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米新推出的銷售模式「小米直供」?與 OV 模式代表的線下渠道有何異同?
http://zg.mi.com
小米線下新招:使人人都成為推銷員的「小米直供」
小米直供採取官網報價,官網發貨,而賣家則可賺取其中的的利潤差。小米直供在官網上還表示,可做到「提供充足貨源、正品保障、優質保證、服務支持,而且無需資金、順豐送達。」
差別在於
小米直供:穿著拖鞋,去互聯網公司上班。
OV線下渠道:西裝筆挺,給人去推銷保險。
謝邀。
其實在傳統營銷學的範圍中,並沒有「直供」這一概念。
從官網內測頁面來看,這種直供模式將省去中間層層經銷商,直接從生產商發貨到最後一級零售商手上。這樣看來直供的流程其實與直銷很像,但在手機圈這也可以算是一種新的銷售模式。
小米直供是什麼概念?
這裡說的最後一級零售商,並不僅僅只包括線下商鋪,還可以是我們身邊的每個人。
從申請頁面來看,申請人只需提供個人身份信息,而不需要說明自己是否有在經營店鋪。如果小米對銷售夥伴的選擇範圍是普通人皆可的話,那麼其實這種模式已經幾乎可以算直銷了。
世界直銷聯盟對直銷的定義:
直銷指以面對面且非定點之方式,銷售商品和服務。還有一個衍生詞直接營銷(direct marketing):是描述沒有中間發行商(媒體)、非公開的廣告行銷。直銷者繞過發給傳統批發商或零售通路上架的方法,而是透過銷售員的人脈從顧客接收訂單,並從生產商那裡直接出貨到買家手中。
說通俗點,直銷最明顯的特徵在於:銷售員往往是通過自己的人脈來推廣商品的,而不是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商鋪那樣在門口擺廣告牌。想像一下,你身邊曾經向你安利小米手機的米粉們,現在真的要像安利一樣把手機賣給你了,這聽起來似乎很像傳銷。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直銷和傳銷也並不是一個概念。
由生產商或供貨商將產品直接賣給銷售員,從該銷售員及其第一批顧客開始,層層採用傳遞方式將商品推銷給其下線的銷售員或顧客的銷售方式。傳銷形成了多層次的金字塔式銷售系統,各層次的銷售人員可從不斷擴大的銷售額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報酬。
這種非正式的商品銷售渠道往往造成銷售人員的逃漏稅行為和詐騙行為,因此該系統被俗稱為 「老鼠會」。「老鼠會」 最早於 1964 年在美國產生,後被取締,但允許在正常商業渠道進行傳銷,並必須符合嚴格的有關規定。傳銷在我國也曾盛行,但被國家所禁止。——現代經濟詞典
傳銷與直銷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直銷的銷售員是直接自己從生產廠家拿貨,然後賣出去;而傳銷是有規模、有組織的,會像金字塔一樣層層發展下線,你所見到的銷售員手裡的商品可能是跟二級代理、三級代理拿的,與很多微商類似。
儘管世界各國對傳銷的定義略有不同,有分合法與非法,但在各種非法傳銷猖獗的中國,這一直是一塊禁區。
由於小米直供與傳銷的運行模式不同,沒有發展多級下線,而是直接把商品送到最後一級的銷售者手中,所以從法律層面上來看並沒有太大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上,大量在朋友圈中推廣小米產品的銷售員,可能會讓小米看起來更像「手機界的安利」,為此給小米帶來大量負面輿論。
但我注意到,小米直供的官網提到了會統一制定相關宣傳物料配合終端銷售(順帶吐槽一句這個字體顏色實在太難看清了),所以我們有理由猜想,小米可能並不想做「人人都是小米推銷員」的直銷模式,而是會把銷售夥伴的門檻提高一些,從而跳開層層經銷商和黃牛,直接把產品送到最後一級的線下店鋪里,並藉此鋪開線下渠道。
與 OV 模式為代表的線下渠道有何差異?
