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軍事那麼弱,經過短暫的蒙元後,會有明初那麼強大的軍事力量,基本將蒙古毀掉?
多謝下面的指點,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修改一個問法:為什麼蒙元初期和後期的軍事實力差距那麼大?
純是過來吐槽,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第二段有些誤人子弟啊
不說其中一些有待爭論和似是而非的東西,其中是有幾個地方肯定是有問題的1.鋼鐵產量首先要說,宋朝鋼鐵產量是很高,但是這個15萬噸的說法第一次提出大概是美國的一個教授,他當時估計是7萬至15萬,然後宋史專家漆俠老先生在他的專著《宋代經濟史》其555頁根據當時農業需鐵總量做了進一步推測得出了結論,【把宋代鋼鐵產量提高到十五萬噸上下,或許能夠接近實際情況】,但是能夠考證出來的數字可以參加其在P552頁的表格2.北宋一直在擴張領土
宋夏:事實上西夏在北宋前期一直是宋朝藩屬,太平興國七年,趙光義曾經削過他們的兵權,那個時候,中央王朝對於西夏的控制力處於一個頂峰,正因為如此在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後,宋朝也不會卯足了勁兒數次與西夏征戰。另外慶曆和議就明確寫到了【宋夏戰爭中西夏所佔領的宋朝領土以及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地全部歸屬宋朝,雙方可在本國領土上自建城堡】可見當時已經從藩屬成為了事實的獨立國家。宋遼:自從檀淵之盟之後宋遼近百年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黃仁宇先生曾說過:「所以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而且現在觀點多認為這有利於雙方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和宋朝的發展,是宋真宗的功勞。
但是從擴張角度而言,百年無戰事怎麼擴張,再者要知道宋遼戰爭的起源是燕雲十六州的歸屬權問題,但檀淵之盟等於是以收回3州+被佔領遂城的代價,放棄了其餘領土。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訂立「海上之盟」,倒是拿回了十六州剩餘的土地,但是沒過幾年就是靖康之變了。宋越:如果說西夏好歹只是藩屬,可是從981年發生在白藤江的宋黎戰爭後,原來的交趾郡就變成了越南的黎氏王朝了,後來雖然又打了個在扈州地區的宋越熙寧戰爭,還是沒能收回國土,只不過這次已經變成了越南的李朝了。這當然是源於北宋國家戰略重北輕南加上交趾實在太遠了的緣故。
宋蕃:熙河開邊是實實在在的擴張了領土,所謂經常被人當做功績,但是從全局看,其實不是那麼美好
1.遼趁著1074年吐蕃踏白城之戰獲勝,對宋提出了重新劃分領土的要求,經過前後六次談判,遼獲得了西邊的天池(今山西神池縣境),宋遼雙方蔚、應、朔三州邊界完全按照水流南北的分水嶺為準,這樣,宋朝長城以北的領土全部讓給遼朝。2.如上面所說,交趾的黎氏政權趁機自立。3.在宋夏戰爭中北宋徹底失去了吐蕃這個重要的盟友,甚至1087年西夏吐蕃聯合起來攻打北宋。應該這麼說,北宋沒那麼軟弱,前幾代皇帝也一直在積極的收復原有領土,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效果有限,說是一直在擴大領土就有些文過飾非了。
3.城市化率達到30%
根據《中國人口史》的一個表就知道當時的城市化率了。實際上像是梁庚堯、趙剛這些歷史研究者的研究數據劇大多就是10%幾,最多的是趙剛的22%,如果感覺很nb,那麼根據有些人的計算,春秋末期的人口總數為3200萬人,而城市居民人數就多達509萬人,城市人口比重為15.9%。還要注意的是,古代的城市跟現代不同,唐以後統計時是將居住在州﹑府﹑縣城和鎮市的人戶﹐以及部分居住在州﹑縣近郊新的居民統稱為坊郭戶加以計算。稅收嘛可以看看唐宋政府歲入與貨幣經濟的關係,文章基本上是對北宋的經濟發展持正面態度,不存在黑宋朝的
摘取其中幾段可見一斑商稅:北宋歲收商稅,約在慶曆年間最多時曾達二千二百萬貫,其後雖又復下跌,但每年政府因徵收商稅而得的錢數仍有一千萬貫左右。鹽稅:北宋的鹽利年有增加,在元豐年間達到年收二千餘萬貫的高額,占當時歲人錢數六千餘萬貫的三分之一強。相比之下唐代歲收六七百萬貫的鹽利酒稅:北宋政府每年徵收的酒課,最高時達一千七百一十餘萬貫。這個數字雖然沒有北宋鹽利最高額那麼大,但如果和唐代一百五十六萬貫的酒額比較起來,卻為後者的十一倍左右。也就是說,北宋的歲入裡面商業收入所佔比例其實並沒有吹得那麼高。而且北宋雖然沿襲唐朝的兩稅制,卻不像唐朝是田賦和資產稅和在一起,僅僅是搞成兩季徵收田賦而已。
