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諾基亞的悲劇?
都是事後諸葛亮,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掣肘太多,難道你認為諾基亞的管理層還不如那些網友?
推薦這篇文章:手機巨人為何倒下?——100分的輸家諾基亞 諾基亞 鋒科技,不一樣的科技新聞_WeiPhone威鋒網如果不去居安思危,不去追求創新,曾經的優勢往往會成為今後發展的絆腳石。
《浪潮之巔》這本書也許能給你滿意的答案。從網上摘來一段簡介"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蘋果公司、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後被幸運地推到了浪尖。雖然,它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中間有些已經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們都極度輝煌過。本書系統地介紹了這些公司成功的本質原因及科技工業一百多年的發展。 在這些公司興衰的背後,有著它必然的規律。本書不僅講述科技工業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展示它的規律"這本書有趣之極,一但翻開,就根本停不下來了
我覺得諾基亞唯一的出路是跟三星學。也就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三星搞Android,搞wp,搞自己的bada,三條線並進。然後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的Android火了。盈利了。
對諾基亞來說,不要管世界上有沒有wp不要管自己megoo有沒有發布,儘快速度推出Android機型留住用戶是最重要的事。可惜諾基亞沒有做。於是後面無論做什麼也無法挽回了。
有人說這是事後諸葛亮,其實這是我五年前的觀點。
而且,除非你們認為諾基亞在管理與公司體制方面比三星遜色很多很多。否則,我不認為三星能做到的事情諾基亞就做不到。對於企業運營並不太了解。
只從近幾年的看,諾基亞的產品本身就有相當大的問題。2011年 推出N9 作為唯一一部MeeGo,還沒上市就已經被判了死刑。當然MeeGo衍生出來的Tizen和sailfish os如今也都不咋地,所以拋棄這個系統也未必是錯的,N9最大的貢獻是奠基了lumia系列的外觀設計。
2011年10月發布lumia800,作為諾家第一部WP,這台機子也就是看著挺美。微軟嚴重拖了後腿。
2012年1月發布lumia900,作為新一代旗艦,上市不久即被告知無法升級WP8,又是一例夭折的悲劇。
2012年2月發布最後一部塞班,諾基亞808,亮瞎眼的4100像素登場,可惜塞班系統+落後的配置註定這只是一隻玩具。
2012年9月發布lumia920,我認為這是諾基亞近幾年來唯一一款精品,外在內在都很有誠意。作為諾家首台WP8,920在微軟的框框條條之下還是成為了一台出色的手機。這點很不容易。但是同一代的其它機子都啥情況?連820這種僅次於920的機子都沒有高清屏?這是把820當炮灰的節奏?
2013年5月發布lumia925,920的登場一度讓我覺得諾記有希望了,但925的出現讓我覺得諾記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或者說微軟的確是豬隊友。大半年過去,推出來一台旗艦級的手機,居然還沒能完全超越去年的旗艦?那屏幕是怎麼回事?用的三星S3那時代的?大哥現在已經是1080P時代了居然你還出個720P還P排的機子出來?
2013年7月發布lumia1020,千呼萬喚的WP8+4100W終於出來,但是這920拍照加強版的配置是怎麼回事?那塊720P還P排的屏幕是怎麼回事?那個5999的國行售價是怎麼回事?PS:如今行貨價已經降到2799了..........媽蛋
2013年10月發布lumia1520,1080P+驍龍800,似乎又是跟得上時代的感覺,但是為什麼不把4100W也砸上去?還有這6寸屏幕怎麼回事?非要這麼大么?
2014年2月發布lumia929,同樣的1080P+驍龍800,而且是5寸屏幕的!我去,媽蛋這丫怎麼只在米國賣?明明歐洲WP的市場要好些怎麼不放那裡去賣?
2014年4月發布lumia930,好吧929的國際版,但是你已經遲到太久太久了。還有為什麼不把4100W放上去?
蘋果三星每一次發布新品都有很多人吐槽,都說是熟悉的味道原來的配方,但是人家每一部手機在在完全超越自家的前任,但看看諾基亞這是怎麼回事?慢其它廠商一拍節奏算了,自己做的東西原地踏步又是怎麼回事?也許是被十幾年的霸主光環慣壞了,諾基亞近幾年沒有一部堪稱完美的旗艦。低端機也慘不忍睹,前幾天幫姐姐買了台638,上手一開機我就後悔沒勸勸姐姐哪怕買個紅米也好啊。在天貓微軟買的1199,贈品一大堆,我說你其它配置差就差吧,好說歹說把720P屏幕用上吧。實在不行540x960好吧?
