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通才是否死路一條?

我多年來一直在小作坊式的企業混跡,跟公司定位有關跟我個人職位也有關,雖然偏技術但沒專精哪一項,從廣告設計到互聯網產品規劃再APP整體規劃,產品運營、線下活動、動畫及視頻剪輯、乃至新聞記者全部做個遍,但都不是主職。越來越感覺淪為打雜一類的,哪裡需要往哪搬。在具體工作上面對專業的同事毫無優勢。跟朋友討論,他覺得我會的還不夠多,強烈建議我學習各種主流前端語言,做全端工程師,他說他們企業最需要這種人,到哪都吃香。但我個人工作經驗是,花同樣時間萬金油麵對專精人才真的毫無優勢。

我相信我朋友應該也不是故意要坑我,技術和運營上什麼都接觸過但不精要怎麼發揮自己的優勢?為什麼有人覺得多一門技術總是好的,而我還有另一些人覺得萬金油找工作沒優勢?PS,我整套流程從原型設計到開發再到發布運營都參與了,想去大公司做PM,但沒門路。


恕我直言,這不是通才,是泛泛之才。

一個公司不待3年是不大可能深入了解的,同樣,一個崗位不做個2,3年(前提是你認真在做事)也不可能精通,而一個行業或者領域,則需要更長時間去挖掘和認知。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是非常尷尬的。

所以,如果我是HR,看到你這樣的簡歷,我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是:哇,這候選人好棒哦,什麼都做過,真牛逼!

而是:這哥們做了這麼多類型的工作,究竟哪個才是他擅長的?

至於為什麼,請自己仔細想想,換位思考。

而另一個事實是,如果你真的是通才,也就是至少精通2個不同方向的崗位技能,並且有拿的出手的業績或者極佳的面試表現,相信我,那和泛泛之才是不同的結果。


題主的問題已經有很多人回答了,但我覺得剖析的不夠深入。僅僅就事論事的探討了問題,沒有解析題主思想的形成原因。

題主這種思想在我看來其實很普遍,類似的想法大有人在。不信的話可以試試下面兩個判斷題:

  1. 開卷有益對么
  2. 藝多不壓人對么

這裡涉及到的就是我們身處在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很多傳統概念都需要因時因地的修正調整來適應我們生活的新世界,如果只是生搬硬套不能與時俱進,過去的金玉良言或許就變成今天的惑眾妖言。

所以這個問題很值得更深入點解構推演一下。

下面將把原題國擴展為以下3個問題進行解析:

  1. 什麼是人才,什麼是專才,什麼是通才;
  2. 專才和通才,哪個更受企業歡迎;
  3. 職場通才價值何在,路在何方。

  • 一、什麼是人才,什麼是專才,什麼是通才

傳統上對人才的定義是具備知識或技能的人,換句話說只要你具備一定知識和技能你就是人才。環顧我們周圍的世界,你會發現這種定義如果想成立必須加上兩個限定條件。一是需要,在技術熟練的廚師對於飯店來說是人才,對於IT企業來說就不是人才,甚至同樣是在飯店,燒菜是人才切菜不一定是人才,切菜是人才端菜不一定是人才,今天小飯店是人才,明天連鎖店就不是人才;二是成本,月薪1萬能做出好菜的廚師是人才,月薪10萬能做出好菜就不是人才。

由此可見人才的定義已經不再是產品導向而是轉變為客戶導向,知識和技能只有在滿足客戶需求的時候才能創造價值。

那麼今天的企業中什麼是人才、專才、通才呢?

人才:能用較低成本滿足業務需求的員工;

專才:能用較低成本滿足某項業務需求的員工;

通才:能用較低成本滿足多項業務需求的員工。

  • 二、專才和通才,哪個更受歡迎

當企業有某項業務需求的時候,同樣3年工作經驗,企業選擇的肯定是專才,畢竟做1件事3年和做3件事3年積累的經驗肯定完全不同。

有朋友要問了,那如果是3年經驗的專才和9年經驗的通才呢?

