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翻譯西方人的名字喜歡用中國姓氏?

看台灣新聞時經常看到報某西方人時用的名字很像中國人或華人的名字,而中國大陸翻譯西方人名時盡量避開中國姓氏,從而一眼就看出是不是外國人(只有少數取了中國名字的外國人用中國姓氏),比如大陸稱奧巴馬、柯林頓,而台灣稱為歐巴馬、柯林頓,還有很多,不了解的人還以為這兩位分別姓歐和柯。為什麼翻譯要帶中國姓氏?是約定成俗嗎?


這並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而是早年的台灣政府政策所致。任何的翻譯名甚至是部份的劇情內容都有強制性的規定。一定要翻成中文名,部份劇情甚至把美國地名翻成台灣地名。

歐巴馬姓歐,柯林頓姓柯,都是中文固有的姓。

那美國早年的影集 Knight Rider 裡的主要角色 Michael Knight 。又該怎麼翻呢?

沒有 Knight 近似的中文姓發言。就亂取了個姓叫 「李麥克」。

MacGyver 幸運的是字首 mac 與 馬 音近。可以直接套用「馬」姓。但為了中文名字化,硬是取了個怪譯名叫 「馬蓋先」。實際上這個人物一點也不蓋仙,是個活脫脫的行動派。但名字就這麼定了。

Arale Norimaki 則卷阿拉蕾則翻成 丁小雨。丁什麼小什麼雨。不只與發音無關,與劇情也沒啥關係。

這些規定鬆綁已經多年,但就業界來看。進步得十分緩慢。個人認為有幾個可能。業界陳規在那,老人在那,一時間也難以變化。再來翻譯專業一直不被台灣所看重。譯者收入不高,閱眾的要求也不高。所以直至近年來許多錯亂的翻譯時有所聞。

我想這得待台灣民眾的風氣與閱聽文化進步才有可能改善。

################### yo 叔不信,所以我多加解釋分格線 #######################

當年的媒體審查,現今常成為綜藝節目上的笑柄。像是完全沒問題的歌曲,也會以不可思議的原因被禁唱。完全沒問題的節目也被逼得要修改劇情,

燒肉粽不能唱,因為聽起來太悲情。現今知乎上有一群人也在看台灣的布袋劇。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曾有過一個強插入說普通話的角色叫「中國強」???

yo 叔說,這一切是媒體自發行為。國立編譯館不理,但.... 事實上國立編譯館是理的。所有的漫畫出版前都要先以連環圖書的名義送交國立編譯館審查。以下是台灣青文出版社機器貓小叮噹的審查執照。

實際上教育部也是理的。「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就是教育部所公佈實施的。

過去的怪醫黑傑克,台譯怪醫秦博士。出版社曾為了打通環節不要被刁難,初譯是譯為怪醫蔣博士。想要拍拍那時聖上的馬屁。不過沒有正式執照行事怪異的主角,蔣這個字是沾不得,後來才改為秦博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審查的現實就在那。要說出版社為了自發性的理由。徒增成本,還可以串連大夥一起增加成本,然後在某個時間點大夥再一起不這麼作。這點也匪疑所思了。


謝邀!

這是歷史上中國引入西方文化的一種傳統,你看看早期翻譯的各種外國人名,多數是採用「中國姓名」風格的。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就是一例。這種情況直到1950年代後,在大陸內地才被逐漸改過來,因為當時大部分接觸的是蘇聯人名,音節太多不方便「中國化」。所以不獨台灣,香港澳門也是如此,比如歷屆港督的名字就是中國化的。


很多情況下,應該是譯者的喜好和習慣而已。當然,台灣和港澳地區,更流行於這類的文化,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翻譯界的一種約定俗成,但沒有形成固定的規則,更多的情況下是受首譯者的影響。大陸在做翻譯的時候,一般本著準確通俗的原則,一般使用的是通用的音譯,而且大陸會有專門的人名地名翻譯詞典做參考,這就導致兩岸三地的翻譯習慣和風格不同。

有一些也是外國人自己根據喜好或意願,取的中國化的名字。其中,尤其是與中國交往比較密切的人物居多,很多屆駐華大使,如洪博培、李潔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還有NBA現任總裁蕭華等。

另外,港澳台地區也喜歡意譯很多譯名,並喜歡將譯名賦予額外的藝術意義,過度的藝術修飾有時甚至讓人感覺不知所云。從很多電影名稱的翻譯就能感覺出來,比如常說的《加勒比海盜》,在台灣被翻譯成《神鬼奇航》等等。具體可以查看以往的翻譯類回答,這裡就不做太多贅述了。


這是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


推薦閱讀:

英語里有和「一拍腦門」「一拍大腿」情緒上相對應的表達么?
如何像外國人一樣學理解英語/學習英語 ?
Rock n" Roll 如果不翻譯為搖滾,還可以翻譯成什麼?
Muse《Unintended》的第一句話應該如何翻譯?
動詞「黑」用英文怎麼說?

TAG:中國文化 | 姓名 | 台灣 | 翻譯 | 中國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