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社會階層固化是否越來越嚴重?


土豪香車包山頭,蟻族地鐵回鴿籠;百年滄桑眨眼過,農奴翻身矮窮搓~


回復樓上的:「沒有,我老闆開的公司全都是外地人,包括我也是。然後我認識的不少人,公司裡面都很少本地人,我們的公司絕對是高新技術公司,做的是世界最前沿的技術,所以我覺得這個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

我也互聯網,收入在朋友中也不算太弱,可以看到北京稍微舒服點的地段房價都上了8w,也不免心中對這個城市產生了懷疑。樓主看到的身邊30多歲生活富足我身邊也比比皆是,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基本都在房價暴漲之前買房的。我的一個leader,按收入水平絕對不差。但是去年才買的房,生活質量和心態完全沒有同年齡五六年前買房來的滋潤。你可以相信自己是萬里挑一的人才,但是越往後面走你會發現機會越來越少,前人並沒有比你有才也沒有比你有勇氣,然而前人獲取的資源已經固化了他和你的階級區別,你幸苦努力冒著破產的風險創業,然而五六年過去發現還不如人家坐擁幾套房產的生活富足而充滿機遇,人家在不那麼冒風險的情況下就能把握創業機遇。說白了,大部分人非常努力的進入中產階級,然後發現中上階級的階段可望而不可及。

自身財富的增長和社會大環境關係非常大,你看見自己的收入水平每年20%以上地增長,可你沒有意識到,cs專業的畢業生應屆工資水平也每年超過10%的增長。你的工資三年可能就翻倍了,然後某一天發現,公司新招的應屆生工資和你差別並不大。

沒有人說你不有才,沒有人說你不努力,你或許拿到期權股票,4年之後兌現買個房並沒有壓力。然而大家都在奔中產,你只是順水前進而已,而早前有積累的或者抓住機遇的已經到了中等中產階級了。

在我看來,階級固化可怕的是,越是低層的人,進步速度越慢。你在10%的增長,然而你的上層階級已經在30%地增長,你以為你越來越近,可最後發現還是越來越遠。我們同輩的還能看到很多來自貧苦家庭的朋友達到初級中產階級,可我現在回到當年的中學去看,和原先的老師聊天,老師會告訴你,農村學校的生源質量越來越差,稍微家境富足的農村人都把孩子送到城裡上學。你會對現在的農村教育充滿憂慮。

我們都不過是社會歷史變遷中的一粒凡塵而已,或許你認為自己是鑽石,熠熠生輝,最後發現少數的幸運兒成為了戒指,自己卻隨沙海流進地底去。

「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馬太效應


階級固化才是常態。

只有動蕩的年代才會有大規模的洗牌。

和平的年代越久,階級就越固化。

目前中國的上升通道,不過都是之前動蕩帶來的餘波罷了。。。


高階層享受更好的教育生活資源,自然總體地位就越穩固,本來這就是客觀存在的,中國目前社會基本穩定,階級分化很正常。問題在於高階層在享受到更多資源的同時能不能認識到權利和義務是相匹配的


社會越趨於穩定肯定固化越嚴重,因為越是上層階級越會利用自己的階級特權、社會資源來強化鞏固自己的階級地位。所以以中國為例,個人認為近兩百年階級最動蕩的時候就是內戰時(抗日戰爭由於是民族愛國反侵略戰爭,要依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力量,階級鬥爭反而不是最激烈的時候),和平時期就是改革。

其實絕大部分關心這個問題的人並不在乎階級固化本身,而是自己是否在固化的上層。


確實是越來越固化,但階層與階層之間並不是不可突破的。

而學生時代好好學習可以說是低階層的人突破自己階層的最簡單,最廉價的一個途徑。

然而我認識的很多家境不好的同學

每天咒罵學習的是他們

上課睡覺,說話,玩手機的是他們

一邊咒罵社會不公,一邊又抱怨學習太累

他們可能甚至都理解不了階級固化的含義,但每天都在意淫讀書無用,

意淫大學生將來都會給職高畢業的自己打工

知乎上還總有人喜歡替這些人叫屈,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明明是大環境的錯,你這是何不食肉糜

我覺得立黨說的一點沒錯,你可以不吃肉糜,但你不能去吃屎吧?

