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擬逐步打開封閉式小區和單位大院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是否與去庫存,保持地產市場穩定有關


其實窄馬路,密路網確實是交通順暢的保障。二環路那麼寬,可二環邊上才多少人家。一條寬馬路也是兩排臨街,兩條窄馬路,同樣的馬路面積,那可是四排臨街。如果一條並行八車道變成四條並行兩車道,那就是4倍於以前的臨街量。沒事就不用去上二環,下二環了。

~~~~~~~~~~~~~~~~~~~~

我去過香港,香港也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那裡交通其實還好,不怎麼堵。馬路很窄,但是路網發達。所以行人總要一會路過一個紅綠燈。

人體血管系統就是最好的交通路網模型。有幹路有支路。

~~~~~~~~~~~~

最後打開小區其實需要政府先示範。


北京人口沒有上海多,而且面積也比上海大,為什麼北京的交通狀況和生活環境感覺如此擁堵和擁擠? - CnDriver 的回答

陰謀論什麼的,簡直無聊。

————————————————————————

發現現在很多討論問題的時候簡直極端。。。打開小區=拆牆=停車場公用?多少年的語文白學了。

------------------------------------------------------------------------------

(十六)優化街區路網結構。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分梯級明確新建街區面積,推動發展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里和諧的生活街區。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樹立「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設快速路、主次幹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道路網系統。打通各類「斷頭路」,形成完整路網,提高道路通達性。科學、規範設置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和交通管理設施,提高道路安全性。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積極採用單行道路方式組織交通。加強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系統建設,倡導綠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車設施,鼓勵社會參與,放寬市場准入,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沒看到任何要求拆牆的文字描述。我只能說反對拆牆黨們開心就好。


削弱業主委員會的力量,強化居委會領導能力。這樣就能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家庭了。


1.有效解決城市擁堵

2.努力實現街區化而不是小區化

3.提高路網密度

4.拉近鄰里之間距離,有利於社會和諧

5.城市建設上向西方發達國家國家靠攏

6.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產商的圈地行為,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你們啊 圖樣圖森破 費那麼大勁搞多部門吹風就為了一個去庫存?這是改頭換面的四萬億!想想一旦執行起來需要啟動多少工程產生多少gdp新增多少就業吧


●●●改革派共產主義者的組織-共產主義聯合會(qq群304352192)招募各位同志加入。聯合會網站http://http://rrurl.cn/kiwxhy ,微信公眾號:英特納雄耐爾宣傳號,百度貼吧:英特納雄耐爾聯合會●●●

直接的操作層面,前面有幾位答主已經給出了,筆者想從更宏觀的角度談一下。

從建設方式上看,我國傳統上就是喜好建立封閉式住宅。小到平民百姓四合院,大到官宦人家恭王府。這反映出我國長久的傳統文化觀念。不過,馬克思主義對這種解釋並不滿足。一定階段的文化,是當時階段的一定經濟基礎的反映。這種住宅建設觀,是「安土重遷」的一種反映,而安土重遷的觀念,又恰恰是定居農業經濟基礎的反映。

毛主席和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新中國。這時的經濟體制,是在1956年以後基本確立的公有制計劃經濟。在這種體制下,全國經濟被整合在一起,在城市中,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每個人都是「單位人」。人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生活資源與解決,都由所在單位來管。人可以走,單位是走不了的;單位不動,單位下面的專門住宅區也是不動的。所以,每個單位在自己區域內部,專門規划出住宅用地,建出住宅區,而這種住宅區也就必然是封閉式的。

不過,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單位制度也就不能繼續存在了。原因很簡單:在市場中,企業的生命是不確定的,經營的好就存在,連年虧損就倒閉。而且,勞動力不再由計劃分配,而變成由變化多端的市場所調配。但是-住宅小區的建設模式,並沒有隨之改變,而是沿襲了封閉式的小區大院,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此前計劃經濟時代的遺存,多年來的居住習慣,使新建的小區大多繼續採用這種模式。於是乎:「單位不在樓猶在,大道斷頭空興嘆。」一方面極大影響城市規劃,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綜上,原因有這樣幾條:一是計划到市場體制轉軌的需要,二是城市規劃健康發展的需要,三是解決當前擁堵等"城市病"的需要,四是進一步打破"小社區",形成「大社會」的需要。


