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自由意志(Free Will)是怎樣的體驗?

比如相信 determinsim 並認為其和自由意志不 compatible。或者不相信 determinsim,但同時不認為自由意志可以在 indeterminism 的框架下實現....

總之,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哲學家是如何生活的?實踐中的倫理觀是否會被改變?他們是否會把哲學上的理論內化到生活實踐當中?


你問的是哲學家,但是找了一群哲學生來回答,以至於我不知道我是否有回答的資質。。

這個問題太大,N篇論文都拿不下這個命題。。所以我單純提過一種比較賣萌的辯護策略,看看就好。。

當我們談自由意志的時候,我們需要首先分析我們是否陷入了一種語言遊戲中。

簡而言之,我們的自由所屬是否是我們建立意向性系統中透過自然語言局限所描述出來的一個「懸設」。意向性系統和日常語言系統是我們人造的一類規則化關係。

假設一個例子:如果在很早以前,我們的語言系統還不具備敘事的能力,我們所認知的人情關係是單純的共性表達--諸如我們有著共同經歷,共同狩獵過,共同出生入死,於是我們在這種交互關係中確立一種價值尺度,儲備在我們本能語中(我們先拋開認知科學中心理語是否存在的問題,我們單純聊一個例子),但是我們無法描述和迭代我們的社會關係,我們無法將我們認同的價值尺度加入到社會性敘事中。如果這個時候有個瘋子先知,強行給我們植入了我們這樣一套交互範式,我們用某種最極端的功利主義思維來描述人情共同體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一切交互關係歸因到一個範式中,那就是」利益「,於是乎,交互關係中我們無法把控的社會關係似乎就可以被言說,我們似乎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產生認同。並且我們在這個交互基礎上,我們同樣可以利用」利益論「來確立我們互相之間的差序,關係,甚至於還可以建立社會契約,最後還形成社團,形成政治體系,形成憲法,也可以形成我們一切的價值實踐。

我們甚至以這種混雜的方式建立了某種世界觀,比如說,我們認為熱傳遞是因為傳熱物體間的」利益消費「所帶來的,而這種消費的表徵就是」溫度差「,那麼我們將溫度差通過我們」利益論「的日常語言體系言說出來,那顯然傳熱溫度之間就是具備」主體性「的。

-----這一群人我們姑且叫做人類B。

但是我們畢竟不是人類B,這種強功利主義在產生在人類很後面的文明形成中,也從來沒有真正佔據過主流,在現代文明價值尺度系統中,這種思維更是被摒棄的。我們拋開價值之爭,我們的實證思維中絕對不會認為一個物體具備主體性,但是在人類B的體系中,認為人類具備自由意志的人士,必然也認為同樣擁有主體性的物體邏輯上也具備一定的自由意志,這是日常語言系統交給我們的。

於是說,我們可以這樣假設兩個概念:

1,物理關係。我們假設我們人類的實證標準是可靠的,我們可以通過物理視角的觀察去保證觀察的準確性,再由我們的觀察經驗來創造概念。至少說我們任何一個可被言說的經驗現象都可以被拆解成經驗觀察和伴隨的概念系統中的邏輯性判斷。

2,日常語言系統中的關係。

於是說,我們假設自由A:在物理關係中可以尋得一種現象,並且歸攏到概念系統之下後產生的判斷,可以界定我們的」自由「。

自由B:我們在日常系統中某些行為,在缺乏物理認知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界定為自由感。

如果,我們兩類自由都是指向經驗中可以理解的行為的話,兩者在我們的意向性世界中很可能都是成立的。正如同我們及時不接受營養學指導飲食習慣,我們也可能形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以某種非常玄的理由來組合這些理論。當然,後者準確率不會很高且顯得粗陋。。退一萬步,我們甚至連」合理「的飲食習慣的定義都是極度主觀的,如果營養學叫你完全丟開你喜愛的食物或者烹飪方式,在你的價值系統中依然會產生消極的判斷,你也不會認為它是合理的。。於是說,我們言說的自由很可能根本不需要一個客觀標準去界定,我們就可以產生所謂的」自由感「,於是在這種共識系統的敘事下,我們似乎都是自由的。

如果,兩者都指涉在經驗世界無法實存的某種對象,某個對象A他在觀察語言中是某種可以界定為「自由A」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界定這樣一個時間段,無論是對象A還是自由A我們根本無法在我們日常語言系統中想像出來,那麼我們指涉的這個經驗對象是有意義的嗎?也許是有意義的,當談,更可能的狀況是它根本就劣化成我們日常語言系統所自帶的各個對象的拼湊。。

於是乎,我們就成功地甩鍋給了日常語言系統,這樣的話,這套系統同時存在,以至於我們並不會產生任何的倫理矛盾,因為我們強行將倫理價值的來源交給了語言系統自身在實踐過程的迭代中產生的觀念分化,這種觀念分化產生了我們道德直覺。。我將這種辯護策略叫做「人類甩鍋主義」。。。。

或者我們可以更徹底一點,實踐理論中,無論是我們依從「人在自然性基礎的絕對展開」,「懸設一個意志自由以至於我們在實踐中能夠獲得道德義務關係,於是在無條件律令下展開普遍的道德規則。」於是乎,我們就可以在保留原有日常語言系統的情況下,來進行純粹倫理價值的探討,這個倫理價值是由分析性的規範推到而來,於本身而不是在公共敘事中被言說出來的「人本性",這類處理辦法的原有,是我們無法神經元運動的理論語言來做我們早已習慣的積極修辭,或者說元語言系統並不是我們大腦能夠直接在語言習慣內駕馭的。。

於是乎,我們在做自由意志的判斷之時,我們只不過是在探討某種語言習得過程中所帶來實踐直覺,當然這個直覺可能並不在我們的邏輯系統範疇內,也不需要我們引入理性原則來確保其持存。或者說,我們由此引入兩個概念來描述這種狀況:

1,真實性關係。我們假設我們可以用最消極的修辭和最符合語言分析原則,甚至不需要假定指涉對象實存的某種言說方式來確立的社會關係系統。比如通過人類學語言或者社會學的界定。

2,想像性關係,我們通過日常語言系統確立的社會關係系統。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處於一個想像性的真實關係之中,我們明確能夠獲知的真實性關係是通過想像性關係所表現出來的,而想像性關係很大程度建構了我們對於真實性關係的理解。諸如血緣共同體,我們的血緣認同首先來自於我們共同經歷和表觀共性來確立的真實性關係,但是我們卻是通過想像某種傳承來保證這種意識認同,同時這種意識認同還帶入到我們的部族管理中去,正如同在人類學的蘇松爾遺迹中,我明確見到了靠著血緣家族的等級差序來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我們甚至還可以給某些動物進行想像性交流,甚至以此隱喻認為其具備某種靈性。

那麼,在我們這樣的甩鍋過程中,我們的辯護策略實質上是將實踐哲學系統變成了一種解釋系統,而解釋系統是針對我們日常語言系統確立的人造有序世界這類敘事系統而來的,而敘事系統的特點是可以確立我們無法澄清的關係概念,同時還具備某種擬劇性和真實感。以此去將我們所經歷的事態或者現象還原到了抽象語言範式中,更是將我們產生的價值尺度還原到交互規則中形成的想像性規範上。但是我們同樣保留著某類倫理價值,用於引入我們的規範系統,而這種倫理價值用於我們反思性地思考我們的社會關係現狀,正如同我們將分配正義設為我們現有互助主義政治體系的邏輯前提一樣。。

那麼,我們顯然不用引入自由意志或者決定論來保證某些實踐成立的前提,更不會成為某種實踐依託的前設準則,因為我們的解釋系統同時可以表述成我們由於某種外來結構凝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來進行我們的自由思考,或者說我們的自由思考整合到了我們所處的外來結構中,無論這種外來結構叫做符號界,經驗世界還是話語。但我們可以用倫理價值的方式去引入它;我們甚至不需要過分去辯護人類的主體性,我們甚至可以再指涉「自我」(ego)這個概念的時候壓根不通過假設其實存來描述它(比如我們可以用marion的eros來通過表述某種非思的自我觀),實踐中我們依然可以很好地以認知到」日常語言系統的人為性和意向性系統的想像性規整「這個前提的狀況下去很好地實踐日常語言系統。。

於是說,這是個被凝定的語言遊戲,以至於我們不會劃向深淵。。

最後,謝邀。。。


我自認為自己是屬於「不相信」自由意志的,但是我感覺對於自己的生活幾乎沒有造成影響。

當你將一個棒球扔向一個機器人時,機器人一個漂亮的側身躲開了這個棒球。這時,我將其描述為「機器人躲開了棒球」是一個真實的描述嗎?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描述,因為他認為機器人只不過是通過眼睛部位的高速攝像機捕捉到了棒球的運動軌跡,將數據傳回CPU,經過對棒球運動軌跡的計算和分析,預測棒球未來的運動軌跡,再通過電路控制機械的身體移動,離開其預測的軌跡,而已。所以說,機器人此時並沒有「躲開」棒球,整個過程都是決定論的,是所謂「命中注定」的,而不是機器人通過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選擇」躲開棒球。

如果你也持相同的理由,認為機器人並沒有躲開棒球,那麼我認為當一個活生生的人躲開一個飛向他的棒球時,你也完全不能說「這個人躲開的棒球」。因為一個人躲開一個棒球的過程和一個機器人躲開一個棒球的過程,在本質上完全沒有區別。【註:對於前面這句話有疑問的,詳見本回答最後的更新內容】

那我們的日常語言全都錯了嗎?並沒有。人類的語言是通過「意向性」來描述一切和自己發生關係的對象的。當早上鬧鐘響了的時候,你可以說鬧鐘在「叫我起床」;當手機沒電了時,你可以說手機「餓了」。你會問,這不是比喻嘛?那是因為我故意舉的是家用電器這種極端的例子,你還能分辨出來這是比喻。當你和小貓小狗交流的時候,你確信對方有自由意志了嗎?怎麼卻完全把貓和狗當作有自由意志來對待了呢?

答案是,人類既可以用「意向性」的方法描述周邊的對象,也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描述客觀的、微觀的物理反應,兩種描述方法是兩個層面的語言,兩者完全不衝突。我知道我自己的大腦完全是一堆原子,並沒有自由意志;同時我也可以用日常語言描述我自己和其他人,不影響生活。

那又是為什麼兩者就不衝突了呢?因為我們周邊的對象,如果用物理的方法去描述,根本就並不存在。桌上那隻手機,它真的存在嗎?只不過它反射出的光、它邊緣部分的分子和你的手掌之間的電磁力對你手掌的細胞產生的壓力、以及味覺和聽覺等一系列感官刺激,讓你把組成手機的原子和旁邊空氣的原子區分開來,通過「手機」這個概念將其固定住,以便於描述它的屬性,便於做出預測。宏觀和微觀的描述方法都是對的,只有把兩個層次的搞混了,陷入語言遊戲,不相信自由意志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原回答分割線=================================

2015.08.04 更新

很多人在評論中對於我關於人類沒有自由意志的論證產生了疑問。各位,我可沒有在這個答案里去試圖論證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看看題目是什麼:

不相信自由意志(Free Will)是怎樣的體驗?

而我要論證的是:

不相信自由意志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整個論證過程中,不相信自由意志已經是題目的前提了。我是要論證如何在不相信自由意志的前提下,提出日常語言的相容性。那麼,「不相信自由意志」有很多種不相信的形式,我只是把目前物理主義的主流觀點(也是我的觀點)描述了一遍,然後去論證這個「不承認自由意志的觀點」和「日常語言」兩者的相容性,根本沒去論證這個觀點本身。我要是能完完整整地論證自由意志不存在,我還用坐在這裡么= =

注意我是怎麼描述的:

「機器人躲開了棒球」是一個真實的描述嗎?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描述

我舉的這個例子,是那些不相信自由意志,並且覺得這個觀點和日常語言不相容的人,我在此反駁他們的觀點,從而認為它們是相容的,而已。

所以,不要再讓我論證自由意志為什麼不存在了。就像有人問素食主義會不會對身體不好,我論證了素食主義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影響。結果你讓我論證為什麼要堅持素食主義?這我論證不了。


中世紀奉所謂阿維森納原則為圭臬的哲學家就有類似立場,比較有趣的是布拉班特的西格爾,他提出所謂「可被阻礙的原則」來解釋決定論與經驗不符的情況。

考完試詳談。


我就是個宿命論者,認為一切自由意志都是假象,都是自擼。但是,都知道擼沒有什麼卵用,大家不還是照樣擼得很起勁么?


有一本書就是專門講這個問題的,叫做《Living without Free Will 》,豆瓣鏈接Living without Free Will (豆瓣) 。作者認為即使沒有自由意志,我們的道德、價值等仍然可以存在。不過我還沒讀過這本書。

ps:如果lz說的「哲學家」就是指philosopher的話,那麼只要是研究哲學的人都算是philosopher,包括大多數哲學系的學生,在國外,並不是一定要成為很牛逼的專家才會被稱作是philosopher。


我認為「自由」不是一個肯定性的概念,而是一個否定性的概念。

也就是說,它不存在明確的所指。它的意義,僅僅是通過否定對立概念而存在的。

所以,自由實際上就是「非決定論」和「不是完全確定的」。這個意義上,不相信自由意志,其實就是否定「非決定論」和「不確定性」。這種情況下負負得正,其實說的就是「決定論」和「確定性」罷了。

不相信自由意志就等於相信決定論或確定性。具體是哪個,視情況而定。無論相信哪一個,都對生活沒什麼影響。因為思想本身,對生活就沒什麼影響。


不匿。切勿模仿。我至今也不清楚是我變態的內心讓我堅定地不相信自由意志還是不相信自由意志塑造我如此變態的內心。我從初二開始不相信自由意志。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不把人當「人」,而是一推有機物。

從五歲第一次親歷清明節開始就被死亡的恐懼折磨,反反覆復想像自己意志消亡,但總是安慰自己那是遙不可及的未來。自從發現人沒有自由意志,就覺得自己已經死了,或者從未活過,反而釋然了許多。從那時起,就不把自己當人,也不把其它大多數人當人了。

1,沒有了對集體的情感共鳴。經常被拉去看球賽,進球時身邊的人激動萬分,歡呼雀躍,我的內心卻沒有激起一絲波瀾。每當看到釣魚島問題,或網上外國人侮辱中國人,也沒有什麼義憤填膺感,民族情緒。說白了是不覺得自己是「人」,更別說是中國人。

2,看事情的角度脫離「人」化。分享三個典型吧:

我不認為《小時代》是爛片,一個能有效滿足觀眾對虛榮拜金夢的yy的並取得其目標受眾的認可的電影絕不是爛片。說它是爛片的人無非是兩個原因1,價值觀不同,認為陽春白雪的電影要比滿足基礎慾望的片子「高級」。2,表達自己已經脫離了這種低級「慾望」。而我認為人的慾望無高低之分,所以不覺得《小時代》或者a片比文藝青年推薦的高逼格電影「爛」。

從不贊成所有人都應該多看書。書有啟智的作用和開闊眼界的作用。智力和眼界經常成為人的包袱。看到而得不到則成為痛苦的源泉。

贊成統治階層適當的愚民,統治者享受獨裁帶來的本能滿足,民眾生活在營造出來的幸福中。個人認為人的快樂是終極目的。

3,道德淪喪。我幾乎沒有道德觀。個人認為道德是社會組織進化和生物本能的共同結果。一般人看到罪犯為金錢殺害無辜的人會斥責兇手。我看人殺人就如同普通人看太陽曬死了稻穀,不會認為是太陽的錯或是地球公轉軌道的錯,而是一種「自然現象」。我眼中大多數人都和太陽,稻穀,雨水等自然事物沒有區別,我不會因為你們的行為發自內心地譴責你們。

4,虛榮心削弱。大多數人打扮自己,或裝逼都是為了給他人留下某種印象好讓他人敬重自己。而對我來說他人不是人,我也不在乎他人對我的評價,就如同你們不會在乎蚊子偷窺你洗澡,也不會對著你家貓打扮。

5,能更加直視自己很多被世俗認為變態的慾望。這裡就不細說了。


因為我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選擇相信哪個的自由,所以除了正面談到這個問題時,基本上沒什麼感覺。


業力阿賴耶識-鏡像神經元儲存行為模式編碼 自由意志=視覺直觀-思維文化源頭 C=HF生命體意識-法的表達公式

爵士貓41 分鐘前

鏡像神經元與主體間性現象學(〔德〕 D.洛馬爾/文 陳 巍 /譯 丁峻/校)

鏡像神經元與主體間性現象學(〔德〕 D.洛馬爾/文 陳 巍 /譯 丁峻/校)

提要:來自神經科學最新研究發現的鏡像神經元在對現象學理論主體間性的解釋方面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G.Rizzolatti和V.Gallese通過對靈長類動物的實驗發現了一個位於大腦運動前區具有表徵其它動物視覺編碼的運動功能的神經元系統。這些鏡像神經元可以表徵與個體自身行為相似的動作圖式。這些研究可能會延伸到關於人類其他認知與情感功能的研究。我將會分析這一神經科學發現是如何被「轉譯」成現象學意義上我們自身經驗到的感知、情感和意志。

關鍵詞:鏡像神經元;主體間性;幻象

大約在70年前,胡塞爾將通向他人心靈的途徑確立為哲學問題。

但是當前關於如何通向他心的方法和途徑卻依舊像謎一樣困擾著我們。比如:我們如何知道他人具有與我們一樣的感知、理解力、情感和意志?有時我們是在用基本的且具有身體性的方式與他心進行著聯繫。例如,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關於他真實的疼痛經驗,我們可能會同情他,甚至是完全「感同身受」。

我們的同感具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結構,但這樣說無益於我們更精確地來描述我們所謂的同感。

舉例而言,如果某人跟我說,她在洗滌時不慎被碎玻璃割破手,我對此產生的同感肯定與諸如她向我表達她對過世親人的哀慟時產生的同感大相徑庭。我們可能會假設她的陳述勾起了我們自身關於碎玻璃割破手這種糟糕經驗的聯想或回憶,並且這些經驗將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浮現於我們的心靈之中。關於我們共情最典型的標誌之一就是如果聽到類似傾訴,我們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將疼痛感「聚焦於我的手上」。但是這一定位完全不同於她向我表達她對過世親人的哀慟時的呻吟聲在我們心靈中的定位:我們傾向於將這類對他人哀痛的同感定位於胸口或是咽喉部。儘管如此,我們的同感也不會像我們自己相應的自我感受那樣強烈。因此,關於我們的同感可能存在的一些結構,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具體來講,共情可能定位於一個(或多個)感覺區域及我們的身體中,但是仍比我們真實的情感稍弱些。