把自甘墮落歸甩鍋給社會?

如果這些人是努力學習了然後卻依然考不上高中考不上本科,然後回過頭來說階級固化,說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那確實是我何不食肉糜

問題是這群人本來就沒有想要突破自己階層啊

每年都有很多寒門學子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

人家是真的想要突破自己階層,而且可以說接近成功了

在中國想要考個好大學並不需要拼天分,只要拼勤奮就行了。然而他們並不願意拼勤奮。

拼爹拼不過,拼錢拼不過,又不願意拼自己。

所以那些勤奮刻苦的學生憑什麼把自己的階層讓給這些上課睡覺下課泡網吧的人?

直到最後輟學打工,他們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把這輩子唯一的一次突破階層的機會給荒廢了。

然後繼續聽著快手上的女人你們給我聽好了意淫自己王者歸來三妻四妾。

呵呵。


沒有,我老闆開的公司全都是外地人,包括我也是。然後我認識的不少人,公司裡面都很少本地人,我們的公司絕對是高新技術公司,做的是世界最前沿的技術,所以我覺得這個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

最近我收到了某中國最牛逼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的offer,給我的具體價格不能透露,但是毛估估大概5年可以全款在當地買一套均價普通的房子這樣。換言之如果我想買明年就能買了。像我這樣的,在我周圍認識的人裡面,中等水平。比我更牛B的人,我見了多了去了,而且牛B是沒有上限的,什麼海歸名牌學校的博士,回來創業,沒啟動資金,政府直接給了500萬還是1000萬,做了2年做成幾個億的,這種類似的,見到的不要太多。他們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也,甚至有一個家裡是農村來的,小時候飯都吃不飽的,現在照樣大富大貴,人也就30來歲。這人跟我是好朋友,當年我還承蒙他的指點。他的經歷,算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闖勁,一步一步走到社會巔峰的最好例子,說實話,我很羨慕他,也很佩服他。

為什麼,因為哪怕只有1%的人能出來,這也是1400萬,1400萬比上海戶口都要多。所以講白了,你看99%,階級當然固化了,然而剩下的1%的不固化的,也足以完全改變幾個大城市的人口收入結構。中國人太多了畢竟。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本地最優秀的人現在基本都在國外,所以其實並不是很影響下面的競爭。

中國競爭很激烈,不要把你不行歸於什麼階層固化。可能在美國你做到50%已經是中產了,而20%就已經是成功的了,這個比例,中國你做到前1%,也僅僅是中產階級上面一點點而已。換言之,你在中國想要活的體面,你需要打敗99%的同行。而如果你要想做到精英,你要0.1%,換言之要超過99.9%的人。這非常殘酷,而且越往上越難,你會發現人的水平真的是沒有上限。你以為你已經很diao了,確實在你的小圈子裡面你是最diao的,但是到了新的環境,遇到了另一批人,你會發現,怎麼個個都比你還diao,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加倍努力,做到比他們更diao,你就上去了。第二個,按部就班生活,那你就把你自己固化了。你努力,當然能比他們更diao,因為人家也是這麼過來的,你要知道。我自己就已經在這個循環裡面循環過好幾次了。當然在這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很多的loser,完全不適應這樣的人生,所謂的逃離北上廣,什麼蟻族,各種各樣的莫名其妙的稱呼。然而我一貫的觀點就是,這些人並不值得同情,也不值得為他們浪費時間。也更不值得因為有這些人就說社會階層固化。因為他們是失敗者,優勝劣汰的結果,自然就是這樣的,適者生存。沒人同情失敗者,失敗也不需要找理由,就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社會的錯。

現在中國就是浮躁的人太多,看到房子價格漲了幾千塊,就覺得好像世界末日了。我這邊房子去年開始漲了1萬多了,我也沒房子,實話講,我心裡一點不慌,因為有什麼好慌的。房子這東西是個夕陽產業,自己才是朝陽產業。幹得好,還怕沒錢?人家會給你送錢,請你過去的。你乾的越好,給你送錢的也就越多,而且數額也就越大,到最後你可能都不知道錢怎麼花了。別覺得我在開玩笑,社會的0.1%我見過很多,就是這個狀態。然後自己不努力,做事情按部就班,甚至還偷工減料,到頭來混的不如別人,就說階層固化,也真是會給自己找理由,找台階下。


