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名品牌還要投那麼多錢做廣告?
一直很好奇那些已經很出名的品牌要做那麼多廣告。舉個例子,前不久百事可樂請很多巨星的那支廣告,花費應該不菲吧。可是在今天百事可樂那麼出名的情況下,這麼大的支出真的有必要嗎?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喜歡喝百事的照樣會喜歡,我自己比較喜歡喝可口可樂,哪怕百事的廣告做得多好,我在買可樂的時候還是會選可口可樂。有多少人會因為百事做了這支廣告而棄可口選百事?
小白一名,非專業人士。真的犯了什麼常識性錯誤,請輕噴。
小白一枚,但是發言 做廣告真的只有兩個目的,促進銷售and提升品牌形象。對於題主問的已經很出名了為什麼不做廣告這點,就可以對應百事做廣告的第二種目的,提升品牌形象。喜歡可口可樂是因為你是可口可樂的忠實粉絲,我也是可口的忠實粉絲,不是說口味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做為一個學廣告的學生來講,百事做的廣告真心爛啊,爛大街了,明明做的不好還要去做對比廣告,
如您所指,有些大牌子的知名度早已家喻戶曉,好比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甚至是蘋果,而奇怪的是我們卻怎麼躲也躲不過這些品牌的公司的廣告帶來的地毯式的轟炸。細想一下我們會發現,不僅大牌公司仍然在不斷的拍廣告,反而隨著知名度的增長,廣告越來越多。這也真是讓我們大吃一精。
關鍵問題在於,現如今大牌播廣告的目的,遠非只是為了把商品或品牌的單一信息傳達給消費者這麼簡單。
此類大牌廣告的價值遠遠不是當年某白金與某中鈣那種洗腦般的營銷方式所能媲美的。
首先,大牌品牌公司在廣告費用的開支固然不菲,但與他們所持有的流動資金相比也只是九牛之一毛罷了。換句話說,公司上頭在2015年第三個季度給你們部門1個億讓你們拍廣告,(當然賬單是透明的),你說廣告的質量能不好?數量會不多?
好了,問題來了,既然有知名度,為什麼還要花這九牛中的一毛來繼續打廣告。個人認為,品牌宣傳方面不存在邊際效益遞減的現象。恰恰,越到後期,廣告所帶來的價值越大。
品牌在推廣產品的時候永遠不能用舊瓦補新樓。即,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more and more公司在特定的時期向市場投放自己對「當下」事物、消費者的理解,看這廣告,與其說是公司在推銷新產品,倒不如說是公司在向消費者灌輸他們公司品牌「當下」的企業文化、價值觀等等,而這幾點對一個企業或品牌的價值培養非常重要。
而次要的一點,題主您覺得無論廣告做得如何,您都不會為之改掉消費習慣,不假。但還有一部分中立群體,他們在變成,比如說,百事粉之前,欠一個推力。而恰恰他們看到了百事可樂一款非常贊的廣告。草船借箭只欠東風。您說這東風一來,算不算是效果拔群呢?當然,如我之前所說,對這部分消費者的吸收不屬於主要的商業戰略。
困了睡會兒主要有幾點
1. 巨額廣告費可以創造壁壘,阻止其他廠家進入。後續進入者要達到同樣的知名度和品牌要做出同樣大的投入,可以嚇退不少潛在競爭者。
2. 維持品牌的知名度。我們已經習慣了看到知名品牌做廣告,如何他們不做廣告,我們的頭腦馬上就會被其他品牌的廣告佔據了,慢慢忘記了這個品牌,所以要維持知名度,必須繼續打廣告。3. 心理學有個「巴普洛夫效應」,即條件反射。長期被廣告轟炸,當你在超市、商場、網站上選擇某種商品時,你很少會仔細對比這個產品的各種參數,你會更傾向於購買你頭腦里能夠想起的那些名字的產品。廣告最後都是為了讓你在買東西的時候能夠想到他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其實不難理解,原因有很多:
1. 告訴大家我還活著。
所有人都知道可口可樂的可樂了,可是如果有一年,他什麼廣告都不做了,什麼宣傳都沒有了,你會怎麼想?很多人都會開始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是不是要跨了要跑路了要被處罰了。所以時不時丟一個廣告出來,無非就是告訴大家,我還活著,而且活的不錯。2. 培養新的消費者
還是拿可口可樂做例子吧。確實,人人都知道可口可樂,但不是人人都喝可口可樂。有些人會因為一些契機轉變成他的消費者,而他之前的消費者也同樣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使用他的產品。所以持續推出廣告,就有可能來吸引和培養新的品牌消費者。這一批新的消費者有可能是因為之前年齡或者收入或者其他的因素與品牌的目標受眾不同,但現在成長成了品牌的目標用戶,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推廣和宣傳,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前不接受品牌的文化,但現在接受了而成為品牌用戶。總之原因很多,但要培養新的消費者,廣告無疑是一個好方法。3. 宣傳品牌理念
這個算是這些「大牌」的廣告最重要的用途了,也是培養消費者的前提。他們的廣告推出的目的並不是增加曝光量,而是告訴消費者品牌和產品背後的文化是什麼、使用我的產品可以幫助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除了產品外品牌代表了什麼意義和生活方式等等,或者用廣告來向大家闡述品牌的社會責任感(比如蘋果年年會推出無數個環保、回收利用相關的廣告),因為社會責任會給品牌帶來巨大的附加價值。
廣告算是消費者接觸最頻繁的宣傳手段了,所以各類品牌和公司必定不會放棄這個手段來實現各類目的,只是目前很多廣告的傳播渠道改變了,讓你覺得廣告似乎不再那麼「硬」了,但他想要實現的目的並沒有變。廣告大致上有3個基本功能:(1)告知作用;(2)說服作用;(3)提醒作用。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那個廣告,那它就是告知你這個品牌的存在。據說,人們消費時,會傾向於選擇自己熟知的品牌;廣告希望能向好的方向改變你對產品的態度。有的廣告發出後並不要求立即引起受眾的購買行為,只是希望他們對商品或服務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廣告的反覆播放會起到提醒作用,就是提醒你這個產品的存在,以前學廣告選修課時我老師說過一個「滿箱子理論」,說人們對廣告產品的記憶是有限的,長時間後會把舊的記憶選擇性忘記。如果太久沒看到那產品的廣告,恐怕有一天你會忘記那個產品吧。
嗯,這個是品牌傳播學的標準課程,題主的問題很好啊,期待牛人詳細解釋,我就隨便扔個磚:
1、一個品牌的建立得依靠企業長期的、有計劃的對受眾進行不斷的刺激、宣傳,從而在受眾心中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這種不斷的宣傳推廣是建立一個百年品牌(賓士寶馬夠有名吧,照樣每年幾億的廣告費砸出去)
2、承接第一條,消費者是很健忘的,一個品牌如果沒有持續有效的宣傳推廣,消費者很容易忘掉或減低印象,特別是對於軟飲料這種「無意識」購買的大眾消費品,更是如此。
日積月累的宣傳刺激反饋(也許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品牌的最終形象得以逐步建立,在這之後只有不斷進行鞏固,消費者才不會忘記他,或者說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潛在消費者,建立穩定的消費人群。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一旦他們不投廣告,我就以為他們出了什麼事了,是不是倒閉了.......