此外附加于田畝上的雜稅很多,如農器稅、牛革筋角稅、義倉稅、進際稅、蠶鹽錢、曲引錢、納醋息錢、頭子錢等。上列稅目多半始自晚唐五代,有的在宋初廢止,也有終宋之世不廢的。(《中國經濟簡史》)到了提到的南宋,按漆俠老先生的話說,是賦稅直線上升的時代,並且用了10多頁來闡述,其中有段時間還搞了個墓戶,對有墳墓的人收稅(P427)從這點看,在橫徵暴斂這方面,各朝的統治者都是心照不宣的。
5.經濟總量先說數據比較多的現代,中國人口佔世界總量4%是什麼時候的老黃曆了,2007年已經是6%。2010年以後統計口徑不同結果不同,但是10%以上是沒跑的。再說古代,首先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全球化的概念,統計手段也落後,算什麼全球經濟總量本來就是件很蛋疼的事情,不過英國的經濟史學家麥迪森寫了本《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做過這件蛋疼的事情。他的計算是在公元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宋朝),中國人均GDP為450美元,至宋末達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422美元,至少從這點看,他對宋朝也沒什麼偏見可言,所以還是可以做點參考吧。見下圖北宋初期是 22.7%,明朝是 25.0%和 29.2% 清朝是 22.3% 32.9% 17.2%。雖然只是以百年為節點的計算,但也看得出,宋朝也沒誇張到75%。另外也要摒棄GDP決勝論,否則甲午戰爭,中國也不至於被GDP並不高的日本揍得滿地找牙。
你在問題中把本來「不相關」的事情,強擰到一個並不成立的邏輯關係下,還讓人來解釋,真的沒法回答。
那些」兩宋時期宋軍在萬人規模以上的對外戰爭中的勝率長期保持在70%以上「「宋朝對外戰爭的勝率卻高達75﹪「是歷朝最高的」是謠言。
這70%、75%根本不是統計出來的,而是網文造假編造的出來的。
================================================================
宋朝的聯金滅遼、聯蒙滅金: 聯金滅遼,金打垮了遼,宋趁機北伐,結果仍然被遼打的慘敗;
聯蒙滅金,蒙古打垮了金,並且擄走了金的宗室,還獲得了中原的地盤與百姓,南宋得了個金末代皇帝的屍體,連中原都沒能收復。 當年金人擄走的宋朝皇后后妃公主宗室女宮廷女子數千人,侵害的平民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還打的宋朝丟失了中原這漢人核心疆域的地盤與百姓, 而南宋聯蒙滅金,得了個金末代皇帝的屍體,連中原這漢人核心疆域的地盤與百姓都沒能收復,遠不足以報仇。宋朝才約160年就被外族外敵金人打的丟了中原而沒能收復,再過約150年被外敵蒙古打的連南方都丟了。宋朝是第一個被外族外敵打的把中原與南方這漢人核心疆域都丟了的王朝,宋朝造成漢人首次完全亡國於外族外敵。
================================================================
秦末大亂、隋末大亂,留下強大外敵,內部割據強敵混戰,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宋朝被滅更是留下個蒙元,元末還有陳友諒、張士誠等等。漢、唐、明怎麼不怨秦、隋、宋?
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地盤很小,不但沒有幽雲等戰略要地,而且其地盤、實力都小於後周留給宋朝的地盤、實力。但是後來漢、唐、明打敗了內外多個強敵,佔據了產馬地、以及幽雲等戰略要地,還擴張出比較大的疆域。
宋朝沒有幽雲地區、國防形勢上的爛攤子、沒有產馬地等等(實際宋朝有產馬地。宋朝有戰馬產地與輸入通道靈武,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靈武,但不過宋朝河東路和永興軍路仍然有產馬地),正是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造成的結果。
漢、唐、明靠自己擴張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為什麼宋自己占不了還有臉要求繼承?
