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1927-1937南京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建國十年」、「南京十年」)?
資料主要來源:黃金十年_百度百科,Nanjing decade,中文wiki的詞條打不開。
據資料來源,此時期中國發展堪稱1840年以來最快,國民生活水平也屬史上最高,且經濟工業軍事均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政治上收回了部分國權。圖片來源:維基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相當複雜,我的了解未必準確,閱讀時請注意。
1927年完成清黨,1928年基本奪取全國政權。這一段時間確實可以說是國民黨右翼的黃金期。軍閥混戰的形勢好轉了很多。大量執政方針都得以實施。一些自清末起的落後政策也被取消掉了。關稅控制權也逐漸得到回收,關稅在北洋的基礎上有所上升。
從輕工業角度,確實有不錯的發展。中國當時火柴、紡織等產業,都有不錯的發展(有時候有兩位數的增長)。從棉紗進口國變成棉紗出口國。教育、衛生等領域,有一定的發展(增長率很高,但是主要是因為過去起點實在太低,而且質量不高)。
可以這麼說,黃金十年,是一個正常發展中國家都會有一段初級工業高速增長期。國府能夠在戰亂的局面下實現,也並不容易。但是,國府畢竟是在戰亂中,這種和平時的正常的發展路徑,也給國府後來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首先,由於之前的歷史發展,江浙資本力量在國府中佔據主導。江浙資本的核心人員大多是買辦資本。買辦資本相對於其他民族資本家的優勢在於其與外國資本聯繫更緊密,因此進口貨物是他們的長項。以宋子文為代表的買辦資本力量,一方面執掌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權,一方面卻對於產業發展沒有清醒認識。比方說,即便在918之後,國府仍然沒有一個完整的國防工業發展路線,甚至沒有任何鼓勵民族鋼鐵業發展的舉措。相反,買辦資本一直在從外國進口鋼鐵來滿足國內需要,同時也賺取大量利潤。這導致了民國時重工業發展無力,甚至倒退。北洋時能生產的一些重炮,到了民國時期反而不能生產了。北洋時政府積極支持重工業,甚至可以製造萬噸輪,到民國時也造不出來了。國府這一問題,導致其在隨後全面爆發的抗日戰爭中極為被動。
實際上,鋼鐵、造船、軍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對於民國當時的內部經濟條件來說,唯一可行的路徑是政府主導投資,但是政府不作為,那就不會有什麼起色了。當然,不能忽視的是,國府當時由於清黨,失去了對基層的控制能力,很多地方不得不與當地豪強合作,稅款往往就收不上來。這就導致了,國府雖名義上控制全國,其實稅基並不大,以至於關稅長期佔據國府財稅收入的半壁江山。而長期軍閥混戰,導致國府不得不將半數的財政收入投入到軍事上。據統計,民生領域投入僅有20%,而經濟發展的投入,僅有4%。在這種情況下,國府也難以投資技術密集型產業。
其次,黃金十年中雖然收回了關稅自主權,但是關稅保護力度仍然非常差。由於初期簽訂的關稅條約,大部分領域關稅水平長期不能超過12.5%。到1931年變更關稅稅率後,仍然僅有毛織品、火柴、絲綢、煙酒、陶瓷等少數產品上建立了高於30%的保護性關稅(民國輕工業高速發展也恰恰是在這幾個有限的領域)。1933年因為與日本已經交惡,把棉布(當時主要從日本進口)稅率都提高了50%-90%。這保護了中國棉織品業。其他提高稅率的主要是橡膠和海產品。
不過保護政策很快就廢掉了。1933年中,國府資金不足,因此向美國求援。美國適逢經濟不景氣,就規定說,給的貸款必須用來購買美國的棉花和麥子,所以這一次的借款被稱為棉麥借款。這時候事情就開始變得具有諷刺性了。因為國府要借款,一方面是財政緊張,一方面也是想積極準備對日防禦工作。結果呢,大批量的棉花拿回來得要換成資金啊,傾銷到國內,導致國內棉花價格崩盤。即便如此,也沒能吃下。周邊所有國家,只有日本最需要棉花,所以這批棉花居然還得要賣給日本。日本隨後用此為要挾,逼迫國府降低了棉布的關稅。宋子文為此憤然辭職。
所以,國府受到戰爭所累,關稅方面實在是進退維谷,最後能保護的行業也非常有限。
整個黃金十年中,中國出口並沒有顯著增長,反而在1931年後有巨幅下跌(丟掉了東北),比如1928-1931年出口額維持在約9-10億關兩,而1932年跌倒了不足5億關兩,1933-1935,都在4億關兩以下。這一方面是丟掉了東北,另一方面也是遭遇經濟危機的結果。此外,黃金十年中進出口長期逆差,導致貿易形勢惡化。
