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盜墓現狀,是否大量文物流失國外,私人收藏是否優於國家管制,文物長眠地下是否有利於保護文物?


1.盜墓現狀:非常猖獗,銷贓渠道迅速成熟。我懷疑資本對盜墓的投入比國家對考古的投入都多。

2.文物流失:非常嚴重,中國藝術史的撰寫50%以上要用到流失文物做材料。

3.《文物保護法》對國家所有的文物和私人所有的文物有詳細規定,簡而言之,傳世文物個人所有,其餘國家所有。

4.文物在地下是否適宜長期保存要看具體環境。


考古的意義不僅僅是挖寶,更重要的是了解過去社會的形態、細節及種種人文情況和發展詳情,私人把文物從盜墓販子那裡買來收藏,最大的後果就是更多的盜墓,這樣可能就割裂了我們和過往社會的聯繫,光要一個寶物有什麼意思呢


盜墓猖獗,大多現在打開的墓室或多或少都有盜墓賊踩過的痕迹。這行當可以說是禍延子孫、被受詛咒的手藝,但還是吸引大量盜墓賊。且銷贓時,價錢遠遠不如拍賣的天價,也不如大家想像的暴利。

我國文物從清晚期起就大量流入海外,民國時期大文物販子盧芹齋就販賣了大量的國之瑰寶到海外可謂中國文化之殤。(語出馬未都先生)

個人覺得文物最好的歸宿還是國家,個人收藏保護力度肯定不如博物館,個人之力與舉國之力差距可想而知。

文物長眠地下確實有利於文物保護,前提時盜墓賊沒下去挖過。秦始皇、武則天的墓至今未開,就是裡面情況不可知出於文物和挖掘者的安全考慮。但誰知道那個不知死活的下去過了呢?

前段時間哪裡來著挖出來大量珍貴遼代(?)壁畫,早被盜墓賊迫害的一塌糊塗。

今去敦煌或龍門石窟,大量佛像沒了腦袋,有的是戰爭時損毀,有的是十年*浩劫被破壞,更多是被盜墓賊一鏟子買到國外了。

可見文物挖掘與保護不僅必要,且任重道遠。


推薦閱讀:

把一些文物做成「表情包」是對文物的不尊重嗎?
文革時期毀壞文物是因為「破四舊」,當時保護文物的人們是出於什麼理由?
有一個疑問。考古把墓打開後,發掘工作把文物拿出來後墓怎麼辦?比如秦公一號大墓就讓棺槨那些暴露在外面嗎?
古墓不是可再生資源,考古發掘把全國的古墓挖完了怎麼辦?
為什麼文革時被毀的文物很多,但還有很多像河姆渡、兵馬俑、馬王堆等等重要古迹都是在這個時間發掘的?

TAG:文物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