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期的西漢王朝和羅馬帝國相比,誰的軍事力量更強一些?
01-06
看過天將雄獅之後突然產生了一個問題,同時期的西漢王朝和羅馬帝國相比,誰的軍事力量更強一些?
既然是看了天將雄師之後提出的問題,那麼以公元前一世紀,電影中故事發生的時間來對比。
公元前一世紀漢與羅馬的疆域對比。西漢人口分布圖
公元前一世紀漢約有三千到四千萬人口,集中分布在以關中平原為核心的關中經濟區以及以以華北平原為核心的山東經濟區。
羅馬如果想快速結束戰爭的核心在於能否迅速摧毀或者佔領漢腹地的這兩個經濟區,以摧毀漢的戰爭潛力。這兩個經濟區都有長城保護,距離邊境至少數百公里。同時代的羅馬,紅色區域為公元前四十四年的羅馬疆域。能夠穩定直轄統治的地區,以羅馬為核心的義大利地區,西班牙東海岸地區,土耳其西部地區。自治化地區,希臘地區。新征服的地區,高盧地區,原迦太基,敘利亞地區,以及西班牙西部。這時的羅馬約有兩千萬人口,羅馬的核心地區,以羅馬城為核心的義大利地區,希臘地區,敘利亞產糧區。
如果長期戰爭,漢可以通過進攻敘利亞,摧毀羅馬產糧區,進攻義大利等方式打擊羅馬。如果進行長期戰爭,漢具有極大優勢。第一,漢帝國擁有廣闊的腹地,長城防線,原理邊境的經濟區。足以保證,核心地區的安全,而核心地區又會源源不斷為邊境提供兵員物質的支持。而羅馬的地形則不然,為環形,漢幾乎可以集中兵力打擊羅馬任意經濟區。第二,漢帝國平原較多,更適合糧食生產。羅馬帝國有兩大產糧區埃及和敘利亞俄,這時羅馬帝國才剛剛控制了敘利亞。第三,民族問題,羅馬的民族問題,羅馬人在羅馬帝國的許多地區並不佔主體。希臘以希臘人為主,高盧以高盧人為主,西班牙也居住著大量蠻族,而且不少地區都是十幾年前凱撒剛剛征服的地區,民族主義還較強。如果陷入長期戰爭,羅馬帝國的居民很可能厭戰尋求獨立,或者趁羅馬帝國衰弱而尋求獨立。而漢帝國則不然,其核心地區都是華夏族經營了數百年的地區,除了朝鮮四郡,南方部分地區外,華夏族都佔有絕對主體地位。綜上,如果陷入長期消耗戰爭,漢佔優。下面寫短期戰爭,未完。我們選取公元前一世紀時的羅馬帝國和漢武帝時期做比較。 首先打仗是打經濟,羅馬帝國的經濟呈現出總體繁榮,但義大利本土的經濟卻落後於各行省的經濟,經濟的繁榮主要表現為行省經濟的發展。我們看一下在同時期的漢帝國,所轄各處得經濟發展也是不平衡的(邊境地區相對要落後),但經濟的主體主要是集中在黃河流域的農業省份。但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的經濟是空前繁榮的。我想這和羅馬帝國過於熱衷於對外擴張的緣故,為了滿足大奴隸主的需求,不斷的發動戰爭,但忽視了本地區的發展是有關係的。
我們還需要從軍事準備的角度對他們各自的戰術體系進行探討。最好的對手是匈奴,很多人已漢帝國打敗匈奴,匈人打敗羅馬為依據,說明漢帝國的強大。但個人認為,在匈奴西遷,蠻族入侵的兩三百年間,北亞、中亞、中北歐地區民族的融合,匈人已不能等同於匈奴,所以所以雙方的戰績不能做同級比較。
軍事方面的比較漢帝國軍隊的優勢:其一,人數優勢。不必多說。其二,騎兵優勢。漢朝與匈奴的長期戰爭中,騎兵得到空前的發展。成為漢軍主力。而羅馬軍團的騎兵只是輔助作用,數量和質量都相距漢騎兵遠甚。其三,兵器優勢。羅馬軍隊主要靠近戰突擊,其重標槍力量很大。但在漢軍的弓弩面前則沒有發力的空間。羅馬軍隊的優勢主要有:其一,職業化的軍團建制。羅馬軍團被稱為「代表了西方軍事技術成就的完美頂點。」它是為戰爭而存在的機器,充分適應戰爭中的各種情況。漢朝的軍隊在戰爭經驗和軍隊組織成熟程度上都要略遜一點。其二,步兵優勢。羅馬軍團以步兵特別是重步兵為主體。他們有著良好的體質和充分的訓練。因此無論從體能還是從技術方面,羅馬的士兵個體都應強於來源於受壓迫農民的漢兵。其三,海軍優勢。漢朝也有相當規模的樓船水師,但只適應於內河作戰,與適應于海戰的羅馬海軍相比還是處於劣勢的。通過二者的綜合比較,如果交戰,漢軍應該是佔據優勢的。但是漢軍具有的戰鬥力優勢並不一定轉化為勝勢,特別是在長期戰爭中尤其如此。第一,戰爭中是否具有優勢,不僅取決於實際力量還取決於戰場環境。在《劍橋戰爭史》中總結了能將羅馬軍團置於死地的兩種地形,其一是平坦狹窄的地形,其二是廣闊的平原。除此之外,羅馬軍團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和可變性。漢朝軍隊主要是在和游牧民族的戰爭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對開闊草原環境已經適應,如遇到複雜的環境,適應性就顯不夠。第二,技術上的優勢很難具有持久性,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尤其如此。長期的戰爭會導致互相的學習。羅馬的冶煉業製造業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製造出與漢軍弓弩抗衡的兵器並非不可能。第三,長期的戰爭,必然是全方位的較量。