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電影在中國為什麼沒有票房呢?

為什麼一些很好的藝術電影在中國國內都難以上映,就算上映了也沒有一個好的票房,難道真的是國民領悟還不夠高?


藝術電影在中國沒有票房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讀,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藝術電影在票房上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績,像前幾年的《觀音山》、《桃姐》等。藝術電影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逐漸開始破冰前行了。

2014年電影市場上最讓人欣喜的就是《白日焰火》,這樣一部在往常的情況下可能會被忽略的電影也能夠有不錯的市場表現,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相對於其投資而言,《白日焰火》的成功不在於大場面或者高科技的外在形式,而是完全回到了電影文本和語言本體的交流。所以該片應該是近幾年中國電影最精良的一部製作。

但同時,近期高票房的藝術電影並不一定就是制高點,從電影市場的發展上看,這類電影未來在市場上還是需要一個穩定性和延續性,藝術片還有更多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不希望這樣的片子僅僅是個案,好像非得是因為得了獎,加上其他某種商業化元素的包裝或營銷,然後才能形成後面的市場效益。其實現在的市場容量是足以消化這一類電影的,我自己特別希望看到這種類型的影片能夠有基本的票房保障,這也才能讓很多人放心。


與觀眾的觀影習慣有關。中國電影院里的觀眾還是一群初期觀眾,在接觸現代電影院的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裡,被培養出:「花錢看電影就要看大製作,大明星,特技炫酷,火爆場面等的電影」這樣的觀影意識。而文藝片的慢節奏和講人生道理的模式,顯示不為這樣的觀眾所接受。所以好萊塢的電影在中國票房很高,國內的有噱頭能賺足眼球的「所謂大製作」電影能5億10億的來。

另一方面,國內的大環境本就是浮躁,多快好省搞經濟。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看一部發人深省,觸動深思的電影呢?與法國那樣的藝術片稱王的市場氛圍相比,本就缺少太多文化和歷史根基。


先隨新一醬看看結束不久的上海電影節的情況。

在單獨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與電影節合作的影院一共放映了1000多場以藝術影片為主的電影,平均每場影院每天放映24場藝術片,遠超過平時的藝術片放映場次。

以老牌官方藝術片放映場所中國電影資料館為例,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平均每天也只放映了不到2場——電影節的確能是影迷們的福利節日!

BUT

仔細看你會發現,藝術電影放映場所遠不如商業電影院強勢,後者以將近28倍的放映場次比將前者遠遠甩在身後。

簡單比較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放映場次,能大致勾勒出城市的電影放映氛圍是「商業片遠遠勝過藝術片」,但在具體解釋時,還要考慮不同類型電影的資源分布與人們的消費習慣。

影院數量與票房成績雖然能清晰反映城市中聚合的商業電影資源和居民電影消費能力,但並不能作為藝術電影放映氛圍的考量標準。商業電影院子在今天已經是城市綜合體的標準配置,但藝術電影放映場所的數量還是個位數,更不用說藝術片的票房了。

「藝術電影放映場所」本身就概念模糊。從字面上理解,只要是放映藝術影片的公開場所都可歸入其列。但是,諸如文青咖啡館、校園課堂或是宵夜露天場的放映卻又因為放映規模與硬體設備的限制無法與商業電影院相比。

新一醬在這裡將「藝術電影放映場所」定義為:長期放映且有較為固定的排片計劃與排片量的銀幕收費藝術電影放映場所。目前,符合這個定義的只有中國電影資料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海師範大學世界電影研究中心與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他們分別為官方檔案館、盈利商業機構、大學藝術與學術機構與社會文化組織。

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策展人沙丹認為,北京是中國藝術電影資源最為豐富與多元的城市。沙丹自2007年開始負責資料館的放映活動策劃,見證了北京藝術電影放映生態的變換—— 「早些年,要在北京正兒八經看一部藝術片,還是得去資料館」,但現在影迷們能有更多選擇:中國電影資料館、外國文化中心、百老匯電影中心等或綜合或垂直的文化藝術機構——這些主體構成了今天北京的藝術電影放映生態圈。

北京藝術電影觀賞氛圍的紅火與這座城市集中了國家大部分文化、藝術與電影產業資源的現實密不可分,但這也意味著北京藝術片放映的模式很難遷移到其他城市。

除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之外,上海電影資料館、上海電影博物館與杭州圖書館電影分館也都是電影主題的資料館或博物館。但這些場館或者是尚未成藝術影片的排片體系,或者還達不到放映日常化的要求。

北京以外的城市,如果藝術片不依託外國文化中心、高校學術與藝術研究機構的電影展映,很難走到影迷面前。

這也是為何放映組織後窗始終沒在北京和上海集中開展藝術片放映。

後窗起源於論壇「西祠衚衕」,從2013年5月成立以來一直推廣藝術電影,前往的城市包括南京、杭州、西安、鄭州、廈門、昆明等十多個。創始人衛西諦對於選擇什麼樣的城市推廣藝術片很明確:「北京和上海的文化資源已很集中,供需之間能互相滿足」。在南京、成都、青島這樣的城市,藝術片的潛在受眾也很多。

