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把中國歷史的階段劃分合理么?
中學教科書把我國古代歷史分為奴隸制(夏商周)和封建社會(秦至清),但據我了解,夏商周的政權結構非常類似美國的聯邦制,而秦至清的政權結構卻類似奴隸制,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待?
從秦到清不是封建社會
這是中國歷史研究中的最大「冤假錯案」。從秦始皇到清宣統,明明兩千年的專制王朝,硬被張冠李戴地定性為封建社會,致使天下以訛傳訛,謬誤流行至今。適時糾正這一錯誤,準確判斷這兩千年的性質,不僅有助於理解中國社會的發展何以長期停滯不前,而且可以為研究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何謂封建?由《大英百科全書》可知,封建主義(Feudalism)一詞最早出現在17世紀,用於描述中世紀的西歐社會。在各種著作和研究中,這個詞的含義不盡相同,最寬泛的定義涵蓋了西歐中世紀全部的經濟、法律、政治和社會關係,而最狹義的用法僅指具有貴族身份的封君(Lords)和封臣(Vas-sals)之間的契約關係。
定義無論寬窄,封君和封臣的契約關係為封建社會所特有,畫龍點睛地道出了封建社會的實質。封君賜予封臣一份領地或采邑,為封臣提供保護;作為交換,封臣宣誓對領主的忠誠,以及承諾進貢、勞役和兵役等義務。封臣在自己的領地上享有較為完整的治理權或統治權,主要包括司法、財政和軍權。土地與治理權是否結合在一起,封臣是否擁有治理權,這是區分封建社會與其他社會形態的關鍵。
在中文文獻中,「封建」一詞經常被簡化地拆解為封土建國或封爵建藩,建國或建藩準確地說明了封建社會的實質——政權的逐級承包。西歐歷史上大致有國王—諸侯—騎士的三級承包,日本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國的西周則是周天子—諸侯—大夫三個等級。下級封臣均擁有治理權,諸侯、大夫等封臣不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領地上的國王。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廢封建,立郡縣」,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過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網系,統治幅員遼闊的大帝國。雖然郡守、縣令在轄區內擁有巨大的權力,他們卻與昔日之諸侯不可同日而語,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權力的來源,以及由來源決定的權力性質。
官員經皇帝授權進行統治,而諸侯則以承擔義務換取治理權,前者為上下級的單向命令關係,而後者為雙向的契約關係。封建社會中的國王得到封臣的忠誠和義務承諾的同時,必須尊重和保護封臣的權利,如果國王破壞契約,侵犯封臣的權利,封臣可以用包括軍事在內的各種手段反抗。
專制主義的皇帝則待官員如奴隸,所謂「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員不但沒有自主的治理權,甚至喪失了生命的權利。簡言之,官員的權力是皇帝給的,封臣的權力來自契約保障的權利。
至於歷代皇朝所封的王、侯,除了少數幾個朝代的初期如西漢、西晉和明朝,大多數僅有爵位和收入,而無實際的地方治理權,與封臣享有的權利相比,不啻天壤之別,史家稱為虛封而非實封,虛就虛在只封爵而不建國。漢高祖劉邦實封同姓九國,結果吳王劉濞造反,漢景帝平亂撤藩,此後所封諸王又回復到虛位上。如此只封不建,豈可稱為封建社會?
