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否有將太后稱為「老佛爺」的習俗?若有,原因為何?


管帝後稱呼為佛爺這種習慣,在清代是確實存在的。

管太后叫佛爺,這個習慣有可能是孝欽顯時期所獨有的。具體情況如@新水令在@Hasuran Li的答題里所評論的一樣,比較複雜,簡單說,內府官員以及太監、宮女,在背地裡的私下場合,似乎是稱呼孝欽顯以及孝貞顯為佛爺、老佛爺、或者東西佛爺。

不過穆宗之前,是否有皇太后被稱為佛爺,目前沒見到資料,故而存疑。

然後說皇帝

清代習慣上經常把已經皇帝作為佛爺稱論,這種習慣從什麽時期開始不知道,康熙朝的很多奏摺也凸顯蒙古之人管康熙帝稱佛號,當然還有很多前綴,這些是有滿文本的,不過都在一檔。這點@Hasuran Li應該注意。

上一張圖,看下蒙古人怎麼稱頌康熙帝,看看裡面的宗教詞彙。

在民間,記載也有,《兒女英雄傳》那段新水令提到過了,「太汗老佛爺」、「康熙老佛爺」等等稱呼似乎在清中後期的民間口語里是常用的。

好像也見過資料說有管宣統帝叫佛爺的,不過具體出處我忘記了,只是有這個記憶。至於說這種習慣的理由,主要是象徵性的問題,這點@Hasuran Li答的裡面提到了一點,不過似乎有些混淆。

重點在於,滿語manju這個詞本身不具有吉祥的意思,但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詞源是什麽,卻沒有提到。

《欽定滿洲源流考》里說,「我朝光啟東土,每歲西藏獻丹書,皆稱曼珠師利大皇帝。翻譯名義,曰曼珠,華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簡單說,梵語曼殊室利的曼殊,是妙吉祥的意思,有人認為manju的詞源便是這個。

自佛教如來藏學派興盛以來,「即身是佛」的觀念一直很強,而密宗講求應身,其象徵性就更強。故而稱呼皇帝為佛爺,本身有宗教的含義,不過滿洲貴族對於宗教一般是尊而不信,故而這種象徵意義一般是源於宗教但是不局限於宗教。至於太后稱佛爺,其來源不明,可能是從皇帝稱佛爺的一種引申。


的確是有類似稱呼。一些清末的回憶錄裡面提到過宮女對慈禧稱呼為「佛爺」。參見蘇勛丞口述的《我所見到的慈禧和光緒》。

至於為嘛有這稱呼,我猜一定是因為這個:

——《慈禧化裝觀音像圖軸》

至於1樓說的清代所有皇帝都稱為老佛爺純粹是胡說八道,別引用百度好嗎……清代200多年,也就慈禧有這麼稱謂而已。

百度對「滿柱」的解釋更是充滿了槽點。滿人族稱manju(讀 man d?u)來歷,有很多說法,但我從沒聽說manju是佛爺、吉祥的意思——這本來就是倆詞好嗎?漢語都說不通吧?而且它們在滿語里都不寫作manju(佛=fucihi,吉祥=sabi)。正史對此詞的記載,傾向於認為manju本身就是部落名。有道是:

「tere inenggi, han hendume musei gurun i gebu daci manju, hada, ula, yehe, hoifa kai. tere be ulhirakv niyalma juxen sembi. 」

——「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滿文老檔》】

這其中所謂滿洲,即是manju,也就是百度裡面說的滿柱一詞。其他哈達烏喇輝發都是部落名。你見清代那個皇帝用manju稱呼自己?還皇帝特稱,滿語里皇帝就沒有特稱……manju在清朝建立以後被用來稱呼所有的女真66部中的人。


以下來自百度知道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plg0tRJecBhaummFezR4FRU3OiLuOb9cQFIZ6A7JmthsPmMepzW7nkR7ucVel_SHvQOhoKrVXNNsfD5K2yBSB_

Qing Dynasty——the emperor"s father or mother——清代對皇太后或太上皇的俗稱
不單指慈禧,比如乾隆也曾開玩笑說:朕家住紫禁城,姓愛親覺羅,人們都叫我為乾隆老佛爺。

我國歷史上歷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謚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后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李蓮英為討好慈禧,也尊慈禧為老佛爺,慈禧當然喜歡這個稱呼,光緒還稱慈禧為「親爸爸」呢。