漢朝後期就有很多異族內遷了,五胡亂華、南北朝等更是異族內遷。以宋朝的表現,既是沒有沙陀人、党項人、契丹人,也會有其他異族代替他們做那些事。
秦末大亂、隋末大亂留下的爛攤子,漢朝、唐朝怎麼不怨秦朝、隋朝? 劉邦、李淵起兵時,地盤很小,哪有什麼幽雲等戰略要地? 漢朝、唐朝打敗眾多內外強敵才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 而宋朝自己擴張不力,沒能佔據幽雲等戰略要地。
劉邦、李淵當年起兵的時候,兵少、地盤小,有眾多內外敵人。秦末隋末大亂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驟減(例如《通典》載杜正倫奏,隋末大亂導致唐初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匈奴、突厥再次壯大(例如突厥在隋末再次強大起來「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還有強大的割據勢力(例如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歸附於突厥,與唐朝為敵)。
漢朝、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擴張出較大的疆域、改善了國防形勢。而宋朝疆域較小、國防形勢較差,正是宋朝自己表現不夠好、擴張不力的結果。
漢唐的產馬地是他們自己擴張佔據的,不是靠繼承前朝的。
而宋初有靈武,靈武既是戰馬產地又是輸入戰馬的重要通道,既有馬種又有馬場,但是宋朝自己犯錯誤丟失了靈武。
宋朝初期,党項並沒有真正坐大。宋朝曾控制過党項五州之地,但是宋朝自己丟了五州之地,又丟了靈武,導致党項真正坐大。即使這樣,宋朝還有河東路和永興軍路等戰馬產地,仍然有馬種與馬場。說馬匹的問題,不如先看看宋朝把馬政的搞的多麼差。而且,宋朝官方控制的馬曾超過20萬匹,而朱元璋馬匹還不到6萬匹的時候,就北伐驅逐蒙元、收復幽雲等地……
宋朝這表現,應該從宋朝自身找原因。五代時李存勖還打敗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的精銳(雖李存勖不是漢人但李存勖已經屬於中原王朝成員,其政權後唐甚至被認為是正統王朝之一),王晏球打的契丹慘敗,「中國之威幾振」。而党項真正坐大是在宋代,党項在五代連靈州都拿不下,如果不是宋朝處理党項李繼捧李繼遷時出了錯誤,以及多次犯嚴重錯誤,党項(西夏)根本無法真正坐大。宋朝的被動是宋朝自己造成的。
================================================================
五代時的李存勖、王晏球那麼點地方還打敗契丹。後來後晉石敬瑭才把幽雲地區給了契丹,但是這是宋朝的借口么?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也沒有幽雲地區。後周留給宋朝的實力還比劉邦、李淵、朱元璋起兵時強,這是「給宋留下的」,宋朝接手了比較強大的後周,而其他割據勢力還不眾弱結盟共抗一強,讓宋有機會逐個擊破。在前人留下的這麼有利於基本統一的局勢下,宋還用了快20年第二帝才搞定,創業都創成這樣,真是呵呵了。 宋朝自己沒能占幽雲,正是宋朝自己擴張不力的結果。
================================================================
輸出了中國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進而導致了異族迅速發展?
首先,
不要混淆古代與現代,現代的技術條件,美國能做到嚴格限制對華出口高科技。而古代的技術條件,周邊異族如果想學你的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你是很難阻止的。因為古代的條件做不到對此的嚴格封鎖。即使在敵對時,還能發生大批的人越過邊境逃到對方那裡,官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難以封鎖住(除非是某些地域性的東西,例如你很難到草原上去養桑蠶,但是這種東西已經被其地域性封鎖,不用你人工封鎖)。其次,異族,能從南亞、中亞(間接學波斯希臘羅馬等文明成果)學得很多制度以及各種技術,很多並不比古代中國的差。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古代中國還曾從中亞波斯等地引進技術改進自己的紡織技術。
最後,學習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不代表更厲害了。 學了中原王朝的制度的遼,被還沒學中原王朝的制度的金打垮;而後來金學了中原王朝的制度,卻被還沒學中原王朝的制度的蒙古打垮。
另外,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等沙陀人,已經融入中原王朝,屬於中原諸侯。
