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大學辯手思維上的局限或缺點主要有哪些?


有的辯手太把辯論當一回事了。

辯論好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比別人「口才好」,更不一定比別人聰明。因為辯論中,技巧非常重要,一個接受過訓練的人比起沒經過訓練的人辯論能力強,本來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是說我把一個人辯得啞口無言,我就比他聰明了。

由於有些辯手很難分清生活和辯論賽的界限,喜歡把比賽的思維和技巧帶到生活中,企圖通過這些技巧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實際上是十分可笑的。因為足球踢得好就用踢球來制服犯人的劇情是漫畫里才有的。辯論其實也是同理,只是辯論更加容易讓人產生「我很聰明」的錯覺而已。

甚至有人把輸贏的概念都從辯論賽場上帶下來,遇到任何問題只知辯論不知討論,這是很多辯手生活中遭人討厭的原因,也是辯論賽招黑的主要原因。

辯論本身就是個先射箭再畫靶的遊戲。比賽中無論如何都要維護己方的觀點,但這只是為了獲得遊戲勝利的技巧而已。對辯手個人的發展而言,生活中不接受他人觀點中任何可取之處的話,實際上是自己封鎖了自己進步的可能性。

還有的辯手,自己某場比賽準備過某個辯題,結果自己都給自己洗腦了,之後生活中也固執地維護賽場上的立場。實際上一個問題之所以能夠成為辯題,就是因為其有著很大的討論餘地,沒有絕對的對錯。

最後總結一下,有的辯手希望能將辯論擴大到自己的整個生活,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經被這個小小的比賽困住了。


更新追加一些我的觀點和解釋。

評論里有些討厭辯論的朋友可能認錯隊友了,我是辯論愛好者,大學時期在辯論隊呆了三年,非常喜歡這個活動。

正因為我喜歡辯論,所以我才會不斷提醒自己注意言行,不要給辯論招黑。本答案是寫那些給與我想法一樣的辯論愛好者看的。屬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類的。

同時我也一直向不了解辯論的人普及一個觀點:辯論只是一個競技比賽而已,並沒有感化他人或是尋找真相的責任。

辯論隊員們每天努力訓練,為比賽進行準備,單純地只是想贏比賽而已。所以請不要對我們有過高的期望,也不要賦予辯論賽過多的意義,謝謝了。


我跟楓哥的觀點差不多,我覺得大學生辯手主要思維缺陷是理論跟不上實踐,而同時辯論也允許大家由自己的詮釋來解讀事情,只要對方駁不倒你的解讀就可以獲得勝利,因此比較容易導致許多辯手,包括我自己,由於閱歷的匱乏導致許多事情容易停留在自己的想像,而不是去認知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怎麼回事,甚至發現不了這個問題,覺得對世界了解的比較透徹了。

舉個例子,我們拿到數據比較喜歡帶著立場去看,然後把數據講成符合自己的認知和立場的,而不是去了解數據背後真實世界的機理。

比如我自己曾經也打過交通擁堵費的辯題,我也大量引用了北京和其他國家的面積,道路網密度,汽車密度的數據,來說明北京的擁堵問題其實是由於規劃不合理,規劃合理大可以去解決,當時我覺得自己講的挺有道理的,確實也沒發現問題出在哪裡,直到我看到一位答主的回答,講了北京的現實情況,才發現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是了解的太少,基本的常識也太過匱乏,以至於很多東西其實也是空談。

所以辯手還是應該多通過實踐和閱讀去了解更多真實世界的信息,而不是停留在自己構建的那一套,否則就容易停留在@王秋意答主說的太把辯論當回事,喜歡耍小聰明的地步。也才能真正不斷進步。但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我覺得辯論對我的思維提升還是很大的,以前我的思維能力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我覺得大學生辯手的思維,本質上也就是大學生的思維。

思維的缺陷和局限也是一致的。

以及,

一個人的思維主要還是受制於階層和閱歷,其次才是讀書。

大家總喜歡勸人讀書,無非是因為前兩個不大容易靠自我努力調整,而已。


挖坑,近期填。(12月22日更新)


Q1:局限真的存在嗎?

一、局中人如何能談局限

這看似是最好懂的道理:讓還在讀中學的孩子去評述中學教育的局限豈非強人所難?

