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Reddit 在 2006 年賣給 Conde Nast 後迎來爆發,有何故事?

In 2005, Steve Huffman teamed up with classmate, Alexis Ohanian, to start reddit which was initially funded by Y Combinator. […] Reddit was acquired by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in October 2006 and became a direct subsidiary of Condé Nast"s parent company...

v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ddit


好吧。7年老reddit用戶來回答了。reddit的崛起其實和和reddit無關。主要是digg混得太挫了。先從web 2.0開始說起。大家知道以前是http://del.icio.us的天下,後來digg崛起了搶了不少http://del.icio.us和slashdot的睾(gao)玩用戶。加上Kevin Rose的影響力,digg一直是高富帥UGC網站旗艦。

不過digg自身power user abuse問題一直不能解決,然後從 AACS encryption key controversy 事件開始,digg用戶就暴動了。把這個key刷屏,digg版主瘋狂屏蔽,然後大量digg refugee就叛逃到了當時丑窮矮的reddit。這可以說是YC孵化了Reddit之後第一批「五月花號」種子用戶。

此後digg就各種fuckup源源不斷為reddit輸送了大量優質用戶和內容。可以看 Google 趨勢 。

digg在此之後每一條新聞都比reddit晚一天或者幾個小時。然後每一條digg新聞沙發評論鐵定是:老子昨天在reddit看過了。你可以感受下長年累月這種評論的號召力。而且投遞新聞用戶都喜歡雙邊同步投遞,不過總是優先照顧reddit。所以reddit有了個響亮的口號:「news before it happens」。

當digg v4改版失敗(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gg#Digg_v4)之後,棺材板板上最後一塊釘子達成。

reddit發展壯大還有更多的機緣巧合和傳奇故事(比如和4chan的恩怨情仇,巨大的引流機器AMA,互聯網時代的討飯盈利模式Reddit Gold),但是LZ只問了"賣掉公司之後"這個時間段,所以就不展開了。


在國內,說起新聞網站,我們肯定會想到今日頭條、百度、搜狐、網易等等網站。

那麼你們知道么?在美國,如果你問美國人他們最常逛的新聞社區是什麼,回答中肯定會提及一個網站。

這個網站在美國可謂是人盡皆知,就連今日頭條都坐不住想將其收入囊中。

而它的名字就叫做Reddit。

Reddit 是美國人氣最高的新聞社區,也是互聯網最有趣的地方和有高度組織的集中處。

也因為這個他網站的圖標是個可愛的外星人,所以有媒體將之稱為「矽谷里的外星人」。

在這裡,大到美國對外政策,小到一隻橘貓的萌照,都能引發用戶的瘋狂點贊或反對。

並且時不時冒出的有才評論,也會迅速傳遍整個互聯網成為熱門段子,如果你是一個自詡不凡的段子手,Reddit你絕不可錯過。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簡陋卻被大家喜愛的網站,每個月活躍用戶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5個億。

今日頭條從去年就看上了 Reddit 意欲收購它,但是沒有跟 Reddit 大股東談攏。

於是在今年早些時候,Reddit 完成新一輪 2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順利達到了18億美元。

Anyway,總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並且非常「值錢」的互聯網社區。

不過說起Reddit的發家史,可謂是一波三折。我敢打包票好萊塢以後肯定會把這事拿來拍電影,因為這簡直就是一部「熱血青年的耿直創業史」啊!

持續「騷擾」 YC後被錄取?

2005年,有倆年輕小伙,一個叫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uffman),另一個叫亞歷克西斯·歐海寧(Alexis Ohanian)。

史蒂夫氣質非常「程序員」,而亞力克西斯認為自己是個高瘦潮男。

這倆人本來站一塊挺違和,卻偏偏在佛吉尼亞大學讀書的時候做了室友,並成為最好的朋友。

史蒂夫(左)和亞力克西斯(右)

學習計算機的史蒂夫和學習商業及歷史的亞力克西斯,都是懷著夢想的熱血青年,兩人總想著要做些什麼。

直到有一天,倆人長途跋涉,懷抱敬仰的心情,去聆聽共同的偶像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的演講。

保羅是超級著名的創業孵化器 Y Combinator(即 YC)聯合創始人,那次演講的內容就是「如何創建一個startup」。

聽完演講後倆小伙感覺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他們想方設法約保羅出來喝咖啡,並向其兜售自己的創業點子——做一個讓用戶提前跟餐廳預約的手機應用。

聽了他們說完創業想法的保羅呵呵一笑,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點子嘛!我很喜歡這個主意,要不要抽個時間來我們這展示一下?」。

這兩個too young too simple 的小夥子以為就這樣被YC「錄取「了,興高采烈的跑回學校開始準備畢業事宜,卻並不知道這只是大佬說的一句客套話。

於是接下來的結果我們也知道了,保羅先是委婉回絕了他們,後來乾脆直接的拒絕了他們。

碰壁後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大佬並不喜歡咱倆的創業點子啊!