越發達越穩定,想翻身的要抓緊了。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階級固化,然後帶來的是社會僵化,各個階層缺乏創造的動力,接著依託於其上的上層建築(社會制度)成為阻礙歷史進步的阻力,於是便有了階級革命了。因此,熱衷於階級固化的這個命題的人,看似是切中時弊,但是卻不懂得有的放矢,因為大多數人如果去靜態的、局限性的(老思維)看待這個社會,那麼確實容易得出一個歷史周期性的階級固化命題,而這類命題本身就被歷史上的思想家經過無數次的論述,並沒有任何創新價值,我想問:既然人類文明在前進,那麼為什麼還要禁錮在舊有的思維體系之中去分析舊有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既然是階級鬥爭,這就意味著我們文明看似進步,但實際上並沒有逃離暴力鬥爭的局限,此分析看似熱鬧,實則並不高明。

社會為什麼會走向階級的固化?以至於從精英階層到中產階級再到平民階級都將自己的不滿灑向了「萬惡」的社會制度,我認為這種一廂情願的抱怨是有失公允的。在這裡,講一下自己粗淺的理解。

今年夏天會老家,需要坐班車。走到車站,氣溫38℃,熱的人慾罷不能,我坐上車,車裡還沒有開空調,在這種極端環境下,自己很快喝完了手裡的礦泉水,一會兒車裡人多了,司機師傅開了空調,那種感覺真如清風拂面,爽啊!但是爽完之後,自己冷靜下來,想這種高溫天氣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能耗過多,所以為了降低整個氣溫便要我們社會整體降低能耗,但是如果細化到每個個體,個體首先感受到的是怎樣降低自己所處小環境的溫度,所以他會毫不猶豫的打開空調,而他個人或許知道打開了空調就意味著在這炎熱的夏天又貢獻了額外的熱量,但是他會覺得自己的個人貢獻對於增加溫度的貢獻可以忽略不計,而我想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著如此的思想,所以在夏天才會有千千萬萬的個人不停息的貢獻額外的能耗,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溫度的升高。簡單的來講,如果「用能權」也是一種公共資源,但是由於缺乏產權明晰,所以氣候災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公地悲劇」。一通胡思亂想後,所謂細思恐極,自己很快就推翻了自己上面的一番論調。

上帝賦予了自然均衡,以保持自然界各種物質的平衡,因此萬物都有著制約。同樣上帝規定,如果一個物種缺乏外界的制約,那麼物種便會呈現著指數的增長方式,指數增長的恐怖之處越往後期其數量增長越為龐大。人類顯然就是屬於那種在目前缺乏外界制約的物種,所以人口還是繼續增長,如果本著公平的原則給每個人分配能耗權力,首先人口增長會使得每個人的平均「能耗權」能量值越來越小,這時為了促進社會效率,必然又會採取「能耗權」交易,於是有錢人便又獲得更大的「能耗權」,這種不公平又會持續下去。結論:物種缺乏外部的約束,而想依靠社會約束達到平衡,而這種協調的平衡本質上又會演化為新的不平衡。當我們所依靠的經濟社會本質上就是一種不平等,以這種不平等的(效率最大化)制度卻解決我們認為個人權利的不平等,所謂解決公允到最後又會演化為新的不平等。

我們所創造的現代制度(經濟社會)實際上並不神秘,它模仿於自然界的競爭,所以它給人們創造極為自由的環境,但是難點在於我們的制度又竭盡全力保障每個人的機會/倫理上的平等,有想創造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自然競爭便是很純粹的競爭,所以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鏈,但是經濟競爭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粹競爭,因為社會一旦形成了所謂的階級固化,那麼依照現在這個邏輯便是千夫所指了。在自然競爭中,作為老虎的後代那麼必然也是老虎,如果小的老虎不能捕獲獵物那麼便不能生存,但是作為現代社會的人類,處於中產階層的家長總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超出自己的精英後代,但是客觀上講其孩子就算不如父母也能夠在這個社會生存,但是小老虎如果偷懶就在自然界中掛啦!所以一定程度上講人是享受到文明社會的這種福利的。