總體來說,黃金十年的經濟發展主要是輕工業領域的進口替代產生的。其他領域也有一定的進步。但是鋼鐵工業等等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至關重要的領域,絕對值並沒有顯著的增長,一些部門反而有倒退。總體來說經濟增長幅度不小(除去東北,每年增長約6.5%),當然是好的,但是也沒有辦法做太高的評價。一、在我眼中,「黃金十年」是不存在的。1927年到1937年,不說別的,十年間,兩次因為政治動蕩不安,蔣介石辭職下野。
再另,提醒一點,我上面的文字,一定不能全信。
網上讀任何歷史資料,都要存疑,
再多的數字,舉例如實,背後的種種「不可與外人道」,都要提防。
不信,請看下圖:
知乎有那麼一群「數字流」的專家。(雖然我不是,但,也請把我算上。)
沒有經過自己,或至少第三人的驗證,看他們侃侃而談時,請一定要有戒心。
看到任何轉述的所謂「資料」,一定一定,千萬千萬,莫要全信。
-黃金十年,從數據來看,雖然有一些現代化的萌芽,但中國的經濟水平仍然極其落後,依然沒有擺脫幾千年以來的馬爾薩斯陷阱。史學家們基本同意,1912-1949年間,中國的總產出增加得非常緩慢,人均收入幾乎沒有增長,1937-1949年的戰爭期間,人均產出和人均收入可能還顯著下降。黃金十年,中國仍然沒有擺脫軍閥混戰的局面。軍閥混戰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所有歷史學家公認的,按Feaerwerke所記載,軍閥混戰時期,不同軍閥在其佔領某地時期重複收稅,並預收未來的稅,操縱實物與貨幣的換算率,增加苛捐雜稅、戰時捐稅,並進行強制糧食徵購,使經濟不堪重負。由於連年戰亂,農業的商業化趨勢被逆轉,農業生產力和產量下降,城鄉之間的貿易被中斷。
19世紀末出現的規模仍小的工業部門及運輸業有相當可觀的增長,但卻影響有限。勞動分工和職業結構的變化非常不平衡,屬於薩克斯、楊小凱、張定勝所分析的二元結構:沿海和大城市與國際市場相聯,有較高的分工水平,很多新的職業和產業在這些地區出現,而廣大農村和內地基本是個自給自足的社會,只有占收入比重很低的產品在大約70,000個地方性集市中交易。也就是說中國農村大約分成7萬多個地方性基本自給自足的社區,社區內有一些互補餘缺的貿易,但社區之間及它們與大城市及國外的分工和貿易極其有限。因此外國商品很難打入中國市場。由於沒有全國性統一市場,沿海城市與其說是國內分工的交易網路的中心結點,不如說是與外國經濟分工和貿易的延伸結點。
1900到1938年中國城市化水平發展加速,城鄉之間移居基本上自由。城市人口增長率是總人口增長率的兩倍。1938年中國5萬以上人口的城市總人口是2,730萬,佔5億人口的5-6%。由於城市化可以將一個大分工網路所需的交易集中在一點進行,因而大大改進交易效率,促進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城市化的長足發展是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共有92個城市對外開放,鐵路和汽輪將這些城市與外界聯接。新的職業和中外企業在這些城市發展起來,按Chang的記載,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1923-1936年,為8.7%,1912-1942年,平均增長率為8.4%,整個1912-1949年,平均增長率為5.6%。而在二戰前民國時期,儘管連綿戰爭,工業增長率仍高達8-9%。傳統的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減少了外國產品對中國民族工業的競爭壓力,因而使中國民族工業在第一次大戰期間有機會發展的看法是武斷而沒有根據的,實際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下降,使很多工業項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設備不得不延緩。Feaerwerker認為,外國投資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之命題並沒有實證資料支持,中國人所有的現代工業在總現代工業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戰前一直沒有下降,而中國人均外國投資在1914年和1936年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國投資只佔國民生產凈值的1%。
而抗日戰爭時外國投資比重最高的是日本佔領下的東北。其經濟發展是二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部分,當時整個中國的投資率是5%,而東北1937年高達17%,1939年高達23%。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佔領地區相對和平,沒有大規模戰亂。