選擇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也同時意味著風險,後窗曾經計劃在貴陽放映藝術電影,由於預算和觀眾接受度的原因,最終沒能和當地影院達成合作。

熱愛藝術影片的觀眾感到接受藝術片的信息渠道很狹窄。在杭州某高校讀書的阿毛酷愛電影,過去兩年,她總是苦惱生活中很少有固定場所可以欣賞好的藝術影片,「我不想去咖啡館,大家的來去都很隨意,感覺不是真正為了欣賞電影。」她一直在尋找藝術片「迷影」的圈子,結果卻不很樂觀——「有關藝術電影的信息大多集中在線上,線下一起看電影、一起交流的機會很少。」

阿毛的感受正好與水怪的體會相印證——「對藝術片有需求的觀眾其實也有不少,但精準地把片子送到喜歡的觀眾群體中的這個過程卻似乎特別難,找到這批觀眾的成本特別高。」過去幾年,水怪一直在後窗策劃電影放映。阿毛的困惑,正是水怪反覆強調的「通道不通達」——對於藝術片而言,或許中國缺少的不是影迷,而是處於中間環節的宣發團隊。

影迷便是潛在的票房,期待有新的模式能夠將票房彙集,也為影迷們帶來聚會的機會。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以上。

新一醬


別要求太高,中國的電影就是太追求票房和「讓大多數人喜歡」而影響了品質。藝術電影本來就不能和商業片的票房做比較,我覺得中國電影市場最良性的發展是各種類型的片子百花齊放,每個都佔有一定的票房,有自己特定的受眾,而不是現在的唯票房論。

藝術電影受限於本身的特點和藝術性的要求,本身也不可能達到商業片的那個體量和票房,現在的中國的藝術片票房相對於過去已經很不錯了。嫑揠苗助長,讓市場和觀眾去決定票房走向吧。市場需要自我調控,觀眾觀影水平雖然需要引導,但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觀眾手裡。


男青年:「哥們兒,今晚的節目精彩嗎?」

於觀:「這個要保密,不過可以透露一點:節目相當低俗。」

男青年:「行,哥們就喜歡低俗的。」

——電影《頑主》


大部分觀眾在電影院追求的觀影體驗是感官刺激,諸如文藝片之類節奏緩慢、不需要大熒幕實現聲光效果的電影,個人意見寧願窩在家裡一個人慢慢享受。


隨後網路時代的興起,什麼都是講究一個「快」字,快餐文化的盛行也逐步瓦解了原有觀影者的電影審美取向,轉而追求造型奇特、誇張的表演形式以及絢麗的3D特效,對於有哲理,有藝術氣息的電影作品,觀眾也是越來越不買賬,時代變化了,精神化、藝術化的電影作品的導演們迫於票房、投資成本等問題也轉型做了所謂電影正確化的道路。

徐克曾經在90年代初香港影壇武俠電影的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武俠電影依靠票房數量,觀眾口碑掀起了武俠片的浪潮,可仍然無法抵擋好萊塢特效電影對香港傳統武俠電影衝擊,這是時代的潮流,觀眾的口味在變,無論導演對電影的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拍電影最終還是要賺錢的。

雖然通過票房高低來評判電影質量的好壞是普遍有效的方式,但電影終究還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的價值在於傳遞觀眾一種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至少是有啟迪人心智的作用。電影製作者自己想要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把一個人物放在具體的時代背景,通過人物細節,情感經歷,心路歷程用電影化、生活化的表現形式,以此來拉近觀影者對人物的共鳴,從而領會電影對於自身價值觀的重構和對生活的啟迪。

閻延在《電影的藝術與價值》中總結:無論是電影的說教價值還是它的娛樂功能再到它的商業價值以至於藝術價值它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一部電影不可能包含更多。如果完全考慮到說教可能就會失去電影本身具有的娛樂性,完全考慮到商業就可能失去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沒辦法平衡或者說很難找到這一平衡點。如果刻意地去尋找平衡,那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什麼都沒有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籠統,不如把問題細分一下看看。

這部藝術片的目的是什麼?導演/製片在製作之初是為了給很多的觀眾看的嗎?甚至說經過剪輯和一系列的審查之後,這還是創作者原來想講的故事嗎?製片方有足夠的錢營銷嗎?電影院願意放嗎?

來看的觀眾是目標受眾嗎?有多少人沒有得到放映的消息?有多少人是喜歡但是又不想花錢?

以上,不成系統。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偶滴神啊》(OMG: Oh My God!)?
你自己覺得很棒的冷門cp有哪些?
《我們誕生在中國》中動物的聲音是如何收錄的?
為什麼心迷宮所有的電視都在放猩猩,有何寓意??
如何評價山崎賢人?

TAG:電影 | 藝術 | 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