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鋼琴選哈農還是 Pischna?
看到有貼說pischna這個教材比較哈農來說好一點,直接用 Pischna還是先哈農再 Pischna,求助
我並不是大神,只是在德國能直接接觸到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並有幸和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學習,並陰差陽錯的同時學了鋼琴教育,而國內這方面信息閉塞,很多在國外學習的只學了演奏,對於基礎教育並沒有接觸到當地的理念和方法。
言歸正傳,之前在其他答案提過,Pischna是給專業彈的,至少也要紮實的業餘八級水平(普通孩子不間斷的學六到十年),業餘入門可以用the little pischna,但一上來還是會涉及轉調,對於小孩來說困難一些,大概學一兩年之後再用,成人可以差不多認清調號了就開始。
國人喜歡斷章取義,並且極端化,那個答案說哈農不如Pischna,不代表哈農不可以練,而是不要按照哈農一百五十年前的理念去練,哈農本人寫的什麼「前兩條連著彈四遍」,「前二十條連起來彈」,千萬不要做這種事倍功半還有可能傷手的事情。練習要有計劃,有規律的少量多次,並且運用多種方法。有些寫的不好的練習也沒必要練。具體參見:
學鋼琴必須學哈農嗎?哈農到底地位如何? - Fazioli 的回答 (第二段開始)另外還有六個非常有用的方法:
如何提高彈鋼琴手指速度? - Fazioli 的回答我也看了那位德國學鋼琴教育和演奏的大神的帖,列印了辟什納練,我哈農基本練完了,辟什納第一條第二條還是彈著困難,手指頭還粗,容易卡到黑鍵中間。。還是先把哈農練完吧
下面是抄來的
原載於《鋼琴藝術》2009年05期 )
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技術是重要的訓練內容,完美的演奏離不開紮實而系統的技術訓練。因此掌握某一項技巧的要領,我們需要一些短小、專門的練習來訓練手指的獨立、靈活,這樣的作品就是手指練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基本練習」。 手指練習就像是手指體操,是每一個鋼琴演奏的學習者必不可少的技術訓練課程。 在我們通常的教學中,被人們廣泛使用的手指練習教材有很多,但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教師要有選擇性地使用作品和教材。那麼,在技術訓練方面對各個手指練習教材的訓練特點、側重方面的了解和把握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選擇了比較常見的六本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綜合比較,總結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及側重面,以便對教師和學生提供幫助。 這六本教材是哈農的《鋼琴練指法》、辟什納的《鋼琴練習六十首》、施密特的《五指練習》、菲力普的《手指獨立練習》、科托的《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和勃拉姆斯的《五十一首練習》。
一、作者及作品背景 (見附件1)夏爾-路易·哈農(Charles-Louis Hanon,1819-1900年),法國鋼琴教育家,他認為學習鋼琴是件苦差使,「想在業餘聽眾前演奏一首中等程度的曲子,也得先下8年或10年的苦功」不可。為此,他「試圖把促使鋼琴學生在較短時期內完成技術訓練的專門練習,編成一集藉以消除上述的現象。」此書「提供了使手指靈活有力、獨立不倚和平均發展以及使手腕鬆動自如所必需的練習」,同時「使左手獲得與右手同樣的能力」,以此「作為解決一切技術困難的鑰匙」①。
約瑟夫·辟什納(J.Pischna,1826-1896年),波西米亞人,法國鋼琴教育家。《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創作於他開始專門從事鋼琴教學的時期。據記載,許多練習曲都是為了不同學生解決某些技術課題而寫的,辟什納往往上完課就匆忙把上課時想好的練習曲記下來,由此可見,他的練習曲是根據不同的訓練對象和各種技巧要求憑經驗在實際應用中編寫出來的。法國鋼琴大師瑪格麗特o隆甚至認為:「即使那些登峰造極的鋼琴名作(巴赫、肖邦等人的作品)也絕不可能替代它。」伊西多·菲力普(Isidor Philipp,1863-1958年),法國籍葡萄牙人、鋼琴家和教育家。早年以演奏家的身份活躍在法國樂壇,後來在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授,二戰後定居美國,繼續從事教學。菲力普出版了許多鋼琴作品、雙鋼琴作品以及鋼琴的技術練習,多年來得到大量使用者的好評。