================================================================
吐蕃王國、回鶻汗國、南詔的滅亡,都早於唐朝的滅亡。
回鶻汗國被黠戛斯擊破,部分回鶻西遷,大量回鶻南遷與唐朝發生衝突,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多次擊敗回鶻,殺獲十幾萬回鶻人,還俘獲大批回鶻侯王貴族。唐朝後期,張仲武、劉濟、李載義等還擊敗奚與契丹(後世的契丹實際包括奚與契丹)。 甚至唐朝滅亡前的劉仁恭也曾令契丹畏懼。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李載義……契丹寇邊,以兵擊走之,仍虜其名王」「張仲武……威加北狄」。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劉)濟……奚數侵邊,濟擊走之,窮追千餘里,至青都山,斬首二萬級。其後又掠檀、薊北鄙,濟率軍會室韋,破之」 「張仲武……大中初,又破奚北部及山奚,俘獲雜畜不貲。」《資治通鑒》:「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習知契丹情偽,常選將練兵,乘秋深入,逾摘星嶺擊之,契丹畏之。每霜降,仁恭輒遣人焚塞下野草,契丹馬多飢死,常以良馬賂仁恭買牧地。契丹王邪律阿保機遣其妻兄述律阿缽將萬騎寇渝關,仁恭遣其子守光戍平州,守光偽與之和,設幄犒饗於城外,酒酣,伏兵執之以入。虜眾大哭,契丹以重賂請於仁恭,然後歸之。」五代時期,李存勖以一隅之地還打敗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機率領的契丹主力,王晏球還打的契丹卑辭厚禮。
而宋朝接手強大的後周,又基本統一漢地的大部分,地盤、人口等方面遠朝李存勖,但是對契丹在戰績……
================================================================
根據《中國養馬史》、《明史》記載,1390年,明朝清點全國軍隊,只有馬45080匹,這還是在驅逐蒙古、基本統一之後,才有這些馬。某些人以為朱元璋在南方起兵時能有多少馬?而宋朝官方掌握的馬匹曾超過20萬匹。看《文獻通考》的記載,「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詔市吏民馬十七萬匹,以備征討。是歲,平太原,觀兵於幽州,得汾、晉、燕、薊之馬四萬二千餘匹,國馬增多……」,先是17萬匹馬,然後又得4.2萬餘匹馬,這比朱元璋統一全國才有的45080匹馬可多太多了。 但是朱元璋驅逐蒙元,藍玉等人深入草原打擊蒙古,而宋朝有更多的馬,卻連幽雲等地都沒能佔據。
宋朝戰馬曾經很多,《文獻通考》兵考四:「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十萬匹……」
宋太宗之後,《文獻通考》:「其孳生之所,即大名、洺、衛、相州凡七監,多擇善馬為種,牝牡為群,歲遣判官一人巡行點印,二歲巳上者歲約八千餘匹,凡京城諸州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坊監及諸軍馬二十餘萬匹……」宋朝曾有戰馬數十萬匹, 後來宋朝坊監及諸軍馬曾超過20萬匹了,比朱元璋統一全國時的45080匹馬多數倍,但是仍然沒能占幽雲。漢代那樣北伐?漢代、唐代北伐都曾深入草原獲勝,朱元璋45080匹馬也仍然有藍玉北伐深入草原獲勝,而宋朝有超過20萬匹馬,卻連幽雲等地都沒法佔據,就別奢望什麼像漢代那樣北伐了。
後來宋朝自己把馬政搞砸了。================================================================
宋朝自己能力不足,擴張不出較大的疆域,自己把馬政搞的一塌糊塗,農田佔了產馬地,怨誰?還是怨宋朝自己。
靈武這產馬地,宋朝控制過,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這產馬地。
甘肅天水甘肅隴西甘肅會寧甘肅皋蘭甘肅固原陝西鳳翔陝西邠縣甘肅涇川甘肅慶陽這些傳統的西北養馬地,北宋都統治過,但是宋朝自己丟了這些產馬地。即使這樣,宋朝仍然有河東路和永興軍路等養馬地。
《宋史》兵制馬政還記載 「河東嵐、石之間,山荒甚多,汾河之側,草地亦廣,其間水草最宜牧養……河東一路,水草甚佳,地勢高寒,必宜馬性。又京西唐、汝之間,荒地亦廣。請下河東、京西轉運司遣官審度,若可興置監牧,則河北諸監,尋可廢罷。」甚至江浙也有可以養馬的地方。宋朝之前的五代時期,江浙還有養馬的地方,杭州近郊還有馬場,「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五代時江浙割據者在杭州近郊設馬場,《夢梁錄》記載:「昔吳越錢王牧馬於錢塘門外東西馬塍,其馬蕃息至盛,號為馬海,今(南宋)餘杭,臨安,於潛三邑,猶有牧馬遺迹也。」 南宋就在臨安(今杭州)、饒州(今江西省鄱陽縣)設置馬監。
================================================================