從秦到清的兩千年間,中國政體的主要形態是中央集權的皇朝專制,經濟上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為主體,與西歐封建社會的采邑或莊園經濟又有著本質的不同。在莊園中耕作的農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權,而無所有權。農民接受莊園主的保護,對莊園主承擔忠誠、勞役等義務,一如封臣之對於封君。中國的自耕農則擁有土地和人身自由,不必依附別人,除了向國家納稅(包括徭役),再無其他義務。
從秦到清不是封建社會,學術界早已有共識,現舉數例如下,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馮天瑜教授所著《封建考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周谷城提出,從周武王滅商到秦統一,中國的政治是封建制度,之後變為統治於一尊的郡縣制(《中國社會之結構》,1930)。瞿同祖研究了封建社會的土地、宗法、階級和政治制度(《中國封建社會》,1936),認為周武王在全國建立了系統的封建組織,而秦統一天下,結束了封建社會。錢穆在《國史大綱》(1939)的引論中說:「以政制言,中國自秦以下,即為中央統一之局,其下郡、縣相遞轄,更無世襲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西漢諸王僅「衣租食稅」而已,封邑內的治理,仍由國家委派官吏主持。錢穆又指出,秦以後的土地可自由買賣,地主和農民為經濟契約關係,不似封建社會中地主即封君,佃戶為依附封君的農奴。梁漱溟也以人身依附關係作為封建制的特徵(《中國文化要義》,1949),在他看來,封建制僅存於周朝,秦漢之後,進入地主一自耕農經濟和官僚政治。胡適稱殷商西周為封建時代,秦漢以下為專制一尊主義時代(《中國哲學史大綱》,1926)。
否定秦至清的封建說,這些學者也指出了產生這一謬誤的根源。從方法論上講,不顧中國的具體情況,生搬硬套西歐社會發展階段論的一家之言,結論不是產生於研究之後,而是先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五階段模式,再削足適履,裁量修改中國歷史,以便與預定模式相契合。國情的特殊性湮沒在對普遍規律的信仰之中,對社會的複雜演進過程的研究退化為簡單公式的機械套用。
馮天瑜教授的專著顯示,秦至清封建說的首倡者為陳獨秀。陳氏於明治末年多次遊學日本,適逢日本思想界批判封建遺毒。陳深受影響,將清廷比作德川幕府,為保守、落後、愚昧和反動勢力的總代表。明治維新推翻幕府,剷除封建制度,陳認為欲使中國現代化,也必須打倒滿清,於是提出反封建的口號。清廷的確已成中國發展之障礙,但並非因為封建制,而是壓抑和窒息社會活力的集權專制。
郭沫若為主張封建說的另一大將,郭氏著重從經濟的角度論證,中國社會的發展亦遵循「五階段」模式,商周為奴隸制,秦漢之後則是封建制(《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30)。由於郭一向大膽假設和大膽立論,其觀點飄移不定,不能保持首尾一致。
1939年毛澤東發表有關文章,為中國社會正式定性,「這個封建制度自周秦以來,一直延續了三千多年。如果說周是諸侯割據稱雄的封建國家,那麼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就建立了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在此之後,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爭論相對沉寂,一些學者也相應修改了自己過去的觀點。
從學術界公認的定義可知,既然封建指封土建國,或政權的逐級承包,封建社會必然是政治分權,不可能與中央集權並存。至於主要矛盾說,暫且不論在人類社會的每一發展階段上,社會演進是否皆由兩大階級的鬥爭推動,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歷史表明,國王和諸侯以及諸侯和諸侯之間的矛盾往往主導了社會發展的方向,農民的作用則極少見諸史冊。
以英國為例,自諾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後,王室、教會和貴族間的衝突主導了歷史的進程,對英國歷史有著重大影響的《大憲章》(1215),就是國王和貴族鬥爭的結果,雙方達成妥協,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貴族的權利和義務。英國封建制的衰落與瓦解是個漫長的漸進過程,與王權和法律的擴張、經濟的發展、人口的變動、農民的反抗等多種因素有關,並非主要因農民鬥爭而崩潰。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王室衰微,群雄並起,激烈的軍事與政治競爭迫使秦國進行改革,率先廢除封建制,建立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再經秦始皇的兼并戰爭,推廣到全國。可見封建制之消亡,並非農民和地主的鬥爭所致。倒是秦統一之後,皇朝的更迭大多通過農民起義完成,農民和官僚地主之間的衝突,反有可能構成集權專制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正說明了秦漢以降,中國不是封建社會。
