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士手下學習工作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院士,代表了中國科研的最高水平,可以說是是大牛中的大牛,想知道在院士手下工作,會有怎樣的壓力與收穫。
我老師的老師是院士。他同時也是我們課題組的老大。雖然對數學來說,課題組這東西有和沒有差不多也就是那麼回事。
院士姓龍,我對龍老師的印象主要就是兩點,一個就是嚴謹,另外一個就是勤奮。甚至可以說,勤奮到讓人意識不到他的數學天賦有多高。
研一剛進來的時候,連著兩學期趕上了龍老師開課。第一學期的一門非線性泛函分析基礎課和第二學期的辛道路指標理論。當時每次課龍老師都一口氣連板書帶講兩個小時,然後休息十來分鐘再繼續快兩個小時。說真的,在下面聽課抄筆記都夠累的了,更別說一個六十多歲的人這樣連寫帶講的。當時我們私下都說:看來有個好身體真的是成為院士的一個必要條件。
而且作為第一學期的這種基礎課,龍老師不僅親自講授,而且每節課的作業還會親自批改。我記得有一次的作業,我寫的表達方式和一般的不太一樣,他給批註出來了。然後下課了我去找他,說明白了我是什麼意思,他還很高興地說:嗯,沒錯,的確是對的。
記得有一次出去開會,會務組安排了一輛車負責接送他們認為的比較重要的人物來回會場和住的地方,然後我因為各種原因蹭了這個車。當時坐在車上就發現,雖然在坐的差不多都可以算得上是已經成名的數學家,但是他們在這種私底下的場合,聊的話題差不多也是各種奇奇怪怪,家長里短,八卦內幕之類的東西。但是龍老師即使在這種場合里,也是只會討論學術或者說學術圈的相關的內容,明顯看著就不是一個畫風的。
當時我就感覺,院士的確是不一樣。
我前老闆和現任老闆都不是院士。不過現在的實驗室跟研究所的前所長有很深厚的合作關係。前所長他老人家就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和醫學院院士,還有其他各種主席之類。他偶爾也參與到我們的課題討論中,比如開組會時。貌似沒什麼壓力啊,但這個看人的,比如前所長經常講笑話。不過他的提問就是所謂的一針見血,沒多餘廢話的那種。而且他對研究的大方向把握得非常好,甚至能發現課題中很多人察覺不到的潛力,始終看的是big picture而不是糾結小實驗。一般而言他不會告訴你必須做什麼,而是通過引導讓你去發現你應該去做什麼。不過悟性差一點的人估計會把他氣死吧,或者被他內心深深鄙視,這個揣摩不到。所以跟他對話,智商一定不能掉線,思維速度要跟得上。
瀉藥。
我並沒有在院士手下干過,中國美國都沒有。不過美國這邊我還有些了解,隨便說說。
院士的組都比較大,有的大到誇張,比如Bob Langer和Chad Mirkin這種,都是幾層樓。美國這邊因為沒什麼小老闆之類的東西,院士也是要掌握課題動態、改文章之類的,雖然很忙,但多多少少還是可以給學生一些指導。但是你指望他給你很多指導或者是比較具體的指導那是不可能的。
在院士的組呆著,有好處也有壞處。院士名氣大,投文章什麼的名字在上面接受率就會高。每年PNAS還有名額可以直接推,可以保個底(所以現在PNAS的質量每況愈下,IF也是一跌再跌)。找學術工作的時候,院士的強力推薦比大文章都重要。即使是找工業界,很多院士可能也會認識一些工業界人士,能幫到你。但是不好的地方就是組太大必然有很多炮灰,外人看到的都是一年多少篇頂級文章,卻不會留意多少人在裡面幾年發不出一篇。院士組那麼大,一般都是給每個人一個或幾個課題來做,課題內有自由性,但你也就只有這點自由性了,如果那是個坑,你除了換地方基本就跳不出來了,而且坑就是坑,你再牛逼也不能把坑變成金山銀山,老闆也不會管你,就讓你在坑了跳,反正他有的是錢,幾年跳不出來你走了他也無所謂。別忘了能進院士組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點牛逼的(尤其是博士後),但又有幾個博後在裡面幾年出來就發了好幾個牛文找到faculty job了?有很多人,博士階段文章不錯,博士後去了個院士組進了個坑,幾年沒文章,學術生涯也就結束了。這種人真心不少,我都知道好幾個了。