至於拿南宋抵抗蒙古多少年來說宋朝厲害的……南宋佔據地利,而且蒙古西征、多次內訌,這些是南宋能多活那麼多年的原因的一部分。 而且南宋被蒙古滅了,而差不多時期的馬穆魯克、德里蘇丹還多次打敗蒙古呢。
列舉一下蒙宋戰爭時期蒙古方面一些主要的大事記,
1234年 南宋端平入洛1235-1236蒙古三路征宋,同年蒙古忽里勒台大會,窩闊台決定主力西征——長子西征,這次西征一直持續到1243年1241 窩闊台死,脫例哥攝政,蒙古開始爭奪汗位1246 貴由汗繼位,久久內亂的蒙古終於開始統合,這時候貴由要做的不是南征,依然面臨巨大的內部問題1248 貴由率領十幾萬大軍西征同拔都大軍對峙,期間莫名其妙死亡,被毒死嫌疑最大,蒙古再次陷入爭汗1251 在拔都支持下,蒙哥繼位1252-1256 蒙古忙著整頓內部,以及遠征大理雲南1257-1259蒙哥南征,結果蒙哥病死於釣魚城外,蒙古撤退1259-1264阿里不哥同忽必烈爭汗,爆發內戰,雙方各自數十萬兵馬廝殺數年,期間還有山東李璮叛亂蒙古忙於內部整頓1268 蒙古再次南征,用兵襄陽。1279崖山海戰,南宋徹底被滅。南宋號稱抵抗了45年,其實真正的抵抗時間又有多少呢?宋朝重步兵-古代防護最好的步兵 雖然宋代給後世的印象是重文輕武。但鮮為人知的是,宋朝擁有中國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 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範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以防護範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同時為了更有效抗擊裝甲騎兵的需要,宋代還生產了大量的各種大刀。特別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為裝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裝備。例如,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宋軍和金兵的郾城之戰,宋將岳飛就把裝備有大刀、大斧的裝甲步兵按兩翼擺開陣勢,有效地阻止了金兵裝甲騎兵的進攻。當時,用大刀對付裝甲騎兵進攻的基本戰術,先是用大刀劈砍防禦比較弱的馬腿,然後,對準騎兵的胸部猛砍。 從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出,宋朝並非想像中那樣弱,其重裝步兵更是在中國古代首屈一指。 古代的人均GDP峰值無疑是北宋時達到的。
1. 自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到1368年元大都被攻陷,元順帝北逃,近百年的時間,不算短。
2. 元末的戰爭中,明朝的軍隊基礎得到了極大的鍛煉。無論是將帥還是士兵,都是實戰鍛鍊出來的,越打經驗越豐富。蒙古軍隊戰鬥力強,原因之一也是之前長期征戰。
3. 並沒有將蒙古毀掉,而只是將蒙元打的差不多(1634年最後的蒙元勢力被後金滅掉)。而蒙古帝國還存在並橫行世界。
4. 其實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1)漢初和匈奴的戰爭中,漢朝一度處於劣勢(雖然經過和楚漢爭霸的錘鍊,仍然不能和匈奴抗衡),劉邦首長還一度被圍困於白登,靠賄賂匈奴王后得脫(腐敗不分國家種族啊),直到漢武帝時才揚眉吐氣,最終匈奴的一部分被趕到歐洲,橫掃歐陸。
(2)唐朝建國前,李氏父子因為形勢所迫,一度拜在突厥人帳下。那時突厥勢力之強,好幾個軍閥都要向他們靠攏。直到後來,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大唐的軍隊終於擊敗突厥,李淵和李世民父子高興的一起彈著琵琶跳起舞來(記的不太確切了,應該出自資治通鑒)。當然,大唐實際上也依靠了很多少數民族的將領,李氏父子的血統里少數民族的成分也占很大比重。
(3)近現代中國(不分兩黨)在抗戰前期和抗戰後期軍隊的表現也可以對比。抗戰初期的確戰鬥力不如日本,但在後期在緬甸等地,中國軍隊的實力已經體現出來。之後在朝鮮戰場也一樣(很多前國軍士兵參加了這場戰爭)。強盜的戰鬥力總是強過那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的,正規軍失敗了,可以跟著強盜繼續混,但是強盜沒有退路。
宋朝不是軍事差而是朝廷差吧。。或者說是皇帝差?
以對抗蒙古為參照物,對歐亞大陸的國家進行比較之後,你就會發現宋朝的軍事是一個多麼強悍的存在……
你搞錯了,不是元末明軍戰鬥力強(其實還是要強點兒的,畢竟朱元璋大力剪除功臣名將是在自己晚年,而宋朝的指揮體系很早就完蛋了),而是元末蒙古人戰鬥力大幅度縮水,首先忽必烈的元朝稱帝之後四大汗國獨立分走很多力量,元朝不到百年的短暫的統治之中更是內戰和叛亂層出不窮,實際上在元末南方漢人武裝彼此攻殺的整個過程中,蒙古人還都在持續打內戰,幾乎顧不上對付漢人武裝,還經常想著收編上幾股漢人武裝幫自己打內戰……朱元璋成功整合漢人武裝把蒙古人打回漠北的時候,蒙古人還在內鬥……
