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景觀設計(landscape architecture)?

國內對於景觀/園林的討論眾說紛紜。有人說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景觀設計,也有人說這是風景園林,也有人說這是園林。關於這一討論大家怎麼看?


推薦閱讀俞孔堅,李迪華主編《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s社,第一輯,第二輯)。前言

《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於2003年9月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後,與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先後出版的兩本專著,《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交流》和《「反規劃」途徑》一起,在國內形成難得一見的學術熱潮,讚譽與批評交織,熱捧與質疑並存,惶恐與歡呼夾雜,實踐與觀望皆現。這三本書反覆重印發行的情形下,轉眼13年已經過去。《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第二版在關心景觀設計學教育朋友們的鞭策下,2007年正式啟動,2010年就完 成了初稿,2012年就交稿了,卻再三猶豫觀望,希望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出版。時至今日,經過7年的精心準備,該書即將付梓,欣慰之餘,許多話欲說尤遲:一方面希望說些能夠激勵同道的話語,分享對景觀設計教育與實踐的理解與經驗,繼續推動學科、專業與教育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因襲傳統的之風仍然強盛甚至較比5年前更烈,實不願因為堅持景觀設計的名稱而影響大家的合力。

一、2000-2015是中國景觀設計行業與景觀設計師走向世界的16年

從2000年以來,國際景觀設計行業最大的改變就是加入了強勁的中國聲音。中國成為國際景觀設計師聯盟(IFLA)的成員,中國景觀設計師榮登IFLA年會的主旨報告幾乎成為「慣例」,IFLA國際學生設計競賽近年來幾乎成為中國學生專場;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幾乎每年的設計獎都有中國設計師的身影或者來自中國的項目,每年的年會主旨報告同樣以中國設計師和中國話題為榮;美國和歐盟的景觀設計教育組織與會議因為中國學者的參與而更受關注。中國景觀設計師和教師在很短時間內獲得國際同行的承認,這幾乎是個奇蹟,但這樣的榮耀不全屬於個人,同樣重要的是中國城市建設催生出來的巨大設計市場「紅利」。從這裡出發走向未來,更加需要理解這樣的市場的內涵、理解市場的改變趨勢,惟其如此,這樣的奇蹟才會轉化為持續的教育資源與能力,為未來、為世界培養出合格的國家與社會需要的設計人才。

二、當代景觀設計行業與教育發展期待對傳承與發展的關係清晰界定

在經歷二十年左右對環境問題與人類生存狀況的反思之後,1980年代當歐美國家的大學景觀設計專業教育開啟了未來模式,把探討解決土地問題、環境問題、人類生存問題和文化保護問題等的解決方案當成是當仁不讓的專業目標。那時中國和世界的距離不見得比現在大。孫筱祥先生的「大地規劃」(當時他對landscape planning富有遠見的翻譯名稱)思想在哈佛大學和國際社會(IUCN、IFLA等)受到的尊重幾乎可以用頂禮膜拜來形容。1986年上海市松江方塔園何陋軒落成,這個歷時近10年由馮紀忠先生規劃設計的典範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開創了一個超越傳統建築與園林的嶄新設計時代。大量像二位前輩這樣開智性質的思想與設計作品,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景觀設計教育終究會走出傳統的藩籬:第一,中國傳統造園藝術名稱與內涵必須作為一個整體完整保存;中國傳統園林藝術體現的是中國人的生存哲學,是中國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整體保存更有可能在未來不斷地被後世加以解讀,成為設計與為改善人類生存質量探索解決方案的創作源泉。第二,對名稱的因襲和沒有準確理解當代問題特點與需求就截取傳統造園藝術手法片段,同時損害傳統園林的傳承和當代景觀設計行業與教育發展;傳承和發展是矛盾統一體,一方面沒有改變與發展,傳承是個偽命題;另一方面傳承因為改變而煥發新的生命力,拒絕發展的和畏懼改變的傳統終究會被拒絕,甚至被遺忘。第三,舊瓶裝新酒和新瓶裝舊酒,結果都可能是長時間包容正確與錯誤共存,甚至出現精華與糟粕相互借屍還魂的最糟糕情形,這即不利於優秀傳統延續,更不利於當代景觀設計學創新發展。第四,行業與教育發展的質變正催生新的「語言」、規範,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被反覆重新定義過程中終將走向清晰,人們終有不再製造並拒絕語言套用、模糊、混亂,接受發展與改變的時候。那時,傳承傳統園林和推進當代景觀設計行業與教育同時坦然進入公眾視野,同時受到人們尊重,二者平等對話,相互啟迪,我們應該對這樣時代的到來報以最熱切的期待,投入最大誠意的工作努力。

三、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望「設計」

景觀是生態系統複合體,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與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包含了豐富的生態要素(人是期中的一部分)、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以及這些過程與活動在大地上留下的結果。對人類累積的文明的應用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讓人們今天可以通過「設計」探索人類生存問題的解決方案。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就是這樣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實際上是「職業」,即profession,通過類比自然與社會學科,理解為學科、專業,以引起人們重視,在一定範圍內是好的),它尤其強調對土地的設計,即,通過對有關土地及一切人類戶外空間的問題進行科學理性的分析,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和解決途徑,並監理設計的實現。根據解決問題的性質、內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觀設計學包含兩個專業方向,即,景觀規劃(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較大尺度範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而對這個特定地方的設計就是景觀設計。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代表大會確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轉變發展經濟發展方式新的國家戰略,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國土空間規劃、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生態保護與生態責任、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使用城市土地等具體措施。這些綱領性精神在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成為更加具體的行動策略,包括要發揮市場的作用,「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生態破壞終身追責等。除這兩份報告外,正在和將會對行業與教育發揮革命性影響的中央文件還應該包括,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4),《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2014),《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關於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2014),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5),《關於切實做好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2015),《關於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2014),中共中央《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201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2014,2015),可以預見,影響景觀設計行業與教育發展的國家發展戰略性文件還會不斷推陳出新,如《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呼之欲出,這是行業面臨的全新挑戰和機遇!

