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 Android 剛火的時候,為什麼 Nokia 不採用,卻依舊鐘情於塞班?
其實我很喜歡諾基亞的,手機質量和拍照效果都很好,想不明白的是當 HTC 和三星靠安卓大紅的時候,諾基亞為什麼堅持開發自己漸漸落伍的塞班系統,是不相信觸屏手機市場還是跟 Google 有隔閡?雖說現在改投 Windows Phone 營地,但衰落的趨勢依舊明顯。
別的廠商身後都是懸崖。
而 Nokia 籌碼更多。(Android,Symbian,Maemo,MS的系統,Intel的合作。。。)
人不會死在絕境。。。
如果你懶得看下面的故事我簡略總結8點
1.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潰敗使大股東群不但意識到塞班的衰老也感到與無法提供完整生態系統支持的英特爾締造的Meego在戰略上是冒險的(股東更多看利益)2.大股東在確定1後,認為CEO該換換了,於是諾基亞現任CEO埃洛普空降,這意味著諾基亞新的舵手出現,戰略上開始重新定義並規劃,此時是2010年9月21日3.與谷歌的秘密會談(相傳)結果是谷歌不會為諾基亞提供更為特殊的位置和待遇,想加入Android?那你就只是之一,not special,芬蘭巨人認為這簡直是侮辱——畢竟諾基亞在2012年4月才失去全球非智能+智能機總銷量的王座地位 4.埃洛普不是店小二、二貨、小角色,面對選擇首先強勢割除Symbian這個燒錢的平台,動作迅速果決5.對全體小股東及部分大股東保有新生希望的Meego進行了全面專業複雜的競爭評估,結論是敗率高於勝率,而且是絕對性的,作為一個商業公司顯然這刻堅持Meego是別無選擇的選擇,最好還是找別的選擇6.自蓋茨瞄準移動終端市場那天,先敗於Symbian後敗於iOS,連Android都要迅速坐上老二位置,如何自處?戰略上,需要核心的硬體廠商支持7.物色對象MOTO,被收購;三星,騎牆加為自己後院弄了Bada;HTC已戰略轉移自Android並且不是最佳選擇,國際號召力低;索尼,遊戲機的爭端讓二者不可能融合;有更好的選項嗎?全心全意為WP,並且要有號召力8.一拍即合
如果你覺得不過癮,那真應該看看《商業價值》這篇《挑戰者諾基亞》
採訪埃洛普後所撰寫,非常精彩:2010年9月中旬——在艾洛普空降諾基亞前夜,諾基亞在2010年新成立的移動解決方案部門(囊括智能手機與非智能手機部分)的負責人Anssi Vanjoki宣布離職。他的離職顯得極為突然。Vanjoki在7月1日才剛剛掌管這個諾基亞最重要的部門,他在履新的第一天還在諾基亞官方博客上發表了《反擊從現在開始》的博文,提出了精簡組織機構,提高研發精準度等規劃,並談及發布N8手機的計劃,文章坦率而富有鬥志。同樣作為芬蘭人,諾基亞老兵Vanjoki功勛卓著,他不但負責打造了諾基亞N 系列手機,也曾推廣 Nokia Tune并力保 Maemo(Meego系統前身) 系統。Vanjoki的離職充分說明,在去年9月份,諾基亞董事會已經決定:諾基亞不光要更換CEO,還要徹底廢除之前確定的包括Meego平台之內的公司戰略。2010年9月21日是艾洛普在諾基亞履新的第一天。這一天清早,艾洛普非常聰明的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郵件,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提出三個問題來做調研:哪些是諾基亞應改變的?哪些是要堅持的?哪些是諾基亞員工需要這位新CEO了解的?艾洛普收到了2000多個郵件反饋,他親自回復了每一個郵件。與此同時,這些郵件也成了他推動變革的第一塊基石。上任3周後,艾洛普發起了代號為「海鷹」的公司戰略重估行動,目的是讓高管真正意識到諾基亞到底面臨哪些問題。在和部門高管進行的數次白板推演中,艾洛普失望而嚴肅地告知高管們:按照既定計劃,諾基亞在2011年只能出品一款Meego手機,而改造塞班系統源代碼需要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出想像。數月後對媒體談及此事,首席開發官Kai Oistamo 依然很激動:「MeeGo 曾經承載著公司的希望,」他說:「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只是件皇帝的新衣。它不是個美麗的事物。」於是,在經過數輪的溝通、磨合和說服之後,艾洛普在諾基亞和微軟正式合作的前夜發出了那封著名的郵件——「燃燒的平台」。
在這家充滿保守勢力的芬蘭公司中,艾洛普這位空降的加拿大人選擇了一種最智慧的方式,在內部讓對公司的反思充分發酵之後,以這樣一封聲情並茂的面向內部,但實際上卻有著巨大外部影響力的郵件釘死了前進的方向。無論如何,不得不承認,艾洛普是一位效率極高的管理者。從徵求員工意見、產品調研,到重訂戰略、重組執行委員會(Leadership Team),再到與微軟簽約——艾洛普完成所有的這些針對諾基亞龐大身軀的外科手術,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2011年4月1日,諾基亞新的執行委員會開始運轉。這個新執委會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塞班系統的研發外包給埃森哲——將這個諾基亞身軀上最大的包袱甩掉。這件事情對諾基亞至關重要,這個甩掉的包袱不僅僅是商業上的,也是精神上的。而2011年7月,在艾洛普履新幾近一周年的時刻,他終於對諾基亞組織架構的核心——研發體系動了手術。財報顯示,諾基亞在2010年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58.6億歐元,是蘋果公司的4倍以上。然而,由於塞班系統模塊化的研發架構,以及其他歷史沉痾,這些錢都消耗在了各自為戰的產品部門之中。諾基亞智能終端部門WP高級產品經理李澄澄向本刊介紹,艾洛普破除了原先的名為Namchi的北美及中國研發體系以及其他分支體系,建立智能終端部門轄下垂直管理的四大研發基地。包括李澄澄在內員工,當時均原地辭職,之後重新入職履新。溝通以制定新戰略,去冗並調整舊架構,是艾洛普在諾基亞內部率先完成的兩個「手術」。兩個「手術」的完成,可以被看做諾基亞跳下了「燃燒的平台」的標誌性事件。事實證明,原平台的「大火」越來越兇猛。2011年8月中旬,IDC確認了一個重大事件:蘋果僅憑一款iPhone取代了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廠商。