應當指出的是,馬克思本人並不贊同社會發展遵循普遍規律的命題,反對將西歐模式普適化,認為前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可以是多樣的,例如亞細亞生產方式、斯拉夫形態的所有制、東方專制主義等,資本主義不一定非要從封建社會脫胎而來(詳見馮天瑜《封建考論》,2005)。馬克思還批評了「封建」概念的任意延伸和濫用,強調封土封臣、人身依附(包括封臣對封君的依附和農民對領主的依附)作為封建社會的特徵,並且明確表示,君主專制和封建主義是不相容的,君主專制產生於封建制衰落之時,沒有鞏固而是摧毀了封建社會。秦始皇廢封建、立郡縣,就是集權專制與封建制度不可並存的明證。
圍繞著中國社會性質的判斷,學界曾有中國歷史分期的論戰,從「五四」運動開始,至今仍未形成共識。儘管參與者眾,那場論戰的學術價值並不高。在社會發展「五形態」的同一前提下,爭論集中於封建社會的起始點,始於春秋,還是戰國,抑或秦、西漢??直到魏晉南北,每朝都有一派。無論起點在哪裡,各派均以滿清為封建社會的終止點。這是因為在「五形態論」的框架下,封建社會只能在清朝結束,如果劃斷在其他朝代比如宋元,則明清就是資本主義,無法自圓其說。起點百家爭鳴,終點高度一致,這論戰不顯得有些怪誕嗎?思維定式之害,於此可見一斑。
就學術而論,可視「五形態論」為探討西歐文明演化規律的嘗試之一,它既不是惟一的,也談不上「放之四海而皆準」。社會學的奠基人韋伯就另建體系,將西歐的歷史分為古代社會、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三個階段。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單一的直線式社會演進模式與歷史不符,主張從多線式的和多模式的動態相互作用中理解歷史。在「宏觀歷史」研究中,馬克思以經濟為主線,在韋伯那裡是觀念,而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則以宗教提綱挈領。角度不盡相同,各有自己的道理,複雜的人類文明歷史,恐怕也只有從多方面綜合考察,才可窺得真相的一二。
從秦到清不是封建社會,這兩千年的社會性質是什麼?雖然各家眾說紛紜,共同的一點是專制主義。如果此說成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就要換個思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未在中國出現,原因不在封建剝削和壓迫,而是集權專制。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權利、契約和法治意識在封建社會中並不缺乏,卻遭到集權主義的壓制和破壞,「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清之際的夭折可能不是由於封建社會太長了,而是因為封建社會太短了。
個人理解的中國歷史分期
上古史~~~
史前文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夏朝,河姆渡,良渚,三星堆各種文明遺址奴隸社會:商
封建社會:西周,春秋,戰國
古代史~~~
中央集權:秦,漢,晉,隋,唐,宋秦是第一帝國,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楚漢爭霸西漢是第二帝國,綠林赤眉起義,新莽作亂東漢是第三帝國,黃巾起義,三國爭霸
西晉是第四帝國,五胡亂華,南北朝隋是第五帝國,隋末農民起義,隋末爭霸唐是第六帝國,黃巢起義,五代十國北宋是第七帝國,金滅北宋,新南北朝近代史~~~
極權專制:元,明,清元是蒙古殖民時期,元末農民起義明是第八帝國,明末農民起義清是滿清殖民時期,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現代史~~~
民主共和: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洋政府是第一共和國國民黨政府是第二共和國第三共和國,1949到1978第四共和國,1978到現在第一,我建議有些評論者,查一下資料,看一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定義是什麼。
討論一件事情,先不搞清楚定義,且定義必須前後一致,就沒有辦法討論。如果是無法定義或者很難定義,起碼要取得一定的共識。
第二,要搞清楚目前歷史學界對歷史事實的判斷,那些是取得共識,沒有爭議的。不要將一些真假存在爭議的東西,拿來當做討論的前提。對於這個問題,找一下文獻論文,看一看當今歷史學家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不要跟我談什麼高中教科書。還有什麼「有名無實」,學術是不挖玩文字遊戲猜字謎,如果是這樣,我可以說女人是男人,男人是女人。
第三,我不否認馬克思主義的五種形態,作為一種學說的合理性,我只是否認將其當做萬世不易的真理。其他理論都是歪理邪說。
竟然還有人評論說這是【科學】,世界適用,中國也一樣。我真是徹底服了!