1.去庫存,這是我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我一直是支持開放式小區的,但是我認為這個政策早在10年前房地產業爆發的時期就該出台了,如果那個時候出台,現在各大城市幾乎已經很難看到封閉式小區,想想看,北京的擁堵狀況會好不止一點。但是在房地產業頹廢之時出台,雖然也算亡羊補牢,但估計還是有去庫存的用意。這招雖然聰明,但是效果強度不看好,只能說希望能對去庫存和暫緩房價有一定積極作用吧,畢竟歷史無數次告訴我們房價一崩,經濟危機就來了,大家都不好過。

2.改善交通。很多陰謀論者閉口不提這點,不知用意何在。個人在國外的開放式公寓住過不短的時間,體驗真還不錯。一下樓就能上公交車或者打計程車,不用通過漫長的小區內道路。放學回家,公交車送到家門口,實在方便。由於道路量大大提升,交通擁堵狀況得到非常大的緩解,開車時不用繞路,而且還是繞著遠路擠到一塊去堵著,簡直蛇精病。

3.節約社會成本。每一個封閉式小區,要有獨立的管理系統,工作人員,綠化廣場娛樂健身器材等不能共享,使用率極低。其實是對社會資源極大的浪費。改由街道管理,實現社會資源充分利用。所謂封閉式小區就是一個小型的「戶籍制度」,在一定時間裡可以維持地區穩定,資源不外流,但是長期看只能是個過度品。我現在彷彿又看到了部分素質低的北京人喊著「就是要把你們這些外地人趕出去!」那副嘴臉。可悲!

至於其他什麼拉近鄰里關係,建設模仿西方國家那都是扯淡,沒意義。對城市規劃有利才模仿,誰會去刻意模仿?

下面再說下對政策實施的一些看法。

1.首先是大家都關tu注cao的原封閉式小區改造問題,以及違反《物權法》的問題。我覺得現在的網民的,可能是信息交流便利了,總是在事情沒有搞清楚的時候就開始評論。目前該政策還停留在意見階段,方案還沒出台呢?不過就算方案沒出台,用腳趾也能想到,怎麼可能強制拆圍牆呢?說話不動腦子。相關協商,補償方案百分之百會在後續出台,而且絕對必須業主同意並給與補償才能打開。

2.不認為完全取消封閉式小區是最佳方案,但是可以對封閉式小區的面積進行限制,不允許巨無霸存在。封閉式小區作為高檔住宅存在。不過考慮到現在封閉式小區現存量已經超負荷,先一刀切,等過些年情況好轉再開始建設小型封閉式小區也合理。

3.安全問題,肯定會有影響,不過不用過於擔心。國內治安普遍好於歐美,是有打開小區的基礎條件的。

4.噪音問題,這個就有點槽糕了,治安雖然好於歐美,但噪音簡直差太多。人口密度大,交通習慣差,喇叭聲不斷。這個就需要配合更有力的交通管理規章制度了。這兩年中國處於一陣「整頓改革風」中,整頓了腐敗,軍隊,公車,現在是小區(其實還有消防,不過普通民眾可能感受不明顯,業內人士肯定清楚)。所以我猜後面馬上會到交通,現在對於鳴笛這塊管理很松,因為不好管,闖紅燈什麼的,可以拍下來作證。按喇叭就沒辦法了,只能出動警力,現場罰款。對於喇叭安不停的神經病,就該罰罰罰!