中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望「設計」,基於這樣的理解,推出《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第二版)時機已經成熟。鐵肩擔道義,藉此機會,我們想呼喚同行,「各位準備好了嗎?」「我們有能力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設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各種問題解決方案嗎?」

四、誠摯感謝:所有允許我們收錄他們論文成果的作者與版權機構,全部文章所呈現的專業創見、探索精神將影響並激勵中國學人;所有為提供翻譯支持的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前身景觀設計學研究院)研究生們,如今他們都已經帶著翻譯這本書中的文章的公益精神走上了工作崗位;為節省篇幅,他們的名字與貢獻不一一羅列,詳見於目錄,若有紕漏,請予以諒解;第二版收錄了第一版主體部分文獻,新增了大量我們認為應該補充進來的內容,第一版未繼續收錄的部分文獻仍然有研讀價值;特別感謝楊明校友,他的持續工作為本書的最終定稿發揮了關鍵作用;特別感謝責任編輯杜潔,這本書是在她的「鞭策」下得以發行的。

李迪華 執筆

2016年1月3日於燕園備齋


景觀還是一個正在發展的行業,前景非常的好。借用我們 GARLIC 曾經採訪的景觀設計大師Laurie Olin的話:

Laurie Olin (勞里·歐林)觀點:

(哈佛大學景觀系前系主任、賓大景觀系資深教授、清華大學景觀系創始人)

你問我景觀設計是什麼,還有它對城市的意義是什麼,這可真是道難題!首先不妨說,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景觀設計學是一門寬泛的學科,有很多種存在形式。具體而言,景觀設計學必須得塑造世界和空間以供人們使用。為什麼不是工程學或者建築學來做這件事呢?當然,你可以用工程技術建造景觀,也可以在景觀中放置建築,但景觀不是醬料,你沒辦法把它倒在建築上,就讓它們變得有色、有香、有味。景觀是我們所處的世界與環境的構架,換句話說,它是組成環境的所有零件與元素之間的那種關係。

圖片版權 ?? 周張侃

所以景觀設計是在塑造,促動,調適著我們環境的要素,既包括建築、橋樑和道路,也包括樹木和河流這類元素。它體現在不同尺度上,既發生在後院和花園的尺度上,也發生在流域和區域尺度上。對我而言,景觀分很多種,有自然景觀、農業景觀、郊區景觀和城市景觀。城市其實就是一種非常都市化的景觀形態,雖然布滿了建築物,但它仍然是一種景觀,它有地形和動態,像一片森林,事物在其中來來去去,次第上演著零零總總。所以關於景觀的其中一點是,沒有人可以控制或者設計其中所有的一切。如果你對景觀設計感興趣,你必須學會與其他人、其他領域、其他學科合作,並讓人們幫助你。然後你需要面對的是處理不同要素之間的關係,而不僅僅是製造和塑造空間。當然我們確實會設計並塑造一些物體,我們也會設計並塑造景觀中的某些場所,但完整的景觀是超出我們的能力、控制、引導範圍的。這個解釋有點繞,我會這樣簡單地來概括:公園是景觀,城市是景觀,花園也是景觀。

說到自然,自然的意義是,我們是它的一部分。自然並不一定需要我們,但我們需要自然,因為我們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很多城市的問題,像是為什麼我們要有公園,為什麼我們會擔心城市的設計和組織,是因為這些城市很可能會是對我們而言非常惡劣的環境。它們能對人們產生危害,不僅體現在治安上,也體現在對居民健康的影響上。我們需要陽光,需要新鮮空氣,我們需要鍛煉,我們需要能夠調節眼睛的焦距——我們需要自然世界的刺激,因為我們從自然世界而來,並仍然身在其中,即便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此刻就在自然之中,熱力學和物理定律在作用著這個屋子,也在作用著我。這正是東西方先哲們領悟到的共識:我們是宏大的、流動著的力與能量的一部分,與其他的動植物殊無二致。

我們從自然來,往自然去,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城市需要自然的某些方面來保證居民的健康。我覺得道理很簡單,複雜又有難度的是如何做好這一點,因為城市中有很多對於空間和資源的競爭。有些人認為自然區域,以及比如說公園,就等同於空地。恰恰相反,它們是滿的。這些空間里滿是自然,滿是生命、滿是諸如陽光和空氣之類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用建築填滿這些空間會解決一些問題:它可能會解決部分人的房租和收入,但對沒有健康的人們來說毫無幫助。

原文鏈接:

採訪專題 | 閑話自然哲學 — 景觀設計大師 Laurie Olin

更多觀點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GARLICidealab, 微博:GARLIC咖林,知乎專欄:GARLIC咖林


問題問的太大了,簡單的說,比如用一個人來作比喻的吧。 建築是人體的骨骼,市政人體的血脈,而景觀的就是相當於人的外表。

個人認為景觀的終極目標就是好看與實用性。

每一個景觀設計師拿道項目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讓景觀做得好看在實用,跟建築設計和市政正好相反。


推薦閱讀:

參數化設計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前景怎麼樣?
關於景觀設計,有什麼推薦的書籍?
怎樣自學才能提高景觀快題的水平?

TAG:景觀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