所以找博後啊,如果找大牛老闆,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會去做什麼,老闆牛確實很重要,非常重要,但千萬別因為「老闆牛」就去(尤其是生物和材料方向尤甚),自己要對自己未來的課題有個大致的評估。畢竟,你發不出來文章,老闆再牛也推不動你的。
謝邀。
沒當過[中科院院士]的學生,只拿過院士的推薦信——也不是我自己去找的,是老師幫忙聯繫的,他的原話是「我本來只給我自己的研究生寫推薦信的。但是既然是x老師推薦的學生,那我就幫幫忙好了」。復旦數院做的東西跟微分幾何關係比較大的在世院士好像也就他一位,圈子裡面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就不說名字了。先生為人很低調,我在推薦信裡面寫他的頭銜的時候,加了一個「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也被他刪掉了,說「外國人不看這個」。後來我快畢業的時候,父母來上海想順便見見老師們,他也婉拒了。大四的時候他開了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生專題課程,可惜我沒去聽,所以也從沒上過他的課,算不上他的學生。
後來出國以後我才體會到他說的「外國人不看這個」是什麼意思。美國教授們是真的不太看重頭銜的。我不知道在數學界國外跟「中科院院士」對等的頭銜是什麼,美國有AMS fellow,但是那個人數很多,也有美國科學院院士,但是裡面的數學家應該不多。但是大家在介紹的時候,也不會特意強調「這個人是AMS fellow」,同學之間聊天也很少說「啊那個教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好厲害哦」。很多教授是不是AMS fellow,我都得上AMS的官網查一下才知道,因為數學系真的不會給你宣傳這些事情。。就這麼說吧,美國數學界,頭銜、職位不一定跟學術水平直接相關,很多很厲害的數學家(包括一些在世人眼中位於鄙視鏈頂端的菲爾茲獎得主們),也就安安穩穩當個大學教授而已,沒那麼多附加的名頭。
當然中國學術界的情況,本身就是半行政化的,學者的職稱和行政級別掛鉤,院士不僅僅是科研人才,更是享受副部級待遇的體制內人士。說句實話,中國的院士能夠調動的資源、經費,應該比他們在國外的同行們更多。我無意評價這樣的制度是好還是不好,但是請大家在討論學術水平的時候,還是盡量把 職稱、行政級別 和 學術水平 這兩件事情區分開來。我跟一些[中科院院士級別學術水平]的數學家都通過郵件討論過學術問題,也看過他們的一些論文,裡面既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總的來說他們大部分都很nice,我跟他們說話並不會因為他們的身份而感覺有什麼拘謹,就像正常的「學生請教老師」一樣向他們請教/討論問題。如果一定要問做中科院院士的學生是什麼體驗,我沒什麼好答的;如果改成問 做院士水平的數學家的學生 是什麼體驗,我或許可以聊聊我老闆。
曾經在本科期間和現在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李昊博士一起,在張興棟老院士手下做過一個小的項目。其實也是這次很小的科研,讓我頭一次接觸了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張興棟院士是中國在世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六個人中的一個。他完全沒有留學經歷,靠著勤奮刻苦的自學和科研取得了世界級的成果;老院士出生於1938年,如今依然戰鬥在科研第一線。