如果僅從企業需要的專業能力來說,9年經驗通才貌似會優於3年經驗的專才,不過大多數企業還是會選擇3年經驗的專才。因為成本問題,9年經驗能變現的只是3年,而其他6年想變現薪酬要求就沒有競爭力;不變現,心態很難平衡,不平衡的心態就將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

又有朋友要問了,那如果是3年經驗的專才和9年經驗的心態平衡不想變現的通才呢?

浪費6年時間,說明職業規劃失敗;職業規劃失敗,知恥後勇的太少,多數是自暴自棄。對於企業來說相對於職業規劃失敗,沒多少潛力,很大可能無上進心的員工,企業還是會選擇3年經驗的專才。

  • 三、職場通才價值何在,路在何方

那通才就沒有市場么?

還是有的,通才的市場就是很多不願梳理業務需求主次的企業,理不清需求主次,就無法衡量能力優先順序,無法衡量能力優先順序就找個什麼都懂的人來補位吧。

創業者/執行董事/總裁/總經理難道不需要通才么?

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所以並不存在理想中的通才。

存在的僅僅是擅長酒店管理的店長,物流管理經驗豐富的總監,擅長財務管理的總經理,營銷經驗豐富的創業者。自詡為通才的管理者,既不懂才能又不懂團隊。

已經是通才了(職業規劃失敗)怎麼辦?

分析需求將自己的逐漸知識聚焦,技能逐步深化,從多專多能向一專多能過度,多為專而服務。

參考我在其他問題中的回答

如何做一個懂業務的HR?一個懂業務的 HR 是如何促進公司發展的?

為什麼有的人好像什麼都知道但現實中卻一事無成?

在知乎上泡了這麼久,工作、工資、生活還是沒有起色是什麼原因?


1. 我管小作坊什麼都乾的這種經歷叫垃圾經驗,不光一文不值,而且嚴重扣分;

2. 沒有一個正經企業或者團隊需要萬金油;

3. 如果不能憑藉一門手藝養家糊口就別算自己有這門手藝。按這個標準過一下,看自己還剩什麼;

想做PM就好好練習PM的手藝,把真東西拿出來。

提到門路,對於專業人才處處都是門,在知乎發個文章答個問題也有獵頭給打電話


個人意見,供您參考。我覺得,知識結構應該是T型的,所謂的涉獵多,接觸廣泛,即上面那一橫,是需要有下面那一豎支持的。否則什麼都知道點,什麼都不精,相當於失去了支撐。

您既然做過這麼多工作,也有改變現狀的慾望,就該靜下心想想,到底自己興趣點在哪裡,擅長什麼,然後好好深入一下。


題主適合轉型去考公務員,真的,不騙你。

補充一下。

就目前來說,基層公務員(含縣級)是最適合通才的生存發展之地。

公務員出了報考制度之後現在相對好一點了,以前真的是通才培養基地!

除特別人才,或者具有較為強大的背景關係,能直接從市一級以上做起,不然多數公務員一開始不是在鄉鎮級就是在縣一級任職,這類基層公務員除了部分特殊性質的工作崗位對技術需求比較大外,其他的基本是都偏向於略帶技術的管理型通才。

==============2014年7月21日21:12:35==============

基層公務員往上走確實比較難,但是如果工作做得好的話,同級之間的調動會比較頻繁,很少會有說一個崗位做到老的,內部叫「抽調」或者「借調」,尤其是政府部門,這種事情最常見。

通常是遇到上級部門以文件形式下達的任務的時候,就會成立一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然後寫上單位幾位重要領導的名字,末了,補上一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名字。小組中的領導,叫掛名,事情一般也就兩個,聽下級彙報和向上級彙報,那總得有人做點實事吧,那就是那位辦公室主任了,那整個小組職權最小就那位辦公室主任,總不能指揮領導辦事吧?

