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雜念的人如何修禪?

知道世間本無煩惱,但是無法不被"念頭"控制自己心緒,做不到"無念"。這種狀況如何才能達到禪定?


怎麼又是無念,請教題主您們這都是哪裡學的啊?

禪修

1、只是一种放松技巧

2、要進入恍惚、如夢幻之境的狀態(Trance)

3、是深奧難懂的神秘修鍊

4、目的是要變成具神通的超人

5、是危險的

6、是聖賢的事,常人是做不到的

7、是逃避現實

8、是一種令人像酒醉般興奮、情緒高漲、飄飄欲仙的蠻好方法

9、是自私的行徑

10、你要一邊坐著,一邊思維崇高的想法

11、只須幾個星期,我的一切問題就會消失

以上全部為錯誤觀點!!!

止觀、打坐、冥想、禪修、內觀、靜修、meditation, mindful, sati,不管叫什麽,都是旨在提高專注以便清楚的認識自己。這裡有一段我的錄音,希望可以幫助題主用半小時體驗禪修。喜馬拉雅,重新發明電台

如果得益,不妨學習一下指出以上錯誤觀念的德寶法師,佛教禪修直解 (繁) (Translated from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 教理修持 : 佛門淘寶 : 佛門網

PS:奇怪了,突然好多感謝和關注,趕緊再嘮叨兩句:

看書當然好,聖嚴法師教禪修有很多書,從入門到深入。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肯定是我自己最受用的。

但是,無論如何,共修團體的力量非常大,有機會的話,一定參加共修團裡,特別是有名師指導的。衷心祝願各位禪修開心!

20160731我的值乎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9722827841761280?qrcode=1 (二維碼自動識別


修行人基本都會經歷三個階段,雜念,昏沉,掉舉。過了這三個階段則無礙。第一個階段非常難降伏,不學禪的人很多也會有這個情況。

佛門裡面對治雜念的方法非常多,比如觀呼吸,持咒,打坐,冥想,念佛。這些方法都是為了對治雜念而開設,八萬四千法,門門可入道。工作中一心一意打字,一心一意掃地,一心一意幹活,這些和佛門的持咒,念佛,打坐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禪宗講行住坐卧都是禪,都在禪,都可以修禪。所以修禪不一定非得到寺院,能夠讓我們一心一意對一境的正確事情,都是在修鍊,在訓練專註的能力,在修鍊這顆散亂的心。

一個禪修有功夫的人,一定是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活在當下,身心是統一的,完整的。凡夫俗子則很難專註,被環境影響,身心是分離的,顛三倒四的,三魂七魄很難健全。除非經過了專註的訓練,達到了一心不亂禪的等級。


禪乃般若,定是功夫。莫要以定為禪。

所謂無念、離念靈知、一念不生都是意識境界,意識再怎麼細、極細、超細都是意識。

修定就是打功夫,修定不一定要打坐,打坐是靜中定,現代人往往一動就散亂了,靜中修定不好保持;其實日常保持觀行就是在修定,而且是動中修定,觀行即現觀身、口、意行,觀出五個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觀出五個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觀出五陰十八界不實,觀出意識虛妄,乃至斷我見斷三縛結,得初果境界;大乘禪修行菩提道者,以找到第八識阿賴耶識為首要目標,開悟明心,才真正抵達修行的樞紐,悟後起修,正式邁入成佛之道。

七識末那時時作意無有間歇,凡夫本然雜念紛亂難有間斷,睡眠時七識都在作意流出意識種子(獨頭意識),何況清醒時?

《楞嚴經》眾菩薩分享的五十二法門中,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當時被認為最為殊勝。只是現代社會特別是城市生活已無法與當時情境相提,相比之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更適合現代學人:「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憶佛念佛,維持憶佛之一凈念相續不斷。即不管有多少雜念,守住這一念,定在這一念上,定的功夫就不斷得以提高了。

台灣大德蕭平實居士根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整理出來一套修習念佛定的實用方法,並出了結緣冊子《無相念佛》無相念佛.txt。修念佛定的同修一定不要錯過。

現代學人常自視較高,看不起修凈土老實念佛的同修,一學佛上來就參禪、看話頭,爬都不會就想跑,豈不知禪凈圓融,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凈土。

