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筆下的茶館為什麼不像過去那樣流行了呢?

「像這樣的茶館如今已經看不到了,幾十年前每城起碼有一處。「(憑記憶寫的,不一定是原文)

在第一幕中,王掌柜的大茶館不說生意多興隆,起碼還算熱鬧;到了第二幕,全城其他的茶館基本就經營不下去了,王掌柜也被迫改良,靠」客棧」維持生計;到了第三幕更加冷清,王掌柜甚至請了女招待來招攬生意。

為什麼茶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經濟原因?還是生活習慣原因?


老舍《茶館》劇本共有三幕,第一幕時代設定為1898年初秋,即清廷剛鎮壓戊戌變法的時候;第二幕放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時期。在《茶館》第一幕,不是茶館的衰落期,而是處在頂峰最後的狂歡時期。

另外,清代北京的茶館,按所處位置、內部裝修檔次、接待客人所處階層,能分成好即類、大致有大茶館、清茶館、二葷鋪、紅爐與窩窩館等幾大類,以及清真茶館(針對回民)、奶茶館(針對滿蒙兩族)、熬鷹館子(針對玩鷹的旗人)等若干小類型等等。

雖然叫「茶館」,但經營項目不光是茶,甚至賣茶水是次要的。大茶館還為旗人和相關人士提供如下服務:

1、平價食堂,可以加工各種中低檔的炒菜飯食、滿漢餑餑點心,比如《茶館》里提到的爛肉面,就是一種便宜的速食麵條,還可以「炒來菜」,即客人自帶生鮮食材,進門交給夥計,吩咐做好;

2、社區服務中心、居民委員會;

3、娛樂消遣場所,比如旗票友人唱子弟書、八角鼓的票房,和聽評書的場所;

4、信息散播中心

5、勞動力市場,過去的各種游商散販和手藝人都把茶館當成等活兒的場所,俗話叫「口子」,即過去北京老話里的「街口」里這個「口」,還有沒學過手藝,純粹靠賣力氣做粗笨活兒的壯勞力,叫「力本兒」、「打八岔」,他們也在茶館裡等活兒,叫「攢(人)市」。

老舍的《茶館》,則是以針對北城旗人茶客的大茶館為原型。「大茶館」的滿文是Dasan i cai puseli。清朝入關定都北京之後,在順治年將按八旗方位把北京的北城都安排給滿蒙漢八旗兵居住,原來的漢人統統強制遷居到南城。清廷規定旗人不得隨便出城留宿或離城十里,實際上把北城變成旗營。明代的北京城裡已經有茶館、茶坊,旗人為了給旗人提供消磨時光的場所,清朝在順治年間把原來明朝的茶館以官批的形式交給旗人或旗下包衣、內務府買賣人經營。這種由官方批准的、主要針對旗人的茶館就是大茶館,Dasan i cai puseli翻譯成漢語是「(政府官辦)的茶館」。

大致在乾隆朝,大茶館不再有官批程序,開辦更方便了。

大茶館與二葷鋪有若干種區別:大茶館是「不體面不得入內」,客人必須穿長衫大褂或旗袍馬褂,短打扮出臭汗的壯勞力和手藝人基本不讓進;二葷鋪則相反,打八岔和手藝師傅就以二葷鋪和清茶館作為自己平時等活兒的據點。其他還有大茶館用搬壺(一種帶加熱功能的銅製沏水茶壺),大茶館的夥計會表演「雪中送炭」等的沏茶耍花活兒的技巧等等。

過去各行必須有祖師爺和本家生意的保位神,茶館行業也如此,這裡面也有很大區別:無論大茶館還是二葷鋪,只要裡面砌爐子做飯炒菜烙餑餑的,都認灶王爺做祖師爺;清茶館只買茶和當旅館,是認唐朝人茶聖陸羽做祖師爺。茶館請來說書先生,就算書茶館,先生開講評書前,把文昌帝君(道教中主管文運功名的神仙張堊子)、周莊王兩位大仙和祖師爺柳敬亭的畫像都畢恭畢敬地擺進來,上香頌祝叩拜,再象送灶王爺那樣焚掉,鄭重其事地完成贊禮告誓流程,就算是書茶館。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在次年年初宣布退位。隨著北京北城旗人社區的解體和旗人消費能力的減弱,大茶館在民國初年首先衰亡,成了歷史。但是二葷鋪和清茶館還繁榮了一段時間,而書茶館、落子館(女演員唱蓮花落、時調)和相聲茶社在1920~1930年,在北京和天津兩地一直繁榮。