正因為人類社會的階層有著一定的流動性,所以給人們造成了一種認識人是平等存在的,生來自由平等。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但是僅限於在上帝面前,許多人卻將其看作為經濟機會上的自由平等,正是這種淺薄的認識,讓你在經濟社會中不斷碰壁,直至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整個社會的失衡,然後你才心安理得。

自己總結,一:自由競爭的經濟社會所處的均衡態,意味著形成了一定的階層,所以經濟社會,人本身是以不平等的形式存在;二:而拋開人在經濟上的因素,人在政治權力、科學知識、藝術修養、宗教信仰等方面人是平等的,之所以平等是因為我們的政治行為、科學行為、藝術行為等生活行為無形中處在一定的空間中的,需要佔有一定的資源(這個抽象話題可以細講),因此人雖然生來經濟不平等,但是其他資源卻是上帝賦予,因此均等,但是人們享受所謂的均等資源由於沒有約束,所以很容易衍生出「公地悲劇」。三:經濟的不平等乃是經濟社會的一種均衡現象,也是一種約束現象,因此能夠長久保持人類存在。你看我們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但是經濟關係始終是人與人之間的核心關係。而所謂的政治權力、宗教權力實際上是此消彼長,看似平等,但是它已形成一種公共資源,如果平等便是災難。四:階層固化,是否真正是社會制度阻礙人們渴望上升的空間?我看大多數對此抱怨的人,只是想在經濟上取得上升空間,實際上在政治責任、科學知識、藝術修養等等方面選擇不思進取,也許你會反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是我笑看你幻想的是空中樓閣,無非是飽暖思淫慾而已!


非常贊同。大的層面不提,簡單說我們息息相關的。有哪個國家像我們這裡工作招聘的條件一年比一年高?別說人才多的可以優中選優。更深的根源恐怕是每個單位的職位也基本固化,甚至是一些不錯的私企。一個蘿蔔一個坑,完全沒有淘汰機制。所謂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事實是找工作的人是不是多了不知道,但坑是越來越少了。在很多國家失業另找一份工作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失業容易再找也不難。但在我們這裡,尤其是所謂編製性工作,只要你有了這樣的一份工作,只要不違法,誰也沒權利辭退你,絕對安全。甚至你想改變一下,請試試,你能力提高了,招聘的條件卻更高了,原單位你都回不去的。人才的原因嗎?動輒要211.985的學生,請問按這個要求貴單位的在職人員有幾個能留?


從前些年持續到現在的讀書無用論,到現在已經演變成工作無用論。

無論在工資條上實現多大的變化,最終都抵不過房價帶來的致命一擊。

在朋友圈微博以輕鬆心態吐槽的房子限購房價暴漲的那一批人,其實已經放棄了做最後的拼搏。

以人為本變成了以土為綱。城市裡有一塊地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中產階級的恐懼感了。

認識的一位朋友,陝西當地的大戶,親戚在北京公安局、華為都是高層,自己家情況也很優越,在城市住的豪宅,但他父親仍然不願意放棄農村那塊地,包括朋友他的身份到目前都是農村戶口,說是「農村的東西以後越來越值錢」。

不知道這種思想在目前能不能夠接受,有錢的一代在思想上已經走在前列,而吃瓜群眾還在為富豪剩下的殘羹剩飯爭執不休。


現在天朝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房價,地產基本在吸各個行業的血生存,上市公司的盈利還不如一線城市的幾套房,想想就覺得很可笑【破鋼筋水泥值幾個錢?中國很缺土地?為何地價那麼高?土地彷彿是屬於DANG的不是人民的。國有這兩字真是叫人貽笑大方。】。人的生存,衣食住行一定是要得到滿足的【但住卻變成上層剝削下層的方式。工薪階層三代人還房貸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其他我覺得還好國家是越來越強大,但不代表人們生活越來越舒適。

人們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素質是有相當大的提升,但這些都是在沿海發達地區。內地我個人感覺還是很落後,不僅僅是經濟還有思想最重要的是眼界。


這樣最終讓人絕望,讀書無用,努力無用


階級固化應該是穩定社會的特徵,就是歐美或者日韓這些發達國家,也必然是固化的,只是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社會產業結構不同,固化在各個階層的人數不同,發展中國家就開始固化,估計就會變成阿根廷那樣的吧,還沒有發達,就先固化了,往後社會也沒有啥活力了,產業也沒有啥突破了,就那樣吧,實在不行炒炒房子算了,搞些自娛自樂的數據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


