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告片《我是孟買》這麼火?
戛納廣告節--我是孟買視頻
看完這個廣告後,我有想買這份報紙的慾望,這就是這個廣告的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從屬於或者說服務於這個目的的。
當你看完這個廣告有種熱血的感覺,真實帶來的快感,那麼就對了,這本來就是這個廣告想傳達給你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傳達這種情緒,而這卻是最難的一部分。
而鏡頭語言和視覺傳達精確表現了那種控訴與吶喊,說出真相時的不安與說出真相時的暢快。
先看全片最後一個鏡頭。
全片為黑白色調,唯有最後一個鏡頭中的Mirror為紅色字體。紅色是什麼,看過辛德勒的名單嗎,還記得那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嗎。紅色是希望,是未來,是充滿熱血與活力的象徵,在全片黑白,影調不安的情況下最後出現了這紅色的mirror,這個廣告想傳達的意思已經不言而喻,就算這個世界被各種屁事顛倒,我也要說出真相,給你們希望。
在位置安排上採取了由兩輛火車的縱深引導視線,使得這份報紙的Mirror成為視覺中心,而紅色的出跳又會最先引人注意。順序是這樣,你先看到Mirror,然後Mumbai和這個報紙,然後再是整個環境,這本來就是製作者想讓你關注的順序。
最後廣告的意圖暴露無遺。彷彿看到了製作者在背後說,看,這就是我們孟買鏡報~敢於說出真相,有活力,有希望,快來買吧。
這無可厚非,這就是廣告,更何況他確實說出了真相,感染了許多人,賣了很多份報紙。
在說我是孟買,這是貫穿全片的意念,看四個主角是怎麼說出我是孟買的。
仰角。這裡面的四個人強大嗎?
可以說,都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但當他們憤怒地喊出那一聲「我是孟買的」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
而事實正是如此,什麼才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生活在那裡的人民,他們應當擁有最大的權利,自由的閱讀發出聲音吃上乾淨的食品沒有因為不平等而造成的極大的貧富差距沒有虛偽的政客們的言談。
所以這一聲我是孟買簡直理所當然,也應該理直氣壯。一切本該如此。
這裡通過鏡頭語言,輔以全片意念,準確的傳達出了這種人民應該發出聲音,應該是最重要的感覺。
這也是廣告的標題,不斷被反覆被強調,然後被記住,被傳播,然後去買那份報紙,這些事情都是那份報紙上的,我還想要了解更多的這樣的東西,更多的這樣的感覺,我要去買報紙,說實話,我現在就很想買一份,如果我樓下的書報亭有這份報紙的話。- -。
在說下本片的基調的和感覺。
兩分鐘,103個鏡頭,平均一秒多點一個鏡頭。
這樣的剪輯速度是很難讓人思考的,你可能還沒看清畫面中有什麼,就已經切鏡頭了,他盡量快的傳達給你信息和感受,當你點開這個廣告,你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都受到了製作者的把控。
他要刺激你,所以特寫接全景。
他要讓你感到不安,所以跳切。再看攝影,手持為主,固定鏡頭為手持服務,感覺十分躁動。
構圖也在不斷地放大那種不安感。
他要緊張感,所以大特寫。
他想要不安的感受,所以裁剪人物。在快速飛過的一個個鏡頭中,滿是設計,製作者竭盡全力想要傳達感受,通過每一個鏡頭,通過每一次剪輯,你在看的時候能想這麼多麼?你只有感受,那些製作者想讓你有的感受。如果你不去想,你根本不會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為什麼會火的原因估計也就這幾個。
1 可能真的是契合了當下的一些社會熱點,顯得有勇氣2 粗看暢快淋漓,細看設計感十足,準確的將情緒通過每一次剪輯每一個鏡頭傳達。3 得了戛納廣告節的金獅獎我認為,最終要的一點,還是上文所累述的。
以畫面來傳達信息和情緒,這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比較的。這樣一則廣告的勝利,不如說做視覺傳達的勝利。勇氣。
不論是立意、製作、發行。都需要巨大的勇氣。
不僅如此,作為審核方,執政方也需要勇氣面對它,它可以是一條廣告,也可以是更多。
有人發出聲音,有人容納聲音。
史玉柱的「我是屌絲。。。」
看完廣告短片後真的很震撼,情緒太飽滿了。
因為國內形勢,壓力太久,加上XX事件,所以一涌而上。
因為這是一支推廣人性的廣告
契合國內話題啊,各種水深火熱——簡言之:時事熱點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地產公司很少在電視媒體上投放廣告?
※有哪些經典的系列廣告?
※農夫山泉最新的這個廣告是哪個廣告公司的出品,太牛了?
※你知道哪些精彩的作勢、借勢、做局的故事?
TAG: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