兵源的充足度,政治的穩定度,財政的支撐度等都會影響戰爭的進程。兵制比較羅馬的僱傭兵制,漢朝的募兵制。在兵源構成上漢朝軍隊的主體是破產的小農,雖然也有少數民族的募兵參雜其中,但不是主要部分。而羅馬軍團的構成相當複雜。士兵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等級。兩國兵制的此種區別,自然會影響到戰鬥力。羅馬僱傭兵的動力來自於持續的擴張所帶來的財富掠奪,是以戰養戰式的,因此羅馬軍團不憚於曠日持久的戰爭。而對於漢軍來說,小農生活培育出的鄉土意識是難以割捨的,因此勞師遠征的侵略必然遭致反對,也必然會降低軍隊的戰鬥力。相比較而言,羅馬兵役制度更具外在的張力。還有一點,關於將領選拔。武帝時外戚領軍(霍去病,衛青,李廣利)。羅馬靠的是貴族,執政官(西庇阿,蘇拉,凱撒)。在高級將領方面,雙方大多都是空降的方式,很少有一步步爬上來的將領。這一點上,雙方戰平。中央集權方面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實現中央集權,確立了中央的,皇帝的強大號召力。對於地方穩定戰爭後勤具有重要意義。羅馬帝國的行省相對權利較大,並且軍團歸將領所有,士兵效忠將軍而不是國家,這就為叛亂留下隱患。所以在穩定性方面羅馬不如漢帝國。綜上所述,我認為,如果是小規模的,我支持漢軍勝,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是國戰的話,前期漢軍可佔據優勢。中期雙方的戰爭交流使力量平衡,出現僵局。雙方疲軟,可能漢帝國會更顯疲態(國情決定,小農經濟……)。後期不可預見,但在民族立場和個人情感方面,我還是希望漢帝國勝利!
同時期羅馬帝國對應的是東漢
事實上有交戰過啊,漢朝完勝
巔峰對決的話 西漢武帝VS羅馬按打帕提亞時期的話中國近戰被完爆 遠程稍微有優勢。。如果是5萬VS5萬 騎兵步兵作戰,看好羅馬,如果是國家全面戰爭(雖然不可能),略微看好中國~中國當時的動員能力超過巔峰時期羅馬很多
其實個人認為無論從哪方面來看羅馬帝國也不可能戰勝同期的漢帝國。我感覺樓主大大的低估了漢軍的作戰能力和漢軍陣法的戰力。首先,兵器的優勢和騎兵的優勢我就不說了,如果從各種戰術來看的話,其實羅馬人差的很遠,畢竟漢人打仗比較血腥且沒底線,而且在大兵團作戰方面,漢帝國有著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東漢近500年的底蘊,經濟更不用說了,華北華東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的產糧能力也可以完爆羅馬所謂的埃及和敘利亞產糧區。且不說這兩個地區產糧量相對於漢帝國來說太少,如果漢帝國重點進攻這兩個地區羅馬人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在大兵團交戰的過程中,武器的優勢幾乎是可以在幾年內成為確定戰爭的勝敗的關鍵。畢竟這種仗如果你一點被突破了 幾乎是全線崩潰,而且羅馬攻城能力太差,守城能力更弱,而我漢軍向來以守城攻城見長。至於弓箭和弩的作用...建於不懂的朋友去網上搜一下視頻看看威力。不吹不黑的說,我認為羅馬和漢朝交戰,如果是城市攻堅戰必敗,而野戰的話,首先當羅馬帝國士兵可以和漢軍士兵肉搏的時候,我不知道羅馬士兵還能剩幾個,因為當通過無數輪弓箭的齊射和騎射後,衝到漢軍陣前遇到一群全是長盾長戈的漢軍... 最重要的一點是,羅馬的士兵素質高,也只是相對的,我不認為現代小學文化都達不到的羅馬士兵會比文盲的漢軍士兵素質高太多,更何況無論武帝時期還是東漢前期和中期的精兵強將們都是經過強大游牧民族無數輪考驗的,而羅馬對付游牧民族的騎兵的戰績,幾乎可以用悲劇來形容。綜上所述,羅馬帝國可以和漢帝國媲美的只有建築、藝術、哲學等,比國力和軍力,孰強孰弱,還是歇了吧。
那個說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西漢陳湯,曾用自己的作戰經驗說,「胡兵五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可見當時漢兵強大啊!以漢兵多年來對匈奴游牧民族作戰獲得的錘鍊以及漢兵佔優的弓弩技術,感覺羅馬基本是送死。
本人以為,只是論巔峰時期【武帝】的漢朝國力。短期,局部戰爭的話,可能羅馬軍隊佔優。因為,在對外戰爭中漢軍的第一二次戰爭貌似戰績都不太佳【討夜郎,攻朝鮮】。且對於地形複雜的地方會有水土不服的大量非戰鬥減員,相比羅馬軍團的廣範圍作戰,漢軍優勢地形狹小,所以失敗是很正常的。論起國戰,則大漢是優,武帝連續對外戰爭46年,大漢的持續戰鬥力是極高的。漢軍的科技,冶鐵技術世界領先。人口眾多,有大量後備兵員,民族大體為漢凝聚力較強。看好大漢
羅馬和漢唯一的戰爭方式應該是破交戰和靜止戰,誰先發動對對方領土的大規模戰役級入侵誰就會失敗。失敗的結果也只是失敗而已。後勤能力和戰略布局相差太遠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