----------------------------------------------------------------------------------------------------------------
先說結論:不合理,
你知道,中國經歷過一段時間左傾教條,官方意識形態馬恩列斯毛是絕對真理,非常之荒唐,教科書上五種形態的劃分,就是削足適履的迎合。並斷言五種形態一級比一級先進,最終會進入到共產主義社會。我也不知道,我們的教育部門是怎麼想的,據我所知,2017年的今天,教科書還在舉張這種荒唐走板的陳腔濫調。
比如:中國歷史上有無奴隸制是有爭議問題。有奴隸不等於是奴隸制,比如:少量戰俘被俘虜以後成為奴隸,20世紀以前一直都存在,如果有奴隸就是奴隸制,南北戰爭以前的英國和美國都是奴隸制。還有所謂將秦到明清稱為【封建社會】,恐怕是最荒唐的稱謂了。
80年代以後,政治氛圍寬鬆,學術界很多學者,對這個問題提出過很多不同看法。
我個人覺得最簡潔、概括最準確、最符合歷史事實的歸納分類是:
(是誰提出的,我忘記了),
1、邦國時代-----或者叫酋邦時代,也即夏商時代,是以部落聯盟政體的形式存在,夏、商相當於【盟主】。
2、王國時代------也就是西周分封建國制度,特點是:宗族制和禮制,東周(春秋戰國)時代是封建制度解體崩潰的歷史時期,所謂的禮崩樂壞。
3、帝國時代------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明、清,中國進入帝國時代:中央集權、郡縣制、三公九卿、文官治國等等,有著非常發達的政府組織和精密的稅收系統。
帝國時代大致有以下幾個統一和分裂循環:
秦漢稱為第一帝國。官僚選拔和社會流動性主要依靠察舉推薦制,整理儒家經典,確立儒學為官方意識形態。
第一帝國崩了以後,五胡亂華,有幾百年的大分裂時期,中華文明處於低潮,也就是三國魏晉、南北朝。
隋唐第二帝國,華夏文明復甦中興,這段時間引入科舉制,進行官僚選拔。還發明了互相牽制的三省六部制等等,大唐政治清明,文化繁榮。
唐朝因為安史之亂一蹶不振,崩了以後,之後又進入一個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從此,中原王朝失去了中國北部,之後形成宋和塞北三朝遼、金、西夏共存,後被蒙元一一消滅,
陳寅恪說中華民族的巔峰時期是趙宋,之後開始走下坡路,從此,儒家文明的噩夢成為現實:夷狄主政中國。
後來,明雖然將蒙古人趕走,但最後亡與後金滿洲(清)。
所以,從秦漢一直到宋,中國是漢人單一民族國家,明也是,而元、清時代有些人稱為【多民族帝國】時代。
4、共和時代-----也就是民國到今天,
但是,【共和】有貴族共和,虛君共和,今天的中國顯然都不是,我覺得應該叫【民國時代】比較精確。
-------------------------------------------------------------------
從中國歷史來看:
導致華夏文明崩潰動蕩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對中原政權的侵擾。
所以,我們中國人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有一定道理的。
管仲曾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便是很好的詮釋了漢人民族觀。 這是血的教訓買來的。
羅馬崩潰原因也是差不多的,但好在漢族基本盤大,人口碾壓少數民族,羅馬人口太少了,所以滅亡了。
羅馬滅亡、安史之亂等等,殷鑒不遠。所以,我覺得從蘇聯引進的民族自治區今天真的應該廢除,只會增加離心力。
建議題主上好中學六年的歷史政治課再來提問。夏商周類似聯邦制 ? 秦到清類似奴隸制 ? What the fuck ? 一堆黑人問號 .......
