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聯?蘇聯為何會突然間衰落解體?
第一問不答,500年後再說。
第二問……
蘇聯於1991年解體,倒退10年到1981年,誰會相信半個地球的「信來砍」(信不信我過來砍你)、邊遠農村的路邊宣傳板上印著蘇聯政府支持哪些國家的反政府武裝進行顏色革命的蘇聯會轟然解體?
倒退5年的1986年也沒人信啊!雖然切爾諾貝利事故時蘇聯政府的表現,讓中國只有《新聞聯播》和《參考消息》看的普通人也覺得蘇聯要完蛋,但是大家都沒想到蘇聯會在5年後解體。
當年戈爾巴喬夫更新中央委員的速度比斯大林在大清洗時的速度還快,因為改革是全黨的共識。但是他們認識到了國家存在的問題,卻把解決問題寄期望於全盤西化。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就是因為蘇共全黨失去了信仰,失去了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於是蘇聯的特色改沒了,蘇聯在全盤西化中造成的經濟困難全部算作蘇聯舊體制的責任,蘇共分崩離析了,蘇聯也就完蛋了。
蘇聯的解體,告誡後來人,黨的建設至關重要。
然後……
近五年來,是某黨加大自身建設的五年。
但是,歷史遺留問題導致黨內混入了沒有共產主義信仰的幹部,很多人的價值觀受到了污染。中央的號召,被他們用封建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立場進行理解,搞出一系列空頭運動,把黨的自身建設和群眾路線污衊成了對上的愚忠愚孝和欺下瞞下上的形式主義。一些用於欺騙中央的黨建成果,其實是心得體會抄襲大賽和學習記錄謄寫的總合。一系列弄虛造假損害了黨在基層的形象,離間了基層黨員和上級的關係。對群眾反應突出問題的作風建設,本應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約束,在執行過程中卻變得連蒼蠅都不敢打,成了對普通黨員私生活的吹毛求疵。腐敗分子和怠工懶政沒有根除,基層黨員反而怨言不少。
腐敗怠工分子和人民群眾的矛盾在局部地區不斷加劇。個別地區,對黨絕對不忠誠的基層組織,在中央巡視整改面前瘋狂的推掉責任,把主要存在於領導層的問題泛化,強迫普通黨員和非黨群眾進行學習,干擾群眾的生活、生產,以此惡攻黨的形象,喪心病狂的離間黨群關係。當然,我相信,窮途末路的掙扎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不是由「清一色」的黨員打下來的,當年的支前小推車也不是只有黨員在推。黨的戰鬥力在於動員力,在於利用自身先進性發動和領導群眾。沒有理論信仰的幹部靠著「上級壓下級」,凡事只會不計後果的對自己的同志加壓加碼,或許能實現執行力,但是實現不了動員力和凝聚力。更危險的是,個別地區黨的基層組織戰鬥力在下降,群眾路線仍有鬆懈。2016年河北邢台的水災,群眾長期為了自身利益破壞河道行洪釀成大禍。發生了水災,村民像地主指使長工似的驅使參與搶險的幹部替他們搬運物資,自己袖手旁觀,理由是「公僕就該是服務的」。事後,村民又為了個人利益挑起事端。這樣的例子在全國並不鮮見,「這屆人民不行」的牢騷背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當前,黨正處在罕見的歷史機遇期。核心領袖理想信念堅定、深懷愛民之心,敢於擔當、作風務實,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優秀品質,核心領袖領導的黨中央高度一致,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深受全黨、全國的支持和擁護。黨在過去五年間展開了一系列加強自身建設和群眾路線的措施,未來相關措施還將制度化、完善化。但是,假如黨不能抓住這一罕見的機遇窗口,任由腐敗怠工分子陽奉陰違、破壞黨的團結和群眾路線,大好形勢日後有遭遇扭轉的危險,10年後國產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就該跳出來了。
謝邀!
