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張璁?

激起明史熱的名著《明朝那些事兒》中充滿對張璁的負面言論,如

「張先生青年時代本來就有心理陰影,中年時又被無數人亂腳踩踏,在極度的壓力和恐懼之下,他的心理終於被徹底扭曲。一個也不放過,一個也不饒恕。這就是張璁的座右銘。於是張先生就此開始了他的鬥爭生涯,但凡是不服他的,不聽他的,不伺候他的,他統統給予了相同的待遇——惡整。不是讓你穿小鞋,就是找機會罷你的官,不把你搞得半死不活絕不罷休。」

但是許多史料包括民間故事之中,對張璁的評價頗為正面。請問如何評價這位首輔?


《明史·張璁傳》:剛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時進讜言。」「他若清勛戚莊田,罷天下鎮守內臣,先後殆盡,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惡贓吏,一時苞苴路絕。[10]

《國朝典故》:孚敬剛明峻潔,一心奉公,慷慨任事,不避嫌怨。果於自用,休休之量,是其所短。上親按其古謚法,以其危身奉上,特謚曰文忠,眷顧之厚,終始不替雲。[11]

《歧海瑣談》:剛明峻潔,一心為公,慷慨紀事,不避嫌怨。[12]

《中國通史》:張璁「始終清廉自守,博學明辨,而勇於革新,可謂嘉靖朝難得的賢相,也是明代一少有的閣臣。[13]

《昭代典則》:張孚敬奏革各省鎮守內臣及清勘皇親莊田,土官得行其志,黎庶得安其寢,天下鼓舞若更生,其功萬世不可泯也。[14]

《明史·張璁傳》

引文:性狠愎、報復相尋、不護善類。[15]

《國史傳》:以是搢紳之士,嫉之如仇。然其剛明峻潔,一心奉公,慷慨任事,不避嫌怨。其掌都察院,不終歲而一時風紀肅清,積弊頓改。在內閣,自以受上特知,知無不言。密謀廟議,既同事諸臣,多不與聞者。至於清勛戚莊田,罷鎮守內官,百吏奉法,苞苴路絕,海內治矣。至其持議守正,雖嚴諭屢下,陳辭益剴切不撓。上察其誠,久久益敬信之,常以元輔羅山呼之而不名。[16]

《編年信史》:「張永嘉(張璁)相業俊偉掀揭,本朝首推。即如鎮守內臣,自景泰初設至今,五慮百餘年,雖孝宗之仁聖,李(東陽)、謝(遷)之專久,未聞匡救者,而永嘉力能回天,以除大患,有再造宇宙之功雲。」[17]

《明經世文編》:「永嘉(張璁)功在社稷,莫大於是。」


謝邀。

該答案頗為主觀,僅供參考

有評論對於張璁評價這麼低也是蠻意外的,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我也看了,他對於張璁有些黑過頭,當他是不學無術、投機鑽營的人,楊一清的納罪案現在看起來的確是疑點頗多,但張璁也不只是一個只懂得熱衷權力鬥爭排除異己痛下狠手的人。

張璁對於明代內閣是有貢獻的。

明史上說嘉靖:「朝位班次,具列六部之上」始於張璁。

明初,朱元璋廢了宰相,從朱棣起,內閣是明朝的行政中樞,但算起來內閣只能算是五品衙門,並沒有前代宰相的實際權力。朱棣命解縉等七人進入文淵閣充當顧問,但解縉的品秩是六品還是七品我不太記得了。仁、宣宗時期,三楊內閣大學士突飛猛進,官至從一品的少傅、少保、太子太師;但是呢,六部尚書夏元吉等人也有這樣的位置,也就是說,朝位上算,尚書還是在內閣大學士之前。英宗即位後,三楊終於憑公孤比六部尚書要高了,但三楊之後的閣臣哪怕是品級相當,也是列在六部尚書以後的。

張璁對於明世宗曾經有「繼統不繼嗣」的支持,明世宗對於張璁的提拔是不遺餘力的,張璁後被加封為少傅兼太子太傅,桂萼為太子太保,後也成了少保兼太子太傅,這倆人的班次名正言順的就排在三部尚書的前面了,從張璁開始,之後入閣的夏言、嚴嵩等人,也名正言順的列於六部尚書之前。內閣地位就大大提高了,尤其是首輔的地位,權力已經接近前朝的宰相,之後的繼任者夏言、嚴嵩、高拱、張居正都有被其澤。

民間對於張璁的歷史評價高,也是在於他出任首輔,內閣地位空前提高以後,的確是做了改革:

改革人才選拔制度,選拔官員要看中能力,不要資格;每年令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管,按「八計」對地方官進行考核,然後上報吏部查實。明書里對此的記載是:「孚敬復請慎選歲薦諸生,與進士舉子三途並用」、明史記載:「持身特廉,痛惡臟吏,一時苞苴路絕」。持身應該說的是張璁在連接方面做的還行,不濫用自己親眷,唯一一個提拔的自己的外甥。