儘管人人都在高喊 OPPO vivo 的線下渠道簡單有效,但真正想複製這兩家廠家線下鋪貨的方式並不容易。線下渠道的滲透需要多層經銷商,從城市到鄉鎮,每級經銷商都需要在手機流通銷售的渠道里索取相應的利潤。從廠家的角度來說,要想讓產品在線下渠道延伸得足夠遠並保證自己原本的定價水平不變,就必須為每一級經銷商都預留出足夠多的利潤,且利潤額要高到能夠吸引這些經銷商主力去推你的產品。
所以我們會看到,儘管 OPPO vivo 的不少產品單純從產品配置上來說並不算高,但比起其他國產廠商,經常會出現中端機賣旗艦價的情況。這其中的原因除了產品的定位方向,另外也是要在為自己在壓低成本的前提下,為線下經銷商留出足夠多的利潤。
當現在小米想依靠自己的能力鋪展線下渠道時,就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小米手機的大部分產品線還保持著高性價比定位,那麼如果想要維持線下渠道定價與官網一樣的話,就沒辦法提供很大的利潤提成空間給線下渠道。而對向來只看提成來推薦產品的線下銷售員來說,沒有足夠多的回扣,不可能會為了小米而放棄推銷其他品牌的手機。
所以小米推出了直供模式。
當直供渠道打開後,線下的零售商可以直接根據自己的需求向小米訂貨。對零售商來說,與上游經銷商相比,使用小米直供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拿到官方所提供的產品,這樣自己對供貨渠道和經營成本的可控性都要更高,利潤也更多。
而對於小米來說,比起鋪線下層層經銷模式,只要保持供貨充足,並留出一層級的經銷商利潤就夠了。畢竟在 2017 年供應鏈全線漲價導致整機成本提升的前提下,保證自己的不漲價已經是個難題了,更別說為線下經銷商留出多層利潤了。
但小米對銷售夥伴的審核標準有多高,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該如何避免直供模式成為黃牛取貨的又一新渠道,是小米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有關小米線下銷售情況的細節可查看原文: 小米推出直供模式,是要方便黃牛黨,還是做手機界的安利?
作者編輯: @巫冬
把銷售風險分擔到大量直供者身上,
然後就可以放心擴大生產?也許以後不用搶了呢(手動滑稽)
謝 @Sisyphus 的邀請。 其實小米的這個線下模式還是沒離開互聯網思維,和步步高的線下理念完全不一樣。 總的來說,就是小米保證可以以官網的價錢大量賣給你手機,然後你想怎麼賣你自己看著辦。 我覺得前面幾位答主對這個模式的估計太過於樂觀了。 我覺得未必有效。首先,這個模式供應的肯定還是線上貨源充足的手機,那麼問題來了,買小米手機的人基本都會上網,既然貨源充足,為什麼不上官網?其次,這種線下銷售肯定會加價,因為工本費,線下的房屋倉庫,水電都是錢。很多人從這種店裡買了東西,回頭一查價格,發現居然比官網還貴,恐怕難免會有一種吃虧的想法。 反之你看步步高,實體店進貨比官網價便宜的多,買上一台幾百塊的提成,你去實體店官網價格買,個別時候來個優惠還便宜,廠弟廠妹大呼實惠。 其實還不如把某一個系列打造成線下系列,比如說把小米Max這一系,官網定價虛高一點,比如做個小米Max2出來,高配CPU用曉龍653,售價2699,攝像頭也不管什麼索尼不管幾納米的像素,就給我吹雙攝2000萬,攝像頭美顏默認開,再狠一點,前置雙攝1200咬咬牙我估計也能做出來,犧牲一下屏幕就行,反正我見過不少廠弟廠妹指著小米5的屏幕說花,說自己的gff全貼合最清楚。低配直接625,2099,定價不要低於2000,不然廠妹反而覺得便宜的手機拿著掉價。最好默認比當代小米旗艦便宜100或者乾脆持平。以小米的水準,這些手機估計低配只要700.800的成本,高配也不過一千多一點的成本。剩下的一半用來打廣告,剩下一半做銷售提成。堅持一段時間,估計肯定比這種換個銷售模式的方法更靠譜。
小米把貨賣給黃牛的鐵證。
雷軍沒想到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玩這套!
開個玩笑。這東西是2月3號上線的,小米時空穿越到過去賣黃牛么?
看這個宣傳語看得出來,還是小米那個味道。
但是作為消費者,我們的疑惑也很明顯。
你丫連線上的貨都供不好,還給線下供貨?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平台主要是供紅米的貨,17年各大代工廠產能已經捉襟見肘,旗艦機根本不夠賣,再往下分,小米連基本盤都要砸。
今年除了小米之家之外,還開了合作的專賣店,我覺得這個平台是針對這兩之外的店鋪。
小米作為一個線上品牌,線下的決策常常顯得很沒有水準。
這次開通直銷平台,如果供的上貨不說,如果供不上,還是避免不了會出現有人囤貨,高價分銷的結局。
即使供上貨了,統一線下售價又是一個問題。
即使不用統一,線下銷售員素質不統一,沒有培訓,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怎麼辦?沒有銷售劇本,該怎麼賣又是一個問題。
或說我們假設小米沒打算像OV那樣賣,只是想趁著春晚熱,把手機發到線下,讓好奇的人玩的上。後招又是什麼呢?