另外分享個兩年前的知乎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690578/answer/32269014。 當年政府不修開放式小區,大家一致認可開放式小區就是好,外國人就是聰明。現在要修了,又來罵。自己捫心自問是不是雙重標準。

——————————————————————————————————

2月27日 更新

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一篇答案也會被認為是「洗地」…評論區炸開了鍋。去庫存我說了,而且強調了必須在取得業主同意後執行。「取的同意」你們是看不見是嗎?問題在於執行過程中的暴力執法和強拆現象。誰說過,誰敢說「強拆」是對的了?但一碼歸一碼好嗎!強拆的鍋不該「打開小區」來背!我們要打擊的不是「打開小區」,而是「暴力執法」!即便不打開小區,也要是要打擊的。另外,我承認即使在這個時代還存在強拆,但是你敢說還和10年前一樣?因為拿到拆遷款而一夜暴富的人反而成為了另一個熱點好嗎?你看不到?我就不信你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天天盼著拆遷拆到自家好拿拆遷款的。既然這件事都已經變成讓人期盼的事了,說明大家明明對拆遷款的落實比例是看好的。

100多年前,清末民眾抵制鐵路,我們當今在知乎上面嘲笑他們愚昧無知,要知道當年修鐵路可是真的基本都是強拆的。事情換到了自己身上,立馬失憶了。你們真不比「反核電」「反PX」「反轉基因」「反打車軟體」強多少。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會把阻礙在他面前的一切碾得粉碎。

從這件事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大眾的關注點就完全跑偏了。我們應該關注並且嚴厲打擊的是落實政策中的「暴力執法」與「強拆」問題。而不是阻礙「開放式社區」的推廣!

再說一遍,支持推廣開放式社區,打擊暴力執法強拆行為!


一件在發達國家理所應當的事情,卻被整日以發達國家為標杆、譏諷中國特色的人群賦以形形色色的陰謀論,這是何等可笑。

關心城市發展關心規劃的人都知道,打開過於巨大的封閉小區,是為了形成健康的城市。基於封閉大院的城市社區聯繫弱、路網結構差,是計劃經濟留下的後遺症,導致了以北京為首的部分國內城市城市病多於同樣人口的發達國家城市。打開封閉小區就是糾正前一階段落下的病。

意見有很多問題,也很難實現,但是大方向正確,也有發達國家成功的先例。希望各位想清楚到底是跟著腦袋還是屁股走,不要分離。不支持政策完全可以理解,非要貶低開放式街區就太露骨了。

題外話:驚呼沒有小區、出門就是馬路的諸位,看看衛星地圖上韓國的新建城區,那就是打開封閉小區之後理想的樣子,不是取消小區、不是花園停車場全部充公。一個地產項目可以劃分街區,參考路網密度較高的城市。並不妨礙業委會的設置。


住在開放小區,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只要不是特別繁華的路就還好,周圍封閉小區的人們放著自己小區不呆,天天上我們這邊玩,主要還是這邊人多,熱鬧。自己小區太冷清。

這只是我自己住現在小區的感覺。我只說沒那麼差,沒說很好啊。怎麼還有掐架的?

補充,周圍小區的人都上這來,更多是因為這的公共空間大,健身器材,長椅很多。

喜歡人多的,是那些帶孩子的媽媽們,還有曬太陽的老人。


是初秋,清晨。

太陽灑下第一縷金絲,厚重寬闊的硃紅色大門顯得格外顯眼,甚至有點兒刺眼了。門前密密麻麻的擠滿了從四面八方湧來的人,耀眼的陽光也無法讓他們焦急又渴望的眼神稍微的放鬆……

「吱呀!」門開了,浩浩蕩蕩的人群湧向武英殿。

這是2015年9月9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展出超重量級國寶「石渠寶笈」時的觀展盛況,而在武英殿展出的正是今天要扮演重要角色的《清明上河圖》。