但更值得玩味的卻是,如果你真的去問那些——尤其是國內中學體系里的尖子生——「你覺得中學階段的教育會有什麼局限嗎?」

他們非但不會誠懇地承認自己在這個問題上一無所知,反而會奮力強調

  1. 「中學的知識」也非常有價值,甚至比你想的還有價值得多;
  2. 即使有些「中學生」已經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不足甚至缺陷,也不能證明那是「中學教育」的錯,那是他們自己付出的還不夠多、學的還不夠努力;
  3. 學好當前的課業內容已經非常難了,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有這個水平的;
  4. 如果問出這個問題的你也是「中學生」,那麼我要嚴重懷疑你的動機是不是想偷懶;
  5. 如果問出這個問題的你是大學生、博士生、企業家等等「圈外人」,那麼一定是你不懂「中學」,「中學」跟足籃球差不多只是個小孩子的遊戲,本不是不能也不應有你們說的那麼好;

你看,這些回應兜兜轉轉全部沒有離開答者的認知範圍——「中學」本身,也沒有正面回應到底是否存在、以及具體存在哪些局限。

千萬不要低估一個局內人,尤其是局內的「既得利益者」,對整個體系的依賴和為之辯護的決心

(「初始,你恨它們。進而逐漸習慣。假以時日,終將依賴它們。這就是,體制化。)

辯論圈,也不能例外——客觀認識這一點,是對此問題展開有效討論的前提。

http://mp.weixin.qq.com/s/TJthjCfzR8cnUEFzB_xYmQ(範文一篇,作者邱晨)

二、以最大的善意推測中國辯手的思維水平

三、批判性思維的局限


Q2:局限真的嚴重嗎?

四、客觀水平有那麼理想嗎

五、三個小故事

六、思維定勢的結構性成因


Q3:Cohen教授口中的「戰爭式辯手」還有的救嗎?


最近三十年,沒看出任何辯手的局限或缺點是在思維上的——全都是知識上的——如果不包括人品上的


說一個前幾天遇到的例子吧~

一個非常好的16級辯手遇到預判立場之外的東西很自然的產生以下措辭

「您方應該攻擊我這裡」

「如果您方不攻擊我方XX數據則我方成立」

「您方不應該糾結XXX(可行性相關),為什麼不質疑需求性呢」?