同情和同感的理論常常處於被質疑的危機之中,並成為其犧牲品。比如,有人可能這樣認為:我並不是這樣感覺的。或者說:在我看來,遵循感覺和同情是一種古老的理論傳統,它們盛行於17世紀的道德哲學中,而不是當今!這種強硬的懷疑論現在可能會受到來自神經科學發現的狙擊。

這裡我要提到的引起你關注的同情理論絕非

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理論。我將要描述一些更基本、更廣泛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普遍的有關同情的理論。我的分析是基於神經科學最新研究發現的「鏡像神經元」,我認為這一發現對於現象學意義上的主體間性理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受教育部科研規劃項目(FBB011469)、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N05ZX07)資助。對中山大學哲學系倪梁康先生在原文作者譯名過程中給予的建議以及浙江大學認知與語言國家基地於爽在資料提供方面給予的幫助謹致謝忱! )使我對自己的分析基本確信的是源自鏡像神經元的工作機制,其具有一種「內部視角」,比如,他人可以被我經驗到,且這些經驗接近現象學描述的途徑。在這裡,我將遵循哲學家們的工作,他們試圖為現象學與神經科學建立起聯繫。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將會簡述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在第二部分,我將澄清何種現象學在解釋鏡像神經元的工作與活動機制方面具有意義。在第三部分,我將會提出鏡像神經元活動的「內部視角」經驗所需關注的四個主題。在第四及最後部分,我將探討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有關在身體動作中同感的角色,以及與之相關的意志力。

鏡像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位於我們大腦皮層的運動前區,它負責對運動行為進行監控,如行走、抓取、手部的旋轉和拉伸。我們從所謂的「損傷研究」中得知運動前區的功能。在「損傷研究」中,人們試圖在大腦該區域受到損傷或由於醫學原因予以切除的情況下探尋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喪失。雖然這種「損傷研究」顯得十分殘忍,但在它的幫助下,我們獲得了關於運動功能的描述。

一般而言,在過去的10年中,大腦測試技術獲得的長足進步有力地推動了大腦單側化功能的研究。通過這些技術我們可以發現神經活動通過不同的機制與我們的認知、情感和運動行為相關聯,這些機製表征了這些腦區的新陳代謝和神經活動。但是迄今為止,這些令人稱道的繪圖式的表徵對於正在議論中的如何有效地識別心理活動依舊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

但是,仍有許多精確的儀器被開發用於大腦活動的研究。如在動物研究上取得獨特功效的「單一神經元記錄法」,使用它,可以觀察到大腦皮層的某一小區上大量獨立神經元的活動。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發現數以幾百計的神經元同時活動,並且對它們的活動進行記錄,以便使隨後的統計估值成為可能。這種方法可以做到極其精確,例如,在觀察運動皮層中,我們能將每一種「精確的抓握」應對於一個獨特的神經元活動方式。這種獨有的神經活動模式可以通過相同運動的不斷重複予以驗證與識別。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握一個小物體,並將手向右側旋轉,那麼就可以在我們的運動皮層上觀察到其典型的神經元活動模式。我們可以將這種模式區別於其他動作所對應的神經活動模式,比如,同樣的動作但改變其旋轉方向,既向左旋轉。

1995年,G. Rizzolatti和 V. Gallese及其助手在帕爾瑪大學通過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發現運動前區的功能不僅僅局限於對個體自身活動的監控:一些位於該區域的神經元也表徵了對其他動物活動的視覺登錄(Fardiga et al.1995; Gallese et al. 1996; Rizzolatti et al. 1996; Rizzolatti et al. 1997; Gallese 2000; Gallese 2001)。這就意味著,視覺登錄通常由呈現其它動物的一種具體活動方式來喚起自身相似活動的同樣類型的神經活動。因此,Rizzolatti 和Gallese稱這些神經元為鏡像神經元。當然,這兩類神經活動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區別。鏡像型神經活動不如個體親身活動時相同神經元活動那樣強烈。

鏡像神經元具有一些更典型的特徵,它對其功能的理解十分重要。最令人感到驚訝的獨特之處在於鏡像神經元只有在實驗動物(主要是恆河猴)看到有意圖的行為時才被觸發。可見的目標似乎是鏡像神經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可見目標作為導向,手部的憑空模仿運動不會觸發鏡像神經元活動。使用工具來實施活動並且達到行為目標過程,其鏡像神經元的活動明顯偏弱。

因此,Rizzolatti 和Gallese 及其同事的這些發現,使對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延伸到大腦的其它部位。實驗首先定位在與運動區有著緊密聯繫的大腦皮層上,並且主要指向其中的F5區。通過使用單一神經元記錄法,追蹤的相應結果顯示於恆河猴的後側頂葉皮層(7b區)。他們還致力於對猴子的身體運動,及對其它猴子目標視覺觀察時相關的身體、手部運動的神經活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神經元不僅在個體自身活動過程中被觸發並且在對其它猴子相同行為的視覺觀察中依舊被觸發(Fardiga et al.1998; Gallese et al. 2001)。儘管兩者在強度上有所差別,但是可以將一種與具體的身體活動有關的奇特神經活動模式確定下來。在對F5區的研究中發現行動目標的可視性是鏡像神經元活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些發現使得神經科學家推測在大腦中存在一個廣泛的鏡像神經元網路系統,自身活動的執行及觀察他人有目的的身體活動都可以使鏡像神經元被觸發。

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從非人靈長類拓展到靈長類,並在人類和其它諸多靈長類動物上都發現存在類似的鏡像神經元(Fardiga et al.1995)。除此之外,近來研究顯示不存在物種間理解其他它客體身體活動模式的障礙:非人靈長類對人類動作的理解與對本物種個體動作的理解方式無異。當然,我們可以認為反之亦然。

現象學的新任務

我們可以在不同背景下對這種大腦鏡像神經元的意義進行詮釋。來自傳統進化理論的觀點認為,掌握感知、情感和他人意圖的能力具有清楚的目的性,所有社會生存的有機體(特別是人類和靈長類)都必須儘可能準確掌握其他組織成員的情感和意圖。因為這對種群的成功繁衍與個體得以生存於一個相互協作的群體,都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除了鏡像神經元對解釋傳統進化理論所扮演的解釋角色之外,我想從單一個體和他人自身的親身經驗視角出發提出相同問題。這類來自第一人稱視角的鏡像神經元經驗效應的意義,我們將其稱之為「具體意義」。換句話說,我想知道的是關於鏡像神經元活動過程的經驗方面是怎樣被我所經驗到的,它怎樣出現,怎樣被感知以及怎樣打動我。我想知道他人和他們的經驗是怎樣出現在我的意識及我自身的經驗之中。在我看來,這類問題可藉助描述現象學來進行研究。

我相信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是對主體間性現象學的一個真正挑戰,最起碼它使我們進一步更新並深化了對他人感知、情感和意志的現象學分析。在這種反思性分析中,由於受到鏡像神經元發現的激勵,所以當看到別人身體活動時,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將全新又具體的注意力集中於我們的感知和情感。

我的建議是通過對我們感知的描述與分析來解釋這一神經科學的結論。也許這一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神經科學的發現並且為其新的實驗指引研究方向。我的基本觀點是鏡像神經元活動的經驗效應將會以某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之中,這種鏡像活動的出現(並且我們有能力意識到它)意味著我們可以在自身經驗中留意到這種大腦活動的「心智方面」,並可以通過現象學視角來對它進行檢驗。

過去關於鏡像神經元研究的解釋大部分源自第三人稱視角,其主要通過「外在」能觀測到什麼。一隻恆河猴看到另一隻恆河猴的行為時,相同的神經模式出現在運動皮層上,就如同是它自身執行相同身體行為時的神經模式一樣。迄今為止,所有對鏡像大腦活動的解釋為心理學所掌控,是基於一種人們對外部視覺到內部經驗意義的粗糙觀測。 何種現象學能夠為這一現狀拓展觀察的基礎,我們需要將精力投入到對經驗意識「內部視角」的描述和尋找線索的工作中。這種「內部視角」因素的意義出現在我們意向性經驗本身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感知過程。因此,對神經生理學發現的解釋也必須考慮到第一人稱視角的重要性。

這樣一種程序更合適於現象學能力和力量的發揮。如果我們不能在自我經驗中發現最弱的「鏡像」大腦活動痕迹,那麼有關他人的感覺就不能被注意到。我們對他人的關注與感知的理解就會是完全「理論性」的,且僅僅是靠模擬推理法。也就是說,這種理解完全依靠來自最初的概念抓握的邏輯結論(並與我們的感知相脫離)。無疑,這也是可信的,但我們自身的經驗卻對此提出了質疑。我們這種通向他人的解釋在心靈分析哲學中被稱之為「理論論」(theory-theory)進路(Premark),這種通向他人的理解是一種完全基於概念、計算程序和推斷的認知過程。這種觀點被Goldman的模仿理解理論所反對,模仿理論認為我們通向他心的理解是一種以自我經驗為媒介的建構或模仿。

現象學作為一種描述性的意識科學,其主要任務是需要對描述進行不斷深化與更新。我們可能從這一任務的狹小範圍開始入手。如果我們將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完全定位於運動皮層,那麼我們也許會問:旋轉手臂時真實的感知是怎樣的?我們看到他人相同動作時感知到的是什麼?鏡像神經元的發現證明了我們在觀察他人身體活動時具有與自身活動進行比較的感知能力。然而,當我們掌握他人身體活動時,我們不僅能思考他或她動覺經驗(kinesthetic)層面的身體活動,而且還必須對其行為目的、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進行考慮。因此,我們需要在超越單純行為經驗的基礎上拓寬我們的研究視野。

另一重要因素是研究方法和主題結論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證實和重新檢驗,而且它們必須使得假設和新的實驗設計經得起神經科學和經驗心理學的檢驗。即使是那種不能完全實現我們期望的檢驗,至少這種「有用的假設」必須指向新的可被實驗所證實的問題。否則,現象學觀察對實證研究而言就是無用的,也沒有理由對實證研究提出自己的觀點。

在現今發展的觀點上,現象學與神經科學的關係應該是互相激勵、相互充實的。一方與另一方的關係可以視作遵循「菌犬」原則,一隻菌犬擁有極其靈敏的嗅覺,它的任務就是領著農夫去那些地下可能藏有菌塊的森林。然而,菌犬並不被直接用於挖掘地下的菌塊,因為它們可能會一下子就把菌塊吞吃掉。換句話說,一方對某一規律的發現必須藉助另一方的評價才能實現二者有效的合作。現象學必須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挖掘那些神經科學已發現的豐富領域;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兩者的關係也一樣:神經科學可以期待現象學通過自身方式來為其領域內還值得進一步深化的研究提供富有建設性的啟示。

「鏡像活動」的現象學解釋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驅使我們擔負起一種更新並深化現象學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一種用較弱的「似乎」模型來對他人的身體活動和行為產生同感與共同經驗。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對動覺經驗的同感研究進行限制(就如當前鏡像神經元研究的結果可能認為的那樣)。一種行為總是有一個行為目標,並且伴隨著感覺與感情。對一種行為而言,其目標的可見性不可或缺,這可以在對鏡像神經元實驗發現的分析中得以明了。

論題1:最大化假設

我們必須將行為視作一個整體。因此,我們的研究需要對行為的感知、情感、動覺經驗和意志等不同層面進行現象學的描述和神經科學的實驗(檢查具有鏡像神經元典型特徵的皮層部位)。所有這些經驗維度都包含於普通行為之中。因此,我們有理由假設能夠從他人行為中發現這些我們「理解」或「重構」的要素。我們稱這第一個論題為「最大化」論題。這裡的「最大化」是指對他人產生共同經驗維度的數量:我們能共同經驗他人所有經驗的維度,我將在本文中通過所有具體例子為這一略帶冒險性的論題提供依據。

然而,我必須首先提及另一個重要問題,最大化論題最重要的是具有啟發性特點。首先,其必須保存那些在共同經驗模式中某一行為的整合。其次,它使我們不至於忽略那些我們共同經驗中較弱的方面,因此即使是一個微小的惠贈模型都會與之相關。

如果這一啟發性的最大化論題可以被我們接受,看上去也為我們的實驗研究提出了一個要求,即需要對我們日常行為中所有維度的整個「鏡像區域」網路進行探索。在大腦皮層的專門區域肯定存在具有鏡像特徵的神經元組,它們包括感知、意願、動覺和身體活動。

論題2:弱性

在與他人經驗進行共同經驗時我們總是用獨特的方式來處理模糊或較弱的經驗。這裡有幾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我們具有同感他人感知並且同感他人感情的能力。在文章的最後部分我將舉例說明我們具有對他人身體活動和意願進行「共同行為」或「共同意願」的能力——只是以一種相對自身相同活動體驗較弱的「似乎」模式。這種「似乎」模式(在同感、共情、共行和共同意願方面)不僅是我們在概念中所認為的認知模式,而且是我們沒有真實體驗感受的模式。實際上,這是一種關於真實感知、情感、行為的「弱性」模型——但與這些執行過程的完整模式並不一致。

在這點上,可以回憶一下那個關於他人被碎玻璃割破手的例子。我們對這種疼痛的共情是一種非常具體的感知。疼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定位」於手上,而不會是在腿或者腦袋上。這種由碎玻璃割破手的疼痛也不同於那種對過世親人的哀痛,就如同味覺之間的差別一樣。

論題3:幻象

第三個論題規定了對他人共同經驗的特殊模型(同感、共情、共行、共願),我們是基於我們知、情、意、行的幻象,以他人的視角提出這一模型產生於我們自身之中。

對一種感知的幻覺與感知本身「非常相似」,比如它為我們的感知提供了媒介。當然,幻象並不是真實的感知。因為幻象發生在我們無法喚起合適感知的情況下,幻象使得我們的同感變得可能,不是有意而是勉強呈現出來,但是這種幻象出現的勉強性並不意味著在所有我記錄他人受傷情況下,幻象能夠自動產生。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這種共同經驗幻象在一定程度上依舊受到「自我」的監控。可以通過一個例子解釋這一觀點。在我觀看西部牛仔片的時候,如果最後哪個壞傢伙被主角打死的話,我絕不會去同情他,相反,我可能希望他罪有應得。

幻象論題的優勢之一是使得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對他人疼痛或悲傷的同感強度不及我自身的疼痛或悲傷,除了其強度較低之外,我的共情十分具體。例如,我可以經歷著和他人「幾乎相同」的感知。由幻想支持著的共同經歷的出現好像是它們被非常精確地定位(於我的手上,我的口中)。不過,假設他人的一種情感——並且自己因此產生共情——可能受到了蒙蔽:我準確的同感內容是我因為相信他人正在經歷著。但是即便這樣,情況也會有所變化。如果我懷疑他人正在欺騙我或者如果我回憶他僅是電影中的一個演員而已。我的同感是依賴於自身的意向性方式。

我們可以來思考另外一個例子,如果你看到有人咬了一口檸檬,你的味覺系統就可能產生反應,你感到似乎在你口中產生了一絲酸意並伴隨相應的反應。我們共同經歷到有一種具體的酸味準確地定位於我們口中。這種經驗限於味覺感知系統,並且與他人咬了一口檸檬的感覺相互協調,同時產生。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幻象對他人味覺範疇內的感知有一個準確的概念。

上述例子表明,幻象作為我們共同的經驗媒介是基於個人經驗之上的。一個缺乏經驗的人,譬如兒童,他對檸檬還不了解,也就不會產生與成人類似的那種共同經驗。幻象論題的另一優勢在於不需要擁有他人感知、情感、身體動作以及意志觀念的概念或語言,因此應該對其它所有動物同樣起作用。這為理解那種意向性開闢了一個新的進路,即非人類的像靈長類動物也具有幻象能力。語言並非是回答他人行為是什麼所必需的精確概念。在共同經驗中藉助幻象,我們有了「貌似」的感知,並因此找到了一個媒介,意在通過它來溝通他人的情感和意志。人們可能會談論這個媒介,以作補充,但語言能力絕非是擁有精確他心觀念的基本要素。

然而,來自現象學觀念幻象的另一方面尤其值得關註:我們「意欲」藉助幻象來感受他人的複雜感知與情感,就像與他們產生同感一樣。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種幻象同時具有承擔意義和實現意義的功能。(Cf. Husserl 1970, Section 9)

論題4:幻象是承擔意義的意向

這指向我們的第四個論題:與我們對他人感知、情感、意志和身體行為相伴的幻象是一種精確的意義。它們是關於某物的具體意向,是承擔意義的意向。

這個觀點揭示了幻象論題的又一優勢,借幻想的幫助,我們可以以一種非常精確的方式意向客體及其屬性。這個能力甚至應用在那些無法通過使用語言來正確區分屬性和客體的場合之中。如果我們想像「西紅柿的紅色」,我們知道自己可以將這種紅色與其它紅色區分開來,即便我們不能描述這兩者之間的準確差別所在。與我們思考的客體相聯繫的幻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何以成為可能。假如你想像一些概念,比如「金色的谷堆」、「紅色的西紅柿」、「牙醫電鑽的尖銳刺耳聲」——所有這些概念一定程度上都在你心靈中喚起短暫的幻象,這構成了意向客體或事件的精確圖形(或聽覺)觀念形式。

共同行為與共同意願

在這最後一部分中,我將要分析對他人身體行為的共同經驗與我的四個論題背景間的衝突。這樣做是因為我的興趣在於發現我們實際上可以對他人身體行為產生共同經驗。除此之外,我也想揭示在共同行為和共同意願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觀察到他人身體行為時產生的共同行為並不是真實的行為。

關於對他人共同意願的概念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能夠斷言可以參與到他人意志活動中去嗎?對他或她的共同行為並沒有產生真實行為的事實,我們如何能將其視為可能的呢?讓我們來仔細研究我們與他人共同行為(和意志)實施時的情感和行為:它們全部是由身體行為知覺和動覺感知、身體努力結果所構成的嗎?或者說在我們的共同經驗中還涉及到更多要素?我們尤其希望知道他人的意志是否也同樣可以被共同經驗到,以及這何以成為可能,我們有一條通向這種經驗的第一人稱現象學進路嗎?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回答不想給人留下完全確定並無所不包的印象。我要做的是為共同意願的可能性以及具體的操作模式提供一些論據和描述性的線索。對我來說,第一個難題就是我必須斷定共同意願沒有發展成為一種真實意願、也不會導致真實行為的可能性。我們也可以將這種共同意願與發自我們動機、當我們真正想要去做但囿於外部阻礙而沒有落實到行動中的那種情況區別開來。在我們的自身經驗中,我們知道存在著那種沒有發展成為真實意願,也不會產生行為的「意願弱性類型」,這為共同意願假設與真實意願之間的不同提供了有力的論據。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把已經完全指向行為並且因此產生那種意願的經驗解釋為意向性經驗。對此,我的思考如下:我們發現自身無意識的運動,尤其是在對他人身體活動產生共同經驗的情境下,類似於一種「預示性活動」,這些活動並沒有發展成為一種真實的活動實施行為。下面我將舉出兩個我們熟知的,有關「象徵性活動」的例子。