蘋果 2011年4-6月賣出了2030萬部iPhone;諾基亞則從2010年同期的2500萬部暴跌到1670萬部,排名第三;三星的財報一般不會公布手機出貨總量,但Strategy Analytics 猜測它在這一季度出貨量爆炸性增長5倍——賣出了1920萬智能機,位列第二。而三星憑藉其Galaxy系列手機在歐洲市場超過了諾基亞,也已經成為事實。基於實際情況,去年5月31日,諾基亞宣布降低銷售和盈利預期,其股價立刻下跌至6.7美元——13年以來最低點。即便是半年後,諾基亞的財報也同樣很不樂觀。根據其3月份發布的2011年度財報,諾基亞去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7730萬部(包括S60、Symbian^3手機和少量的Meego及Lumia手機),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為1.03億部。諾基亞非智能手機出貨量也減少了約1000萬部。同時,年度凈營收為386億歐元,比2010年減少38億歐元。運營利潤更是史無前例的陷入虧損,總計虧損10.7億歐元。這些數字似乎證明了諾基亞的縱身一躍,真的是在「燃燒的平台」垮塌前的最後一刻唯一的選擇。而艾洛普在前兩樣關鍵的「手術」完成之後,終於為自己打開了騰挪空間,其以產品為支撐點的「空間換時間」戰略正在迅速展開。去年10月末,在iPhone 4S和Android 4.0發布後不久,諾基亞在倫敦召開了盛大的2011 Nokia World。這次大會與2010年的那次氣氛壓抑的大會迥然不同。在會上,諾基亞發布了和微軟合作以後的第一批WP作品——Lumia 800和Lumia 710。人們看到,這兩款手機不但給WP陣營帶來了外觀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驚喜,並且在應用層上充分發揮了諾基亞往日的技術積累。諾基亞之前花巨資收購併開發的地圖、導航以及音樂等服務,都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合進了WP系統之中。艾洛普主題演講中的「這是迄今為止最好的WP手機」的說法,也得到了外界的認同。與此同時,在用做工精良的WP手機昭示自己重起爐灶之外,諾基亞並沒有忘記發揮塞班手機的餘熱來鞏固自己在二三線市場的地盤。和Lumia 800同時發布的四款Asha手機以及不久前震撼MWC的808,都是諾基亞「提升二三線市場產品門檻,鞏固根據地」這種思路的體現。畢竟,在旗艦機型尚不能與競爭對手正面對決的前提下,用鞏固自己龐大的二三線市場空間,來換取祭出「撒手鐧」之前的轉型時間,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艾洛普的確需要時間,因為諾基亞需要重新集結從技術到研發,從資源到夥伴等等一個全新的陣型。這艘「航母」的轉身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即便他之前做出的都是最正確的決定,在後面相當長的時間,諾基亞看上去也很難擺脫市場上的整體低迷狀態。諾基亞需要告別歷史包袱,需要忍辱負重,需要接受衛冕失敗的結果,而變成一個挑戰者的身份從頭再來。這其實就是艾洛普過去18個月工作的主線。相當長一段時間中,資本市場似乎一直對諾基亞的復興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比如在艾洛普宣布諾基亞新戰略的當天,諾基亞的股價大跌14%。而在諾基亞和微軟宣布結盟的消息傳出之後,1.2萬名諾基亞塞班和Meego工程師用走上街頭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抗議。和這些利益直接受損的工程師一道,諾基亞的小股東團體也對艾洛普的激進戰略強烈反彈。去年2月16日,一個由諾基亞小股東組成的團體要求艾洛普辭職,反對者更是拿艾洛普微軟的來歷大做文章,指出艾洛普就是微軟安插在諾基亞的間諜。這些指責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歷史上,諾基亞和微軟並不是朋友的關係,甚至是彼此警惕的敵人。比爾·蓋茨是最早提出手機PC化的人。微軟早在1996年的COMDEX展會上,便發布了Windows CE的1.0版本,從2000年的Pocket PC直到WP的最新版本Tango為止,微軟出品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用的都是Windows CE的內核。然而,在Windows CE誕生不久,它便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1998年6月的一天,比爾·蓋茨給微軟移動設備部門的主管發了一封火藥味十足的電子郵件:「這就等於這些傢伙跟我們宣戰,我們就應該用最極端的手段來打擊他們。」蓋茨惱羞成怒,是因為在數天前,由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和Psion 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塞班。它的同名產品就是一種和微軟的移動戰略針鋒相對的手機操作系統。此前蓋茨曾多次向諾基亞首席執行官奧利拉示好,希望能加入到這一項目中去,但他被後者無情地拒絕了。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奧利拉表示,諾基亞也要立志成為一家「軟體公司」,塞班是諾基亞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於塞班操作系統的愛立信手機正式向公眾出售,這款手機被稱為智能手機的鼻祖。後來,塞班在諾基亞的扶持下可謂一騎絕塵,儼然成為了智能手機的代名詞。雖然微軟一直鍥而不捨地尾隨塞班,但卻難以找到彎道超車的機會。2006年,採用塞班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億部,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被遠遠地甩在後面。實事求是地講,若從技術角度評論,塞班與Windows Mobile相比,技術上並不佔優勢。它開始只是一個手機的操作系統,僅進行了打電話、發簡訊之外的功能疊加。但面對微軟的Windows Mobile和 Palm的Web OS進攻,塞班陣營達成廠商之間的攻守同盟,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在很長的時間裡,一個 Symbian C++ 開發工程師的薪水要比 Windows Mobile的高得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塞班手機的巨大市場份額。智能終端的故事依照這個邏輯延續下去,隨著用戶對多媒體功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微軟戰勝塞班陣營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塞班的源代碼過於龐雜,改造成本非常高。並且開始依據市場分布設定的模塊化結構使得其維護起來十分困難。
