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微觀經濟學中拉格朗日函數都用減號,而高等數學教材中都用加號?

拉格朗日函數法用來求約束條件下的最值問題。例如某消費者只消費x和y兩種商品,單價分別為1元和2元。消費者的收入是10元。效用函數u(x,y)=xy。求消費者的最優選擇。

微觀經濟學教材中給的解法是這樣的:

消費者的預算線是x+2y=10

構造拉格朗日函數

L(x,y)=xy-λ(x+2y-10)

然後分別對x,y,λ求導令其等於0,則所求的消費束(x,y)即為最優解

而這種問題在高等數學教材中構建拉格朗日函數時一般會寫成L(x,y)=xy+λ(x+2y-10)

為什麼一個用減號一個用加號呢?


評論里 @適格的魔法師 基本上給出了解釋,我在這裡完善一下:

首先要知道,Lagrangian Multiplier的做法的合理性來自於Kuhn-Tucker Theorem,而Kuhn-Tucker Theorem中,對於約束條件,通常是寫成不等式的形式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能寫成等式的形式,但是寫成不等式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樣約束集通常是凸的(想像一下二維的情況),而我們又知道,所謂凸優化問題(Convex Programming)是滿足Kuhn-Tucker Condition的——滿足這一條件時,用拉格朗日乘數法所得到的解和原問題的解等價。

那麼回過來,在Kuhn-Tucker Theorem當中,如果約束條件是不等式G(x)&<=c,其乘數λ按慣例是這麼寫進去的:L(x,λ) = F(x) + λ( c - G(x)),而且此時準確來說,一階條件不是L對λ的偏導數為0,而是λ&>=0,c-G(x)&>=0(就是L對λ的偏導數,等價於G(x)&<=c),且兩等式至少有一個為0(這被稱為Complementary Slackness),這樣做是為了帶上邊角解或者約束不起作用(not binding)的情況。

但是,如果我們(由於別的原因)明確知道約束會起作用(binding),也就排除了λ=0的情況並且知道G(x)=c必須成立,這就回到了最常見的情形。

我們再來看所謂「消費者的預算線」的問題。我們知道,消費者的預算其實不止是一條線x+2y=10,事實上x+2y&<=10的所有商品(準確來說還要加上x&>=0,y&>=0),消費者都可以進行消費,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預算集」而不是「預算線」上做優化,這樣我們的約束條件就變成了不等式x+2y&<=10,而且在用乘數法時自然而然就是寫成+λ(10-x-2y)的形式(也就是題主所說的-λ(x+2y-10)這種用「減號」的形式了)

但是,我們可以從邏輯推導的角度看出:如果不用完預算,總是可以多買一些x或y來提高效用,因此最後的解一定是落在預算線x+2y=10上,於是我們就不用考慮λ是不是0的問題了——更進一步,我們也不關心λ是正是負,那麼當初用的是「加號」還是「減號」就無關緊要了。

以上的說法,更多地像是一個「慣例」的理由——因為Kuhn-Tucker Theorem這麼寫,就通常這麼用了,而且在一般情況下也不用在意正負的問題。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理由,就是由包絡定理(Envelope Theorem),可以算得在取最優解時,L*對c的偏導數就是λ*(L*是L的最優值,λ*是λ的最優值),也就是說,λ*表示對資源約束放鬆一點點所造成的邊際效用增加量。既然是「增加量」,讓其為正數也是有意義的。(這也是 @適格的魔法師 評論中的主要觀點)

我之前的專欄文章對此也有說明:三個應知應會的數學技巧

這些大概就說明了為什麼微觀經濟學中用「減號」,但是我還是不太清楚為什麼高等數學教材中都用「加號」,希望有知友解惑。


前面兩個的回答很專業。我這小白的看法是高等數學我用L(x,y)=xy+λ(10-x-2y)。其實我高數一直就是這樣寫的,因為這樣寫很方便求極值。


對於等式約束,加號減號都無所謂。對於不等式約束,則所謂。

如Richard Xu所說,這個約束條件最初的formulation應該是 x+2yleq10 ,但是顯然這個約束條件在最優解處必須是tight的,即等號必須成立,否則總可以提高x或者y一點點使得目標函數值更大一點點。

所以你看的經濟學中, 我猜lambda 還保留著先前的經濟學意義。


推薦閱讀:

為什麼相同的商品,在貧窮地區反而價格更高?
微觀經濟學對我們個人生活有什麼指導意義?
有沒有比較好懂得例子解釋維克里-克拉克-格羅夫斯機制?
貧富差距的本質是不是富人掌握了稀缺資源?
為什麼中國一方面產能嚴重過剩,另一方面其實供給卻嚴重不足?

TAG: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高等數學 | 中級微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