東京汴梁當時是實至名歸的天朝帝都,雖稍遜於後來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臨安府,卻也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寶馬雕車香滿路。繁華的不僅是白天,夜生活更是精彩,鳳簫聲動,玉壺光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這裡的人口已經超過100萬,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都市。可是之所以有如此繁華的帝都,有幾個原因是至關重要的:第一,大宋沒有宵禁,任憑你夜不歸宿,隨便你夜夜笙歌;第二,有健全的公共管理單位和相應設施,望火樓、街道司等系統完備;第三,拆除了教、坊間的圍牆,坊間相互連通,道路縱橫交錯,街道兩旁設有表木,只要不超出表木劃定的範圍,允許市民佔道經營。

(歡迎關注微信苦瓜隨筆:kgessay)

好了,現在要討論的是中央公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住宅小區要拆掉院牆,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的問題,此「意見」一經公布,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大伙兒從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安全等各個角度討論,然後多數人得出的結論是政府不應該也沒權利醬紫做,小區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象徵,解決交通問題方法多得是,即便是醬紫做了,也不一定能夠解決交通的擁堵。

顯而易見,中國人從意識和行動上都大大的進步了,可是同時,這似乎也是人「自利」行為的本能表現。

當張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一些資產,並在某個高檔小區購置了一套「大號斯」,小區內有馥郁芬芳的花園,有綠樹林蔭的曲徑,有水榭樓台、魚蟲鳥獸,即使他覺得平時上班很辛苦,但閑暇之餘,閑庭信步在自己家小區的羊腸小道上欣賞著孩子們和花鳥魚蟲嬉戲,那感覺自然也是極好的。

忽然,幾個官差在小區門口貼了張告示:為了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和諧美好,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現決定拆掉小區院牆,拔掉花花草草,推倒亭台樓閣,趕走魚蟲鳥獸,將一條條小道擴建成寬敞筆直的通天大道。

這時候張三的肯定會跳出來罵娘的:好容易打拚出來的優異生活就醬紫沒有了?出門就是大馬路,路邊有公交車,去散步得到公園。哎呀,對了,大家都去公園散步,公園會不會很擠?那政府會不會收門票?關鍵是那種「住宅小區,閑雜人等不準入內」的優越感沒了,貧民街和富人小區沒有了形式上的差別,是不是還會擔心以後會不會連別墅區的院子也沒了?

自利的本能會使人在面臨一種改變的時候首先會想這種改變可能會給我造成什麼損失,然後通過YY不斷將這種損失放大,讓他不顧一切的反對,即便是這種改變能夠讓他更好。因為現有的利益是已經存在的、確實可見的,而在改變後會帶來的利益是將來的,未來的事情存在不確定性,這種風險讓人本能的選擇迴避。

所以改革一定會觸碰既得利益者,就一定會遭到抵觸,當既得利益者是一個機構、團體的時候,個人會支持改革,但當改革觸碰到個人的利益時,又會強烈的不滿。在某種程度上個人和機構是稀缺資源共同的競爭者,其實就是多數派和少數派的競爭,削弱少數派的利益能夠增加多數派的利益,這種爭奪在細分市場或者說是具體問題上並非帕累托改進,而是此消彼長。

這才是反對拆牆者的根本原因。既然要反對,自然需要一些論據,於是市場經濟、產權、安全措施,甚至是政治制度等一些武器就拿出來了。

「在宗教上,哪一次罪大惡極的過失不可以引經據典、文過飾非,證明它的確是上合天心?」莎翁如是說。道理是一樣的,不管是宗教、政府還是個人,總是能夠找到一些有利的論據來支撐或者反對一些人、一些事。

有小區的生活寧靜祥和,無小區的生活繁華熱鬧。張三覺得在小區中生活更加安全舒適,能夠區別於平民,小區保安敬禮相送、熱情歡迎讓他更有優越感;同樣在《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無小區的市民生活的也是井然有序、多姿多彩呀,你如何證明這一種的確比另一種更加的優越?

