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影視錄音跟音樂錄音的兼容性大嗎?

自己準備跨專業考錄音的研,應該是影視方面的,但是對音樂方面興緻也挺高的。想知道這兩者能並作一塊兒來談論嗎?謝謝!!_(:з」∠)_


當然不能了,雖然有相同之處。

直白一點,影視錄音包括音樂創作,也包括影視作品中所有的聲音:音響,音樂,人物對話。更注重的是聲音與畫面之間的關係:遠近,質地,環境關係神馬的。一定要對這個敏感。

你要考這個的話,建議買幾本書參考一下,有關影視編導的書里音畫關係就會涉及到。當然也需要樂理知識足夠。

我今年上大學,前段時間還專門參加錄音藝術的校考,結果校考過了文化課不夠,無緣這個專業了,傷心啊!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

影視錄音師不需要懂音樂,那些說電影錄音需要懂音樂的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的,電影音樂創作主要是配樂師或作曲家的工作,像電影節一般也會有兩個獎項,最佳錄音和最佳配樂,這是兩個工作部門。影視錄音有兩種,一種是同期錄音,主要把握拍攝現場錄音的聲音設計和錄音技巧,包括對白和環境音這些。另一種是後期配音,主要是對白。現在已經沒有完全後期配音的電影了,除非譯製片配國語。主流還是同期錄音,因為不論從聲場和情感來說都是真實的,後期配音只是為了彌補前期拍攝時某些錄音素材的不足,可能會重新錄,但佔比不大。像音效可以是完全後期製作的。對白完全後期配音的,大多是粗製濫造,或者不專業的做法,國內很多電視劇,你稍微認真看就知道都是後期配音的,特別是一些古裝電視劇,對白的情感和演員是分離的,前期為了趕工,草草拍完鏡頭了事,聲音全都交給後期製作,這是偷工減料。電影節也是不接受這樣的作品參賽的。像港片會有後期配國語的習慣,是因為以前要照顧台灣市場,所以這個習慣一直保留下來了,但同樣會保留粵語版,給喜歡同期聲的觀眾,以及參賽。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可辛的《甜蜜蜜》,劇情里是同時包含粵語和國語的,你看原版的和國配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看配音版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會讓劇情產生模糊和曲解。昆汀的《無恥混蛋》同時包含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所以他要找到一個這樣會通曉數種語言的演員,他說,如果找不到克里斯托弗·沃爾滋,他就永遠不拍《無恥混蛋》。可見,那種完全靠後期配音的觀點是萬萬行不通的。另外的例子就是《霸王別姬》里,張國榮的配音楊立新,這只是一個很幸運的故事,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一查資料。

音樂錄音,大多是在錄音棚完成的,這樣的工作環境和方式有點像上面提到的後期配音,但是不一樣的工作。一般是需要懂音樂的,因為要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還有不同人聲的音色,不同唱法的特點,比如強調音樂里的某一部分,高、低,中頻。錄音器材和影視錄音也不盡然相同,而且要經過大量的後期處理,所以要懂計算機,比方什麼樣的前端、音效卡,以及一些MIDI類的音樂軟體,因為現在好多音樂在樂器的配器上已經不是實錄了,而是一些採樣或模擬的音源,這種用在電子樂或者流行樂上的情況比較多,像古典、交響樂或者一些傳統的搖滾樂、民謠搖滾,對樂器的實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比方木吉他外錄,電吉他、電鼓內錄。還有就是演出現場錄音,不同的演出形式有不同的錄音方式,有的就可以內錄,有的就要同期多軌錄音,比方如果現場用的架子鼓不是電鼓,而是實鼓的話,就需要外錄,這樣現場的外錄就比較接近影視的同期錄音了,而且架子鼓實鼓不好錄,需要很多技巧,比方鑔片錄的不好,聲音就會很糟糕。