因為家裡算半個學術世家,小的時候也是在大學長大的;作為一個小本科生(我那時大二),一開始去見院士的時候並沒有一點緊張。相反還覺得挺好玩的。當時還覺得很興奮,在有機化學課上給大家非常自豪的宣布了這個事情,鬧了半天才發現原來當時給我們上有機化學的教授(川大化學學院教授)的老領導正是張老院士。
我後來才知道院士年輕的時候其實脾氣非常壞,發火特別凶,但是人為人極好,對同事和學生都是真正的關心,愛護;而且院士是一個思想非常活躍的人;總是能不斷開拓出新的研究領域。
院士如今以製備生物陶瓷出名。但實際上院士最早是川大物理系畢業學固體物理的,他一開始研究是關於氮化硅陶瓷材料的製備。但我和李昊博士當時在院士手下的課題是一個很小的,關於材料基因組的項目(這也是我頭一次知道「材料基因組」這個名詞)。
當時老師反覆告訴我們,院士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甚至有些苛刻,但是在我們接觸之後才發現,院士在晚年,在依然戰鬥在學術最前線的同時,性情變得十分溫和;性情和為人,讓我想起了書中所描述的晚年季羨林先生。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可能是因為是老一輩的四川人,非常喜歡抽煙;中華煙一根一根的抽。其實我對煙草的氣味非常敏感的。
此處略去項目的具體內容。大概是通過數學建模建立一個系統,可以預測一定範圍內材料的性能。我們當時試圖用統計學的線性回歸方法建模預測(哈哈這也當時,是我想出來的主意)。當時其實我們做的模型效果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但是現在想來,當時設計的很多東西,自以為非常高明,實際上很naive。但是老院士一直是在鼓勵我們,並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我後來也才終於意識到其實那個模型,本質上其實正是一個很典型的非線性模型,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方法去處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妙處。
利益相關:
碩導是工程院院士(我在讀期間還不是,不過那時呼聲一直就很高了)。談談感受:
1.大老闆工作繁忙,確實沒有辦法直接帶我,會讓小老闆帶我(雖然小老闆來頭也不小)。但是大老闆需要統領整個科室的科研,我的一舉一動全在他的眼皮底下,每個人的研究進度他都清清楚楚,連我新交了女朋友都知道_(:з」∠)_ 摸魚?根本不可能。2.每周科室裡面所有研究生和醫生都需要輪流進行工作彙報和業務學習 。由於分了很多科研小組,大家的研究方向完全不一樣,只有大老闆一個人可以從頭聽到底聽懂並且提出不同的意見。
3.有的答主說老闆太大,可能會記不住你的名字。開玩笑吧,我讀書的時候,整個科室和研究所醫生研究生研究員上百號人,只有大老闆一個人可以背出所有人的名字。我畢業都7年了,出去開個會遇到了還能朝我揮揮手,調侃我幾句「怎麼又曠工出來開會啦?」
4.精力無限充沛,幾乎不斷電的工作,出去開會間歇還在電腦上處理工作。半夜在實驗室還能遇到老闆巡視工作。
5.知識面廣闊,平時還能侃一些影視明星八卦。
6.幽默,擅長講冷笑話,院士中的段子手。
7.科研經費充足,根本不需要擔心實驗做到一半沒有錢了。你只要夠優秀,老闆隨便砸錢給你。
8.畢業時候順手幫我解決了工作,替我介紹了一個現在看起來最適合我的醫院。
9.問我這種學渣怎麼選到大老闆的?確實,我讀書時候班級總成績排名倒數第二。但選導師的時候,前面所有人都迫於威名不敢選這個大老闆,於是……(? ???ω??? ?)院士忙,小老闆帶,然後院士需要到處參加會議做報告(拉項目),那麼ppt誰做呢?某所傳言1:新生必須經過一輪ppt洗禮才能正式上崗
某所傳言2::曾經有位留校的師兄,現在的工作就是寫ppt然後督促學生做ppt
