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經常投棄權票?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中唯一有權採取強制行動的機構。

安理會共有15個理事國10個非常任理事國和5個常任理事國。

分別為↓

人畜無害小白兔

誠實可靠大毛熊

樂於助人白頭鷹

從不攪局約翰牛

辦事低調高盧雞

眾所周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程序中,每個理事國都擁有一票。

而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擁有一票否決權。也就是說,只要五大國有任何一國投反對票,那麼決議就不會被通過。

棄權票就是在安理會的投票實踐中產生的。

蘇聯在1946年第一次投出棄權票,棄權票既不同意該決議草案的通過,但也不對這一草案行使否決權。此後,這一程序也逐漸成為了聯合國憲章中的一部分,被五大常任理事國接受。

如果五常之一對某決議並不完全贊成,但否決又壓力太大,就會選擇投棄權票。

棄權票就是對決議既不贊同,也不完全反對,用我們熟悉的話說就是: 我就看看,我不說話

在1971-1981年剛恢復聯合國席位的11年時間裡,天朝曾經獨創了一種出席會議但不投票的外交行為,這種行為被我朝駐聯合國大使使用了70次之多。

據後來解釋,我朝採取這種「假裝自己不存在戰術」的主要原因是剛進入聯合國,對很多事情還不了解,先摸摸情況。

至於天朝究竟是不是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投棄權票最多的國家,答主統計了1982年至今,五個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中投棄權票的次數。

果然人心所向,大天朝以65次棄權票名列第一。

俄羅斯以56票緊隨其後。英國和美國分別投出34票和33票,年均1票左右。法國最少,30多年的時間裡僅投出23次棄權票(果然是特立獨行的高盧雞)。

但是,天朝並不是一直鍾愛棄權票。

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投票情況,受到了國際局勢的強烈影響,其中,蘇聯解體是一個分水嶺。

在蘇聯解體之前,1982年到1989年,最愛投棄權票的是英法美三國,他們一共投了56張。蘇聯投了12張,是倒數第二少的。中國只棄權了2次。

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蘇聯老大哥解體了,之前投棄權票較多的美、英、法三國搖身一變,變成了最不愛投棄權票的。從90年代至今的將近25年時間中,美、英、法一共只投出33張棄權票。

而天朝則變成了最愛棄權的國家。

在90年代,中國一共棄權了45次,比其他四國棄權次數的總和還多12張。這十年恰恰是世界對中國關注劇烈增加的十年,所以「天朝愛棄權」的印象就從這時候根深蒂固了,以至於天朝在聯合國的大使被稱為「棄權大使」。

天朝在20世紀最後十年中大量投出棄權票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國際原因,也有國內的原因。

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世界局勢中佔據主要地位,天朝在安理會中的投票決定有時會影響中美關係,但又不能跟西方國家完全站在一邊,所以投票就不得不考慮「得罪人」的問題。

同時,鄧小平在這一時期提出了「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絕不當頭,也不帶頭反對任何人。

因此,天朝在投票的時候會表現的比較「穩健」,盡量不得罪人。有句老話,叫「和氣生財」,那是最好的。

當然,投棄權票並不代表對議案沒有立場。

以1997年關於組織多國部隊進入阿爾巴尼亞的決議草案投票為例,在投票前,我國大使秦華孫曾表示:阿爾巴尼亞問題有其複雜性,本質上屬於阿爾巴尼亞內政,安理會授權採取活動是與《聯合國憲章》不符;但同時,考慮到阿爾巴尼亞政府儘快恢復局勢穩定的迫切願望,中國不阻攔決議草案的通過。」

最終,天朝選擇了投棄權票。

即使是在這一階段,如果議案涉及到中國的絕對利益,天朝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行使否決權。

1997年和1999年,天朝就在兩份與台灣問題有關的決議草案中投出反對票,行使一票否決權。由此可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大天朝的原則,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事實上,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天朝外交策略的調整,天朝對各種問題的態度的表達也日趨明確。

2001年至今,中國一共投出18次棄權票,而同期俄羅斯以21次棄權勝出。

恭喜俄羅斯!

從投出反對票的次數,也可以看出天朝正在更明確地向外界表達出自己的態度。冷戰結束至今,天朝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表決中一共投出8次否決票,僅比俄、美兩國略少。而英、法兩國在冷戰以後就沒再投出過反對票。

由此可見,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強大,涉及天朝國家利益的問題越來越多,天朝的態度也更加明確、更加強硬。但「不得罪人」依然是天朝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比如盡量不要得罪俄羅斯這樣的准盟友,也不要跟國際輿論徹底過不去。

說到底,投不投棄權票,跟國家實力、價值取向都有關係,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把投票當投機。

在成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道路上,天朝也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參考資料:

王傑:《大國手中的權杖——聯合國行使否決權紀實》,當代世界出版社

谷寧:《淺析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棄權投票:1971—2008年》

宋旭明:《冷戰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棄權票行為研究》

聯合國官方網


首先我要糾正大家的一個觀點。

在當代的國際政治語言中,棄權並不是沒有意見,而是明確表示不完全同意這個提案。

舉個例子:

1997年關於組織多國部隊進入阿爾巴尼亞的決議草案投票,在投票前,我國大使秦華孫曾表示:阿爾巴尼亞問題有其複雜性,本質上屬於阿爾巴尼亞內政,安理會授權採取活動是與《聯合國憲章》不符;但同時,考慮到阿爾巴尼亞政府儘快恢復局勢穩定的迫切願望,中國不阻攔決議草案的通過。」

其次

中國真的愛棄權?