16年的小米,產品良心,米家給力,唯一的缺點就是買不到,沒貨。
我只抱著好意去猜測供應鏈的問題小米已經解決了。
不然這東西搞出來真是腦子被驢踢了。
我對這玩意最大的期待就是著手消滅線下的信息不對稱,搞一套劇本直接懟OV的晶元問題。這劇本套路摳著腳都能寫出來,反正就是吹牛逼,攻擊對手弱點總比OV銷售員說假話來得好。昨天剛申請成功,順利成為小米直供的銷售夥伴。目前小米直供正在內測期,很多東西還正在探索中,並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具體和完善的銷售模式。我們一起敬請期待吧。
真正的意義在於:
「黃牛們我給你低價買手機的渠道麻煩你們不要再去跟普通消費者搶了!」當然只限於那些硬限制是庫存而不是產能的機型,像是小米note2(屏幕缺貨),小米mix(陶瓷缺貨)這種真的是造不出來的,直供也拿不到。
這種的好處是不會再出現mi5的時候錯誤估計市場偏好的情況了(小米某sb市場經理人為喜歡白色的人更多,所以產能大量放在白色上),小米可以一定程度上根據需求調整產能。謝邀。
作者:逍遙小妖
開1000門店奪回基層城市的話語權,用小米直供招安黃牛黨,用自主研發晶元講新的「愛國」故事。
------------------------------------------
小米 2016 年的出貨量下跌這事你們應該都聽說了,根據 IDC 的報告,小米 2016 年全年出貨量下跌 36%,市場份額從 2015 年的 15.9% 下降到了 8.9%。這個數據太慘了,就不反覆分析它來刺激雷軍了。
根據 CNNIC 公布的第 38 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 2016 年 6 月中國有 7.1 億網民,其中農村佔據了 1.91 億。農村佔比並不算高,但這裡面沒算上那些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人。
很多人嘲笑 OPPO 和 vivo 是廠妹專用機,但小米出貨量的下滑並不是廠妹們都轉去買了 OPPO 和 vivo,廠妹們未必看得上小米。真正的原因是:城市智能手機用戶已趨於飽和,那些小米昔日賴以為生的通過互聯網營銷購買手機的人越來越少、換手機的速度越來越慢。而 OPPO、vivo 和華為本身就注重在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地面營銷,在經過了幾年的「拖延症」之後,終於爆發了。
雷軍的小米,要亡了嗎?
沒有,但是小米引以為傲的互聯網模式可能是要完了。
通過開1000家門店奪回話語權
大多數人把OPPO 和 vivo 的勝利歸於線下渠道,但線下渠道就是開店么?
和很多人的想像可能不一樣,線下門店為銷量帶來提升作用並不是因為它能給消費者帶來一個直觀的體驗——不要說現在大多數 Android 手機的體驗其實沒有太大差別,就是放在幾年前,一個普通消費者甚至很難在店面的短短體驗中感受出 iPhone 和 Android 手機有什麼區別。
去線下門店買手機的顧客往往對手機的體驗和配置並不敏感,其消費決策幾乎完全受控於門店推銷人員的口才。
在過去,黃牛承擔了小米線下銷售員的很大一部分工作。為了能賺錢,黃牛往往會「連蒙帶騙」的向用戶推銷。但小米黃牛的問題是無法穩定拿到貨源,因為只能原價從官網拿貨,所以為了收益不得不囤積居奇加價出售。隨著小米不斷加大搶貨的難度和大規模的官網供貨,黃牛銷售小米的利潤和動力也在大幅下降。沒有了個體黃牛的苦口婆心的幫著「教育」基層市場,小米徹底失去了對底層市場的話語權。
現在,小米宣布要建 1000 家門店。這與過去小米開的各種「小米之家」展示店明顯不同,它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每一個進店的人「消費」,而不是體驗。這對小米來說這是一種徹底的轉變。也是小米在三四線城市以下的市場找回存在感和奪回話語權的開始。
本質上,變化的還是營銷手段。
通過「小米直供」招安黃牛黨
配好了門店和銷售人員,小米不得不面對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扭轉在底層市場的品牌形象。從去年開始,小米也開始搞明星代言了。
可以注意到,小米的線下店面計劃也是從去年 7 月找了吳秀波代言之後才開始的。到 10 月梁朝偉站台的時候,就公布了3年1000家門店的計劃。但代言的力量,需要更多的時間轉化為品牌的印記,至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所以,讓影響力迅速滲透到底端市場的重任,短期內要落在 2 月 12 日測試上線的「小米直供」上了。
