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的秋風記如何理解?
如題
謝邀,先佔個坑,也表示一下看到邀請啦,這周略忙,周六回復。
好的,周六到了,我來填坑了。
《秋風記》很短,與太宰其他篇目沒有什麼不同的是,本篇依舊圍繞是否因為自認為與世界格格不入而放棄生命。
太宰筆下的人物就是自己,也是戰後的日本人的集合體。顯然,他的描寫是誇張的,直述死亡。好像說要不要一起自殺這個問題就和要不要去一起旅行一樣輕鬆。
人生本就是一場旅行,他認為自己上錯了路,或是在剛上路是就看完了最真實的風景。他想放棄這段旅程,可沒這麼簡單。這次旅程是無法退票的。他筆下的人物十分孤獨,只有極個別也在他人心中看來是「異類的人,能與之作伴,而都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而來。就像《人間失格》中所說,葉藏是一個如神一般純潔的好孩子。為什麼一個墮落到總想輕生的人是好孩子?因為太宰的視角是世間無錯,那麼活的純粹一點的人就會顯得格格不入了。《秋風記》討論的仍是這個問題。是他這一生的一個小小片段。。
太宰的文風在這篇短篇里沒有不同,寫景柔美,這也是所謂「和風」的特點。時而迷離。時而直白。在對自己想探討的問題,毫不避諱,一針見血。比如三人在說世間沒用的東西,說壞了的燈泡,說無法照相的相機,隨後直接說「我」。就是因為他鋪設迷霧,又突然讓迷霧散去,暴露真實,再合上迷霧的風格。讓太宰的文章既有朦朧美,又能直擊心靈,產生震撼。
不知道題主問這個是要探討什麼問題。所以僅憑著感覺進行答覆。希望我的文字能對你有稍微一點的幫助。
你們都不想死,只是厭倦了生活。你嘴裡一直念叨著尋死,卻多次在死亡面前退卻。在k車禍的時候,你像瘋了一般地狂怒、大哭。而k的嘴裡,也是念叨著:好疼,好疼。似乎是理解了人生,似乎是看遍了風景。茫然四顧,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但那也並不是尋死的理由。學會慰藉,學會祈禱,學會挂念。
你送k一枚鑲著水仙花的青銅戒指,k將她滿三歲的女兒相片作為回禮。
這倆答案我都不喜歡,問題是:「太宰治的秋風記如何理解?」
而非 「太宰治的《秋風記》如何讀?/太宰治《秋風記》讀後感
決定這兩天憋出來個答案,感覺知乎答案質量太參差不齊了。很氣
--------------------------------------
我不同意呂東東答案,理查德·耶茨愛談美國式小人物/可憐蟲,筆下的人生活艱難思想困頓(因為絕少有教育的思索,所以會為心靈思想而感到苦楚,這樣的人物比比皆是,生活中也有跡可循。
然而太宰治卻絕不相同,筆下的人往往都是(酒痴)作家(而且是很特立獨行的,襯出的是太宰治自己的靈魂),生活的困頓姑可以接受(特別是戰後時期的太宰的作品),太宰治筆下作家因常常提到「雜質社」「稿費」等,幾乎不會因生活物質艱難而感到尋死的痛苦,其更多是沉浸在一種由自身而發的痛苦之感上。從人設上和主人公視角上,太宰治和理查德·耶茨就有明顯的不同。
《秋風記》的我與k就有更深的體現,最後的十字架一樣輪迴的經歷,更不是理查德·耶茨能或者有類似的生活經歷可以寫出來的。
過兩天把「太宰治的秋風記如何理解?"這個問題認真回答一下,特別是我與k
想死 又不想死
我是這麼理解的:1、太宰治是個極其討厭自己的人。2、《秋風記》中的「我」和「K」都代表了太宰治自己。
我猜你一定沒看過理查德耶茨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太宰治的《斜陽》?
※是什麼導致了太宰治一生不幸?
※太宰治和安妮寶貝有什麼相同以及不同?
※太宰治和魯迅對比?
※《人間失格》中的「失格」,究竟失去的是什麼資格,是否是自私,虛偽,討好,欺瞞的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