然而,這並沒發生。因為喬布斯在2007年「重新發明了手機」——整個產業的遊戲規則被蘋果公司和後來的谷歌推翻重置,微軟和諾基亞所熟悉的生態同時遭到了顛覆。並且,在至少1年的時間內,鮑爾默和康培凱對這種顛覆性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鮑爾默曾經在接受採訪時稱,iPhone手機起價499美元,又沒有配置鍵盤,是一款很普通的產品。iPhone手機的價格相當於市場上同配置手機價格的5倍多,而100美元就可以購買到一部集電子郵件、網路瀏覽、視頻和辦公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Windows智能手機。鮑爾默這種錯誤認識的代價是,2008年,微軟不得不推翻Windows Mobile體系,重起爐灶研發WP系統。微軟推出的只面世了兩周的Kin手機,算是微軟付出的最大成本。但這種產業環境的顛覆,對於不以軟體見長的諾基亞來說,卻是致命性的。實事求是地說,2005年繼任CEO的康培凱不可謂不積極——他以一系列大手筆收購布局了他構思中的移動世界:以4.1億美元收購移動操作系統塞班全部股權,並隨後將其開源;以81億美元買下數字導航公司Navteq;以及對遊戲、廣告、音樂等各細分領域創業公司的收購。意識到未來手機競爭的核心不再是規模,而是生態系統,這對一位律師出身的高科技公司CEO來說已經難能可貴。然而,康培凱在2005年末剛上任時,他的主要對手,是靠「刀鋒」手機對諾基亞重新形成威脅的昔日敗將摩托羅拉,以及走高端路線、靠娛樂功能搶佔亞洲市場的三星和LG。4年之後,諾基亞面前的對手——蘋果、谷歌、HTC,中國的華為、中興,印度Micromax等手機廠商——除了三星以外,都是4年前的手機產業中所不存在的。遊戲規則已改,產業時過境遷,不但塞班讓出高端市場,諾基亞在第三世界國家熱銷的功能機也出現了銷量下滑。終於,諾基亞2009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出現了負值。中國市場還爆出了經銷商集體倒戈的新聞。回首瞭望,iPhone誕生的1年後的2008年,是手機產業的關鍵之年。在這一年中,不但谷歌推出了Android,諾基亞和微軟也都各自改變了移動操作戰略。2008年,在諾基亞全資收購塞班並將其開源之後,康培凱帶領研發團隊決意跳過塞班2,直接研發塞班3手機(包括後來上市的N8、C8和E7等款)。微軟此時終於可以不付任何成本地加入塞班的遊戲,然而,此時的產業局面已經今非昔比。鮑爾默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徑:啟動了WP計劃,開啟Windows Mobile的死亡倒計時。2010年9月的一天,在微軟公司園區停了兩輛靈車,一群穿著萬聖節服裝的人,抬著模仿蘋果iPhone手機圖案的棺材在行走。這是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研發團隊組織的一場活動,寓意是微軟要埋葬蘋果的iPhone。在這前後,搭載WP7操作系統的三星i8700和HTC HD7先後上市。冰火兩重天,在歐洲一隅,諾基亞此時的最大新聞,卻是康培凱下課,艾洛普空降諾基亞,誕生剛剛半年的Meego系統被腰斬。實際上,從諾基亞同英特爾達成合作共同研發Meego系統,到諾基亞轉身擁抱微軟,中間間隔剛好一年。在這一年之中,顯然諾基亞董事會釐清了一些要害問題。
諾基亞決心保持自己的驕傲,它顯然不願意擠入Android陣營,淪為另一個受谷歌控制的OEM廠商。而它與英特爾的合作,顯然是打算以自己為主,打造iOS、Android和WP之外的第四個主流生態系統。然而,事實使諾基亞管理層認識到,這條道路的勝算極其渺茫。諾基亞所面臨的困境,內部管理才是主要矛盾。處理它的已經過時的創新邏輯,積重難返的操作系統,止步不前的市場策略,都必須對公司的管理架構動大手術。而顯然英特爾無法幫助諾基亞完成這一使命。與英特爾合作,諾基亞仍然無法打造出色的價值鏈參與競爭。而擺在微軟面前的問題是,三星、HTC這些當初靠Windows Mobile賺的盆滿缽滿的手機廠商,在未來戰略上都採取騎牆態度,兩者的旗艦機型均為Android手機,而三星還為自己的後院留存了一個Bada系統。這讓微軟如鯁在喉,它需要一個徹底為WP賣力的手機廠商。於是,它們再次走進彼此的視線。商場如戰場,「失意人言不屑語」的行為只會被認為幼稚和短視。微軟和諾基亞兩者面對著共同的對手,這兩個前有宿怨的智能手機領域的失意人迅速地擁抱在了一起。兩者合作的互補優勢是明顯的。諾基亞的唯一一款Meego手機——N9在2011 Nokia World之後上市。雖然Meego系統並不給力,但其一次性成型的聚碳酸脂外殼材質,精美的弧面玻璃設計,足以說明芬蘭人的硬體設計功底和工業設計水平,使其能夠成為「最具挑戰蘋果」硬體設計水平的選手之一。而散布在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的85萬個以上的零售點和尚且堅挺的品牌,都是諾基亞身上微軟所看重的價值。而對於諾基亞來說,無力打造開發者生態的它,可以將這一部分業務「分包」給實力雄厚的微軟,只要後者所給予的條件足夠優惠。很明顯,微軟對諾基亞的支持無外乎兩種:放權與給錢。從已經面世的4部Lumia手機的各種細節我們已經看到,在多個應用領域,微軟都向諾基亞獨家開了綠燈。而根據諾基亞的財報,微軟已經在2011年第四季度向諾基亞支付了2.5億美元的「平台支付費」。並且,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Neil Mawston在2011 Nokia World大會後的分析報告中給出的數據——諾基亞每售出一部WP手機只需要向微軟支付15美元的「軟體授權費」,而其他手機廠商則將需要支付20美元以上(中興在2012年初曾透露其需支付27美元)。也就是說,對於諾基亞來說,它每年至少可以免費生產160多萬部Lumia手機。所以,站在今天回想當初諾基亞對微軟的選擇,這種選擇恐怕對雙方都是唯一正確的動作。全文鏈接:http://t.cn/zONwdBw 源自:《商業價值》 作者:葛鑫作為一個谷粉,2007年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成立的時候就關注了這件事——在一大堆如雷貫耳的名字中發現了成天被罵的狗血噴頭的中移動,讓我對此事印象特別深刻。