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校名中出現「師範」或「理工」(「技術」「工程」等)會讓許多人產生「野雞學校」的感覺?
在「國外有哪些大學名字野雞實際上卻是不錯的學校? - 留學」一問中,巴黎的高等師範學校和綜合理工學校得票很高。專門的師範院校和理工院校在許多國家都是高等教育的重頭,巴黎這兩所學校可以算是這兩種模式的鼻祖。
同時眾多答案反映,國內多所師範和理工學校因為校名被人低估,比如電子科大、華中科大、北師大等。這是一件客觀發生的事實和客觀存在的現象,所以請不要拿「先問是不是」這種「知乎范」來「耍流氓」。也請不要例舉帶「師範」「理工」的名校來回答問題。本提問沒有質疑師範理工學校的質量,而是在問許多不了解的人對類似校名的第一印象為何會是「野雞」,所以你自己熟悉了解的校名不在討論範圍之內。題主對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表示好奇:為什麼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大陸會有人對相應的校名優先產生負面聯想?如果是當前大師範和理工院校的質量導致的成見,那麼這是如何造成的?我國不同時期的高等教育布局中,師範和理工專科教育的地位如何?
請注意:本題沒有問「為什麼師範和理工院校都是野雞學校?」也沒有表示「我覺得師範和理工院校都是野雞學校。」更沒有問「哪些師範和理工院校被認為是野雞學校?」
我是不理解這些人把「野雞」理解成啥了在我看來,「野雞」應該是指「起了個嚇死人的名字,實際上卻是草台班子,如果嚇死人的名字還有缺乏常識的漏洞就更好了」,比如「美利堅皇家帝國學院」。相反,「巴黎高師」「麻省理工」這種學校應該是「名字起的樸素,內里卻很牛x」,這算什麼野雞,這跟「野雞學校」忽悠人的目標根本背道而馳嘛。對於這麼理解「野雞學校」的人,我只能說,你就是「野雞學校」的目標客戶。
可能跟這個笑話有關吧
清華學子:同學你是哪個學校的? xxx:理工的。 清華:哦,我是清華的~ xxx:你好厲害。 清華:其實也不算難啦~你當初要是認真點學也能考上的。對了,你是大連理工還是北京理工? xxx:麻省的。在大眾認知里,好學校 = 大學校 = 綜合性大學。
大陸的綜合性大學基本起名格式是 地名/專有名詞+「大學」。這點在高考招生的分數排名上體現得很明顯,當然上交這種聲名在外就不是這樣了。普通人一生不會有太多的跟校名打交道的機會,也就高考和大學同學互通有無以及考研。
除了一些特別優勢的行業學校以外基本上名字里沾了這些字的學校真的不怎麼樣。所以,您提到的這一系列校名中包含屬性名詞的大學讓大眾不免這樣想。
這是一種省時省力且大部分情況下沒有錯的思維定勢(stereotype)。第二個問題太大,我們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簡要說明。
百度百科上這樣說:
1960年1月,南京大學理學院氣象工程系成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經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批准,正式成立「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1999年,北京氣象學院併入南京氣象學院。2003年4月,成立北京分部。2000年2月,由中國氣象局部屬高校轉為江蘇省屬高校。2004年5月,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加粗部分就是校名變遷基本路線:強需求系組院,附院獨立,合併辦學,學院改名為大學。
基本上有點歷史的都是這個套路。聽過一個八卦:該校也覺得現行校名太low,想改為高大上的「中國氣象大學」,無奈引以為傲的氣象學科也是同城的南大做得更好,一直未能成功。下圖是更為詳細的「學(血)統」說明
不全是啊,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理工,南理工,哈工大,大連理工,北師大的同學們,你們在等什麼?!!!排名不分先後。。。。
因為許多野雞學校和三流學校都自詡工程、理工……
以法國為例,Polytechnique (X)威名遠傳確實如此,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名不見經傳連法國人都不待見的Polytech(其中當然也有不錯的,例如……,還有……,還有……若干)另外,「技術」一詞,可作technologie也可做technique解,前者對應的大致就是ingénieur,後者對應的大概是technicien。technicien知道是幹嘛的吧?
並沒有瞧不起technicien的意思,只是題目討論的是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校排名,而這點和DUT BTS類是沒有半點關係的。
哦,忘了介紹一下,法國大專技術文憑
如果沒有條件繼續強化學習參加考試進入重點大學,又沒資格或不願意進入普通大學的話,可以選擇學習兩年獲得「高級技術員文憑」。因為學習時間短、經濟投入少、能儘快改變生活狀況,所以被一部分學生所選擇。
DUT大致類似,不過後者是正經的universitaire文憑,頭銜也是technologique而非technique。當然啦,跟已經普世化的LMD和像鍋上的雞一樣永遠被熱捧的ingénieur不同,此支永遠算是高等教育邊緣化的產物。
(當然永遠不缺更邊緣的,什麼VAE,LPro,alternance……我知道肯定有人事部或者資源部的人會對此番言論很不滿,但是無論如何大學的本科項目已經過於市場化產業化不是一個事實么?)所以回答一下問題,就是因為確實很多野雞們都以工程和理工自詡,C"est ?a.
