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在正式中文中不允許使用疊字元號(重文號)「々」?

例如:將「謝謝」寫作「謝々」。

這個符號在日語中依然被廣泛使用嗎?


可能是現在大多文檔都用電腦排版印刷,而現在的拼音輸入法基本很難輸入「々」的關係?

想對樓主和樓上幾位說,就我看到的古代書法(詩、文)里出現疊字幾乎都是用疊字元的,難道這也不算正文?從我上網這幾年來就沒見到過有人用疊字元的,難道他們在網上成天說的都是正文?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跟文字的呈現方式有關,手寫用疊字元是因為便於書寫,用拼音輸入法、排版印刷的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PS 但是我高考的時候語文老師說名句默寫不能用疊字元,因為可能電腦閱卷的時候老師一個眼花就算錯了。

PPS 如果真的是為了方便的話,「一一」是不是不必寫成「一々」呢?有前人的先例嗎?

PPPS 古代活字印刷用不用疊字元呢?因為看起來有了活字的話確實沒有疊字元的存在價值了。

望高人能解答~


1.正式文本一則印刷;二則公文,如官府告示、文件、奏章之類。書法詩文之類,只能算作非正式書寫,而且多為行書。古代印刷書籍及公文的書寫中幾乎見不著這個疊字元。

2.學生考試書寫通常認為是正式書寫,所以不用疊字元。

3.電腦時代,打疊字元就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了。


日本是目前漢字文化圈裡唯一可以在正式場合用疊字元號的。


我認為古代書法都用疊字元的原因是遵循不能重字原則的,就是說兩個一樣的字寫在一塊是十分難看的,而且如果相鄰的兩個字部首一樣,則必須把部首寫成不同的寫法。


大家都說了蠻多,我這裡舉個例子。

——王力《中原音韻音系序》,1981年6月28日

這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為晚輩楊耐思先生的《中原音韻音系》寫的序言,原書按影印件排印,因此我們得以親見手跡。

你可以說王力先生正體俗體混用(姓氏「羅」「趙」「陸」「楊」都是俗體,「為」「時」「漢」是俗體,「類」有俗體有正體),寫字超出格子(如「我以前」),標點不佔一格(如「從羅,」),有種非正式的感覺。

還可以說王力先生是前輩,是大師,給晚輩的話是可以很隨意的。

(當然,從序言全文看,內容上並不隨意。除了分析比較了羅趙陸楊和他自己的擬音之外,還鼓勵晚輩敢於提出與前人不同的意見——所謂「叛師」是錯誤的提法,就算楊生同自己的意見不同,他也要為之寫序云云。)

至少為專著題寫序言也算正式場合了吧,並且也用了方格稿紙。而且這是一個語言學家寫的!

然後切入正題,倒數第二行大家可以看到「《 漢語々音史》」。「漢語」和「語音」是兩個詞誒,我頓時就凌亂了啊!

我不知道疊字元「々」還可以這麼用啊,這樣「今天々氣不錯」也可以了,就算非正式也不至於亂寫吧。

還是說,「々」只是表示同字替代,使用很隨意的,也無所謂正式不正式。

高考作文的時候還是不要這樣寫,一是怕老師看錯,二是怕跟老師產生三觀上的衝突。

這個問題究竟怎樣我也不知,把語料列在這裡,坐等知乎上的行家。


記得小時候有用過,但是老師批評說考試時不許用,因為不規範我們民間還有一些字是自創的為了便於書寫但是正式的話還是沒有這個 々,現代漢語越來越規範並且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拿起筆的時候越來越少,打字的話就不用因為嫌麻煩而省略了,所以它漸漸的不流行了,老一輩是還在用。


我們西語教授說過,對於語言而言,習慣大於規則。或者說類似於存在即合理的道理

現在用得少了是因為很多人跟不知道這個疊字元,我也是小時候見過爸媽用過而已,但是語文課從來沒教過

所以它應該會慢慢被徹底遺忘,如果我有小孩的話,我也不會用疊字元寫給他

所謂 「現代漢語」 這只是一個機構制定的語言規則而已,如果對方承認你的文字,你寫繁體字甚至甲骨文都可以,沒人管你。

日語的話正常使用的,比如 岡田奈々は様々な食べものを買ってきた 人家疊字元,兩個漢字,平假名,片假名都可以用,沒那麼多講究,但是一般大多數也是用疊字元的。

其實說到日語,漢字,平假,片假三個書寫體系也有規範,但是現在年輕人怎麼喜歡怎麼來,反而有一股把規範踩在腳下的趨勢。。。。日本還有很多網路語言比如 用 「啾」 代表 「親(kiss)」,層出不窮,什麼叫允不允許? 除了在語文考試和某些強制使用場合,只要你喜歡,只要別人能懂,那你們之間的這種單詞和語法就是最規範的。

語言這個東西終究只是表達思想的工具,隨著社會的變化,習慣也會跟著變化,恐怕最後知後覺的才是所謂的成文的XXXX使用規範,所以不用在意的,語言都是隨時代而變的,不是因為規範而變的


與其說疊字元,不如說重文符.因為可以跨詞

維基上說得很清楚了,不贅述

疊字元號

踴り字


一樓的太內涵了。正式文字中自然是不能用簡寫的。體現了對閱讀人的尊重。


既然問題都說了是「正式漢語」,那和日常使用的總是要有些區別的吧


古文中經常使用,古文中還都是繁體字。

但現代漢語廢除了這些規則或習慣,也因電腦不容易打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而少見。但是在日常書寫(80後或年齡更大的習慣)習慣中還是很常見的,這可能也是老輩人的影響。包括那些「不正確」的發音,國(gui)、課(kuo)。

日語、繁體字體系中,沿用這些較多,我們的現代漢語是文化切斷或重新定義的產物。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現在已經很少人使用疊字元號了?
提議主流輸入法將三個句號「。。。」自動轉換為省略號「……」合適嗎?
直引號(「」)的具體用法是怎樣的?
《字體故事》這本書里用到了哪些中文字體?以及為什麼要用直角引號而不是傳統的彎角引號?
為什麼在有些軟體環境下中文裡的中圓點(間隔號)是半形的?

TAG: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