我清楚的記得這條新聞旁邊就是諾基亞冷嘲熱諷的回應,彼時諾基亞的確有這個資格,那時候諾記在手機領域正是站在雲端,俯視人間的地位,坐擁將近40%的佔有率和智能手機的頭號神器塞班,而Iphone剛剛問世,還沒又展現出日後那大殺四方的威風。所以那時候的情況就像@李楠 指出的,諾基亞手握一大把牌,系統都有好幾個,有如日中天的塞班,前途似錦的Maemo(至少那時候諾基亞應該是這樣認為的)隨時可以轉投的WM。反觀OHA,雖然名聲赫赫但絕大部分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打醬油的運行商,牆頭草的半導體公司和軟體商,野心勃勃但還未曾在手機領域證明過自己的巨頭,還有就是一群在手機領域被諾基亞打的滿地找牙的終端製造商。「兩隻火雞變不成一隻鷹——諾基亞執行副總裁AnssiVanjoki在明基與西門子手機合併的時候說的」,一群火雞也未必能對諾基亞這隻鷹造成威脅。所以說那時候完全有理由不把安卓放在眼裡。至於剛剛問世的Iphone,那時候似乎還只是裝逼犯們的玩具,跟諾基亞同價位的產品(N9X,N8X)似乎並不面對同一群用戶,諾基亞在商務領域應該更在意黑莓的競爭吧。說到Iphone和安卓這對相殺相愛的好基友,實在應該感嘆諾基亞有點點背。IOS和安卓表面上殺的不可開交,但骨子裡它們根本是一個類型的東西,塞班跟兩者站在一起就顯得是另一個物種,緩慢的響應、複雜的用法,低下的效率無不暴露著塞班的落後(我自己使用的感覺)。蘋果迅速侵佔著高端手機特別是商務市場的領域,app更是指數型爆發,安卓更迅速佔據著中底端市場並依靠無數的旗艦侵入高端市場。安卓的開發引起了無數詬病,尤其是碎片化的問題,但發展的效率毋庸置疑,而這正是諾基亞的致命弱點,眾所周知,後者擁有大公司的一切毛病,效率低下,轉身緩慢……。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一旦投奔安卓無疑會失去一定的自主地位,塞班和Maemo都是自己控制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安卓則要遷就谷歌。其他廠商不同,摩托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了;三星、LG和索愛都是牆頭草,就指望廣撒網,有棗沒棗打三竿試試(沒想到打下了一籮筐);宏基、華碩、華為、中興意圖殺入手機市場大幹一場,有個現成的系統更省事,有利於集中精力;HTC在微軟手下一直叫好不叫座,索性賭一把換條路試試。而諾基亞此時依靠慣性仍然可以前進,要知道知道2011年諾基亞的份額還是第一。在安卓高速發展的時候諾基亞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敵人飛速的前進,自己依然是被追趕者,人人都知道諾基亞這樣下去在將來會完蛋,但大部分人認為的將來還比較遠,他自己估計也認為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緩慢調整,就像上面很多回答者所說,諾基亞可能也想過加入安卓,只是放不下架子,不了了之,研究Meego,看著唬人,但Intel真的像是在玩票。直到2011年末和2012年初的連環打擊,昔日的巨人轟然倒塌,在墮落的道路上開始一騎絕塵,一如當年的摩托羅拉。接下來就是埃洛普,作為公認的木馬,此君實在讓我看不大懂。要說決斷力實在不缺少,且不說敢於公開罵自己的產品是垃圾,在N9發布之前就宣布放棄Meego這種奇葩行為,單單是砍掉塞班就不是一般人狠得下心的。老實說看到這個消息至少我自己是贊成的,壯士斷腕,鳳凰涅槃嘛,但他砍掉自己被毒蛇咬傷的一隻手後不說趕快止血療養(努力發展Meego,至少是自家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反而把另一隻手伸到毒蜘蛛嘴上,難道指望變身蜘蛛俠嗎。不錯,投奔安卓是有些落後了,但亡羊補牢也不算晚,當年在塞班能把三星索愛打的喘不過氣來,更別提HTC中興等小弟,現在就這麼痛快的認慫嗎,谷歌是不會給你特殊優待,但也沒說故意壓制你啊。更不能理解的就是裸投微軟,只能用破罐子破摔來形容,微軟連分比率和UI都規定的死死的,其他限制更是一堆堆,如果說去安卓是給谷歌做長工,那現在根本就是向微軟賣身為奴了,除了那幾億支持費,實在看不出哪點比安卓更好,WP7.5到WP8上很是被很擺一道,如今微軟的親兒子消息更是甚囂塵上。何況三星那群牆頭草一樣可以出WP的手機,安卓道路上遇到的問題現在也一樣避免不了。最奇葩的就是別人都能多點開花,連靠安卓起家的HTC都出了WP的手機,你諾基亞為啥不能拿點雞蛋換個籃子。諾基亞這幾年的行為就想個深度拖延症患者,一邊心急火燎的要改變,一邊找各種理由拖延努力,偏偏還各種不肯認錯。要說跟谷歌有隔閡更是無法解釋,大家在商言商,分分合合實在很正常,要說仇恨,當年塞班跟WM打的一樣不可開交,仇不是更大?所以說如果埃洛普不是被微軟嚇怕的可憐蟲,那只有木馬論可以解釋了。潛水多日,第一次認真回答一個問題,有很多內容是憑藉記憶,沒仔細回去翻資料,回答也不是很切題,請見諒。時間太晚了,先發布吧
1.戰略思維依然提留在硬體制勝的時代。nokia其實在硬體方面曾經吃過虧,當時各大廠商都跟隨sonyericsson一起來拼鏡頭和音樂播放功能,nokia在攝像鏡頭方面一直無法突破技術難關。後來與卡爾蔡司團抱,打造出系列經典機型,成功將三星,moto等一眾廠商壓制。這種單靠硬設打天下的思維阻礙了諾基亞對硬體+軟體結合產業生態系統的認識,所以塞班不僅是版本混亂,3250和N70同為塞班六,但卻分別屬於不同的子系統,軟體不兼容,對開發者和狂熱的應用下載者來說,無疑是噩夢。
2.民間第三方開發者為了解決nokia塞班平台碎片化的問題,開創出了類似大蟒蛇等跨平台應用。任何nokia的用戶安裝大蟒蛇後,就能在大蟒蛇平台上安裝應用。但Nokia對這種民間解決方案依然無動於衷。錯過了整合平台的好時機。