所謂的「小米直供」,指的是允許個人經銷商直接向小米訂貨,沒有中間環節,無需墊資,順豐直達,且保證正品。同時它的價格既不比官網低,也沒有額外的返點,甚至也不支持 7 天無理由退貨和隨機購買意外險。
實際上,小米通過這個做法,把黃牛給「招安」了。
這相當於是給了黃牛們一個官網以外的,可以穩定拿貨的渠道。無論你是在朋友圈賣也好,在個體手機店賣也好,企業買來當贈品或員工福利也好。通過這個直供平台,你都可以更加方便的買到貨,貨交到你手裡小米就不再操心了,相當於把黃牛招安了。
對於小米來說這幾乎沒有什麼損失,既然有黃牛能把 2000 元的手機賣到 2400 元,那麼小米有什麼理由不讓他們幫著賣呢?尤其是在底端市場,大量個體手機店和微商都沒有正規的進貨方式,買過來二次銷售就是黃牛的範疇。小米直供的出現,剛好洗白了他們。讓他們可以名正言順的銷售和推銷小米手機,深入到底端消費者的群眾中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招安黃牛和個體手機店鋪經營者比開店和代言來的都要快——原本這些人也在賣小米手機,直供只是讓他們能更方便的賣。
當然,也不免會有一些「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會因此成為這種黃牛營銷里的新星。憑藉一手爐火純青的 PPT 本領和巧舌如簧的文案話術,在老家賣出一片天地。畢竟相比遠在天邊的明星,還是鄰居家大舅的表妹在城市裡工作的兒子更可靠。
而小米除了給他們穩定供貨之外不需要額外任何付出,這恐怕算是一種全新的「參與感」營銷了,人人當黃牛,人人幫著賣小米手機。
通過自主研發晶元升級「國貨」情結
有了遊走於朋友圈的微商團隊,也有了線下門店的正規軍,小米依然缺少一個吸引底端市場的故事。
可以想像一個以快手、頭條和朋友圈為主要娛樂形式和資訊獲取窗口的人,應該也不太關心什麼黑科技。倒是自主創新、愛國品牌、拳打歐美和腳踢列強這種話術更能吸引注意。
小米旗下公司——松果電子自主研發的系統級晶元( SoC )很有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國情懷和獨立自主的故事,畢竟小米的競爭對手華為已經用同樣的故事證明了它的效果。
小米在 2014 年就收購了松果電子這家以晶元設計製造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在之後的 2015 和 2016 年關於小米自有晶元產品的傳聞就越來越大。2 月 5 日,松果電子的官網正式上線,關於小米 5c 和 6s 要用上自有晶元的傳聞又一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很多時候標準化的電子產品除了價格以外,最能夠區分用戶定位的並不是外形和顏色。反而是要看商家如何宣傳,如何給機型進行定位。國產廠商現在在產品上的差異之細微,已經僅次於當年諾基亞的「科技以換殼為本」了,想找到差異化,得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
過去的小米永遠只講一個「發燒」的故事,小米市場份額的下滑證明了這個故事的受眾群體已經被消耗完畢。 2016 年,伴隨著「米家」的全面露出,小米拋出了「新國貨」的故事,自主研發的系統級晶元可以看做是這個故事的一個高潮。
你想想,人家的晶元用的都是美國高通的驍龍(Snapdragon)系列或是台灣的聯發科(MTK),前者是美國貨,後者也難以說是純粹意義的「國貨」,但是小米接下來的晶元,也是國貨。你看,小米的用戶多自豪。
讓明星代言人搞定「廠妹」,用自主研發刺激「愛國青年」,用黑科技繼續安撫城市裡的「極客青年」,再時不時的來個「初音款」賣個萌,總算讓小米的營銷話術豐滿了起來。
當然自主研發處理器肯定不只是為了營銷服務,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和自己做 CPU 這件事兒比起來,做個手機 ROM 已經不再那麼極客了。
不過,這也證明小米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的技術追求。像 OPPO 和 vivo 那樣只靠宣傳和渠道來佔領市場不是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作風。再加上魅族和蘋果與高通的專利爭端,也讓小米意識到把晶元這個手機產業的核心,壓在一個外部合作夥伴上實在風險太大。
至此,小米做自己的晶元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技術追求,也有國貨賣點。在小米想要擁抱的那個人群里,這事怎麼看都怎麼政治正確。