另,平實居士的著作《禪-悟前與悟後》關於禪修過程(悟前、悟中、悟後)與方法有詳細的解說,真正善知識的真知灼見,可以避免學人盲修瞎練,徒走彎路。本書的噹噹網鏈接:《禪-悟前與悟後》


去年暑假去山區支教,遇到一位修禪數十年的師父。師父年紀多大,我沒問過,看樣子,約摸五十來歲,為人謙和。我這裡說的謙和,更多的是指不急不躁,給人以親切感。

暑假的課時安排並不緊張,閑暇時也跟師父聊聊文學,聊聊佛學,至於禪修,也只是浮光掠影地了解了一點,寫下這些,全當拋磚引玉。

一次周末,我們與師父一行走了幾段山路,來到了一處僳僳族的村落,據當地人說,我們是第一批進入村子的外人。村民十分好客,當晚,我們便在一戶村民家住下。

晚上閑來無事無事,師父教我們靜坐。靜坐,就是通常說的「打坐」,盤腿坐下,雙臂自然垂落,雙手相合置於跨部,舌尖輕輕抵住上顎,當然,眼睛要記得閉上。

靜坐了幾分鐘,感覺無數個意念湧上心頭,無休無止,像是沒個盡頭。

這時,師父提醒,靜坐有兩句要訣:

1 覺知你的呼吸

2 以一念消萬念

漸漸地,身體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精神高度集中,身體發熱,開始出汗,這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幾分鐘。這是我的切身體驗,也是唯一的一次。

題主說的心有雜念,實屬情理之中,對於初學者來說,雜念再正常不過。既然不能消除萬念,那麼就專註「呼吸」一念。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全破。請閱無相念佛


對於念頭,趙州和尚說:老夫只管看。


如果題主問的是靜坐冥想,可參考此書 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

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漸進性的冥想指導。心無雜念是結果而非目的,這個過程更像是一種精神操練,不斷拿起放下念頭,從而讓自己的精神更為強健,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想法,念起即覺,覺即不隨。然後讓自己較易能達到專註集中的精神狀態。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種路徑,路還是要自己走。就像健身教練不能直接使你變強一樣,這」空「的修得也是自我的累積和堅持。


大般若經 無住品 諸法 如來 菩薩 若有罪若無罪 若屬生死若屬涅槃法 不得不見若集若散 無所住亦非不住

https://pic1.zhimg.com/da8e974dc_xs.jpg爵士貓2 小時前初分無住品第九之一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我於菩薩摩訶薩及於般若波羅蜜多皆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世尊,我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或當有悔。

  「世尊,我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菩薩摩訶薩?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名及般若波羅蜜多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二名義既無所有故,是二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色、受、想、行、識,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色乃至此是識?世尊,是色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色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色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眼、耳、鼻、舌、身、意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眼處乃至此是意處?世尊,是眼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眼處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眼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色、聲、香、味、觸、法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色處乃至此是法處?世尊,是色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色處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色處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眼界乃至此是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眼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眼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眼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耳界乃至此是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耳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耳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耳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鼻界乃至此是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鼻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鼻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鼻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舌界乃至此是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舌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舌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舌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身界乃至此是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身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身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身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意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世尊,是意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意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意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地、水、火、風、空、識界,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地界乃至此是識界?世尊,是地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地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地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苦、集、滅、道聖諦,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苦聖諦乃至此是道聖諦?世尊,是苦聖諦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苦聖諦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苦聖諦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明乃至此是老死愁嘆苦憂惱?世尊,是無明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明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明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明滅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滅、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明滅乃至此是老死愁嘆苦憂惱滅?世尊,是無明滅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明滅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明滅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貪、瞋、痴、一切纏結、隨眠、見取、不善根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貪乃至此是不善根等?世尊,是貪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貪等名義既無所有故,貪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四靜慮乃至此是四無色定?世尊,是四靜慮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四靜慮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四靜慮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
初分無住品第九之二