3.Nokia當時的戰略是力求將手機和PDA,手提電腦等手持終端分開,強調手機是通信的設備,首要的目的正如其品牌口號提出的一樣「connecting people」。在這種思維的指導,NOKIA的大多數行動都是從改進通信的角度出發,忽視了其他的功能。在蘋果推出手機以前,Nokia完全定義手機市場的遊戲規則,不管三星,夏普怎麼叫囂屏幕有多亮麗,moto鼓出自己有多薄多酷,但其核心價值都繞不開通信的概念,人們心目中,通信的帶頭大哥就是Nokia。只要nokia提高屏幕解析度N95,做個超薄翻蓋N72,就能夠輕易擊潰一眾挑戰者。蘋果的出現則完全顛覆了Nokia定義的遊戲規則,蘋果推出手機的目的,正如老喬在展示的時候所說「革命性地為用戶帶來一款將ipod,laptop,PDA和cellphone融合的手持終端(當時畫面出現了一個這麼多個設備合體的怪物,然後老喬突然轉到下一頁PPT,iphone華麗現身,全場歡聲雷動)。蘋果的創意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和MOTO合作推出的Roker系列。老喬從中明白到了軟硬結合,整合多種手持終端功能,突破性觸屏操作的重要性,把手機重新定義為個人信息處理的手持終端,而不是通信終端。開創了這個新規則後,Nokia就開始被甩開了。塞班平台的內核是基於優化通信功能,所以在信息處理方面怎麼調整都難以達到iOS的用戶體驗度。
4.Nokia執掌江湖這麼多年,也不是完全沒有招架之術。Nokia率先推出ovi商店,創立開發者聯盟。當時在中國,Nokia操作了一場很有意思的市場推廣活動。一開始nokia就找來水軍,結合時下熱點的話題,印度的創造能力有超越中國的勢頭,網上討論得沸沸揚揚。Nokia的水軍自導自演了一幕」漢奸」的好戲,用鮮明的圖片,詳實的數據,不同的角度,對比分析中印之間的科技水平,並得出印度的科技正在超越中國這個極其具有爭議性的結論,讓網上輿論嘩然。各種爭論被瞬間激發,Nokia就趁著這種風頭浪尖之季,火速組織了一場展現國人創造力的新聞發布會,正式成立ovi開發聯盟,打著「中國創造」的旗號,踏著網上的熱浪,激起一大批青年人的熱情,吸引了各方的眼球。可惜的是,旗號打響了,但是塞班系統這種主打通信功能的平台無法滿足用戶對信息處理的需求,用戶的體驗度一直無法提高,開發者的熱情也逐步冷卻。
5.船大難掉頭。每一個領導者,都希望獨樹一幟,定義市場的規則。Nokia當帶頭大哥多年,企業文化完全不存在跟隨他人的基因。Nokia明白,如果擁抱Google,將會淪為萬千手機廠商的其中一員,喪失其別具一格的地位。而且Nokia的決策群體認為投靠google的陣營會淡化手機品牌的影響力,使其泯然眾人。更重要的是,Nokia在塞班上的持續投入已經堆積起高昂的轉換成本。這個平台也為Nokia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帶來了客觀的現金流。壯士斷腕,何其困難。一個企業要瞬間在市場趨勢轉化的瞬間,拋棄往日修鍊已久的打遍天下的獨門絕技,而轉抱別人的大腿。
6.Nokia當初在現金流如此充足的情況下,也沒有把palm收入囊中,webos擁有一群精英工程師團隊,這些人才有助於Nokia彌補自身的不足。Webos主打的就是上網的功能,和Rim的黑莓,蘋果的app形成鮮明的差異。如果Nokia堅決在拿下palm,以瀏覽器為入口,乘著HTML5的東風,或許可以創造出一個新的生態系統,與google,蘋果鼎立。華爾街的分析師的誤導和自身戰略的失誤,為日後的失敗買下了伏筆。
下文是我在07年時候寫的一個分析文章(原來寫在space里的,後來微軟關了這個服務,就轉到了開心網上 原文地址: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_412183_37042190.html?classid=667582pos=14start=10type=class ),從當時的整個產業鏈角度來看的一些分析心得,供參考(其中當時最擔心的Nokia和微軟,竟然結婚了,沒想到:)
Android系統已經宣布10天,SDK已經發布4天,總結了一下技術,市場,以及產業鏈的一些想法,共享1, 產業聯盟a) 晶元廠商b) 終端設計生產廠商 i. 國際品牌大廠 ii. 國內品牌 iii. Design Housec) 軟體供應商 i. 商用軟體供應商 ii. 自由軟體d) 服務提供商e) 運營商2, 聯盟在產業的位置該聯盟在整個手機產業鏈中還是處於最初級的階段,雖然聯盟強大,但是畢竟是新生的東西。當前Symbian,windows mobile在市場已經佔據絕大多數智能手機市場,linux則只有moto的仍然有空間,其他廠商基本發不出聲音。iPhone只有蘋果一家能做,所以對新生的Android沒有太多影響。RIM情況也有類似。其他linux平台則亂作一團,各做各的,基本不能形成氣候。所以Android的面世,對整個linux的提升是有很大好處的(LiMo,Lips兩個開源團體,雖然也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但是沒有強大的背景來推動產業發展,所以也只能自娛自樂)。而對於目前各個專有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巨大威脅。當前手機之所以沒有形成pc的產業形勢,主要是由於互不兼容,沒有良好的開放標準。Android顯然有這個優勢,所以應該是有相當大的機會。3, 不同產業鏈環節廠商的態度a) 晶元廠商對任何一個系統都是歡迎的,只要不增加支持力度的話。而Android剛好符合這一要求。採用Linux操作系統,大大降低了晶元廠家對系統的支持要求。豐富的driver,已經ready的各個bsp。對於晶元廠家來說幾乎沒什麼額外勞動。如果Android能夠做大,那麼支持其他系統的精力就可減少。所以總體來說,無論是在alliance的高通還是不在列的TI都應該是歡迎的。b) 終端廠商 i. MotoMoto加入了這個聯盟,但是顯然Moto是持觀望狀態的。Moto自身有Linux+Java擴展方案,大名鼎鼎的E680,A768,A1200,以及現在的E6,U9,V8等都是基於這一平台,而且相當成熟。Java支持挺到位,基本沒什麼native program支持,擴展都是靠它。當前moto自己也在推MOTOMAGX這個IDE開發環境。Android的定位顯然和Moto自己花大精力打造起來的系統有替換的尷尬嫌疑。參考以前moto在symbian以及windows mobile的態度來看,顯然moto只是觀望這個是否是個機會。Moto是鐵定的機會主義者。 ii. Nokia,Nokia沒有選擇加入這一聯盟,顯然有他的道理。佔據全球37%的絕對領導地位,成熟的Symbian系統,都毫無懸念的把nokia排除在這個聯盟之外。 iii. Sony Errison Samsung這兩家情況比較類似,就合在一塊兒討論。都是全球大品牌,但是都沒有自己的專有系統。Linux,windows mobile,symbian都在做。除linux外,無一個系統是自己掌握的,而目前的linux又天生無標準,各自為戰,出來的軟體擴展性差,兼容性不好。目前兩家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態度。對於一個開放的linux系統,並且有可能統一標準,兩家無疑是持歡迎態度的。即使沒加入這個產業聯盟,那也必定密切地關注著。 iv. 