還有經濟學上可從來沒說產權明晰的東西就不可改變哦,而是產權明晰的物品更容易通過市場來解決,只要政府拿出相應的補償措施,甚至是更大的經濟利益,小區的人一定會願意拆牆的,這就是市場的魅力嘛。

所以,反對拆牆者其實是害怕拆牆這個行為會損害自己的利益,跟制度、文化、安全等其實是沒有根本關係的。

政府制定什麼法案、文件、規則,其實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定的這個規則如何執行,只要是等價交換,隨便你怎麼制定,對錯好壞都不重要,能不能解決交通擁堵也不要緊,自然有市場去糾正,就怕政府使用暴力橫行霸道、強買強賣。

目前的中國,那麼多的小區大院,肯定不會強行推倒的,而且看起來這條政策也並沒有很顯眼,為什麼突然會這麼火?你不覺得很有趣嗎?

這就像《清明上河圖》的畫眼部分,在視野開闊的洛河上的那條船為什麼會撞橋呢?

(歡迎關注微信苦瓜隨筆:kgessay)

《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原文表述是「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

翻譯一下這句話:第一,封閉的住宅小區的數量會逐漸減少;第二,已建成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有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我判斷是五到十年,原因後面說;第三,這樣做是為了緩解或幫助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注意啦,交通擁堵只有城區有,郊區沒有;既然郊區的交通不擁堵,那麼郊區的有圍牆的小區不會拆除;現在房地產的形式是市區的房子太搶手,郊區積壓了大量庫存;你想要住有小區有圍牆的房子嗎?去郊區買房。

高明啊,看到沒有,這條其實是房地產救市的措施啊。為什麼逐步打開大院的時間是五到十年呢,因為中國經濟轉型需要這麼長時間,在經濟轉型升級沒有完成以前房地產市場是不能崩潰的,而現在樓市搖搖欲墜,極不穩當。

所以,只要政府有完善的維護和服務公共社區的人力和設備,拆不拆圍牆又有什麼要緊呢?或許,你該關心的是要不要趕快去郊區買房的問題,這不,這幾天房價有漲了!

(歡迎關注微信苦瓜隨筆:kgessay)


簡單來說,封閉式小區導致城市路網密度不足

小區內部道路是無法用於通勤的

從結果來說,破除封閉式小區能有效改善如今日益崩潰的城市交通

大而寬的城市主幹道其實對交通的承載是有限的,類似於人體的血循環系統,主動脈很重要,但如果毛細血管堵塞了沒有地方疏散,大動脈沒有任何用處,因為主動脈本身沒有交換功能(很厚的血管壁對應主幹道不能輕易上下車流)。所謂交通,一個是通,一個是達,有足夠的路網密度,就不會有大面積交通癱瘓。

然而重點是……小區內部的地和綠化,錢是均攤到每一個住戶頭上的,特么的破除可以啊,錢你特么倒是給退了啊


1把中心城區的地塊價值搞下來,

2有錢人開始自發「去中心化」,

3郊區土地升值,

4土地財政開源,

5農村人口或者低收入人口進城

以上五步,基建需求上來了,zf收入增加,農村土地流轉,去掉了郊區庫存。一箭多雕


說句偏題的

國家只是發了個文件還沒具體說怎麼做全國人民都高潮了

不管支持還是不支持

我都看出了天朝人民尤其是建築規划行業的衝動與無知

多去分析 多點思考 多做實事

別覺得國家政府智囊團智商加起來也沒你高


謝邀。

請看一個老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11201/answer/46926707?utm_campaign=webshare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

馬前卒先生之解釋。


瀏覽了一遍答案,多數是對政府的不信任,主要集中在打開老小區的做法上。我不為gov洗地,從過往的做法來看,gov粗暴執行的可能還是非常大的,尤其如果有經濟利益的話。但,在具體措施開展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加上現實問題也很多不利於老小區的打開,比如大部分小區的內部道路達不到市政道路的標準,或者根本沒有道路等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gov放棄對老小區的改造也是可能的。

靜觀其變吧,不過我還是非常贊成以後新建開放街區的規劃


帝都長安街沿線西起玉泉路東到公主墳依次是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46號院、國防大學西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40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永定路85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永定路70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36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79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32號院、解放軍總醫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26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22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萬壽路27號院、地圖上沒名字的復興路甲18號院......