  「世尊,我於五眼、六神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五眼?此是六神通?世尊,是五眼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五眼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五眼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我、有情乃至此是知者、見者?世尊,是我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我等名義既無所有故,我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身隨念,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佛隨念乃至此是身隨念?世尊,是佛隨念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佛隨念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佛隨念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凈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無常想乃至此是滅想?世尊,是無常想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無常想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無常想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空、無相、無願,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空乃至此是無願?世尊,是空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空等名義既無所有故,空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布施波羅蜜多乃至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布施波羅蜜多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四念住乃至此是八聖道支?世尊,是四念住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四念住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四念住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佛十力乃至此是一切相智?世尊,是佛十力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佛十力等名義既無所有故,佛十力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如幻、如夢、如像、如響、如光影、如空華、如陽焰、如尋香城、如變化事、五取蘊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如幻等、五取蘊等?世尊,是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如幻等、五取蘊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寂靜、遠離、無生無滅、無染無凈、絕諸戲論、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寂靜乃至此是離生性?世尊,是寂靜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寂靜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寂靜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若常若無常、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空若不空、若無相若有相、若無願若有願、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若雜染若清凈、若生若滅、若有為若無為、若有漏若無漏、若善若非善、若有罪若無罪、若世間若出世間、若屬生死若屬涅槃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常乃至此是屬涅槃法?世尊,是常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常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常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善若不善若無記、若欲界系若色界系若無色界系、若學若無學若非學非無學、若見所斷若修所斷若非所斷、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過去乃至此是在兩間法?世尊,是過去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過去等名義既無所有故,過去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聲聞僧等,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十方世界乃至此是聲聞僧等?世尊,是十方世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十方世界等名義既無所有故,十方世界等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

  「世尊,我於如上所說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是菩薩摩訶薩?此是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我於菩薩摩訶薩及於般若波羅蜜多既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是故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必當有悔。

  「世尊,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此二假名,於五蘊不可說,於十二處、十八界、六界、四聖諦、十二緣起不可說,於貪、瞋、痴、一切纏結、隨眠、見取、不善根等不可說,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可說,於五眼、六神通不可說,於我、有情乃至知者、見者不可說,於十隨念、十想不可說,於空、無相、無願、六波羅蜜多不可說,於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可說,於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不可說,於如幻乃至如變化事、五取蘊等不可說,於寂靜、遠離、無生無滅、無染無凈、絕諸戲論、真如、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不可說,於常無常乃至屬生死、屬涅槃法不可說,於過去、未來、現在乃至在內在外在兩間法不可說,於十方殑伽沙等世界若佛、若菩薩、若聲聞僧等不可說。何以故?如上所說諸法集散皆不可得不可見故。