這裡先把歷史教科書中的歷史各階段官方的劃分完整的一次給答主看——
三皇五帝:傳說階段,或者說是原始社會部落階段,炎黃在部落兼并中成為老大,華夏族形成;
堯舜禹:從部落的禪讓到家天下;
夏商周:分封制+奴隸制;
春秋戰國:奴隸制向中央集權封建制度的轉變(封建與否值得商榷)
秦到清: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
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97甲午戰敗:大大加速半殖民地半封建 1900辛丑條約簽訂: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後到1949年建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既然題主主要是討論夏商周到清的歷史,那就重點說說這部分:
夏商周那主要是分封制+奴隸制,奴隸就是徹底物化的人,只會吃飯幹活的機器,奴隸主掛了還得殉葬。土地奴隸全是天子分封的,諸侯再一路分封給自己的手下,手下再分封給自己的手下一直到奴隸那一層。你問為啥會這樣 ? 原始社會大家都吃不飽,自然有食物了就大家分著吃,和共產主義一樣平均。後來漸漸農業生產力上去了,有的部落食物和社會財富多了點,可以對外擴張戰爭,勝利者自然就要奴役戰敗者,不斷地無數部落兼并最後形成國家的雛形,奴隸制分封制就一直延續下來,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你說聯邦制類似分封制 ? 分封的最高層是天子,聯邦的是聯邦政府; 分封制是一塊蛋糕切成許多份分下去,聯邦制是許多塊蛋糕合成一大塊蛋糕; 聯邦制有所有加盟共和國或州共同遵守的憲法,國防武裝力量統一聽命於聯邦政府; 分封制則是一個個獨立王國,天子一開始也有一塊自己的土地和軍隊,幾乎啥都是獨立的。區別還有很多很多。
最初分封諸侯國都能一般相安無事,因為大家都是親戚或者同袍,河水不犯井水,但時間久了過了幾代人啥聯繫都沒了。各自的經營下各自諸侯國實力增強,加上有周幽王這種逗逼天子,當天子不再有威望和實力號令天下的時候,各諸侯就要用拳頭來決定誰來當天下的老大,於是有了"春秋五霸"。再後來仗打多了,諸侯越打越多,誰也不服誰,既然臉都撕破了,天子都沒了,乾脆一路打下去直到決出天下第一為止,於是到了"戰國七雄"時代戰爭更加慘烈。
戰爭的主體始終還是人,特別是最底層的人,除了要人當兵也要有人生產糧食。但奴隸也是人,戰爭打著打著貴族和他們的奴隸主組成的軍隊都大傷元氣,要動員奴隸去打,但奴隸因何會為諸侯賣命呢?如何讓他們積極生產支援戰爭 ? 最佳的答案是,把土地封給戰功者到底層的士卒,獎勵生產。是不是似曾相識? 沒錯有個叫商鞅的就是這麼搞的。歷史不斷證明,制度先進的始終能夠碾壓制度落後的,這麼一搞秦國原來的奴隸能不賣命打仗但求將來不再只是吃飯幹活,而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有餘糧吃得飽穿得暖,甚至晉級成地主嗎?
當秦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自然要吸取歷史教訓,啥都要統一,書同文車同軌,避免走過去的邪路。金字塔式的權力架構,中央集權的體制。儘管有很多不足造成各種苦難,但從此大一統就烙進了中華民族的基因,中華民族得以團結一致戰勝無數外敵。而在經過那麼多年的戰爭洗牌後,在秦漢時期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權制終於塵埃落定。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是美好和諧的,因為在土地私有制下政府減免賦稅鼓勵農民生產,對農民來說交了賦稅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自然生產的多多益善; 但隨著時間發展,慢慢的因為各種原因土地開始不斷兼并,有的人成了中農富農或大地主,失去土地的就是流民佃農,地主出租土地給他們幹活,他們交給地主地租交給國家賦稅。地主成了最基層的實際統治者。然后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流民佃農太多,剝削越來越厲害貧農都吃不飽了,矛盾激化,就有各種起義和改朝換代,周而復始。請問認為秦到清類似於奴隸制的題主,以上哪裡像是奴隸制了?我覺得最接近奴隸制的,王朝的末年天下大亂的前夕算是吧。