- 「如何評價」這種提問我不回答。
- 蘇聯不是突然崩潰的,是一步步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集權必然導致腐敗。
- 而且蘇聯創建時,不少「加盟共和國」都是被槍炮指著「加盟」的,就像現在的克里米亞。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所以早在蘇聯解體前幾年,波羅的海三國就已經公開宣布要脫離蘇聯,更早於蘇聯解體舉行公投,宣布獨立。
泄妖。
科學技術的擴散。世界史可以看作歐亞大陸中的西歐板塊和東亞板塊之間的科學技術的互動。宋朝人的科學技術擴散給蒙古人,蒙古人建立帝國,瓦解之後,又將科學技術擴散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又擴散到歐洲。這個第一輪。
第二輪是歐洲人吸收了科學技術,融合再創造,歐洲強大,然後擴散到俄羅斯,俄羅斯強大,擴張至北亞、中亞地區,建立帝國。古代史就是這樣來回傳播,促進人類進步。但是,近代歐洲與以前不同,發現了美洲,科學技術擴散多了一個方向,於是就有了美國。為什麼蘇聯會完蛋?因為沒了科學技術的擴散。被封殺的蘇聯猶如閉關鎖國,只能一步步沉淪。
蘇聯接受的科學技術主要是從德國來的,德國由於凡爾賽和約的束縛,很多事不能做,只好跟蘇聯合作,無意中完成了技術擴散。蘇聯的社會制度是德國人發明的,科學技術也得益於德國。但是,蘇聯收到的技術主要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第二次工業革命又稱重工業革命,主要生產什麼飛機大炮坦克什麼的。這些東西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人力成本,結果卻是一些與生活無關的東西。二戰後,蘇聯還有一些技術優勢,可以將這些東西賣給中國、印度、朝鮮等國,靠剝削這些國家實現效益。但隨著西方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展開,蘇聯開始徹底淪落了。國際武器市場的大門漸漸對蘇聯關閉,埃及轉投了美國,中國也不再理會蘇聯。那麼,蘇聯耗費那麼資源生產的武器怎麼辦?同樣,中國、印度、朝鮮也是因為只有重工業革命的成果,消耗大量資源生產出來坦克、飛機等,結果卻造成國內發生饑荒。德國、日本都曾大力推進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後都走上的戰爭的道路,蘇聯最終也選擇了阿富汗戰爭。而戰爭又加速了它們的滅亡。
總而言之,蘇聯就是一個建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技術擴散上的帝國。它的滅亡和甚至可以和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相提並論。蒙古人每攻下一地,都會收攏當地的技術工人,從而更加擁有力量。但是,這些技術人員始終地位不高,無法納入帝國體系。同樣,奧斯曼土耳其也是這樣做的,不尊重技術人員,受尊重的只是那些手拿經書的教士。最終,也只能被歐洲人打敗。無論蘇聯、蒙古還是奧斯曼,它們只是技術的中轉站,就像書店的老闆,就像阿拉伯人傳播阿拉伯數字一樣。在西歐與東亞之間的中間地帶,他們的歷史使命也許就是一個知識搬運工。不過,現代人類有飛機有輪船有互聯網,中間地帶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如何評價蘇聯?這是蘇聯的歷史宿命,完成任務,壽終正寢,做的很好。為什麼蘇聯會突然間解體?同上。二戰結束後,蘇聯強勢崛起,成為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此時的蘇聯,聲勢趨至鼎盛。它不僅打造出了自己的龐大勢力範圍——社會主義陣營。而且依靠紅色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陣國際共運的熱潮。而在國力方面,蘇聯也經歷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過程,二戰結束時,蘇聯尚是滿目瘡痍,除了軍工,其他都受到極大破壞。但到70年代末,根據蘇聯官方統計,其工農業產值已經達到美國的八成——雖然這個統計數據肯定摻雜了水分,但這期間美蘇國力差距縮窄,卻是世所公認的。70年代冷戰第二階段中,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也是二者國力此消彼長變化的最好體現。
