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物主義思想指導下的當今中國,心理學有什麼出路?
西方哲學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義,當今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很多人質疑心理學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一些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在西方流行,在中國則遭到批判。心理學的出路在哪裡?心理學者該何去何從?
典型「書讀得太少,想得太多」。
題主用的問題描述
西方哲學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義,當今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很多人質疑心理學到底是不是一門科學。一些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在西方流行,在中國則遭到批判。心理學的出路在哪裡?心理學者該何去何從?
以上「思想主流是XX」、「很多人XX」、「西方流行XX」、「遭到批判XX」,判斷這些說法是否對心理學發展造成影響,得先做個統計回歸估算一下這些「自變數」對心理學發展這一因變數的解釋程度,起碼有個>.2的效應量或者方差解釋率,這些問題才有被討論研究的價值。
且不說「西方哲學思想主流是唯心主義」這一點也沒見過哪兒有統計數據支持。提出問題之前,先考慮一下問題是否成立,這是心理學科班出身的人不該失去的嚴謹。
樸素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與心理學格格不入,但辯證唯物主義既注重物質第一性,也注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天朝流行辯證的,因此心理學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這種如此無知的問題出現在知乎總讓人有種爆粗的衝動
心理學和唯心主義沒有絲毫關係,題主早點洗洗睡了吧。
不是學心理的,以下回答基於一般性思考。
甲、現代(陌生人)社會需要心理學
災後的心理重建、平時的心理疏導、針對幼教、青教的心理學指導、對國家政策可能造成的心理學結果(比如造就心理弱勢方)進行評估並建言,甚至進行廣域的心理監控與干預等等,這些都需要你們的智慧與研究成果。
戶籍政策變動,中國的城市化繼續加速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生活在陌生人社會中。陌生人社會中,沒有心理健全者。現代人類既非獨居、亦非群居,實乃社會動物,既相互依賴,但又志趣不同。動物群落中,個體間相互幫助、為團隊貢獻力量是出於共同狩獵的需要,是不求回報的。類似於籃球中傳球助攻並非為了得到隊友的回傳,而是因為團隊的勝利就是個人的勝利。當個人與團隊利益高度一致時,「損公肥己」的現象就不會發生。然而人並非為了同一個明確的目標而走到一起的,故而陌生人社會須以成員「美德」維繫。而這些「美德」在答主看來本質上就是心理疾病,比如廉恥心,比如報恩心。
禮儀廉恥,國之四維,思維不張,國乃滅亡。廉恥心是重要的罪惡抑制機制,但其實質是將外界的議論內化為對自我的否定,是一種消極負面的情感,是無法通過自然演化而獲得的心理機制。禽獸中有「勇敢」的、有「忠誠」的,就是沒有會「害羞」的。廉恥心過重的人往往完美主義、不自信乃至自閉,是一種心病。類似地,報恩心是重要的心理激勵機制。沒有報恩心的社會,陌生人間相互幫助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報恩心的實質是一種負債心理。同時由於沒有契約而造成的模糊性,負債人對債務的期望是捉摸不定的。一旦受恩人認定自己負債過重而「破產」了,甚至會轉而仇視施恩者。所謂「斗米養恩,擔米養仇」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陌生人社會的擴大化,越來越多的人捲入這個以心理疾病維繫的社會,超負荷的身心對心理干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在一個傳統的宗親紐帶日漸解體,宗教懺悔供應不足的社會,人們會越來越求助於專業人才。所以要對自己的專業有信心!前兩個月讀新聞說西南大學在開發一套通過攝像設備偵測人體血液含氧量來判斷緊張情緒進而識別恐怖分子的系統,這就是心理學與高科技的結合啊。要是能做出像《心理測量者》裡面的那種系統就太酷了!
乙、科學有一些基本的共通的準則
首先,沒有實驗就沒有科學,科學是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的規律總結。而實驗又總有些通用的設計思路:控制變數、設置對照組等等。歸納數據時,又要用到統計學的技巧。認真的研究必然包含這些要素。其次,科學觀測的結果是可重複的。你這麼做能得到這個結果,別人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相同的觀測也必然能觀察到(統計意義上)相同的結果。這點對心理學來說有點特殊。你們的研究對象是人,人是有個性的,不能做到嚴格的可重複。但就我理解,抹除個性差異後的「共性」才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睡眼迷朦中看到一隻大熊在用鼻子嗅你,你立馬嚇醒,但又不敢動彈,這種恐懼是一個心理學現象。睡眼迷朦中看到一隻大熊在用鼻子嗅你,你大為光火操起傢伙一頓劈頭蓋臉猛打,把熊趕出家門,那是戰鬥種族,俄國老太太,只屬於個例。再次,從「結果」到「結論」的推理是講邏輯的,用到的公設越少越好。滿足以上這些就是科學,這和你所信奉的主義,唯心還是唯物都沒有關係。不是因為你們有個「心」字,就是唯心。答主是做物理的,有個「物」字,但同行中也有信神的(韓國同行居多),但坐下來做研究,大家都是同一個態度,運用同樣的評價準則。這就使科學,和信仰、世界觀沒關係。
丙、外行看出路(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與生物學的融合。答主是相信所謂進化心理學的。人的某些無用甚至有害的心理機制都來自於遠古遺傳,都曾幫助我們在窮山惡水中活下來。比如說四下無人時的恐懼,其實是警戒心理。之所以成為心病,是源於個體的警戒能力與需要警戒的範圍間的矛盾:嚴格地講,人永遠無法自證後腦勺那是否有雙鬼眼盯著你。
與神經科學的融合,有心至腦。
與社會學的融合。這點第一部分就有提及。脫離社會的人格是不存在的。
與電子科技的融合。做出像psycho-pass裡面像先知系統那樣的東東!
人文科學的對象是「人」,生物、心理、醫學、社會學、經濟學各自都只描述了「人」的一部分,碎片與碎片間的隙罅不是絕對的,將所有的拼圖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還是讀書太少。
甚至讀中國的教科書都太少。是什麼材料,讓你有了「當今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至於和馬克思主義不符的任何理論都沒法搞研究了「這種荒謬的印象?首先,當我黨說」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時,它說的實際上是」你服不服我管「?而和德國那個叫馬克思的學者的思想沒有任何關係;其次,你只要說」服「,然後你去搞什麼研究都沒人管你了——即使你搞的是反馬克思的研究——只要這僅僅是研究而不是組織暴亂。
打個比方吧:東家:我帥不?長工:帥!太帥了!東家:好,忠心耿耿,工錢給你,可以拿來繼續研究如何為我整容了。
我覺得適合題主的問題是:學習挖掘機哪家強?
不管目前心理學的情況如何,但我認為那都屬於科學的範疇,因為它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是科學的,目前的情況也只是像自然科學初期那樣,發展的還不夠,許多東西無法解釋或者做了錯誤的解釋,但不能否認它屬於科學範疇。
而我認為,凡事科學的,就是唯物的。
所以,我認為心理學恰恰是一門遵守唯物主義的學科。你覺得認知心理學是唯心主義?別逗了。
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唯心唯物是不同認識,心理學是醫學的三級學科,是從心理精神方面認識、治療疾病,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推薦閱讀:
※性別焦慮為什麼不是病?科學依據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時候想靜下心看看書卻總是靜不下來?
※本能的本質是什麼?
※老是神遊發獃,不能靜下心來看書怎麼辦?
※那些移民了但還是要靠與中國的聯繫去賺錢生活的人群,是一種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