===================================================


以下答案來自...額 網路搜索....原文地址在末尾。。。。文中有好多亂七八糟的超鏈接,我也不知道清除乾淨了沒有。。。。有沒有教一下怎麼清除這鏈接啊。。。

——————————————————————————

近幾年有關清宮的影視劇很多,尤其是慈禧的故事。而凡有慈禧的清宮戲,又總能聽到一個比較特別的稱呼——「老佛爺」。慈禧非常喜歡人們稱她「老佛爺」,「老佛爺」似乎就成了她的專稱。其實,從歷史上看,「老佛爺」原是有清一代用來指稱開國皇帝的。

滿人文康所著《兒女英雄傳》,開卷第一回就說到正黃旗漢軍一個安二老爺,「他的祖上,也曾跟

著太汗老佛爺征過高麗,平過察哈爾」。這「老佛爺」指的便是開國的太宗皇帝皇太極(據說後來也有稱康熙、雍正、乾隆等為「康熙老佛爺」、「雍正老佛爺」和「乾隆老佛爺」的)。所以,老佛爺這個稱呼,並非始於慈禧,原來也不是慈禧的專稱,而是用於指稱開國皇帝的。而開國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別稱呼,又可能與其「滿洲」的族名有關。

「滿洲」是清代滿族的自稱,而滿族原是來自女真人的,努爾哈赤就自稱是女真人的後裔。他借復興完顏金之名,於1616年統一了女真各部,登上了可汗位,國號就叫金(史稱後金)。但他兒子皇太極繼位後,卻廢了「女真」舊號而定族名為「滿洲」(辛亥革命之後,「滿洲」又通稱「滿族」沿用至今),又於次年改國號「金」為「清」。

據清人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五所說,「滿洲初為部落名,國書本作滿珠……乾隆四十二年(1777)上諭:我朝肇興時,舊稱滿珠,所屬曰珠申,後改稱滿珠,而漢字相沿,訛為滿洲」;而「其易『珠』為『洲』,蓋由『洲』字義近地名,故漢字假借承用之」。這是說「滿洲」原是「滿珠」的音轉假借,因為「洲」更像地名,所以後來漢語中就改稱「滿洲」了。

滿人為什麼定這樣一個族名?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文殊師利)菩薩最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轉為曼珠或滿住,明初建州(按:指東北的建州衛,明成祖時所置)名酋有李滿住(按:女真人後裔,明英宗正統年間襲封建州衛都指揮,「李」為明朝皇帝的賜姓),努爾哈赤也有滿住的尊號。滿字,取滿住第一字,洲字取建州第二字,州旁加水成洲字」。則「滿洲」原來是作「滿住」的,而「滿住」是「文殊」的音轉,所以「滿洲」原是一個菩薩的佛號。

就史書記載看,「滿洲」一詞有多種寫法,或作滿珠、滿住、滿柱,也有作曼珠(曼珠師利)或曼殊(曼殊室利)的,如陳康祺《曼珠即滿洲之轉音》說:「西藏每歲獻丹書,稱上為曼珠師利大皇帝。曼珠,譯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按珠、殊同音,曼珠亦即滿殊二字。」之所以有此多種不同寫法,應是漢譯無定字的緣故。而「曼珠師利」或「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師利」,也就是常與普賢一起隨侍釋迦牟尼(如來佛)左右的文殊菩薩,他是佛教所說修行層次最高的四大脅侍菩薩(另兩位為觀音與地藏)之一。

我國古代皇帝古代皇帝的稱呼,通常有廟號、謚號、年號或尊號,但不同時期也會有一些不同的特稱或專稱。如漢朝,除了高祖、文帝、武帝這些謚號之外,還有稱「國家」或「大家」的;晉以後又有稱「官家」的,如《水滸傳》中就稱宋當朝天子為「趙官家」;明代則稱「老爺」或「爺」,說是凡內臣奏事,前朝皇帝均按年號稱「某年號老爺」,當今皇上則稱「萬歲爺」(明劉若愚《酌中志》自序)。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薩的緣故,就以佛號為其特稱而稱「佛爺」或「老佛爺」的。清宮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確實不少,譬如順治皇帝福臨,就是特別痴迷的一個。他曾自號「痴道人」,說什麼「朕想前身的確是僧」的話,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在帝王家」的《順治皇帝悟道偈》盛傳,乃至死後民間還有五台山出家的說法流傳。之後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誠地信佛崇佛的。

就慈禧而言,雖說為人乖戾,「性慘刻反覆」(《慈禧傳信錄》卷中),但對佛似也很虔誠,據說也勤於禮拜,還攝有多張扮作大慈大悲觀世音的照片掛於寢宮,因此就以觀音菩薩自居而讓人稱她為「老佛爺」。之所以如此,據德齡公主《清宮禁二年記》所說,「蓋以太后極願為男,故命人亦以男呼之」。她說光緒帝去見慈禧時,都是「跪太后前而呼之曰:『親爺爺吉祥!』」的,於是「帝宮中自帝以次,率以父稱太后」。這恐怕是因為慈禧感到自己雖說大權在握,但名義上終究還只是一個太后,因而就想藉此稱呼來強化自己的權威。