某所傳言3:我們是ppt專業的ppt也沒那麼簡單,科普性質的ppt內容100頁+,給本科生看。彙報性質的ppt內容40頁左右,給專家看,然而做一頁都得死不少腦細胞。如果大夥覺得做ppt用處很大,那恐怕是我沒說明白。讀博士是為了啥?為了按時畢業啊!然而ppt內容發散,可能是我見識少,還真沒聽說有誰做ppt成為一代牛人的。學術牧場純天然放養,首先感覺自己沒老闆,旁人覺得名師應該出高徒,所以壓力山大,出去不敢聲張老闆是誰,做出點東西了才敢認親。但是後續找工作什麼還是佔便宜的。
開會。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思維特別活,從古至今沒有他沒看過的論文,退休返聘依然一天二十篇。英文能寫能讀不能說。看數字直接報擬合,人形sas。重女輕男,注重社會公平。毛派薄派,歷史如數家珍,旅遊百科全書,重調研,西藏路上收養窮孩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博好。考公務員的貼大字報。和年青人打成一片,你看他倆眉來眼去的搞事情,我覺得我都過了那個愛聊私事的年紀。好懷念他。
被莫名提到。。也算相關吧,本人剛申請到RPI的醫療影像的PhD,導師是IEEEOSASPIE Fellow (Citation ~2W),應該符合院士的級別
看到前面的答主說的,老師已經不親自指導學生的情況佔大多數,而很榮幸的是我得到了老師的指導。故事是這樣的:
三月份拿到offer之後,老師告訴我我的PhD研究方向是探索深度學習在醫療影像中的應用。我雖然數學不錯但本科是光電的,想到PhD做的和我本科截然不同,就很慌張很沒底。在看了一周的深度學習科普之後,我約了某天晚上時間跟老師Skype聊。而到了晚上老師打來,我還沒來得及將心裡的疑問跟老師說出,老師直接跟我說,他有一個自認為不錯的想法想讓我做,問我是不是有興趣,然後我就聽老師跟我解釋他的想法是什麼,因為老師的思維非常清晰,我聽懂了老師想幹什麼並且被他的想法吸引到了,立即同意接手這個想法。
因為老師非常重視這個想法,他希望我快些做出要求我大概三天就寫一份報告交給他,並且強調他會跟我一起思考。具體合作的過程就是,我們隔幾天就會Skype一次,老師告訴我要做動畫展示結果也方便debug,告訴我應該實現哪些例子,強調這些例子的重要性在哪裡,最後老師寫出文章,投稿在他合作者的雜誌上。
老師給我的指導挺細緻的,並且讓我在沒入學之前就能產出有趣的文章,非常nice。
arXiv連接是 [1704.08362] A New Type of Neurons for Machine Learning
文章的摘要是這樣的:
老闆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壓力的話還好,因為他特別忙,基本上見不到人,所以作息神馬的很隨意。但是每周組會他都會很認真,要知道你做了什麼,並給出建議。經常都是你完全想不到可以走的路子。他對技術細節把控很嚴,大方向上他卻鼓勵我們各種異想天開的嘗試。由於老闆名聲挺大的,為了他的名譽我們做實驗都是重複好幾遍確保一定真實可靠,否則不敢發出去。
好處是他真的經驗豐富,技術到家,給你很多幫助,發文章也不容易被狠懟,能給你很多人脈資源,無論是課題合作還是以後找博後。缺點是見不到人,很多東西得自己來。而且由於太忙,他經常忘記你在做什麼。
前老闆是美國工程院院士,聰明,嚴謹,嚴厲,合作者多,忙。不缺錢!如果你有想法並且能說服她,可以支持你做想做的實驗。十幾年沒進過實驗室,但是掌握的東西非常前沿,能一針見血的從你的言語中發現問題,你必須對自己做的東西非常了解。組裡堅持下來的博士博後都能找到還不錯的教職。但是也有大把堅持不下來中途轉組找工作的,其實出路也不錯,也都在還挺好的組和公司。
強答一波,在國科大讀本科,我的導師是數學所的院士大大。只是導師(好吧官方名稱是「學業導師」?..),並不在其手下有什麼工作(都是博士..我一渣本科生怎麼做...)。 大概就是發選課單之類的事情找他簽一下字 。。