真能打通了,我服!


找到鏈接了,我說的就是這篇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690578/answer/32269014

一天天叫囂民眾意識覺醒,權利意識覺醒。但是本身的思想和見識又不夠,這樣的民眾意識到底是好還是壞呢?中國網民在輿論戰中自己打自己臉的例子少嗎?

文件中提及街區的只有一小部分,封閉式小區一句話,很多質疑的網友態度無非是:公家一聲不吭拿了我的利益,強拆啊!基礎設施和經濟利益補償跟不上啊,提都沒提啊!我家的地盤啊你不能這樣直接給拆了啊!我只能說人之常情吧,還我家小區被拆了我也容易沒有安全感。不過我在文件中依然看不到你們所說的陰謀感和流氓感,提及無封閉式小區是一種未來句式,關於目前的封閉小區沒有說一棒子打死啊,人家是原則上不建設封閉小區。這是未來的理念,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建設的革新,城市社區管理機制的革新,凡事變則通,這都是要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上,好嘛,有些人一看這特么要刷流氓啊,強拆啊!不幹,垃圾條款。告訴我你們心裡的變化是不是醬紫的?到時候道路,CBD,學區....城市的樣貌與功能都會和現在大不相同,到時候會顛覆我們現在的城市理念,可能現在這樣的城市規划到時候都會被視為落後。當這一切的條件都變了的時候,誰能說封閉式小區一定適合生存呢?

回應網友王強:我懂的不多,但我心存敬畏,遇到我看著不爽的答案我就想爭一爭。遇到自己不懂的也不亂說話。但我自己的人生態度和思考結果我可以談,中國的網友一碼子覺得某利益集團是壞透的,專家幹事就是損民利益的,專家嘛,為黨服務。我覺得這個想法太絕對了,也本身太骯髒了。你們口口聲聲說自己認識了社會現實,你們做成了少嗎壯麗的事業呢?無非是在吐槽和習慣中繼續活著,與其這樣,你乾脆別義憤填膺,乾脆別咒罵這個那個。網友們,遇見不平不公,別做軟骨頭,不要逞嘴皮上的本事,更不要誤導別人。

我是學生,確實理論水平不足,所以我才要看理論水平高的東西,而不是看知乎這個網路平台的各位的回答,我僅僅把知乎當作一個論壇而已,沒有貼標籤,獲取知識的途徑我更多地選擇去看論文。我只是在說新的決策在我看來有前瞻性合理性,部分網友說我涉世未深,讓我成長,我表示感謝。然而世上有些事不一定年齡大了就能看明白,有些道理不一定閱歷多了就能參透。心境,三觀都決定了你是否看的遠。不知道有一些網友是不是被社會深深傷害過,被強拆?被逼離職?被政治迫害?如果都沒有的話何來對government和society的怨恨?什麼先把中南海拆了,領導先拆,不會好好說話嗎?這就是知乎的風氣?二胎政策放開的時候互聯網世界一片叫好,但是二胎開放到底幾分利弊有人權衡過嗎?很多論調都是比較肯定的,這個時候所謂理性的聲音存在多少?同樣,小區問題出來以後彷彿又是一邊倒傾向於不看好,長遠來看到底好不好?知乎里學習城市規劃的朋友們你們的發言科學性有幾分把握?你要跟我討論理論的事,我專業不對口,不過此前與清華建築系一位教授聊過一回,他跟我分享了城市工作會議的內容,裡面有很多理念的革新,包括清潔能源建築材料,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等,都吸取了國際上比較先進的建築理念,他還告訴我北京在籌備冬奧會的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領導從上到下都在進行觀念的革新,王安順市長真的在城市建設理論上花了心思學習,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今年北京兩會有很多關於城市建設的討論,那些人真的是拍腦袋隨隨便便拿個決策出來?從信息對稱性的角度上來說知乎大牛不可能比中南海大牛厲害,人家獲取的信息就比你牛逼。逛知乎快兩年了,以前覺得有些專業性的回答很給人啟發,但時間久了不乏剛開始看到一個牛逼的大神回答的牛逼的答案後來被證實有失偏頗,自那以後我不太迷信知乎,甚至可能根本不信,我就當看段子。找知識,我覺得知網的論文水平可能高一點。所以在這裡跟各位打打口水仗也無妨。