時至今日,諾家依然只有旗艦能夠用上高清屏幕,這意味著什麼大家一定很清楚,如今買個手機沒有720P的值得入手嗎(iPhone除外),而如今能夠買到的諾基亞行貨又有什麼?920已經停產停售,925、1020是720P但也是P排,此外1520那個大身板不是大多數人的菜,930最近才能開始買到。
我的920自己用著還挺舒服,但如果你要我給人推薦台WP,你說我好意思推薦一台嗎?諾基亞近幾年產品本身就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朱顏血·諾基亞》如果運勢不在你那一邊,那麼你的命運根本不是憑藉你自己的掙扎所能解脫的。當然,根據朱顏血的傳統,這過程必然充滿了背叛和出賣,而唯一的機會就是在故事的開始就不入局,而一旦開始,她的悲劇命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對於現在的諾基亞,只有死才是唯一擺脫命運的方法,可惜現在的性奴狀態,即使是死也不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這正是悲劇所在。
擦亮雙眼,遠離木馬。
結論很明顯啊 不選安卓,哪怕高端被iphone侵蝕沒關係,s60系統的低端甚至中端的流暢度在早期秒安卓這種渣渣好吧。有木馬,中毒了,把自己的利益跟微軟捆綁了。然後被微軟坑了。諾記的工業設計加上一個安卓 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當年的塞班手機,打開一個應用,界面各位置隨機分批次刷新幾秒後終於切換到應用界面,諾基亞覺得用戶能將就著就這麼用,手機就應該這麼卡,直到有人跑出來革他的命
nokia的悲劇是選錯了合作夥伴,而且把合作夥伴當成自己救命稻草,完全依靠這棵稻草。而且這顆稻草還是棵牆頭草。經驗教訓就是:任何時候都要靠自己。
這是自然規律,和人一樣,生老病死,年紀越大,反應就越遲鈍,新人才會有機會成長起來。像ibm那樣經常長生不老的,有幾個能做到。
諾基亞有兩個原因失敗,一是諾基亞想用原有的手機功能與現代智能手機作用相互平衡,失敗一次靠近智能手機一次。第二是原有的諾基亞商業思維。諾基亞習慣滿足更多用戶需求,所以要妥協更多。當市場佔有到百分之九十,它還要去考慮沒有佔有的百分之十。一個新的智能手機市場的思維是,只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用戶接受,我就可以做了。所以諾基亞不斷在智能手機市場變換自己位置,最終讓用戶不習慣,一貫諾基亞思維決定了它走不快,更新速度更不上。諾基亞的思維曾經讓它輝煌,現在讓它沒落,因為市場已經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的事,只有相對正確。
千萬別和微軟合作!!
我們看一下歷史:1981年,史蒂夫·喬布斯邀請比爾·蓋茨到蘋果公司總部洽談合作,並向蓋茨展示了還未上市的蘋果新設計的麥金托什個人電腦和漂亮的基於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蓋茨受此啟發後來推出Windows系統,迅速壟斷了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幾乎要了蘋果的命。而與此同時,IBM也正在和微軟合作開發新的操作系統,微軟自然在合作中各種不給力。當windows出來之後,如果不是IBM機智轉型, IBM很可能淪為普通的OEM製造商。office當年進入中國沒有市場,市場已經被WPS佔領,而且當時office與WPS不兼容,於是微軟請求與金山交換協議,將二者兼容,即使用office可以打開WPS的文檔,
windows流行後,利用系統捆綁office,將wps打敗。2000年9月,愛立信剝離旗下的移動部門,與微軟結成了「愛立信微軟移動合資公司」,並與微軟Windows Mobile結成了戰略聯盟。然而,這導致愛立信業績虧損,並最終轉投Android。
摩托羅拉:2003年9月,摩托羅拉推出了一系列基於微軟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最後搭載這一系統的摩托羅拉Q系列手機被稱作是「黑莓殺手」。然而隨著摩托羅拉業績遭遇困境,新的管理層通過Android來實現自救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認為騰訊公司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公司
在一種革命性的產品出現之後,總是要去學習並且吸收,如果這種產品有可能打敗自己當家產品,也要去嘗試一下
也許你會說張小龍如何如何,我想,如果環境不夠好,pony不點贊的話,張小龍受到的阻力可能更大
而諾基亞缺少能夠一錘定音並且為結果負責任的人,畢竟資本為王嘛
否則的話,以他們那麼多先進的東西,怎麼說也不至於搞這麼慘
如果當時能夠和蘋果合作打敗自己的塞班,或者能投入谷歌的懷抱使用安卓,可能好一點
當然更重要的是體量太大無法轉身,大公司的毛病就是這樣不是說你能力不夠,只是你在這段時間內做的沒能被社會所接納
即使在諾基亞一家獨大、如日中天的年代都被批為換殼,後來更是不思進取。07年蘋果搶走高端客戶時,他們沒應變,09年安卓開始慢慢搶走低端客戶時,他們沒當回事。市場份額被逐漸蠶食光時,他們還是放不下高貴的頭顱。 我沒資格說諾基亞從頭到腳到某些諾粉都是一種病態的心理,但,不好意思,我就是這樣認為的。匿了先。。
看不到未來 就沒有未來!蘋果引領了一個時代,全屏智能時代,諾基亞沒趕上,慢了,
我覺得對於諾基亞的現狀來說,WP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唯一的選擇。諾基亞成為微軟的全資子公司,WindowsPhone是諾基亞目前的唯一選擇,就我對諾基亞lumia系列的了解而言,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關注度都是十分客觀的。當然,對於諾基亞新出的x系列,未必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諾基亞當年因為沒有把握市場方向而黯然退場,所以我覺得,避免悲劇的唯一辦法,就是關注市場,關注需求吧!~
推薦閱讀:
※Wealthfront、Betterment、Motif Investing 這類網上投資網站的使用體驗如何?
※現在的技術能復活死去的人嗎?
TAG:互聯網 | 微軟Microsoft | 商業 | 諾基亞Nok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