中國外沒有對外殖民,重農抑商,內部資產階級根本發展不起來——辦工廠吧,根本招不到工(沒有足夠受現代教育的工人,窮人上不起學被地主綁死在土地上,富人躺著就把地租掙了志向是考取功名),產品也賣不出去(全國絕大部分人吃飯都成問題,有錢人倒是買的起但是市場不大)。所以儘管多次洗牌,始終只是停留在打怪而不能升級的怪圈裡不斷輪迴,直到1840年,西方和中國終於徹底撞上了。
由此可見,土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也都是階級鬥爭制度鬥爭的最主要焦點之一。哪個政權能夠做到平均地權,誰就能解放底層的生產力,獲得更大的動員能力進化成更先進的制度,取得勝利。從秦漢到曹魏一直到土共,再到南北戰爭的北方,都印證了這一點。
如果問讀歷史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如何,試看看今天的房屋政策。假如沒有了70年產權和土地國有一說,誰買了房子該土地就歸誰了,那結果必然是豪強們大量的土地兼并徹底壟斷幾乎全國所有的住宅土地,同時豪強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進而追求政治權力,和政府要決一死戰直到徹底控制土地政策為止(正如明末的東林黨一樣,東林黨拿著大地主大商人利益,嘴上說的是仁義,而豪強們則肯定是自由民主人權了)。一旦全國土地兼并瓜分完畢,地租地價由他們說了算,那屆時別說底層屌絲了恐怕連中上層甚至中小資產階級都根本買不上房,恐怕普通房租都已經能基本吃掉他們的收入。中國過去那麼幾億人,土地兼并就已經弄得天下大亂,如今13億人,一旦同樣級別的土地兼并矛盾爆發,後果不堪設想。70年產權,土地國有,就是將來土地洗牌的尚方寶劍,除了農民起義外土地洗牌的另一方法。
BTW,如果想看看這樣的政策下中國的大城市會如何,參照參照日本和香港。
這裡比較一下歐洲和中國。許多人說按照歐洲的定義中國不算封建社會。歐洲國家也有地主和佃農,但古代歐洲在生產力水平上是長期落後於中華文明的,羅馬帝國時期歐洲還是奴隸制呢,分封貴族一直延續到近代。中國對分封貴族的洗牌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完成了,歐洲大陸則是要到19世紀才基本完成對分封貴族的洗牌。不過中國和歐洲不同的一點,是洗牌的方式不同。因為有教廷實力過大等的因素,各國鮮有春秋戰國那樣殘酷慘烈的滅國級別戰爭,自然對封建貴族的徹底洗牌晚了很多。中國對封建貴族的洗牌方式是農民起義或者外族入侵,歐洲則是資產階級革命來洗牌——人家大航海經商殖民,或者辦工廠致富了,但社會地位居然還低於你們這些貴族N代?論財力論武力,幹嘛不比劃比劃?於是在工業革命和殖民時期,歐美國家都爆發了各種資產階級革命重新洗牌。儘管如此,封建貴族的力量還是一直存在,直到近現代工業革命,民族國家崛起,總體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封建貴族吃不過來了,只能動員平民,於是打落了一地的皇冠,雖然如此,今天還是有一些歐洲國家保持著皇室這個早就該進歷史博物館的化石。
從歷史的事實摸索歷史的脈絡,進而總結規律解釋各種問題。把歷史配合著馬克思的政治經濟理論來看,風味更佳。
首先,不要給自己帶框框,就中國歷史本身來思考,千萬別線性思維,企圖一條線說清楚歷史。其次,不要把階級鬥爭作為歷史唯一的考量角度,而是看社會脈絡。第三,不要企圖用一兩個階段劃分就概括了幾千年的歷史,因為沒有意義,能細分最好。第四,不要用社會進化論看待歷史,人們生活変好了,科技進步了,但社會發展未必是直線。第五,學會從人的本性看待歷史,少評價,多理解,別簡單化,任何人和事都是錯綜複雜的。我看中國歷史,有幾個重要階段點把握:1、黃帝為始,強大的多元化的部落聯盟時代,奠定中華基礎。2、夏的建立,家天下開始,王的國家出現。3、周的封建禮制建立,此之前存疑最多,難考證。4、秦的創舉,帝國建立。此後其實進入了每個統一朝代為標誌的清晰時代脈絡了。5、漢魏晉,家族興,門閥盛。6、隋唐,科舉起,世家衰。7、五代宋,官僚崛起,文化發達。8、元,蒙古人的破壞。9、明的復古與重建,復興。10、清兵入關,奴才的興旺。11、民國共和。12、共產國家。