  「世尊,如上所說五蘊等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如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如來及彼諸法名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世尊,如一切若有名若無名皆無處可說,如是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名亦無處可說。所以者何?如是諸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何以故?是諸名義既無所有故,是諸名皆無所住亦非不住。世尊,我依是義故,於諸法不得不見若集若散,云何可言此名菩薩摩訶薩?此名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我於此二若義若名既不得不見,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是故若以此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必當有悔。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聞以如是相狀說般若波羅蜜多時,心不沉沒亦不憂悔,其心不驚不恐不怖,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決定已得住不退地,以無所住方便而住。」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世尊,色色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世尊,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世尊,眼處眼處性空,乃至意處意處性空。世尊,是眼處非眼處空,是眼處空非眼處,眼處不離空,空不離眼處,眼處即是空,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乃至不應住意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世尊,色處色處性空,乃至法處法處性空。世尊,是色處非色處空,是色處空非色處,色處不離空,空不離色處,色處即是空,空即是色處;聲、香、味、觸、法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乃至不應住法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眼界眼界性空,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眼界非眼界空,是眼界空非眼界,眼界不離空,空不離眼界,眼界即是空,空即是眼界;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乃至不應住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耳界耳界性空,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耳界非耳界空,是耳界空非耳界,耳界不離空,空不離耳界,耳界即是空,空即是耳界;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乃至不應住耳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鼻界鼻界性空,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鼻界非鼻界空,是鼻界空非鼻界,鼻界不離空,空不離鼻界,鼻界即是空,空即是鼻界;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乃至不應住鼻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舌界舌界性空,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舌界非舌界空,是舌界空非舌界,舌界不離空,空不離舌界,舌界即是空,空即是舌界;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乃至不應住舌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身界身界性空,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身界非身界空,是身界空非身界,身界不離空,空不離身界,身界即是空,空即是身界;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乃至不應住身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意界意界性空,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意界非意界空,是意界空非意界,意界不離空,空不離意界,意界即是空,空即是意界;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乃至不應住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世尊,地界地界性空,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性空。世尊,是地界非地界空,是地界空非地界,地界不離空,空不離地界,地界即是空,空即是地界;水、火、風、空、識界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世尊,苦聖諦苦聖諦性空,集、滅、道聖諦集、滅、道聖諦性空。世尊,是苦聖諦非苦聖諦空,是苦聖諦空非苦聖諦,苦聖諦不離空,空不離苦聖諦,苦聖諦即是空,空即是苦聖諦;集、滅、道聖諦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世尊,無明無明性空,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老死愁嘆苦憂惱性空。世尊,是無明非無明空,是無明空非無明,無明不離空,空不離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行乃至老死愁嘆苦憂惱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乃至不應住老死愁嘆苦憂惱。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世尊,四靜慮、四靜慮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性空。世尊,是四靜慮非四靜慮空,是四靜慮空非四靜慮,四靜慮不離空,空不離四靜慮,四靜慮即是空,空即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何以故?世尊,五眼五眼性空,六神通六神通性空。世尊,是五眼非五眼空,是五眼空非五眼,五眼不離空,空不離五眼,五眼即是空,空即是五眼;六神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世尊,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性空,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性空。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非布施波羅蜜多空,是布施波羅蜜多空非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不離空,空不離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即是布施波羅蜜多;凈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應住般若波羅蜜多。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世尊,四念住四念住性空,乃至八聖道支八聖道支性空。世尊,是四念住非四念住空,是四念住空非四念住,四念住不離空,空不離四念住,四念住即是空,空即是四念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乃至不應住八聖道支。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世尊,佛十力佛十力性空,乃至一切相智一切相智性空。世尊,是佛十力非佛十力空,是佛十力空非佛十力,佛十力不離空,空不離佛十力,佛十力即是空,空即是佛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乃至不應住一切相智。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何以故?世尊,諸字諸字性空,諸字所引諸字所引性空。世尊,是諸字非諸字空,是諸字空非諸字,諸字不離空,空不離諸字,諸字即是空,空即是諸字;諸字所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何以故?世尊,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性空,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諸法遠離不遠離性空。世尊,是諸法常無常非諸法常無常空,是諸法常無常空非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不離空,空不離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諸法常無常;諸法苦樂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常無常,乃至不應住諸法遠離不遠離。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何以故?世尊,真如真如性空,乃至離生性離生性性空。世尊,是真如非真如空,是真如空非真如,真如不離空,空不離真如,真如即是空,空即是真如;法界乃至離生性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乃至不應住離生性。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世尊,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性空。世尊,是一切陀羅尼門非一切陀羅尼門空,是一切陀羅尼門空非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空,空不離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即是空,空即是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處,住耳、鼻、舌、身、意處;由此住故,於眼處作加行,乃至於意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界,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眼界作加行,乃至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耳界,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耳界作加行,乃至於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鼻界,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鼻界作加行,乃至於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舌界,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舌界作加行,乃至於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身界,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身界作加行,乃至於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意界,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意界作加行,乃至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地界,住水、火、風、空、識界;由此住故,於地界作加行,乃至於識界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苦聖諦,住集、滅、道聖諦;由此住故,於苦聖諦作加行,於集、滅、道聖諦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無明,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由此住故,於無明作加行,乃至於老死愁嘆苦憂惱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靜慮,住四無量、四無色定;由此住故,於四靜慮作加行,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五眼,住六神通;由此住故,於五眼作加行,於六神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布施波羅蜜多,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由此住故,於布施波羅蜜多作加行,乃至於般若波羅蜜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念住,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由此住故,於四念住作加行,乃至於八聖道支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佛十力,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住故,於佛十力作加行,乃至於一切相智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字,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由此住故,於諸字作加行,於諸字所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凈若不凈、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由此住故,於諸法常無常作加行,乃至於諸法遠離不遠離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一切陀羅尼門,住一切三摩地門;由此住故,於一切陀羅尼門作加行,於一切三摩地門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不應攝受,一切三摩地門不應攝受;陀羅尼門既不應攝受便非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既不應攝受便非三摩地門。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攝受修行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應攝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不應攝受便非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若取相修得一切相智者,勝軍梵志於一切智智不應信解。何等名為彼信解相?謂於般若波羅蜜多深生凈信,由勝解力思惟觀察一切智智,不以相方便,亦不以非相方便,以相與非相俱不可取故。是勝軍梵志雖由信解力歸趣佛法,名隨信行者,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既悟入已,不取色相,不取受、想、行、識相,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相,不取一切三摩地門相。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

