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饑荒的時候為什麼不吃魚和昆蟲?

網上看見有些人問過老人說鬧饑荒的時候為什麼不吃魚和昆蟲還有地里的蚯蚓?不管饑荒如何,昆蟲的數量總不會少吧。老人的回答是沒想過,還有就是接受不了。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有沒有人調查過?很多人確實不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他們的腦子想不到昆蟲能吃似乎也有很大可能。

肉糜根本沒得吃,但是昆蟲,螞蟻多的是。

這些「美味佳肴」史上鬧饑荒時人們為什麼不吃蝗災之年為什麼不吃蝗蟲? 這帖子的22樓 http://91baby.mama.cn/thread-865360-1-1.html 。目測他們沒有撒謊的動機


何不食肉糜?

-------------------------------------------------------------

題主的疑問是 有那麼多的昆蟲 為什麼不吃昆蟲呢?

人在餓起來,你真的以為想不起來吃昆蟲嗎?

才不是,人餓起來樹皮,觀音土都吃。

既然題主提到了蝗災,那就拿蝗蟲舉例。

首先題主你的描述並不準確,在蝗災的時候,人是吃蝗蟲的。

"(唐)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有蝗起東北,趨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饑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嘯山林。三月,平陽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順天蝗。"

  "(清)咸豐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樂亭、平鄉蝗,平谷蝻生,春無麥。青縣蝻子生,撫寧、曲陽、元氏、清苑、無極大旱,蝗……武昌飛蝗蔽天。房縣、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長三寸余。秋,黃安、蘄水、黃岡、隨州蝗;應山蝗,落地厚尺許,鍾祥飛蝗蔽天,亘數十里……"

接下來說一下,蝗蟲是否可以抵禦饑荒。

答案是悲觀的:不可以。

你以為蝗蟲是那麼容易吃的?

  1. 你怎麼預料蝗蟲來的時間?

  2. 蝗災時的蝗蟲是遷徙的飛蝗,就是說不會固定下來,並不是你平常看到的土蝗。怎麼捉?
  3. 就假設你捉的到,如果想靠吃昆蟲來抵禦饑荒的話,你要在蝗蟲來的時候囤積多少的蝗蟲(昆蟲)?單個的蝗蟲體積過於小,你一頓要吃多少才能吃飽?

  4. 昆蟲大多都是季節性的,春夏比較常見,天氣一涼,入秋入冬數量減少,去哪捉?

所以根本不是不吃,而是吃不到。或者,吃不飽

題主說:很多人確實不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他們的腦子想不到昆蟲能吃似乎也有很大可能。

餓都要餓死了,他們也沒有腦子來考慮什麼新鮮不新鮮事物了。

以上。


早就被吃光了,知道為什麼還餓死嗎?說其中的一點:不得擅自遷移出外。各個邊界有人看著,要批條證明介紹信才給通過。

再者螞蟻吃得飽嗎?假設吃得飽又有多少螞蟻可以吃?一個人一頓只吃幾兩飯,很快就會餓得走不動,哪有力氣去抓什麼昆蟲。假設讓你抓到幾次,難以保證你接下來幾天都能吃飽,你只會越來越虛弱直到倒在路上。蝗蟲之類的別想了田裡沒糧食它們早走了。


在楊顯惠先生的《夾邊溝記事》中看到過一段。

文革時在夾邊溝的大農場勞作,餓的浮腫,就有人去河堤上捋草籽。草籽很小,捋回來還要經過麻煩的加工才能食用,否則致命。

剛發現草籽的時候大家都去捋,後來漸漸發現,捋草籽消耗的熱量大於食用草籽提供的熱量。

吃草籽的人,餓死的更快。

捋草籽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不是帶來生機的食物,只是讓死亡加快的過程。

我想,逮螞蚱就捋草籽。

螞蚱飛那麼快,逮住他要消耗多少能量,而且螞蚱小,並不能提供太多能量。

輸出嚴重大於輸入,餓死是遲早的事,還不如躺著不動死的慢。


我在野外實驗的時候想抓到夠吃一頓飯重量的昆蟲可不容易。你說昆蟲數量多,但是也該想到它們的大小。而且昆蟲的活躍程度讓你很難捉到。 較大體積的昆蟲經常是鞘翅目的甲殼或者鱗翅目多水分體液,能給人提供的脂肪和可消化糖類確實不多。