國內品牌廠商國內品牌廠商的態度和Sony以及Samsung的態度比較相似。當前國內的大品牌廠商研發體系基本都已經建立起來,但是智能手機部分,除了Dopodo做的比較好之外,其它無一家有非常出色的表現。研發實力相對薄弱,市場仍然不夠火是其中兩個原因,但是很大原因還在於軟體系統的可控範圍太小,成本過高。他們對該系統會有相當期望,但是前期不會快速跟進,也持觀望態度。 v. 國內設計廠商當前國內設計廠商在做linux的已經不多了。除了E28在linux系統上跟著moto分一杯羹之外,其它廠商都處於虧損狀態,而且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也不會出什麼成果。Symbian在國內的設計廠商以及終端廠家中也占很小的份額。只有Windows Mobile在國內出貨還不錯,但是如上所述,受人鉗制太多,基本沒什麼發揮自由。那麼這個團體對這個開源系統的期望也就可想而知了。c) 軟體供應商軟體供應商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是很樂意支持標準系統的,只要這個標準系統夠大。當前幾乎所有的軟體供應商都會支持windows mobile,symbian和java系統。對於系統級的程序如codec等則大多數也支持linux系統。而且相信大多數廠商都會快速跟進,已期在新平台上領先競爭對手。d) 運營商 i. 國內的運營商加入這個聯盟,個人覺得湊熱鬧的成分大於其他目的。從當前國內運營商對手機定製的能力來看,基本沒必要關心是什麼系統。但是開放系統更加容易定製是肯定的,所以反正加入沒什麼壞處,就加入了。海外的運營商,多數也抱著這樣的心態在看這個聯盟,只是做做順水人情,給google一個面子,給自己一個機會,僅此而已。e) 服務提供商(整個產業鏈中,最熱心的就是這個群體了。) i. Google是聯盟的領頭羊,從2年多前收購Android以及其他幾家小廠商進這個領域開始,就一直密謀整個移動產業鏈。Google的目的並不是要控制產業鏈,而是要整個產業鏈做到符合自己的運營服務的標準。有消息稱google在系統里加入廣告系統,這個個人感覺可能性不大,他會更願意在web上加入,而不是在系統里加個廣告軟體,而背個罵名。Google給自己的定位是服務提供商,而不是軟體提供商,所以目標很明確,搶佔移動的搜索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市場,而不是軟體份額。說實話google管你用windows mobile還是symbian,他並不care,他care的是系統是否符合他的web標準,是否能用它的增值應用,如map等。關鍵是現有系統定製能力太弱,所以它要推出一個自己的標準。 ii. Ebay 以及其他SPgoogle財大氣粗可以推整個產業聯盟,但是其他的服務提供商則更多的是跟在google後,撿便宜。他們願意跟進,在google能提供他的網路服務情況下,那麼基本上其他服務提供商也具有了同等能力。所以他們願意跟進,但是實質上起不到什麼推動作用。4, 該系統對誰有利從上述分析,該系統對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是有利的,除了Symbian,windows mobile等這些封閉系統。但是有利是建立在這個聯盟的實際市場能佔有到一定程度,否則軟體廠商,終端廠商,以及運營商都將只是觀望而已。有沒有可能出現google扶持其中一家做大?覺得有這個可能,但是google不會只扶持一家,否則就又會出現symbian之於nokia,windows mobile之於dopodo的情況。所以google會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各個廠家,而且不排除產用利潤分成的模式來推廣,比如google通過移動終端獲得的廣告和終端廠商進行分成,這樣終端廠商會有極大的興趣來推廣,而且從根本改變了終端廠商只生產硬體的面貌。當前各個小SP在一些手機上預裝軟體產用的就是這種模式。5, 該系統對誰不利a) 最明顯的就是Nokia和MS兩家。不排除兩家有新的動作來推廣。但是這兩家的核心矛盾始終沒有解決,競爭與開放。為什麼這麼說?MS通過軟體授權來盈利,Nokia則是靠銷售終端來盈利。他們都無法置身現有產業鏈利潤之外。Google則完全不同,他最終推廣的是服務,不在乎是誰,也不參與產業鏈利潤分享,是創造新的利潤點。b) 對iPhone有沒有影響?有,但是影響不大,至少目前來看影響還不是特別大。因為iPhone其本質是一個娛樂產品,獨特的品牌效應,以及基本的Android系統功能(browser,map,IM該有的都有),iPhone佔據的市場是其他廠家難以插足的市場。c) 運營商?運營商其實算不上不利,至少方便了定製功能。但是隨著Android或者類似的平台出現,最終數據業務會佔據相當大的份額,不可避免的VOIP會蓬勃發展,當然這也是產業鏈發展的必然方向,是不可阻擋的,會漸漸蠶食語音業務的利潤。6, 建議留待今後給出:)安卓剛剛開始火的時候,這個時間,不知道樓主是怎麼界定的。
1:如果把時間倒退到09年左右,當時的安卓老大,多普達(那時候這個牌子還在呃)的G2那個時候算作安卓剛剛開始火的時候,同一時期,諾基亞因為ip的略有起色的緣故,推出了諾記第一款觸碰機器(當然排除掉早期的利用觸控筆的那些老古董)並且銷量,我印象中的貌似是3K萬+,當時是很好的一個銷量了,在那種情況下,我個人覺得可能是諾基亞覺得自己由塞班系統改裝的觸屏系統能夠繼續延續S60鍵盤機器的輝煌,所以忽略了安卓系統。當然這個不是主要的。
2:如果把里程碑1代,以及次年三月份髮型的I9000算作安卓開始火的時候,那個時候,進入安卓系統的,已經有摩托羅拉(它靠安卓起死回生 - -#),三星,索尼愛立信,HTC以及不慍不火的LG,這個時候,諾基亞還靠5800等觸屏機苦苦支撐,我記得當時媒體報道的是,諾基亞高管認為,如果此時在進入安卓系統,難以像06 07年那樣,處於整個手機市場的領導者地位,一句話,已經有點遲了。
3:現在的安卓系統有點類似於PC端的window系統,各個廠商所處的位置,在諾基亞看來,是純粹的生產商,代工廠的感覺了,他不願意這樣,這也是諾基亞放棄安卓,選擇微軟的主要原因。且看安卓系統,各個廠商打的風生水起,但是碎片化,同質化也愈趨嚴重。而諾基亞雖說慢,但是精挑細選的路米亞700已經有了諾基WP系統的特色。如果說與Android聯手將使諾基亞淪為普通的Android手機廠商,失去對諾基亞個性的控制,並且難以處於手機廠商的領導者地位,那麼現在越來越有特色的諾基亞WP系統才是不二的選擇。
