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茶館》中「莫談國事」的標語?


最後三人聚首頗有深意。

常四爺,一身正氣打抱不平,被特務抓進監牢,終在時代里只能被壓在底層。

王掌柜,一輩子不談國事,做經營賣茶水,最後落了個獨自離去下場。

秦二爺,興辦實業,以自己不變應萬變在時代自救("什麼救國,我看他是救他自己!"),但終於還是未能如願。

(松二爺最後一幕沒有出場,眼光比常四爺更淺,一輩子只是好養鳥)

四者眼光由近及遠,但終於不過是幾個內心裡想避著"國事"走的小人物。

第一幕,龐太監和特務晃進了茶館。

第二幕,軍閥,徵募官,特務橫衝直撞進了門。

第三幕,打手,處長,大搖大擺幾次進了門。

在時代里人人都是受害者。國事不可能被關在門外,國事衝進了門,蠻橫地把槍往所有人腦袋上一頂。"「莫談國事」的紙條更多,字也更大"又是為了什麼?騙了誰?

在我看來,整部話劇寫出了人在現實里和時代變化里利欲熏心,逐漸變得扭曲和猙獰,把所有弱者肉食盡。在這個角度上,時代的風口浪尖上的領袖人物不能說是不帶點醜陋了。而相反,想在其中自保的普通/善良的小人物變成了獵物,被壓迫和下場悲慘。

所以算命的靠著亂世發了財,牆頭特務靠做政府暴力機器榮華富貴,人販子的孩子子承父業飛黃騰達。

老教士為著他曾經為袁世凱做過議員懺悔。

最大不幸莫過於《茶館》結局幾乎成為老舍先生本人最後寫照。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不堪受辱投於北京太平湖。


想起《鹿鼎記》第一回一個情節。

《明史》案發,除直接參与者罹難外,很多無辜者均受牽連。刻版者、印刷者、販賣者皆被處死。冤乎?冤!俺們又不懂政治,甚至都不識字,又不是故意的,何罪之有?

念及金庸慣例,此事應無虛構,實有所本。

所以嘍,在一個專制社會,當權者才不聽你辯解呢,才不按常理思考呢(煩),只要涉及忤逆之事,挨著的自認倒霉吧。

所以嘍,「莫談國是」這個招牌,其實就類似於現在的免責聲明,麥當勞肯德基以及一切大商店裡的「小心地滑」,大小飯館裡的「禁止吸煙」……反正我盡到提醒義務了,顧客的一切言論不代表我方觀點,受了傷跟我無關……

真有人犯了忌諱,差人追究起來,我可以一指標誌,聳聳肩攤攤手,怪我咯?再塞點銀子(這是重點),活下來了。

亂世小人物的悲哀嘛,老舍先生藝術的再現而已。


這個與當時的政治環境給輿論施加的壓力有關。


與「政治敏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這標語還到處掛著,這是偉大的傳承!


「你說大清國要完?」

「我愛大清國,我怕他完了!」


好像應該是「莫談國是」吧?


時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無能為力又憂慮自保的哆哆嗦嗦。革命,他們沒那個勇氣,改良,他們坐一邊看熱鬧,沒準還為官府砍了革命黨的頭湊一會熱鬧。莫談國事?說到底,是屈從現實,沒智慧,沒魄力,只想苟延殘喘,聊寄殘生的最後哀嚎罷了。所以結局,王利發跟幾個老人自己給自己送葬,掌柜自己個兒上了吊 。這些人正是那個巨變時代小老百姓的縮影。小人物面對現實的浪潮,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甚至連個殼縮起來都會被人揪出來打。


非常有道理,在中國你只要做到了這個,八成能保個平安。

也不一定,有時候你不談國,國會過來彈你。不表態支持?那你就是反對偉大的無產階級whdgm了?


茶館當時的背景來看,是因為社會恐慌,言論不自由。

放到現在,其實我支持"莫談國是"。因為計算機,工業,金融,社會學,大數據統計等等等等發展的太快了。不論哪個國家,民眾獲得的信息,和國家獲得的信息量根本不對等。

如果不在那個圈,接觸不到那些東西。就像小孩子聽大人聊天,別說潛台詞了,也就只能聽出個隻言片語,又怎麼能分辨是非呢??

而且國,哪有是非黑白呢???


推薦閱讀:

老舍《斷魂槍》為何不傳?
老舍與其他中國現代作家的區別?
如何賞析《駱駝祥子》?
老舍為什麼會自殺?

TAG:文學 | 茶館 | 戲劇 | 老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