1982初年至2015年中旬,五個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中投棄權票的次數。

中國65票。

俄羅斯56票。

英國34票

美國33票。

法國23票。

好像中國是最多的,那我們細看為什麼:

投票是由因為國家利益外部環境,國際政治力量博弈格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是國家利益

國家利益是任何一個國家開展外交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舉個例子,無論在任何時期,只要提案涉及到了中國的絕對利益。中國都會毫不猶豫地投出反對票。

之後上述的各項因素開始各自發揮影響。

國際政治力量博弈格局起了重要作用

在蘇聯解體之前,1982年到1989年,最愛投棄權票的是英法美三國,他們一共投了56張。

蘇聯投了12張,是倒數第二少的。

中國只棄權了2次。(此時的外部環境是兩極對立,中國選擇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其實這一點英明神武的毛主席早就預料到了。當時的國際環境是東風壓倒西風嘛。

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外部環境,國際政治力量博弈格局發生劇變,之前投棄權票較多的美、英、法三國成了最不愛投棄權票的。從90年代至今的將近25年時間中,美、英、法一共只投出33張棄權票。

而中國則變成了最愛棄權的國家。在90年代,中國一共棄權了45次,比其他四國棄權次數的總和還多12張。這十年恰恰是世界對中國關注劇烈增加的十年,所以「中國愛棄權」的印象就從這時候根深蒂固了。

這是因為,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世界局勢中佔據主要地位,中國在安理會中的投票決定有時會影響中美關係,但又不能跟西方國家完全站在一邊,所以投票就不得不考慮「得罪人」的問題。同時,鄧小平在這一時期提出了「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絕不當頭,也不帶頭反對任何人。

因此,中國在投票的時候會表現的比較「穩健」,盡量不得罪人。

但是

2001年至今,中國一共投出18次棄權票,而俄羅斯投出了21次棄權。

從投出反對票的次數,可以看出中國正在更明確地向外界表達出自己的態度。

冷戰結束至今,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表決中一共投出8次否決票,僅比俄、美兩國略少。而英、法兩國在冷戰以後就沒再投出過反對票。

所以我說中國愛投棄權票,只是過去式。


國家外交不像人際交往,國家外交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

那麼現階段我國的國家利益集中在哪裡?是國內的經濟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家專註於國內的經濟建設,因而中國的全球利益不是那麼多,也並非是核心利益。因此,投棄權票一則是因為決議雖觸動了中國的國家利益但並非是核心利益。沒有上升到動用否決權的地步。二則是為了避免背上國際包袱。這也就是許多媒體說的「中國不願意承擔大國責任」。

安理會的投票不是想投就投的,投票程序前五大國各方會進行密切的利益交換,妥協讓步。棄權票的背後有多少大國之間的交易我們是看不到的。

看了另一個答案,我還想說兩句題外話,網上許多人總是把政治家看的太傻,把外交想的太想當然,把戰爭想的過於容易。於是經常有滅美屠日的空想派和大罵外交軟弱的「憂國派」,外交和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看清國家利益才能更好的理解國家的行為。任何國家,政治家和民眾的信息都是不對等的,而民眾更容易被煽動。所以,不是「政治家」太傻,而是你考慮的太簡單。(不針對題主,純屬題外話。)


打鐵還要自身硬。除了否決聯秘那次互否,其他時候中國投否決票,都被報復過。我們自己的報復機制不夠完善,不涉及核心利益就不瞎逼逼了(中國在不強大的時候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存在,沒有朋友。)力量上來了,才能你打我我打你,才有小夥伴歸附。


悶聲發大財


反對票-中國獲得的利益=棄權票

或者說

棄權票=我們被收買了


沒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時候 絕不輕易站隊!


為什麼中國最愛在聯合國投棄權票?| 壹讀百科


基本上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最後兩邊給的好處不想吐出來就棄權了,都不得罪——流氓的嘴臉哦


中國一向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做法,盡量不得罪人,但是同時也沒了朋友。


看臉色行事,和朝鮮、古巴、巴基斯坦、俄羅斯等等第三世界兄弟國家站在一起。


推薦閱讀:

印度有什麼鎮國神器?
哲學分兩面看,那麼文革的消極影響有定論,文革的積極影響有嗎?是什麼?
如何看待張維為教授的「我們的眼光已經超越了美國模式,超越了西方模式」這種想法?
為何同樣有隔斷,漢朝被認為是兩個朝代而唐朝被認為是一個?
如何評價霍查主義和霍查派?

TAG:政治 | 聯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