蒙古人當年打襄陽的時候動用了數十萬人,光是新設水軍就有7萬人……而到了朱元璋的時代……每次和明軍交戰的蒙古人部隊最多也就一兩萬人……主力都去打自己人了……這點兒人要和動輒數十萬的漢人起義軍打,也就是欺負一下早期的烏合之眾還可能,跟朱元璋統和武力之後,擁有騎兵、火器、水軍的百戰之師打基本是輸得沒有懸念的……宋朝勢弱跟明初軍事上的強盛,關係不大吧。就說說個人認為宋朝軍事勢弱原因。宋朝勢弱有幾方面的原因:1、個人感覺最大的原因在於宋太祖趙匡胤的問題,因為經歷過唐末五代十國藩鎮叛亂的動蕩時期。趙對於大將總領一方兵權的弊端看得非常明顯,再加上他自己也是兵變起家,這種擔心更加明顯。就容易走極端,廢棄唐時代的府兵制。通過杯酒釋兵權消弱大將兵權,從此武將在宋朝的地位就很低,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就很普遍了。 2、文官集團勢力太強,消弱武將的結果就是皇帝無限信任文官集團,以文臣御武事。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其下兵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樞密院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調發全國軍隊。三衙即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分統全國禁兵和廂兵,地位低於樞密院長官。樞密院與三衙分握髮兵權和管兵權,互相牽制。率(帥)臣在平時統領同駐一地的各司軍隊,即同駐一地的軍隊平時要受三衙和率(帥)臣雙重統轄。戰時,軍隊受樞密院調發,由皇帝臨時派遣統帥(率臣),給以都部署、招討使等頭銜,率兵出征,事已則罷。這樣就使兵將分離,將不專兵。此外,還設有兵部,只掌管儀仗、武舉和選募軍兵等事。 這樣確實能夠防止武將叛亂,北宋南宋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武將只有戰死和被處死的份,沒見過能起多大波瀾。名將楊業、岳飛、韓世忠、宗澤、文天祥等莫不如是。並非宋朝無大將,只是制度釋然,有力發揮不出來。3、皇帝勢弱,這裡的皇帝勢弱不是皇帝在面對大臣的勢弱,而是皇帝在面對外敵的時候。宋太祖、宋太宗算是戎馬出身,之後的宋朝皇帝基本上懂騎射的就非常少,反倒是精於琴棋書畫,在面對大陣仗的時候氣短。澶淵之盟就是典型例子,遼蕭太后率軍深入千里直到黃河邊上的澶淵,宋真宗在寇準的幾番力諫下不得已御駕親徵到達澶淵,這個時候各地勤王兵馬已經集結戴畢,反倒是真宗害怕,主動媾和。本來能夠一場大勝,變成了賠款的盟約,讓宋朝軍民扼腕。4、歷史原因,因為後漢石敬瑭的無能,主動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也就是後面的遼,宋朝建立之後,幾代皇帝想收復失地不得。遼擁有燕雲十六州,相當於宋朝北邊毫無屏障,遼軍隨時可以長驅直入,在地理環境上就是失去保障。5、還有一個原因,算是可觀原因,宋朝時期正是北方契丹最發展強勢時期,唐初李世民幾番打擊突厥一蹶不振,北方草原沒有任何強大實力。唐末動蕩時期,正好給了契丹崛起的機會,到宋朝建立北遼正好是最鼎盛時期,再加上北遼幾個皇帝還不錯,中間還出了一個精明強幹的蕭太后。只能說宋朝運氣不好。 其實中原地區原本戰力就強,從中國幾千年的封簡歷史來看,面對游牧名族中原歷來是保持強盛勢頭,只是到宋時代由於諸多原因造成了勢弱的跡象。到了明朝也只是把宋朝的不正常給拉回到正常。當然明初軍事上的強盛在於明朝是一刀一槍建立起來的,宋朝初期陳橋兵變欺負後周的孤兒寡母,後期進行了幾場不大的統一戰爭,這個經歷跟明朝建立那麼多年的浴血戰鬥是沒法比的。
胡無百年之運。
宋太弱了 光說缺馬 可是朝廷貴族好吃羊肉 專門在汴梁附近設立牧場養羊,都不養馬。整個宋朝風氣就是驕奢
不是宋朝弱,而是燕雲十六州缺失,門戶大開,無險可守。
竟然有人說宋朝軍事弱,我不知道你怎麼想的。稱霸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滅金朝23年,滅西夏用了22年,滅大理2年,滅稱霸中西亞的花剌子模2年,西征斷斷續續用了40年,而滅了一個被lz稱為軍事弱小的南宋用了近50年,還賠上了一個大汗的性命,宋朝的重甲步兵是當時世界上最恐怖的肉搏機器。
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唐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悲劇,遂採取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
到了後期,皇帝昏聵,權臣當道,積重難返。這種情況宋末和明末極其相似。
越是到了崩潰邊緣,皇權的心態越微妙。一支部隊異軍突起,戰力驚人,皇帝並不感到高興,反而覺得那是威脅。這種感覺宋朝皇帝感觸最深,當初趙匡胤就是被黃袍加身,誰能保證後人不加以效仿?