至於為什麼不吃魚,這個問題我覺得和饑荒的人們為什麼不吃肉粥是一類問題。


題主未必是不懂,而是無法想像。我有時也會想:到底有多慘,天上的鳥,水裡的魚,地上跑的,全沒了嗎?那是怎樣的情景?我想像不出來。就想我也想像不出來幾十萬上百萬的屠殺是怎樣發生的,一個活人身在其中是怎樣的境遇?遍野的屍體有多可怖?

沒有看到過的事,就無法保持足夠的敬畏,甚至會產生躍躍欲試的想法。這個念頭也就是下一次災難的培養皿。


如果你能想像當時易子而食的慘烈,就不會問這種問題了。

人類在求生的時候,智商絕對不會比你低。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

記得楊繼繩先生在《墓碑》里描寫吃親子的一段里這麼寫道:

姐姐怕被父母吃掉,於是主動把弟弟洗乾淨,然後躲了出去…晚上回家,弟弟不見了。只看見盆子里有一隻小手。

嗟乎!何不食肉糜!!


誰說沒吃過魚?我爺爺那幾年一家人就是靠魚活下來的,他說非常幸運,他們當時所在的地區(宿松縣某地)有比較多的魚,只是要偷偷的弄(而且他們當時是災難最輕的人群和地域,不過奶奶所在的醫院還是常收到餓的將死的人);但他認識的其他地方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直接餓死的都有。老鼠青蛙蛇這些是肯定要吃的,蟲子沒聽他說過,估計那麼小蟲子,消耗的體力都吃不回來吧(又不是隨手一抓一把蟲子,你得去地里挖呢)。。。。


不是不吃,是不夠吃。

————

小時候吃過蝗蟲、撈過魚蝦的人來答吧

雖然很多知友提出了熱量不足等很多有理有據的觀點,但都不符合實際,只是合理想像而已。

植物食糧,具有長期穩定的優點,估計人類在短時間內都不會拋棄,而動物類食品限於獲取、保存的難度,難以獨立支持人民捱過較長時間

反對 @楊楓 觀點。獵取魚蝦等動物並不費勁。

如果大家看過張賢亮的小說,就知道人在終年吃不飽的情況下,是如何絞盡腦汁想出好點子的。為了填飽肚子,人民群眾的智慧不比愛因斯坦低。給我一把刀,我就能做根魚竿;給我一塊布,我就能做成蝦網;給我一根針,我就能拿石頭錘彎了釣到魚;給我一個簸箕,我就能在小溪里淘到魚;哪怕我徒手,都能挖蚯蚓用手釣到魚(小學時在無人指點情況下獨自琢磨並全部試驗成功)。

1、吃蝗蟲的問題

答案,可以吃。在足夠的食量下,營養絕對夠。但抓過蝗蟲的人都知道,蝗蟲很不好抓,我小學時候經常在足球場那麼大的草地上空手抓蝗蟲喂鳥,其實每天也就抓個十幾隻而已,當然打死的也算,就會多一點,絕對不夠吃的。如果給我一個網兜……可能一頓兩頓沒問題,但過幾天估計就逮不著這麼多了。但這些蝗蟲根本不能吃,一股腥苦味。能吃的主要在稻田裡,我們叫"稻蝦「,烤著吃,香噴噴的。我上2年級的時候還用油燈或者火柴烤著吃,倍兒香。四季都有,冬天少,春天苦,秋天的才好吃。特別是南方以水田為主,春夏兩季沒法抓,秋收後才能大規模捕捉,而三年困難時期哪有稻田啊?