抗戰勝利後,這些日本私人資本大多被轉化為中國的官僚資本,不但在接收過程中因貪污和不同單位爭奪資產而受損,而且以後成為官商不分、制度化國家機會主義的工具。這使得1947年國民政府的官辦企業(經濟部控股的中國紡織公司)控制了當時紗錠的36.1%,織機的59.4%,及大部分重工業。
民國時代的土地制度由於1930年土地法的頒布而較清末更為成熟。但由於缺乏長子繼承權,戰亂連綿,制度化的土地市場仍不發達,所以每戶土地分割為很小數塊。按Buck的估計,1910年戶均土地為2.62公頃,1933年為2.27公頃。民國時土地所有權分布雖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後國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戶擁有15畝地,他們的土地佔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戶均擁有50畝以上的耕地,佔總耕地的34%。民國時期資本主義式的僱工租地大規模商業化農業經營並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農業人口與租佃制有關,30%的佃農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農耕種自己的土地同時租佃部分耕地。
長江流域細密的水路運輸網被用來形成區域性糧食市場,因此此區域的分工專業化、城市化、原始資本主義自宋朝以來都是中國最發達的區域。這裡專業性的租佃經紀人出現了(類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專業房地產經紀人)。佃農並不一定非常貧窮,有的佃農大戶反而比小自耕農富有,他們已形成資本主義式租佃,僱工商業化農業經營的萌芽。
中華民國內政部1932年對849縣的調查記載了租佃契約的多樣化,220縣租地壓金非常普遍,租金主要採取現金、實物固定地租和分成地租三種形式。國民政府1934年的調查報告說50.7%的佃農以實物付固定租金,28.1%付分成租,21.2%付固定現金租,而1934-1935年的土地調查顯示這三組數字分別為60%、15%和24.62%,而勞務租佔0.24%。分成地租的多少依地主是否提供種籽、工具、耕畜而不同,分成地租的租金高於固定實物地租12.9%,其又高於固定現金地租11%。在地主不提供種籽、工具、耕畜的情況下,平均地租約為43.3%。固定實物地租在佃農比例高、產量高的產區較為普遍。土地制度的多樣化非常符合現代信息經濟學和租佃理論的預期。這些理論證明,當生產中風險很高,生產者的努力水平很難測度時,分成地租為最有效率,而當風險很小時,固定地租最有效率,而生產者努力水平測度費用低時,僱傭關係最有效率,當風險不太大也不太小時,分成地租和固定地租會在合約中同時出現,而分成地租由於地主與佃農分擔風險,所以租金水平會高於地主不承擔風險的固定地租。
30年代中國小麥單產相當於當時的美國,但勞動生產率是美國的1/14。這都說明當時的中國農業非常落後。
按照Perkins和Feaerwerker 的記載,民國時期的農村雖然基本是自給自足的,但專業商人在商業發達的城市和沿海地區比一般落後國家要發達,這被稱為商業資本主義或原始資本主義。上海、寧波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其它地區的國內貿易和主要在最終消費品生產中的分工是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Perkins認為三分之二的商品是在地方定期集市上交易的,他認為"商人剝削農民"的斷言既沒有理論根據,也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
這種商業資本主義不但導致商業分工的加深,不同的專業商人處理貿易的不同環節,專業貨棧的出現,專門協調,規制商業活動的行會和商會的出現,而且產生了相當發達的中國自己的金融網。山西票號就是這樣一個適應商業發達後所需金融服務的網路,它發行發揮貨幣功能的票據及信貸。各種錢莊和當鋪也在沿海和發達地區形成網路。各種習慣法和私法(類似英國普通法)也發達起來,以調節發達的商業和金融活動中分工和相關交易以提高交易效率。
長江流域的絲織業中已有相當發達的商人與手工業者之間的計件外包制,類似歐洲工廠制度的前身putting-out制度。與清末不同的是,現代金融和貿易制度在民國時代發展起來。政府於1929-1930年擺脫了固定的關稅額必須償付戰爭賠款的束縛,完全獲得關稅自主權,增加了關稅率。