當然,這兩者對於一些器材和工作性質,有相似的部分,但是技術上有很大的不同。你讓兩者交換工作,有的也可以勉強完成,但雙方的技術層面會打一些折扣。

也有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比方電影《歌曲改變人生》,導演是拍《曾經》出名的,愛爾蘭的約翰·卡尼,最近的作品是半自傳的《初戀這首情歌》。他本人是The Frames樂隊的貝斯手,以前樂隊自己的MV和視覺方面都由他承擔,在影像方面愈來愈深入之後,開始嘗試拍電影,所以他的電影多是說音樂人的故事。《歌曲改變人生》里,音樂人的創作方式,就是在室外錄的歌曲,因為製作經費短缺以及和經紀公司意見不合的原因,所以就採用了非常簡單的製作方法,用了一根槍麥錄製室外演奏和演唱,還可以把環境音順便錄下來,比方喧囂,街道,汽車,公園,鳥叫等等,這在音樂製作人(男主角)看來,這種在傳統錄音里被稱為不幹凈的錄音素材,正好讓歌曲有了一種原始的、野性、反傳統以及不迎合的味道,音樂和環境融為一體,顯得很原生態。當然,這都是藝術層面上的事了。這樣的錄製方式,無論正確與否,也只是電影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現實中,是沒有人這麼錄製音樂的,效果一定不會很好,這是肯定的。即便是影視錄音,在那麼複雜的情況下,也不會只用一根槍麥。這是一種簡陋的做法。當然,如果你在作品的藝術和思想、內涵層面有足夠強大的自信,我不反對你用類似的簡單粗暴直接的方法,至少它可以錄音,但這仍然屬於藝術層面的事,見仁見智。


有一些重合點。既然你比較喜歡影視我就著重說一下影視錄音。

相同的是,影視錄音和音樂錄音都需要懂音樂,但是「懂」的程度不一樣,影視錄音需要懂聲音的基本原理,樂音和人聲的差別,在錄製時會有區別。比如一場戲裡面,聲樂表演,帶樂器伴奏,這時候,如果你有音樂錄音的知識就會知道,儘管拍攝的時候會把人聲和樂器一起拍下來,但是錄製時一定要分開錄而且盡量避免相互串音,如果完全使用同期聲你還需要補錄一次單樂器和單人聲的音軌。我就碰到過錄音師把樂器人聲錄在同一軌上,畫面剪輯時候音樂拼不起來的尷尬局面。

音樂錄音,你要熟悉各種樂器的聲音特性、演奏法、室內聲學等等,而且多數學校會有作曲、和聲、配器、復調等等課程,為的是錄音師要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等等,需要音樂的深層知識,而且音樂錄音的學生往往會演奏樂器,因為在熟悉音樂的內在邏輯這一點上,學習過樂器的人有比較好的體會。

我的大學專業是音樂錄音,但是就業選的影視錄音,我最深的體會是,學習過音樂的人,對於聲音的理解和沒有學習過人有非常大的區別。音樂錄音著重挖掘音樂與聲音的縱向知識,而影視錄音是橫向挖掘,音樂、聲學、台詞表演、鏡頭語言等等都需要熟悉,不管你選擇哪個,都是很有魅力的專業。


完全不是一回事。科班出身,做了這麼多年的影視,朋友讓我幫忙錄歌,對著熟悉的軟體,一無所知的懵……


乾電影錄音的要懂音樂,不需要會寫音樂。干音樂錄音的要懂電影,大部分幹不了sound production。


這倆個在我看來是涇渭分明的兩個行業,雖然都叫錄音,但內部差別極大,追求的方向也不一樣。影視錄音技術上追求真實感,音樂錄音技術上追求音質的美感,出發點不同,結果當然不一樣。


推薦閱讀:

關於音樂製作,有哪些可供學習參考的書籍?
大家是什麼時候知道平克·弗洛伊德是一個樂隊的?
關於20世紀的一些音樂流派?
如何評價樂隊Echo & the Bunnymen樂隊?
為什麼同樣的歌在大街上/商店裡聽到,會比在家裡聽覺得更好聽?

TAG:音樂 | 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