2、魚蝦的問題

這個才是重點,當時的江河湖海魚蝦之多,後人無法想像。即便以我的常識和從小撈魚的經驗,我都無法想像家鄉的幾十米寬的小河裡有近2米的江鰻。但不管怎麼說,捕魚絕對是可以養活一家人的,即便在90年代剛開始出現水污染的時候,技術稍微好一點的小孩,每天都能捕到幾斤魚蝦。熱量是絕對夠的。

雖然分量足,熱量夠,但每天吃還是沒辦法滿足身體需要。鑒於當時的條件所限,基本上餐餐都只能做清燉魚湯,鹽都不捨得多放的那種(雖然離海邊不遠,但困難時期真的什麼都沒有)。雖然魚肉鮮美,但沒有油鹽,保管你兩頓就沒胃口。到了90年代的我們,才有足夠的油、鹽、辣椒、味精等調味品,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南方,水產豐富。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就餓不死人。

以前父輩都是拿魚叉叉魚,七八斤的大魚不在話下。當然還有很多高效的辦法,特別是小溪的,三五個人合力堵住,留一個口子,用簸箕或者竹籠放在出水口,啥事都不用干,一天少說也有十幾斤。全家人吃不完。當然,有漁網就更好了,考慮到當時物資匱乏,可能大家都搞不到漁網。話說漁網很容易織的,村裡老人大部分都會修補。

問題只是在於不是每個地區都有江河湖海。而且據說三年困難時期是比較乾旱,如果河流幹了,估計連植物都沒得吃。

3、其他吃的

鳥(哎,這才是奇淫巧計之集大成者,可惜本人學藝不精,我同學早讀的時候去設套,課間去收,一天下來也有七八隻,不夠吃,下飯還行,特別香。高手冬天能套到天鵝,肉硬難嚼),螃蟹最好抓,我小學在村邊,課間十分鐘能抓一串放抽屜,上課時候滿教室爬;還有青蛙,又能釣,又好抓;

蛇、老鼠,黃瓊、狐狸、松鼠都是能吃的。考慮到三年困難期間,大概只有老鼠能吃了。但中國人捕鼠可是很有一套。山邊的同學套山老鼠,一隻三四斤,晒乾了掛樑上,一整年都可以吃。

實在沒技術,最不濟的還可以撿貝殼、蚌煮了吃啊。河裡、田裡到處都是。蚯蚓是不能吃的,肚子里都是泥,而且黏糊糊的,弄不幹凈。

以上說的都是動物,還有植物呢?遍地都是啊,不一一舉例了。

4、其實當時最缺的是鹽和油

這才是怎麼也吃不飽的緣故,吃多少都覺得肚裡空空。我記得小時候用豬油拌飯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沒飯吃,遲早會遇到天氣不好毫無收成的情況,斷一兩次糧,可能就沒說的這麼風光了。而且南方潮濕,魚乾臘肉都放不久,除非經常烘烤保持乾燥,估計要捱過冬季還是有點難度的。對了,螃蟹和蝦吃多了保證你拉肚子拉到站不起來。

怎麼看起來我童年就像張賢亮的小說里似的?

注,這是南方,物產非常豐富,當時人口密度也不是很高。

最後,我必須承認,現在人口密度太大了,河裡被人拿電機掃蕩過,魚蝦蛇,包括田螺泥鰍黃鱔全部死光。關於以前的神奇景象,貌似在某篇小學課文里講到草原上的河裡架鍋抓魚的故事有描述。

最後就講一下這個二十年前的夢幻家園是怎麼破滅吧。

大約是九十年代中後期,出現了兩大殺器,短短時間就摧毀了家鄉的生態環境。這兩大殺器分別是電機(用於電魚)和農藥,用電機電魚的人罪不可赦,電機一插,方圓幾米的魚蝦、泥鰍鱔全部翻白肚皮,一條河划過去,一邊岸就沒有什麼能逃命的。加上農藥開始普及,殘留嚴重,加上除草劑污染,河裡的魚蝦開始絕跡。很快,生活污水和汽油也加入殺手陣營,河裡的魚肚子里開始出現汽油味和大糞味。