吐槽一句,這不就和DELL從只有網站銷售轉到賣場模式么。玩好了,可以實現小米品牌得到賣場品牌加成。玩砸么,就呵呵呵了。
順便說一句,按大陸的消法,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可以找製造商 也可以找銷售商負責。米家要是扛不住,諸位直供銷售可是要負責先行賠付的。
補充:
小米的想法,應該是期望之前在官網搶購的黃牛可以直接把需求量公開給小米,這樣小米可以在向供貨商訂貨的時候給出更大的訂單以得到更低的折扣和更高的優先順序,以及期望小型店鋪自行加入小米銷售體系。不過這個玩法,得看小米的用戶群到底有多大,以及小米是否有能力從整體上推高自己的名牌認知度,否則,銷售商賣小米賺200,賣OV賺300,他幹啥要幫你去噴OV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分割線下回答更新,2017-02-14)
直供平台的推出可以看到小米在銷售模式上創新的方向,「新零售」可能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業界正在發生的巨大的商業變化。
仔細想,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就是:人民戰爭。
雷軍早在十年前就把互聯網研究透了,創辦小米後,在小米商業鏈條的各個環節,他都在充分運用互聯網用戶的長尾化和共享連接來進行模式上創新。在《遇見大咖》中,雷軍講小米「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際上這是小米能迅速成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1、2010年在做MIUI的時候,小米的研發人員不足,無法進行蘋果那樣大而全的開發,怎麼辦,雷軍發動人民戰爭,借用BBS讓用戶參與研發過程,做成了MIUI。
2、2011-2013年在做市場營銷的時候,小米的預算不足,無法進行三星那樣的大規模廣告投放,怎麼辦,雷軍發動人民戰爭,借用微博讓用戶參與傳播過程,做成了小米品牌。
3、2015年在線上銷售飽和,要向線下拓展的時候,小米的價差空間不足,經銷體系積累也不夠,怎麼辦,雷軍仍然考慮發動人民戰爭,借用成熟的電商平台和微信,想要拓展出千千萬萬的細微銷售渠道,硬懟OV。
人民戰爭需要兩個前提,一是得有一個承載的落地平台,使分散資源最後有集中的地方;二是要有強大的秩序組織能力,避免大範圍眾包造成的管理混亂。這兩點,小米都不缺。在研發、營銷、銷售的這三個環節中,前兩個已經被證明人民戰爭是可行的,只剩下後面這臨門一腳了,這一腳射門進了,小米從前到後,才是一個完整的「互聯網思維」的公司。
傳統的線下銷售是這樣的,大區總代、各省代理、市級代理、縣區代理,一級一級分銷下去,逐步打通全國市場,進入各地的賣場、商店。當年聯想能夠迅速崛起,靠的就是銷售渠道建設得又快又全,泄洪一般地往外賣產品(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當年孫宏斌、楊元慶、陳紹鵬建立分銷體系的事迹)。這種分層級的分銷體系是主動脈式的,而小米要建立的是毛細血管式的銷售渠道。
毛細血管銷售模式並不是小米的首創,這幾年已經小規模,但是大面積在各個領域出現了,賣面膜的、賣化妝品的、賣酒的、賣手串的、賣減肥藥的、賣線上麻將館房間卡的....到處都是。原理也很簡單:銷售就是流量的生意,無論是傳統賣場地段帶來的人流,還是微信朋友圈裡那幾十上百個點擊,有流量就有生意可能性。而每個人總能輻射影響到親朋好友幾個人,如果把這些人都當成銷售渠道,打螞蟻戰爭,再配套建立起相應的利益分配機制和清晰的秩序管理,理論上就是成立的。(傳銷也是遵循的這個原理,但是傳銷為什麼本質上是坑蒙拐騙,主要是因為產品價值和價格不對等)
小米直供平台如果能夠順利架起來,我們來看會發生什麼:
1、首當其衝的,黃牛哭了,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多了500萬個競爭對手。
2、一部分米粉得益,以前給周圍人推薦產品是靠品牌認同感和熱情,現在多少有一些收益。
3、購買用戶也得益,因為手機在你表哥手上買的,價格也不貴,售後萬一有問題,有個出口,感覺上總比打客服電話方便。
4、競爭對手哭了,加價了1000塊才建立起來覆蓋全國的渠道,小米一分錢不加也達成了。現在,小米要把他們拉到拼產品品質和性價比的維度來競爭。
5、小米終於解決了如何覆蓋三四五線地區的難題,小米網、米家、直供實現對目標市場的全面覆蓋。