「那就是對方的責任了」

~~~~~~~~~~~~~~~~~~~~~~~~~

其實現在的辯手們已經很厲害了,受到了比我大一大二時候好的多的多的訓練~

不過在這樣的訓練下,可能是因為比賽的強度較大,且比較要求執行性,通常執行力強於對論的深層次價值觀領悟能力。在預判之內不說滴水不漏,至少能旗鼓相當,但是一旦在預判之外就很容易用技術手段解決。這個也非常能理解,畢竟很多比賽是不能任性的~給一旦小小的建議,如果有時間,打一些非功利性的比賽,好好琢磨琢磨」到底為什麼這麼想」。

似乎偏題了,並沒有回答 中國大學辯手思維上的局限或缺點主要有哪些?

中國大學辯手這個概念太大了,沒法說 也說不清

以上


反駁本能太強,不謙虛。


認為一個遊戲得到的是真理。

賊可笑。

認為自己的立論只有無懈可擊才能上場比賽,不惜臨場改論,

賊荒謬。

認為每一個評委都應該為了他們的觀點去心證,

賊幼稚。

認為例子多就是邏輯強,

賊悲哀。

認為輸了一場比賽就沒有勇氣打下一場,不自我檢討反而怨天尤人(畢竟是靠評委靈活仲裁的嘛)

賊恥辱。


作為受過正規辯論訓練、高中和大學都是校辯論隊隊員的我,似乎感到了這道題目背後滿滿的惡意,哈哈哈!老實說,這個題目我很感興趣,不請自來,講兩句吧。

高票答案里說,某些辯手無法分清辯論和生活,總是試圖用辯論技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想,這種人肯定是有的,但絕不是真正的辯論高手,更不能代表大學辯手這個群體。

在很多人眼裡,所謂辯論高手,大概就是說話滔滔不絕、旁徵博引,凡事總要爭個是非黑白(或者試圖顛倒黑白),如同一隻好鬥的公雞——這種人當然惹人討厭。

然而事實正好相反。

真正擅長辯論的人,在生活中通常並不好辯,甚至有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我就有幾位朋友,辯論水平很高,但是生活中性格偏內向,人多的時候不愛講話,不喜歡錶現自己。)

需知要成為一個頂級的辯手,嚴密的邏輯思維、敏捷的反應速度、靈活的語言技巧、紮實的國學底蘊、從容的儀態氣度,五大要素缺一不可。試想,如果一個人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遇事會不知道分析原因、查證事實、對比實力、預測後果,而只想用所謂的辯論技巧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人具備紮實的國學底蘊,受過良好的國學教育,還會像潑婦罵街那樣為雞毛蒜皮之事爭得毫無風度?

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懂辯論,所以不好辯論。辯論之道,往小處說,不過是邏輯和語言的遊戲罷了,遊戲豈能當真?往大處說,這是一門藝術,思維的碰撞、語言的運用,自有其美感,就如音樂和美術一樣——音樂和美術當然也不能用來解決多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所以說某些辯論高手真正的缺點(如果這算缺點的話),恰恰不是話多、好辯,而是在生活中不喜歡講話、爭論,進而給人以疏離之感。

試想,如果你想成為辯論高手,總要看很多書。當你書看得越多,心中的世界越大,眼前的世界就顯得越渺小。很多別人眼裡的是非曲直,在你眼裡會不值一提,很多別人眼裡的成敗利鈍,在你眼裡會不值一爭。更何況生活中的爭鬥,更多是實力的比拼和利益的考量。如果你愛上辯論,愛上其中邏輯和語言的美感。那麼生活中各類紛繁蕪雜的話題的討論、爭辯,絕無可能把這種美感帶給你,於是你會更願意緘口不言、冷眼旁觀。

當然了,上面所說的只是一些辯論高手的特質,也依然不能代表大學辯手這個群體——在我看來這個群體是在太廣泛了,廣泛到無法概括。我大學時是學院辯論隊的隊長,在我的隊里,有各種各樣的隊員,他們有的人真正熱愛辯論,有的人只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一種經歷,也有的人懵懵懂懂淺嘗輒止,又豈能一概而論呢?


我的室友是院辯論隊的二辯,在打辯論之前經常會與我討論一些立論問題,並且由此讓我對現在的大學生辯論有了些感觸

首先,低水平最普遍的問題是「缺乏邏輯思維,但是又看過很多雞湯」

具體來說,就是很多所謂辯手在生活中缺乏最基礎的哲學常識的學習,但是又常年閱讀了《讀者》《意林》等書籍,於是他們就會產生「我讀的書很多」、「我讀得書都很深刻」、「我的思想也很深刻」等一系列幻覺,在立論等過程中就會莫名引用一些奇怪的大道理。常見的表現有如「眾所周知……」這種直接假設某一大道理具有先驗性和真理性的句式,說實話,在辯論中看到這種句子真的令人作嘔。(但是這樣的比賽對於外行人來說打起來往往場面還是挺好看的,畢竟張嘴愛與和平閉嘴善與道德,符合大多數人在雞湯中建立的價值觀)

還有一個問題是缺乏歷史常識和政治常識,其實這個問題和上面那個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在他們的腦袋中有這麼一句話「雞湯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室友他們每場比賽平均會出5套立論,平均每套立論我能從裡面找出3個邏輯錯誤、5個語法錯誤、1個常識錯誤、兩個未經論證的莫名引用。

這些問題說到底只是一些低水平辯手才會出現的問題,如果要說中國大學辯論普遍的問題的話,我想應該是目前的辯論體制決定了辯論只能停留在詭辯的層次上。

因為當今辯論不是辯手的比賽,而是辯論隊的比賽,不能以個人喜好為標準選擇辯題,而只能抽籤決定,這就要求辯題本身必須是公平的,雙方很難具有鮮明的矛盾性,於是很多辯題的實質其實就變成了「三除以二是等於1.5還是等於二分之三」這種辯題,這種辯論其實只是考驗辯論隊的邏輯自洽能力和詭辯能力,缺乏深度。一個出色的辯論隊抽到正方能贏,抽到反方還能贏,這與辯題本身是無關的,也因而很難產生有深度的有價值的思想。


我只是一個年輕的辯論愛好者,我不敢說什麼中國大學辯手的局限,但是也有些話要說。

現在打比賽,就感覺像被趕著做程序,寫主觀題。年輕的辯手,把辯論當作程式與規律,作為工具和手段,缺少了一種辯手的風骨。很多時候我很羨慕老牌辯手,倒不是因為他們的技巧多,也不是因為他們資歷老,而是他們或她們有著辯者的風骨,有那種飽讀詩書的濃厚氣息。