但是,也就是從70年代開始,烜赫一時的蘇聯迅速走向了沒落,短短十來年,曾經威震世界的紅色帝國,猶如自由落體般急劇墜落,並最終在1991年轟然倒塌。蘇聯為什麼會衰落?除了早已被人們嚼爛的那些理由——體制僵化、政治腐敗,經濟結構失衡,以及阿富汗戰爭的消耗、石油財政破產等等,在雲石君看來,最根本的原因,主要還是以下三項:
首先是蘇弱美強的整體格局。
雖然二戰後美蘇並稱超級大國,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二者的實力,從來就不是對等的。前文中雲石君已經說了,即便是蘇聯國力最強盛時候,其工農業總產值也不過達到美國八成——這還是蘇聯官方數據注水的結果。至於傳統工農之外的第三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那美國更是比蘇聯高了n個檔次。而且在勢力範圍方面,西方世界的整體實力也在社會主義陣營之上——如果再考慮到中國、南斯拉夫這兩個社會主義大國與蘇聯先後反目,美蘇陣營的實力對比更是判若雲泥。
擱在冷戰早中期,蘇聯陣營雖然整體實力不如美國,但靠著紅色意識形態在西方世界的強勢滲透,蘇聯還可以挽回一些對美劣勢。但到70年代末時,國際共運也已走向末路(詳見《地緣政治:國際共運為何會陷入低潮》),蘇聯連挖牆腳的工具都已不復存在。
總而言之,終整個冷戰,蘇聯的實力都遠遠弱於美國。如果說一時之強弱,尚不足以決定成敗;但幾十年始終如一的屈居下風,那最後被人壓倒,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
當然,如果僅就於此,那還遠不足以解釋蘇聯衰落的原因。畢竟美蘇差距再大,比起一戰後蘇聯被西方列強全面圍堵時也強的多——畢竟那時候的蘇聯,還沒有工業化轉型,只是一個貧弱大國,而當時的西方,不僅有美國一個對手,就連英法,也可稱之為勁敵,但蘇聯卻能夠逆勢生長,越來越強。
而且,即便是二戰後,蘇聯好歹也經歷過幾十年的發展期,甚至還一度開創出蘇攻美守的戰略格局。這起碼證明,即便面對美國的強力壓制,蘇聯依然是存在翻身可能的。
只不過,蘇聯的這種態勢並沒有持續下去,而是到達一定階段後,就急轉直下,墜入谷底。這種拋物線的變化說明,美蘇的正面冷戰消耗,並不是蘇聯轉衰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蘇聯被美國壓倒,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後勁不足:
二戰後,隨著冷戰大幕拉開,美蘇兩強為了在對抗中獲勝,都必須拚命積蓄國力,推動國家實力增長。而在擴充實力方面,美蘇兩強走出了不同的路子。
蘇聯的路子很簡單,也很適應它的國情——蘇聯有兩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而且其中大部分未經開發——或者開發程度較低。隨著戰爭結束,再靠著科技的加持,蘇聯可以加大對北亞、中亞等「蠻荒之地」的工業化開發力度,通過這種手段,收穫資源和財富增量,用以充實自己的國力。
而美國就不同了。美國的國土只有八百多萬平方公里——大概是蘇聯的四成;而且美國工業化起步早,國土開發的剩餘潛力不如蘇聯,所以如果光埋頭搞國土開發,那至少在增速上,是拼不過蘇聯的。
但美國也有自己的優勢:美國工業化質量和文明程度明顯高過蘇聯,而且美系盟邦的體量和質量也在蘇聯那幫社會主義小兄弟之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美國是一個海洋文明國家,擁有海上霸權,所以能夠將自己的利益觸角,延伸到全球絕大部分精華地區!