大家都記得Buster Keaton被懸掛在大本鐘上,竭盡全力去抓時針的那一幕。如果你沒有Buster Keaton的片子的話,也可以想像Sylvester Stallone,在那些扣人心弦的動作片中有許多相似的場景。現在,當我們觀看那些扣人心弦的場景時,我們感到有一種強烈的衝動,使我們的手去抓握某物。有時我們的手可能並不情願去抓,但它們好像試圖去抓握並舉起來一樣。除了手的奇怪行為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自己的手心正在冒汗,這是因為我們對他人的畏懼產生了同感。

當我們對這種身體活動產生共同經驗時,我們也對他人不顧一切地去抓握某物產生共情並且經驗到這種意圖的模式就是幻象。將共同行為(比如試圖抓取的共同行為)作為一種身體活動的幻象與當前抓握某物的共同意願結合起來——這同樣也是在幻象模式中被經歷著的。

另一個能夠使我們對這種強烈「象徵活動」產生共同經驗的典型情境來自著名的影片《侏羅紀公園》。我指的是當主角受傷後躺在吉普車的貨斗內,而一條巨大的霸王龍正在追趕著這輛吉普車時的場景。在整個追逐過程中,這條巨大的霸王龍一遍遍地試圖尋找主角的腿,突然它猛咬住了主角的腿。整個場景顯得十分緊張刺激,但是觀眾的反應可能更緊張,每當這頭巨獸一下子咬到主角的腿時,觀眾都會下意識的將自己的腿往回縮。這表明:觀眾的舉動似乎感覺威脅是針對他們的雙腿,因此使他們相應地「開始產生行為」。這被假設成「象徵性」的但不是真正的行為,因為觀眾們沒站起來,也沒四散逃齣電影院。所以我認為這種共同行為和共同意願的情景並沒有產生真實的行為。

有人可能會嘗試將整個事件僅當作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效應或將識別觀眾與演員的方法當作謎來理解。但是發生的事件存在意義,我們可以藉助仔細的描述來分析:我們經驗到害怕並且試圖保護自己,或者以一種鮮活激烈的方式從他人的險境中逃離出來,這需要我們超越那種僅在智力上對他人意向行為的理解,並以低水平共同意願參與其中。然而,這種共同意願模式並沒有達到令我們產生真實行為的強度。坐在電影院里,我們非常清楚不需要逃離那頭巨獸,但是這種智力知識並沒有妨礙我們產生共同經驗:我們的雙腿看上去好像並不清楚它們實際上沒有處於任何真實的危險之中。

這種分析的結果是我們並未受制於某一單獨的意識。他人的「聲音」、感知、情感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存在」,並使得我們對其產生共同的經驗。我認為,一個通向他心的現象學分析中的決定性過程的取得,需要我們嘗試分析這些共情、同感、共行、共願幻象的具體形式。

我希望我們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在有關每一個他人經驗組成的案例中,人類心智都具有通過幻象模式來表徵他心經驗所有維度的能力(比如疼痛的感知、酸的味覺、哀傷和快樂、身體活動甚至意願的感受)。我們認識到面對他人時給予我們一條通向他人內部主體間性的道路並不是第一位的。

正如萊維納認為的那樣:作為一個與他人完全不同的人,我們不可能具有他人親自的經驗,我們依靠未受危害來表達無條件的需要。也像薩特哲學中認為的那樣,這並非他人挑戰我們,並給我們的空間和可能性蒙上陰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促使我們去研究在沒有真正行為產生時我們對他人的同感和對他人身體行為的共同行為方式。在共同經驗幻象中,我們經驗到了一種無法消除的接近感和一種在認知上的直接的身體等同感,這是我們通達他心的基礎。

(Dieter Lohmar,「Mirror Neurons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2006,5,pp.5-16,譯者工作單位:浙江杭州師範大學,責任編輯:李理)

鏡像神經元細胞

在生活中,看到別人在幹什麼,就好像自己也在干同樣的事情一樣:看到別人在吃東西,自己的口水就來了;看到別人打球,你就渾身是勁……為何會有這樣潛移默化的作用?科學家發現,原來都是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在起作用。鏡像神經元是近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膽地斷言:「鏡像神經元之於心理學,猶如DNA之於生物學。」

【什麼是鏡像神經元】

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

腦中的神經元網路,一般相信是儲存特定記憶的所在;而鏡像神經元組則儲存了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這種特性不單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行基本的動作,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同樣的動作時,不用細想就能夠心領神會。約翰在瞬間就理解瑪莉的舉動,是因為該動作不只發生在他眼前,實際上也同時出現在他腦中。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探究現象學的哲學家早就提出:對於某些事,人必須要親身體驗,才可能真正了解。對神經科學家而言,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現,為該想法提供了實質基礎,也明顯改變了我們對人類理解方式的認知。

【鏡像神經元研究簡史】

由於有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人類才能學習新知、與人交往,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模仿能力都建立在鏡像神經元的功能之上。

1996年

里佐拉蒂和同事們發現,恆河猴的前運動皮質F5區域的神經元不但在它做出動作時產生興奮,而且看到別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動作時也會興奮。他們把這類神經元命名為鏡像神經元。

1998年

里佐拉蒂根據經顱磁刺激技術和正電子斷層掃描技術得到的證據提出,人類也具有鏡像神經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於大腦皮層的布洛卡區(控制說話、動作和對語言的理解的區域)。他進一步提出,人類正是憑藉這個鏡像神經元系統來理解別人的動作意圖,同時與別人交流。

1999年

亞科博尼等人發現,鏡像神經元系統會在動作模仿和模仿性學習中起作用。他們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到了自願者在模仿動作時大腦皮層布洛卡區的活動。

2000年

西谷信行和哈里(女)的研究表明,布洛卡區是鏡像神經系統的協調中心。

2001年

威廉姆斯等人提出,鏡像神經元系統損傷與自閉症有內在聯繫。

2002年

西谷信行和哈里報道了他們的實驗結果:當他們讓自願者們觀看畫有各種口形的圖片時,這些自願者的鏡像神經系統中的各部位會按照一定先後順序被激活。這個順序是:視覺皮層—上顳葉皮層—下頂葉—布洛卡區—初級活動皮層。

亞科博尼指出,在大腦皮層上,鏡像神經系統與大腦的「邊緣系統」是相連的。邊緣系統是與產生情感及記憶緊密相關的區域。

科勒通過在恆河猴身上的實驗,鑒別出了一類鏡像神經元:這類神經元能處理抽象的信息,比如特定動作的意義,以及與這些動作相關的聲音或描述動作的語言。

2003年

科勒隨後又發現視聽鏡像神經元具有分辨不同動作的能力,特別是當兩個動作同時具有聽覺和視覺信息時,鏡像神經元對它們的解析度達到97%.

分別由真第盧奇和邁斯特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鏡像神經元系統是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交流的共同基礎,從而揭示了這一系統在語言從肢體動作到現代語言的進化中的作用。

2005年

費拉里在猴子的大腦皮層中鑒別出又一類鏡像神經元:工具反應鏡像神經元。當猴子看到實驗人員手持工具,比如杆子或鉗子時,這類鏡像神經元的反應十分強烈,而當實驗人員徒手做動作時則沒有這樣強的反應。

阿爾比布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鏡像神經系統可能受到損害,以至於不能識別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這些患者把自己說出的話當作另一個人說出的,從而產生幻聽。

約瑟夫等人對自閉症患者的大腦皮層厚度進行了測量,發現這些患者的鏡像神經元所在的皮層要比正常人薄,而且病情越重,這部分皮層越薄。

2006年

格里德利撰文稱,鏡像神經元的功能或許可以解釋部分聽眾為什麼會錯誤地感受薩克斯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並理解成憤怒。

桑頓認為自閉症的形成與嬰兒時期受到的干擾有關。這種環境干擾可能是電磁輻射。處於發育階段的嬰兒的鏡像神經系統對電磁輻射十分敏感。

喬瓦尼等人正嘗試利用鏡像神經元的特性來系統地訓練中風後上肢癱瘓的病人,讓他們觀察並在腦中模仿一些動作,使他們的神經系統恢復對動作的控制和協調能力,從而得到康復。

威克等人發現,當自願者看到錄像中的人物作出感到噁心、難受的表情時,他們的大腦皮層反應與自己聞到難聞的氣味時是一樣的。這種大腦皮層反應集中在有鏡像神經元分布的區域。

皮內達通過比較吸煙者和不吸煙者的腦電圖發現,吸煙使人的鏡像神經系統改變,讓人的煙癮更大。

舍甫勒等人的研究顯示,人在觀察機器人的動作時,不會有觀察人類動作時產生的那種大腦皮層反應,這表明鏡像神經系統偏好動物的運動。

對鏡像神經元的研究成果已經被應用於人工智慧的開發,在機器人對動作的識別和協調中有了突破性進展。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

我們剛開始注意到鏡像神經元,並不是為了找尋證據來支持或駁斥哪個哲學觀點;我們當時是在研究大腦的運動皮質,特別是掌管手及口部動作的F5區,想要了解其中神經元的放電型態,與執行特定動作的編碼關係。為了這個目的,我們記錄了獼猴腦中個別神經元的活性;同時,我們實驗室擁有各式各樣的刺激,可用在猴子身上。當猴子執行不同的動作時(譬如伸手去抓玩具或食物),我們就能夠觀察它們腦中特定的神經元組同步活化的情形。

從這樣的實驗中,我們開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當我們之中有人伸手去抓食物時,猴子腦中的一組神經元也活化了,就跟他們自己伸手去抓食物時一模一樣。一開始,我們懷疑這個現象是由一些平常的因素造成,好比說猴子在觀察我們的行為時,也進行了未受注意的動作。但當我們想辦法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以及其它因素(好比猴子預期會有食物的供應)之後,我們才體認到這種與觀測行為相連的神經放電活性,是行為本身在腦中的真實呈現,與這項行為的執行者是誰並無關聯。

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究竟鏡像神經元系統屬靈長類所獨有,還是其它動物身上也找得到。我們的研究團隊正在大鼠身上測試,想看看這種動物是否也具有鏡像神經元的反應。這種腦中的鏡像機制,有可能是演化晚期發展出來的能力,如此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人類會比猴子擁有更廣泛的鏡像反應。不過,由於剛出生的嬰兒及仔猴就能夠模仿伸出舌頭一類的簡單動作,因此,針對看到的行為建立鏡像模組的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又由於缺乏情緒感受的鏡像能力似乎是自閉症患者的重要特徵,因此我們也在自閉症孩童身上做研究,看看他們是否表現出可讓人察覺的運動缺失,那是鏡像神經元系統功能不彰的常見問題。

【人類模仿行為與鏡像神經元的關係】

試驗

在義大利帕爾馬,15年前的一個夏天,一隻猴子坐在專用試驗椅上等著吃中飯的研究人員回來。一根細小的電線已經植入了猴子負責運動的大腦區域。當猴子每次抓或移動實物時,其大腦區域的一些細胞就會興奮起來,為此,監控器還會記錄一個聲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一位畢業生手上拿著一個冰淇淋球進來了。猴子盯著他。之後,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當學生將冰淇淋球放到他的嘴唇邊上時,監控器聽到了一個聲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其實,帕爾馬大學的神經學家加庫脈·李乍那迪早就看到了這一現象,他當時拿的是花生。當猴子看到人們或其它猴子拿著花生放到他們的嘴裡時,同樣的大腦細胞興奮了。之後,科學家發現,猴子剝花生或聽到有人剝花生時,此細胞會興奮。當用香蕉、葡萄乾和其它所有實物時,同樣的事情發生了。

「感同身受」通過感覺而非思想

「我們花了幾年時間才相信我們所看到的。」李乍那迪博士最近接受採訪時表示。猴子大腦中有特有的細胞,叫鏡像神經元,當猴子看到或聽到一個動作和當猴子自己做這一動作時,這些細胞會興奮。

如果說1996年出版的此發現讓大多科學家驚訝不已的話,那最近的研究更讓他們目瞪口呆——人類有比在猴子中發現的更加聰明、更加靈活和更高級的鏡像神經元,此事反映了人類複雜社會能力的進化。

人類大腦有若干鏡像神經系統來專門傳輸和了解別人的行動和意圖,以及別人行為的社會意義和他們的情緒。「我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李乍那迪說,「我們的生存是建立在明白其他人的行動、動機和情緒之上的。」「鏡像神經元不是通過概念推理,而是通過直接模仿來讓我們領會別人的意思。通過感覺而非思想。」此發現觸動了許多科學規則,改變了對文明、移情作用、哲學、語言、模仿、孤獨症和心理療法的理解。此發現為文明的進步提供了生物學基礎

加州大學研究鏡像神經元的馬科·艾可波尼說:「當你看到我完成一個動作,如踢球,你自己的大腦就會自動模仿此動作。當你模仿時,我們還不完全清楚大腦電路是如何約束你不動的。但你明白我的動作是因為你大腦中有一個基於你自己模式的動作模板。當你看到我揮手擲球時,你大腦會重複一下動作,以幫助你得知我的目標。因鏡像神經元,你能看懂我的意圖。你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如果你看到我哽住了,鏡像神經元會模仿我的痛苦,你會自動同情我。你知道我的感受因為你能真正感知到我的感受。」

鏡像神經元似乎分析了現場,看懂了意思。如果你看到有手伸到了書架,但你看不到手,你會猜測他是否要拿書,因為你的鏡像神經元告訴你如此。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類進化的心理學家帕特麗夏·格力弗說:「鏡像神經元為文明的進步提供強大的生物學基礎。」直到現在,學者們討論文明基本不涉及生物學,她說:「但現在我們看來,鏡像神經元直接吸收了文明,通過社會分享、模仿和觀察,一代代傳授下來。」

原理 鏡像神經元系統如何驚人的聰明

大腦中大多數神經元比較呆板。許多只是來探測外面世界的一般特徵的。有些遇到水平線時就會興奮,有些則只認垂直線,其它的負責探測單頻聲音或運動方向。

在更高級的大腦中,科學家發現成群的神經元能探測更遠為複雜的特徵,如臉、手和富有表現的肢體語言。此外,其它神經元會幫助設計身體動作,設想複雜的姿肢。在大腦中的前區皮質、後頂頁、顳葉上方的溝回區域和腦島處發現的鏡像神經元,會對一系列與意圖相關的行動有興奮反應。

「鏡像神經元」是語言進化的線索嗎?

新的研究指出,在猴子大腦中發現的一組神經元可能代表了語言進化的一個初級階段。義大利的科學家們發現,不管是猴子做了這些動作,還是聽到了與動作有關的聲音,短尾猿猴腦部某一個區域中的一些神經元被這些動作激活。而且當猴子看到其它動物做這些動作時,這些神經元中的許多也被激活。這些「聽覺-視覺鏡像神經元」在相當於人類大腦中的布羅卡皮層區的區域中,這個區域對於語言的產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建議,猴子的神經元可能在記錄關於動作的抽象信息,這些信息可以用來計劃和執行動作,以及用來識別其它動物的動作。根據這些作者,「鏡像神經元」可能也許是動作通訊(gestural communication)的一個關鍵,而動作通訊可能導致了人類的口頭語言。

報告:Hearing Sounds, Understanding Actions: Action Representation in Mirror Neurons, Evelyne Kohler, et al.

鏡像神經元

在我們的腦中,有一群可以反映外在世界的特別細胞,使我們能夠理解別人的行為及企圖,彼此溝通,並讓我們能透過學習而將生存技能傳承下去.

撰文╱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佛格西(Leonardo Fogassi),迦列賽(Vittorio Gallese)

翻譯/潘震澤

由某人所做的動作,可造成另一個人腦部的活化.因此,後者打從內心深處就能了解前者在做什麼,因為鏡像機制讓他的腦子裡也經驗了同樣的動作.

約翰看著正在摘花的瑪莉,他曉得瑪莉在做什麼(把花摘起來),也曉得她為什麼要那麼做;因為瑪莉對著他笑,他認為瑪莉會把那朵花當禮物送給他.這個簡單的場景只有短短几秒鐘,但約翰幾乎瞬間就曉得發生了什麼事,他究竟是怎麼辦到的為什麼他可以毫不費力就了解瑪莉的舉動及意圖 。

10年前,大多數神經科學家及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對他人舉動與意圖(尤其是後者)的了解,來自快速推理,其過程與解開邏輯問題沒什麼不同.也就是說,約翰腦中某些複雜的認知裝置,仔細分析了感官傳入的訊息,比對先前儲存在腦中的類似經驗後,讓約翰曉得瑪莉打算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那樣做.

雖說在某些情況下,上述複雜的推理過程確實可能發生,尤其是某人的行為特別難以解讀時;但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輕鬆且快速掌握簡單的行為,顯示還有更直截了當的解釋.1990年代初,我們在義大利帕瑪大學的研究團隊(當時還有另一位研究者法迪嘎)偶然間解開了這個問題.我們發現猴子在進行簡單的目標導向行為時,好比伸手去抓一塊水果,腦中有群意想不到的神經元會活化起來;讓人意外之處在於:實驗猴在觀看別人進行相同舉動時,腦中同一批神經元也會活化起來.由於這批新發現的神經元似乎讓觀看者在腦中直接反映出他人的行為,因此我們稱之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

腦中的神經元網路,一般相信是儲存特定記憶的所在;而鏡像神經元組則顯然儲存了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這種特性不單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行基本的動作,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同樣的動作時,不用細想就能夠心領神會.約翰在瞬間就理解瑪莉的舉動,是因為該動作不只發生在他眼前,實際上也同時出現在他腦中.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探究現象學的哲學家早就提出:對於某些事,人必須要親身體驗,才可能真正了解.對神經科學家而言,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現,為該想法提供了實質基礎,也明顯改變了我們對人類理解方式的認知.

瞬間認知

我們剛開始注意到鏡像神經元,並不是為了找尋證據來支持或駁斥哪個哲學觀點;我們當時是在研究大腦的運動皮質,特別是掌管手及口部動作的F5區,想要了解其中神經元的放電型態,與執行特定動作的編碼關係.為了這個目的,我們記錄了獼猴腦中個別神經元的活性;同時,我們實驗室擁有各式各樣的刺激,可用在猴子身上.當猴子執行不同的動作時(譬如伸手去抓玩具或食物),我們就能夠觀察它們腦中特定的神經元組同步活化的情形.