國家政府銀行同時發揮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貪污和國家機會主義行為制度化。大私人銀行通過與四大官方銀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結等壞資本主義的特色出現。但是與1949年以後的制度相比,私人銀行業在民國時期相當自由和發達,1928-1937年間,共有160家私人現代銀行建立,它們擁有1,597個分支機構。現代銀行資本從1928年的1.86億元增至1935年的4.47億元,存款從11.2億增至37.8億元。但由於四個官方銀行的壟斷地位,相當大的金融資源主要用來為政府提供統一戰爭的軍費,用於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設施建設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銀行由於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場競爭的規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圖的經濟發展。
程文利證明現代金融和紙幣制度的發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進分工的演進,提高全社會的生產力。但是由於中國還沒有真正統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財政收入70%用於統一戰爭,而中央對地方財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達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於1931-1936年間只佔國民收入的3.2-6%,大大低於美國政府1929年的8.2%。
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政府將大量日本私人企業收歸國有,使官辦企業對重工業的壟斷大大加強,為日後中國工業國有化和扼制私人自由企業的制度發展創造了經濟結構上的條件。
民國後期由於國民政府在戰爭中失利,金融財政體系崩潰,通貨膨脹率高達200%。因此紙幣成為政府搶劫人民財產的工具,人民紛紛棄紙幣不用而回到商品貨幣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使紙幣改進交易效率的功能不能發揮,因而分工水平大大下降,生產力崩潰。
民國時代交通條件也表現了二元經濟的特徵。大部分貨物仍是由落後的傳統運輸方式運輸,1933年傳統手工、木船、獸力運輸方式對國民收入的貢獻是現代運輸方式的三倍。1915年日本在東北生產的焦煤5.74元一噸,運到漢陽是24.54元一噸,交易費用是生產成本的3.27倍。這主要是因為政治不安定,鐵路建設遲緩造成。
清朝末年共修鐵路9,618公里,民國共修15,000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由日本人在東北建設。清朝基本沒有公路建設,國民政府部分由於統一戰爭的需要,進行了大規模公路建設,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後國民黨政府所建。從海關記錄,非機動運輸的貨物於1920年代開始下降。
總體而言,民國時期中國經濟方面雖然有一些成就,但任然極度落後,貧困,包括黃金十年,一些果粉對黃金十年大加吹捧,我不贊同
就是這麼黃金的對吧?
1936年的四川大饑荒:慘絕人寰飢吃人肉花園口決堤_百度百科九·一八事變_百度百科何梅協定_百度百科塘沽協定_百度百科中原大戰(1930年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的軍閥戰爭)_百度百科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_百度百科偽滿洲國(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傀儡政權)_百度百科經濟崩潰,國家分裂,外敵入侵,軍閥混戰,喪權辱國者,黃金也。
吾聞共黨執政,外戰聯合國軍,內掃十萬土匪,破吐蕃,平西域,毀宗族,鎮反賊, 北抗蘇修,南平交趾,東拒美帝,西征天竺,當以何稱之?民國的黃金十年:
當代:一個很平常的道理,大家總是忽視。一張白紙上如果有個黑點,大家第一眼肯定看到黑點。一張黑紙有白點的話效果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民國的「黃金十年」和建國後的「文革十年」「大躍進」「紅衛兵」最為人印象深刻。