弗洛倫·施密特(Florent Schmitt,1870-1958年),法國作曲家、鋼琴教育家。該教材的訓練目的是使手指更獨立、更有力,發音更集中,尤其適合於對多聲部中要求帶保持音的復調作品的準備訓練。訓練內容包括不帶保持音的單音訓練、帶保持音的單音訓練、不帶保持音的雙音訓練、帶保持音的雙音訓練與音階和琶音的預備練習。阿爾弗雷德o科托(Alfred Cortot,1877-1962年),法國鋼琴家、指揮家、教育家。1919年創辦了著名的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校(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自任校長,培養了大量人才。科托對19世紀浪漫派音樂,尤其是肖邦的作品有著深刻理解。著有《鋼琴技術練習的合理原則》、《法國的鋼琴音樂》、《講課記錄》、《肖邦》等著作。約翰·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年),德國作曲家,創作了各種體裁的鋼琴作品,在鋼琴音樂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這套練習曲是其晚年創作的作品,也被翻譯成《五十一首指法練習》 、《五十一首鋼琴教學練習曲》 等。一般認為《五十一首練習》是無作品編號和創作時間的(包括《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但在一本英國人寫的《勃拉姆斯》傳記中提到,勃拉姆斯在1880年「特別為認真要求上進的學生寫了《五十一首鋼琴教學練習曲》」。二、技術類型比較 手指練習教材包含的基本技術類型是最重要的,在比較這六本教材過程中,通過將他們逐條歸類、統計,並且對相同的技術類型的不同訓練方法進行橫向比較。 1.技術類型的數量
施密特的《五指練習》是六本教材中技術類型數量最少的,它主要的技術類型是包含大指轉指和不轉指、以單音為主的五指練習,及一小部分雙音練習。在教材主體部分施密特並沒有自己寫作音階、琶音的練習,於是附加了內赫特的音階、琶音練習作為附錄,增加了技術訓練的內容。而科托的《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是這六本中最全面的,多達20多種,不僅有常見的音階、雙音、和弦、八度、顫音、手指伸張練習,還包括了很多比較少見的技術,如:刮奏、遠距離的大跳、雙手交叉、波音、滑指等。其他教材技術類型的數量由少到多依次是《五十一首練習》、《手指獨立練習》、《鋼琴練指法》和《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關於具體技術類型和各教材的相關情況請見表1。點擊展開,查看完整圖片
2.技術類型的訓練特點 這六本教材不僅在技術類型的數量上有較大差異,在相同的技術訓練方法上也各不相同,進而形成難易差別。 《鋼琴練指法》在技術類型上主要側重於手指的獨立均勻和各種常見技術類型的一般性練習,採取左右手齊奏形式,聲部簡單,並且附有簡單的技術演奏說明,較適合每種技術的入門者練習。大量的五指練習因為雙手齊奏的形式、C大調的調性而變得簡單親切,練習者可以輕鬆地熟練彈奏,同時也能「使左手獲得右手同樣的能力」,從而集中更多精力在手指狀態、音色、方法上。同時大量的練習讓每個手指和不同的指法組合都得到了訓練,輕鬆而較全面地解決了各種基本技術。
哈農《鋼琴練指法》第1條 (譜例1) 《五指練習》主要的技術類型也是包含大指轉指和不轉指、以單音為主的五指練習,且全部都是同一指法位置的五指練習。但在非常類似《鋼琴練指法》的五指練習中,施密特以增加保留音的方式提高了難度,手指的獨立性和控制能力得到更高的訓練。施密特《五指練習》第1、2、34、35條 (譜例2)
該教材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技術類型簡單、單一,主體部分除了五指練習就是一小部分雙音。整本教材篇幅很短小,正文部分僅僅只有19頁,每個技術訓練片段也只有兩小節,訓練方式簡單,雖然要求移調練習,但與其他的手指練習相比仍顯得簡單明了。在教材主體部分施密特並沒有自己寫作音階、琶音的練習,於是附加了內赫特的音階、琶音練習作為附錄,互為補充。附錄中主要是12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及重複大小三度、重複平行六和弦的雙音半音階。《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主要訓練的技術是顫音、雙音、穿指、八度、音階、手指擴張等技術。訓練方法上,每一條前都有大量的預備練習,讓每個技術得到充分的訓練;較多地將兩個技術結合起來單手練習,如雙音顫音、雙音音階等;同時注重左右手的配合,雙手分別彈奏不同的技術,兩條一組將左右手技術換位練習。訓練難度上,許多練習擴展到12個大調,或者要求採用多種指法;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練習都以保留音的形式加大難度,不僅保留單音,還保留雙音甚至和弦,大大加強了手指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的訓練,這也是它最大的優勢。因此,在與哈農《鋼琴練指法》技術類型相似、數量相近的情況下,《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更適合中高級程度者練習。