有一個案例原理上是一樣的:2006年ebay進入中國,易趣網買斷了新浪、網易搜狐的廣告,並且約定不允許賣廣告給淘寶,從大的流量渠道上封殺淘寶。於是淘寶開始建立網盟體系,依靠螞蟻戰爭打贏了這一仗,這種逆襲經典,會出現在小米身上嗎?拭目以待。
-------------------------------我是不算華麗的分割線---------------------------------
看到一些朋友的回答,這兩天又重新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
1、大邏輯上,小米直供是對傳統渠道結構上的一次創新,這種從金字塔式變成扁平式管理的轉變,如果能夠架構起來,我個人認為會是很大的商業創舉。中國地域廣大,市場分散,以前任何一家公司做出產品來,都會面對渠道建設成本高,難度大的痛苦。小米如果能證明扁平化也能有效覆蓋目標市場,功德無量。
2、傳統經銷體系最大的問題是過高的渠道成本降低了流轉效率,消費者利益不能最大化,這個本應該是惡性循環的模式,千年以來居然也達成了平衡,主要問題就是沒有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透明和物流基礎,現在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也該出現一些顛覆性的模式了。
3、從成本來看,分級經銷體系的成本除了各級經銷商都要利潤外,還有商品不斷流轉造成的成本,廠商發給總代,總代發給省代,省代發給市代,搬運無數遍,這些最後全要消費者買單。劉強東說京東通過技術統計來降低商品的轉移,先預估一個地區的銷量,然後廠商直接發貨到對應的地區倉庫,商品只經過這一道轉移就能到消費者手上,這也是京東效率高的重要原因。而相比之下淘寶就差一些,原本廣東生產的商品,先發給北京的賣家,然後廣東的買家購買了,又從北京發回廣東,這中間全是物流、倉儲成本。小米直供從製造工廠直接發貨到零售商手上,然後到消費者手中,也只有一道環節,或者個人經營的直供可以直接系統中提交買家信息,廠商直接發給消費者了,一道中間環節也沒有。
4、直供這種模式,別的廠商做可能比較難,但是小米還是有機會做成,主要原因一是小米的手機產品和生態鏈的產品低價高質,本身具備競爭力,在三四五線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是銷售覆蓋不到,這些地方已存在的店面和櫃檯有動力去賣小米的產品;二是小米有不錯的品牌號召力和米粉隊伍可以作為補充。
5、猜測小米可能會發展店面和櫃檯為主,個人為輔。純個人微商經營,感覺實施起來還是比較有難度,有些問題不太好解決。
6、即便小米解決了供應鏈產量的問題,這個模式實施起來仍然有一些難度,難點在於生產存在周期,生產下單量和預估渠道發貨量不好準確對應,會造成一些執行上的問題,要麼訂不到貨,要麼出現庫存積壓。小米之前的模式是用線上預約和發售來得到相對準確的需求量,然後控制生產和庫存。這種模式犧牲了部分用戶體驗,但是化解了大量庫存帶來的經營風險。直供模式如果可以大量出貨,既無線上數據,也沒有大經銷商訂貨押款,會導致庫存風險增加。
7、有人說這是招安黃牛為官牛,其實還是有區別的,黃牛存在的基礎是供應和需求出現偏差,消費者需要多付成本。一是如果產能解決黃牛自然消失了,沒有這一說了;二是直供經營者的利潤來自小米官方,而不是消費者加價。理解小米的被動局面,你需要藉助一組數據:
下面兩張圖,出自賽諾諮詢:一張是2016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線上銷量排名,一張是線下銷量排名:
線上小米是第一,華為其次;線下就是OPPO、華為、vivo的天下,小米銷量很小。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看每一個月數據,線下整體銷量都是線上的3倍左右。也就是說,OPPO、vivo的優勢戰場,盤子是小米3倍。
這一點非常致命,而且99%的人沒有注意。前兩年小米銷量暴增,大家高呼萬歲,現在發現這個市場增長突然就到頂了,而且競爭對手佔領的是更大市場。相當於蔣介石佔領城市,毛澤東佔領農村形成包圍之勢。
線上市場盤子只有這麼大。小米佔比已經高達30%左右,已經是第一,再想往上走十分困難。所以走到線下是想做得做,不想做也得做。但線下市場遊戲規則並非由小米制定。
做線下市場,小米的難點在於:
1、競爭對手強勢。OV耕耘十多年,近30萬網點形成網路。建立如此規模網點並非一兩年、三五年就能成功。線下賣手機的重點地段都是OV門店,招搖得很,小米能出更高租金把這些門店替換成小米?
2、價格體系。OV定價較高,單一產品出貨規模極大,利潤空間也大,終端網點能給到兩三百元利潤。貼著成本定價的小米、紅米能給到多少?你作為銷售員,願意力推提成高還是提成低那個?