有人坐轎子就有人抬轎子,中國極少數的權貴手上擁有最好的資源,就是所謂的上層階級,而且這些資源是世襲的,父輩傳到子悲,所以他們的孩子一出生註定就是上層階級,而草根階級人數是最多的,沒有關係沒有資源,只能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孩子能讀書的靠自己讀出來稍微改變下命運,結果最後就是大家帶貶義的鳳凰男鳳凰女,寒門難出貴子,三代出貴族就是這個道理吧


是的。

我父親當年,區內最好的高中高考前五名可以上清華。

我也在區內最好的高中,當年區狀元離清華分數線正好差了20分。

教育資源越來越集中到城市,集中到超級中學。窮地方的梯子越來越窄。


戰爭、王朝更替、改革其實都是在進行利益重新分配而已,新中國剛成立有一次利益重新分配,文革一次,改革一次。。。。利益分配越不均,則階層固化越嚴重,階級矛盾越突出。歷史是個惡性循環,把他叫做周期律


好女不嫁鳳凰男


你不是嫌階級固化么,反了算了


都說讀書是最公平的出路,但是這條出路在國內也變得越來越不公平了。都說高考公平,直到我第一次高考失敗,去專門的復讀學校上學才體會到很多地方教育資源究竟有多不公平了。第一次高考太放鬆了,結果崩盤,考了我們那屆理科年級倒數十幾名吧。那年剛好狀元在我們學校,心態更爆炸了……就考慮復讀,報名了本地一個最好的復讀學校,然後按高考成績分班,開始苦逼復讀生活。

開學跟同學聊天的時候才發現,全省哪裡的同學都有,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基本都是各自學校成績靠前的甚至是頂尖的,復讀的目的是想考個更好的學校。我之前一直知道我們學校成績比一般學校好,但是不知道具體強多少。高中時候老師也是讓我們跟其他3個好學校比,我還總覺得我們學校菜雞。到了這兒才發現,我這種我們學校年級倒數的學沫兒,放到別的學校可能就是重點班水平,如果放在縣城中學可能就是實驗班,年級正數排位

感謝父母讓我之前在西安前4的學校上學,我這德行,放別的學校可能三本都考不上了……陝西最好的4所學校,都在西安,都是私立。中考成績好的3萬塊贊助費,成績相對不好的交10到30萬都有。這個成績相對不好的意思是,可能就比錄取分數低了十幾分,二十幾分。如果差100分了,只能上國際班裡最差的那個,一學期7,8萬學費吧。除去國際班的學生,其他人一學期還有一千多學費,書費忘了。

還有一類人,就是我們這些學習不好的,普通班的,就需要在外面報補課班。厲害的補課班一小時300左右……真的能用錢堆出來成績……當時太傻,家裡報了補課班,我自己去退錢了,晚上出去玩

高考結果是,每年全省文理狀元就是這4個學校輪流來,全省前100也很少會有別的學校學生名字。清華北大的名額基本都在這4所學校里,別的學校出一個清北就能吹很久。一本率都在95往上,我們學校一本率98……這幾個學校的國際班的學生,考出去基本也都是全球top60以內的大學。

能上這4個高中的前提是,先考上他們的初中然後充值3萬,中考比高考更誇張。完全就是這4個學校的事兒。高中同學90%都是同一個初中的,剩下的幾個人要麼是其他那三個學校的,要麼是別的初中非常頂尖。

那麼怎麼上這4個初中呢 答案是上他們的小學。02年,我爸充值2萬,得到這個機會的。或者花很多錢報各種奧數班,英語班,語文班,參加小升初考試。

區區一個陝西就如此。再看看北京天價學區房。好好搬磚,以後好給孩子鋪路吧……


推薦閱讀:

工具是否一定分化社會階層?
當前中國,經歷自身所處的社會階層躍升的人面對怎樣的衝擊?
為什麼社會階級越高的家庭里,各個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越傾向於禮貌的淡薄和疏離?
普通人憑努力就可以邁向更高階層嗎?
藏族人不能跟漢族一起吃飯嗎?

TAG:社會階層 |