辟什納《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第13條 (譜例3)《手指獨立練習》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選擇的技術類型雖然較多,但技術難度並不太大,相同技術類型有各自不同的側重,如系列1至7都是五指練習,但系列1側重手指連奏的獨立性和靈活性,而系列2則側重單個手指的獨立性,因此每個技術類型都可得到集中、多樣的訓練。在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手指獨立練習》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所有的練習都是建立在同樣的和弦基礎和指法位置上而不是調性上。以不同的和弦來訓練五個手指的獨立,這一特定的和弦是建立在相距小三度音程關係上的音級構成的,按照半音級進上行來練習。
菲力普《手指獨立練習》,系列1 (譜例4)雖然都是在同樣的指法位置上,但菲力普仍然涉及了多種技術。如:每個手指的獨立性,五指單音各種指法的連接,單音與雙音的連接,各種雙音、雙音的顫音、和弦、八度,多聲部的訓練等,手指的獨立性得到充分、完全、高強度的訓練。但是,因為指法的限制,技術訓練形式相對單一,一些常見的技術也沒有得到訓練,如音階、半音階、雙音、雙音的音階、裝飾音、琶音、震音等。
菲力普《手指獨立練習》,系列2 (譜例5)第二部分是復調練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復調單獨成為一部分,菲力普對它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這也是主要的特點之一。復調作為手指練習內容已經越來越普遍地在教材中出現,復調是一種體裁,也是一種技術,經過專門的復調訓練,可以讓我們更快、更好地彈奏復調作品,這也是這本教材不可替代的地方。
《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在技術類型的訓練安排上很特別,它注重單個技術類型的訓練,把演奏的全部技術困難分為五類,是這幾本手指練習中是唯一把技術清晰分類的教材。科托的五類技術是:1.手指的獨立、平均與靈活(拇指不內轉),包括五指練習、同音換指、裝飾音等;2.拇指內轉--音階--琶音,包括穿指、滑指、音階、分解和弦等;3.雙音和復調技術,包括雙音、雙音音階、雙音半音階和復調;4.伸張技術,包括單音和雙音的伸張;5.手腕的技術--和弦的彈奏,包括刮奏、雙手交叉、滑音、震音、八度等。筆者覺得這種分類很清晰也很有道理,特別是以"拇指內轉"與否區分音階琶音和一般性五指練習,非常可取。
《五十一首練習》在技術的選擇和訓練上完全體現了勃拉姆斯鋼琴作品的技術特點和創作風格。主要的技術有五指練習、手指擴張、雙音、八度;練習聲部複雜,多以四聲部為主,最多達到六個聲部。復調在這裡已經不是一種專門的技術,而是常用的手法;節奏多變,大量使用三拍子、三連音、及切分節奏,節奏是除技術外要花大量精力的一個方面;手指擴張的幅度比任何其他手指練習教材的都大,常常是十度、十三度的跳躍;所有這些也正是勃拉姆斯鋼琴作品的技術特點。
勃拉姆斯《五十一首練習》 (譜例6)因此,這本教材是學習、掌握勃拉姆斯鋼琴技術最好的教材,這也是它最大的特點。此外,在純技術之上,因為綜合了多聲部織體、複雜的節奏節拍、力度、速度的要求,這本教材是六本中難度最大的,適合較高程度者練習。
三、編排特點比較 1.循序性。 作為教材,總是針對一定的目的而安排內容。如針對某一個或某一些技術安排大量、多樣的練習,也可能針對大範圍的技術類別安排豐富、全面的手指練習,這就要根據作者不同的想法和目的而不同。對於前者就可能存在一種教學和練習上的循序性。在這一點上,哈農和科托的作品較為突出。 哈農《鋼琴練指法》的目的是在初級程度上掌握多種技術的彈奏,因此它在整個教材技術的選擇和編排上遵照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五指練習開始,繼而是音階、琶音,最後是各種有一定困難的專門技術。科托的《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則是按照作者的理解對技術進行了分類,「通過一些有價值的技術模式,像體育訓練那樣進行鍛煉,而且只保留了一些對於全面技術發展必不可少的運動練習」 ②,在科托的訓練世界裡,由手指的獨立——拇指內轉——伸張——手腕技術,這整套彈奏技術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 2.單個技術訓練強度。 如果想集中、高強度地訓練某一種技術,那《鋼琴初級練習六十首》和《手指獨立練習》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在每個技術類型都有大量的預備練習。《手指獨立練習》更將相同的技術按不同的側重點分為不同系列,每個系列可練習條數少則5、6條,多則達到53條(如第一部分系列6)。 3.演奏要點。 關於演奏的要點的說明,科托的《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是做得最好的教材。它不僅在教材的前面標有"練習計劃",詳細說明練習此書的時間和步驟的安排;同時,在書中每一章節的練習都有具體的文字解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於對這套指法練習的學習和使用。