著手整治宦官,嘉靖年間,宦官總數有二十多萬,文官集團簡直不堪一提,宦官不僅把手伸到了軍政,還有自己的政治網路。大禮儀之爭後,張璁就開始對宦官下手了,在全國範圍內清查貪污舞弊,一旦核實,立刻處理,同時大規模的裁員,把一大批宦官踢出去;

另外:張璁著手解決仁宗時期開始的土地兼并,嘉靖時期,天下一半的土地是皇莊,皇莊是免稅的,對於皇帝而言,相當於一半的土地是不需要上交財政收入。如果財政虧空,只能提高賦稅了。張璁入閣以後,清查了京畿勛戚田莊500多出,大概5W多頃;他所推行的一條編的賦役制度,高拱在任首付的時候也在江南地區大力推廣了,張居正改革的時候直接把這條制度定名為「一條鞭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我們看歷史的時候,是會不自覺的代入到統治者的角度去看的,而且是歷史高度的統治者;後朝看前朝的事總能歸納出一二三四五六這樣的切點。但對於生在此山中的前朝人,是看不到這麼多的,王安石變法歷史書的評價是正面的,但當時的老百姓對於此的評價呢?還編了歌謠和童謠來擠兌他說出了一個壞宰相,蒙蔽了皇帝。張璁查處貪污腐敗卻以身作則,不結交宦官,不提拔親眷,那至少民眾看來便是好的;每年巡按的習慣不是明朝特有,換個名字難道就認不出來了?只不過查處腐敗這四字,一直都是得民心的好方法。


摘錄以前的一段文字:

這個人在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中曾經粉墨登場,不過卻是一個典型的反面人物。

在明月的筆下,這個人就是一個典型的心胸狹隘的小人,一個頗具小聰明的投機者,最終被一個頗具正義感的「俠客」趕走了,灰溜溜的溜出了朝堂,回到了他應該去的地方。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這是一個從小就志向遠大的人,大到什麼程度?本朝太祖都要借他的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這是一個歷經無數坎坷的人,坎坷到什麼程度?從24歲到47歲之間,連續七次參加科考都名落孫山。在第六次落第後,雖然中途想過要放棄走這條路,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終於在第八次參考時成功。

這是一個在進入體制內之前就已經有頗多著作的學者(主攻方向就是禮學),一個頗為偏激的思想家。

這個人在自己僅僅是一個官場實習生的時候就敢與首輔乃至整個帝國的官場相抗衡,差點被當街「撲殺」,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判斷和立場毫不動搖。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投機」。

這個人從一個實習生到成為一品大員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這個人始終都很窮,即便是做了一品大員進入內閣甚至做了內閣首輔之後依然如此。

這個人執拗、頑固、專權、霸道,幾乎誰的情面也不給——即便是皇帝。帝國首輔的尊嚴實際上就是從他這裡才真正開始確立的。

這個人是張居正的偶像。

這個人敢於與帝國最厲害的三大利益集團相抗衡,他們是皇帝及其親族、文官團體、宦官和勛戚貴族。可以說整個帝國所有的惡人、惡法都成了他的敵人。他毫無畏懼,戰而勝之,幾千年來能做成這件事的幾乎只有他一個,令他的政敵們瞠目結舌。

這個人輔政的七年之內,四起四落。

這個人被一個猜忌成性、聰明刻薄的皇帝所尊敬,面對他從來不直呼其名。

這個人在自己的每一個職位上幾乎都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但實際上,他用來履行職責的時間只佔他30%的精力,剩下70%的精力都用來扯皮。

對這個人,一開始9/10的人都反對他,都憎恨他;等到他執政之後,一半的人反對他一半的人贊同他;等他死後,9/10的人都讚揚他,都懷念他,包括他的那些政敵。

這個人就是張璁。

-------------------------------------------------------------------------------------------------

大家似乎對這個人挺感興趣的,再隨便聊兩句。

官場中人都知道「做官以不得罪巨室為先」,但張偏偏反其道行之,得罪權臣楊廷和,得罪整個文官團體,得罪整個宦官團體,甚至得罪皇帝和藩王,幾乎將帝國巨室得罪了個遍;朱元璋明確告誡後代子孫不設宰相,但張卻將首輔的尊嚴和權威重新樹立了起來。

為什麼只有他能做到?要知道猜忌成性的皇帝並非百分百支持他。

政策得當是一方面,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這個人的私德太過純粹,純粹到了令皇帝感動,令其他官員懷疑人生的地步。

曾跟一個朋友開玩笑,「一個在京城呆了好幾年的總理、副總理級別的官員,今天被罷官,晚上收拾行李,第二天快遞都不用,背個包就踏上了歸途,就跟剛到北京的北漂回家似的。」

做人、做官做到這個份上,跟他計較還有什麼意思?