看了評論補充一下,很多網友擔心改街區後相關配套建設跟不上,我覺得像這樣的遠景規劃肯定是以最科學的視角去跟進配套建設,光把小區院門拆了這就完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決策就這麼腦殘?不否認知乎網友的專業背景,但是我仍然覺得中南海里的人本事比你我大的多。所以適當的時候保持緘默,懂得傾聽。

...........................................................................以前在知乎看過一篇帖子,問的是北京路網發達依然擁堵,西方特大都市好像沒有北京這麼擁堵。最佳答案以城市平面圖來解釋,核心就在於我國城市社區以成片為主,很多路只能繞,小區堵住了路,不能有效疏散交通壓力。國外城市是街區式,很多小區之間可以通車,就像涓涓支流,分散龐大的交通壓力。看了昨晚的新聞聯播,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決定破片區為街區,我覺得有一定前瞻性,沒想到來到知乎發現好多陰謀論,好多守舊的想法,噁心。


城市規劃按政治光譜屬於中左吧。明明是為了公共利益一個個有必要這麼黑我們這些規劃工作者是假公濟私么。城市規劃應當保證城市的開放性是寫入教材的原則啊。


全是陰謀論啊,我不是說陰謀論不好,但就沒一個人好好答題的么。官方解釋是緩解主路人流壓力。就是因為小區不開放,導致人們只能走大路繞,小區開放一部分人穿小區就不走大路了。這政策寫的莫能量可,不明不白的。就是說有這麼個想法,國家也沒想明白呢,所以也沒強制實施。個人看法這政策執行不下去,因為不合理。


看到這麼多陰謀論的答案,忍不住也答一發。

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初衷,我也來操一把central-southern sea的心。

嗯,我是來洗地的。堂堂一國決策,還有這許多人覺得人家在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把戲。我也是醉了。獅子做決定的時候會考慮綿羊的感受么?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便利交通,像毛細血管一樣緩解交通擁堵。這也是官方公布的主要目的。有沒有效果得執行了才知道。這裡邊沒有陰謀。反正我是信了。

那為啥你們不信呢?估計一方面是所謂的「塔西佗陷阱」作怪;二是也許這個決策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風進雨進王免進嘛。這些「你懂的」道理,就不展開了。

要知道,不論是個人還是天聽,凡做一事必是想要達成一主要目的。同時會考慮做此事的利弊。也就是說,做任何事除了主效果還要考慮其副作用,要先評估一下副作用是好是壞。但是事情沒做之前,我們是沒法預知每一個副作用的。所以如果決策時顯示利大於弊,且很有必要去做。那就去做了,沒啥猶豫的。如果做這種事還要瞻前顧後,那還是別姓趙了。最高法解釋啥的,是給你們一個台階下,別給臉不要。再想想人家決定油價有保底的時候,是不是也很直接,可曾有過拐彎抹角?也就編個理由給你們聽聽而已。

我堅信有產階級是沒有勇氣真反對的。然而這並不重要,俗諺有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我猜測,至少京師的交通會有稍微的改善吧。

這些年,周圍的不少朋友從美分轉成了自干五。從知乎上對此事的問答來看,他們怕是轉對了。


推薦閱讀:

12月份的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普通民眾有哪些影響?
中國如果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將會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何看待此次標普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北京極限可以住多少人?
這兩年說的最多的詞就是「一帶一路」了,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TAG:城市 | 房地產 | 城市規劃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