在老舍先生《茶館》的第二幕,掌柜王利發會改良,實際就是把原先的大茶館改成了清茶館。

儘管如此,小打小鬧的改良,也無法改編北京茶館文化體系的整體沒落。基本上到1949年解放前夕,絕大多數茶館已在北京消失,剩下的以書茶館和相聲曲藝茶社居多,維持到五十年代中期,隨著新中國社會大改造的進一步深入,於五十年代末終結。


大概總結起來應該是生活習慣原因。當然只局限於北京,外地的我不是很了解。

話說回來,其實在老舍的那個時代,茶館已經開始式微了。總體來說,北京的茶館,在晚清的時候就已經有頹勢,民國的時候就更差,具體原因,我沒思考過,正好答題,可以捋清一下我的思維。當然了,這裡的內容比較主觀。

首先先要確認的,是清代北京的茶館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茶館不就是喝茶的地方么?其實這種理解太簡單粗暴了……

簡單說來,清代北京的茶館有幾個用途:

1.所謂喝茶談天,消磨時間。

2.日常簡餐。(晚清之前,北京城沒有像今天這樣特別明確的日常餐館,所以都是去酒館或茶館吃飯,高級了才是飯莊什麼的)

3.棋社、詩社等所謂各種民間組織。

4.日常職業介紹中心。(所謂「攢兒上」。)

5.聽曲藝的(所謂書茶館之類)。

正因為這樣,那時候茶館也有很多分類,比如說3和4,一般都要去清茶館,5就是書茶館,而2呢,則大茶館或茶酒館都行。

所以說,那時候北京城裡上茶館去,有很多原因,並不是都是去喝茶的,單純以為上茶館的都是閑得無聊的,其實比較片面。

其次我們說發展。

到了清晚期,首先發生的一個問題就是簡餐這一類的功能開始削弱,因為晚清二葷鋪什麼的,所謂的便民的餐館就出現了,大家選擇更多了,去茶館吃飯的也就少了。

到了民國,最重要的問題首先是政治、文化中心的變動以及文化的變化。比如說北京城最紅火的所謂飯莊,就是在這個時期走進頹勢的。因為飯莊大致類似今天的大型會所,必須要有相當的排場才會大量使用,清代北京城的重要性遠高於民國,或者說民國的北京城不再「唯一」化,所以這些高級的地方都逐步式微,也或者說選擇性更多了。

另外一方面,是社會階級的變化。曾經北京城裡有一部分有閑階級,以旗人居多。眾所周知的,有相當一部分旗人鄙夷商賈,又仗著有挑上了錢糧或者有家底,所謂有閑有錢,茶館才能相對繁榮。這些舊階級在民國多數沒落,而新階級,經常講求「新派」,喝個咖啡,跳個舞,跟茶館就不對派了,茶館的生意自然不行。

大體來說,北京最後的一批茶館應該都是以書茶館為多吧,主要以曲藝招攬客戶。

最後就是新社會……

從各個角度而言,有閑有錢的階級都在一個階段內不再存在,所以茶館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這幾年有所復興,也是社會情況變化的一個體現。