聊天倒是聊的不少,專業啊生活啊都聊。。
很親切很平易近人,沒有半點架子。
當然他作為一個大老闆在數學所裡面是很受尊敬的,決策啊經費啊都感覺沒啥壓力。
不過說點個人的「感覺」,以前是超級厲害的人物沒的說,感覺現在並沒有什麼作為,「似乎」也沒有做什麼研究,我不清楚,只是感覺很閑。 但是每次我們都是周末去找他,周末他還是在所裡面工作。 平時要各地到處開會。
額,只能這樣談一些粗淺的見聞了。
-------
另外只數學課就有席南華院士大大開大一的線性代數,周向宇院士大大開大一二的數學分析。
雖然我沒選他們的課,不好直接評價課上得如何,不過他們真的是有很認真的準備課程的。 很多次都是開會回來從機場趕來上課。
聽說試卷很難233
上圖是我在吃飯的時候偷拍的233。
席南華大大在等餐的時候還在翻看他自己寫的線性代數教材。(現在在寫第二本)
每次中午下課了他都會來點一個菜,然後都是這樣默默看教材。
真的很棒,很敬佩。
導師上學的時候師從一位院士,我想他現在身上多多少少能存在一些當時從院士身上學到的東西。特別愛動腦,學習能力極強,效率極高從來不加班,但工作量之大質量之高是梯隊其他任何一位都無法比擬的。
二老板是美國醫學院院士,給她幹了一年活,兩天前才從師弟口中得知原來她是院士。。。雖然六十多的人了,每天感覺比辦公室里所有博士生加起來還忙
實驗多,真的多。不僅要做自己畢業論文,還有好多其它的事。經費多,不差錢。缺什麼,買!只要你有合適的理由。報賬、簽字什麼的真方便。有幾次找領導簽字,領導不在都叫我把東西放那兒,簽好了給我打電話叫我來拿。(這肯定和我個人魅力有關啦,不然我還能怎麼說^O^)和導師一起出差。能發現隨著我們改革的深入,相關部門辦事效率真的有質的提升。嘿嘿嘿。自己單獨出差,會叮囑不許去景點玩,休息時間自己花錢也不行,要注意影響。好可惜,誒~不敢輕易否定。說什麼先按著做就是,做完再反映情況和問題(然鵝,很多時候太高估我了,好多事做不完、不會做。實在做不完怎麼辦?那我也沒辦法啊。)畢竟老嗲嗲,萬一被我氣著怎麼辦。和同學經常開玩笑。畢竟他們的導師o導師的導師是我師兄嘛...這個關係有點亂,只敢私下開玩笑。見面機會,好多人覺得很難見到。額,至少每個星期見一次吧。論文什麼的,也是導師親自指導,經常會問實驗進展。(關於這點,我肯定逮誰跟誰吹呀,哈哈哈)
老闆正在參加今年的院士評選,先佔坑,評上了再來回答……
我的導師是工程院院士,方向是油菜遺傳育種,今年80歲。確實,課題組經費充足,實驗室的軟硬體都很好,論文產出高。另一方面,導師年歲已高,課題的指導有限。導師給出一個大方向,需要自己設計實驗,對自主性要求較高。剛來確實不適應,但因為實驗室學術氛圍好,課題方向多。經過兩年的迷茫和混亂,摸索出一個方向,發了兩篇論文,把自己折騰能按時畢業。對於打算讀研的同學,在選擇導師時不必要過分迷戀院士的光芒,私以為選擇一個年富力強,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老師是很好的選擇。導師是院士的優勢更多的體現在找工作上。跟著導師出差,能夠接觸到所在圈子的頂尖單位和牛人,也增加了選擇潛在工作單位的機會。另外,在滿足招人門檻的前提下,招人單位確實更青睞院士的學生。他們會看重你背後與原單位的關係。所以在面試時要展示這一點,這個是加分項。
院士很忙,沒空理你,當然也可能到你畢業了都不認識你……
我去問問舒紅兵讓不讓我在他手下幹活
推薦閱讀:
※在書店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參加 HackShanghai 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能反手摸到肚臍是怎樣一種體驗?
※怎麼才能把水桶腰變成小蠻腰?
※男生燙頭髮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