over,純屬個人看法0 0 #NOKIA當時已經在MeeGo上投入很多,作為一個龐大的公司,怎麼想都不可能如此輕易地拋棄自己的業務,即便決定拋棄,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來妥善地處理善後。況且本身的塞班業務尚有一定規模,面臨的情況跟Moto,三星等廠商是大不相同的。
NOKIA是智能手機的先驅,也是第一個嘗到甜頭的公司,NOKIA明白一個獨立的移動生態系統有多麼重要,但是了解MeeGo的人都能看出,MeeGo被放棄並不是因為來不及,而是它的素質真的無法達到NOKIA的期望。
我很慶幸NOKIA選擇了WP。Android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在眾多廠商面對iPhone走投無路時給了他們一個唯一的選擇,開放讓Android走向成功,也為Android埋下了隱患,版本分化,體驗不一致,這些都是表面問題,Android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整個生態系統將會失控,Google無法控制,手機廠商無法控制,開發者更無法控制。一個失控的生態系統是難以長久的。
開放技術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開發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只能依賴廣告和在線服務盈利,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ndroid平台上的盈利模式,雖然現在看起來這似乎根本不值一提,因為Android有數量巨大的用戶,有用戶就有價值,有價值就有開發者,有開發者就能夠持續地吸引用戶。但是隨著WP慢慢滲入中低端市場,開發者不斷湧入,開放的Android應用市場就可能遇到瓶頸,無法再持續地留住用戶。
開放技術和開放授權,這是Android和WP根本的區別。選擇投靠一個尚沒有被證明的平台一定會引來無數人的非議,但我覺得NOKIA做出了一個好的、需要為之奮鬥的選擇。也許當時NOKIA選擇Android的話立刻就會起死回生,形勢大好,但那樣的話我大概總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在外界傳言NOKIA要放棄塞班的時候我便隱約感覺NOKIA將會轉向Windows Phone,大概我覺得在氣質上,NOKIA就不應該跟Android走到一起。1、安卓初期,諾基亞有自己的maemo,起步並不晚。但是塞班部門過於強勢,壓制了maemo,因為塞班部門賺錢,它說了算,本來可以安卓正面競爭的maemo,被冷凍了。
2、當安卓威脅到塞班的時候,諾基亞已經有了幾個計劃,包括和安卓合作,推出meego,通過QT平台完成塞班和meego的過渡。但是董事會已經沒有耐心,換了CEO
3、埃洛普是微軟的人,到了諾基亞後先危言聳聽了危機,其實當時塞班一個季度的銷量高達2800萬,市場佔有率也非常非常高,遠不到危機的時候。只是需要轉變。埃洛普隨機中止了谷歌的合作計劃,轉而和自己的老東家微軟合作。
4、為了讓WP系統能夠不邊緣化,埃洛普宣布塞班的終結,在meego發布後公開宣布即使meego成功也不會成為諾基亞的主流,同時他解僱了大量和塞班和meego相關的員工,讓諾基亞沒有退路。
從而使得諾基亞完全把未來賭在WP身上。5、諾基亞在從塞班轉WP的過程中,季度銷量從2800萬跌倒1680萬,市場佔有率還剩20%,埃洛普和一些分析師認為,這1680萬將轉化成WP的銷量。但是微軟把WP設計的非常糟糕,難看而且難以使用,從塞班轉移到WP,需要相當高的學習成本,而且受到了很多限制。結果最後到2013年轉化完畢,只有560萬的銷量,諾基亞又損失了1000多萬的市場份額。首先不得不說諾基亞的管理層有些後知後覺,在公司運行良好的情況下沒有預見到移動互聯網的浪潮,而這一浪潮又來的如此猛烈,讓人有些猝不及防,等到真正意識到的時刻,其產業霸主地位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威脅。這一情景跟當年如日中天般的微軟何其相似。下面再來談談這位巨頭面對此情景時的抉擇。此時可順勢投入大紅大紫的Android懷抱,這樣固然順應了潮流,可Android的開放模式,盈利模式不得不讓人思前想後,再加入諾基亞手機的市場份額是那麼的大,一旦這位老大哥加入了Android陣營,那這位小綠人搖身就要變成綠巨人,會導致Android系統的市場份額過大,真是很不好的一個現象;老大哥沒有選擇Android,他一邊優化Symbian系統,推出了幾款搭載Symbian3系統的產品,效果不是很好,一邊也向intel,微軟等需求合作,最終選擇了WP系統,意在與微軟結成戰略同盟,以期與Android,IOS形成三足之勢。我們可以看出,IT行業風雲變幻,要有深刻的遠見以及憂患意識,古語有云: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有一雙睿智的雙眼,才能真正地預見美好的明天。
根據中國目前手機愛好者的大群體來看真的有那麼多人會區分IOS、安卓和塞班的優缺點嗎?你們看過那些只會打電話,連簡訊都不會發的也要拿個iphone那個賣腎去買iphone的孩子真的是因為
IOS 系統比塞班的好嗎?那些用三星的大屏的女生在地鐵里削蘋果,找你妹,真的是因為安卓的系統比塞班的好嗎?這些人的選擇跟系統沒有太大關係只是剛好他的名字叫安卓而已罷了諾基亞當初塞班系統大火的時候這些人還沒用過彩屏吧塞班只能滿足你的更像是一部手機的需要但是人們的需求卻是向著一個娛樂集合體掌上電腦的目標邁進了
差異化才能不讓別人看出來nokia的成本有多高,做安卓的廠家太多了,而且都在拼性價比。就憑nokia那個成本水平,人家賣2000都有賺的機器,他要賣4000,誰會去買?以前做塞班,現在做WP,都是沒什麼其他廠商做的,你也沒法比較WP機器到底哪家更加有性價比
這跟諾基亞的公司基因有關1:諾基亞本身就不是靠軟體和服務賺錢,它靠的是硬體,這也就是諾基亞一定不會讓塞班開源,不允許市場上出現兼容機,它掙錢的方式其實和蘋果有點像,2:在android剛火的時候,諾基亞手機搭載塞班系統還很能掙錢,利潤很高,在當時的諾基亞手機全世界份額很高,沒必要冒險使用android做手機去和其它公司拼硬體。3:即使當時諾基亞內部考慮到了使用android系統的重要性,但大公司的通病就是那個部門的利潤最高,那個部門的嗓門最大,塞班這塊也會死死壓制住其它聲音4:反應慢,方向調整的慢,投資者都想著怎麼在投資階段賺更多的錢,當然也不會在大方向上冒險,還是那句話,塞班系統當時很賺錢,不像其它公司那樣,都到了懸崖邊兒上了
李楠無視事實寫的一手好心靈雞湯,埃洛普唱衰塞班,放棄meego,砍掉Android項目,放棄了所有十字路口,只留下了wp一條路,然後呢?