從這樣的實驗中,我們開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當我們之中有人伸手去抓食物時,猴子腦中的一組神經元也活化了,就跟它們自己伸手去抓食物時一模一樣.一開始,我們懷疑這個現象是由一些平常的因素造成,好比說猴子在觀察我們的行為時,也進行了未受注意的動作.但當我們想辦法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以及其他因素(好比猴子預期會有食物的供應)之後,我們才體認到這種與觀測行為相連的神經放電活性,是行為本身在腦中的真實呈現,與這項行為的執行者是誰並無關聯.

生物學的研究里,若想要了解某個基因,蛋白質或一群細胞的功能,最直截了當的方式,通常是將其從體內去除,然後觀察個體的健康或行為出現哪些缺失.不過,想要判定鏡像神經元所扮演的角色,這種方法卻行不通,因為我們發現這種神經元遍布大腦左右半球的重要區域,包括腦皮質的運動前區及頂葉.如果把整個鏡像神經元系統都給破壞,將造成實驗猴的認知功能出現廣泛缺失,想要釐清少了這些神經元會有什麼特定的影響,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我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為了確定鏡像神經元在了解某種行為上扮演一角,而不只是單純記錄視覺影像,我們試圖在猴子並未真正看到某個動作就曉得該動作的意義時,評估這些神經元的反應.我們的想法是:如果鏡像神經元真的與理解有關,那麼其活性就應該反映了該動作的意義,而不只是視覺表徵而已.於是,我們進行了兩個系列的實驗.

首先,我們測試F5區的鏡像神經元,能否單從動作發出的聲音里,就「辨認」出動作來.我們讓猴子觀看一些會發出特定聲響的動作(好比撕紙或敲開花生殼),並記錄到對應的鏡像神經元.然後,我們讓這些猴子只聽到聲音,但看不到動作;我們發現,之前對發出聲響的動作視訊產生反應的F5區鏡像神經元當中,許多也對聲音本身產生反應.我們稱這個神經元子集為「視聽鏡像神經元」.

接著,我們推測:如果鏡像神經元真的與了解動作有關,那麼就算猴子沒有親眼看到動作發生,但有充份的線索讓它們在腦中重現該動作,這些神經元應該也會活化起來才是.於是,我們先讓猴子觀看某個實驗人員伸手抓起一塊食物;然後,把一塊屏幕放在猴子面前,不讓猴子看到實驗人員抓起食物的動作,而只能猜想後續的動作.我們發現,猴子光憑想像屏幕背後發生了什麼事,就有半數以上的F5鏡像神經元活化了.

因此從這些實驗證實,鏡像神經元的活動有助於理解動作行為;就算這種理解根據的是非視覺的訊息(例如聲音或是想像),鏡像神經元仍然產生活化,傳達該動作的意義.

從猴子腦中得出這些發現後,我們自然而然想到:人腦中是否也有這種鏡像神經元系統的存在.經由一系列的實驗,使用了各種偵測大腦運動皮質活性的技術,我們最早得出堅實的證據,證明事實的確如此.譬如,當受試者看到實驗人員抓起某個物體,或是進行某些無意義的上肢動作時,受試者腦中控制手臂及手部肌肉進行相同動作的神經也出現了活化,顯示掌管運動的腦區有鏡像神經元的反應.進一步使用腦電圖(EGG)等方法從體外測定神經活性的研究,也支持人類擁有鏡像神經元系統的想法.只不過這些方法都不能讓我們在受試者觀察動作行為時,辨認他們腦中確切的活化位置.因此,我們使用腦部直接造影的技術,來探討這個問題.

這些實驗是在義大利米蘭的拉菲爾醫院進行,我們使用正子斷層掃描(PET),在志願受試者觀看以不同方式抓物的動作時,觀察其腦中神經元的活性;然後再讓他們觀看靜物,以為對照實驗.在這項實驗中,觀看別人執行動作,大腦皮質中有三塊重要的區域活化了起來:其中之一是顳上溝,已知其中的神經元在看到身體部位移動時會有所反應;另外兩個區域是頂下葉及額下回,分別與猴腦的頂下葉及腹前運動皮質(包括F5在內)對應,也就是我們先前記錄到鏡像神經元的腦區.

這些令人鼓舞的結果,顯示人腦當中也有鏡像機制在運作,但卻未能完全揭露其影響範圍.譬如說,如果鏡像神經元讓人經由實際的體驗,而對觀察行為產生直接的理解,那我們感到好奇的是:這種舉動的最終目的,有多少也屬於「理解」的一部份有意為之。

回到先前約翰與瑪莉的例子;我們說,約翰曉得瑪莉正在摘花並準備把花送給他.在此例中,瑪莉的笑容提供約翰因果關係的線索,讓約翰曉得瑪莉想做什麼;這點對於了解瑪莉的行為舉足輕重,因為把花送給約翰,是瑪莉整個行為動作的完結.

當我們自己進行這種行為時,實際上是在執行一連串的動作,其順序由我們的意圖所決定;把花摘起送到自己鼻尖嗅聞所包含的連串動作,與摘起花來送給別人的一組動作,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們的研究團隊便想看看,鏡像神經元是否能分辨動作相似,但目的不同的行為,而對行為的意圖有所了解.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再度用上猴子,在不同情況下,記錄猴腦頂葉神經元的活性.其中一組實驗,猴子的任務是抓起一塊食物,送進嘴裡;接下來的實驗,則是要猴子抓起同樣物件,放進某個容器里.有趣的是,在猴子進行抓物這部份的動作時,我們所記錄到的多數神經元放電型態,會因動作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個證據顯示,運動系統是以神經鏈的方式組成,每條神經鏈負責了特定意圖的動作.接下來我們的問題是:這種機制是否也有助於解釋我們如何了解他人的意圖.

於是,我們讓猴子觀看實驗人員進行它曾做過的動作,來測試與抓物有關的同一批神經元的鏡像特性.結果是:在每次試驗中,根據實驗人員的動作是將食物放進嘴裡或容器,猴子腦中大多數鏡像神經元的活化情形會有所不同.同時,猴腦神經元的放電型態,與猴子自己執行該行為時的表現完全相符;也就是說,猴子本身進行抓食動作而非放置動作時,出現強烈反應的神經元,在猴子觀看實驗人員進行相同行為時,也有同樣的表現.

因此,以目標為導向的行為動作組成,與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之間,似乎具有精確的聯繫.當猴子觀看某個具有特定相關背景的動作時,只要看到完整動作中的抓物部份,就活化了形成連串動作,且代表特定意圖的鏡像神經元.因此,這些猴子在看到某個動作剛開始時,會活化哪一系列的神經元,由好幾個因素決定,像是動作的目標為何,動作在什麼情況下發生,以及曉得動作的執行者之前做過什麼事情等.

接著我們想知道,人類是否也使用類似的機制來讀取他人意圖.我們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艾可邦尼等人合作,利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MRI)技術,在志願受試者身上進行實驗.參與這些實驗的受試者接受了三種錄影片段的刺激.頭一組影像是在空無一物的背景中,一隻手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抓住一隻杯子.第二組包括了兩個場景,裡頭都有一些盤子及餐具:其中一個場景的擺設,像是準備好讓人享用一頓下午茶;另外一個場景,則好似用餐已畢,正待收拾.第三組刺激,則是在上述兩個場景之一,有隻伸出來的手抓住杯子.

我們想要確認的是:人類的鏡像神經元是否能從不同的場景,像是準備好供人用餐或是用餐已畢等待收拾,而分辨出伸手抓杯的動作,是要送到嘴邊飲用,還是在進行清理.結果顯示,受試者不單能夠分辨上述動作,同時其鏡像神元系統對於動作的意圖也有強烈反應.當受試者觀察到與「飲用」或「清理」相關的手部動作時,其鏡像神經元系統出現不同的活化;而且在這兩種場景下,鏡像神經元的活性,都比看到沒有相關場景的手拿杯子動作,或是單純只是觀看場景的擺設,來得更強烈.

由於人類及猴子都屬於社會動物,因此不難想見,這項取決於鏡像神經元的機制所具有的生存優勢:這項機制把單純的動作行為,與更龐大的動作語意網路相連,讓我們不必使用複雜的認知裝置,就能迅速且直接了解他人行為.只不過,在社交場合,了解他人情緒也是同等重要的事;事實上,情緒通常是預告動作意圖的重要線索之一.因此,我們與其他的研究團隊也想要探討:除了讓我們曉得別人的行為意圖之外,鏡像神經元系統是否也讓我們了解他人的感覺.

【意猶未盡嗎 欲閱讀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6年12月號〈感同身受:鏡像神經元〉】

二、鏡像神經元與形式本體論

上面關於D膜與反D膜到一般的D膜-反D膜系統及不穩定D膜系統,聯繫到在相對論方程中具有「虛質量粒子」性質的快子,即人們常說的超光速粒子,都主要用的是大國崛起的數學競爭機制方法,這是形式主義的物質第一性原則和邏輯自洽性原則難以接受的;也許以科學實驗方法為主的鏡像神經元研究,容易理解一些。但物像與鏡像、D膜與反D膜,都包含有實數與虛數類似非對易幾何體系的違反形式主義的物質第一性原則和邏輯自洽性原則的性質。

鏡像神經元研究中的假設、假說不是獨斷論、純粹杜撰。

1990年代,科學家研究猴子,發現了跟蹤其他猴子運動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位於控制手臂運動的大腦區域。但是,當一個猴子看到另一個猴子——或者一個科學家——去拿一片水果,這些神經元也會發出電脈衝。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其他技術,科學家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了類似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即把科學研究中的假設、假說方法論運用於此,可以假設人類大腦有若干鏡像神經系統來專門傳輸和了解別人的行動和意圖,以及別人行為的社會意義和他們的情緒。如果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那麼也就能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因為鏡像神經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因為人類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我們的生存就是建立在明白其他人的行動、動機和情緒之上的。

鏡像神經元是一種特別的神經細胞,通過研究這類細胞,科學家可能會發現,大腦如何讓我們領會他人的想法。形式主義的物質第一性原則和邏輯自洽性原則把科學研究中的假設、假說方法論,一概視為人為假設、獨斷論、純粹杜撰,說來也符合這種形式主義假設的邏輯,例如虛質量粒子性質的反D膜或鏡像,難道不違反形式主義的物質第一性的邏輯---它們能歸類「物質」嗎?

但鏡像神經元卻被義大利科學家賈科莫·里佐拉蒂和美國科學家馬爾科·亞科博尼及其同事等研究得津津有味,沒有一點背離數理形式本體論的物質第一性原則和邏輯自洽性原則。鏡像神經元在心理學上的意義,就像DNA在生物學上的意義一樣,它們將提供一種統一的架構,並有助於解釋許多心智能力;這些能力至今仍非常不可思議,而且也難以給出實驗檢驗。此假說觸動了許多科學規則,改變了對文明、移情作用、哲學、語言、模仿、孤獨症和心理療法的理解,第一次為人際關係的形成提供了神經學基礎。而正是在這些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才形成了更加複雜的社會行為。他們的結論是:

A、由「鏡像神經元」產生的直接的內在體驗,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或情感。

B、鏡像神經元也許是模仿他人動作以及學習能力的基礎,從而使得鏡像機製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多層面交流與聯繫的橋樑。

C、鏡像神經元已涉及到猴子一類動物,當人類和猴子在執行某個動作或觀看其他個體執行同樣的動作時,大腦中的一部分神經元就會有所反應。直接領會同伴思想的這種能力,將靈長類同其他動物區分開來。通過研究鏡像神經元,科學家可能會揭開人類撒謊、欺騙和模仿他人等行為的秘密。

1、 鏡像神經元研究的歷史與科學實驗

鏡像神經元是神經科學家偶然發現的,故事始於1995年。當時,大多數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我們對他人行為,特別是他人意圖的理解,是通過一個快速的推理過程完成的。這個推理過程類似於邏輯推理。也就是說「心心相印」,大腦中有一些複雜的認知結構,它們能詳盡分析感官採集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與先前儲存的經歷相比較,一方就知道另一方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宏觀思辯的方式來看待鏡像神經元,將基本的肌肉運動與複雜的動作意圖一一對應起來,構建起一張巨大的動作-意圖網路,使個體不需要通過複雜的認知系統,就能直接了當地理解其他個體的行為,似乎完全沒有必要。但義大利帕爾馬大學裡佐拉蒂實驗室正在測算短尾猿大腦運動前區皮質腦細胞的電活性。研究人員發現,當短尾猿撿花生時,一些特別的神經細胞變得活躍起來。當短尾猿注意到一名研究人員伸手撿花生時,它們的這些細胞再度活躍起來。這一研究顯示,當我們看到某人在做某件我們要做或做過的事時,我們大腦中的同一區域也被激活,就像我們自己正在做這件事一樣,這就是關鍵所在:我們其實不需要思索和分析,只需要激活我們大腦中的同一區域,就可以實時領會他人的思想。

鑒於人類和猴子都是群居動物,我們不難看出這種機制帶來的潛在的生存優勢。然而在社會生活中,理解他人的情感同樣重要。實際上,情感通常也是一個能夠反映動作意圖的重要環境因素。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對那些發現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例如,這些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到,鏡像神經元不只是在動物觀察別人執行某種動作時才會被觸發。當猴子聽到某人在做某件它經歷過的事——撕一張紙——發出的聲音時,鏡像神經元也會被觸發。而且,當這些科學家開始使用大腦成像技術而非電極研究人類時,他們發現,較之猴子中的鏡像神經元,人腦在更多部位具有更多的鏡像神經元類別。鏡像神經元散佈於我們大腦的一些關鍵腦區——運動前皮質和負責語言、移情和疼痛的中央腦區,它們不僅在我們執行某種動作時被觸發,而且在我們觀看別人執行那個動作時,也會被觸發。

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是領會一個動作的含義,還是只是直觀地記錄這個動作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需要找到一些辦法,如使恆河猴在沒有真正看見動作的情況下,也能夠理解某個動作的含義,然後在此過程中,觀察猴腦中神經元的反應。假如鏡像神經元真的促成了對動作含義的理解,它們的活動就應該反映了動作的含義,而不是動作的視覺特徵。在生物學研究中,要確定一個基因、一種蛋白或者一類細胞的功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們從體系中去除,然後再看生物體的健康或行為產生了什麼缺陷。不過這種方法無法用於確定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鏡像神經元分布十分廣泛,在兩個大腦半球的重要區域都有分布,包括運動前皮質和頂葉皮質。如果破壞整個鏡像神經系統,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恆河猴的認知能力嚴重下降,以至於無法對研究人員的刺激作出反應,研究人員也就不可能看出去除了特定細胞後,恆河猴到底缺失了哪些功能。

20世紀90年代末,成像研究一直表明人類的鏡像神經元涉及許多腦區和功能。1998年,里佐拉蒂和阿比布發現,特別富含鏡像神經元的腦區是著名的白洛嘉區(運動語言區)——這是保羅·白洛嘉在19世紀50年代發現的——對於語言加工處理極為重要。從此,鏡像神經元理論開始與現有的語言理論融為一體。大腦中大多數神經元比較呆板。許多只是來探測外面世界的一般特徵的。有些遇到水平線時就會興奮,有些則只認垂直線,其它的負責探測單頻聲音或運動方向。在更高級的大腦中,科學家發現成群的神經元能探測更遠為複雜的特徵,如臉、手和富有表現的肢體語言。此外,其它神經元會幫助設計身體動作,設想複雜的姿肢。在大腦中的前區皮質、後頂頁、顳葉上方的溝回區域和腦島處發現的鏡像神經元,會對一系列與意圖相關的行動有興奮反應。而有語言理論認為,動作行為具有類似於口頭語言或手勢語言的語法。對鏡像神經元來說,「手抓球」無論是一個動作還是以手勢語言或口語來表達,都是一回事。因此,語言形成於我們的鏡像神經元產生的語法理解。這種觀點在2005年得到證實:包括加勒塞和里佐拉蒂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人們傾聽描述劇情的台詞時觸發的鏡像神經元,與演繹這些劇情的對象本身,或目睹這個對象的表演觸發的鏡像神經元完全相同。很明顯,這些細胞對一種過程的抽象表徵起反應,這個過程看起來似乎是完全直觀並發自內心的。

2005年,亞科博奈描述的一種觀點證明,我們的鏡像神經元以一些精心的組合方式工作。對應某個最基本的動作,例如伸手,我們具有一套鏡像神經元的基本組合與之對應。根據這個動作的感知意圖,有選擇性地被觸發的其他一些鏡像神經元組合,會對其加以補充。因此,鏡像神經元看起來似乎在感知別人意圖中起著一種關鍵性的作用——它在理解其他人方面,以及建立社會關係和感受同情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2、模仿體驗的形式本體論爭辯

鏡像神經元不是通過概念推理,而是通過直接模仿來讓我們領會別人的意思。也許「鏡像神經元」可能是動作通訊的一個關鍵,而動作通訊可能導致了人類的口頭語言。鏡像神經元直接吸收了文明,通過社會分享、模仿和觀察,一代代傳授下來,鏡像神經元為文明的進步提供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在生活中,看到別人在吃東西,自己的口水就來了;看到別人踢球,你自己的大腦就會自動模仿此動作。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情或者經歷過的情感狀態,鏡像神經元就會激活,讓我們體驗到他人的感受,走進別人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的八大生活現象:

A、學習現象:鏡像神經元還提供孩子如何學習的線索。幾個月大的嬰兒在大人伸舌頭時,他們也會這樣。兒童是硬邦邦的模仿,他們的鏡像神經元能觀察到別人在做什麼,然後自己也做什麼。當人們面對面時,鏡像神經元在實際生活中工作最好;虛擬現實和視頻替代效果不佳。

B、移情現象:移情作用大的人有特別活躍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當你看到別人感到疼痛時,你自己會覺得痛。當你看到蜘蛛在一人大腿上爬時,你會覺得有東西爬似的,因為鏡像神經元正興奮著。

C、孤獨現象:孤獨症與鏡像神經元壞了有關。許多孤獨症患者能識別別人臉上的表情,如悲傷,並能在自己臉上露出這一表情,但他們不知道這表情模仿的意義是什麼:悲傷、生氣還是厭惡和壓抑?