手機寫幾個字。yol叔和冷哲的答案都很明確的指出了黃金十年的發展過程,所謂「黃金」成色確實不高,也基本只存在於輕工業的進口替代上面。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於一個打了七八年仗,發了兩次大洪水,一次大瘟疫,加上雜七雜八的地震、每年一次的數省水災,外部經濟崩盤條件下的民國,能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速真的實數不易。想想改革開放頭十年,在只有一個邊疆小戰鬥的情況下,西方全力支持,為了經濟發展都只能讓軍事科研教育靠邊站。就能夠知道民國的難處了。至於攘外必先安內這個問題吧,只能說誰在台上都會這樣,總設計師不也有廣場上的部隊么
對於國民黨上層而言卻是是黃金十年,撈錢撈的腦滿腸肥,但是對於社會底層而言並沒有改善他們的處境。工業上,漢陽鐵廠在黃金十年煉過幾噸鋼?造過幾條槍?最諷刺的是,最為富庶的蘇南農村在黃金十年的死亡率還比三年饑荒要高。我外婆的表姐(我確實不知道用普通話該怎麼稱呼)生了7個孩子,全部活了下來。而他們自己那一輩死的兄弟姐妹真是不計其數。當兩隻手都沒數過來的時候,我看見外婆眼中渾濁的淚水。
最後,黃了你大爺的金十年,還不如北洋呢,炮黨竊國盜名,祝果粉穿越回去成為路倒。========================================樓下某個千分比和百分百都分不清的馬甲號就別埋怨我沒數據了,有數據你就能看懂了?唉,智商真是一條鴻溝啊,我有時候真的很同情這些智商有障礙的逗士吶。在我看來,」黃金十年「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這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說了等於沒說)
從沒有的角度來看,yolfilm講得就非常好了,這裡不再贅述;
從有的角度來看,」黃金十年「是相對之後的抗戰、內戰血腥之痛以及之前1911年民國成立後經歷過的各種紛亂:宋教仁被刺殺,二次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南北政府對峙,孫中山死後國民黨內部內鬥。
直至1927年蔣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寧漢分裂而後又合作,這時國民政府內部其實也是派系林立,相互制約,但大致達成一定的平衡,1928年東北易幟,實現形式上的國家統一,至此中央政府名分已定,可以由上而下著手收拾局面,政局初步穩定,全國性的工商、教育、基建投資才會有信心。以我所在的廣西省而言,雖然這十年中經歷中原大戰,但戰爭時間較短(6個月),而且總體來說桂系的根本未被動搖,因此廣西建設未受太大影響,期間建立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廣西醫學院等、大舉建設公路鐵路(1930年時,廣西公路為2197公里,至1935年增至6445公里)、推行強制義務教育,大中小學實行軍訓、鼓勵民間工業礦業投資等等,廣西也一舉成為當時建設的模範省。
再看廣西當時一些官員的學歷:
馬君武:德國柏林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民國廣西省省長雷沛鴻 :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民國廣西省教育廳長程思遠: 義大利羅馬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民國廣西省政府秘書長邱昌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民國廣西省政府民政廳長盤珠祁: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學院碩士學位,民國廣西建設廳廳長馬保之: 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學博士學位,民國廣西糧食增產副總督導戈紹龍: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民國廣西衛生委員會主任當時的國民政府中的高層,擁有留洋博士學位的也不在少數
從這些方面來看,」黃金十年「體現在能者居其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推行奠定了國民意識的覺醒,雖然國家身處內憂外患,但越來越多知識青年的湧現,使得更多國民漸漸脫離晚清時期那樣的麻木不仁和渾渾噩噩。(同時也為中共培養了大批幹部,典型例子是黃埔軍校)
評價這個時期,我覺得不僅僅是看當時的經濟發展如何,內戰多少,政權更迭,或許還可以看重開啟民智的成效,這一時期各種報刊出版物空前活躍,左翼能夠依託租界等保護自由辦報出書批評政府,各種思想言論也沒有太多的壓制,以北大清華為代表的大學人才濟濟,教育自由,政府和國民黨插手並不多。
這種思想和言論的自由,在」黃金十年「以後,貌似就不再有過了。黃金十年之後,不但沒趕上日本,連對比滿洲國都被人家在工業、礦業、交通、教育、衛生等各方面全面碾壓。要是那算黃金十年,那滿洲國不得算鑽石十四年了?
