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爾弗雷德大帝是英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大帝」?

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唯一一位the Great,原因是什麼?威廉一世或者獅心王,維多利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都沒有阿爾弗雷德偉大嗎?


首先……

克努特大帝:我難道並不是於法理之上所被認可的英格蘭王嗎???

其次……

敖德利谷·味大理提出亞佛烈是首位擁有支配整個英格蘭的權力的君主的觀點,巴利的瑪竇(帕里斯的馬修)支持此觀點並聲稱「鑒於其功績,亞佛烈被稱以偉之名」,而此前曾享有頗為可觀的名望的埃塞爾斯坦的聲譽已於同時期被馬姆斯伯里的威廉等史家所呈出史料的負面性內容所玷污,且於中世紀後期持續遭到抹黑。

再者……

至伊麗莎白統治時期,上流社會再度泛起對於諾曼征服之前的歷史的興緻,然而彼時除被收藏家所收藏的亞色略的《亞佛烈傳》的手稿之外,並無對於其他盎格魯-撒克遜君主的可觀的傳記性文獻得以流傳下來,於是亞佛烈大王的名望藉此機遇再度膨脹,並於此後開始頻繁地出現於歷史與文藝著作之中,直至今日亦是如此。

最後……

個人認為,較之於亞佛烈大王的文治武功,題主所列舉的其他幾位君主為英格蘭所做出的貢獻確實仍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包括那位「Billy the Bastard」。


謝邀

拋磚引玉

對於阿爾弗雷德大王不是太了解【只知道維基和百度上看來的內容】

但在下還能說一點關於「獅心王」理查和維多利亞他們不能被稱為「the great」的理由。

首先,「the great」近乎是對統治者最高級別的讚賞,是「精英中的精英」,而這個稱號也對統治者有極高的要求,比如:

1.統治者不僅要有拿得出手的「武功」,在「文治」上也要有所建樹;

2.統治者是有超越時代的野心、理念和戰略構想,能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帶入新時代;

3.統治者自己得有超乎尋常的人格魅力和領導國家的天賦之才,能以自己的言行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讚賞;

4.不止能成就個人功名,其影響及政治財產還得能延續到後世,不斷推動歷史的發展。

—————

先看看我們的「獅心王」理查同志……

理查戰場上英勇無比,也頗具將才,對宗教義務的擔當也為人所敬仰。

但是…先是得位不正,再是為了聖戰搜刮民脂民膏,然後搞臭和周邊一大票來自全西歐的權貴的關係,而且浩浩蕩蕩的聖戰還失敗了。

之後牆倒眾人推,法王腓力趁他不在之時意欲奪回英王在法國的土地,然後理查自己在德意志被抓(干涉西西里繼承戰爭的苦果),皇帝亨利向英國索要贖金時,其弟約翰還表示:再多關一年,我給你兩倍贖金!

【亨利六世:woc?(; ̄O ̄)】

不僅再次搜刮英格蘭民脂民膏,還屈尊向皇帝稱臣才得以返回早就一團亂的英格蘭,雖然英格蘭亂成一片也並不全是理查的鍋(無地王趕緊麻利地出來背著),但之後理查也沒能來得及好好「收拾舊山河」就離世了……

「獅心王」被英國人民紀念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此英勇的領導者是他們所希望的。

但可以輕易看出理查完全配不上「the great」的稱號:其人格魅力奇差,文治武功難以與「the great」相稱,死後留下的攤子並沒有把英格蘭領向「更好的時代」。

—————

維多利亞女皇是個比較尷尬的話題…

因為在君主立憲,權力歸於人民和議會的狀況下,「the great」的稱號幾乎是不可能落到立憲君主頭上的。

因為君主手中並無太多實際權力,高瞻遠矚的、出謀劃策的、執行決議的都是議院,功績是幾乎不可能都歸到一個君主頭上的。

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主要功臣也並非維多利亞,她只是那個時代的象徵。女皇對於政治的直接參与度可能還不及其夫阿爾伯特親王,但她依然是個好君主,因為在立憲的時代,不過度干政的君王才是好君王。

不過,時代原因也要考慮在內,女皇離「the great」也差了十萬八千里啦……

————

不過也可以由此來思考一下威廉一世。

個人認為「征服者」這個稱號比起「大帝」更適合他,因為威廉正是以其「武功」——征服英格蘭聞名。

其文治也包括知名的「末日審判書」和對英格蘭的法制改革,引入法語等,但都遠不及其征服行動有名。

他的確將英格蘭帶入了新的時代,讓英格蘭走入中世紀與更完善的封建制度,但英格蘭人(尤其是盎撒人)並沒有在他統治期間立刻走上強盛的道路,他所開創的時代並沒有立刻體現在國家的總體實力上。

