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是怎麼產生的?

人的腸道內有多種必要的細菌,我想問問這些細菌是如何定居人的腸道的?

要知道新生嬰兒體內應該是無菌的吧?

對於草食動物貌似是幼崽食父母的糞便得到的相應益生菌。(重口,敏感人士勿怪)

附加問題:如果成人長時間靠打點滴維持生命,腸道細菌會不會都餓死了?


Dr. Ruth Ley在兒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就開始詳細記錄小朋友腸道菌群的變化,發現在小孩子在剛生下來20min的時候,排泄物里並沒有檢測到微生物。說明在母親體內的時候胎兒是處於無菌狀態。在分娩過程中,母親的陰道微生物群落會接種到嬰兒體內。如果開始母乳餵養,乳房和乳汁的微生物也會接種到嬰兒腸道內。還有皮膚上的微生物也會通過接觸傳給baby。很快嬰兒的第二次排便就已經發現了這種混合的細菌群落。

嬰兒體內的細菌群落會慢慢穩定下來,但是如果期間有生病,用藥的記錄,這種記錄也會同步的反映在嬰兒腸道微生物種群的急劇變化中。當嬰兒開始和外界接觸,細菌群落也會有微調。這種群落和大人腸道細菌有明顯不同。

最劇烈的變化發生在小baby長大,可以吃table food,就是從添加輔食開始,到和大人一起吃飯,此時幼兒腸道細菌群落迅速變化,很快就和大人腸道細菌種類非常相似了。

以上源自Dr. Ruth Ley幾年前的報告。詳細文獻和具體數據還是請自行搜索,本文不是最精確的表達。話說她為了這些數據,從小孩剛生下來就一直採集糞便樣品到小孩快六歲,期間仔細記錄進食,生病,用藥情況,真是太拼了。


嬰兒的腸道菌群主要來自母親的腸道和陰道。其出生後,周圍環境的細菌(包括醫生、護士和各種接觸物)也會成為嬰兒腸道菌群的一部分。

第一階段:主要是兼性厭氧菌,主要包括腸桿菌、腸球菌、乳酸菌、鏈球菌。它們在嬰兒剛出生的幾天內就已經定植了,並消耗腸道中的氧氣,為其他厭氧菌的定植提供無氧環境。

第二階段:當腸道的厭氧環境形成後,嚴格厭氧菌就開始定植,它們主要包括:擬桿菌、雙歧桿菌、梭桿菌、梭菌、

第三階段:在嬰兒逐漸添加輔食(含不同益生元的食物)後,腸道菌群會慢慢成熟。

剖腹產的孩子的腸道菌群的豐富度要少很多,雙歧桿菌、乳酸菌、擬桿菌的數量都要少一些。

多接觸其他動物可以增加腸道菌群的種類,對健康有積極作用。

那些腸道菌群發育不良的孩子,就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過敏癥狀。很多情況下,是他們的母親就存在腸道失調的問題,導致孩子沒能得到正確的接種。過敏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基因的問題,而是腸道失調的問題。

以往認為新生兒的體內是無菌的,但更新的研究發現,嬰兒可能在未出生前就已經接種了腸道細菌。http://www.nytimes.com/2013/08/29/science/human-microbiome-may-be-seeded-before-birth.html

回答題主的附加問題:沒有一種抗生素對所有細菌都有效,況且腸道中的細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的,抗生素也沒那麼容易把細菌給完全根除。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落失調,但要將細菌全部殺滅,是不可能的。一些機會致病菌可能會乘機大量繁殖,導致宿主產生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謝謝@Twilight Lee,我理解錯了題主的意思。題主的問題是:病人靠營養點滴,腸道細菌是否會餓死?

回答:不會。1、人體小腸中不斷有脫落的上皮細胞,裡面有細菌所能利用的能源物質。2、有些細菌在飢餓狀態下會進入休眠。3、有些細菌能分泌一些毒素,破壞宿主的一些組織,從中獲取能源物質。

你的腸道細菌菌落數目超過1000萬億個,你人體的細胞數量也才約100萬億個,想餓死它們,太難了。我們和它們是共生關係,在它們被餓死之前,你就已經因亂七八糟的疾病入土了。


一般認為新生兒腸道沒有微生物。但是出生後不久在經歷產道以後就會有,第一批「益生菌」主要就是來自母親(產道和母乳)。當然隨著長大和飲食結構變化,腸道細菌種類、比例也會變化。短期內調整飲食結構也可以改變腸道菌群結構。

簡單說腸道所有菌都是我們「吃進去的」;而進入人體後什麼可以在什麼位置定植,那就取決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微環境和飲食結構了。


就沒人覺得「內」字怪怪的嗎?


除了分娩哺乳進食之外,父母本能地親吻幼子,嬰幼兒本能地亂摸然後吸吮手指,家庭中的寵物本能地舔舐小主人,這些行為都是體內微生物環境與我們共同進化一路走來的證據。


母親的饋贈啊哈哈!我們都從媽媽肚子里鑽出來呢。

如果想問腸道菌群的起源,那這個月science新發表文章,發現人類的腸道菌群可以追溯到人類起源之前:比如某種人類腸道的細菌,大猩猩里也有,孫猴子也有哈。

人類和細菌共生,腸道菌群隨著我們一起,共同進化,甚至人群中,物種間傳播。


兩個途徑:一是經口入,另一個是經肛門進入

靠打點滴維持生命,腸道菌群失衡嚴重

長期只靠營養液維持(不建議):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免疫力低下。臨床上應該不會超過3個月。

正常進食後會腹瀉,進食建議糊狀食物。

雙歧桿菌分布在胃腸的數量隨年齡階段的增長而減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營養兒,嬰兒出生後2~3天腸道內即出現雙歧桿菌,5日後達最高峰並占絕對優勢,在腸道內菌叢中佔99%。

關於雙歧桿菌:闌尾與雙歧桿菌有一定聯繫


出招賢榜招的


推薦閱讀:

腦死亡後用機器維持呼吸心跳,那麼身體會腐爛嗎?
如何看待「上火」這種情況?真的用西醫的角度解釋不了嗎?
為什麼鹽吃多了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為什麼有時候趴桌子睡覺起來之後會胃脹氣?
大腸里的糞便有沒有可能因為咳嗽等原因從嘴裡出來?

TAG:醫學 | 益生菌 | 微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