嘛,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想必是沒有去感受過成都。


其實都在《茶館》里交待了。

你看去茶館的都是什麼人,滿人啊。

滿人不幹活,每月還有錢領,於是社會上就有這麼個有錢又有閑的階層。

閑著幹嘛,下棋聽書,遛鳥逗蛐蛐兒,這茶館就應運而生了。

《茶館》的後幾幕,飯都吃不上了,誰還去茶館。


生在農村,小時候鎮上有間茶館。

茶館在我們這邊叫茶館店,坐落在小鎮的菜市場邊上。小鎮嘛,菜市場肯定是最熱鬧的地方。附近堆積了各式各樣的小店,早飯小吃不一而足。

那時候也沒個什麼娛樂方式,大家晚上睡的都很早。於是漫漫長夜睡的太多,自然不是極好的。稍微有點年紀的都有去喝個早茶的習慣。

茶館開門很早,一般早上三四點鐘已經開了,愛喝早茶的人也會在開門沒多久的時候陸陸續續的趕到,去做禮拜一樣虔誠。

路上沒路燈,鄉間也沒更多的交通工具,一般去喝茶的人都會提著個竹籃,披星戴月走著去。

在茶館要杯粗茶,7毛錢,開水無限續杯。有錢的還能點個麵條、花生什麼的。當然,你可以拿家裡帶的米換面吃,以物換物,很有一番滋味。然後就是各種侃大山、吹牛皮什麼的了。末了,天亮了,第一批來的就要回家了,順帶買個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回家。

我小時候去過幾次茶館,而在早上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去的話,只有一次。那次是和爺爺一起去的,一大早,天氣略微清冷,頭頂殘月,腳踏小道,四下俱寂,偶有犬吠。

到了茶館,天還沒亮,但是茶館附近卻很熱鬧。很多年後,我依然很想念那天早飯吃的包子。所以前些日子看到 @張佳瑋漲工資在《無非求碗熱湯喝》里關於摸黑買早飯,寫到「剛出屜的包子」的時候才拍這大腿自言自語了一番,「誒,就是這個feel」……

等我啃完包子,茶館裡的人開始陸陸續續多了起來,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一幫人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有的人也開始吧帶來的東西隨便擺在邊上叫賣,比如番薯藤(現在有專門買回去吃的,以前是買回去扦插)什麼的。有棋癮的就會擺上棋盤,楚河漢界,一副大師下棋的范兒。

茶館每天能迎接好幾撥的客人,有起早摸黑來的,清晨就走;有清晨來的,小戰幾盤,晌午再走;有天已大亮時候才來的,喝個小茶,吃了早飯,轉身進了菜市場;當然也有閑人,很早就到,最後散場了再走。

那時的茶館彷彿一個信息交流的平台,喝過茶,吃個早飯,託人辦點小事,賣個東西什麼的,人生百態盡在此次。

過了幾年,有次跟老爸去的茶館,清晨時分去的,茶館的形態就有了改變。

農忙時分,最早來的,變成了那些家中種經濟作物,半夜趕去蔬菜批發市場賣菜的人,賣光的時候順勢回來,趕到茶館喝個早茶再回家補覺,下午收菜,晚上再去賣柴,如此循環。

大家也再沒這麼多閑暇混跡於茶館,茶館也不再那麼熱鬧了。

前些日子,難得休假,早上去鎮上買菜,路過茶館的時候才發現,現在的茶館,很大意義上已經變成棋牌室了,店面也不再那麼大,裡面一桌一桌的人兒,都在修長城……

我想,時代的速度帶快了人們生活的節奏,於是,茶館這樣的老事物,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慢慢轉型,漸漸的被歷史遺棄……


舊時代的茶館,不單單是一個經營場地。

這裡賣茶,賣小吃,賣歌舞戲曲表演,甚至還有各種剃頭挖耳的服務,豐富至極。

老武漢在民國時期武昌加上漢口有兩千多家茶館,其中比較知名的有民眾樂園大茶館,江南春之類的。茶館在那個時代就是人們匯聚的地方,自然也就承擔著社交場所的重要作用。

有的茶館是警察局開的,有的是青幫的,有的是洪門的,還有哥老會,陝西幫,甚至妓女,行腳漢子,都有自己匯聚的茶館。一個個茶館,就是整個社會的細分,把人們分成三教九流幾十個小圈子,然後利用茶館把大家聚在一起。