  「如是梵志不以內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內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無智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余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亦不以不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所以者何?是勝軍梵志不見所觀一切智智,不見能觀般若,不見觀者及觀所依處。是勝軍梵志非於內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亦非離色觀一切智智,亦非離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乃至非於內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何以故?若內、若外、若內外、若離內外皆不可得故。

  「是勝軍梵志以如是等諸離相門,於一切智智深生信解;由此信解,於一切法皆無取著,以諸法實相不可得故。如是梵志以離相門,於一切智智得信解已,於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無相,諸法以相、無相法皆不可得故。如是梵志由勝解力,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實相法中無取捨故。時,彼梵志於自信解乃至於涅槃亦不取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本性皆空不可取故。

  「世尊,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則於彼岸非為能到。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取一切色,不取一切受、想、行、識,以一切法無所取故,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不取一切三摩地門,亦以一切法無所取故。是菩薩摩訶薩雖於一切色,一切受、想、行、識,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若總若別皆無所取;而以本願所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未圓滿故,及以本願所證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未成辦故,於其中間終不以不取一切相故而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能成辦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而不見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不見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何以故?是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即非八聖道支,及佛十力即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即非一切相智,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


心無雜念了,還修什麼禪?禪定本來就是度散亂用的。

有雜念就觀察雜念唄。看到底是什麼雜念?是殺人還是放火?是從哪裡起滅於哪裡?能讓你知道念起的又是什麼?

雜念不來則以,來了正好拿它開刀,煩惱薪生智慧火。


可以用數息法,吸氣不用數,呼氣數一,然後一直數到十,若是數錯了重來。也不要多。數到了十重新來。這個方法是非常好的。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說不要刻意可以去排除「雜念」,勉強的不去想只會讓你對它更深刻。

許多雜念之所以稱之為雜念,就是因為你無法在心中包容它的存在,認為自己不應該會有如此的念頭。

不如嘗試先接受它,這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慾望也好,憤怒也罷,在心中審視它,慢慢看清,接受它。

當你從心裡開始正視它的存在,一切就都能趨於開朗了。

實在不行,你也可以嘗試學習波紋呼吸法……(口胡!)


想要控制住自己的胡思亂想,必須要有合適的方式方法,才能成功,一味死壓,是不會有成果的。

如果是佛教徒,你需要先持戒律,最低限度是五戒,然後從你的業處導師那裡獲得業處的具體位置。

修行奢摩他定的方法一共有四十種,最為流行的是安那般那法門,是通過對於出入息的覺知來完成的。

如果要學習安那般那法門,從而獲得禪定的話,從業處導師那裡獲得安般的業處後需要修行四個階段:

(一)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二)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三)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

(四)學止身行息入,學止身行息出。

而修行安般念的定力的成果也分為四個層次,即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前面三個禪定的層次都是用關注出入息的方式次第達到的,唯有第四禪,因為進入第四禪定的時候,出入息斷,所以無法藉助出入息。

有條件的話,還是需要業處導師的指導。

另附帶完整的佛法修行次第方法:

如今佛教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 許哲的回答


摘抄

心亂就神散,神散則病生。佛家的禪定恰恰就是要讓人的心神歸於寂靜和安寧,集中注意力於自己的內心,從而化解因心神散亂導致的疾病根源,而且因為禪定而治療好已經有的疾病。中、西醫對「神虛」導致的疾病,都各有研究和見解。在此,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探討一下人類「心神」與人體疾病的關係。

首先要明白的是,「心神」屬於陰性物質,陰性物質是肉眼看不見的,只有達到一定層次的天眼可見。用天眼觀察,我們人體的各個部位,每一個臟腑,每一個細胞,甚至每一個毛孔都有神,這是符合陰陽互根規律的。當你胡思亂想的時候,「心馳」則「神往」,你身體某些部位的神就會離開肉體跑到外面去,或者會使這個部位造成神虛之癥狀,此時這個部位就產生了虛弱或空缺,宇宙里外面的鬼、神之靈就會「乘虛而入」,佔領這個部位,象寄生蟲一樣寄生在此吸取你的能量。就會使這個部位產生所謂的病變。所以,我們每天胡思亂想都是在傷神造病。因此,從古至今,懂得養生之道者都知道修心養性,清靜無為,方可身心健康。