再加上威廉一世死亡及下葬時的那些鬧劇…他完全就不是以一位「大帝」的形象瞑目的。

不如說威廉正是阿爾弗雷德大王的對立面:外來征服者2333

威廉對英國歷史的發展有極強的推動作用,但他也沒能達到「偉大」的境界,離人傑中的人傑的「the great」還有距離。

但「征服者」這個稱號已經很威武,也很形象了。

—————

抱歉,對伊麗莎白女王缺少認識,所以我也不指點江山、誤人子弟了。

—————


The Great 這個稱呼被應用的很廣泛,你去維基百科查 List of people known as "the Great" 就能看到數十個。實際上不僅僅是君王,一些貴族/領主,教宗,軍事統帥等都擁有the Great的頭銜。這個稱號最早可追溯到居魯士二世,之後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波斯王之中傳遞,直到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征服古波斯帝國後成了亞歷山大的個人稱號。而從希臘化時代開始,這個稱號已經是君主等的自封稱號(比如安條克三世)或者給偉大人物的稱號(比如龐培)。

至於為什麼阿爾弗雷德大帝(?lfēd)能稱之為the Great,我能想到的有兩個原因。

I .阿爾弗雷德代表了一種英國人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參考二戰時的大不列顛,力抗德三。這一點是很多英國國王所不具備的。(其實就是人們的愛國情懷)

II .阿爾弗雷德本人的文治武功。偉大雖然沒有明確標準,但一個寬泛的標準還是存在的。畢竟不會有人說把Lackland封為the Great。軍事方面,阿爾弗雷德在維京人入侵,7個國家僅存威塞克斯時力挽狂瀾,打退維京人,解放倫敦,保衛了英格蘭,推動英格蘭統一進程。改革軍隊,建立常備軍。內政方面,頒布阿爾弗雷德法典;創立貴族學校,振興學術,親自參與翻譯了哲學的慰藉等拉丁文典籍;改革貨幣制度,恢復國內貿易;推動宗教復興等。(還有一個就是他首稱盎格魯撒克遜的王)

"學風不古,他重塑學風;教育不興,他重振教育。法律威嚴不再,他重樹法律威嚴;宗教威望不再,他重建宗教威望。他從強大敵人的手中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只要人類不忘記歷史,他的名字將永世長存。"


因為這個描述是削足適履搞出來的


因為威廉一世是個法國化的諾曼人

紅黃毛也是個法國人


喀努特大帝(Canute the Great):題主你再說一遍?


因為great是偉大的意思,龐貝不也沒有稱帝嗎,也叫great


可能是因為,他會把蛋糕烤焦~


全面性。是他想乾的,而不是那個時代想乾的


借用狄更斯的話來說:

在艾爾弗雷德大帝的統治下,英格蘭撒克遜人性格中最美好的特點第一次得到了激發,並且首先在這位國王身上體現出來。那是全世界各個民族當中最最偉大的品質。走路也好,乘船也罷,撒克遜人的後代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行進,不管他們去往何處,就算到了世界最邊遠的地方,他們也一樣耐心、堅忍,從來不會在精神上屈服,更不會背棄自己認準了的事業。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不管全世界哪兒都一樣;荒漠中、森林裡、大海上,不管是烈日熾烤,還是寒冰凍體,撒克遜人的本性從未動搖。法制、工業、人身財產安全,以及所有經過長期堅持不懈才能換來的偉大成果,這個民族的人走到哪裡,它們就必然會出現在哪裡。

我停下筆來,一面思索,一面讚歎著這位高貴的帝王,撒克遜人所有的美德都被他一個人佔盡了。他勝不驕、敗不餒,堅持不懈、絕不動搖,勝利時胸懷雅量、失敗時心存希望,熱愛知識、真理、公正和自由,注意人民教育,為了保存美麗的古撒克遜語言,他做出的貢獻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多。沒有他,我現在講故事所用的這種英語方言,會缺失掉二分之一的語意。據說英國至今還有些最好的法律都是在艾爾弗雷德的精神啟示下制訂的。那麼,就讓你我一起祈禱,希望它能鼓舞我們英格蘭人的心靈,至少讓我們在見到矇昧無知的同胞時,能夠終己一生竭盡全力去教化他們。告訴那些統治者,是誰有責任教育人民,又是誰玩忽職守,並讓他們知道,自打公元901年之後----雖然過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們創造的福祉卻少得可憐,跟艾爾弗雷德大帝的光輝榜樣比起來,他們可是差的遠呢。


威廉是個私生子出身的諾曼暴君,獅心王是個連英國都沒去過幾次的法國人,把英格蘭從異教徒手中解救出來的阿爾弗雷德怎麼看都要比這倆牛吧。


要我說都是翻譯的鍋


推薦閱讀:

查理、腓力、亨利、路易,法國國王的稱號為什麼這麼凌亂??
如何評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二戰前期德國為什麼能橫掃歐洲?
為什麼波蘭與立陶宛維持【邦聯】狀態長達一百多年?

TAG:英國 | 歐洲歷史 | 中世紀 | 丹麥Denmark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