比較一下50年到53年。
對外,在朝鮮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推回三八線。對內,基本剿除大陸地區的土匪和殘軍,進軍西藏和新疆,在大陸地區恢復和平。經濟上遏制了惡性通貨膨脹,工業生產超過歷史上的最好水平。
如果27年到37年是黃金十年,那這4年是不是要算超白金四年了?49年到59年這十年……那都要超出元素周期表了吧。
------------------------
補充一些資料:1928年,國府工商部提議建設中央鋼鐵廠,31年4月宣布成立中央鋼鐵廠籌備委員會。31年年底與德國簽訂借款與技術支持的合同。33年7月,經過中德專家合作勘察後,選定馬鞍山為廠址。34年年中將設計報告書呈送行政院審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德國專家在35年兩次上書蔣介石批複中央鋼鐵廠計劃,但蔣均批複「暫緩」,項目就此擱置。
36年資源委員會選定江西、湖南為國防重工業基地,提出在湘潭建設中央鋼鐵廠,5月成立籌備委員會,仍然與德國合作。
37年開始動工建設,原計劃39年底試生產。結果動工不久戰爭爆發,剛開始倒還沒有馬上影響鋼鐵廠的建設。但是到上海淪陷,所有進口設備與物資都必須經由香港走粵漢鐵路轉運,影響了建設進度。到38年7月,戰事已經逼近湖南,加之德國對華政策也發生變化,工程被迫停建,所有設備搬遷湘西。
10年,中央鋼鐵廠最終還是夭折。這就是「黃金10年」。是否是黃金十年,關鍵看你跟誰比,如果跟同期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建設成就比,那就是個屎。如果跟新中國建國後十年到1958年前的建設成就比,依然還是個屎。然而跟中國1900-1927年前的建設成就比,的確還是有那麼點金燦燦的意思。.現在嘲笑民國而不是為中國民國時代的國運感到悲哀的人,多半上心理上把自己的祖先跟民國割裂了,以為自己是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自己的祖先不算民國人,其實,什麼叫做民國人 ?民國就是由袁世凱、蔣介石、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共產黨、張家父子....等各類軍閥組成的民國,這些地盤上生活的中國人,組成了民國人。民國不只是蔣介石的,也是共產黨的,還是各類軍閥的。在民國時代,各家軍閥經營自己的地盤,有啥拿得出手的建設成就,比較一下就知道了,每年(不包括日佔偽滿洲國)民國的總鋼產量才5萬噸,各路軍閥分一分,看看都在自己的地盤煉了多少噸鋼 ? 做出了多少建設成就 ?.罵民國爛的,可以從兩個角度,一個,是矮子堆里選大個,選出了身高1米6的國民黨,這國民黨真他媽不爭氣;一個,是共黨真是不爭氣,那麼銼的國民黨居然也能追得共黨奔逃萬里;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胃口找一個先罵著過過嘴癮。
經權威機構檢測:表面含金。
有沒有要看怎麼定義,和誰比至於評價么,來上海江灣體育場附近看看當時大上海計劃的遺存,其實就可以最直觀的體驗一下那個時代中國人的觀感了(儘管只是沿海的一小部分人)
作為一個東北人,我不認為那些年是黃金十年。。。哪個酸儒提出來的黃金十年?這幫鼓吹「黃金十年」的和TMD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人是一類人。
百度上查的:蘇聯1922年成立,經一戰和革命戰爭使國家經濟下滑嚴重,1925年蘇聯全國75%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包括林業)農村人口佔全部人口的82.4%。
現代工業的缺門甚多,拖拉機、汽車、橡膠、自行車、手錶等許多重要機器、設備、原材料和日用工業品等依賴進口 鋼鐵、電力生產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需要。汽車、飛機製造、化學合成、大型機器設備製造(發電站成套設備、自動生產線設備)等等新型的大工業幾乎一片空白。
1928年蘇聯發起了: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 他們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自產的拖拉機、飛機、汽車、重型機械、機床、和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32年的工業產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機器製造業產值比1925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蘇聯的發電量達到173億千瓦時。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在文教,蘇聯當時可以說創造了世界奇蹟。在1918—1928年十年間,蘇俄受到中等教育,或者受過完全和不完全的普通和職業教育的人有73.8萬人(每年約6.7萬人),在1929—1932年四年間就達到57.7萬人(每年約14.4萬人),
僅僅在1932年,蘇聯的一五計劃提前完成之時,一些重要的工業產品指標同當時的蔣介石政權相比就已經是十分令人印象深刻的了。我們不採用計劃數據而採用實際數據,比如說,發電量135億度,生鐵620萬噸,鋼592.7萬噸,煤6400萬噸,汽車2.4萬輛,拖拉機4.9萬台
1933 年 1 月 斯大林向中央委員會的報告中說,「我們從前沒有鋼鐵工業,現在我們已經有了。 我們從前沒有拖拉機工業,現在我們已經有了。 我們從前沒有機床製造工業,現在我們已經有了。 我們從前沒有汽車製造工業,現在我們已經有了。」 他接著談到航空工業、農業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以及其他,並且說,「我們不僅創立了這些工業部門,而且它們的規模使歐洲工業相形見絀。」
我看這麼多人認真答題,真是感到。。。
黃金十年這個梗,源自釣神的文章,本身就是釣魚文,哪來這麼多問題?