佛家講究慈悲,道家講究無為,慈悲對應的是寬容和我執與外界人事的「對立情緒」的破除,而無為對應的則是一切隨緣,自然而然。說到底,一個人和外界對立意識少了,情緒就安穩了,心神就集中了,心身就放鬆了!「放鬆」的第一步是要把身體放鬆。最有效的放鬆方法是,時刻保持「眉心舒展,面帶微笑」。用天眼觀察,當你發自內心笑的時候,你全身的每一細胞的神都在笑。笑才能松,松才能通,通則無病。因此,笑能治百病。在臨床實踐中,凡是得了「憂鬱症」而又不會笑的人,用各種名貴的葯也很難治癒。

古時曾有一例:一位巡府大人得了憂鬱症,長期鬱悶不樂,尋了許多名醫,吃了很多名貴之葯都無療效。一天,他又聽說有一名醫,備禮登門求醫。當名醫診脈之後,心裡很明白他得的是憂鬱症,對巡府說:「你得的病是月經不調」。巡府是個男人,怎麼會得月經不調呢?當時又好氣又好笑,對名醫說:「你是個什麼名醫?連男女都分不清,真是老糊塗了」。離開後走在路上,一想起「月經不調」四個字就好笑,回去後又向夫人和同僚們說,說一次笑一次,越想越好笑,幾天之後病忽然好了。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人真是名醫,專門用逗我笑的方法治好了我的病,立刻備了重禮登門道謝。

例如,當你向別人微笑時,別人也會向你微笑,這就是良性信息的反饋,當你得到了這種良性信息的反饋時,你的心裡也會產生喜樂之感,如果你能時刻在這良性信息里循環,你的身體一定會很健康。

但是,當你板著臉,在緊張、邪念、妄想、嫉妒、厭惡、發怒時,這些都是人體心能發出的不良(不合道)信息,由於反作用力,反射回心理的也必然是不良信息。

例如,你看到一隻蒼蠅、老鼠,你很討厭它,自己心理立即會反映出噁心的癥狀。這就是你發射不良信息對自己心理的反射。如果你認為它就是一隻平常的小動物,與我平等不二,心理則不會有任何不良反映。

又如,當你對社會上某些腐敗現象產生反感的時候,你的心理就會生氣煩惱,這些不良信息的積累就會造成心病。反之,每做一件合於道並利於眾生的事,心裡會增添一分心曠神怡的舒暢之感。這就是反射良性信息的作用。同時,做了有利於眾生的事,別人都會感激你,尊敬你,「意到氣到」,感激你的人越多,給你補上的氣也越多,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經常微笑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的心病就會在這無私忘我的狀態下,放鬆微笑的心境中不知不覺地痊癒了。

有些人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優於別人的孩子,如果差於別人則氣急敗壞地打罵責罰。這就是執著和爭強好勝。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各有其位,該當皇帝的自然當皇帝,該當平民的自然當平民,如果人人都想當皇帝,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整個世界就會大亂。

我們心理的各種不平衡大多是由自己不安分造成的,只有安分才能守住自己應得之份,否則,連自己應得之份也保不住,這就是古成語中所謂的「安分守已」,那些不安分者則自身難保。由於這種分別、執著、我見,還會給自己造成種種煩惱、疾病或災難。在中醫上,也有「恨傷心,悲傷肺,憂傷心,怒傷肝,欲傷腎」的臨床診斷論證。

世界是多元的組合,無論民族、文化、宗教、門派、學科等都是多元的,大到星系,小至元素無一例外。如果把世界濃縮為一棵大樹,各種文化、宗教、門派,以及所謂的先進、落後、好壞、是非等各種事物,都如同這棵大樹上的一枝一葉,沒有好與不好之分,都是必不可少的,平等不二的,正是這必不可少的一枝一葉才組成了這棵繁茂的大樹。