全部過程大概也就一年多,不到2年,事實告訴我們,生態環境真的很脆弱。


我只講一件事情,不講什麼捉昆蟲耗費的體能比吃進去少,不講昆蟲的季節性,不講昆蟲可食性。

我的爸爸現在50多歲,這是他60年代的事情。在農村,你出門砍柴,你要早上5點起來,開始走山路,去砍柴,這樣才能保證你在吃午飯的時候能走回到家(這還是熟工的工速),注意,這裡不是西北,這是在浙江,一個江南水鄉。注意哦,當時也已經過了大饑荒了。

你在講吃昆蟲,你給我在大西北這類地方找出漫山遍野的昆蟲我看看。


第一,捕捉這些東西,是很消耗熱量的,已經很多人說過了,題主不信可以自己去抓抓看。這個實驗不難做。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我小時候帶著院子里的三個小朋友一起,抓蝗蟲挖蚯蚓喂我養的一隻小刺蝟,從放學到天黑累的氣喘吁吁,成果也就是剛夠喂那隻刺蝟的。喂我家那隻老母雞肯定就不夠了。

第二,魚蝦昆蟲這種東西,消化吸收他也是需要能量的,沒有穀物主食,吃這些東西照樣死人。你可以搜一下「蛋白質 減肥」。

人類把米面作為主食,不僅僅是因為容易獲得,更是因為他的不可替代。

人都愛吃肉吃魚,但為什麼大家不都去做游牧民族或者乾脆漁獵度日?為什麼只有到了農業社會才真正產生了現代文明?答案很簡單:游牧或者漁獵吃飽吃好是個很大的問題,只有能生產糧食的農業社會才會在吃飽之餘有閒情逸緻來追求點繪畫技術,演奏音樂,探索點科學。

我以前開戶外店的時候搞野外生存,帶隊上島,臨走之前個個吹牛說去吃海鮮,在上面呆兩天都餓的半死,這還是和平年代,肚子里本來有油水,也不幹重體力活,只是單純的找東西吃而已。第一天晚上基本就都把發的那塊餅吃掉了,第二天費盡心機抓魚撈蝦未遂,撬些海虹,越吃越餓,沒熱量,心發慌。

有一本書叫《槍炮、病菌與鋼鐵》,可以讀一下。

---------------------------------------------------------------------------------------

楊楓 回復 一步蓮華

看過了你的親身經歷,沒覺得你說的和我說的有啥區別,你自己也說了「總感覺吃不飽」,我也說過了,只吃魚蝦沒有穀物也是個死。

搜一下「蛋白質 減肥」,用Google ,不要用百度,你會發現,現代社會的有效減肥方式之一就是多吃魚蝦白肉,少吃甚至不吃米面和油,就能瘦下來。人要消化吸收掉蛋白質的話,需要有脂肪輔助,需要消耗糖分。

你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的鄉下,伴隨著重體力勞動,吃一個減肥食譜。

當然,物產豐茂的地方的確會比較少有餓死的,但如果江南水鄉那種像你說的隨便一抓一天就抓幾十斤魚的地方都「總感覺吃不飽」,你可以想像那些抓不到魚的地方的人的生活。

回頭想想,你跟我說的不完全一樣,你顯然回答的是題主的最表面的那個問題,也就是告訴他,有人吃,而且是挖空了心思到處找著吃。

但我覺得題主真正想問的是:吃這些東西能不能避免饑荒,防止餓死人,我的回答是:饑荒年,大家就算拚命吃這些東西,也難免餓死,因為沒有主糧了。

我小時候沒真正趕上饑荒,但也有主糧不足的問題,我小時候村外有河,我也會撈魚摸蝦,但我不覺得魚蝦好吃。我作夢會夢見的最好吃的東西,是一個白面饅頭,雪白雪白,抹上紅彤彤的豆腐乳,使勁一大口咬下去,咬得嘴裡滿滿的,牙齦上發燙,鼻孔里都是白面的香氣。這個饅頭吃下去,我就有力氣去河裡摸魚蝦玩了。我特別期待做這樣的夢,突然醒來,嘴裡都是滿意的口水。於是趕緊閉上眼在夢裡繼續吃饅頭。