這就為美國的國力增長提供了條件——也許美國的國土開發潛力確實不如蘇聯,但是通過文明優勢,美國可以獲得金融霸權和科技主導權——這為美國的經濟擴張提供了絕佳工具;而美國基於海上優勢的軍事霸權,又為美國的利益延伸提供了暴力支撐。這種情況下,美國可以通過推動全球化,將世界上絕大部分具備較高開發潛力的板塊,都整合到自己主導的經濟鏈條中。這就是全球化!在全球化鏈條下,美國高居金字塔頂端,所有參與全球化鏈條的地區,事實上都成為美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所創造的資源和財富,其中相當部分,都通過各種方式,變相上交到了美國手中。
當然,美國聰明,別人也不是傻子,大家之所以玩這個遊戲,是因為在上繳美國之後,自已依然能留存相當部分——這與蘇聯搞國土開發,所生所得一己通吃,起碼在程度上還是有所不如的。
但換一個角度,蘇聯再大,畢竟只是一國,且其開發的國土,絕大部分環境惡劣,階段性開發潛力有限;而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下,參與者遍布全球,其總體量遠在蘇聯之上——而且這些地區,大多是臨海臨江的低地平原,可開發程度高,所以將它們整合為一體後,哪怕本土有所留存,最後美國變相獲取的資源和財富,依然遠在蘇聯之上——如果再考慮到美國還有剪羊毛的能耐,那這種差距就更大
美國的這套玩法,當然蘇聯是很眼紅的。但蘇聯是個典型的大陸文明國家,地緣條件的限制,決定了它無法在海上與美國爭鋒,而陸上的影響力拓展,又受到強烈的地緣和政治因素限制,所以蘇聯學不了美國,只能就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刨飯吃——這種經濟觸角的限制,決定了蘇聯在經濟影響力橫向拓展方面的能力天然不如美國。
如果了解了這一層,我們就可以很好理解美蘇之間攻防態勢的轉換。冷戰初期,美國憑著前期積累,尚能保持對蘇聯的絕對壓制;但到六七十年代,蘇聯的國土開發顯出成效,實力有所增長,美蘇間的差距縮窄,再加上石油危機等等因素,蘇聯獲得了一定的主動權,戰略態勢變為蘇攻美守。
但到第三階段,也就是七八十年代,隨著國際共運的沒落,美國不僅鞏固了傳統勢力範圍,在第三世界也取得了絕對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在亞非拉的鋪開,美國的國力又獲得了大幅提升,蘇聯則觸及了成長天花板,二者之間的差距又一次顯著拉大!
這是從經濟的橫向延伸來說的,而從經濟的縱向發展角度來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以及成果的普及,也是美蘇差距拉大,美國最後壓倒蘇聯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之後幾十年,隨著這場科技革命的深入以及成果的普及,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
而蘇聯面對這一次的革命,產生了習慣性的不適應。之所以說「習慣性」,是因為這是俄羅斯文明的痼疾。俄羅斯所在的東歐板塊,自古就是偏遠蠻荒之地,後來拓展的亞洲領土更不用說。由於地緣環境惡劣,俄羅斯在文明發展程度上,長期落後於世界主流文明體系。
文明發展程度的落後,意味著在文明出現跳躍式進步時,由於自身底盤較低,層次不夠,短時期內很難跟上領跑者的步伐,這就會造成俄羅斯文明與先進文明之間的階段性差距拉大——19世紀中期沙俄的由盛轉衰,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在帝國主義列強競爭中的頹勢盡顯,就是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集中爆發期,這種階段性差距拉大的反應。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優勢——畢竟它地盤夠大,且大部分地區開發程度較低。所以,隨著工業(科技)革命的成果普及,俄羅斯又可以通過對技術成果的利用,大範圍的進行國土開發,將這份缺陷補上來——即便最後在文明程度上依然不如西方,憑著自己龐大體量的優勢,俄羅斯依然能夠質量不夠數量湊,憑藉規模抵消西方在文明程度上的優勢,甚至實現對它們的反超。
但是,這種套路放之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卻出現了失靈——蘇聯並沒有因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完成對美國的追趕和反超。
之所以如此,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質上是一次基於後工業時代環境下的知識革命,它創造資源和財富的資本,不再局限於有型的物質資源,而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人的知識創造。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在國家實體層面的體量優勢被削弱,而美系國家在文明程度和知識積累方面的優勢被增強。當西方可以通過知識開發和利用,創造出一系列脫離了傳統工業製造範疇的高新技術和經濟模式,並以此創造財富和資源的時候,蘇聯依然只能依靠自己傳統的工農業產能堆砌,來作為財富和國力象徵。二者之間的實質性差距,可謂高下立判!
