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校景觀設計 在堅持專業的同時如何有效發展自我愛好?比如交互設計?

某東景觀系 被學長工作後的無奈澆滅熱情 同時對計算機參數化 平面形式感構成與心理學感興趣 希望轉交互 大家有相同的想法嗎?


同濟景觀系教師,研究方向環境心理和健康設計。非常看好未來5~20年的交互,以及對於空間使用和設計的可能影響。我系也有不多的幾位本科同學感興趣,帶著他們做過一些有意思的項目探索。

1)對自主神經信號(皮電心電等)的現場採集來描述情緒,用來做環境體驗評價,對比傳統體驗評價使用的問卷打分和訪談。因為採集數據是實時的,其實後期可以做用戶精準反饋(參見項目4)

成果在2016中國人體工效學學會彙報,也在其他景觀、規劃、地理口的會議彙報 。

2)和復旦計算神經生物實驗室合作,採用腦電和實時情緒打分,探索提取相關情緒特徵。

3) 和復旦計算神經生物實驗室合作,探索不同實景環境的腦功能連接,以及恢復性環境的健康機制。

4)帶著學生採用腦電/觸屏控制進行阿茲海默認知交互遊戲設計。後來同學們在設創學院曹靜老師指導下,利用壓力感知改進位作認知訓練手套,獲得上海創客競賽二等獎。

5)跟建築系徐磊青老師合帶一名碩士生,用虛擬現實和眼動探索街道設計。

6)採用增強現實,探索利用地理定位進行視覺風貌影響研究的可行性。

和學生一起都是剛起步。如此跨專業問題,需要跟很多年輕的學者和同學學習了解,認知神經、心理、設創、EE、CS、醫學、地理,甚至外語學院都會去學習(因為他們有非常棒的腦電眼動語音實驗室)。出於對技術和未來的好奇,在探索中相互學習。

歡迎感興趣一起學習的同學私信(因為真心想上手學的小夥伴實在太少了。。。)


http://mp.weixin.qq.com/s/UIJbFXg1hGd5Tclp7pvjHQ

東大建院有個社團叫東大微築社,他們以積木為媒介展開跨界設計的討論,已經成功舉辦多場活動了。題主可以關注下這個社團,他們著眼於跨界設計的討論都是比較深入的,也邀請過一些相關行業從業人員。

這個是較早一期的,與平面設計跨界。

http://mp.weixin.qq.com/s/EoFjcdirmvGO0018ycnEhA


我是景觀科班出生,現在做用戶體驗設計。

有效展示,交互設計,做個高模擬app作品出來最好了,或者直接開發個跟景觀相關的app。

比如我就搞了個跟色彩相關的app:

采色靈感。

這是我第二款獨立開發的app。有興趣了解 設計師獨立開發app相關的內容可以加我聊聊


噫...可愛的學弟~


如果感興趣可以轉呀,景觀學本身在國內發展前景還是很有限的,就算在國外比建築好點,也是很低的待遇,去設計院就是比較苦逼的畫圖,慢慢熬。不要限制在自己的專業內,發揮你的學習能力,拓展一下職業方向也是極好的。


推薦閱讀:

建築學是不是太小眾化,或者說固步自封了?
如何評價國家大劇院的設計?
建築設計中基於文脈進行設計的城市肌理分析、圖底關係分析等有什麼用?
工程造價專科,我該怎樣堅定自己的選擇。?

TAG:計算機 | 交互設計 | 建築 | 轉行 | 景觀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