我四五歲的時候,得了腮腺炎,吃不下東西,我爺爺心疼我這個獨孫,走了幾十里路到鎮上給我買了豆腐乳,回家給我蒸了一個饅頭。

我家距離不遠還有個水庫,水庫里有很大的魚,但我從來沒聽過我爺爺奶奶他們談過如何痛快的吃魚,能聽到的都是哪年哪月痛快的吃了次饅頭,吃了次大餅,吃了次米飯,吃了次包子。。。。

人類對所謂魚蝦美食的欣賞,是建立在「主糧吃飽」的基礎上的,當你吃不飽飯,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足,糖分不足,脂肪不足的時候,你壓根沒有精神和動力去品大閘蟹的美味,你首先要做的,是吃飽,吃飽了才有力氣,才走得動。在吃飽這件事兒上,一筐大閘蟹,也不如兩碗大米飯管用。

當然,也許樓主需要的只是一個有或者無的問題,那就是我多想了。

寫了一些這幾年在的美國生活經驗和故事,發在微信公眾號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shenghuozaimeiguo」

或者掃碼


還好我鄉下是亞熱帶海洋氣候丘陵地形,即使乾旱年份小溪也不至於斷流,紅薯管夠,出生時雖然營養不良不長個至少餓不死人。


那三年我姥爺家是靠著魚蝦和螃蟹活下來的,我媽小時候吃傷了到現在不敢吃任何海產品。。。


上圖


老家山東沿海地區,原先我們老家有不少漁村,我爺爺當時在縣政府工作,聽他講困難時期的事時候我也有過這種疑問,為什麼當時候人們不吃海里的魚呢?聽他講是因為當時漁村都是實行合作社,也就是魚打來不是你個人的,是公家分配,而且當時公家把魚都熬成了腥肥澆灌在田裡,你要是偷拿魚那是犯法。而且聽他說,當時生活困難就根本沒出現過什麼自然災害,莊家照樣長,魚也照樣打,造成困難的原因不是天災是人禍!


想起嚴歌苓的《第九個寡婦》,有一段描寫大饑荒。那個地方的人不會收拾魚,做魚的時候,不掏下水,味道極不好,害怕刺,平時根本不吃,所以也就不會捕魚。王葡萄好厲害。


何不食肉糜


新中國鬧過饑荒嗎?!我從小學到大學,所有歷史課本中,都沒有學到過呀!也沒見cctv的那一檔歷史欄目談到過呀!

尊重歷史,請從尊重正規途徑學習到的知識開始!


靠海的閩南人。家裡的老人說,以前那個年代實在窮,什麼都沒得吃,天天吃魚,天天吃蝦,沒米只能吃海鮮了。

他們經常說當年吃到都想吐的魚到現在一條卻賣了1500。


蝗蟲恐怕都餓死了,不過類似的問題,說明國家在這些非常時代的歷史還原上還需更多努力。

(70年代的飄過。。。)


鬧饑荒的時候,

有些人餓死了,有些人卻活了下來;

餓死的是是懷抱期待的人,活下來的是看透現實的人;

懷抱期待的人疏於行動,看透現實的人未雨綢繆;

疏於行動的人吃盡最後一粒糧食的時候飽飽地睡去,

未雨綢繆的人未吃盡最後一粒糧食的時候就已經上路去尋找希望;

睡去的人醒來時腹中空空,已無力氣尋找期望,死了,

生命,永遠走在希望的路上。

這世界,就是這樣,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推薦閱讀:

二戰時期日本為何能生產那麼多戰鬥機?珍珠港之後,它的石油供應怎麼解決?
有關埃及歷史或者關於拉美西斯二世的書?
大多數人不喜歡元朝和清朝是因為這兩個朝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嗎?
日本戰國時期的城的演變與中國古代的城池的差異有哪些?

TAG:歷史 | 政治 | 動物 | 商業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