導致,兵越強,皇上越慌,即所謂的內憂外患。對外皇權沒有能力,但是對內可有很多辦法,最後自己把自己逼上絕路。
至於明初,蒙古人搞拆遷拿手,治理國家就矬了,游牧民族習慣雁過拔毛,從不考慮可持續發展。老百姓都到了餓死的邊緣了,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再橫,你也干不過不要命的。我認為宋雖文明 畢竟是集權控制 還是會壓制民間 況且重文輕武之風一直都在 而宋庭既亡 而蒙元統治過於粗糙 文風也大不如前 民間雖疾苦 卻也少牽絆 以中國人口之多 對蒙元之仇恨 而又沒有朝廷牽絆 自然謀臣如雲 猛將如雨
德國為什麼一戰後能迅速崛起,發動二戰,二戰後被分割也能迅速崛起?這和南宋,元,明,一樣。當時的漢人,剛經過兩宋的繁榮,理學剛發展還未僵化,也沒經歷明中後期的精神空虛,滿清的奴才化,人的精神和素質都還不錯。有了彪悍的長官帶這群人,自然一路吊打腐化的蒙古人。ps南宋不弱,我覺得作為正統封建王朝時代,強勢帝王幾乎沒有,這也導致了細節問題。當然,帝國中後期不太出強勢帝王。
史料一:
1372年(宣光二年,洪武五年)正月,朱元璋命魏國公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雁門,趨和林,為中路軍;曹國公李文忠左副將軍,由居庸,出應昌,為東路軍;宋國公馮勝征西將軍,由金蘭,趨甘肅,為西路軍:各將五萬騎,合騎兵15萬,三道並進,出征漠北。聲勢之壯,在太祖朝是空前絕後的。
於是有了如下記述:(惠宗)由古北口逃出,乃建巴爾斯和坦以據守,而漢軍則築席爾薩和坦相對峙。據傳,在那裡,烏哈嘎圖汗之子畢力克圖祭「札達」,降了風雪,漢軍士馬凍死殆盡,殘部在回歸途中,又被蒙古兵襲至長城腳下。據悉,那些逃兵燒箭桿取暖,卻橫死在灶火里。歇後語所謂「漢軍出了野狐嶺,狐尾變成帽纓子「即由此而起。(朱鳳、賈敬顏《漢譯蒙古黃金史綱》第42~43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羅卜桑丹津《黃金史》大體相同,《蒙古源流》不載)。
如果您認為這段蒙文史料記述的太過荒誕,那麼還有下面的這段:
徐達軍以驍將藍玉為先鋒。二月藍玉出雁門,擴廓帖木兒派游騎與藍玉在野馬川遭遇,一觸即敗。初戰告捷,明軍士氣大振,20天以後已挺進漠北腹地土拉河畔。在這裡擴廓帖木兒率兵應戰,這位久經沙場的元朝名將竟然也擺在明軍先鋒官手下,匆匆遁去。徐達、藍玉愈發輕敵追逐,進入擴廓帖木兒與賀宗哲聯軍的伏擊圈中,達」驟與之戰,不利,死者萬餘人「(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19《徐中山王世家》。另一種說法是」死者數萬「,見《明史》卷125《徐達傳》)。這一場伏擊戰之慘烈,明軍之慘敗可想而知。徐達高壘深溝以自保,從三月下旬之五月上旬支持了一個多月,方才率殘部返回。明朝方面所記載的這一戰役的全過程顯示,北元自始就在實行預定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作戰方針。(除非讀者是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擁躉,堅持認為所有」誘敵深入「都是史學家杜撰的。)
徐達軍剛剛敗退,李文忠東路軍又深入漠北。李文忠出應昌至口溫,駐牧當地的蒙古部落棄營夜遁,明軍獲牛馬輜重無算。進抵哈剌莽來,駐牧部落一樣驚潰。與對付中路軍相似,北元還是執行誘敵深入的策略。順利到達克魯倫河以後,李文忠以「兵貴神速,宜乘勢追之,千里襲人,難以重負」,留部將韓政守輜重,命步卒每人持二十日糧,建成西進。北元由蠻子、哈剌章負責對付東路軍。他們在土剌河西結陣迎敵,戰不數合又退。明軍進至阿魯渾河(今鄂爾渾河),「虜兵益眾」,這才遇到蒙古軍第一道防線。仗打得很苦,主將李文忠中矢,雙方損失慘重。明軍繼續挺進和林,至稱海(和林偏北的鄂爾渾河一帶),蒙古軍布置了第二道防線,所謂「虜兵又集」。李文忠再無力拚搏,遂「勒兵據險,椎牛享士,縱所獲馬畜於野,示以閑暇」。相持三天後,雙方撤兵而還。李文忠雖沒被擊潰,但仍損傷慘重,進陣亡的高級將領就有宣寧侯曹良臣、驍騎左衛指揮使周顯、振武衛指揮同知常榮、神策衛指揮使張耀等數位。
以上引用部分均原文摘錄自《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曹永年撰,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02.11)