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影響是步步推進,不斷深入的,每一個環節和領域的重要革新,都有可能帶來整個文明發展層面的重大變化。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在延續著這種連續性驅動開闢全新經濟模式的這種一環套一環的遞進式跳躍演進。
這種不間斷的遞進式跳躍,使得俄羅斯這個尾隨著長期棋差一招,處於一直在追趕,永遠不超越的尷尬處境。這種局面的長期化,使得俄羅斯文明不僅無法利用技術革命的間歇期填補劣勢,反而由於各個環節的落後,導致整體文明差距越拉越大,最終使自己在與美國的對抗中油盡燈枯,轟然倒塌。
正所謂興亡天註定。蘇聯突破列強圍堵,強勢崛起,是佔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天時;而其在美蘇爭霸中的自由落體般隕落,除了國力的天然不足外,也是因著人類文明進步,文明髮式模式的變更。天之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蘇聯之興衰,也許就是這個中國古語的另一番證明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蘇聯之敗,雖然國家地緣環境這一客觀因素是主要原因,但也與蘇聯經濟結構的落伍大有關係。正是蘇聯的計劃經濟,公有制經濟結構,使得蘇聯在面對第三次科技革命衝擊時,難以經濟轉型,最終只能以轟然倒塌這種最悲壯的方式謝幕 。
那麼,蘇聯為什麼要搞公有制?這套制度曾經對蘇聯有何幫助?為什麼後來又利處漸喪,弊端叢生?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之124節——俄羅斯之第14章。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系列原創文章。
苟局長水平的人當上了最高領導,就這麼簡單。
雲石自問自答系列,大家都散了吧。
我覺得是蘇修喪失了執政合法權,蘇聯以共產主義為立國之本,以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為其政權合法性來源,由此得到群眾的擁護。但隨著共產主義政權被權貴資本主義篡奪,不再代表無產階級利益,而僅僅是維護權貴資本利益為基礎,自然就失去了群眾的擁護,喪失了政權合法性。由此,為維護權貴資本主義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對群眾的高壓路線,政府不再是人民心中的希望,而是令人恐懼的克格勃。這樣的國家,樹榦再大,其根如浮萍,自然就是一推就倒啦
過山車現象(我自己起的)
過山車就是當你以為你失敗了,可能你快到頂了。而當你以為你還在浪頭上時,你已經開始下坡了
從來沒有什麼以前是正確的,瞬間就錯誤了
哪怕是恐龍滅絕的隕石說,從隕石落下到恐龍滅絕,也有很長時間
只是人類從現象認知本質需要經過時間,以及需要及其大的現象才能改變認知
真正的智慧者能在早期就預見到結果
而大部分人的只有當結果塵埃落定時才能認知
西班牙不倒,哪來的日不落,日不落永恆,哪來的美利堅。想讓蘇聯死翹翹的多了去了,包括旁邊假惺惺的土鱉。蘇聯的解體和意識形態關係不大和社會制度關係不大,連逆天的朝鮮都能堅持這麼久是吧。最大的問題其實很簡單,荷蘭病,這個起源於荷蘭的病!蘇聯的問題和今天委內瑞拉巴西等等賣資源的國家沒啥兩樣,資源太多,賣資源就能過的很滋潤,一個號稱和資本主義不死不休的國家把資源源源不斷賣到西方真是諷刺啊,我突然想到了一邊罵美帝一邊賣美帝石油的委內瑞拉,真像啊!有錢的時候發發福利,玩玩軍火,順帶來幾句狠話還不是美滋滋,資源價格一跌直接完蛋,你相信蘇聯這麼大會餓肚子,看完委內瑞拉你就信了,人不行了啥都不行了!福利把蘇聯人都養成了懶蟲,當人民習慣了天上掉麵包的時候沒人會在乎工作了,其實直到最近俄羅斯日子不好過了,俄羅斯才好好發展他的農業,沒下多大功夫就成了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了,這蘇聯那時候是在吃屎嗎?第二大問題是民族,玩民豬,搞平權!很多人以為民豬是西方整出來的,拜託當年冷戰其實就是民豬大戰自由,蘇修大罵美帝不民豬,美帝屁都不敢放一個,伴隨民豬的必然是平權,一方面二戰蘇聯死人太多,民族比例已經大變,另一方面平權讓少數民族不少數,然後就開始不聽話了,要獨立了,主體民族也不開心了,然後就傻逼了,所以我特別希望西方能一路民豬下去,什麼特朗普勒龐等等最好別上,最好白左公知動保直接上台。說真的荷蘭病雖然難受,但大不了吃幾年草也就過去了,民族出問題了那就只能內戰分裂二選一了。比如科索沃內戰。比如南斯拉夫解體。阿拉伯之春民族問題不複雜的都勉強穩住了,唯獨有民族問題的在打內戰。第三個就是經濟模式,經互會,每個國家負責一個方面,大家都玩自己擅長的,各展所長,揚長避短,互幫互助,多好!好你麻痹!這傻逼經濟模式導致裡面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多米諾骨牌影響全局,導致效率及其低下,蘇聯解體以後,愣是一條生產線分布在幾個國家,烏克蘭俄羅斯打仗呢,烏克蘭現在還扣著俄羅斯的發動機呢。看到這麼傻逼的模式讓土鱉想出了產業集群模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全國好幾隻麻雀呢,恩,毛熊千古,蘇聯老大哥萬歲!