D、交往現象:社會情感如內疚、羞恥、自豪、困窘、反感和渴望都是基於大腦腦島中獨特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當人們看到一隻手愛撫別人,之後另一隻手粗暴地推開時,腦島記下了此拒絕的社交疼痛。

E、治病現象:精神治療醫師被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所深深吸引。臨床醫生使用自己的鏡像神經元系統來理解病人的問題,併產生移情作用。他們能幫助病人理解他們從其他病人的言行中所得到的許多經驗。這為移情與反移情心理機理提供了可能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F、藝術現象:藝術開發鏡像神經元。當你讀小說時,你能記住來自講述者觀點的目標位置。

H、運動現象:經常使用智力練習和比喻的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在不知道其生物學基礎下,長久以來一直在開發其大腦的鏡像特性。同樣,數百萬觀看他們喜歡的體育節目的球迷們被鏡像神經元激活所著迷。

G、性感現象:鏡像神經元可被色情強烈激活。

「感同身受」通過感覺而非思想,是什麼操縱了潛移默化?如果是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在起作用,那麼它和早先生物學家發現的「敏因」是什麼關係?因為「敏因」學家認為,「學習」、「模仿」類似「基因」功能的物質基礎,就叫「敏因」。如果說我們要靠模仿來學習全新且複雜的動作時,鏡像神經元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先讓受試者觀察有經驗的吉他手彈奏和弦,再讓他們模仿彈奏,同時並利用fMRI來研究。當受試者觀看熟手彈奏時,其頂葉及額葉的鏡像神經元系統會活化起來;當他們自己模仿彈奏和弦時,同樣的區域變得更為活化。有趣的是,在觀察熟手彈奏後、受試者自己嘗試模仿彈奏吉他和弦時,腦中另外有個稱做前額葉46區的部位會活化起來,這是傳統上認為與動作籌劃及工作記憶有關的腦區;因此,受試者在整合一些基本動作,來模仿某項行為時,該腦區可能扮演了樞紐的角色。對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而言,模仿並不是牠們特別發達的技能。猴子很少模仿,而包括黑猩猩及大猩猩在內的大猿,模仿力也有限。相反的,就人類來說,在學習以及傳遞技能、語言和文化上,模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比起靈長類近親來,人類的這項進步,是不是因為演化出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神經構造而造成的?對此假說,有科學家使用fMRI來監測正在觀察並模仿手指動作的受試者;這兩項活動都活化了鏡像神經元系統的額下回這塊腦區,如果手指動作帶有特別目的時,神經元活化的情形還特別明顯。

模仿的許多層面,長久以來就讓神經科學家困惑不已,好比說下面這個基本的問題:我們的腦子如何接收視覺的資訊,將其轉譯成動作的語言,然後重現出觀察到的動作。與猴子不同,人類還使用鏡像神經元,來直接模仿動作和理解它們的涵義。看起來,似乎我們使用鏡像神經元來學習每一個動作——從我們的第一次微笑和走路,到我們最文雅的舉止和最優美的舞姿。我們還使用它們來體會這些動作,感受微笑背後隱含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動作都是在一種運動前神經水平上進行的。如果鏡像神經元系統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扮演了連接的角色,那麼這個系統除了幫助我們理解別人的動作、意圖以及情緒之外,還可能演化成為一項重要的組成,使得人類能夠經由觀察而習得複雜的認知技能。過去人們一直在研究這些神經元在運動中的作用和其他功能;而現在研究人員可以認真檢查它們,以確定是否存在一種看似額外的功能——它們對觀察到的東西是如何作出反應的。在更深層次上,它提出了一種生物學動因,使我們了解他人,了解被稱為文化的複雜思想交流,了解從缺乏同情到自閉症的心理社會機能障礙。弄清楚鏡像神經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打哈欠具有感染性。

與理解他人行為一樣,人類理解他人情感的方式也絕對不只一種。看到他人表現出來的情緒狀態,觀察者就會對這些感官信息進行精細分析,最後通過邏輯推理,推斷出別人的感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觀察者將這些感官信息投射到運動原結構上,直接創造出類似的情緒體驗。這兩種情感認知方式有著天壤之別:在第一種方式中,觀察者只是推斷出了別人的感受,但無法體驗這種感受;而在第二種方式中,觀察者直接體驗了這種感受,因為鏡像機制使觀察者產生了同樣的情緒狀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厭惡情緒,它是一種基本反應,對於一個物種來說,厭惡情緒具有重要的生存價值。惡臭的氣味和難吃的味道往往意味著危險,它們都會讓人表現出厭惡情緒,這是厭惡感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有人認為,鏡像神經元在建立精巧複雜技能、社會網路和被我們稱為文化的知識基礎結構——從使用工具到著迷於迷的文藝作品方面關係重大,這正是對它們更深層次要求的核心所在。考古學記錄指出,人類文化的開端始於約5萬年前,但人的大腦從那時起並未經歷發育衝刺;實際上,在長達約20萬年間,它們的大小變化不大。那麼,什麼東西發生變化了呢?有人推測,這種變化是一種遺傳適應,這種遺傳適應賦予了一些關鍵神經元目前具有的鏡像反映能力,為理解、溝通和學習方面加速進步鋪平了道路。信息第一次能夠被傳播、建立和修改,來產生人類文化中的智力和社會動力。

3、鏡像神經元的醫療應用與問題

鏡像神經元不只是因為問題本身有趣,也因為其潛在的醫療應用。整個來說,人類可能經由直接投射的機制,活化引起本能動作反應的腦區,來理解至少是強烈的負面情緒。鏡像機制也許是讓我們對他人感同身受的基礎;這種鏡像系統的缺失,也可能導致同理心的缺乏,就好比在自閉症兒童身上所看到的情況。當然,這種理解情緒的鏡像機制,不可能解釋所有我們對人際關係的認知,但這至少有個可用的神經基礎來了解某些人際關係,如此也才能進一步了解更複雜的人際行為。

自閉症患者可能缺乏鏡像神經元,這引起了人們特別的興趣。自閉症的病因,乃至這種不可思議的癥狀特性,已經困擾研究人員數十年之久,使患者及其家庭和醫護人員對這種行為的成因知之甚少,更別說對他們進行治療。假設鏡像神經元對理解是如此重要,那麼人們還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發現去研發一些治療方法。可是,如果這些發現仍然有效,它們當中的失誤可能會引發一些嚴重的問題就不難理解,例如辨認這種明顯的缺陷,可能是弄清楚自閉症神經性根源的一個重要進展。

最新的研究表明,一種無活性的鏡像神經元系統可以解釋一些語言、學習和移情上的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在研究自閉症患者為何自我孤立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有些發現表明,基本和複雜的鏡像神經元活動存在一些缺陷:正常兒童看到他人無目的的手指運動時被觸發的鏡像神經元,很少在自閉症兒童的身上被觸發。這種響應缺失可能反映了鏡像神經元最基本的功能,即認識他人動作的一種缺陷。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一些具有獨特面部表情的人像,給患自閉症和沒患自閉症的青少年看。兩組受試對象能模仿這些表情,並說出它們所表達的感情。但是,這些非自閉症患者的鏡像神經元表現出健全的活性,而自閉症患者的鏡像神經元卻沒有。他們在認知上能理解這些表情,但卻無法感知情感。看起來似乎一些缺陷,有助於解釋從過度拘謹到自閉症的各種難題。自閉症患者可能缺乏鏡像神經元,這引起了人們特別的興趣。

鏡像神經元有許多問題還沒有答案,例如對於語言這種複雜的人類認知技能,鏡像神經元可能扮演的角色?人類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確實包括布羅卡區在內,那可是大腦皮質最基本且重要的語言中樞。如果事實確如某些語言學家所言,人際溝通最早是從臉部表情及手部動作開始,那麼鏡像神經元很有可能在語言的演化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實上,鏡像機制解決了「對等了解」與「直接了解」這兩個在人際溝通上的基本問題。對等了解要求的是:訊息的收發雙方對於訊息的含意有相同體認。直接了解則代表人與人之間不需要什麼事先協議(好比說針對任意選取的符號),就能夠彼此了解;因為這種一致性原本就存在收發雙方的神經結構當中。因此,這種內在鏡像讓雙方不需要開口,就能夠心領神會,也讓人類得以在許多層面彼此溝通。

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究竟鏡像神經元系統屬靈長類所獨有,還是其他動物身上也找得到。有科學家在大鼠身上測試,想看看這種動物是否也具有鏡像神經元的反應。這種腦中的鏡像機制,有可能是演化晚期發展出來的能力,如此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人類會比猴子擁有更廣泛的鏡像反應。不過,由於剛出生的嬰兒及仔猴就能夠模仿伸出舌頭一類的簡單動作,因此,針對看到的行為建立鏡像模組的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又由於缺乏情緒感受的鏡像能力似乎是自閉症患者的重要特徵,因此他們也在自閉症孩童身上做研究,看看是否表現出可讓人察覺的運動缺失,這是鏡像神經元系統功能不彰的常見問題。

其次,鏡像神經元並不總是給我們帶來好的作用。例如,它們可能與暴力電視遊戲的影響扯上關係。在一種基礎神經水平上,這類遊戲使愉悅感和成就感與施加傷害的融合進一步增強——這是社會不會鼓勵的一種推動力。如果這種融合得以進一步增強,那麼鏡像神經元模仿暴力行為的強度,可能比我們預料的更難控制。鏡像神經元的這種力量表明模仿暴力行為可能並不總是一種有意識的中介過程,也就是說,它們並不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受到我們的控制。

鏡像神經元似乎與大腦中儲存記憶的神經迴路相似,也為特定的行為「編寫模板」的這種特性,使人們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基本動作,在看到這些動作時,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複雜的推理過程。以前哲學家認為一個人,要真正理解一件事,就必須親身經歷,現對於神經學家來說,在鏡像神經元中為這種哲學觀點找到物質基礎。鏡像神經元的這個重要發現,是否與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發現DNA一樣重大,還將有待證明;然而鏡像神經元已經在智力上和實驗上構成了神經科學中最豐富的領域,如果它們巨大的解釋性力量能得到更完善研究成果的支持,那麼,它們的確會被視作為神經科學的DNA。

參考文獻

1、賈科莫·里佐拉蒂等,鏡像神經元 大腦中的魔鏡,環球科學,2006年第12期 ;

2、葉眺新,中國氣功思維學,延邊大學出版社,1900年5月;

3、王德奎,三旋理論初探,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5月;

4、薛曉舟,量子真空物理導引,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5、王德奎,解讀《時間簡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9月。

 由鏡像神經元的發現引發的家庭教育變革

  (北大公學 陳建翔)

  內容提要:

  鏡像神經元是上世紀末腦神經科學的重大發現,它能夠使生活和家庭教育中許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問題得到科學解釋,在家庭教育中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圍繞鏡像神經元出現的一系列理論假定表明,鏡像神經元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教育神經元」。鏡像神經元不僅帶來對家庭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而且能夠引導我們在實踐上更好地實施家庭教育。

  關鍵詞:鏡像神經元;家庭教育;變革

  一、「無師自通」:從生活和教育的無數問題談起

  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對之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例如:為什麼人們打哈欠時會互相感染?為什麼我們看到別人在吃東西,自己的口水就來了?為什麼我們能將咧著嘴笑與扮鬼臉區分開?

  還有這樣一些心理問題,我們也是似懂非懂:為什麼我們能在瞬間理解別人動作的意圖?為什麼人際之間會有「默契」發生?為什麼人類會有「同情心」,會對別人的悲傷感同身受?等等。

  而屬於教育的問題就更多了:例如:為什麼孩子們理解的速度有快有慢?為什麼有過童年遷徙經歷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的比較多?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得「自閉症」?為什麼「身教重於言教」?等等。對這些教育問題,我們基本上也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在家庭教育中,最不可思議的當屬這樣一類問題,即天才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們能從經驗中觀察到孩子們大量的「無師自通」的現象?

  前幾天,一個家長來電話反映,說2歲多的孩子亮亮最近很活躍:他剛看完一台電視節目,就開始模仿著自編自演「自己的節目」,嘴裡念念有詞,還帶手舞足蹈。家長問:這是怎麼回事?應該這樣引導?

  本文筆者之一陳建翔的孩子2歲的時候,有一些表現讓家長既吃驚,又困惑——

  有一天,他指著《北京晚報》,對他媽媽含糊不清地說:「媽媽,生活!生活!」我妻子不知道什麼意思,問孩子「什麼『生活』?」孩子指著報紙,繼續說:「生活!生活!」媽媽仔細一看,原來,孩子指的是報紙上有「生活」這兩個字。媽媽大惑不解,誰也沒有教過他呀,孩子怎麼就認得這兩個字?而且居然從報紙的字裡行間揪出了它!

  過了幾天,家長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是看電視上有一個《生活》欄目,主持人經常念「生活」、「生活」的,他知道了這兩個字的發音,跟報紙上一對照,就辨認出了它。

  跟這件事相類似,有一天,他還在報紙的廣告欄目里辨認出了「古井貢」三個字,把大人嚇了一跳!這也是他把從電視廣告的無意識學習所得,遷移到了報紙符號的辨認上。

  這樣的事情,其實在許多孩子身上都發生過,只不過有的家長根本沒有注意到,有的家長只是當作新鮮事一笑了之,沒有予以繼續關注;更多的家長注意到了,卻因為無法理解個中緣由和道理,失去了發現和培養孩子天賦的好時機。

  那麼,在孩子身上出現的這些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它說明了什麼?對我們了解和培養孩子有什麼意義呢?對於這些問題,最近在科學界和教育界倍受關注的鏡像神經元理論,能夠給予科學的解答。那些多少年來讓我們似懂非懂的問題,因此真相大白,變得容易解釋,變得可以被我們「知其所以然」了。

  二、大腦魔鏡:鏡像神經元的發現

  什麼叫「神經元」?神經元(neuron)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據估計,人類中樞神經系統中約含1000億個神經元,僅大腦皮層中就約有140億。

  什麼是「鏡像神經元」呢?鏡像神經元(mirrorneuron)是一種具有特別能力的神經元,這種神經元,能使高級哺乳動物像照鏡子一樣在頭腦里通過內部模仿而即刻辨認出所觀察對象的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且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鏡像神經元是義大利帕爾馬大學的賈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Rizzolatti)等科學家在上個世紀末首先在猴腦上發現的,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是偶然的,這裡還有一個頗富傳奇色彩的的「葡萄乾事件」——

  一天,里佐拉蒂和他的同事將一些電極接通到猴子運動前皮質中的單個神經元,研究猴子抓取不同物件時的神經活動。當一位叫做利奧納多·福加塞(LeonardoFogassi)的實驗人員進入那隻獼猴所在的房間,並且無意中伸手去撿一顆葡萄乾時,令人激動的發現時刻終於到來了。這隻猴子注視著他,它的運動前神經元被觸發了,就像先前它自己撿起那顆葡萄乾一樣。福加塞幾乎無法相信親眼目睹的一切。在多次重複這個實驗和類似實驗後,實驗室的科學家認識到已經有了某種重要發現,並且在1996年的一系列論文中,將這些神經元命名為「鏡像神經元」。

  這個發現一經公布,立即在全世界科學界引起巨大反響。

  隨後,美國科學家通過對一批癲癇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在人腦中也證實了鏡像神經元的廣泛存在,並且更進一步發現人類腦部的鏡像神經元比猴子所擁有的更加敏銳,更富有彈性,進化程度也更高。科研人員把這樣一種具有特殊「魔力」的神經元,稱作「大腦魔鏡」。

  在2008年諾貝爾獎頒獎前期,瑞典第一大報《每日新聞》科技專欄作家卡林·伯傑斯預測,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會頒發給義大利科學家賈科莫·里佐拉蒂等,以表彰他們在猴子和人身上發現「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儘管最後的結果不是這樣,許多科學家還是堅信,鏡像神經元的發現,為理解人類早期智慧的形成和複雜的社會能力的進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它終有一天能夠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知神經科學家、鏡像神經元研究領域公認的權威維拉揚納爾·S·拉馬錢德拉(Viayanur ·S·Ramachandran)甚至斷言:「鏡像神經元之於心理學,猶如DNA之於生物學」。①

  鏡像神經元研究在家庭教育上有廣泛的運用價值,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它將成為21世紀家庭教育重要的科學支柱,引發我們對家庭教育的全新理解和全面變革。家庭教育的改革創新將進入一個「鏡像時代」。在我國,對鏡像神經元及其教育應用的研究剛剛開始。2011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微博)「鏡像神經元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課題組與溫州市龍灣區教育局合作組建了「鏡像神經元教育應用聯合實驗室」,目的在於運用現代科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探索區域教育和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的新途徑。聯合實驗室也創造了國內第一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相配套的鏡像神經元實驗基地和研究模式。

  三、「教育神經元」:關於鏡像神經元教育價值的若干理論假定

  人腦中存在的鏡像神經元,具有視覺思維和直觀本質的特性,它對於理解人類思維和智慧的起源,理解人類的模仿、認知、交往、教育等文明行為的進化等重大問題,有重要意義。

  從鏡像神經元發現伊始,世界各國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包括神經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到這塊新出現的「科學富礦」,進行研究、探索和實驗,並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理論假定。這些假定,從不同方面揭示了鏡像神經元的教育價值。

  (一)鏡像神經元與人類早期的「文明大爆炸」

  對於現代人祖先的進化路線,科學界在1990年通過對線粒體DNA(mtDNA)的研究發現,人類共同祖先——晚期智人出現的比較科學可信的年代大約是5萬到10萬年前,其繁衍路徑是:非洲---&>亞洲---&>歐洲--&>美洲。這時,屬於母系氏族公社,舊石器晚期。

  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考證,當人類進化到距今約5萬年前時,全世界範圍內同時出現了智慧現象,形成了人類早期的「文明大爆炸」:能夠人工取火、利用簡單工具、修築簡易房屋、出現原始藝術,等。這是人類進化的一次「突變」,是人類文化史的開始。

  關於人類早期的「文明大爆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知神經科學家維拉揚納爾·S·拉馬錢德拉提出(Viayanur

  ·S·Ramachandran)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原始人的大腦發展到今天1500cc大約經歷了20萬年。而人類特有的特徵如製作工具,裁剪衣服,藝術,宗教信仰,甚至是語言等被認為是快速發展的,出現在約4萬年前。這一時期人類智力和文化快速發展,被稱為「大爆炸時期」。為什麼人類大腦要閑置15萬年的時間呢?