當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是風骨。

我只是不喜歡現在一眾自封神神仙仙,王王帝帝。


1.大學生思維的局限就別特指辯手了。

2.功利主義泛濫,理想主義凋零的鍋別讓大學生背,成天說人家不務正業,這個活動換不了多少錢的不也是你們嗎?

3.如果說大學裡還能有一批人秉持著理想主義去對抗現實的人,也就打辯論的了。

4.任何一項活動,擴大受眾和裝逼是永遠的蹺蹺板。

5.所謂閱歷,不是你看過多少人,走過多少路,而是你親眼見過最黑暗的社會是什麼樣。

6.連很多成年人都沒見過最黑暗的社會是什麼樣。


歡迎大家來到

「一看就知道有些人沒打幾天辯論就來瞎逼逼」系列

以及……高贊答案下的評論很多也說明了這一點……

不過,大概也能看出,很多辯手理解能力的確不行的問題了。

(更新 甚至還有人沒打過辯論看了幾個菜雞辯手就來亂說話233333)


怕輸,不敢和對方達成共識。


之前2015新國辯上,少爺點評的中國人民大學那場藝術工作者應該有出世還是入世情懷。

他說,你們這個年紀的辯手,都是社會的「索取者」,這個我要,那個我也要。但是索取到了一定程度,你會想,這個我可不可以不要。

但這個時候你發現,靠,拿都拿不掉了。

年紀越大越會懂這個道理。等你發現有一件事情可以讓你暫時放下這些,這個價值高。就像喝酒還有藝術,它們能讓你陶醉其中,達到忘我的境界。

後面往這個辯題上靠的推論不是重點,重點是從「社會索取者」到想要脫離社會桎梏的轉變,使當時才大二的我印象深刻。當時擺脫不掉焦慮索取,恰好中槍,希望能對年輕辯手也有所幫助。

以上


辯論作為一種競技活動了,那麼辯手就類似於運動員。

運動員有些並不是很健康,反而一身傷病,畢竟單純的訓練和運動不算是養生。

辯論的話,其實類似於演講,講究的是辯論技巧,道理是其次。

真理越辯越明,辯論賽不算。


我個人覺得中國大學辯手的局限性在於知識的深度廣度和思維的嚴謹全面。

我是我們學校辯論隊的辯手,加入才半年。但是就我目前看到的情況。我覺得是這樣的。

我進了辯論隊之後,才發現和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以前以為的辯論,是正反方博古論今,引經據典的憑藉各自的邏輯思維能力,論證自己的觀點,駁倒對方。但是現在我發現,實際的辯論,那些知識性的東西並不很重要,因為有賽前很長時間讓你去搜這些東西。所以即使你什麼都不知道,也沒關係,有電腦有百度有知乎,給你想要的所有答案和資料。至於我所說的思維的嚴謹全面,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被技巧所彌補或者說是代替。

還記得我們領隊告訴我的一句話,如果對方拋出一個你不能回答的問題,你不用理會,甚至不用回答,你只需要隨便說,說自己的觀點,甚至不用去論證。表面夠熱鬧夠好看就可以。

現在的大學辯論賽,多的是用語言的技巧和迅速的反應。這也算是另類的優點(可以這樣說吧)我甚至有時候覺得,只要有了技巧,反應夠快,就能成為一個辯手,稍微有點邏輯就是優辯。

我不知道是不是辯手本來就該是這樣,不需要很多知識和思維。反正,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辯論。

而且,而且!我總覺得,辯論賽的輸贏被看的太重要。我們的一切,都要以贏為目的,說實話沒有什麼辯論的樂趣,幾乎,完完全全,就是一場技巧和反應力的「競賽」。同時,形式化,是的,場面打的好看熱鬧,竟然是評委打分的很大的一個參考點。每次打辯論,都覺得挺累的。

我也不知道我所說的局限性是不是普遍存在的,至少,就我所處的這個辯論環境,是這樣的。也許是我以偏概全,但是我還是想說出自己的看法。

還望海涵。

以上僅僅是我的個人想法,如果有覺得不對或者存在偏頗,歡迎指出。


把辯論完全看作辯論

這其實可以說不是一個缺陷而是必經的一個階段。

怎麼說?其實一兩年的比賽打下來會發現好像辯論成了一個套路化的東西,每次都是定義標準論點走下來,捫心自問,你真的理解你在說什麼嗎?多問幾次。不是你能按照思路理下來就代表你真的理解了。在這樣一種怪異的狀態下很多時候我們是在詭辯,一種無理也要說三分的心態。其實大部分辯題(確實有一些辯題極度無聊)站在正反方的立場上都有思考的餘地。

這時候我們發現一件什麼事?我們所謂的辯證思考其實是如果我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站在一個本不是我的立場上我也可以對這個立場進行維護,強調的是剖析以後尋找可以維護的地方。可是,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理解別的立場的內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想要扭轉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說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可能會讓自己的價值觀遭到衝擊,甚至演化為虛無主義。(?個人愚見)

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

以上


什麼鬼問題……中國人劣根性還不夠,再來個中國辯手的劣根性?


辯論是一些快餐性知識的釋放。在華麗的語言技巧,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很多問題一討論細了,那就不是讀幾年大學能搞清楚的了。很多學者終其一生也只能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


推薦閱讀:

你所知道最精彩的辯論是哪一場?
如何反駁「不往地上扔垃圾,保潔阿姨就會失去工作」?
辯論賽二辯包括哪些技巧?希望能給些技巧性的建議
如何完成一場有效、高質量的討論?
為什麼現在知乎辯論板塊都是各大辯論隊的八卦,對辯題技巧的深刻討論越來越少?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