蘇聯總書記不信共產主義,不信馬列
有蘇聯特色人道的社會主義國家
戈爾巴喬夫這個接班人可是謝列平,安德羅波夫選的。有意思真有意思!!!!這多簡單,長篇大論毛用!因為美國,沒有對比競爭就沒有傷害。
——心中沒有人民,必被人民拋棄 自二次工業革命,群雄逐鹿,列強競起。沙俄改革,德皇統一;美帝偏安,法國動蕩;大英制霸。地球雖大,有四洋七洲之廣,然列強在歐,美帝統美,瓜分亞非,地已盡矣。取時局圖觀之,德意志雖強,乃後起之秀,少殖民;法蘭西雖弱,占天時之機,地甚多。大英自稱日不落,正如日中天;美帝新定,尚無力稱雄。當是時,俄國沙皇乃尼古拉二世,其人生性殘暴,窮奢極欲;民生凋敝,餓殍千里。俄幅員已有千里之廣,東鄰朝鮮,西分波蘭,南制中國,北擁北極。沙皇尚不知足!結英法以為協約,抗德奧所成同盟。比及西元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之國慶,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皇儲斐迪南,始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俄軍久不禁戰,戰力低下,以數倍之眾尚不能匹敵同盟國,故失城陷地,損兵折將,一敗塗地。 至西元1917年,俄民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莫斯科城內,糧已盡矣,而戰無止。二月革命,則沙俄止;十月革命,而蘇俄興。蘇聯之興,其初危在旦夕。布黨領袖列寧救俄國萬民於水火,扶蘇共大廈之將傾。簽《布列斯特》之和約,豎「列寧格勒」之先驅。然其人亡早也。繼者斯大林文化不足而野心有餘。重工抑農,血洗四方。一戰德奧同盟敗也,德國削弱,奧匈解體。然其不服輸。雖有《凡爾賽和約》,不過停戰二十年余爾。德奧合併,閃擊波蘭,入侵西歐。待其羽翼養成,則再入蘇聯。衛國戰爭,慘痛無比,軍民傷亡過半,而勉強得勝。戰後,斯氏病亡,而赫魯曉夫上。蘇聯以斯大林為模式,積弊已久。然此人心有餘而力不足,雖欲改革,不得要領。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其人保守,無所事事。然蘇聯病入膏肓,末任戈爾巴喬夫回天無力。末了,蘇共亡黨,蘇聯解體。 噫乎!心中無人民,何以不致棄?
題主這樣自娛自樂有意思嗎?
因為蘇聯的操盤手不遵循自然規律,不實事求是,不以時之用為大,不及時改正漏洞。
而且那屆人民還不行,受了間諜(寡頭?)的蠱惑,最後蘇聯解體,除了極少數寡頭瓜分了遺產,其餘全體悲哀了。
不過站在宇宙的觀點來看的話,不值一提,每一種生物註定都會滅亡。
人為什麼活著?只是因為存在了,不得不掙扎罷。推薦閱讀:
※全景式介紹蘇聯衛國戰爭的書籍 ?
※為何蘇聯在二戰後沒有接納過新的加盟共和國?
※如何解釋蘇聯在20世紀初的迅速崛起?沙俄末期的俄羅斯那麼落後,為何蘇聯一接手,就能立馬讓它大變樣?
※如何看待蘇聯的國際形象?
※為何國人的蘇聯情結越來越重,南斯拉夫情結卻幾乎消失?
TAG:蘇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