其實這很合情理:當時是2005年,手機應用離普及還有些遙遠,就連蘋果商城當時候都不知在哪呢!

不過這兩個小夥子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

他們當時可是一心想創業的,所以基本上什麼後路都沒有準備。

於是他們堅持聯繫 YC的人,一遍又一遍,連另一個YC的創始人都被深深打動了。

最終,當他們在坐上火車準備離開這個傷心之地時,他們收到了保羅給他們打來的電話。

保羅在電話里哭笑不得地表示:只要你們倆放棄這個移動應用的想法,就可以加入 YC!然後我們再討論創業內容。

吶!給他們開創了一個先例——先創業,再想創業內容!

果真人還是要堅持的啊~~

混亂起步的 Reddit

終於要大幹一票了!激動的倆人從火車上跳了下去,義無反顧的奔向了YC。

不管怎麼說總算是進了YC了,也是時候想想:到底做什麼才好?!

保羅則建議他們把重心放在瀏覽器上。

於是史蒂夫和亞力克西斯根據自己的上網經驗,覺得當時的互聯網急需一個「門戶」型網站。

這個網站要能標註出那些被分享最多的鏈接,這樣用戶能更容易地尋找內容。

是不是想到了「好123導航」?他們要做的這個可和123不一樣

史蒂夫他們要做的「門戶」,其首頁上的推薦的

是用戶分享最多的內容,而非由網站管理者挑選鏈接。

確立了創業項目,YC 又提供了1.2萬美元的起步資金,史蒂夫和亞力克西斯撒丫子開干。

第一步是給項目取個名字。

然而當他們選定 Reddit 時,引來同一屆 YC 同學的鬨堂嘲笑,大家都覺得這名字太蠢了。

Reddit logo,是個圓圓萌萌的外星人

可是事出有因:當時互聯網域名被搶注的太多,想申請到一個沒被佔用又簡單好記的名字,真的很難!

另外,Reddit 還有「read it」的意思,所以不管怎麼說也還算有些「內涵」的。

搞定名字,嚴謹的程序員史蒂夫,就想好好寫代碼,精雕細琢網站第一個版本。

但是事情總與願望相違背,在導師保羅反覆催促下,Reddit 只好匆匆上線。

剛開始的幾周對剛創業的兩個小夥子可謂是極其混亂以及難熬。

首先是大佬保羅強大的帶貨能力,他把一篇文章鏈接到 Reddit 上,期待給它導流量。

結果流量是有了,但 Reddit 也立刻招來一片罵聲。

甚至有人專門撰文,說就沒見過這麼傻逼的網站......

緊接著就是發帖的問題。

因為沒有人主動發帖子,所以兩人只好自己拚命創建賬戶,親自當水軍,上傳各種鏈接。

反正罵名是有了,還是要保證網站要有內容吧,不然看熱鬧的遊客來了看啥?

另外,倆人還要做創業者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騷擾所有親朋好友,要求他們使用這個新產品。

我在這不得不插一句:請善待你們周圍的創業者(手動微笑)

在昏天黑地地忙活一陣後,整的倆人看到 Reddit 網站都要吐了。

直到某天晚上,Reddit 上終於出現了第一篇來自陌生人的發帖。

這才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

幸福來的太突然,內牛滿面的史蒂夫將這個帖子稱作是「史上最大的轉折點」。

快速變賣,是好是壞?

Reddit 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給用戶極大的權力,包括引入了用戶留言功能(今天,這是所有網站標配;可是在當時,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

幾年後又讓用戶創建子版塊(subreddits),可謂開風氣之先,用戶通過各種主題的子版塊凝聚起來,這讓他們對 Reddit 更有親密感和歸屬感,也讓 Reddit 和其它競爭者真正區別開來。

可是,激進的賦予用戶權力,如同雙刃劍,帶來超高流量的同時,也讓當時只有4個員工(連同創始人在內)的 Reddit 疲於管理;後來相當量的用戶分享色情暴力照片,也給 Reddit 招致大量惡評。

在 Reddit 發展與難題並存的關鍵時刻,亞力克西斯也遇到人生中的重大變故:先是女友高處摔落陷入昏迷,然後母親被診斷出腦癌末期。

在很多年之後的採訪中,回憶起這一段時光,亞力克西斯仍然會聲音哽咽:「母親在醫院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對不起。因為她最希望的,就是兒子的創業夢想能夠成功。」

在醫院和公司來回奔波的亞力克西斯扛著巨大的負擔,而公司另兩個員工也各自出現問題:一個要忙於學業,另一人亞倫·斯沃茨陷入心理疾病(亞倫是年少成名的計算機天才,致力於網路信息開放,卻因涉嫌非法侵入麻省理工學院和JSTOR系統被指控。2013年他上吊自殺)。