  他認為,答案應該是這樣的——

  所謂的大爆炸是因為某些關鍵的環境因素引發了大腦的反應,環境的因素已經成為了影響生存的重要原因,人們必須有創新的東西來適應生存發展,因此在人類潛在適應性的基礎發展出了人類獨一無二的特質(人類一個重要的潛在適應性機制就是鏡像神經元)。工具、藝術、數學和語言的出現是很突然的,隨後很快的散播開來。然後通過鏡像神經元大腦擁有了模仿學習及讀懂他人意圖這樣驚人的能力。也許每一項發明都是在某個合適的環境下碰巧發生——通常是在一個單一的空間與時間。但是人類傾向於模仿,一旦一項發明出現了,就會隨著人口蔓延開來。

  「在拉馬錢德拉看來,鏡像神經元不僅可以弄清楚我們怎樣學習和了解其他人,而且可以弄清楚人類在5萬年前『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即在社會組織中,如何學會一些新技能以及工具和語言的運用,而語言則是人類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②

  這正是一部分科學家的猜測:在由晚期智人向人類轉變的關鍵時期,由於環境的突變,迫使晚期智人形成鏡像神經元以應對環境變化;而一旦晚期智人具有了鏡像神經元,他們就有了「智慧基因」,迎來了「文明大爆炸」,而他們自己也就演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類。

  這是很了不起的一個進步,可以說是人類進化史一次質的飛躍!我們過去老說「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如果不在主體人身上形成高於其他動物的新的能力和屬性,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我們現在是否可以這麼說,「勞動」與「鏡像神經元」一起,成為從猿到人轉化的偉大「轉門」!

  (二)鏡像神經元的模仿機制

  為什麼鏡像神經元會在人類文明起源中發揮這樣的作用?這也是科學家熱衷探討的一個問題。

  一種理解是:鏡像神經元賦予人類一種模仿能力,使其能夠在神經——心理反應上獲得對觀察對象的「同質化」,從而達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感受和理解。在拉馬錢德拉所看來,任何時候你想判斷他人的行為,你會在大腦里做一個相應的運動模擬,如果沒有鏡像神經元就將無法完成。

  在筆者看來,鏡像神經元的模仿能力,在進化過程中應該經過了幾個大的演變時期,大約是——

  1、直接刺激的外部模仿(A—a模式,即通過外部行為動作,對觀察對象的外部行為動作進行直接模仿);

  2、直接刺激的內部模擬(A—b模式,即沒有外部行為動作,只是在大腦內部對觀察對象的外部行為動作進行運動模擬);

  3、抽象刺激的外部模仿(B—a模式,即通過外部行為動作,對代表觀察對象外部行為動作的抽象替代物,如符號、圖形、語詞等產生模仿反應)

  4、抽象刺激的內部模擬(B—b模式,即沒有外部行為動作,只是在大腦內部對觀察象的外部行為動作的抽象替代物,如符號、圖形、語詞等進行運動模擬)

  經過這樣四個階段,由鏡像神經元控制的模仿行為,一步一步地微觀化、內部化、內在化,最後變成了根本不表現出外部動作的腦神經生物過程,變成了一套神經機制,但依然保留了「模仿」的原始遺迹和效果。如果沒有這個「模仿」效果,我們人類就無法對他人的行為作出正確的理解,並且做到「感同身受」。

  (三)人類「理解」的頓悟本質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促使我們對人類的理解行為及其本質進行重新認識。

  過去,科學界對高級哺乳動物「理解」行為的認識,一直採用「推理模型」,即認為高級哺乳動物包括人,之所以能夠「理解」事物,是因為大腦里的記憶神經元有推導功能,可以對事物各個方面的特徵和屬性進行快速分解和推理,最後得出一個基本結論。

  而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使科學家認識到:人們可以不假思索地通過直接模仿做出基本動作;在看到這些動作時,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複雜的推理過程。這樣,就產生了一套新的「頓悟模型」,這個模型認為高級哺乳動物特別是人,對事物的「理解」採取的是「頓悟」的方式,即在瞬間就可以「看透」事物的潛在意義。人腦中存在著頓悟機制,這恰是人類理解的奧秘。

  (四)鏡像神經元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教育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把人類幾萬年前「文化爆炸」和幾萬年來文化進化的成果,壓縮成具有內在化模仿(模擬)機制的特定的文化編碼(如同電腦里的內存「晶元」),儲存於人的神經細胞里,使人不須「推理」,可以在瞬間辨認和領悟所觀察對象的行為動作的潛在意義。它不是推導式的、推理式的,而是頓悟式的、直覺式的。這是大自然進化中創造出的偉大智慧,這種智慧直接「安放」在人的大腦細胞中,直接促成了人類成為萬物之首,這難道不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特殊眷顧嗎?

  鏡像神經元使早期人類獲得了一種高級能力——掌握間接經驗的能力,用不著事事都去直接試誤來獲得經驗;「間接經驗」可以通過「看見」來傳遞,而不需要依賴「直接經驗」,不需要每次都親身體驗。就像「火中取栗」一樣,如果沒有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每一個猴子都要被火中的栗子燙一下後才長了記性;而有了鏡像神經元,猴子們看見同伴的經歷,自己就能明白該怎樣做,正如西方諺語所說:「monkeysee, monkey do」(猴子看見了,它就會做)。

  我們試問,教育是做什麼的?教育的本質難道不正是傳授間接經驗嗎?而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恰在於領悟和承受間接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講,鏡像神經元其實就是鑲嵌在人的大腦中的「教育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把教育作用變成了可以自動實現的神經—生理過程,變成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超驗機能」,這實在讓我們不得不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得不為人類的先天稟賦而驕傲自豪!

  四、「鏡像革命」:對家庭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

  鏡像神經元對於家庭教育具有廣泛的解讀性,能夠解釋眾多的家庭教育現象;鏡像神經元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將促進家庭教育的變革與創新,帶來一個全新的家庭教育「鏡像時代」。鏡像神經元對家庭教育的啟發價值,涉及到了家庭教育基本原理方面的重新理解。

  1、孩子們看見的,就是他們思維的(「所見即所思」)

  傳統上,我們都把人的眼睛看做是「感官」,即感性器官;我們並不認為眼睛是「理性器官」,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儘管我們口語里也說「眼睛是靈魂的窗口」,但這一般只是比喻,我們並不真正賦予眼睛以「心靈」、「智慧」、「思維」、「理性」等高級心理屬性。

  鏡像神經元的發現,使我們不得不對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僅僅是外界萬千事物的「感受器」,而且由於它與鏡像神經元的直接聯繫,而變成了一種「理性器官」;它本身具有判斷和領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它在「看見」事物的同時就產生了對事物內在特性和深層關係的領悟。換話話說,人的視覺有思維能力。思維,從「看見」的瞬間就同時開始了;他所看見的,就是他所思維的,所以叫「所見即所思」。

  著名美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曾說:人類有一種對本質的直接直覺能力,使「我們在一個個別事中一眼便『看』出了我們正想理解的『道理』,與此同時又直覺到它在其他事物中也必定如此。」③這種一眼看出本質的能力,不正是鏡像神經元的特有能力嗎?

  由此看我們的學校教育,就應該明白:孩子們的視覺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兩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識器官和理性認識器官是合一的。由鏡像神經元帶來的「鏡像革命」,其實是孩子眼睛裡的革命!

  看來,我們對於「眼睛是靈魂的窗口」這句再熟悉不過的熟語的理解,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

  2、孩子們的思維,首先是頓悟型的「母思維」(「所見即所悟」)

  鏡像神經元原理告訴我們:人的視覺有思維能力,但這種思維不是一般理解的「思維」,而是一種頓悟的思維,所以叫「所見即所悟」。

  我們認為,人類應該有兩種思維方式,即直觀的、直覺的、頓悟的思維,和一般理解的那種抽象的、推理的、分析的思維。前一種思維方式,是人類更為遠古、更為基本、更為重要、更為有效的思維形式,我們把它稱為「母思維」,它在人類幾萬年的進化史上,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後一種思維方式,則是在抽象的文字元號出現以後形成,日漸邏輯化、規則化、技巧化的思維方式,我們將其稱作「子思維」,它在人類幾千年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逐漸佔據了人類理性判斷的主導地位。

  過去我們曾經把思維分為「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這種分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足以顯示二者之間的真正差別——原生性思維與派生性思維的差別、「母」與「子」的差別。

  我們的基本判斷是:不論是就整個人類的發展而言,還是就個體生命活動而言,第一,「母思維」和「子思維」是同時發揮作用的;第二,「母思維」是「子思維」的基礎。

  「母思維」之所以是「子思維」的基礎,在於它是與生俱來的直觀能力與感性對象之間的直接作用,這種作用及其積澱物——意象,支撐了抽象化的「子思維」。

  我國家庭教育和基礎教育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沒有充分認識到「母思維」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過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養了兒童的「子思維」。在孩子們的早期經驗中,感性活動貧乏,視覺意象欠缺,他們過早進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學科學習。這一方面使得許多孩子面對高度抽象的詞語、定理和公式,由於沒有相應的感性材料做支撐而無法理解,造成「學習困難」;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維只會從抽象到抽象,鸚鵡學舌,形式僵硬,缺乏想像力,更遑論思維的創新!這種狀況延續到高等教育,使得學生的思維嚴重脫離感性現實,變成了「純語法遊戲」:一篇幾萬字、十幾萬字的論文,從語法上講很「規範」,沒有明顯缺陷,但內容空洞、形式枯燥,沒有有效的信息量,更沒有思想。

  進一步說,這種被康德稱作「空對空」的思維(康德講過:「沒有抽象的視覺謂之盲,沒有形象的抽象謂之空。」)被叔本華稱作「不生產」的思維,最嚴重的後果,是年輕一代的思維缺乏「悟性」,整個民族的創新能力降低。為什麼我們的科技研發總是缺少原創性的重大成果?為什麼我們的科學家遲遲得不了諾貝爾獎?恐怕都跟我們不重視「母思維」、缺乏「悟性」教育的體制有關。因為所有具有重大價值的領先的科學成果,無一不是思維從無到有「原創」的產品,而不可能是思維由此及彼「推理」的結果。

  3、在孩子們的眼睛裡,藏著一位飽經滄桑的偉大的教育家(「所見即所教」)

  人的視覺接受外界信息的過程,都是人對環境影響進行判斷、思考、吸收和反饋的互動過程,都有主體的改變和結果形成,也就是說,都有教育意義。教育作用在孩子「看見」的瞬間就產生了。這就是所謂的「所見即所教」。

  鏡像神經元原理說明,在每個孩子的眼裡,都藏著一個活了至少5萬年的大教育家!我們能肯定自己的說教比這個偉大的遠古聖賢更有力量嗎?

  當孩子們看見(某種現象)的時候,教育作用已經「自動」地發生了,這屬於無聲無息的「首次教育」,此時教育他們的,就是那個進化了至少5萬年的大教育家,而我們大人、老師在孩子們「看見」之後對他們的教育,已經「晚」了一步,屬於「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與「首次教育」在性質上、方向上是統一、協調、互補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離的、衝突的、矛盾的,如果這樣,孩子的心靈世界就必然產生混亂、衝突或虛偽。經常的情況是,我們的「小教書匠」跟偉大的「歷史教育家」在較勁、在吵架,讓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

  另外,在這裡,順便重新體會一下柏拉圖的「教育回憶說」,也是饒有興味的。柏拉圖在《理想國》里,曾經引用蘇格拉底的話說:「一切探詢和學習都只能是回憶。心靈本身作為一種不朽的東西,已經是誕生過若干次了。」他自己還說:「它(指心靈)已經看到過存在於這個世界和位於這個世界之下的那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它認識它們當中的每一個。毫不奇怪,它能夠將它曾經認識到的有關德行的一切和其他所有東西回憶起來;由於所有的自然物都是相通的,由於心靈已經認識了所有事物,所以對它來說,把這一切吐露出來時不難的。」④這些話,過去我們讀起來,確實有點不知所云。但現在,有了鏡像神經元這個視角,我們就可以理解柏拉圖的偉大猜測:在我們的身體里有一種機能,能夠幫助我們保持歷史進化的文明成果,並且在需要的時候把它「回憶」起來。

  4、每一個孩子無一例外,都是「無師自通」的學習天才(「所見即所學」)

  藏在孩子們眼睛裡的教育家,並不是什麼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是他們內在的潛能。這個飽經滄桑的「大教育家」,在一代一代、生生不息的新生兒身上不斷進化,演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學習者」。體現為整個族類合目的性的「教育」,在個體身上則變成了合規律性的「學習」。

  鏡像神經元使得每一個孩子都無一例外地成為「天生的學習者」。這就是說,在他們的身體內部,天然地具備學習的生物學基礎,它一旦與外部事物相接觸,就自動「啟動」,變成學習機制。

  我們成人,包括許多教師和專家,經常低估孩子的學習能力。在這方面,歷史上最有名的當屬洛克的「白板說」。洛克是英國近代經驗論哲學家,他認為人生下來的時候心靈里一無所有,好像一塊乾乾淨淨的白板,一切觀念都是生後印到心靈上的。洛克的「白板說」表明,他是一個極其缺乏歷史感的人;他對歷史進化的觀念、文化積澱的觀念,幾乎是一無所知,這種無知恰如他所比喻的空空蕩蕩的「白板」。即使是在現代社會,持有洛克這種觀念的人也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孩子的心靈本來只是一張「白紙」,需要成人「教」,從外面「輸入」(「灌」)現成的知識,孩子才開始學習。

  這些無知的偏見無法解釋:為什麼嬰幼兒有那麼驚人的學習能力?為什麼在孩子身上會出現「無師自通」的現象?

  在我們看來,孩子的學習成長是預成與生成的統一、超驗與經驗的統一、歷史因素與現實因素的統一,兩個方面都不能否定。說孩子的學習有「預成」的方面、「超驗」的方面、「歷史因素」的方面,即是講每一個孩子生而為人,都有生物遺傳的天賦(例如鏡像神經元的天賦),使得他們先天地具備學習的潛在條件、潛在機制;說孩子的學習又有「生成」的方面、「經驗」的方面、「現實因素」的方面,即是講他們的潛在的學習機制,要通過與外部事物(學習對象)的接觸、結合,才能夠喚醒、啟動,變成現實的學習過程。

  五、如何改善:家庭教育變革的幾個主要方面

  1、越是趨向自然的教育,孩子們的天賦越容易得到發揮

  鏡像神經元理論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賦、無師自通的有力證明。這一點,應該是毋庸置疑了。問題只是在於,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更好地引導和發揮孩子們的學習天賦?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狀態的教育,越是容易發揮孩子們的天賦。在比較自然的教育下,家長應該注重孩子們的「自發性」、「領悟力」和「創造力」。「自發性」是指孩子們不需要大人幫助或督促,自己在那裡專註地琢磨什麼,或者有模有樣地做「表演」;「領悟力」是指,孩子們在沒有大人教授的情況下,能夠「突然」把不同的東西聯繫起來,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或者發現事物現象「背後」隱藏的東西;「創造力」是說孩子們在「自發性」和「領悟力」的基礎上,說出了什麼、唱出了什麼、寫出了什麼、畫出了什麼、做出了什麼、表演出了什麼,只要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並且是有新意的,都屬於孩子的「創造力」。

  「自發性」、「領悟力」、「創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賦狀態的三個維度,也是考察鏡像神經元是否發揮作用、是否活躍的三個最基本的方面。這都體現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長觀察到了孩子的這些行為,就應該引起高度注意,因為這很可能顯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賦傾向。在此基礎上,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鼓勵,提供必要的條件,通過或「明」(有意)或「暗」(無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賦慢慢「牽引」出來,成就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因緣。

  2、重新解讀和實踐「身教重於言教」

  有些家長天真地認為,說教是解決孩子成長問題的唯一方法,他們過分依賴言語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在他們痛下殺手打孩子的時候,以為只要說上一句:「我這是為你好呀!」就可以取得孩子的諒解。其實,家長打孩子時的兇狠、醜惡的表情,已經向孩子說明了一切!

  現在我們就可以真正理解為什麼「身教重於言教」了!因為孩子們不是在大人的說教中成長的,而是在他看見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們自己看見了什麼,比成人教他什麼更重要!父母平時的面部表情、是否微笑、動作姿態,以致他們的敬業精神、待人接物、人格修養,都是不說話的教育。

  3、視覺的啟蒙訓練,比知識的早期教育更重要

  有過一份研究,表明歷屆美國總統中大部分有過童年遷徙的經歷。童年遷徙的經歷究竟給他們後來的成功帶來了什麼神奇的影響?這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童年遷徙的經歷,有助於鏡像神經元系統的充分發揮,使得人們不僅見多識廣,而且有更高的直覺智慧。

  我國家庭教育,特別是幼兒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不重視感覺訓練,缺少審美教育,恰如前面所述,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母思維」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就過早地進入了以抽象的語詞、符號、公式為內容的知識訓練,片面發展了「子思維」,結果思維的意象材料匱乏,發展「後勁」不足。

  4、更好的教育,是改變孩子們看見的一切

  「孟母三遷」說明了環境教育的重要。家庭的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都與孩子有隨時的「交流」。要注意兒童居室的基本色調、牆面、貼畫、裝飾物、書架、燈光等所表達的教育涵義。

  當今的環境教育,已經不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環境影響,而且包括了電視環境、網路環境和手機環境。它們作為孩子們成長的電子化、虛擬化空間,在孩子們價值觀的形成、人格的養成諸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需要真誠和信任,需要友善和尊重,需要良好的環境與人際關係。「養眼」(讓孩子看到美好的、新鮮的事物),應該是「養孩子」 的主要功課之一。更好的教育,是改變孩子們看見的一切!