所以,「老佛爺」原來並非慈禧的專稱,而是清代開國皇帝的特稱,只是慈禧襲用之後,就成了她的專稱。

據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二十一回所說,慈禧自稱「老佛爺」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她六十大壽時。說彼時「西太后遂自加徽號,令承值人員等稱她作老佛爺,或稱她作老祖宗」。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九十二回,說一個烏將軍「仗著老佛爺腰把子硬」,這「老佛爺」指的便是慈禧。魯迅《花邊文學·略論梅蘭芳及其他(上)》中說「譚叫天在劇壇上稱雄」,有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是『老佛爺』——慈禧太后賞識過的」,清楚地點明了老佛爺就是慈禧。所以自慈禧以皇帝自居而自加徽號稱「老佛爺」之後,「老佛爺」這個原來指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的特稱,就演變為慈禧的專稱了。

《漢語大詞典》對「老佛爺」的釋義是:「清代對太上皇或皇太后的敬稱,後專指慈禧太后。」這「皇太后」應該就是後來專指的慈禧太后,只是這「太上皇」不知何所指。清朝稱太上皇者唯乾隆一人,皇太極並非太上皇,他是清朝實際的開國皇帝,「清」這個國號就是他創建的。所以這「太上皇」,或許稱作「開國皇帝」,會更符合史實些。

如前所說,「滿住(滿洲)」原是「文殊」的音轉,漢譯因此有譯為「佛爺」的,所以「老佛爺」或許也可視為清朝皇帝的一個特稱(但並非每個皇帝都有此特稱)。而以皇太后身份稱老佛爺者,似僅慈禧一人,但因為她是清王朝最後一個大權在握的實際上的「皇帝」,所以「老佛爺」這個清朝皇帝的特稱,後來就演變成她一人的專稱了。

——————————————

原文來自:慈禧太后為何稱「老佛爺」?_學歷史


從有些檔案看,推測兩宮佛爺都在時,稱慈安為佛爺,慈禧為西佛爺。但目前僅是推測。當然也存在稱慈安為東佛爺的檔案。


瓊瑤奶奶寫東西特點是喜歡跟歷史扯點關係又不喜歡翻書,導致歷史錯誤百出,不僅是老佛爺這個稱呼最初源於慈禧,連故宮的漱芳齋都是給慈禧看戲用的,要仔細找還能找許多,不過相比於如今各種瞎狗眼的清宮劇,瓊瑤奶奶還真是業界良心(誰說清朝只有屈辱?看人家不是為中國影視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嗎)


在《走向共和》里有專門的描述。下面是一個百度知道的答案,侵刪!

光緒初年,慈禧太后剛滿40歲,她為了達到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種種手段,但懾於朝中有人反對,終日心中不樂。

心腹太監李蓮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萬壽寺大雄寶殿的後面建了一座佛,建成之後,李蓮英速去稟告慈禧,說:「聽說萬壽寺大雄寶殿常常有雙佛顯光,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請太后駕臨前往觀看。」

慈禧聽罷感到十分驚奇,便起駕出宮。出西直門下高梁橋,坐上皇船,沿長河,直到萬壽寺(今北京藝術博物館)。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而來。進得殿來,見供奉的依然是原來的三世佛,不覺勃然大怒:「明明是原來的三世佛嘛,哪來的雙佛顯光?」

那個時候,奴才欺騙主子是要殺頭的,但李蓮英心中有數,忙說:「太后息怒,請您後殿御覽。」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轉到三世佛後,果見一慈眉善目的觀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還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裡。這時,李蓮英喊道:「老佛爺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爺!」

慈禧見狀明白了一半兒,但她故作不解問道:「你們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爺呀?」李蓮英他們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爺呀!」「您就是當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尚幼,國不可一日無主,臣民們請您垂簾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於水火之中啊!」一席話說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爺這個稱呼便從萬壽寺傳遍京城,舉國上下,都稱慈禧為「太后老佛爺」。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簾聽政了。

還有種說法

我國歷史上歷代帝王除了有「廟號」、「謚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后稱作「老佛爺」。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附原答案網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6598684.html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春秋戰國城池或國的名字多數有右耳旁?
現在還有「何不食肉糜」的現象嗎?
關於考古奇才郝迪是真的還是假的?
中世紀的人們是怎麼知道月亮的光輝來自太陽的?
古人下葬時棺中出聲,其妻以晉文公為例反對開棺的是誰?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