,是一種對等關係,重新定義了文字社交媒體的概念。

參考案例:《三體》漫畫版的協同創作、Rust手冊中文版協同翻譯計劃

此外,Weavi不單單只能被當成一種文本編輯工具。它還包含著更多的實用性功能。以記者為例,作為一名記者每天會接觸到大量的稿件,在整理的時候往往是使用文件夾加文件名的的方式。而使用Weavi則完全不必這麼麻煩,在有大量的文章需要管理的基礎上,Weavi就可以依照非線性標題模式建立完整的構架,可以非常方便對以前的文章進行搜尋整理、整合、關聯和再編輯。尤其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本像建立思維腦圖這種繁瑣的工作也能很方便的完成。無論是工作大綱還是活動安排,在Weavi上處理都遊刃有餘。

參考案例:文明的細節、中國口述歷史檔案

與前述工具相比,Weavi的特點在於能夠集學習、保存、共享、使用的場景於一身,仍能不失簡潔與輕便。在功能上亦能夠滿足類似於思維導圖的個人知識庫管理和類似於Github的簡潔、快速的線上文字協作。

Weavi愛好者可以加入微信群認識新夥伴、交流使用心得啦&<(?????)&>

http://weixin.qq.com/g/AWUWBDVQMxImaoE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或者關注Weavi微信公共帳號,了解更多:

http://weixin.qq.com/r/LXW-p2rE4TeerS7E9yA- (二維碼自動識別)

No click, No surprise : )


從書本或者網上記下來的知識,那會變成「知識」。樓主所說的自己的知識=心智技能。從」知識「到心智技能有4個階段,不知已不能,知之已不能,知之以能知,不知以能知。這個過程叫做,標準化。到達第四個階段有幾個途徑,最有效的就是變式練習。另外說一句,我想你現在標準化程度最高的應該是加減乘除,因為應用題和我們數學做的最多的題型大多都是變式練習。哦,對了,前幾個階段的時候」知識「的作用幾乎只能當成老師教別人。


應用很重要啊,看到的東西及時地跟身邊人討論、腦暴、聯想。每天要適量不能太多,晚上回顧,每周對這些東西理出一條思路來。多想也多說,學會應用。


網上閱讀-整理筆記-輸出(微博,博客等)


欣喜,學習中


推薦閱讀:

什麼是思維導圖?怎麼畫?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人變聰明?
「腦洞大開」的「腦洞」指的是什麼?
XMind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使用技巧?
請推薦一些鍛煉思維縝密的書籍(循序漸進為佳)?

TAG:筆記 | 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