=============================================================

公式C=HF表達。等同於德布羅意公式。就是宇宙生命體意識,法的基本表達公式。

佛法是不會滅的。個體的解脫,必然就是佛法的顯現。

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凈土宗、禪宗、唯識學,只是法的顯現,而不是法的本體。

社會的存在,就是依法而存在,用數學術語,社會就是存在於法的希爾伯特空間。

解釋一下。

在數學中,希爾伯特空間是歐幾里德空間的一個推廣,其不再局限於有限維的情形。與歐幾里德空間相仿,希爾伯特空間也是一個內積空間,其上有距離和角的概念(及由此引申而來的正交性與垂直性的概念)。此外,希爾伯特空間還是一個完備的空間,其上所有的柯西序列等價於收斂序列,從而微積分中的大部分概念都可以無障礙地推廣到希爾伯特空間中。希爾伯特空間為基於任意正交繫上的多項式表示的傅立葉級數和傅立葉變換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表述方式,而這也是泛函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希爾伯特空間是公式化數學和量子力學的關鍵性概念之一。

還是複雜了。

一個抽象的希爾伯特空間中的元素往往被稱為向量。在實際應用中,它可能代表了一列複數或是一個函數。例如在量子力學中,一個物理系統可以被一個復希爾伯特空間所表示,其中的向量是描述系統可能狀態的波函數。

法就是宇宙的隱秘秩序,就是宇宙體系的可能狀態的波函數。

人的大腦結構以及運行,就是腦波

十九世紀末,德國的生理學家漢斯·柏格看到電鰻發出電氣,認為人類身上必然有相同的現象,而發現了人腦中電氣性的振動。後來,藉由圖表來補捉腦波,才得知振動的存在。由於這和人類的意識活動有某種程度的對應,因而引起許多研究者的興趣。 由於電子工業的進步,腦波的周波數也得以用儀器測定。國際腦波學會就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定以α、β、δ、θ之名。

人腦是憑藉不同頻率的腦波來傳遞信息的,就像廣播、電視台的指揮中心利用電波發送信息一樣。對於人腦而言,當思想、意念在心靈的迷宮中遊走時,它就會發出微量的電波。

一、α腦波

α腦波,是當人們放鬆身心、沉思時的腦波。它以每秒鐘8~12周波的頻率運行著。當人們在做「白日夢」或遐思時,腦波就會呈現這種模式。這種模式下的人應該是處於放鬆式的清醒狀態中。

二、β腦波

β腦波,是一種有意識的腦波,它以每秒鐘12~25周波的頻率運行著。當人們處於清醒、專心、保持警覺的狀態,或者是在思考、分析、說話和積極行動時,頭腦就會發出這種腦波。

三、θ腦波

θ腦波,是人們沉於幻想或剛入眠時發出的腦波。它以每秒鐘4~8周波的頻率運行著。這正好屬於「半夢半醒」的朦朧時段,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大腦正在處理白天接收的資訊,而許多的靈感可能就在這個時候突現。

四、δ腦波

δ腦波,是人們沉睡無夢時發出的腦波。它以每秒鐘0.3~4周波的頻率運行。

那麼,什麼才是最適合工作和學習的腦波?當人們需要接收大量的科學資訊,以便更加了解某種事物時,最好是處於β腦波狀態。然而,根據研究、了解該項事物之後,整合資訊的最佳時機卻使人處於放鬆的清醒的狀態中,這時放出的是α腦波。

當我們處於β腦波狀態時,或許我們正集中注意力處理手邊的問題,或許是處理日常活動,但此時我們的直覺之門是關閉的。此時的人,可以說是處於「見樹不見林」的狀態之中。當我們處於α腦波狀態時,身心放鬆,心靈是比較開放和易於接受外來事物的。

α腦波似乎可以讓人們進入潛意識中,但許多學者都認為,當人們處於放鬆式清醒狀態中時,可以最有效地將信息存入長期的記憶中。每當α(事實上,θ也是)腦波最強勢時,負責邏輯思考的左腦就會放鬆警覺性(左腦通常是潛意識思想的過濾和把關者)。這時,心靈更深層次的直覺、情感和創新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δ波0.4-4赫茲 δ波為優勢腦波時,為深度熟睡,無意識狀態。人的睡眠品質好壞與δ波有非常直接的關聯;δ睡眠是一種無夢且很深沉的睡眠狀態,通常一夜正常的睡眠周期會出現四至五次,而發生在睡眠初期第一個出現周期是無夢的δ波(Non-REM)狀態,所以,如果在輾轉難眠時,能讓自己召喚出近似δ波邊緣狀態的身心感覺(當然要經過訓練),您就可以很快地擺脫失眠並進入深沉睡眠,真正睡美容覺追求的就是這種時間短但深入的睡眠。此外,根據科學研究,δ波亦是開發人類直覺系統的關鍵。

θ波 4-8赫茲 θ 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中斷,身體深沉放鬆,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入定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由於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大開心靈之門,對於外界的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Hyper-suggestibility),這就是為什麼人在被催眠時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此外,θ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對於觸發深層記憶、強化長期記憶(LTP)等幫助極大,所以,在科學界稱Theta波為「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The Gateway to Learning and Memory。

慢速α波 8-9赫茲 臨睡前頭腦茫茫然的狀態。意識逐漸走向模糊。

中間α波 9-12赫茲 靈感、直覺或點子發揮威力的狀態,身心輕鬆而注意力集中。

快速α波 12-14赫茲 高度警覺,無暇他顧的狀態。

無人機競賽近年來比較常見的玩法是FPV(第一人稱視角飛行),而在近日,一場特殊的無人機競賽在佛羅里達大學籃球場館內上演,因為參賽選手不是靠遙控器讓無人機起飛和飛行,而是意志力。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計算機程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用腦電技術控制無人機飛行此前已有多次案例,一般的設定是,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能讓無人機起飛並且加速,放鬆狀態下無人機會放緩速度,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讓無人機保持長時間的飛行,就看你注意力能否穩定了。當然,從目前的信息,我們無法得知這次比賽的具體規則。

1腦波的四個波段 [保存到相冊]

  「像美國的這個比賽,其實信息還不是很多。不過我估計他們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應該是與專註力掛鉤的。而飛行高度和方向什麼的很可能就是飛控定製的,可能不能通過腦波自由控制。」BrainLink員工向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記者分析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

  「現在存在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腦電波技術還無法充分的將人的思維提取出來並轉化成數字信號。只能進行非常有限而且基礎的腦機交互。因此無法實現對無人機的精確控制,比如說想僅通過腦電技術控制無人機在任意環境下自如穿梭,這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預設程序和指令觸發的形式讓無人機去做一些特定場景下的固定操作是可行的,比如讓無人機起飛,並做一個簡單的翻滾機動,這個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就是對操作人員會有一定的要求,操作的人員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去熟悉這種新的操作方式,而且這種操作可能並不是一種很直觀的「意念操作」。比如想要讓無人機起飛可能並不是操作員在腦中默默地發出一個「起飛」的指令,而是需要他通過調整思緒和情緒來控制自己的專註力,當專註力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觸發無人機起飛。因此對操作員的要求也會比較高。」

  BrainLink也在做這方面的試探,除了無人機,他們還在試圖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運動或者讓水杯懸空,不過除了研究的意義以外,他們也沒有看到太大關於腦電波控制的商業價值。而這個問題,也是腦電波技術研究者和創業者一直在探索的。

  目前對於腦電波技術,當下它的最佳領域還是在大腦和心理健康領域。對腦部疾病的整療,配合其他方式對人的精神進行鍛煉。而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與時下較熱的虛擬現實機器人等,都有應用的可能,但關鍵是要找到需求點。

  在不久前華盛頓大學公布的一項研究中,腦電波技術識別人腦電波信號的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5%,但具體能有怎樣的實際應用,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腦電波技術真的能夠讀取我們的思維嗎?腦電波技術真的能夠讀取我們的思維嗎?_科技_騰訊網

目前任何電腦都無法讀取人類的思想,而只能捕獲α和β腦電波,當前技術並不能直接讓黑客獲取你的信息,但可以獲取充分的分析數據來竊取你的信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艾莉爾·加藤(Ariel Garte)是多倫多一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這家公司叫InteraXon,主營腦電波產品及其應用,艾莉爾同時也是一名神經科學家。以下是她針對腦電波技術的安全性主題發表的一篇文章。

上個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牛津大學和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聯合發布了一項測試報告,該報告稱黑客可以攔截腦電波讀取器設備,並竊取用戶銀行卡和PIN碼等敏感個人信息。

腦電波計算機界面技術並不能真正讀取你的思想

目前任何電腦都無法讀取人類的思想,而只能捕獲α和β腦電波。根據這些腦電波數據,設備知道你是處於放鬆還是思考的狀態,進而推測出你的心理狀態、緊張度和興奮度。你可以把自己的腦電波信號傳輸、轉譯成計算機動作,然後操控電腦。此外,當設備讀取到P300腦電波信號時,就說明這個場景對此人來說是熟悉的。

在前不久公布的這項調研中就是運用這樣的原理,他們會通過設備讀取你的腦電波圖,然後查找這個P300腦電波信號,當看到熟悉的信息,比如鄰居、PIN碼和信用卡圖片後你的大腦就會發出P300信號。當捕捉到這個信號,科學家就可以猜測出你的個人敏感信息了。因此,這種技術並不能直接讓黑客獲取你的信息。不過,這次調研結果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忽視,因為它可以獲取充分的分析數據來竊取你的信息。但這並不是說黑客能夠直接讀取你的思想,這種場景只可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

科學家利用腦波識別出講話內容

語言由人的大腦皮層產生,與講話過程相關的腦波可以直接用腦電圖電極記錄下來。最近,德國卡爾斯魯厄技術研究所(KIT)和美國沃德沃斯中心(Wadsworth)等多家機構研究人員第一次證明,根據這些腦波能重新構建持續講話中的基本單位——單詞和完整的句子,還能生成相應的文本。他們在最近的《神經科學前沿》雜誌上介紹了這種「腦—文本」(Brain-to-text)系統。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能否只通過腦活動來與機器溝通,我們的成果是這一方向上的重要一步。」指導該研究的KIT認知系統實驗室的塔尼婭·舒爾茨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無論是語音中的單個單位,還是連續說出的句子,都可以通過腦活動識別出來。」

據每日科學網站15日報道,這一成果由信息學、神經科學和醫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取得。KIT開發並使用了信號處理和自動語音識別方法。KIT認知系統實驗室的克里斯汀·赫夫和多米尼克·海傑說:「除了解碼來自腦活動的講話,我們的模型還能詳細分析與講話過程有關的腦區和它們之間的互動。」他們在博士論文中開發了這一系統。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第一次能根據腦活動模式解碼持續的語音,並將其轉換為文本形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把腦皮層信息和語言知識、機器學習演算法結合在一起,以選出最可能的單詞順序。雖然目前的「腦—文本」系統還是基於語音,但這是識別出人們思想語言重要的第一步。

研究人員記錄的腦活動來自7名癲癇病患者,他們的大腦皮層表面因治療需要放有電極陣列(ECoG)。當患者朗讀例文時,研究人員以高解析度記錄下ECoG信號。隨後,卡爾斯魯厄的研究人員對數據進行分析並開發出了「腦—文本」系統。

這一成果除對基礎科學方面有所貢獻,幫人們更好地理解大腦中複雜的講話過程外,還有助於將來開發新的語言通訊工具,固定在病人身上幫助他們交流。

腦波是人類存在的生物學描述的基礎。

也就是說,人類的存在可以表達為腦波的頻率函數,此函數符合希爾伯特空間。

現代科學也揭示人的意識就是腦波的頻率函數在希爾伯特空間條件下,量子化的表達。

用公式C=HF表達。

C就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的意識的量子單位。

h:普朗克常量

f:腦波的頻率

用公式C=HF表達。等同於德布羅意公式。

公式C=HF表達。等同於德布羅意公式。就是宇宙生命體意識,法的基本表達公式。

=======================================

鏡像神經元

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

科學家發現,人腦中有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在起作用。鏡像神經元是近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膽地斷言:鏡像神經元之於心理學,猶如DNA之於生物學。

腦中的神經元網路,一般相信是儲存特定記憶的所在;而鏡像神經元組則儲存了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這種特性不單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行基本的動作,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某種動作時,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

傳統探究現象學的哲學家早就提出:對於某些事,人必須要親身體驗,才可能真正了解。對神經科學家而言,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現,為該想法提供了實質基礎,也明顯改變了我們對人類理解方式的認知。

從鏡像神經元發現伊始,世界各國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包括神經生物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到這塊新出現的「科學富礦」,進行研究、探索和實驗,並提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理論假定。

由於有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人類才能學習新知、與人交往,因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模仿能力都建立在鏡像神經元的功能之上。人腦中存在的鏡像神經元,具有視覺思維和直觀本質的特性,它對於理解人類思維能力的起源、理解人類文化的進化等重大問題有重要意義。

迅速理解他人意圖

鏡像神經元也許是模仿他人動作以及學習能力的基礎,從而使得鏡像機製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多層面交流與聯繫的橋樑。與大腦中儲存記憶的神經迴路相似,鏡像神經元似乎也為特定的行為「編寫模板」。有了鏡像神經元的這種特性,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基本動作,在看到這些動作時,也能迅速理解,而不需要複雜的推理過程。

在猴子、人類的大腦中,都存在鏡像神經元。不論是自己做出動作,還是看到別人做出同樣的動作,鏡像神經元都會被激活,也許這就是我們理解他人行為的基礎。如果破壞整個鏡像神經系統,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認知能力嚴重下降,以至於無法對刺激作出反應 。[2]

體驗別人的情感

在通過鏡像神經元理解他人感情的過程中,觀察者直接體驗了這種感受,因為鏡像機制使觀察者產生了同樣的情緒狀態。當人經歷某種情緒,或者看到別人表現出這種情緒時,他們腦島中的鏡像神經元都會活躍起來。換句話說,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經歷了同樣的神經生理反應,從而啟動了一種直接的體驗式理解方式。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人們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時,自己也會被感染,而當別人大笑時,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發出笑聲。還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患有自閉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鏡像神經元受到了損害。

語言建立的基礎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帕特麗夏·格林費爾德表示:「鏡像神經元為文化的進化和演變提供了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如今我們知道,鏡像神經元能夠直接吸收文化。每一代人都是通過模仿、觀察,來教育下一代人的。」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學家邁克爾·阿爾比指出,人類的語言就是建立在鏡像神經元的基礎上的。阿爾比教授認為,複雜的手勢以及人類在說話時舌頭和嘴唇的運動,都是基於同樣的原理。[3]

助於中風偏癱

鏡像神經元能使我們憑直覺捕捉到其他人的意圖,而且我們可以根據過往的經驗更好地理解這些意圖或行為。研究人員說,對鏡像神經元的研究開始於30年前,如今還處於初步階段。深入研究鏡像神經元可以揭示人類社交互動和模仿學習的奧秘,比如,嬰兒學習成人的表情就是因為有鏡像神經元,而幼兒自閉症可能與鏡像神經元功能失調有關,刺激鏡像神經元功能還將有助於中風偏癱病人恢復行動能力。

歷史沿革

編輯

鏡像神經元是20世紀末由義大利帕爾馬大學首先發現的,這個發現證明在猴腦存在一種特殊神經元,能夠像照鏡子一樣通過內部模仿而辨認出所觀察對象的動作行為的潛在意義,並且做出相應的情感反應。這個發現在一經公布,立即在全世界科學界引起巨大反響。科研人員把這樣一種具有特殊能力的神經元,稱作「大腦魔鏡」。[1]

1996年

里佐拉蒂和同事們發現,恆河猴的前運動皮質F5區域的神經元不但在它做出動作時產生興奮,而且看到別的猴子或人做相似的動作時也會興奮。他們把這類神經元命名為鏡像神經元。

1998年

里佐拉蒂根據經顱磁刺激技術和正電子斷層掃描技術得到的證據提出,人類也具有鏡像神經元,而且有一部分存在於大腦皮層的布洛卡區(控制說話、動作和對語言的理解的區域)。他進一步提出,人類正是憑藉這個鏡像神經元系統來理解別人的動作意圖,同時與別人交流。

1999年

亞科博尼等人發現,鏡像神經元系統會在動作模仿和模仿性學習中起作用。他們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到了自願者在模仿動作時大腦皮層布洛卡區的活動。

2000年

西谷信行和哈里(女)的研究表明,布洛卡區是鏡像神經系統的協調中心。

2001年

威廉姆斯等人提出,鏡像神經元系統損傷與自閉症有內在聯繫。

2002年

西谷信行和哈里報道了他們的實驗結果:當他們讓自願者們觀看畫有各種口形的圖片時,這些自願者的鏡像神經系統中的各部位會按照一定先後順序被激活。這個順序是:視覺皮層—上顳葉皮層—下頂葉—布洛卡區—初級活動皮層。

亞科博尼指出,在大腦皮層上,鏡像神經系統與大腦的「邊緣系統」是相連的。邊緣系統是與產生情感及記憶緊密相關的區域。

科勒通過在恆河猴身上的實驗,鑒別出了一類鏡像神經元:這類神經元能處理抽象的信息,比如特定動作的意義,以及與這些動作相關的聲音或描述動作的語言。

2003年

科勒隨後又發現視聽鏡像神經元具有分辨不同動作的能力,特別是當兩個動作同時具有聽覺和視覺信息時,鏡像神經元對它們的解析度達到97%.