企業最期待的就是消費者忠誠度,但其實消費者的忠誠度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值得一提的。你覺得自己現在知名度高,就能過上太平日子了?你看看柯達、你看看諾基亞。其實誰不喜歡新鮮,誰不喜新厭舊呢。大品牌打廣告就是了解消費者的體現,你不打廣告,漸漸淡出視線,其他競品再順勢幫你出點負面消息,消費者知道了,怪不得最近聽不到他的聲音呢,結果大品牌也銷聲匿跡了。但其實你說持續大劑量的廣告就能給他永遠的榮華富貴,這個觀點也是錯的,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跟的上時代的步伐,是否通過產品創造了更高的體驗,消費者是否聽進去你的話了,是否買你賬。歡迎點評。
因為競爭。百事不做的話,可口會做蘋果不做的話,三星會做寶馬不做的話,奧迪會做你有多少競品,就有多少在努力永遠不要滿足於現在,不是有句話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么
商業、生活都一樣。
很早看到問題~就想回答。終於找到了更深層次的理論支撐~卡爾·雅斯貝斯的哲學理論中有講述,群眾的影響「作為一個群眾中的成員的人不再是他自己的孤立的自我。」所以當任何想影響其的人都要必須訴諸廣告藝術~當然了,問題提及的是最基本的最簡廣告。其實最簡單的講……社會發展到現如今我們已經成為了有著潛在群眾秩序的機器,而統治其必須要做這樣的。
廣告傳遞的是商品的價值
不投,怕你以為我死了。
快消品的顧客忠誠度沒那麼高,當轉換成本高的時候,消費者很容易投向別的品牌。渠道為王。如果有一款飲料打著「喝一次就會愛上的可樂「的廣告語,並且在大小超市便利店都能買到,會有很多消費者想體驗一下,可能真的會愛上它。來自現有競爭對手和將要進入市場競爭者的壓力,促使企業在廣告活動方面投入大量費用。成熟的品牌都會定期推出新的品相來刺激消費者購買,提高銷售額。通過廣告給產品定位,提升品牌形象。
信息爆炸的時代,只要不頻繁出現就會被忘記
以前也覺得那些公司傻,後來多關注了下,多想了下,才明白了些。
以前聽人說,做煤氣,米糧這些常做常有的生意才好。在我看來,這其中的道理是,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但有些產品並不是生活必需品,很難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時候,廣告就能幫助眾多品牌達到這種效果。只要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還怕沒生意? 對於現在時時覺得無聊,處處尋求刺激,新意的人來說,廣告更多的意義在於「我還在呢,有空來重溫下唄。」就好像我有時候突然想喝一瓶可樂一樣。第一因為競爭,第二強化知名度……
廣告轟炸,讓人一想到這個品類就想到這個品牌
想到耐克和阿達 也是很知名了 也是砸錢做廣告 畢竟都是需要活力的品牌 做廣告么大家才知道哦 他們最近在幹什麼 一直出現在大眾視線容易保持新鮮度 而不是老掉牙的不趕時髦的牌子 應該也和企業文化相符吧 看那些什麼香奈兒啦 蘭蔻啦 都是主打一個產品 他們是要推廣讓更多人知道 百事 可口可樂估計是為了保持活力吧
有沒有注意過百事和可口每發布一個新廣告都會給產品一個新的意義,相當於每次都賦予產品一個新生命。產品生命周期中提到,一旦產品進入成熟期就會迅速轉為衰退直至退出市場。百事和可口為了一直保持在成熟期就必須不斷的給自己產品賦予新的意義以便不斷的進入新的產品周期從而一直處於成熟期。而作為提醒作用的廣告就必須一直出現啦。同時消費者是惰性的,需要廣告的不斷刺激,鞏固老用戶,開發新用戶。
推薦閱讀:
※廣告是否一定會傷害用戶體驗?如果不是,應如何設計?
※廣告程序化購買中,PMP(Private Marketplace)這種交易形式給廣告主和媒體帶來的好處分別是什麼呢?
※Android 手機上遇到了通知欄廣告,該如何解決?
※在藍色游標做公關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張召忠(局座)在6月4日的小米MAX2中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