明朝軍隊最接近答主設立的宏偉目標的一次是這樣的:1388年(天元十年,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藍玉等率15萬人,由大寧進至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北),獲悉元主脫古斯帖木兒駐捕魚兒海(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貝爾湖),立刻兼程而進。藍玉以王弼為先鋒,銜枚卷甲,倍道前進,直撲哈拉哈河畔之大汗斡耳朵。時大風揚沙,白晝如晦,北元君臣毫無戒備。太尉蠻子倉惶應戰,兵敗被殺。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騎潰圍逃走。
後來是:
也速迭兒遣大王火兒忽答孫、王府官孛羅冒雪襲擊脫古思帖木兒,用弓弦縊殺了這位大汗。(也速迭兒是朱元璋的子孫?還望您不吝賜教)
上述引用內容亦均來自前述《蒙古民族通史》。
粗讀些不著邊際的野史的童鞋會比較青睞下面出場的這位人物:1409年六月,明成祖朱棣下令邊將整飭軍隊。22天以後,以淇國公丘福為鎮虜大將軍總兵官,武成候王聰、同安侯火真左右副將軍,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左右參將,將精騎十萬北征本雅失里。
結果是這樣的:
1409年(永樂七年)七月,丘福提兵十萬直取克魯倫河,中途未遇任何抵抗。於是離開大軍,率將校千餘人徑進克魯倫河畔。遇蒙古游兵,一次敗之,渡河擒蒙古汗廷尚書一人。這位顯然是事先安排的誘餌說:「本雅失里知大兵至,惶懼欲北去。去此可三十里。」部將大多認為有詐,而丘福剛愎自用,反以此人為嚮導,率千餘人直前,接連兩天,蒙軍不斷敗退。部將們認定「虜故示弱,誘我深入,近必不利」,丘福仍一意孤行。結果深陷重圍,「虜眾奄至」,王聰戰死,丘福、李遠、火真、王忠均遭俘殺,全軍覆滅。(《明太宗實錄》永樂七年八月甲寅)。
隨後,明朝九月命大同、山西「亟將各屯糧食悉收入堡,深掘壕塹,嚴固守備」(《明太宗實錄》永樂七年九月戊子)。朝鮮方面通告:「韃靼軍去京不遠,皇都危窘」,遼東「王師畏韃靼,盡入城堡」(《李朝實錄》太宗九年十一月甲戌)。云云。。。。
上述內容大約是手頭相關資料的三分之一,剩餘部分大致內容也差不多。提問前望題主做足功課。
為什麼民國軍事那麼弱,經過更短暫的新中國成立後,會有志願軍那麼強大的軍事力量,幾乎跟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達成了平手?都是一個原因:萬眾一心
因為不是對手太強,而是宋朝太弱。 即使宋史泰斗鄧廣銘、王曾瑜也承認宋朝弱、軍事弱、軍隊差。並且承認是宋朝自己造成的。
《鄧廣銘全集 第六卷》240-241頁指出:宋朝軍隊的數目龐大,而在宋太祖以後,卻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對內鎮壓以防民變的崗位上,缺乏應有的教閱訓練,其素質很差,作戰能力很低……《鄧廣銘全集 第六卷》656頁指出,宋朝對外軍事能力弱是由宋朝一系列「守內虛外」的政策造成的。
王曾瑜《宋朝軍制初探(增訂本)》指出:宋朝守內虛外、崇文抑武,由於宋太祖以武將黃袍加身的來歷、宋朝守內的第一要旨就是猜忌和防範武將;宋朝軍制以束縛武將才能,降低武將地位和素質,削弱其指揮許可權和主動性、靈活性,犧牲軍事效能為特徵; 王曾瑜《宋朝軍制初探(增訂本)》還指出:宋軍招剌太濫、揀選不實、訓練很差、軍法廢弛、軍政腐敗、軍紀敗壞、官員對軍士役使和刻剝、軍隊營利性經營、輕視騎兵建設、以文制武、兵權分散、將從中御,這些是宋朝積弱的重要原因。
嚴復說過: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惡為善,姑不具論,而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 嚴復面對的歷史背景是晚清的屈辱和落後,中國人到晚清成那個樣子就是宋朝開的頭,中國近代的落後宋朝是有一部分責任的。
著名歷史學家賀昌群先生曾經指出:自近古以來,中國人之文弱性,大抵皆淵源於宋。
宋代政治重文輕武,學術思想重王抑霸之結果,遂使文武分途,武者既不學無術,文者則好為黨爭而不負責任,不切實際,專以文章斗其議論。
推薦閱讀:
※中印會開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為何我國士兵不將跪姿射擊改為蹲姿射擊?
※一直很好奇,朝鮮的軍事結構是什麼樣的?總政,總參,人民武力部等,權利劃分是怎樣的?
※美國採取文官控制軍隊制度,而我是首長分工負責制,相比而已兩種制度的差異?優劣?
※一個現代士兵能打多少個二戰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