分別由真第盧奇和邁斯特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鏡像神經元系統是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交流的共同基礎,從而揭示了這一系統在語言從肢體動作到現代語言的進化中的作用。

2005年

費拉里在猴子的大腦皮層中鑒別出又一類鏡像神經元:工具反應鏡像神經元。當猴子看到實驗人員手持工具,比如杆子或鉗子時,這類鏡像神經元的反應十分強烈,而當實驗人員徒手做動作時則沒有這樣強的反應。

阿爾比布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鏡像神經系統可能受到損害,以至於不能識別自己的動作和語言。這些患者把自己說出的話當作另一個人說出的,從而產生幻聽。

約瑟夫等人對自閉症患者的大腦皮層厚度進行了測量,發現這些患者的鏡像神經元所在的皮層要比正常人薄,而且病情越重,這部分皮層越薄。

2006年

格里德利撰文稱,鏡像神經元的功能或許可以解釋部分聽眾為什麼會錯誤地感受薩克斯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並理解成憤怒。

桑頓認為自閉症的形成與嬰兒時期受到的干擾有關。這種環境干擾可能是電磁輻射。處於發育階段的嬰兒的鏡像神經系統對電磁輻射十分敏感。

喬瓦尼等人正嘗試利用鏡像神經元的特性來系統地訓練中風後上肢癱瘓的病人,讓他們觀察並在腦中模仿一些動作,使他們的神經系統恢復對動作的控制和協調能力,從而得到康復。

威克等人發現,當自願者看到錄像中的人物作出感到噁心、難受的表情時,他們的大腦皮層反應與自己聞到難聞的氣味時是一樣的。這種大腦皮層反應集中在有鏡像神經元分布的區域。

皮內達通過比較吸煙者和不吸煙者的腦電圖發現,吸煙使人的鏡像神經系統改變,讓人的煙癮更大。

舍甫勒等人的研究顯示,人在觀察機器人的動作時,不會有觀察人類動作時產生的那種大腦皮層反應,這表明鏡像神經系統偏好動物的運動。

對鏡像神經元的研究成果已經被應用於人工智慧的開發,在機器人對動作的識別和協調中有了突破性進展。

研究背景

義大利帕爾馬大學剛開始注意到鏡像神經元,當時是在研究大腦的運動皮質,特別是掌管手及口部動作的F5區,想要了解其中神經元的放電型態,與執行特定動作的編碼關係。為了這個目的,他們記錄了獼猴腦中個別神經元的活性;同時,實驗室擁有各式各樣的刺激,可用在猴子身上。當猴子執行不同的動作時(譬如伸手去抓玩具或食物),就能夠觀察它們腦中特定的神經元組同步活化的情形。

從這樣的實驗中,義大利帕爾馬大學開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當他們之中有人伸手去抓食物時,猴子腦中的一組神經元也活化了,就跟他們自己伸手去抓食物時一模一樣。一開始,他們懷疑這個現象是由一些平常的因素造成,好比說猴子在觀察我們的行為時,也進行了未受注意的動作。

但當我們想辦法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以及其它因素(好比猴子預期會有食物的供應)之後,才體認到這種與觀測行為相連的神經放電活性,是行為本身在腦中的真實呈現,與這項行為的執行者是誰並無關聯。

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究竟鏡像神經元系統屬靈長類所獨有,還是其它動物身上也找得到。研究團隊正在大鼠身上測試,想看看這種動物是否也具有鏡像神經元的反應。這種腦中的鏡像機制,有可能是演化晚期發展出來的能力,如此才能夠解釋,為什麼人類會比猴子擁有更廣泛的鏡像反應。不過,由於剛出生的嬰兒及仔猴就能夠模仿伸出舌頭一類的簡單動作,因此,針對看到的行為建立鏡像模組的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又由於缺乏情緒感受的鏡像能力似乎是自閉症患者的重要特徵,因此他們也在自閉症孩童身上做研究,看看是否表現出可讓人察覺的運動缺失,那是鏡像神經元系統功能不彰的常見問題。

實驗結論

在義大利帕爾馬,15年前的一個夏天,一隻猴子坐在專用試驗椅上等著吃中飯的研究人員回來。一根細小的電線已經植入了猴子負責運動的大腦區域。當猴子每次抓或移動實物時,其大腦區域的一些細胞就會興奮起來,為此,監控器還會記錄一個聲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一位畢業生手上拿著一個冰淇淋球進來了。猴子盯著他。之後,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當學生將冰淇淋球放到他的嘴唇邊上時,監控器聽到了一個聲音:啵哩———破,啵哩———破,啵哩———破。其實,帕爾馬大學的神經學家加庫脈·李乍那迪早就看到了這一現象,他當時拿的是花生。當猴子看到人們或其它猴子拿著花生放到他們的嘴裡時,同樣的大腦細胞興奮了。之後,科學家發現,猴子剝花生或聽到有人剝花生時,此細胞會興奮。當用香蕉、葡萄乾和其它所有實物時,同樣的事情發生了。

李乍那迪博士最近接受採訪時表示,猴子大腦中有特有的細胞,叫鏡像神經元,當猴子看到或聽到一個動作和當猴子自己做這一動作時,這些細胞會興奮。

人類大腦有若干鏡像神經系統來專門傳輸和了解別人的行動和意圖,以及別人行為的社會意義和他們的情緒。鏡像神經元不是通過概念推理,而是通過直接模仿來讓我們領會別人的意思。通過感覺而非思想。此發現觸動了許多科學規則,改變了對文明、移情作用、哲學、語言、模仿、孤獨症和心理療法的理解。此發現為文明的進步提供了生物學基礎 。

大腦中大多數神經元比較呆板。許多只是來探測外面世界的一般特徵的。有些遇到水平線時就會興奮,有些則只認垂直線,其它的負責探測單頻聲音或運動方向。

在更高級的大腦中,科學家發現成群的神經元能探測更遠為複雜的特徵,如臉、手和富有表現的肢體語言。此外,其它神經元會幫助設計身體動作,設想複雜的姿肢。在大腦中的前區皮質、後頂頁、顳葉上方的溝回區域和腦島處發現的鏡像神經元,會對一系列與意圖相關的行動有興奮反應。

主要案例

兒童愛模仿的原因

鏡像神經元也為人們觀察兒童學習的過程提供了線索。華盛頓大學的安德魯·梅爾索夫教授通過研究發現,剛剛出生僅幾分鐘的嬰兒,在看到大人伸出舌頭時,就能做出同樣的動作。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人類兒童都喜歡模仿。安德魯教授說,兒童的鏡像神經元使他們能夠觀察其他人的動作,並模仿看到的東西。[3]

圍觀世界盃,球迷為何會集體「癲狂」

世界盃中,球迷們會為自己的球隊勝利集體起舞狂歡,也會為自己的球隊失敗而集體哭泣宣洩。奧地利研究人員日前發表研究公報稱,鏡像神經元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4]

當人們觀察到的場景與自身的過往經歷越相似,鏡像神經元就越活躍,尤其是當這些場景與運動神經的活動相關的時候。所以,球迷往往會有下意識的「從眾」行為:球隊贏了就集體狂歡,輸了就集體哭泣。[4]

對那些「真球迷」而言,鏡像神經元還有助於他們更好地「讀懂」球賽。對比實驗顯示,在觀賽的時候,那些「真球迷」能夠更好地預測球路走向,此時,他們的鏡像神經元比那些「偽球迷」更活躍。[4]


題主,我可以來回答你的問題,但是請做好一點準備,因為這是完全不同的表述。我將在西方哲學框架之外來論述這個問題,我希望你注意到西方哲學存在的內在的缺陷,這需要點耐心和謙虛。

我首先要簡單論證現在的倫理學深陷唯心主義泥潭。道德是什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什麼是正義?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倫理學都無法給予正確回答。為何這麼多優秀的哲學家在在倫理學上都犯了那麼多錯誤?根本原因就是假定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因此,當這個假設前提不復存在時,倫理學大廈就從地基上動搖了。這不是倫理學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該如何建立倫理學呢?有兩個角度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是人類個體生物本能,二是人類社會屬性。至於其他思考倫理學的角度可以再探討。

我們來看第一個角度:個體的生物本能。西方哲學從來都無視生物學視角看問題,這個視角是對西方哲學的糾正。我們在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條件反射的泛化,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也就是類似條件刺激下的應激反應,當你看到乞丐時,你應激的產生了同情心。再比如當你的親人受到傷害時,你會應激的感受到類似的痛苦,人類更能夠在親人身上體現出倫理關懷。所以,從個體的生物本能來講,這是一種人類應激反應。人類給這種應激反應一個稱呼那就是:道德!由於應激反應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人類具有道德天賦,也就是說道德並不僅僅是後天培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天賦!這種道德天賦和人類應激反應能力是一致!因此不管你怎樣培養人類,都不可能把人類培養成道德水平一樣的人。多愁善感不是後天培養出來的,而是先天應激反應能力。記住一點,西方哲學和倫理學存在許多嚴重的誤區,但這些誤區對於西方哲學信徒來講根本不算什麼。可以說他們沒有一個能夠完全理解西方哲學,卻喜歡津津樂道!

再來看第二個視角,道德是人類的社會屬性。人類不僅僅具有先天的應激反應能力,還有一個後天馴化出來的道德能力。不管神經科學如何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都無法否認現實中,道德價值判斷普遍存在的事實。神經科學的這一發現並不能和現實產生衝突,和這一發現產生衝突的是西方倫理學和哲學,這種衝突恰恰暴露了西方哲學和倫理學內在的缺陷。一是忽略生物視角,二是忽視人類社會關係下進行考量道德。它割裂道德的內在關聯性,採取了形而上學的方法。如何看道德的後天馴化呢?舉一個例子,草原上獅子獵殺羚羊會產生什麼結果呢?由於這種生存的博弈,使得獅子獵殺能力不斷強化,而羚羊則變的更加靈活和奔跑速度更快。這樣的博弈產生一個博弈均衡,這個博弈均衡就是獅子種群和羚羊種群能夠以適當的比例得到生存。好了,我要問一個問題:如果博弈的雙方擁有人類這樣的高級意識的話,它們會不會產生一種意識上的博弈?羚羊會對獅子講你不能這樣血腥,你這樣是違反獅性的!這就是道德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發現道德是一種博弈工具。當羚羊不存在這樣一個博弈工具時,羚羊只有進化出更好的奔跑能力。那我們來看人類,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個血腥的博弈史,人類除了進化出更強的軍事能力之外,人類也在意識上培養了道德觀念,在博弈中道德本質就是一個工具。人類的博弈產生了許多達到均衡的工具,道德便是其中之一。這個道德並非是一種天賦,而是適應博弈的一種工具,比如武王伐紂。從這個觀點來看中國文化為何如此講仁義道德會非常清楚,博弈的雙方力量懸殊過大,導致統治階級生存空間不斷擴張,這種擴張不斷擠壓被統治階級的生存空間,直到被統治階級武力反抗。這是為何秦朝非常短命的原因。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講仁政和德政,這就是道德作為博弈手段的使用。如果中國像歐洲那樣存在皇權、貴族、教權以及各國之間的博弈,中國就不會單一的依賴道德這一博弈手段。只有當人類博弈手段過於單一時,人類才非常依賴道德。所以我們如何看待道德?我們應當看人類的社會屬性,在人類的生存博弈中來看。

這是我的一個簡單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不相信自由意志」這也是種自由意志。


因為經常思考這個問題,隨便談談自己的體驗

不相信自由意志對我造成的影響就是我非常善於接受現實,每當我感覺自己的想法跟現實失調的時候,都會以不存在自由意志,以及決定論為前提進行思考來強迫自己接受

首先,雖然不一定能夠預測未來,但是可以確定過去發生的事情不受任何自由意志左右,一件事情發生意味著它一定會發生,既定的現實意味著在沒有事後諸葛亮的情況下其實沒有任何補救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懊悔或者對現狀的不滿其實毫無意義,能做的只是根據過去發生的事情分析現狀,改進未來或者判斷一下未來大致的方向。雖然未來其實也是決定的,但是一個不能預測的未來跟不確定的未來應該沒什麼區別。就算是掌握了全部的變數和知識,預測這個行為本身或許會不斷的改變未來。

以第一點為前提可以認為,每個個體成為他現在的樣子都不是個體自己能夠掌控的。無論是純粹的惡人,還是大善人,人販子,殺人魔,愚昧者,變態狂,平凡人等等,其背後皆不存在一個自由意志,一個人被殺人魔砍死和出門讓石頭砸死沒有太本質的區別,我們這個社會之所以要制裁反社會者、罪人,並非應該因為他們的惡而制裁他,而是因為他們的快樂或者索求跟社會利益失調。這些人本質上也是可憐的,因為與社會做對這個選擇並非是由一個自由意志做出的。因此,我嘗試著放棄憎恨、厭惡任何人,有些人需要被制裁,但是卻不應該被憎恨,因為這種憎恨沒有意義,如同憎恨一塊砸死人的石頭。

最後,我雖然因為自認為可預見的後果而強迫自己,但是卻一直嘗試不因為做出是否應該強迫自己這個決定而焦慮。因為我相信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已經被決定的,用句俗話說,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當自制力,意志力,努力等等被認為是自由意志做出的行為其實都是出於天賦的時候,因為自製,意志,努力這樣的行為而造成的焦慮沒有意義。當實際上我能夠自製的情況下,我自己然會做出自製的決定,當我實際上無法自制的情況下,無論我如何焦慮,都不會改變結果。


不相信這東西是種什麼體驗。。。

美國有個叫做威廉·詹姆斯的年輕的時候也陷入決定論中,然後就抑鬱了,後來通過決定相信自由意志來擺脫,然後整個人都亢奮了——高峰體驗。

說起來我中二病的時候也是很喜歡決定論的,那時候覺得做什麼事都沒意義。至於實踐中的倫理觀是否改變,好像還真有,那時候整個人神神叨叨的。

然後也有很多調查顯示相信自由意志與否在心理健康、生活、學業、成就歸因......上會造成影響(知網一下你就知道)。

至於我是怎麼擺脫自由意志與決定論之爭的,就沒人點個贊好讓我繼續說么~~



無時無刻不覺得下一普朗克常量都是安排好的,你說,你的存在還有意義嗎?是不是只是為了演繹某個無聊的「遊戲」?就像知乎APP執行你的操作,它會怎麼想?

話說,你現在看到我的答案,腦子裡為什麼這麼想,我又為什麼會這麼回答你,我又是怎麼想的,你能思考這個嗎?

再來一個,你現在無論想什麼,都是邏輯思維,你能用非邏輯思維思考嗎?答案是絕對否定的,因為我們用邏輯思考非邏輯就已經註定是邏輯思維了,就像你用windows編寫macos,卻依然是用編程語言,對不對?

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你永遠無法反駁或偽證,對不對?我們大腦也有自己的運行機制,只是沒法破譯,要不然你不就是神了

如果從存在來看,我們無法思考為什麼存在

所以,無論怎麼看,都是個邏輯之內的思考

你說,會不會有外星人,覺得我們的邏輯思維是無法理解的,就像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非邏輯一樣

只要你還是人,只要你還處於這個世界,你就無法回答

最後,別想太多,因為我們都無能為力的去思考,我們有無法突破的東西


個人也比較傾向於不相信自由意志,但也沒有完全接受決定論。不過至少兩者之間我更傾向後者吧。

之所以持這樣的態度是源於我自小的體驗,從小我記性並不太好,但又愛胡思亂想,經常會遇到感覺有一個很重要的想法但是又想不起來的情形,這時候我就會儘可能努力回憶最近幾分鐘內一切所能記起來的想法,然後從某一點開始往後推,比方說我想起來我大約一分鐘前腦子裡邊在想龍珠,當我想到布爾瑪的時候,我又想起了她在國內某版本譯作莊子,那麼我那個忘記了的很重要的想法是把家裡的莊子翻出來再讀一讀嗎?好像又不是。推演到這個時候暫時就斷掉了。然後我又想起了剛剛電視裡面在放天文節目,放的什麼呢?好想提到了穀神星。啊,是了,在我之前想著莊子的時候正好聽到了穀神這個名字,潛意識裡覺得他們是有聯繫的,於是當時的思路是順著這條線下來的,嗯,顯然我很快就會意識到穀神出自老子的穀神不死是為玄牝,而非出自莊子,於是當時胡思亂想的節奏就轉到老子上面了。是了,剛剛那個一不小心忘掉的想法是要把老子再翻出來看看啊!

從小到大,類似的體驗我經過了無數次,它使我深信,人類思維和聯想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當你了解一個人的知識庫和性格的時候對他的思維進行再次推演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思維也是會受到身邊一些隨機的小事件所影響的。這使我不得不懷疑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

但同時我內心也是矛盾的,原本我的體驗足夠讓我深信決定論,但感情上又無法完全接受,這讓生命顯得沒有意義。所以最終我大概是百分之九十偏向決定論,剩下百分之十當作人生的慰藉吧。

最後附上一句以前寫下的,不太相干的話,只是單純覺得還蠻有意思的:

自由永遠不是謊言,若它是謊言,誰撒下他的謊?


曾經我也是個機械論者,直到發現上帝卑鄙地把骰子擲到陰影里,連他自己都看不到。


我不是哲學家,也不是哲學生,只是希望成為哲學生的高中生,所以隨便掃一眼我的答案就好啦。

不相信自由意志並沒有給我的生活造成諸如做決策猶猶豫豫、不負責任、感覺生活沒有意義的負面影響。我相信,人的性格和思考方式都是有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極端而直觀的來講,從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我今天晚飯吃什麼就已經被決定了(我還沒有想好諸如布朗運動等純隨機事件如何融入這個框架)。但我們沒有必要做每一個決策的時候都分析自己的動機。事實上,以人類的智慧和知識,我們不可能將過去和未來都分析清楚;所以,世界對於人類來說,依然是陌生而充滿不確定的。儘管我的結局可能已經註定,我還是要繼續生活,不然我不能知道那個結局是什麼。不到晚上,我不會知道自己晚餐究竟要吃什麼。

如果說不相信自由意志和相信強決定論帶給了我什麼,我想應該是心態上的改變。既然環境決定了我,那麼我犯的錯並不真的是我的錯;我的成就也並不真的是我的成就。但是,這不代表我認為自己可以隨隨便便犯錯。第一,犯錯可能對我自己的利益造成損傷;第二,我的環境決定了我對社會習俗和法律的尊重,從而導致我不會犯錯。從結果來看,我可能和一個不考慮哲學問題的人作出的反應是一樣的。但是,我對於自己為什麼不犯錯有一個自己的認識。這樣的認識使我推己及人,從而理解他人為什麼遵守,或不遵守社會制約。

不相信自由意志以及相信強決定論是我思考時的框架。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必然的,那麼什麼使其存在?什麼使其發展?這樣的思考帶給我最直觀的好處之一,是我的歷史課分析論文總能拿到好成績。


以下是我之前和一位老師討論自由意志時的郵件...有點懶,下次再改...

我想起之前看到文章講,宗教是解決人的精神問題,科學是解決事實問題。如果是這樣,那本來就不需要考慮如何把上帝加入進現代科學的系統...人的精神問題,人生有沒有意義,活著為了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自欺欺人的東西。那上帝是自欺欺人的存在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覺得上帝是量子力學裡的那個不確定性,或者上帝是促使大爆炸發生的那個...東西,或者人只是迷信的鴿子,規律只是比我們更高級的上帝製造出來戲弄我們的東西。但是這些觀點聽起來如此怪異,就像是曾經有人用量子力學試圖證明毛澤東思想的正確一樣怪異。現代科學的確是有很多東西解決不了。似乎人總是想要把知識無法解決的東西用上帝,或者其他神來解釋。如此說來,現在那些試圖融合上帝和科學的人,和古代相信巫術可以治病求雨的人並沒有什麼區別。(想來這幾千年人的大腦也不會進化...)

如果把精神世界完全和現實世界割裂開來,那上帝,或者是自由意志,康德的那種自由和道德,或者是其什麼,好像就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的工具,一個賦予人生以意義的東西。

因為我不認為自由意志存在,而且面對宇宙這樣一個從空間和時間上都遠超過我可以活動範疇的事物,人類是極其卑微的存在;我也贊同功利主義式的道德,即道德在某一程度上來講只是有利於整個種族的繁衍。那好像在這個時候,精神層面的問題就變成了一些很可笑的事情。人生的意義只剩下享樂這樣唯一的一件事情。後來,我發現可能把精神和事實割裂開,把怎樣生活和怎樣認為分開,會比較便於存在於世界裡。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信徒是在這樣一個意義上信仰上帝的,或者我們很多時代的病症是由於現代科學侵入精神問題而產生的。


意志自不自由這玩意就跟上帝撒不撒骰子一樣,小於普朗克常數的量就沒法測量,你信它是隨機還是註定的呀?反正現在只能當是隨機的


推薦閱讀:

在完全決定論的世界裡,理性生物可能意識到自己是沒有自由的嗎?
叔本華說,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怎麼解釋這句話?
如果給你兩萬塊錢和一年自由的時間,你會去做些什麼?為什麼?
命運是不是像傅立葉變換中的疊加函數,由宇宙天地各個客觀因素和人的意志所組成的子函數疊加在一起的函數?

TAG:哲學 | 自由意志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