所以小米打入線下市場,能靠這一舉動賣出一部分貨,提升一點銷量。但想動搖格局,難於上西天。
小米追求0庫存和線下同時發展的一個嘗試, 線下中間商的作用對廠家而言還起到倉庫作用,風險共同承擔。
私以為這樣的渠道只會大量供應那些官網不需要搶購的機型。
官網都缺貨的機子,肯定不會大批量折價供應,畢竟自家都不愁賣。有了渠道做保證,小米也敢膽子大點提升產量。至於具體的定性,還要看具體實施的時候的情況。不可取,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產品。面膜、化妝品這類的相對來說產品消耗周期短,手機則不一樣。第二個是直銷的責任也是直銷人員承擔的,消費朋友圈的信任就拿我個人來說是很排斥的。OPPOvivo金立酷比朵唯這些緊抓線下渠道品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崛起。目前來說這種直銷模式很難成功。
結論:直銷破壞價格體系/服務質量,得不償失!
渠道能分攤庫存和資金壓力,但要管好渠道卻不易!藍綠廠渠道成本高,不只是店鋪租金(流量入口)高,更是服務控制、價格控制成本高。
直銷能省店鋪租金這「自古以來」就有,雅芳的歷史比整個網購歷史還長。那為何直銷沒成為
主流?因為直銷的服務控制、價格控制更難!
1、價格控制:極易破壞「物美價廉」形象。
「物美價廉」是小米的包袱,但也是其目前唯一的品牌特徵。失去它,小米才是真的完蛋。
你以1800元拿到一批原價2000的小米手機,如何儘快賣掉回款?挨家挨戶敲門還是微信刷屏?都不是。你只需把手機掛到淘寶上以1900的價格出售就好了。
但小米「物美價廉」的形象也瞬間崩塌。黃牛加價只會使消費者質疑渠道貓膩,但低價竄貨會使消費者質疑產品本身——這手機根本不值2000元!
你說有防竄貨機制?那就是經銷商管理咯。
現在點對點物流這麼方便,那藍綠廠還搞各級代理是傻嗎?藍綠廠的省代、市代並不是搞物流中轉的,是搞下級管理的。層層訂貨方式也是為了控制下級,不是實物運輸路徑。
小米直銷管自然人,比管專賣店難多了。想靠系統審核一下身份信息,坐在北京辦公室就管好經銷體系,這不搞笑嗎?
2、服務控制:個體戶啥黑心事都能幹。
你覺得藍綠廠銷售吹牛13,說特斯拉充電用的藍綠廠技術,說小米發熱會爆炸。這太黑了?
那你真是too young。藍綠廠至少都是官方預裝軟體,沒被刷機並預裝木馬、吸費軟體吧,反觀淘寶C店,多少人買的手機被刷了系統的;藍綠廠至少沒忽悠你交定金然後轉型吧,反觀電腦城多少奸商騙到定金後恐嚇消費者,逼迫其轉買價格高一倍的產品。
小米想坐在北京辦公室遙控,就能管好萬千個體戶的服務質量,這不搞笑嗎?
你說小米並非隨便找個阿貓阿狗來代理,要找「高素質團隊」。
呵呵,那藍綠廠渠道成本高的原因是什麼?
是渠道管控要求高,而不是層層外包!
外包本身作為一種降成本、均攤風險、方便裁員的經營模式。一般,其管控力度弱於直營,但成本也絕對低於直營。
你能想像,藍綠廠的層層代理如果全部變成直屬員工,會多臃腫,成本多高嗎?
互聯網可以去中介化。
但無法空手套白狼,創造出又省錢又高素質的中介!
——————————————————————————
補充:小米的真正危機,是線上基本盤失守!
數據不會騙人,但片面解讀數據會害人!
大家只關註銷量前五,但別忘了還有近一半的others。而2016的此「others」非2013/2014的彼「others」。
2013/2014的「others」,幾乎都是「線下others」,天生不太可能被互聯網模式影響。藍綠廠包括華為近年的發展,主要是搶佔了運營商定製機、華強北雜牌、諾基亞殘餘、失敗國產品牌(聯想/酷派/金立等)、甚至三星的份額。
藍綠廠的崛起是線下市場品牌的此消彼長,並不存在已習慣網購的線上消費者大批轉投線下的現象。
2013/2014,除了幾百萬銷量的魅族和1000w左右銷量的榮耀,線上幾乎全是小米的天下。基本盤不超過9000w,而小米6100w的銷量,佔比達三分之二!但現在呢?