古語說,「德不配位,必遭災殃」,有大事業,就有大承擔,權位越重,責任越大,壓力也越大。心胸狹隘的人,連自己都容不得,又怎麼能夠談得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普度眾生就更無從談起。有這種心胸和認識的人,如同一棵大樹上的枝葉相斥,同根相煎,傷及同類。異想此樹一桿獨立,無枝無葉怎能生存?一花獨放豈有滿園春色?持這種世界觀的人,尚未認清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整體,只是站在個體我執我見的立埸上來看待事物。這種心胸狹窄,不容異己的知見,其本身就是違背規律的。由於眾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容不下別人就等於容不下自己。試想,一個心有分別、胸無容量的人,氣路能不狹窄嗎?氣路狹窄必然造成氣滯血瘀,因而造成各種疾病。

宇宙是多維的組合,五顏六色繪出大自然的萬紫千紅。人同樣也有高底胖瘦、聰慧愚拙、美麗醜陋、先進落後等形形色色。

我們就是為了修真悟道,誰能做到而不是光說,我們就認可誰。要知道騙子是最能忽悠的了。請問大家是為求真,還只是活在幻想當中!古有一例:一老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草帽,二兒子賣蓑衣。晴天無人買蓑衣,老太整天為二兒賣不出蓑衣而發愁。雨天雖有人買蓑衣,但又無人買草帽,老太整天為大兒賣不出草帽而發愁。因此,老太長年愁眉不展,煩惱重重。如果老太把事情翻過來想,總看事物好的一面,晴天為大兒子多賣草帽而高興,雨天為二兒子多賣蓑衣而高興,這樣一想,不是任何時候均無煩惱嗎?

這就是了,我們修行就是為了修真破迷!而不是越修越迷。再看行,別人花上幾元錢就可舒舒服服地坐在車上,而富翁就需自備汽車,要增加審驗、培訓、加油、維修、保養、車庫等等許多麻煩。繁忙一天後,自己還要降職為司機,還要緊張地在馬路上開車。仔細想想,富翁要比常人辛苦勞累得多,自己還自美自得,覺得很瀟洒。仔細想來,無論衣、食、住、行,你比別人享受的並未增多,只是滿足了你的心理慾望,僅僅是一種空空浮華虛名而已。

眉心舒展,面帶微笑。整個臉面是五臟六腑的縮影,面部肌肉一緊張,整個生物儀器就關閉,所以,需要面帶微笑。我們不需要再等待很久,更不必只是期待來世,我們應當爭取今生今世即身成就!


不需要無念,但求念念為正。正念,正心,正語,正行,就是修行。


1、「知道世間本無煩惱」,那只是你看到聽說的別人的經驗,不是你自己的,所以其實都不能叫住你知道,因為你沒有體驗到,你只是記住了別人說的這句話。

2、心緒不是要控制,恰恰相反是不控制,不追隨,只是關照,你只是做你心緒的一個觀察者,看見它就好,當然如果你懂得情緒疏導更好,釋放掉。

3、無念?要做到無念?能做到覺察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就已經很不錯了。

4、這樣就要到禪定,這就好比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跑吧。


有雜念可以修,沒有雜念也可以。

這個和有沒有雜念沒關係的


禪不在修,禪不在坐,禪不在念,禪在於控制自己的心。


我沒有禪修,但是有過刻意努力忘掉某些事情的經歷,經驗告訴我,越是努力忘掉就越麻煩,不如放任自流。另外,想心裡清靜很簡單,只需要時間,儘管去胡思亂想,只要不去干別的,會有想完的時候,到那時候,心裡就真的清靜了。對了,有本書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面有個人沒事就閉關,據說時間久了真能清靜,可惜還得工作賺錢什麼的,不然真想試試,哈哈!


秋風落葉亂為堆

掃去還來千百回

一笑罷休閑處坐

任他著地自成灰


最近到戒呼吸吧, 廢物弟突然對無念有更深的認識.

有氣無念是植物人

無氣無念是死人

無氣有念是怪人

有氣有念是凡人


推薦閱讀:

佛陀為何要普渡眾生?

讀誦經文熟練之後,妄想也跟著多了起來?
在寺廟做義工修福多快?
如何看待佛的高高在上金碧輝煌?
佛法如何面對性事,是排斥嗎?

TAG:心理學 | 心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