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日本民眾也具有「觀者欣賞一種什麼也沒有的美」的審美觀嗎?
01-07
原研哉提出的「虛空」設計概念,設計一個「容器」,激發觀者的想像力,欣賞一種「什麼也沒有的美」。
可以理解他的設計思想,但是想問,原研哉的設計如今有如此聲望,他說的這樣的審美能力,是日本大眾也具有的嗎?
直接回答:未必,並且沒人在意。
先說說自己的經歷吧。
大學時候有門課叫書籍裝幀,碰上助教是日本人。跟往常一樣,我習慣性地將大半的精力花費在「有深度的選題」和「有創意的表現」上,而他的關注點卻是選擇什麼樣的紙張和裝訂方式,甚至會極為「變態」地要求我花費三分之一時間去尋找掛漿均勻的A3紙,並且在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中自我陶醉著。當時很不解,一直覺得對於設計而言,「創意」和「思想」理所應是其靈魂所在。 後來意識到,無論是創作還是解讀,我們普遍的追求是從讀出「意」,往往會把自己「代入」作品,在有意無意之間去接受某種價值理念,這是一種無法克服的潛意識。 而日本受西方藝術影響,在創作和接受兩方面,都更注重「趣」的表現和體驗。也就是說,日本人習慣用一種感性的方式來解讀,他們並不在乎什麼理念,只要覺得有趣或者有用就好了。因此「日本人的藝術生活,是真實的。她能夠在藝術裡面,體現出他真實而不虛偽的生命來」。[1]主流的審美觀一直以來都是由貴族階級的喜好來定義的(儘管不一定是來源於貴族階級),在各個民族文化背景下都是這樣,日本當然也不例外。 大眾對於MUJI的接受,可按照如下順序劃分 [2]:- 首先,從信息傳達的效率上來講,無論一組招貼還是一幅畫,為什麼簡化的畫面更有力量?去想想那些絮絮叨叨的人為什麼總遭到忽視吧。
- 原研哉的「虛空」概念其實遠沒有營銷解讀的那麼玄乎,所謂RE-design就是用一種陌生的眼光重新打量,重新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一切,繼而有了所謂設計和創造,從無到有,當然是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虛空」是因為沒有什麼事物的可能性多過「無」。
- 另一方面,「禪宗」作為延續日本美學靈魂的思想,把極度節約和唯心主義作為清心寡欲的手段,最終是開悟。這種文化一直提倡節約、簡樸、謙遜、不鋪張浪費。所以「單純」一直是日本藝術文化的根基(這種簡單意向的推崇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對於大眾來說,欣賞MUJI的美就像我們欣賞鮮紅的繡花枕套一樣無需費力。
- 現代設計起源於工業革命,更準確的說,是起源於工業革命和現代化大批量生產所帶來的無可避免的「審美創傷」。戰後的日本大規模借鑒模擬西方城市規劃和建設,卻因自身狹長的國土和匱乏資源遇到了瓶頸,加之20世紀以後人對高度的機械文明複雜的一種本能的抗拒,使日本人不得不有意識地跳出西方模式去思考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就在此時,MUJI以一種拒絕甚至批判國際化的姿態出現(與其自己去適應別人,不如讓別人來適應我)——批判對新鮮材質的快速需求和淘汰,批判大眾既定的那套審美,批判設計所具有的階級性和相應產生的虛榮。當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它就必定具有藝術的嚴肅和晦澀,再配合品牌本身的廉價路線,這樣一來,讓人很難找到不買賬的理由。
當然,深究這些理論是件很自虐的事情,大眾沒有理由去這麼做。
最後想說的是,就單體設計水平來看,原研哉在日本應該是排在十名開外的。他的核心優勢其實是書面表達能力和編輯能力。一名如此了解企業戰略和營銷的設計師,就好像「一廚師好好的他不看菜譜,看上兵法了。「「聲望」在情理之中,「推崇」卻並無太大意義,日本設計師對材質敏感和對細節堅持特別值得麻木久了又嚮往個性聲音的中國設計師學習。
---------------------------------------------------------------------------------
[1].戴季陶《日本論》 之 「 好美的國民 」 一章;
[2].這一解讀方式的基本思路是 實用(功能)需求→理論(意義)需求→哲學(審美)需求。感謝邀請。讀題目也讀到吐血,是我太無知了吧!!!
審美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的認知能力,至少我是這樣覺得的,在我小的時候,我父親帶我去逛公園,我就覺得很無聊,覺得沒有動畫片什麼的好玩,但是長大後開始慢慢體會到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美。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與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設計相似?是致敬、借鑒,還是抄襲?
※有哪些設計博客值得關注?
※安卓主題商店的主題比起鎚子手機的確差很多,為何沒有廠商請原研哉之類的大師來操刀設計呢?
※如何理解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全本》里提出的「exformation」理念?
※怎麼為一個人畫出這樣的「簡化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