老茶館,一般分為渾水和清水兩種。清水只有茶,頂多提供茶點。渾水就比較方便了,香煙水果速食麵,錯了,香煙水果唱小曲兒。

像何祚歡這種曲藝大師都是從這樣的茶館裡成長起來的。

說到社交作用,也挺有意思。

以前,一個外地小子來到漢口,第一件事就是拜碼頭,這個拜當然不能在碼頭,而是選擇在老大們茶館裡。

一進門,先要茶,蓋碗端上來。

先擺出這個姿勢,意思是靠碼頭。如果店家有興趣,就自然會請到隔間雅座再詳細擺下茶陣。沒人搭理就趕緊收拾走人。

中國的民間,江湖文化可以說是一種最廣泛的亞文化了。行走在外都需要謹記。

建國後沒這事兒了,到哪兒拿個介紹信,齊活。

現在更簡單,帶著名片,發唄。

舊時的茶館除了上述這些作用,還有一些別的功能。它就是戲園子,想聽戲就有,評書相聲京韻大鼓河南梆子楚劇漢劇都有。

民眾樂園大茶館每天都有表演,趕上了就聽一段,還有人專門從武昌甚至江夏趕過來給某些名角捧場,那陣勢比現在追星也差不多了。

那時候,梅蘭芳,周信芳兩位先生但凡來了武漢,首先就要在民眾樂園演上幾場,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下回你爺爺再說追星的事你就揭這章。

再說,民眾樂園大茶館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功能。他是政府的一個重要的宣傳陣地。

政府修建,專門撥給經費,不但增加文化課程,還專門請大師講座,搞的有聲有色。

而現在。我們有電視,有wifi,有咖啡館,有電影院,娛樂項目太多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因為我們獨自一人也可以很好的消磨時間,尋找快樂。

時代變了。茶館也在變。

再寫一段兒吧。今天剛好跟大馬倉主人陳乙萊老師一起品茶,聊了很多東西。

厚紙8582,從香港到馬來西亞,再回來,倉儲優秀。

現在也有一些做的比較好的茶館。我評價的標準是除了美學設計之外,經營也做的很好,缺一不可。

而目前做的好的茶館,玩的是文化,走的是產品,做的是圈子。其實跟原來的茶館也是有傳承的,只不過變了茶客的圈子。

金融業的一圈,建築的一圈,文創的一圈。

各自有各自的圈子,有各自的茶館,有各自的茶主人。

而茶館慢慢的也成了這些人的精神歸宿,這也非常重要。


以前人口10萬的城市現在百萬了,人口多了,自然顯示的少點,但是去茶館還是那麼多,只不過少點


現在賣茶葉的茶城多起來了呀,小飯店也多了,加上想聊天的人都可以直接拿手機了,工作忙,沒時間去一個地坐著慢慢的喝茶

現在北京天津一帶碩果僅存的有北京老舍茶館(青春鼓曲社在此演出),天津的同悅興茶社(鼓曲有市曲藝團,相聲還有眾友等團體),明月茶樓(振北曲藝團)

其他曲藝演出場所,有的直接稱戲院或劇場

其實無論茶館還是其他場,都是差不多的,都按時演出賣票是主要收入,兼賣乾果炒貨,免費提供熱水,但是像之前那樣的茶館恐怕真是要消失了


北京的情況是,收費太高,另外走的是文化裝逼運營方式,給人沒有親切感,不得不敬而遠之。這可能與房租高、供貨成本大有關,但的確給我們這些喝茶人的體驗不好。茶其實是個平民消費,正所謂油鹽醬醋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加之健康、易食,真的需要經營者思考下運營模式了。人家吳裕泰和張一元能風行百年,我感覺就是不裝逼,親民,消費層級多,買得起。


時代變了呀,以前呀可沒電視沒電腦,沒這麼多娛樂活動,去茶館喝茶聊天就是閑時最佳的選擇了。有個詞不是叫茶餘飯後么。

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現在也是有「需要一個公共的交流的空間」這樣的需求滴。可惜市場已經被各種咖啡廳給佔領了。

事實上中國會喝咖啡的人不會比會喝茶的人多,首先還是一個覺得國外的東西好的潛意識作怪,加上咖啡有速溶的,所以一般人想提神還是會選擇咖啡吧。

另外啊,咖啡廳的存在不是為了現磨咖啡么。茶葉想喝好的不知道自己買了在家喝么→_→,划得來一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我覺得隨著中國文化的的重新復興吖,一些新式類似與會所的那種茶館還是會出現滴。