身後是懸崖的諾基亞死的更慘,倒是同時擁抱Android、wp/wm、bada/tizen(連Symbian都做過哦)的三星混的風生水起。這樣的答案被頂到第一位?
諸君答案雖然大多是2012年的,但回首往事,與微軟合作的公司可曾有好下場?IBM都能被坑成狗,何況一個小小的諾基亞。
如果說類似蘋果的自有系統是躺著賺錢,那Android就是站著賺錢。而wp就僅能跪著了。
微軟的帝國里,從來只有奴隸,也許Intel除外,但wp已經有了高通,諾基亞自置於何地?
至於題目本身,如果你回溯當年的新聞,就會發現諾基亞與微軟合作是發生在埃洛普到來之前的——所以這事很難怪埃洛普,管理層的愚蠢最終敲響了諾基亞的喪鐘:須知在一個到處是天才的遊戲里,不夠聰明已經是愚蠢了。那時候諾基亞的主要功能還不是防彈……
1. 安卓是開放開源的系統,知識產權沒有保障,你看,HTC和三星就不是因為專利而被告了嘛,賠了好多錢。
2.選擇安卓,會捆綁在Google戰車上,今天google出android3.0,明天出4.0,後天出5.0,這樣的折騰是不行的。會被google所拖累,當前市場最好的系統還是android2.3.
3.安卓的開源開放導致很多ROM,小米的ROM,騰訊的ROM,盛大的ROM,你看,中國的ROM已經不少了10家。 即使你辛辛苦苦的研發安卓,做了Nokia的ROM,難保有一天被用戶刷成了小米的ROM。 一旦被刷小米的ROM,而小米不負責各種問題的維修維護,吃啞巴虧的還是諾基亞。
4. 今天的安卓只能拼硬體,比如華為出了四核, 很快就會五核,六核。。。這會陷入拼硬體的時代,這其實很難賺錢。 看諾基亞的Symbian,依然用最老和最便宜的CPU,但是利潤高。今天的Lumia也使用不是最高配置的CPU,保證利潤呀。
5. 安卓不是很好的選擇,除了安卓,Window Phone是唯一的選擇。
6. 說Nokia衰落明顯,作為曾經的老大,肯定非常龐大。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他很難轉身。但只要把製造工廠搬到亞洲,砍掉更多的人。相信隨著利潤上升會更好。大企業的成功只有一條路:壟斷.諾基亞想壟斷winphone市場但是玩兒殘了
塞班的框架是WM同時代的產物,定位於200MHz以下CPU的設備上。太多的功能因為處理器的能力而沒有考慮,導致框架面對硬體的發展而無能為力。
曾經跟諾基亞亞洲地區負責銷售的高層車向光在北郵的校園招聘會上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我問的問題一模一樣,他給了一個相當honorable的答案:在需要做選擇(哪家操作系統)的時候,Android和iOS已經壯大,他們希望能有第三家出來,不然市場形成壟斷(這句是我理解的大概意思,原話不是這樣),所以他們選擇了微軟,說到最後,他加上了一句:當然董事會有他們的打算,這句我記得很清楚。
說白了就是裝逼!自己乾的不行,別人乾的很好,他還假裝沒看見,繼續裝逼。一句話概括。不作死就不會死!
一方面當然是木馬的問題;
另一方面,Nokia 運氣不好。即便是iPhone 發布的前幾年,智能手機火爆程度也相當有限(也就是一般認為Nokia 適合轉型的時間)。以IBM為代表的保守觀望作風,一直做到現在還是世界頂級,但Nokia 沒有這份運氣。事後諸葛亮人人都會,但沒有意義。你要知道,早期Android 那真的是個傻逼系統,Nokia 這樣2700億市值的大公司,看得上才怪了。iPhone OS又不開源,你指望一個做直板手機的公司能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媲美iPhone OS的系統,還是喬布斯本人重點把關的?
只能說當時Nokia 會沒選擇Android,是有出於保守態度的正當性理由的。而且在我看來,Android 前兩年才真正算火起來。(iPhone 4以前)iPhone 價格這麼高,用免費系統做廉價手機都搶不下市場份額,這怎麼能算火呢?推薦閱讀:
※iOS 和安卓是怎樣打敗塞班的?
※Symbian 系統的缺陷在哪裡?為什麼會被 iOS、Android 擊敗?
※塞班走過了多少年的風雨,在發展過程中又有過哪些趣事呢?知乎上有沒有與塞班親密接觸的朋友?
※如何在Symbian3上載入高解析度jpg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