後來經由戰忽局發揚光大,今日居然引發如此討論,也是咄咄怪事。
根本沒有黃金十年這個概念,黃金十年是糊弄人的,所以,評價毛論宋子文產業經濟的正確性。
有些人時刻不忘國家控制經濟,好像甲午慘敗是洋務運動國有化還不徹底。關於日本入侵中國。韓日雙人轉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假如沒有黃金十年,就沒有公私合營,就沒有改革開放,假如沒有那些可憐的輕工業,中國改革開放出口大炮?中國人對閹割自己的產業經濟從來都不手軟。這就是大國悲情,一個幾千年的國家找不出一個百年企業。產業經濟、產權、技術積累、工匠精神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實用主義就是霸道,在村長看來:霸不過五,貽害無窮。
我們假設中國在1927年開始搞知乎某些人歇斯底里推崇的計劃經濟,那49年怎麼辦?中國出口什麼創匯?出口大炮?那78年呢?中國出口什麼創匯?出口東風導彈?那2008年呢?中國出口什麼創匯?出口糧食?
假如中國在1927年開始搞計劃經濟,那49、78、08年中國的工業化只能靠出口糧食,那中國的總人口將會被控制在5億人左右,而且年年都是三年自然災害。這就是這道數學題最後凄慘的答案,有些人啊,不是裝瞎,就是心裡沒有電燈。照他們的觀點,世界第一強國就是蘇聯!幼稚的叫人發笑。鍍金十年
從這張圖表上來看,文化教育領域確實有很大進步,人們直觀上也會覺得當時精英人才輩出,相對於前後兩個階段的確有進步。那個時期,政府對教育領域的干涉控制還比較薄弱,教育領域自主性比較強,精英學子的憂患意識也很強。精英教育還是值得稱道的。但是作為工業化一個重要指標,鋼鐵產量沒有標出!1913年粗鋼產量4.3萬噸,到了1934年到了5萬噸,1937年猛增到55.6萬噸(可惜,絕大部分增長都是偽滿洲國貢獻的,這些粗鋼成了日本侵華的幫凶),也就是說這十年鋼鐵產量緩慢增長,中間還有反覆。至於工業製成品,以軍工產品為例,原材料多使用洋貨,鞏縣兵工廠歷史中一份1935年1月的材料來源列表報告稱:「槍管鋼17158.1公斤,來自德奧,槍件鋼20867.3公斤,來自德奧,熟鐵3446.1公斤,來自德英奧,無煙葯3922.16公斤,來自德美奧。其他金屬,包括鉛銅和所有鋼料,油料及化學品,大多進口自外國。」 抗戰爆發後,也就難怪無法自給自足了。重工業發展水平可見一斑。至於輕工業,只是幾個行業有所亮點,還是建立在保護性關稅的基礎上。當然那些企業家很棒,可是無法幫助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提供一個對比角度吧
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和民國的黃金十年基本上時間是重合的民國12年建立,28年東北易幟,完成統一。蘇聯17年革命,22年內戰結束。推薦閱讀:
※國共內戰是否可被理解為親蘇勢力對親美勢力的勝利?
※民國大師這麼多,為什麼還被日本侵略了十幾年?
※關於明代李成梁遼軍戰鬥力?
※為什麼南宋經濟實力很強,但軍事實力很弱呢?
※你覺得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人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