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橋墩是插入海床的,還是放在海床表面的?

建造跨海大橋的時候,有時候需要在水下建造橋墩。

我在紀錄片里看到的方法,是建造一個空心的橋墩,然後在海床上鋪上一層礫石,然後讓橋墩沉在礫石上面。橋墩不是打在海床里的,而是放在海床表面的。

但是在知乎上看到的方法,是用一個圍堰把水隔開,把水抽干後在海床上打地基、澆混凝土。整個橋墩就像陸地的橋墩一樣,是打在海床裡面的。

海底橋墩到底是怎麼建造的?


你猜猜這個橋墩(九州航道橋)是放在海床表面的還是埋進去一些的?

先嚇你一下,都不是,是「飄」在水面的(藍色是水麵線,下麵灰色是地麵線)

這種是樁基承台,主要靠下面的柱子一樣的樁基受力。

你說的紀錄片是不是National.Geographic的偉大工程巡禮-日本明石大橋,這是橋台。(PS:有答案說是 希臘的Rion-Antirion橋 ,我也覺得應該是這個)。

基礎放在河床上

在岸上加工好鋼桶後,用船運到目的地,然後灌水下沉,最後在裡面灌混凝土

還有金門大橋

成橋圖自己找。。。懶得翻

完成圍堰

抽水開挖

底部情況

還有一種是沉井,和明石大橋類似,只是一般要進入土層,就懶得放圖了。

主要類型就是:樁基、沉井和擴大基礎三種(金門那個算施工工藝),還有就是這幾個排列組合。


首先,問題中描述的應該屬於基礎而不是橋墩。一般水上部分是橋墩,靠近水面處是承台,水下部分是基礎。基礎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地質條件,不同的橋型, 需要不同的基礎。

問題中第一個說的應該是希臘的Rion-Antirion橋。

該橋橫跨隔斷希臘大陸與希臘最大半島伯羅奔尼撒的科林斯海灣,位於希臘西部的巴特雷市。大橋建在地殼運動的強地震帶,而且地質條件差,水深、通航要求高等不利條件對建橋帶來很大的困難。海床的地質情況複雜,海床下500m處沒有岩床,這就意味著橋樑基礎必須座落在土壤上而不是岩石上。 由於海床20m深範圍的土層力學性能不好,為提高土的性能,用25~30m長,2m直徑的鋼管以7~8m的間距進行土體加固,每墩下有250根鋼管樁。 為了允許基礎與地基 之間的滑動,在鋼管上面輔設50cm厚反濾沙層,其上輔設2m厚直徑10cm~80cm的鵝卵石層,最上面輔設50cm厚的碎石層。橋樑基礎直接擺放放在上述3m厚的砂礫層上,基礎和砂礫層間沒有連接,可以在地震時產生向上及左右移動(但在運營期及小地震時不會滑動),同時起了隔震的作用。

這是很好的減隔震設計思想。

題目中的圍堰施工方法,其他人已經說得和詳細了。

現在最常見的基礎還是樁基礎,以後有時間補充。


謝邀。

回答者已經回答的非常詳細與專業了。

肯定是河床底面的基岩中的。

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相關橋樑施工的視頻(優酷等等,網上的資源是非常多的!)


樓上幾位說得很清楚了,現在的跨江跨海大橋的基礎結構類型一般都是樁基礎,施工工藝採用圍堰法,也就是使用GPS精確定位後,用拖船將鋼圍堰拖到定位處,然後一節一節將鋼圍堰沉下去,再把圍堰裡面的水抽干。這些工序完成後就可以進行樁基礎的鑽孔施工了,樁基鑽孔到設計底標高後進行清孔作業,然後放置鋼筋籠和混凝土灌注,所有樁基礎施工完成後再進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完成後,再進行墩身或主塔施工。一般都是這麼個施工順序,所以有時候看起來似乎橋墩是飄在海面上,其實不是的,橋墩下面有承台,承台下面是樁基礎。以前央視有個紀錄片叫超級工程的,裡面有一集講的是港珠澳大橋,樓主可以在網上搜索看一下,裡面講的比較詳細。


終於有個屬於自己專業內的問題可以回答了!前面回帖的應該說得比較全面和具體了!我就針對樓主的疑問解釋下。樓主看到的很多跨海跨江河的橋樑,由於水深較大,就做成高樁承台,也就是承台露出水面,人可以看到!實際樁基都是比較深入土體來提供承載力的!跟高樁承台相比,地面上高架橋等橋樑的承台都是埋入土體中,這種就是普通承台,兩者區別就是樁基的自由長度不同,計算和施工時要注意!港珠澳大橋是國內特大型工程,橋樑下部結構橋墩採用預製拼裝,屬於是創新!


我所知道的水中橋墩建造,一般先是在橋墩位置打樁,把多根樁打到水底岩層上,讓後做一個樁上承台,再在承台上做橋墩。


樁基會打入河床。


這是兩種不同的橋樑基礎形式,前者屬於沉箱基礎,後者屬於樁基礎。都可以起到支撐橋樑上部結構的作用。

樁基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而較均勻的特點,幾乎可以應用於各種工程地質條件和各種類型的工程,尤其是適用於建築在軟弱地基上的重型建築物。

沉井基礎具有剛性、穩定性、抗震性都較好,有較大的支承面;下沉深度較大,並能在深水中作業;可以穿過不同性質的土層,將基底放置在承載力較大的土層或岩面上。多用於重型設備基礎、橋墩、取水結構、超高層建築物基礎等。

總得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其他因素,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


下面是樁基,樁基要打到地基裡面幾十上百米的,你看到的「飄」在上面的是承台,空心的是圍堰。

放在河床上,呵呵,虧你想的出來,浪一大,橋豈不是要散架?


水下橋墩肯定不是放在海床上面,那怎麼可能放的住呢,一吹就倒了。知乎上面的答案是對的,需要做圍堰,然後在海床上向下打樁。


打樁基礎,然後在樁基礎上做


沒有深入研究過和實際做過,但是根據理論知識和經驗,應該是打入河床的……


上學時候在福建平潭海峽大橋現場帶過一段時間,現場看到的情況是先拖船打樁,樁打完之後下圍堰施工承台橋墩。


這個問題回答之前先要理清楚什麼是橋墩?

橋墩一般包括四部分也就是四層,從下向上說,樁基礎、承台、立柱、蓋梁,四部分合起來叫橋墩。圖就不找了,應該能明白。

那麼河床或海床以下的肯定是樁基礎或群樁基礎,像樹根一樣,然後把所有樁基頂上組合起來的叫承台,有的在水面下,有的在水面以上,下來依次就是立柱,立柱頂上的大帽子叫蓋梁,蓋梁頂上是支座,支座上承載大梁。

至於剛構式的墩梁一體的,拱橋,V型墩另當別論,但承台以下是一樣的。

基本就這樣。


推薦閱讀:

建築工程中隨核心筒爬升的塔吊最後如何拆除?
蓋樓的起重機是怎樣被組裝的?
如果人類沒有材料限制可以造出什麼理論上可以實現的東西?
請問現實世界中橋樑建設或者開挖隧道可以兩端同時開工嗎?

TAG:土木工程 | 橋樑 | 工程學 | 橋樑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