四川挺多的,到處都是。只不過現在大多裝修華麗,既可以喝茶,又可以打牌。

我小的時候,老家有一家茶館,全是竹椅竹凳,和老舍筆下的茶館差不多。現在估計沒了。成都應該有。

哎,你來四川就明白了,河邊上,露天擺滿了桌子,全是喝茶的。

愛咱們四川。


不是不流行了,而是那個時候茶館的功能已經被新事物取代了。

老舍《茶館》開頭就說了,這是一個雲龍混雜的地方,什麼人都往這裡湊,提籠架鳥的旗人,打架鬥毆和兩頭說和的,唱數來寶的,官府的探子,做生意的都在這裡,與其說茶館,也可以說是一個大的社交平台。

你想想現在有的地方是不是也是有吃有玩而且能促進社交的場所?但那可能就不是茶館了,茶館能如此紅火是局限於當時時代背景是清朝末年,信息沒有現在這樣可以藉助網路這樣的平台快速傳播


題主首先要明白一點,你問的是《茶館》,而不是「茶館」。

而說到「茶館」今日到底還流不流行這個問題,中國之大,地域不同,其實差別也十分驚人。老北京的茶館是絕對少不了,可你去雲南昆明看看,大抵是見不了幾間的。

這裡不做「茶館」的贅論。

而題主所問的真正的《茶館》,卻其實從來都沒有不流行過。

《茶館》是個濃縮型的小社會,這樣的構造因其自身的特殊性,總能在各個時代里,裝下各式各樣的人與故事。

老北京人愛喝茶,愛侃,談吐間天南海北不亦樂乎,但總待在家裡邊跟家人吹牛B么?時間長了也就倦了,這時候就需要出門走走,遇幾個新面孔。繼而那些已經說過了千百遍的故事,才能又一次在別人的驚呼聲中,被自己順理成章的吐露而出。

這種心理上的認同感,促使著小小茶館裡,可以裝得下各個階層的人。下至農民百姓,上至微服出巡的皇宮貴族,只要有茶,有八仙桌,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屋頂,就能靠著這些人,湊出一屋子的好故事。期間眾人說笑間勾心鬥角不必多說,每個人都想在茶館裡博得對席而坐之人的點頭認可,但當然,也有些人,是真的沖著喝茶而來的。

以上就是答主眼裡的茶館,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人們因尋求認同感而膨脹的訴說欲的具象表現。

今天的茶館依然昌盛,只不過好喝的東西變多了而已。

舊時生活水平畢竟低下,拿些好茶的沫子沏上一碗茶,就能成為人們著急出門度日的引子。而要說茶館不流行了,其實倒不如說是茶不流行了。不信你去看看北京中關村附近的咖啡店,西安鼓樓的那家星巴克,那些人一坐一整天,面對著二三好友,照樣一聊一整天。

只不過舉杯之間,茶成了咖啡罷了。

說起來,答主在敲字的時候突然想到,知乎這裡,不其實也是一個茶館么?


現實社會中你來四川看,至於老舍書中便是不符合時代了


喝茶准上茶館么?洪爺就鼻煙鋪喝…


因為我們有烤肉攤。


這要是考科舉,這幫人連題都沒看懂。。。哈哈


我覺得是租金逼的。喝茶聊天一般時間都長,而茶又不宜賣的太貴。之前能承受租金或許是當時商業不發達,對店面的需求不足,後來時代不同了,有願出高租金的商戶了。


成都和重慶的茶館可是晝夜不停啊╮(╯▽╰)╭


要被四川人佔領了。

話說只要有人,我會和我的小夥伴找個公園或者河邊喝上一杯熱茶。坐在太陽下面吹吹牛皮,耍耍手機或者打會小牌。不論是在成都還是老家。四川的茶館還是挺多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博物館的展品不用玻璃保護起來?
千年之後,我們時代的文明會不會難以考據?
有哪些名配上何姓很有味道,或令人驚艷,或渾然天成?
請問中國人真的有奴性嗎?什麼是奴性?
如何評價水滸傳?

TAG:歷史 | 生活 | 文學 |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