一己之見,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其實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是合理的。馬克思講的「封建社會」中的「封建」是指歐洲封建時期的經濟水平,套用在了中國的戰國末期至晚清這段時間,著眼點在相同的經濟水平,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中國的封建是西周到戰國這一段,政治制度與中世紀類似,經濟形態不同。中國古代習慣把西周制度叫做封建。按照唯物史觀經濟是社會發展最NB的因素來看,把戰國末期到晚清稱作封建社會無非就是個名詞的使用問題,有點約定俗成的意思,只要說清楚其實就沒啥。
高中教科書劃分
中國古代史:夏朝以前是原始部落;夏商周是封建國家、奴隸制社會;秦到清都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夏商周之像「聯邦」,在於其封邦建國,把土地、人民分給了各封國;但封建制度和奴隸制是同時存在,奴隸制是相對它的社會來說的,每個諸侯、往下的卿大夫、士都是奴隸主,而封國的國民實質上是一種奴隸,因為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公有制下,他們耕耘公田實質上就是奴隸主強制奴隸勞動;
秦至清大多是土地私有制,王朝初期存在著許多的自耕農,擁有自己的土地,耕種出來的勞動成果除了輸稅就是歸自己所有;中後期土地兼并嚴重了,許多自耕農就破產成為佃戶,替大地主做工,但是除了東漢出現了一時的豪強地主,明清時期佃戶的人身自由,權利是得到國家承認、官府保障的,並不屬於「奴隸」。
【似乎現在暫時還沒有描述秦到清這一時期的經濟制度的名詞..?也可能是我才疏學淺】看封建如何定義.指封土建國的話,秦以後多是虛封,漢晉明初時有實封,經過宗室之亂後又規於郡縣制.此封建應始於西周(西周之前難於考證),終於秦,之後偶有反覆.指剝削方式的話(源於馬克思主義,但此種定義並非馬克思所下),凡是收取地租,服徭役的均屬封建時代.或者可以直接定義為奴隸時代與資本主義時代之間的所有時間之總和.我個人觀點,郡縣制是很重要的歷史階段,秦至清應劃為中央集權專制時代,特點是土地私有,中央集權,鐵器逐步普及。此爭議的關鍵在於封建一詞,以奴隸時期的管理模式來命名後一時期,不如直接稱為地主時代,毫無疑意。
個人有點贊同內藤湖南的劃分方法。上古,第一過渡,中世,
講道理其實現在高中歷史已經不怎麼提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等的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封建一詞的濫用。要劃分的話以秦建立為界,分前帝國時代和帝國時代。來自於上上個星期剛上完的歷史課_(:з」∠)_
嗯,沒有階段性劃分你看得懂嗎?
合理不合理主要看編書的是按照哪種歷史觀。中國歷史簡單講,你可以看成中央逐漸集權專制的歷史。秦前也不能嚴格說是封建制,那時候的君主也想集權,只不過條件受限,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的對待周天子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從尊禮到紛爭。自秦後,君權與相權在逐漸鬥爭,東漢後,君權不得不依附豪門,隋唐後,打壓豪門,君權加強,相權分弱,明清君權達到巔峰。
這些答案怎麼都這麼不專業啊?應該是很多歷史專業的人士已經不惜的回答這種問題了吧?
歷史階段劃分並無一定之規。你的學派,歷史方法論都決定了你從不同角度解釋歷史。這應該是歷史學應該有的態度。學術無對錯,更無永遠正確。以某個觀念打壓另一觀念本身就是態度不端。能提出新的角度我覺得就是好的,不管正確與否。
中國歷史公認的有周秦變革論,唐宋變革論,而哈佛中國史更是把元明一體化從而打破了民族的隔閡也有它的道理。而南北朝時期的分裂也是學術上定義的難題。至於夏朝與之前的歷史。從春秋就已經是各執一詞的杜撰了,只有依據考古證據才會有所突破。至於不同朝代的形態能否按階段簡單的劃分本身都是個問題。就像是給課文分段總結段落大意一樣,你當自己是小學生你就相信吧。所以,大多是的歷史愛好者只有史實記憶沒有歷史研究的宏觀思考,這樣的歷史觀不是學問,就是3000多年的故事會而已。