小米2016銷量:5600w
榮耀2016銷量:4000w-5000w(估計)
魅族2016銷量:2200w
樂視2016銷量:1000w(有說是出貨量)
奇酷2016銷量:300w-600w(估計)
一加2016銷量:200w-400w(估計)
………………
2016線上手機銷售基本盤,應不低於1.4億!
所以線上基本盤沒有萎縮反而有所增長,只是小米自己不爭氣,線上佔有率大幅降低,已不足40%
2016魅族自亂產品線,用聯發科垃圾處理器都能保持微增長。小米坐擁MIUI和驍龍820,居然大幅衰退,簡直不可思議!
2016,小米上半年旗艦全靠一直斷貨的米5打天下,沒有5.5寸以上大屏旗艦,用祖傳3G內存;
下半年連發四款旗艦全都有明顯缺陷:米5S超聲波指紋識別率低、壓感屏沒卵用;米5SP廉價雙攝充數、低端ODM外殼;米note2、米mix雙雙淪為PPT手機且攝像差;米note2屏幕差。
小米與其羨慕藍綠廠,不如認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旗艦在2016是如何敗給榮耀V8/榮耀8的!
已申請幾個月,坐等通過
真是棒棒噠 。靠這頁面,好像還給提成哦。
享受了幾年高速,小米還去老被各種娛樂新聞水平豆丁非議下,要堅持,要一點難度。京東,淘寶虧損了幾年。京東也一直被淘寶壓著。現在沃爾瑪來和京東合作了。他們一直在堅持自己商業模式和預判。小米前幾年大吹電商模式,現在四五線農村觸及不到,一二線換機減少,被線下市場一晃,整個路線就變了,變得也太快了。經銷商這個東西,抓住就放不下了,別指望哪天收回來!性價比這個東西,與你再也無緣。反正也要被黃牛搶走,之後加價淘寶賣掉。
還不如把這部分利潤給經銷商。
還能得到一群『盟友』
小米一直是有線下渠道,有渠道商的。
這句話我在知乎上說了幾十遍了。
舉個最最簡單的例子,小米如果沒有做線下,迪信通樂語這些手機賣場的貨哪裡來的?
串貨假貨?迪信通一個全國連鎖的上市公司賣串貨假貨小米?四不四撒?雷布斯有說過小米和迪信通合作嗎?
14年到現在,小米線下一直都有渠道,雷布斯一直說沒有線下沒有線下,只是為了讓猴子們相信,只有線上才能搶到,他的耍猴飢餓營銷才能走的通。如果這麼多年只有線上你們搶的那些銷量,小米早JB餓死了。你們身邊有幾個用小米的是搶到的?每天光從我上面渠道出來的量,夠你們在線上搶一個月的。
其他回答還特么黃牛黃牛黃牛。。。。小米的黃牛三年前就已經死絕了。14年小米線下放貨以後,各省小米總代的價格比官網低的太多了,我從總代拿貨,自己加利潤進去價格比官網還要低,14年之前但凡是做黃牛的都是手機行業混了多年的老油條,人家是混水貨串貨市場的,誰還傻逼似得去官網搶?你們不要這麼天真好不好。。就是前些年,黃牛的小米貨也大都不是搶到的,是串貨串來的。。去官網搶到然後加價賣的根本就不算是黃牛,只是蠢逼把手機賣給另一些蠢逼而已,你告訴我哪裡來的黃牛?
現在只是變相告訴你了,我有小米直供,線下有人賣我小米手機是正常的,我線下是有渠道的,懂了嗎?
OV是什麼模式?最最傳統的一層層鋪渠道,鋪市場,穩紮穩打,這是格力海爾美的家電行業的路子,嚴格控制加盟店價位和渠道保護。
我手裡從不積壓藍綠廠的貨,給下面經銷商和客戶也嚴重警告,串貨自負。
OV對渠道的保護非常嚴格,是真正做到的,非我加盟店與合作商不準賣我的手機。
小米不是,小米官網上也寫著,線下除了小米之家,其他沒有任何合作商,但是線下渠道該走走,該賣賣。要不雷布斯不是砸自家招牌?自己承認耍猴?
我的意思是也許有米粉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去創業!-----------------分割線--------------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這些米粉也可以靠給別人推薦機子賺點錢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一加5與OPPO R11外觀都與早先發布的iPhone 7 Plus相似?
※為什麼同學的oppo r9s開軟體比我的小米 5 快的多?
※如何評價OPPOr9s?
※如何評價華為終端在印度市場的表現?
※如何評價oppo R9 plus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