對政治家來說,私德就是變相的權力。

張居正也試著學他,其他方面都挺像,就是無法像他一樣控制感官欲樂,無法像他一樣無欲而剛,死後被人詬病,也引發了小皇帝的道德幻滅感。

王安石也很「剛」,也很「潔」,也很執拗,但見事不明,與他相比,政策效果都走向了反面,本欲利民反而害民。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缺點。


如果說張居正是改革的烈火,那張璁老前輩就是改革的火種。 張璁(1475~1539),浙江省溫州府永嘉縣(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普門村)人。字秉用,號羅峰。嘉靖十年(1531),經明世宗賜名孚敬,字茂恭。溫州人尊稱他為張閣老。年僅14歲的世宗即皇帝位後第六天,即詔議其生父為皇考,並迎其母來京。卻遭到首輔楊廷和和內閣一班老臣的反對,他們議定世宗應該認孝宗為皇考,稱生父為皇叔父。世宗不同意,認為這是割裂親情、違悖常理的事。實質上表現了權臣和年輕皇帝的權力之爭。於是一場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開始。張璁博學多才,熟諳史事,精於禮學,自中進士後分發禮部觀政,他深感楊廷和等議禮的錯誤,便奮不顧身,投入戰鬥。嘉靖元年(1522)七月一日奏上《議大禮疏》,高舉「孝」和「尊親」的儒家大旗,對楊廷和等議論進行批駁,理直氣壯,振振有辭,世宗大喜說:「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明史.張璁傳》)當時楊一清居家見張璁疏說:「張生此議,聖人復起,不能易也。」(《明史.楊一清傳》)王守仁也「心喜其說」(《與霍兀崖(韜)書》)《國史傳》評論:張璁此論「出所真見,非以阿世」。由此可見張璁是以禮學的真諦戰勝楊廷和等老臣的頑固守舊歪理,因而取得世宗的信服和重用,官職隨之步步升遷直至內閣首輔。而那些失敗者在怨恨下不斷攻擊張璁什麼迎合帝心,投其所好,以求干進,等等誣衊之詞,不一而足。

其實即使有迎合,也不奇怪,主要的還是看他以後的政績,是不是為國為民謀利益。唐太宗殺兄弟建成、元吉,逼父高祖讓位,可謂大逆不道,但他即位後,創造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人民還是擁護他,歌頌他。張璁入閣掌權後,進行了一系列弊政改革,如清查勛戚莊田;罷天下鎮守太監;懲辦贓吏,一時賄賂路絕,等等。後因更祀典,漸失世宗眷寵,為夏言所排。嘉靖十四年(1535)辭職,四年後病死於家,一生善始善終。 —————————————————張老前輩少時便素有大志,十三歲題詩云:「肯使天下蒼生苦炎熱」。又如寫詩指責當道諸公云:「山中定掃豺狼道,天下誰當虎豹關」等。做官後仍心系蒼生,在其諸項改革中以及其詩稿里充滿憂國憂民的思想。 張璁在嘉靖九年(1530),請行編審徭役,即是一條編(鞭)法的前身,它是繼唐後期推行兩稅法之後又一次重大的賦稅制度的改革。編審徭役是桂萼於嘉靖九年十月提出,嘉靖十年正月他回歸,即卒於家。當時首輔為張璁,贊同桂萼的建議。同年三月,御史傅漢臣據編審徭役提出一條編(鞭)。這種簡化稅制的新法,給人民帶來了許多好處,由於當時朝野許多官豪的強烈反對,只是在江西贛南等少數地區試行。《明史.食貨志》說:「嘉靖間,數行數止,至萬曆九年乃盡行之。」萬曆九年(1581)正是張居正實施全國耕地丈量,整理全國賦稅最後進行統計的時候,次年張居正溘然逝世。

宦官干政是明代的一大禍患。嘉靖六年(1527)十月,張璁徵得世宗贊同對宦官干政進行了改革,將天下鎮守太監盡行罷撤,使明代這一為害100多年的大弊政,在嘉靖朝基本上得到消除。張璁在任用官吏方面,主張推舉「廉能愛民者」,不受資歷限制。嘉靖九年(1530),他在《論用人》疏上說:「近該北直隸巡撫官奏,欲盡將進士、舉人選補此地方州縣正官,臣思之心有未安。」張璁認為:「凡州縣官無分進士、舉人、監生、吏員,但有廉能愛民者,許一體推舉擢用,庶在位者各有所奮發,而百姓蒙澤也。」


張聰有名到當今太祖第一首詩就抄他的。


能力如張居正,操守過張居正,業績不如張居正


《明史》:功在社稷,莫大於是。


我覺得誰來一個張居正跟張璁的對比應該會很有意思


一個不完美的人,卻是一個飽滿的人物,我喜歡他。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胡宗憲?
當年明月在寫完《明朝那些事兒》後為何就銷聲匿跡了?
朱棣定都北京後,為什麼還要保留南京的六部等機構?
彈劾有什麼用?為什麼被彈劾後有的人被搞翻了,有的人毫髮無傷?
如何理解所謂「鄭和的遠征並沒有深厚的中國政治文化基礎」這句話?

TAG:明朝 | 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朝歷史 | 明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