諸位在向著星辰大海前進,仰望星空的時候,也請別忘記腳下堆滿的屍骸和白骨們。
利益無關:██████
補充:德國的Fachhochschule (FH)大致相當於IUT的水平。換個思路,如果把高考志願換成選專業而不是選學校的話,某些所謂名牌大學的專業就會變得很野雞。
我覺得跟國內的教育體系有關係。
我國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初期,政策、資金等資源向綜合性大學傾斜,學制上也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本科為主,這導致專科學校的師資、資本都無法在專業領域與得到更多扶持的綜合性大學相匹敵(我知道本科生畢業啥都研究不了,但是也沒啥項目經驗所以也不好意思說是應用型人才吧)。幾年過去,馬太效應顯現,人才和資本更進一步湧向綜合性大學,專科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綜合性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平均水準日漸增大,導致大家對專科學校普遍不太認可。至於師範類院校,國內師範類院校主要培養中小學教師,而教師的收入水平過低,在目前的社會觀點 / 傾向中很難得到認同,所以也不願意有人去當教師,所以師範類院校的生源質量不斷下滑,也就不太會被認可了。
大體上應當還是社會環境的差異吧。這些名字的產生都是49年後高校改革的產物,再加上這幾年各種亂七八糟大學改名的結果。
49年後本朝模仿蘇聯模式,硬生生地把一大批綜合性大學變成了社科類或者理工類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於是,許多院校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名字就變為了」師範「」工程「之類。這幾年,一些從前的爛校為了換馬甲,紛紛結合自身特色改了名字,也用上了」師範「」工程「之類的名字。
法國的高等教育系統跟中國不太一樣,有Universite,即一般認為的大學,還有grande ecole,即一般認為的專科學校。後者在特定科目上的水平遠遠優於前者的,一般申請學校能上專科學校就要萬幸了。但我國的各種專科大學則很不倫不類,一方面是綜合性大學,要兼顧文史哲理工農醫,一方面又想突出自己作為某專業學校的特色,搞到最後弄成一個四不像。所以會有廉價的感覺。題主修改了一下問題, 我也修(zai)改(zuo)一下(ci)答案(die).
難道不是因為國內大多數大學(學院)在"許多人"看來都是野雞嗎? 清北上交復浙南, 聽起來不那麼野雞的大學10個手指就可以數過來, 再放低點標準, 頂多加上10個腳趾. 國內高等院校2000多所(出處: 中國內地高等學校列表), 也不過1%的學校聽起來不那麼野雞而已.
所以野雞的原因不是什麼"理工", "師範", 其實很多很多不包含這些名詞的學校在許多人眼中也是"野雞"大學. 說不定統計結果會證明不包含以上名詞的大學野雞感完爆題主假設也很有可能.
題主會說: 你審題不清, 我的意思是說為什麼有些帶這些字樣的大學會被"許多人"低估. 明明這些學校是top 5%, 但是"許多人"認為他們是中等偏下的.
那我說啥呢? 既然不能用"主觀因素"來躲子彈, 那麼找個客觀因素好了. 不知道本樓裡面那些用自身體會證明題主感受有普遍性的答主們, 以貴"鄰居"為代表的"許多人"上過大學不? 有么有經歷過填寫志願時候的斟酌? 有么有經歷過"這個大學很好可惜名字不好/地方太遠/專業不喜歡但是管它X"之類的衡量和選擇?
如果以上答案是"是", 那麼貴"鄰居"算是有評論資格, 貴校可能確實很low. 如果以上答案是"否", 你說你這麼在意一個外行的意見干毛啊. ta其實不是針對你, 覺得你的學校low, 如果你讓ta說出幾個不low的學校, 相信我, 他說不到10個就要用哈佛來湊數, 因為絕大多數學校在ta看來都很low(或者從未聽說過).
