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來物種入侵之後,植物能重新奪回自己的領地嗎?
希望能看到實例而不是對教科書的揣測
我本科就是學生物安全的(現在已經更換了自己的專業方向),主要是入侵生物方面的生物安全相關。通過我平常積累的一些知識,來說說這個問題吧,並不十分嚴謹也不具有科學參考價值,若想科學探討這個問題請以實驗數據為依據。
首先這個立題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說「入侵」這兩個字的話,已經說明了該種外來物種造成了嚴重破壞才會稱之為「入侵」。
入侵生物的定義就是一個地方原本不具備的,通過非自然條件或人為地進入一個地區並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重大破壞作用的物種才會稱為入侵物種。
在入侵生物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十一定律,就是說——只有十分之一的外來物種能在一個新環境中定殖下來,只有十分之一的定殖物種能對當地生態造成顯著的破壞作用。故,標題定為:外來物種進入某生態中,原有生物是否能重占生態位。是否比較合適呢?(不過問題也不算大,大家能看懂就行)那麼我來說說,一個物種在某個生態環境中達到「入侵」以後,會對當地生態造成什麼影響。
首先,他一定會佔據一些原本屬於當地生物的生態位,通過擠占生態位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和生存資源。一個外來入侵物種之所以能造成入侵的效果就是因為缺少天敵,繁殖不受控制。
其次,一個物種的入侵不應簡單地看作是某一個單純的物種入侵,他自身所攜帶的一些微生物種群、其他生物的種子、卵,都有可能進入當地生態,但不一定能夠順利定殖和入侵。那麼我們應該把入侵物種看作是一個小規模的生態系統的入侵,當然這個系統中可能某種植物比較顯著。然後是,這個物種入侵當地生態系統一定有一個「利己排外」的作用,不然他沒有辦法在一個原本不屬於他的生態系統中存活。試想,若他本身可以和這個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物和諧共處,那麼他總有機會無論是風、水、依附在運輸工具上、人為攜帶等等原因克服自然界障礙進入這個系統,那麼他便成了「本地物種」而不是「入侵物種",至少他不會具有」有害性「而達不到」入侵「的程度。那麼,他的」利己排外「的措施可以有很多種,無論是分泌某種化學物質產生化感效應使得當地物種避開他的領地生長;亦或是分泌環境毒素造成當地微生物種群的破壞;亦或是直接分泌毒素殺死本地物種;亦或是利用自己沒有天敵的條件掠奪本地物種的資源間接殺死本地物種。這些條件都會對本地物種造成強有力的打擊。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生態系統完全被破壞(如火災、泥石流)。而要恢復當地物種需要幾百年,但是如果是一個外來入侵物種佔據了本地生態位侵佔了其他生物生存的領地、資源,那麼可以預計的是本地物種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資源會比在寸草不生的災后土地上更加困難。若想等到本地的微生物或者動物或者植物自然進化到成為入侵物種的天敵,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及時地人為干預,減少甚至消除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的破壞顯得尤為重要。每一個生態系統都有調控能力,但是調控能力都有一個閾值,當破壞作用超過這個閾值以後生態系統很難保持原有的平衡,而會重新進入一個新的平衡。
可以預計的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入侵後的生態系統平衡將被破壞,當地物種很難重新取得自己的領地、資源、生態位。既然入侵物種多為人為影響進入,那麼理應通過人為方式干預減少、消除入侵物種的破壞。人為干預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幾種:1.人為引進天敵(但可能會造成新的生物入侵)2.找尋本地具有入侵生物天敵效應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植物、動物,然後人為接種、增殖達到防治效果。3.人工拔除、藥劑防治(很難徹底根治、也會造成新的環境破壞)4.修建隔離帶、監測區防止進一步擴散等等。以上種種,只是作為一個引子,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多思考。僅僅作為一個描述性的概述,沒有具體的實驗依據不作為科學論證。———————————————————2014.9.11———————————————————補充一點例子:化感作用--加拿大一枝黃花(此物種同時具有基因漂移的例子,抗藥基因漂移至周圍野草); 分泌毒素--紫莖澤蘭;佔據生態位--水葫蘆;破壞當地群落---澳大利亞北部的含羞草將開闊的莎草濕地變成灌木叢;寄生當地物種--松材線蟲
目前沒發現有能奪回自己領地的植物,除了人為幫忙。外來入侵植物能成功入侵,就代表它有很強的繁殖力和很強的對本地環境適應能力,除了上面說到的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影響,很多入侵植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化感作用」,它向外界釋放某些化學物質,可以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當年加拿大一枝黃花就造成很多本地植物滅絕。
我老家一條小河,我小學的時候漂滿了綠萍,後來漂滿了水花生。再後來我長大了漂滿了水葫蘆。前年綠萍又成功擊敗水葫蘆上位
沒有拍照配些網路圖片這是水葫蘆
這是水花生 這是綠萍所以入侵物種也不會一直牛逼,遇到地頭蛇也會有跪的時候沒有人幫忙的話,很難
猛龍過江啊,沒有那個適應能力,不太可能打出一片空間的首先,如果外來物種能比較好地契合本地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就不構成物種入侵。就像魯濱遜在熱帶海島上種植了大麥和水稻,能算作物種入侵么。
入侵的外來物種就是感染本地生態系統的病原體,入侵物種的行為也和病原體一樣,拚命繁殖擴張,搶奪資源,壓榨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當它們毀滅掉生態系統原有的食物鏈之後,就會建立一套全新的食物鏈網路,條件適宜的地區,不論被破壞的多麼嚴重,假以時日,永遠都會有新的生態系統形成,不過新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已經完全不同於之前的生態系統,這個重構的過程中有多少物種滅絕就無法估計了。非常難,現在是時候成立相關保護組織了
自然界有他自己一定的調節能力,外來生物可能在一開始迅速擴張,但當他的種群密度達到飽和,種間鬥爭加劇,其繁殖速度自然會慢下來,而且底層植物大多生命力極其頑強,繁殖快,哪有這麼容易被打倒。另外求解釋如果食物鏈是:外來生物A&>動物B&>植物C,我的邏輯是A擴張,B減少,C增加。。。。
上天以萬物為芻狗,大家平等,來了就是本的人。大自然不會去幫弱者的。
推薦閱讀:
※目前中國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入侵植物?
※枇杷有幾顆籽的遺傳學機制是什麼?
※植物自交不親和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小綠植如何養?想要一套完整的飼養方式,順便科普一下這是個啥東西(///▽///)?
※怎樣種一棵檸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