所以這時候就得從各個部門調兵遣將,聽說綜合辦裡面那個張三會設計,得了,這次城鄉清潔工程宣傳欄布展工作的人有著落了,暫時借過來用半個月;什麼,原來張三還會組織活動(線下活動)......明天禁毒日廣場禁毒活動組織工作的人又有著落了....;聽說張三電腦水平還不錯,這小夥子行啊,最近那個土地林權改革統計表就是他了。

比如近期的經濟普查,好的,抽調;遠一點的人口普查,抽調。

看了題主的回復,說是不能進公務員隊伍了。

這裡寫點心靈雞湯的東西吧,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無奈,也有小公司的容人之處,並不是像 @幸星輝朋友說的那樣,全是垃圾經驗,國內巨頭就這麼幾個,又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

不是所有人都會有輝煌的人生,也不是所有輝煌的人生都如同看起來那麼好,人有時候放下心中那股強烈的慾望之後反而更能看清前方的道路。

如果真想往上走,那麼就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籠統點講就是努力,這將是一條很痛苦的道路,不是所有努力都會有回報,但是不努力,是決然沒有回報的。


你這是在鑽牛角尖。

職場的概念太大了。大到什麼地步呢?美國蘋果總部的庫克先生可以說混跡職場。我家隔壁炸雞店幫工李生強也可以說自己混跡職場。

各行各業對專才與通才的要求是不同的。

專業性強的行業當然需要專才,比如@幸星輝 先生說,萬金油要扣分。

但世上有的是非專業型崗位。

中國不是只有幸先生開公司,你的選擇還是很多的。

比如基層政府公務員。

比如董秘。

高級公關。

帶隊指揮人員。

項目經理。

產品策劃。

作家。

……

但當然,如果你一定要在專業領域發展,又想做什麼都不精通的萬金油。那你就要三思了。


我以前上大學時我爸就給我灌輸職場能力的問題了:「不管以後你從事什麼行業,要記得每個行業的皮毛都沾染點,好歹知道人家說了點啥。然後做好兩個你能做得很好的專業。」

以我為例,我到現在最自豪的是,站在同級別計算機技能的人面前,我是個能說會道的法學生,站在一堆討論法學的人面前,我可以說我懂計算機和部分互聯網的東西

至於其他知識嘛,如我爸所言,我就接觸了一些表面的東西,如果對方在這方面比我出色,我還是會選擇閉嘴多過於那裡泛泛而談。

貌似沒答到題目上來,簡單點說吧,職場通才一般會有兩種道路,一輩子平凡無奇or變成了領導。

可以什麼都不懂,但是自己學的專業和感興趣的專業兩條道路一定要做好了,不管你在企業還是和我一樣已墜入基層公務猿的材料深淵。無關你的工作,所學專業是因為你學過啊,好歹別怠慢了;興趣專業,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做和這個沾邊的東西,但是,那是自己的興趣啊,我只是因為那是興趣。


職場通如果運用得好,會在職場上路路通達,因為什麼都明白,什麼都有基礎,什麼都能做,如果能夠目標明確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很快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但如果職場通運用得不好,就是自大的體現,步步受制,貌似什麼都搞得定,可因精力過於分散,最終一事無成,死路一條。


樓主的情況也許可以切入產品方向,從一個初級產品經理(或策劃)做起。


樓主所敘述的情況並不是「死路一條」,但建議在適當的時期選擇一個方向去深入。

小作坊式的工作體驗適合初入職場的迷茫的年輕人。在那樣的環境里可以有機會快速地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工作,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我本人的經歷和題主有些類似,但是沒有題主資深。正是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什麼都會一點其實什麼都不會的那種人,我在幾個月前換了一份相對目標明確一些的工作,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磨合期後,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走上了正軌。

詳細的周末寫~



推薦閱讀:

做出上億用戶的互聯網產品,需要哪些能力?
如何製作一份完美的產品宣傳手冊(Product Catalog,或者產品推廣彩頁)?
對於第一次做互聯網產品,有什麼好的建議?
科技圈內,什麼數碼產品比較保值呢?
如何寫產品交互文檔,一份好的交互文檔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TAG: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職場 | 職場心理 | 職場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