===========原先的答案============沒人噴下題主嗎?太沒有知乎范了,我來:
跳過『』是不是」直接問」為什麼」就是耍流氓。
==========認真臉的分割線==========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帝國理工巴黎理工巴黎高等師範北師大(五道口技工學院男對這個名詞的感情你不懂)
就讀南師大。南師大原來一度有想改回」金陵大學「甚囂塵上的想法,後來,後來老實說這名字感覺好像三本院校啊!!不了了之。哈哈。我多想讓他給名為」中央國立大學。」
廣東好些年前有所民族學院的,當年廣東還沒幾所大學也沒擴招啊。。。。好出名的本科高校哇。。。。
後來,某人說要為技校學生培養老師。。。名字翻天覆地叫: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民辦大專氣質油然而生,可還是公立廣東2A本科大學啊。
再後來,學校領導受不了啦,學生愛不起了,又改名了: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生們不樂意。。。。自稱妓院,啊不,打錯字,是技院。。。
最後說明,真不是野雞大學當我們面對一個陌生的個體的時候,會根據獲得的第一手信息,會基於類似的、相對來說更熟悉的實物開始聯想(也就是腦補啦)。最常見的一種表現是「以貌取人」。比如一提到歪嘴、斜眼、八字眉、招風耳的人,我們還沒看到本人,就已經會覺得不那麼美觀了。這是因為我們以前見到過這樣的人,有了這麼一種印象。類似的,因為我們平時生活的環境中,對於帶有理工、技術、職業、專科之類前綴的詞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印象(比如就業難易程度不同、比如所屬行業的社會地位不同,都會影響這些前綴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上眾多民辦學校廣告的狂轟濫炸,進一步拉低了這些前綴詞的逼格。這種山寨感其實並不源於校名的長短。換一個場景,如果是用於西餐的命名,好像是名字越長反而感覺越高端。舉個栗子:
法式糖心荷包澆意麵:煎蛋面
特調微辣酸甜汁焗豬柳伴長蔥:魚香肉絲高加索燜雞排香菜碎末配德式濃醬(全熟/七分熟/五分熟/四分熟/三分熟):白斬雞
意式秘制濃醬雞肝燴波爾多酒漬青椒:炒雞下水…………(菜名源自網路,有侵則刪)
逼格滿滿有沒有
高加索、意式、特調……這些詞腫么就TMD一股小資味?理工、技術、工程腫么就TMD山寨了?
對比一下我們就發現了,逼格還是山寨感,其實都是源於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
(西餐廳:怪我咯?)假如有某個事件能夠顛覆這種印象或者迎合某種趣味,那麼逼格跟山寨感也是可以倒置的,比如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珞珈山電腦專修學校這一類稱呼不是很流行么。。。
說到這裡,《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我還沒看過,似乎顯得逼格有點欠費了。。。
如題主所說的話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哭暈在廁所。。。
竟然沒人亮出這個:中國科學院大學。。。懂得來點贊沒聽說過的去查一下再回來點個贊(&>﹏
這種情況貌似在美國也有。
記得看過一部電影《internship》(背景是谷歌),裡面有個橋段:
實習生組隊比賽時,出身名校的反派主角在挑選隊員時,就問對方是什麼學校的,如果對方一開口是University of..就被他直接無視而pass掉。也許他(或主創)的邏輯是:這種名稱打頭的學校肯定不是頂級名校。人們不是通過「師範」「理工」來評價一個學校,而是人們認為這個學校只是有「師範「」理工」的課程,不是一所「全面發展的大學」。
事實上不只是大學的屬性,大學所在的城市、研究領悟依然能左右一個人對一所陌生大學的判斷。如: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的最高學府。可是我有幾個在該校學姐總被人問這種問題:你會種地嗎?你什麼時候下鄉?……再如:蘭州大學。中國中西部最牛逼的大學。可是人們總會認為蘭州是座經濟不發達的城市,所以導致這所985高校錄取線就比一本線好一點兒……又如:中國民航大學。「中國」開頭,又是研究飛機的,在外界看來吊炸天了。可事實上這只是一所普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術水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人們通過外在來評價一個陌生的事物,這是一種常態。所以現在女的會出門化妝,男的出門刮鬍子……利益相關:2015北京高考考生。曾就讀於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致力從事中職 高職 的職業教育 直屬勞動局不是一流的大學 也不是混四年就能拿到文憑的野雞大學即使我不曾身為人師 但我學到了教書育人現與985 211畢業的同仁們一起工作 也改變了他們的許多觀點很期待未來能經我手的徒弟們 *^o^*最後說一句 你的起點 不是你的終點行業圈子不大 匿了~
理工還不錯啦,「師範」這兩個字就像災星一樣,以我讀過的北京師範大學來說。這個打腫臉充胖子說自己是綜合性大學的學校坑了無數人上賊船。反正你去了北師大,身邊的人就默認了你將來要當老師,不會有什麼出息了。你一開始會想解釋,後來根本就懶得這麼幹了。因為最遺憾的是,這些無知的人對於北師大整體就業質量不好的毫無依據的判斷,竟然是正確的。
貌似帶 「交通」 二字的還沒跳出來說話~
推薦閱讀:
※在大學裡,錯過考試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金東寒任上海大學校長?
※科學技術會不會在某些領域呈現倒退的情況?
※在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