2014年紀錄片《互聯網之子》,講述亞倫·斯沃茨的經歷

唯一能挑大樑的史蒂夫,和亞力克西斯以及導師保羅商量後,做出決定:照目前狀況下去 Reddit 終將崩潰。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在趕在之前把它賣掉,這樣 Reddit 也許還能保留,而大家也能換點錢。

初始的四名員工,從左向右:亞倫,史蒂夫,克里斯和亞力克西斯

2006年萬聖節,創辦16個月的 Reddit 被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集團正式收購。這也是 YC 孵化歷史上最早成功離場的公司之一。

收購價格很低(不到2000萬美元),但驟然成為百萬富翁的幾個年輕人很開心,並且倆創始人才剛剛22歲。

只是故事的後來,急需賺到錢照顧女友和母親的的亞力克西斯,最後沒能和女友長相廝守,而是娶了網球明星Serena Williams(小威);霍夫曼也在成長成熟以後,對當年的賣出感到極為後悔。

更重要的是:曾經同住同吃同奮鬥許多年、工作累了共同打魔獸的倆人,友誼破裂,形同路人。

回歸最初的地方

在收購談判的過程中,史蒂夫和亞力克西斯的矛盾開始積攢。倆人至今沒有仔細講述過當初的個中緣由。

收購完成的第二天,史蒂夫不聲不響地打好包裹,獨自去了舊金山,繼續為 Reddit 工作。而亞力克西斯則選擇留在老家一段時間。

此後兩人漸行漸遠,逐漸不再交談,甚至關於 Reddit 的討論都消失殆盡。三年後,兩人與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集團的合約到期,他們選擇各奔東西,臨別時只有一句簡單的「再見」。史蒂夫後來回憶說:我們之間沒有仇恨,只是互相忽略對方。

失去了創始人,Reddit 在集團內話語權減小,並且麻煩接二連三找上門來。

2011年,美國著名記者 Anderson Cooper 公開批評 Reddit,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未成年少女」的子版塊,裡面的青少年圖片令人心驚。

然後關於「兒童色情」的討論在 Reddit 上爆發,緊接著「社區管理爭論」隨之點燃。Reddit 到底應不應該對用戶發布的違法內容進行管理?公司內部對此爭執不斷。

此後,Reddit 終於加強了對違法內容的管理,比如出台了一個政策,會禁止「鼓勵、美化、煽動或要求暴力以及人身傷害某個人或群體的內容」。

其次,隨著 Reddit 人員和開支增加,它「如何能賺到錢」的問題在集團內部愈發凸顯。

作為一個社區網站,Reddit 的賺錢途徑簡直別無選擇——要依靠廣告。

然而多種原因,比如用戶喜歡匿名,沒法像 Facebook 那樣設計出一套精準的廣告定位系統;因為違法內容的分享而引來差評等,導致廣告商對 Reddit 興趣缺缺。

所以,Reddit 的廣告收入一直沒有迅速增加,而其它途徑帶來的收入亦是杯水車薪。

2014年,曾被賦予眾望的 Reddit CEO 黃易山,因為和董事會鬧僵無奈辭職;臨時 CEO Ellen Pao 頂上。

在此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之際,創始人亞力克西斯回歸,擔任執行董事長。

離開九年,他做過許多事情,但一直心系 Reddit,並且和公司人員保持聯繫。他的歸來受到公司所有人的歡迎,並且快速凝聚了人心。

與此同時,亞力克西斯主動聯繫史蒂夫·霍夫曼,希望他也能夠回歸,再次和自己並肩戰鬥。內心猶豫的史蒂夫沒有答應,但是兩個人終於能坐下來一起吃飯,因為都渴望修補分崩離析的友情。他們一起去看了心理治療師,把那些積攢不滿的陳年往事一樁樁細數,兄弟一笑泯恩仇。

2015年7月,史蒂夫回到 Reddit 擔任 CEO,「有人問我:你幹嗎跑回一棟正在著火的大樓?可我別無選擇,因為我真的、真的熱愛 Reddit。」

回歸後的倆人做了三件令外界印象深刻的事情。

首先,今年8月份完成新一輪兩億美元的融資,足夠 Reddit 努力發展很久。

其次,發布了安卓和 iOS 版本的 Reddit 應用,超過一半的 Reddit 用戶已經選擇從移動端登陸。這個立足於瀏覽器的創業項目,總算跟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步伐。

最後,全面完善和優化廣告系統,比如本月剛更新的自助式廣告購買工具,能生成品牌廣告收益報告,媒體聲稱:Reddit 已經做好迎接廣告主的準備。

不管怎麼說,這部「熱血青年的耿直創業史」依舊在繼續。目前來說,他們算是收穫了 Happy Ending。

-------------------------------------

歡迎關注 @矽谷密探

掌握全球創新趨勢


想到Aaron Swartz就悲傷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康泰納仕CondéNast | redd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