另外哈農《鋼琴練指法》也有簡單的說明。 四、其他音樂要素比較 除了技術類型和結構安排以外,各種音樂要素在手指練習教材中也是重要的特徵。主要包括調性、聲部、節拍、節奏、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不同的訓練安排往往反映作者不同的訓練意圖和對訓練方法的理解,以上幾個主要的手指練習教材在這一方面就存在明顯的區別。各作品音樂要素的主要區別見下表。 表2 各作品音樂要素(為方便,以作者名取代作品名稱) 由上表可看出,在聲部訓練方面,只有哈農的《鋼琴練指法》,其他都有多聲部訓練。 節拍節奏方面,大多數都是以、為主,間或夾有或,只有勃拉姆斯的《五十一首練習》大量採用三拍子的節拍,而且節拍多樣。 調性方面也是如此,《五十一首練習》的調性是豐富多彩的、富於變化的,而其他的教材的練習則都是C大調。菲力普《指法獨立練習》是建立在一個連續小三度音級關係的和弦上,沒有明顯的調性特徵。 在力度、速度、表情的要求上,其餘練習為沒有要求或者有少量要求,而《五十一首練習》的要求是很全面的,這三方面的要求在一部分練習中全部得到體現。這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練習的全面性和作品的音樂性。 總體來說,各個教材均有幾類音樂要素的要求,其中施密特的《五指練習》最單純,只有一種多聲部訓練要求,而且也只是一個單音或雙音的保留音。而《五十一首練習》則是音樂要素要求最複雜的練習。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比較,這六本手指練習教材各自的技術類型、訓練特點,及作為教材的適用性都逐漸清晰起來,它們各具特點,或技術全面、或簡單易學、或代表性強、或全面系統,這些也體現了編者們不同的理解、要求和思路。但也都不是能「一書百用」的萬能教材,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加深了解、擇時而用、擇良而用。
注釋: ①〔法〕哈農,《鋼琴練指法》,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②〔法〕科托著,洪士 譯,《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 參考文獻: 1.趙曉生著,《鋼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 2.應詩真著,《鋼琴教學法》,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 3.葛德月著,《朱工一鋼琴教學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 4.〔英〕保羅o霍爾姆斯著,王婉容譯,《勃拉姆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5.〔蘇〕涅高茲著,汪啟璋、吳佩華譯,《論鋼琴表演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 6.〔日〕集體著,邵義強譯,《最新鋼琴講座》,台灣全音樂譜出版社。 7.〔日〕門馬直美,《勃拉姆斯的探討--身為鋼琴教師的勃拉姆斯》,陳致平譯,台灣《全音音樂文摘》,1973年第1期,第75頁。8.〔美〕 Patricia Fallows-hammond編注,馮丹、姚純青譯,《鋼琴藝術三百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9.《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3,London,1980年。如果是初學鋼琴,可以先練哈農,到了差不多哈農後半階段,覺得特別無聊了可以上Pischna,每條不長,也有助於記調性,沒有哈農那麼枯燥。
哈農一整本全部啃完(確認是正確方法過完的情況下),照說你的車爾尼也差不多怎麼也得到299,740了吧,740中途可以試著穿插莫什科夫斯基講道理,初學不一定要進行專門的手指練習,尤其是小孩子,很多小孩子在最初的幾年是根本沒有專門的手指練習,後來逐漸才添加。如果你把手指練習開始的太早,很容易練不好。像pischna我覺得初學者認譜都困難。。而哈農前半部分,呃,我估計你練著練著就在想中飯吃啥了,後半部分,什麼連續三度,八度,震音也不是初學者一下練的好的。不如把音階琶音什麼的練好,包括加上音樂表情強弱變化練好。到了比較中高級階段,推薦brahms的51首練習曲,非常好,但沒什麼人用好像,不僅對手指,對節奏訓練也很好,擴張手指很有用。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所謂手指練習上,很容易陷進去還以為自己彈得很爽,實際上一彈曲子根本沒有想像的效果。當然,對於長時間不練琴需要恢復或者手沒力氣的人可以適當訓練。
如果初學,建議從哈農開始,彈完一遍,繼續重頭彈節奏
推薦閱讀:
※拜厄,哈農,車爾尼對比《鋼琴基礎教程》和《鋼琴考級指導基本技術練習》中西教學,孰優孰劣?
※如何才能在本地找到一位好的鋼琴老師?
※怎樣做一個很會教學生的鋼琴老師?
※如果想靠鋼琴混口飯吃,至少要達到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