按照教科書的內容,階段劃分並沒有啥錯,名字套錯了。把教科書上的「奴隸制社會」改成「封建時代」,把教科書上的「封建社會」改成「帝制時代」,把教科書上的「反帝反封建」改成「反帝制反侵略」,問題不算太大。頂多在教科書里說幾句「劉邦和朱元璋曾一度恢復封建,鬧出了不小的亂子」就算完了。有題主把商朝單拎出來叫「奴隸制社會」,問題是西周也是奴隸制啊,不如叫「神權時代」比較好。真正有大問題的是「夏朝明確存在」和「炎黃融合」,特別是前者。劉備是劉禪的爸爸,劉焉不是劉禪的爺爺,從來都不是。————————————————主頁推薦了一篇剛發不久的答案,仔細一看又是我漢聖母論者在散毒。這位答主說:
「導致華夏文明崩潰動蕩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對中原政權的侵擾。
所以,我們中國人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有一定道理的。
管仲曾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這句話便是很好的詮釋了漢人民族觀。 這是血的教訓買來的。
羅馬崩潰原因也是差不多的,但好在漢族基本盤大,人口碾壓少數民族,羅馬人口太少了,所以滅亡了。」
這套說辭全是在洗白,不但替「自己人」洗白,連帶把泰西大秦國也給洗白了。
北方民族侵擾劫掠,不會導致華夏文明崩潰;北方民族稱帝建制,更不會導致華夏文明崩潰。華夏文明只會因為自己人的改造而崩潰。請某些人不要光看北方民族打過來,還要看到某些華夏文明的「傳承者」迎上去,大到衍聖公小到王秀楚,他們主動對華夏文明作出解釋,賦予北方新主人坐龍庭的合理性。自董聖人奉旨給漢國窮兵黷武帝戴高帽開始,華夏文明一步一步接受改造,慢慢成了反抗暴君合理、跪舔強者也合理的文明,這可不單是滿洲人靠剃辮子能輕易做到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八個字其實適用於一切民族,包括但不限於窮兵黷武帝時代的西域友邦。這裡不作展開,畢竟發動流氓參軍逼迫友邦當奴才這種事既不符合我漢聖母論者的一貫說辭,也不符合今天國人的價值觀。管仲的話是說給鄰國聽的,這裡也不做展開,建議找幾張商朝地圖看看管仲說的那些地方原先歸誰。
羅馬崩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羅馬高層為了維持自己的奢靡而四處開戰,其次是羅馬百姓過量用鉛導致身體素質差當不了炮灰,第三是被羅馬「征服」的異族多的是這樣的炮灰,第四是異族人並不想當炮灰。羅馬崩潰的主要原因不是羅馬太把異族當人看,而是相反,羅馬根本不拿異族當人看。
而羅馬崩潰和永嘉之亂、安史之亂是很像的,八王之亂高層互掐、明皇西侵頻繁用兵,自己人的炮灰不夠用了,畢竟還是得有人種地啊;北方民族看起來已經被打慫了,可以拉來當炮灰了。嘴上說「不要用異族」很容易,真叫這些唱高調的人穿越回到西晉盛唐,把他們拉去當炮灰,爹媽「牽衣頓足攔道哭」,他們頭一個不樂意。既要敲骨吸髓還要心甘情願,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
所謂的「民族先醒者」們到今天都不成事,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作為阿Quei,總是想站在趙太爺的立場看問題,只痛恨自己眼裡「本該不如自己的禽獸」居然能翻身做主,不想想要是沒有權貴傾軋、君王喜功、縉紳請降,北方民族怎麼能成氣候。一昧洗白古代天龍人,最後還得出「復古大法好」、「殺光異族好」的結論——這想法實在是太清真了。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今天,這種愚蠢到家的想法也只配讓某些無能之輩意淫過過嘴癮。
還是比較合理的,畢竟是普適性的教育,也有前代許多學者的蓋棺定論,你是以教育人為目的而不是詳細講某段歷史。不然洋洋洒洒幾千年歷史能載於幾本課本里,編者肯定要綜合多方面考慮,而且不能摻雜過多的個人感情色彩,課本里唯一帶點感情色彩的就是講太平天國略帶同情的。
推薦閱讀:
※經濟學屬於民科嗎?
※怎麼才能讓孩子愛看書勝過愛看電視?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招生組之間的糾紛?
※孩子是左利手,喜歡用左手拿筆寫字,需要糾正嗎?如果需要,如何糾正?
※如何評價教育部的雙一流計劃擬訂取消 985、211 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